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鬼城墙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以及城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孟姜女哭长城究竟在什么地方?
- 2、中国什么地方称作鬼城?
- 3、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 4、福建南平从古到今的资料,地理地貌的资料有哪些?
- 5、今天是鬼节,在古人看来哪些地方容易遇到鬼?
孟姜女哭长城究竟在什么地方?
【简介】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关于其丈夫的名字的提示】
由于故事流传较远和民间的以讹传讹,孟姜女的丈夫的名字有些出入,一称范杞梁、万喜良、范喜良、万杞梁、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
此文中统一为范杞梁。
【疑似历史人物】
杞梁:一作杞殖(公元前?-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攻战莒国时,冒矢突进,身中数箭战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误其为万杞良或范杞梁、范喜良。
【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真实性考证】
一说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长城修建于秦朝以后,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既然当时当地并无长城,哭长城之事自然是子虚乌有。
一说认为,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
有人指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战国时,齐都盛行哭调,杞梁(后演化为喜良)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素材。西汉时,盛行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杞梁妻的悲苦便造成了城崩山裂的感应。至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添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丰满起来的。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产生、流传与演变】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总是齐国人。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雏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 ,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 (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 ,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 ,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 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 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孟姜女哭长城是民间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千年来口口宣讲,而渐渐误传,以致于张冠李戴,倒把孟姜女的真实性打了个折扣。岂不惜哉!其实,孟姜女是春秋时齐国人,嫁给临淄人杞梁为妇。杞梁事母至孝,而且孔武有力,勇名远扬。只是出身庶族,无官无职,务农为生。
是时,齐庄公想重振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出兵攻打莒国。为了激励将士,齐庄公赏赐州绰、贾举二勇士,一人赐了一辆五匹马的战车。州绰和贾举二人十分高兴,贾举又推荐说临淄那个地方有华周和杞梁二人,也很勇敢。于是齐庄公召来华周和杞梁二人,一见之下,果然象是勇士。于是赐了一辆一匹马拉的战车给华周和杞梁。见面之后,退了下来。华周满心的不高兴,对杞梁说道:“同样是赏赐勇士,赏给州绰和贾举一人一辆五马战车,却只赏给我们两个人一辆一马战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赏赐,是侮辱。干什么干,不如逃跑,另寻他处吧。”杞梁一听,有点犹豫,对华周说道:“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让我回去跟老母亲说一声,然而再跑不晚。”
杞梁回家,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母亲。母亲教训了杞梁一番,说:“如果你生时没有什么功劳,死时不能出名,就是坐了五马战车,人家也会笑话你。如果你有大功劳,又死得哄哄烈烈,那么即使是那些坐五马战车的人,也不如你。君命不可违,你还是去努力打仗吧。”杞梁把母亲的话跟华周一讲,华周面红耳赤,叹道:“妇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却不懂,惭愧惭愧!”
