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我国稻作文化发源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1、隆安那文化节是什么意思2、稻作文化起源地在哪里?6、壮族的特点和风俗隆安那文化节是什么意思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就是壮侗民族稻作文化节”文化节展现壮族古老稻作文化2012年4月11日”此文化节将向外界展示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文化中心区之一,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以及我国稻作文化发源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隆安那文化节是什么意思

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是以稻作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壮侗语民族群体,它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那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

“那”文化节,就是壮侗民族稻作文化节。

广西隆安将举办“那”文化节 展现壮族古老稻作文化

2012年4月11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4月26日至5月3日,在隆安县举办“2012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此文化节将向外界展示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文化中心区之一: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稻作文化——“那”文化。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考古学家在隆安县境内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大石铲、牙章、遗骨等文物,并在此间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这些可靠的考古资料,为隆安县成为“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谢寿球说,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是以稻作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壮侗语民族群体,它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那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

谢寿球称,通过考古发现,隆安县境内出现了中国历史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稻神祭祀坛,这样的稻神祭祀坛在别的地方是从未被发现过的。而且,隆安还是中国野生稻的原生地。诸多证据表明,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是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中心区之一。

中国稻作文化研究著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说,隆安自古流传着最古老的稻作文化习俗,“四月八”农具节、“芒那节”等最原生态和独特的农业祖神祭祀民俗,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那”文化。目前,全县已有《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等5个项目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梁庭望称,隆安的稻作文化必定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将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加快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隆安县人民政府决定举办此项节庆。节庆主要安排三个板块十二项活动,包括开幕式、“那”文化论坛、山水旅游节三大联谊载体,美食一条街、商品展销交易会、投资洽谈活动三个经贸平台,文艺晚会、书画摄影民俗作品展、千人稻神祭表演、千人石铲表演、千人农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六项文化活动。

开幕式将以弘扬“那”之魂,实现新跨越为主题,以历史悠久的“那”文化习俗为主线设计编排大型情景表演节目,充分展示隆安古仆、独特的稻作文化;大型文艺晚会将以“在‘那’文化绽放的地方”为主题,内容分为《据“那”而作》、《凭“那”而居》、《靠“那”而行》、《依“那”而乐》等四个章节,每个节目都融合“那”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并邀请诸多明星前来“助阵”,将奉献一道“那”文化盛宴;山水旅游节将依托隆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举行各种休闲游乐活动,让广大游客亲身体验“那”山“那”水的美好与惬意。

隆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竑说,整个节庆活动将凸显“民族化、本土化、大众化、集贸化和多样化等“五大特色”,将旅游与文化及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区内外客商搭建商贸、引资、旅游等商务平台。届时,将有数百位境内外行政官员、数千名境外游客、近万名国内游客云集隆安,5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将进行全程采访报道或现场直播。

稻作文化起源地在哪里?

起源于广西隆安。隆安的地势比较平坦,又位于右江下游,土地比较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还生长着不少野生稻,这三个条件使隆安成为种植水稻的中心区域。在《从“那”字地名和稻作习俗看壮族和泰族的历史文化关系》一文中说:在左江、右江和邕江汇合区域的隆安县大龙潭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距今约4000前原为稻作生产工具演化的大型石铲,反映了新石器时代西瓯、骆越地区的稻作农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左右江和邕江流域是“那”(na2)类地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亦是壮语南部方言称“稻”为k'au的古音的分布区域。这一地区为古骆越人的家园,很可能就是亚洲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中心地带。而上述文献中有关稻谷名称和产地的记载,无疑与这些新旧石器时代的农业考古发现的炭化稻谷和生产工具是相承关系和延续发展,可见其稻作农业生产历史之久远。

广西的(那)字文化怎么解释?又为什么有那字文化呢?

