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勃朗特三姐妹是谁(从勃朗特三姐妹看成功者具备什么特质)

谁能想到创作如此精彩传世作品的勃朗特三姐妹,竟从未受过任何正规系统的教育、生活还很困苦,她们的人生本身便是一出不断努力进取的奋斗史。但在有钱人家里做家庭教师备受歧视,在小说《简爱》中描写了人们对家庭教师的看法,夏洛蒂曾难过的写信告诉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勃朗特姐妹打算开设学校教授法语,紧接着夏洛蒂和艾米莉两姐妹就到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

此话出自《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之口,她身处逆境仍怀揣希望。

今天,“勃朗特三姐妹”蜚声文坛,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席地位。

他们的作品被列入世界名著之列,影响着后世几代小说家。

只从其作品中,谁能想到创作如此精彩传世作品的勃朗特三姐妹,竟从未受过任何正规系统的教育、生活还很困苦?

英国《卫报》曾评论说,“她们笔下激情奔涌的情节,几乎要让纸张灼烧起来的文字,竟然来源于那么粗砺平庸的生活。”

勃朗特三姐妹一生离群索居,生活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山区哈沃斯村,很少与外人接触。

年幼时,母亲病逝,父亲是收入微薄的牧师,家里的经济非常拮据。

在这样的条件下,勃朗特三姐妹能跻身世界名作家之列,她们的人生本身便是一出不断努力进取的奋斗史。

赫伯特说,“坚定的前进者尽管也有停歇的时候,却勇往直前”。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年长几岁,最早外出谋生,曾做过家庭教师贴补家用。

但在有钱人家里做家庭教师备受歧视,饱受辛苦与屈辱。

在小说《简爱》中描写了人们对家庭教师的看法。

夏洛蒂曾难过的写信告诉妹妹艾米莉.勃朗特:“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

家庭教师的工作没法做下去了,这也意味着讨生活第一阶段的失败。

眼看家里没米下锅,生计维持不了,勃朗特姐妹打算开设学校教授法语。

在当地招收学生,既教书育人,又能解决自家经济问题。

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姨妈将自己所有积蓄拿出来给她们作为学费。

凑齐学费后,紧接着夏洛蒂和艾米莉两姐妹就到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校学习。

两姐妹在这里学习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教授法语的老师是一位文学造诣颇深的埃热先生,知识渊博、非常有人格魅力。

(大概就如夏洛蒂《简爱》里男主人公罗彻斯特那么个形象。)

夏洛蒂崇拜暗恋自己的老师,但被师母发觉。

说回两姐妹的学习。勃朗特姐妹都有很好的学习天赋,加之勤奋,所以两姐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掌握了法语基础知识,还阅读了不少法国文学名著,对各流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也都了解了。

而我们在大学里学习一门外国语文学要用4年的时间,相比较之下,勃朗特姐妹的学习力是超强的。

学成后,勃朗特姐妹便回家创办学校去了。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勃朗特姐妹虽然学习力很强,但在运营上似乎不大通。

前期她们没有做好足够的市场调研便只顾自嗨式办学校。

用精益创业的理念来说,她们花费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好的产品,可是市场不需要这款东西。

勃朗特姐妹创办的学校没有招收到一名学生。

这是她们寻找生活出路第二次失败。

纵然勃朗特姐妹腹有诗书、才华横溢,但此时显然命运之神并没眷顾她们。

面对生活的窘迫,勃朗特姐妹也如今天的我们一样不断尝试,不停折腾。

主业收入不够,那就努力做个斜杠青年,看到别人写公众号文章能赚稿费,自己也努力写写。

看到有人靠拍小视频带货,每月也能给孩子挣个纸尿裤钱,自己也去尝试。

生活100次的将我打倒,我也要101次的站起来。

勃朗特姐妹办学的理想破灭了。

总结以往教训,分析自身优势,什么是她们最拿的出手的优势呢?

勃朗特三姐妹一合计——写作啊,这是打小练就的本领。

于是,再次开启新征程。

由于勃朗特一家自小生活在偏僻之地,甚少社交娱乐活动,靠着编故事、写诗歌消磨无聊的时光。

但与此同时,这也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

姐姐夏洛蒂鼓起勇气把自己写作的诗稿寄给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罗伯特.骚赛,本以为会像千里马遇伯乐一样,得到赏识和提携。

结果非但未有鼓励,反倒惹来一通辱骂。

罗伯特.骚赛在信中对夏洛蒂说:“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这几句话并不能把在荒原上长大如石楠一般倔强坚韧的勃朗特姐妹打倒。

三姐妹学了个乖,既然不接受女性创作,那就用男人化名出版诗集。

姨妈给的钱还剩一点,勉强够自费出诗集的。

贾玲在小品里曾说,“生活就是无尽的挫折和希望”。

尽管三姐妹才华横溢,写出的诗很优美,但没名气没流量的她们,最后只卖掉了两本诗集。

像极了怀才不遇的我们,呜呜呜~

《牡丹亭》中说柳梦梅未能蟾宫折桂前,“志慧聪明,三场得手,只恨未遭时势,不免饥寒”。

辛苦经营却总是颗粒无收,一次次备受打击,人便会把期望值不断降低,降低。

诗集虽然只卖出两本,少胜于无,这一点点的反馈给黑暗中的人送去了一丝丝微弱但宝贵的光亮。

看清了这远处的光亮所在后,她们立刻埋锅造饭,啊不,是埋头造小说。

姐姐夏洛蒂用1年时间,写就一长篇小说《教师》。

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分别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佳作完成后,出版商只接受了《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拒绝了《教师》。

“打击越大,反弹力就会越大”。

夏洛蒂又奋发创作了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著名的《简爱》。

出版商读了《简爱》后大为惊喜,认为该书必定大卖,所以紧接着安排了印刷出版事宜。

最后《简爱》虽然完稿比两个妹妹的小说晚,却是最早出版问世的。

最终,三部小说均得以问世。

在哈沃斯家里,夏洛蒂轻轻地把她和妹妹们的书推到年迈父亲的跟前,“爸爸,我们出书了,有版税了,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了。”

至此勃朗特三姐妹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逆袭。

一个普通牧师家庭培养出三位优秀的作家,一度被人们传为佳话。

勃朗特三姐妹虽遭遇苦难和孤独,这反倒成为了她们奋斗不止的内在动因。

如同荒原上的石楠花一般不畏严寒,而是更加坚定理想,努力绽放。

音乐家贝多芬遭遇听力下降的痛苦时曾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成功者就是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将其看作是命运给予的磨砺。

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生活粗粝且不休。我尚不能适应这许多的变故,丢弃命运的赠予”。

如果觉得生活太苦,人生太难,不妨读读勃朗特三姐妹,等待时间让梦想成型,那将会坚实而饱含光华。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