于是华周和杞梁二人同乘一车,在齐庄公军营中听候调遣。这一天齐庄公调兵遣将,准备开拔。华周与杞梁主动请缨,要做前锋。齐庄公问道:“你们要步兵多少人?战车多少乘?”二人回答说道:“既不用兵,也不用车,我们就坐你赏给我们的战车,两个人一辆车足够了。”齐庄公想看看二人到底如何勇敢,大笑着同意了。杞梁二人出了大帐,约定轮流驾车,临行的时候,说道,如果能有一个人在车上守住右边,就笃定能战胜一支军队了。这时有一个小兵叫做隰候重的挺身而出,愿意同行。于是一人驾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右,向莒国都城进发。
莒国国君黎比公听说齐军马上要到了,亲自率领三百个步兵到城效巡察。正好与杞梁二人相遇。杞梁三人张目大喝,说我是齐将,你们谁敢上来决一死战?黎比公没想到齐军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再仔细一看,只此一车,并无后继。于是命令三百步兵围攻三人。杞梁与华周对隰候重说,你在车上击鼓助威,看我们如何杀敌!于是二人跳下战车,手持长戟,冲入重围,左右冲突,长戟横扫,当者披靡。三百个战士居然被二人杀得死伤过半。黎比公大为惊叹,对二人说道:“别打了,我知道你们二人的厉害了,只要你们归顺莒国,我把莒国一分为二,给你们一半。”二人嘿嘿笑道:“抛弃国家投降敌人,是不忠;领了军命而不去完全,是不信。不忠不信而贪图私利,不是我们的为人。”说完,又奋戟砍杀。黎比公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齐庄公听说二人大败黎比公,连忙派了使者轻马快车,前来慰问,许诺给予大封赏。杞梁二人嘿然而笑,说道:“大王赏给别人五马战车,而只赏我们一马战车,是以为我们不勇,现在又用重利来封赏我们,是以为我们重利轻义。我们真的这么品行低下吗?”于是赶跑使者,弃车步行,直逼莒国都门。
黎比公知道不胜不了三人。于是在城门狭道处挖土成沟,在沟里装满烧得红红的木炭,炭火腾焰,人根本没法举步。隰候重说道:“古来将士,能青史留名的,肯定是不怕死的,我能让你们过去。”于是隰候重顶着盾牌,趴到炭上,让杞梁二人从盾上走过。等二人过去之后,再回头看时,隰候重已经被烧得浑身焦黑了。二人大哭一场,持戟杀入城门。黎比公早就在城门埋伏下弓箭手,万箭齐射。杞梁二人冒矢突进,身中数箭,又杀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环立城上,皆向下拼命射箭。杞梁伤重先死。华周力尽被俘。
莒国被三人吓破了胆,等齐庄公大军到时,不战而败。齐庄公凯旋而归。齐庄公将杞梁尸体殡于郊外,正要入郊,正好碰上杞梁的妻子孟姜来迎夫尸。庄公停车,使人到孟姜前吊丧。孟姜寒着脸说道:“吊丧是在郊外吊的吗?这是哪家的礼仪?”齐庄公大为惭愧,于是将杞梁之尸殡于其家而去吊丧。孟姜女发丧,到了城门之外,停棺露宿三日。孟姜女扶棺大哭,涕泪俱尽,以致于哭出血来。突然之间,齐国都城崩陷数尺。“由哀痛迫切,精诚之所致也”。后来亚圣孟子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此之谓也。祥见《左传》之《襄公二十三年》。另外注明:可能哭是真事,墙倒也是真事,但哭与墙倒之间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个巧合。
【有关孟姜女庙的长联】
海水朝 朝朝朝 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aishuichao zhaozhaochao zhaochaozhaoluo
浮云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yunzhang changchangzhang changzhangchangxiao
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aishuizhaozhaochao zhaozhaochaozhaoluo
浮云长长长 长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yunchangchang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
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它运用汉字的一字双音和通假借读.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
此联的喻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其读法已有多种,下面列出几种,虽类似文字游戏,然其中亦不乏真趣。
中国什么地方称作鬼城?
鬼城“丰都”,距重庆市区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是顺游长江三峡的第一个旅游景区,传说这里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 “鬼城”丰都天下独有,举世闻名,丰都旅游已成为长江三峡旅游风景中一幕最动人最抢眼的色彩。
丰都“鬼城”,景点独特,内涵丰富,冠绝宇内。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景区名胜古迹名山,有国内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还有堪称世界之最的鬼王石刻,中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汉墓群,惊险刺激的龙河飘流,风景优美的四坪低海拔森林公园休闲度假......。按“鬼城”之说人死后必来丰都报到,而人在生前到“鬼城”走一遍,将有幸饱览奇绝的景观,感触独特的风情,得到一份终生难忘的享受。
