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南蛮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南蛮贸易”给战国、安土桃山时代的日本带去了什么)

从而让江户初期的铁炮(火绳枪)水准名列前茅。南蛮文化之所以能传到日本,萨摩(鹿儿岛藩)属于日本边区,传教士沙勿略献上铁炮、生丝、火药、玻璃制品,后来引申到称呼在印度至东南亚的港口与岛屿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并试图向东北亚扩展交易范围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也仰慕日本,日本武士也得到欧洲人的重视。荷兰人还有雇用日本...

日本战国时代,曾借用“中华文明”来强调文化的主体性。后来,日本吸纳西方优点,并以东洋大国面对欧洲,从而让江户初期的铁炮(火绳枪)水准名列前茅。

南蛮文化之所以能传到日本,跟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有关。1547年,耶稣会神父方济沙勿略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市遇见日本人池端弥次郎,两人相谈甚欢。此后,沙勿略决定前往日本传教。

萨摩(鹿儿岛藩)属于日本边区,向来跟明朝、琉球通商。池端弥次郎就出身于此,因犯罪潜逃到东南亚经商。2年后,偕同沙勿略归国,在鹿儿岛登陆。

藩主岛津忠恒家久不但没有追责,反而大为激赏。传教士沙勿略献上铁炮、生丝、火药、玻璃制品,显然,藩主已经嗅到商机,尤其进口洋枪洋炮,壮大武力,何乐而不为。此后,沙勿略以合法身份在萨摩藩传教。

有趣的是,来自印度的沙勿略,最初被误认为是“佛教的一支”,称为“僧”,而传播的教义叫“佛法”,因此吸引不少老百姓信仰基督教。但有些僧人却向岛主进言,希望早日查禁。

“南蛮”在战国早期,南蛮只是指奄美大岛和东南亚,后来引申到称呼在印度至东南亚的港口与岛屿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并试图向东北亚扩展交易范围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就是说把欧洲人当作南蛮人。由此数国传来的物品、文化等被冠以“南蛮”之名。进入明治时代后,此词逐渐淡出普通使用,一般仅出现在历史相关场合。

由于习惯不同,日本人起初对欧洲人较为轻视。但很快,日本人采用了西方的技术与文化,如火绳枪、铠甲、造船技术,宗教及语言的外来词汇等。甚至任用一些欧洲人,给予他们武士的地位和领地,如威廉·亚当斯。

同时期,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也仰慕日本。原因是马可波罗的记录,认为日本拥有较多的贵金属,此时期日本是铜与银的重要出口国。日本武士也得到欧洲人的重视。在香料群岛的对英战役中,荷兰人还有雇用日本武士的纪录。

南蛮贸易就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之间实行的贸易。

葡萄牙人最初在1550年到了平户,船员在平户港被害后,只好另觅据点,先后迁往横瀬浦(西海市)、福田浦(长崎市)、口之津(南岛)等地,最终长崎选定为贸易据点。此后,葡萄牙商船每年来到长崎,长崎作为葡萄牙的贸易港逐渐发展起来。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基本上对南蛮贸易取支持态度。为了独占与葡商交易生丝的利益,幕府于1604年建立了“丝割符制度”,只允许特定的商人输入和售卖生丝。家康当政时取缔基督教,但允许贸易。

