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高。赵高名闻后世,主要是发动了沙丘之变。赵高善于逢迎献媚,深得秦始皇的信赖,任中车府令,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驾崩于沙丘平台后,赵高说服丞相李斯,合谋伪造遗诏,发假诏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幼子胡亥即帝位。赵高自任郎中令,独揽大权,指鹿为马,诛杀异己,最后又发动政变,派心腹逼杀秦二世,胡亥死后,赵高立子婴为秦王,但不久就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赵高把秦朝的暴政推向顶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二、高力士。他是唐代的宦官,幼年进宫,先是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到唐玄宗即位后,权力达到了顶峰。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他能为后人熟知,有诗仙李白的功劳,有一天,供奉翰林的李白喝的醉醺醺昏天黑地,被内侍传唤进宫,前去皇宫为杨玉环作诗写乐词,李白竟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唐玄宗在前,才忍气吞声勉强答应。因此怀恨在心,导致以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在长安,官做不下去了。
三、郑和。他成名于七次航海下西洋,本名马三保,云南人。明成祖朱棣时为太监,赐姓郑,曾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大明威德,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是历史上为人所称颂,比较正派,有作为的一个航海家和外交家。
四、王振。他是明朝初年的宦官,本来是一个秀才,后为教官,中举人,又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明英宗即位后,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开始掌权,依靠英宗,作威作福,专权数年。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送礼攀附。王振最出名的事,莫过于“土木堡之变”,专权误国误君。他不懂军事,却怂恿明英宗亲征瓦剌,五十万明军在明英宗和王振的统领下,在土木堡陷入瓦剌军的围困,结果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在乱军中也毙命,有的说是被英宗的护卫樊忠愤怒地一锤打死。
五、刘瑾。明代的专权宦官,他和王振相似,先是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逢迎,倍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不断讨好武宗,进献玩物,建皇庄,夺人土地,侵民害物,也坐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与张永等其它七个太监,人称“八虎”,为祸朝廷。大权在握后,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当时的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欺下瞒上,党同伐异,权擅天下,朝中正直大臣大都受他打击。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刘瑾的贪婪专权,祸国殃民。安化王朱寘鐇趁机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八虎”之一的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十七宗罪状。刘瑾被捕,武宗亲自出马,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最终明武宗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其罪恶的一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六、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以后又兼领东厂事务。他与皇上的奶妈奉圣夫人客氏互相勾结,结党营私,专擅国政,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消除异己,爪牙遍布,权倾朝野,人呼“九千岁”。一些正直官员先后被罢黜或杀害,很多离开朝廷。信王朱由检继位后,决心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先将其发往凤阳安置,途中又命追捕,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一旅店自缢而亡,客氏也被鞭死在浣衣局,其党羽也被肃清。
七、李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正二品总管太监,他深得慈禧器重,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他不像其他专权宦官一样明目张胆,豪横霸气,而是处事圆滑,行事谨慎,贪财受贿但不显露,是太后老佛爷的忠实奴才。在光绪皇帝和慈禧之间两面讨好,游刃有余,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大多对其巴结奉承。清庭一些国政要务他也多有参与。慈禧死后,他守孝百日后隐退。对主子恭敬,对下宽厚,戒骄戒矜是他成功的秘诀。他能够不失所宠,全身而退,说明他的确有人所不及的智慧。因慈禧顽固守旧名声不好,所以他后世名声也跟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