鬼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景点介绍: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千米。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丰都即隶属巴国,曾作过国都。秦汉时为枳县地。东汉永元二年(90年),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代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称“丰都。 名山古刹多达27座。“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与名山毗邻,位于丰都西北隅的双桂山,亦是游览胜地。山上有100多个品种的树木共50余万株,其中珍稀树木20余种。山上主要景点有孔庙、鹿鸣寺、苏公祠、恩来亭、护国亭、良缘亭、贺龙阁等。 名山由来-古平都山即今名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民间传云,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地 理
清代
同治八年(1869) 县界:
北岸 东交忠州界,北接忠州、垫江界,西北接涪陵境;
南岸 西南接涪陵境,南接彭水境,东南接石柱及湖北利川界。
民国时期
民国30年 县界:
东连忠县,北接垫江,西毗涪陵,南界彭水、石柱,东南连黔江,东接湖北利川。
民国31年7月,酆、石两县互划插花地:
石柱县将湖海乡第十二、十五保,江池乡第一至四保,长坡乡第一至八保,沙谷乡第九保,划交酆都县;共15保,163甲,1765户,9044人。
酆都县将第四区桥头、中益、龙沙、三会、子河、洗新、栗新、沙子、金铃9乡,第三区武平乡漆潦坝一保,德建乡第六至十四保,平安乡第三、四、五保,太平乡第一保一至五甲,划交石柱县;共1区,9乡,69保,631甲,7276户,37285人。
同年11月,酆都县将崇兴乡嵌入涪陵境内的马鞍山,划交涪陵县三汇乡;计1保,40户,148人。
建国以后
1952年8月,忠、酆两县调整插花边界:
酆属洋渡、太极乡划交忠县,共5826户,22659人。
忠属鸿鹤乡第四至十四村划交酆都县,共2074户,8940人。
同年10月,忠县插入酆都县十直乡的红庙村、贯塘村、七里村、龙头村、和新开村的一、八、九组划交酆都县,共1073户,4278人。
1963年9月,丰都县属丰胜公社交垫江县,计4个生产大队,23个生产队,593户,2091人。
至此,丰都县境东西宽71、76公里,南北长79、85公里,总面积2901、16平方公里。境界为:东依石柱县下路区,南接武隆县后坪公社、彭水县棣棠公社,西靠涪陵县罗云、龙驹公社和垫江县箐口、裴兴公社,北邻忠县任家、庙垭公社。
历 史
丰都原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北纬29°53`,东经107°42`,海拔160米。其地古称丰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为县治所在地,曾有三次短暂迁徙。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高家镇;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商起予在故城宣化门重建县衙。同治九年(1870)治所毁于长江洪水,十一年筑新城于傅家堡,县衙迁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1877),知县陆镕复葺旧治,县属迁还。民国2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府迁麻柳嘴,两年后迁还原处。署址在今商业路,解放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民国20年,县城始置名山镇,治所设于名山南麓八圣宫(今肉联厂)。民国29年,分上半城置平都镇,治所设于双桂山南麓巧圣宫(今社会福利院)。民国35年,名山、平都两镇并为五云镇,民国36年复置名山、平都两镇。1950年10月两镇并为城关镇,1951年9月改为城关区,1956年复改为城关镇,1980年7月复名山镇镇名,治所设于今中山路。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桂仲拳时县暑东南向,较简朴,其后渐向名山、双桂山方向扩建街房;天顺四年(1460)知县柴广初建城恒、弘治年间,知县李毅、明绅重修城墙,高二丈,周长六百丈,设五座城门:东南为宣化门,东迎恩门(又名守智门),南会川门(又名管驿门),西阳和门(又名大西门),北屡丰门(又名北门)。另修东水门、西水门、小东门、小西门四道小门。清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时期都补修城墙,城内官署、民房、店铺、学校、庙宇逐年增多。
民国初年,城内外修建房舍,但街道狭窄。民国18至20年,驻军陈兰亭设马路局,拆除城墙及部份民房拓宽街道,建成宽二丈多的三合泥平整路面。纪念碑至公园主街,宽四丈、近一华里、笔直。全城街道两旁植树整齐,房屋多砖木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楼上住家。
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瓷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块壮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若关刀,横呈江畔。城西北有汽车站,每日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班车;南环路、商业场、管驿门外,建有码头,西去涪陵52公里、重庆172公里,东至宜昌476公里、武汉1102公里,班船日夜可乘。名山镇现有人口二万余,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人 物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丰都自助游攻略