与葡萄牙等南欧人被称为“南蛮人”不同,荷兰人被日本人称为“红毛人”。1609年荷兰人的船到达的也是平户,并获得德川家康的朱印状许可进行贸易。

直到1641年迁移到出岛为止的30年间,平户一直作为日本最大的南蛮贸易港之一。

荷兰最终成为之后2个世纪日本唯一许可作交易的欧洲国家,交易地点就在长崎出岛。

后来,为禁止基督教和防止西部的大名扩张势力,幕府开始限制对外贸易。交易地点被限制在平户与长崎。1624年西班牙商船被禁止来日,1639年葡萄牙船也被禁止。

平户的贸易被禁止,锁国体制建立,南蛮贸易终结。

1543年,葡萄牙商人登陆种子岛,并带来火绳枪,因而得名为“种子岛”。

事实上,火药的使用约270年前已由中国传入,日本人已在使用更为原始的“铁炮”。但葡萄牙枪较轻且较易瞄准。

隔年,滋贺近江国友村开始模仿,进而量产。当时,有位叫伊平次的师傅,手艺精良,将军足利义辉把他聘请到京都本能寺研发火绳枪。

日本放送协会的大河剧大多是讲战国时代的故事,今年1月19日起播出的第59部大河剧《麒麟来了》,说的是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明智光秀遭到土匪的火绳枪突袭,险些丧命之余,点燃他启动“堺之旅”,目的就是购买火绳枪。

大阪堺市早在战国时代,作为南蛮贸易等的海外交流据点及贸易港而蓬勃发展。当时的堺,已成为世界罕见的环护城河都市,城市繁荣一时。富商结合南蛮商人与耶稣会传教士,大举进口洋枪洋炮,然后开始国产化,此后滋贺、和歌山、堺市成为驰名远近的铁炮制作中心。

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斯和威尼斯,堺市内部由富商组成的“町合会”,管理市民,平时挖沟壕、广积粮,聘请佣兵担任护卫。

应仁之乱后,京师地区战火频繁。足利将军本身势单力薄,需要各军团的背后支持,尤其是细川晴元、松永久秀、三好长庆。

各大势力频繁内斗,细川晴元落败。1565年,松永久秀之子松永久通、三好长庆之养子三好义继率兵除掉足利义辉,但护卫队长细川藤孝救出义昭,并拥立他为大将军,逃亡近江。

信长从尾张、近江到京都,过五关斩六将,进而掌控堺市。同时,表面奉义昭为大将军,率领部队进京。

早期,临近京都的堺市,富商今井宗久、津田宗及一直视松永久秀为主子,平时还会献上军费。但此后,这些大商家便臣服于织田信长。

再说回到《麒麟来了》,受疫情影响,4月1日宣布暂停拍摄,5月15日宣布21回以下无限期停播。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大航海时代开始了,西班牙、葡萄牙先后前往中南美洲攻城略地。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使得“新教”喀尔文教派、英国国教派亮相。

教皇萌生危机感,钦定耶稣会结合西葡两国势力,分两路,一路前往中南美洲,另一路则驰往亚洲。对他们而言,传教、贸易、情报收集是三位一体。

织田信长好奇心强,耶稣会巡查使范礼安送了他地球仪,信长得知地球是圆的,还了解到西方情报和物流系统。日后,信长不管思维和穿着,也开始热衷“南蛮”文化,并允许神父传教和建立神学校。

信长跟德川家康曾经被武田信玄打败,落荒而逃。1575年,他们组成联军,在长筱之战大败武田军团。他下令5人一组,个个手持火绳枪,装火药耗费时间,但这5人轮流射击装药,足以应付。

南蛮贸易中火绳枪传来日本,多年后,在这场战役展现亮丽的成绩。

在日常交往中如何展现自己,除了口才,服饰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大航海时代来临,冒险家顺着海水往前,便是迎合潮流。同理,织田信长掌握欧洲文化的生命力,引领时尚,显然是位“潮哥”。

在大河剧《江:公主们的战国》中有一集,信长身穿南蛮服饰,如六分蓬松裤、洋葱领、小礼帽、天鹅绒斗篷。而武将上战场,也爱好洋风,信长头戴洋头盔,伊达政宗身上则套上洋战甲。

此后,南蛮时尚一时之间,受到日本人青睐。此外,耶稣会神父也设工房,推出宗教画,以及武家热爱的洋画,日本人也从中学到洋人的绘画技巧。

知名画家狩野内膳,以日本传统技法,创作《南蛮屏风》,画中南蛮人的魅力和容姿展露无遗。尤其葡萄牙商人骑着阿拉伯马,而大象、异兽、黑人随从也十分吸睛。

显然,信长的开放精神,逐渐烙印在日本人的深层意识,虽然德川政权启动锁国,但到了明治维新,门户又再度开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