从朝天门坐车出发。经过长寿—涪陵—丰都。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重庆到涪陵这一段为全高速路,涪陵到丰都为二级公路,路费差不多是60块钱左右吧,你还可以直接坐船到丰都,在船上还可以悠闲的赏赏一路的江景,到达丰都后,那就看你们怎么玩了,首先肯定要去玩的就是鬼城名山了噻,那里面的好玩的东西可多了,门票嘛,不是很贵,80块钱,保证你玩得很满意的。到了晚上嘛,去新县城那边住,那边的宾馆一晚上也不贵,那个算得上是星级的宏声宾馆一晚也就170左右,如果你觉得高了,也有便宜的,一晚50块钱,电视、浴室,空调也都有的,保证你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到了第二天嘛,你就去丰都新县城转一圈,现在这新修的新县城呀,差不多跟重庆的主城区一样吧,看看这个三峡移民库区的人民们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得这么的漂亮。不难感叹三峡移民真伟大啊!转玩后,你还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哦,那就是著名的雪玉洞啦,那个地方呀,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雕塑呀。
鬼城
经外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十宣穴。
狭义的鬼城指丰都名山,广义地说指丰都县。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在文天祥身上体现:文天祥在蒙古人威逼利诱下,不为所动,最后舍生取义。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
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做完了。”向南跪拜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色如同生者一般。
后在文天祥的衣服中发现他所作的绝命诗,明代时,文天祥获赐谥号为“忠烈”。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期间留下不少事迹,影响最深的是“文山城墙”。
“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茫荡山的莲花山,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4.5米,高3米许,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
文天祥于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上旬到达南剑州后即着手筹建这一带城墙。因为元军南侵陆路必经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墙成为当务之急。按理说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工,但文天祥仅用了几天几夜就把这10里长墙筑成了。
后来人们传说文天祥抗元气节惊天地泣鬼神,筑墙如有神鬼相助,遂把这段城墙称为“鬼城墙”。
福建南平从古到今的资料,地理地貌的资料有哪些?
延平地名中的行政变迁
延平这个地方最早并不叫“延平”,而是叫“南平”。“南平”正式成为行政区域的时间,开始于东汉建安初年,其来源起自对一场暴乱的镇压。史书记载,东汉年间,福建北部山区爆发了闽越后裔山越人的叛乱,被朝廷迅速出兵平定。后来,为了加强边区管理并借机纪念这次平定南疆的功绩,封建统治者便于建安元年(196年)析侯官县(今福州)“北乡”,设置了“南平县”,隶属会稽郡南部。“会稽”是个古郡名,在今天的江浙地区。东汉置“南平县”的行为,开启了中央王朝在闽北行政建制的历史。“南平”,就此成了闽北最早的县治和福建历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五县之一。后来,即汉建安初的公元196-205年间,闽北境内又设置了汉兴(今浦城)、建安(今建瓯)、建平(今建阳)3县,均隶属会稽郡。
入晋以后,南平就开始几度改称“延平”并与“延平”一词结下千年不解之缘的历史。史书记载,“延平”一称最早出现的记录是:晋太元四年(379年)改延平县,属建安郡。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引《方舆胜览》的注解,认为此时南平之所以改称“延平”原因是:“晋武帝平吴,易南平县为延平”。
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年), 延平县又改名为南平县。
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南平”之名也在沉寂了很久以后,开始以军事要地的身份再次浮现在历史舞台上,突显了它的战略地位,被后人形象地总结为“铜延平”。史籍中有关这一段变迁的文字表述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南平县改延平军,属建州;上元元年(674年),延平军改为剑州;乾宁三年(896年),废延平军,改置延平镇。这里的“军”最初作为戍边部队的驻地,其将领称为“使”。安史之乱后因军事需要,军的设置被推广到内地。由于军使往往干涉县令职能,后来便索性免去县令,听任军使管辖,军于是发展成为地方政区,它主要分为两等:一等的同州、府,直属于路;次一等的为县,属府、州统领。这里的“建州”即今天的建瓯,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州”作为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大小历代不同。现在的“福建”之名,即是北宋正式建省时由“福州”和“建州”两处各取首字而来的。
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延平镇又改为永平镇。
公元943年,五代闽国末代君主、闽王王审知的第十三子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升永平镇为龙津县,兼置镡州。一年后,王延政被迎回福州,又改“殷”为“闽”,称闽帝,但国都仍旧设在建州,而以福州长乐府为东都。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降于南唐,闽国灭亡,南唐随即入占建州并于当年九月在建州设永安节度使,改龙津县为剑浦县,复增延平县,不久即废。第二年,南唐又于延平、剑浦、富沙三县设剑州,治所为延平,这是延平第一次管辖后来的延平府地。但它的最大意义却不在这事本身,而在于此后一千年来福建城镇体系格局的基本确立。
赵匡胤称帝后,深感藩镇割据之害,便从消除隐患的角度出发,将节度使的军政、民政、财政三权收归朝廷,实行虚三级的政区制度,即路管府、州、军;府、州、军再管县、监。“路”为一级政区单位,统管府、州、军、监、县。“监”是国家开办企业的机构,经济地位很高。由于企业办事要与地方发生联系,政府便专门划出一片土地让其单独管理,监就这样成了一种地方政区。
在宋代,福建境内的建置主要是一府、五州、二军:一府即延平府;五州即福州、建州、泉州、漳州和汀州;二军即邵武军和兴化军。这八个“地级”建置,就是福建别称“八闽”的经典由来。在这“八闽”的建置中,闽北占据了建州、延平府及邵武军三地,民间俗称之为“上三府”,即闽江上游三府。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剑州改为南剑州,以区别于四川剑州,仍为延平府府治。端拱元年(988年),建州改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建宁军又改作建宁府,属福建路。景炎元年(1276年)右丞相文天祥于南剑州设都督府抗元,这就是郭沫若“咏南平”诗作“信国曾开府”的由来,又称“信国公开府南剑”。据说,文天祥开府南剑后不久,元兵就打进铁牛关,攻下了邵武,形势十分危急。为了尽快筑好城墙抵御元军,文天祥不辞辛劳、昼夜奔忙的举动感动了老天爷。老天爷派遣神兵鬼差相助,一夜之间就建成了一座绵延十几里的悬壁城墙。这段城墙,现在仍然屹立在延平城北九三英华学校的后山上,它又象城墙又象山峦,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鬼城墙”。
元朝时,一级政区称为“行省”,统领路;路为二级政区,统领府、州、县。但也有府、州不隶属于路而直属于省的,称直隶府、州。福建曾有建宁分省、泉州分省、兴化分省和延平分省的划分。至元十三年(1276年),邵武军改为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建宁府改为建宁路,南剑州改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剑浦县复改为南平县,为延平路路治。
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一说1369年),延平路改为延平府,成为闽中八府之一,与建宁府、邵武府并立闽北。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六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今建瓯一部分)、瓯宁(今建瓯一部分)、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7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4县,直至清初。
清设府、厅、州、县。此外还有道的建制,为监察区。福建共有四道:宁福道驻福州,辖福州、福宁二府;延建邵道驻南平,辖延平、建宁、邵武三府;汀漳龙道驻漳州,辖汀州、漳州二府与龙岩直隶州;兴泉永道驻厦门,辖兴化、泉州二府与永春直隶州。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废府、州、厅制度,实行省、道、县三级制,福建行政区划有了较大的变动。全省被划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4道。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民国3年(1914年),依原辖区域改置闽海(闽东)、厦门(闽南)、漳汀(闽西)、建安(闽北)4道,南平为建安道。
民国14年(1925年),道制废除,实行省、县两级制,县直属省管辖。民国22年(1933年)11月20日,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十九路军将领为核心的抗日反蒋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都福州,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平、兴泉、龙汀4个省和福州、厦门2个特别市,管辖64县。延平省省长萨镇冰,管辖区域为:南平、沙县、将乐、顺昌、永安、尤溪、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邵武、光泽、泰宁、建宁16县。
民国23年(1934年)12月,人民革命政府因失败而解散,福建省政府又重新建立。7月开始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署,仍辖64个县。延平全境共涉及第三、第九、第十等三个行政督察区。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政府在任内实行的废府留县制度对福建地名文化带来了相当糟糕的影响,它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今地名级序的错乱。举个例说吧,原来是延平府管南平县,一管管了几百年,但现在却变成了南平市管延平区;而原来是汀州府管的长汀县,但现在却变成了长汀县管汀州镇,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闽北各县相继解放后,闽北境内于1949年9月10日改设为2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1949年5月14日解放的南平,属南平专区。
1956年6月9日,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范围涉及今天的福州、三明及宁德部分县(市)。
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
1968年5月,专区改为地区,成立革命委员会。
1970年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1971年6月18日,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撤销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建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更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1995年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同时改为延平区,南平地区建制至1995年1月18日终止。
东汉建安元年南平置县时,即选址在延平津畔依山面水的狭长地带筑城。宋端拱二年(989年)十二月,延平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垣,周长九里一百八十步。随后,历代王朝都时有修缮。但一直到了清末,南平城区依然十分狭小,城内仅有1条大街,11条小街,9条小巷,城市设施简陋,公共建筑及民用住宅仍是以土木或砖木结构为主的低矮房。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平成为福建交通中心,建设厅南平工务局开始对街巷进行改善。改通衢大街为中山路并拓宽取平。随即又拓宽酒务坊(今新华路口)经江西会馆(今新华书店),改名为中正路;晏公坊至汽车站(原地专礼堂,今为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华路与北门坊路接通。但是,由于沿海城市相继沦陷,逃难人群不断北上进入闽北腹地,南平山城还是变得人满为患。一时之间,市政设施滞后、住房拥挤、卫生状况恶化的状况不断发生。市井间有民谣唱道:“南平南平,灾疫不停;电灯不明,马路不平;供水不足,电话不灵;破房歪歪,卫生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市街巷建设,多次对中山路、八一路等重点街道进行拓宽取直,平整路面。首辟东大路(马祖庙到明翠阁),长525米;再辟新民路(西门至水南桥),长785米。两条路宽均6米。
1956年,中山路、西大路、新华路、胜利街拓宽改造,并修建府前路、人民路、紫芝路、鼓楼街、康乐里等10条城市次干道,把前进巷等13条小道拓宽至6米,使之可以单线行车。1966年,中山路再度拓宽,路面改为沥青路面。翌年,从水南桥北端经汽车站到市医院路段顺山边拓宽改建为车行道,原新民路并入中山路,在市立医院与八一路衔接。1978年,八一路拓宽取直,铺设沥青路面。
近几年,由于武夷山的声名在外,不少政治人士提议改名为武夷山市
今天是鬼节,在古人看来哪些地方容易遇到鬼?
古代笔记中水边是很容易遇到鬼的地方。清代《庸盦笔记》中有不少水鬼的故事。有的故事以历史为背景,比如太平天国洪秀全居住的府邸,因为当时城破后有许多宫女投水而死,怨气太重,塘中水鬼敢于在白天拉人下水。还有水鬼跟在船后诓骗是来接人,把旅客拉下水的故事。古人有一种说法:水鬼会找替身,所以往往设计拉人下水溺死,因此在晚上池塘湖泊、桥边渡口都有遇到鬼的可能。
《太平广记》里面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人谋杀妻子,尸体投入井中,而后妻子还魂报仇,化为老虎吃掉了这个负心汉。《广东新语》中还有鬼船的故事。傍晚时水手遇到大船,上面船帆桅杆倾倒,楼舵不全,举火为信号也没有回应,就是所谓鬼船。如果鬼船是冲着航行方向而来的,要把头发披散开,用钱和米扔过去来压邪,如此还无效就像海神祈祷。
高山深林中也被认为是鬼怪出没的地方。笔记小说宗有的鬼会模仿人的声音说话,有的会白天在树林附近抓过行人,也有的鬼比较喜好风雅,邀请路过的正学君子对对联。
野外的空屋子,旅店长久不住的房间都容易有鬼作祟,侵扰行旅。发生过人命的房间也容易遇到鬼,自缢的吊死鬼闹得格外凶,还有狐仙与鬼相斗,最后为鬼所惑,自缢而死的故事。坟茔墓地则更是闹鬼圣地。有夜晚在此开鬼市迷惑行人的,有鬼打墙或者引着行人向悬崖边上走的,种种手段不一而足。也有成了鬼还有嫁娶之事,在墓间吹吹打打被过往行人看到的。不过,野外的鬼不敢进入城墙以内,尤其是汉白玉的墙,被认为有辟邪驱鬼的功效。
鬼城墙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城墙是用来干什么的、鬼城墙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