探寻壮族与“那文化”的渊源 2006年04月11日 19:07 来源:新闻周报 字号:大 中 小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壮族与东南亚各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专家认为,壮族与东南亚各民族是习俗相近、语言相通、生活模式相似,同属于“那文化”即“稻作文化”。这种因缘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利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与认同。 “那文化”与东盟各民族文化的渊源 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覃乃昌说:壮族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壮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壮族就是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土著人。 壮族地处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具有相对开放和融合的特征。壮族先民适应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之一,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他们称水田为“那”,所以称之为“那文化”。 覃乃昌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概念,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帮等东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那”地名分布的地理范围,东至我国广东省中部,西至缅甸和印度中部,北至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南至泰国南部、越南中部和我国海南省,从而形成了一个“那”文化圈,“那”文化即稻作文化,“那”文化圈即稻作文化圈,“那”文化圈是稻作起源地之一。 创造“那”文化的是最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侗台语族群,包括我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和仡佬族,越南的岱族、依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的阿萨姆帮的阿合人等,这些族群具有语言同源,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方式,壮族与这些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源异流的关系,珠江流域是他们主要的发源地。 对于“那”文化的发展,覃乃昌说,地处“那”文化圈东部的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的不同,朝一个方向发展;而地处“那”文化圈西部的邻国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等,由于受到印度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壮族文化研究热潮 壮族文化与东南亚各国的相关民族文化有着渊源关系,是属同根生民族,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研究对象。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其旭认为,应将壮学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即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特质为对象,从各个领域进行历史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探讨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由于母语因缘,“我在泰国大学讲学时,有时用壮语讲一些日常用语,学生们都听得懂;在街上买东西,我们用壮语对话,双方也能听懂。在泰国讲学和考察期间,由于语言相同,就好像在广西家乡一样,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用同一族源的共同母语,因此为壮族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达到共识的亲情感。”潘其旭说。 潘其旭指出,从民族语言比较研究表明,壮族与泰族、老族、掸族的语言具有大的、共同语言的要素和特色,就是说,他们出于共同的母语,而追根溯源,他们的母语就是古越语。 如何加强壮学研究和交流,潘其旭认为:由于壮族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与中南半岛的东南亚各国的越南岱族和依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等,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早就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历史文化现象,并已成为现今国际上的壮学研究涉及东南亚国家有关民族的热门话题之一。因此,先后有美国、英国、泰国、新西兰、日本、越南和老挝等专家学者到广西进行访问和民族考察,而且近10多年来更加频繁,壮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为国外学者所关注,壮学研究已走向世界。 广西民族研究所长覃乃昌认为,壮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与东南亚各民族有渊源关系,这是南宁乃至广西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资源优势。 南宁城建缺乏民族特色?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当然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虽然南宁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园林城市的格局已形成,但另一方面,南宁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相比,尚未反映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应有的特色,令人感到遗憾。 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建筑专家覃彩銮指出:目前的南宁既缺乏具有显著地方民族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也缺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民族商业街、民族公园和雕塑作品,整个城市形成不了浓重的人文氛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对外地人或外国人缺乏吸引力,影响到旅游业发展,更影响到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对接。 对此,覃彩銮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南宁城市建设的民族特色的意义和表现形式的认识比较肤浅和模糊,特别是对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民族——壮族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丰富文化还缺乏了解和认识,因而在城市的建筑设计和旧城改造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颖与洋气、规模的恢宏与高大、装饰的豪华与富丽,而忽略了南宁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地方民族特色及其历史基础,未能重视和合理吸收壮族和其他少数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因素。相反的是要规划建什么香港街、澳门街、广东街。 覃彩銮说,南宁城市建设的定位应该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园林城市”,这是国务院关于“南宁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了的,也是当今和今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在南宁举办,城市建设的民族特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应成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仡佬等世居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吸收壮族和侗、瑶、苗、毛南等世居民族中建筑文化中独特合理的成分,展示构造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风采,树立首府乃至广西新形象,显示其独特的韵味和永恒的魅力。 覃彩銮指出,南宁已成为每年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与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南宁向世界展示的不应是高档大厦,而应该是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这才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介绍壮族的文化特色

1、饮食特色: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

2、建筑特色:广西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壮族村寨,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住房形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

3、服饰特色: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

壮族三月三: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在广西,壮族人民庆祝“三月三”的传统方式是对唱山歌,以此抒发情感,祈求风调雨顺。每到这时,壮乡广西成了一片歌海。“嘿撩撩啰”则是源于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刘三姐》中的一段经典山歌对唱的歌词。

又是三月三,壮族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民族?

一、壮族经多次民族融合而形成 二、壮族以多文化而不是以血缘而结合 三、壮族以稻作文化为主要文化 四、壮族独有的民族特色 五、壮族人热情好客、家国意识强、能征善战 六,壮族因世界而变

又到了农历三月三,这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为代表。在古代,这一天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对壮族人来说,这一天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近几年,“壮族三月三”这个网络IP也是红遍了大江南北。“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壮族是个爱唱歌的民族,壮族山歌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代表人物刘三姐可谓是无人不知。那么,壮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一、壮族经多次民族融合而形成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壮族的称呼因地而异,有布爽、布壮、布侬、布曼等20余种。

最早在中国南方,有西瓯、骆越为代表的百越,既然说“百越”,那一定是很多的“越”,不是一个纯血统民族,其实就是各个非常分散的部落,有的用龙图腾,有的用蛇图腾,有的用牛图腾,有的用蛙图腾,等等。后来,各民族之间交流多,人口迁移,壮族学汉族,汉族逃难融入到壮族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也互相学习,经过多次民族融合,大家形成了类似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家在识别时,根据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家庭意愿等多种因素统一划分分为壮族。

二、壮族以多文化而不是以血缘而结合

我国在划分为民族时,各项指标都是文化性质的,不是看血缘,所以在中国没有血缘形成的民族,不像犹太人那样。比如,壮族人去北京定居,风俗习惯都改了,基本会被划分为汉族;北京人到壮族地区定居,风俗习惯和周围人一样,基本会被划分为壮族。

三、壮族以稻作文化为主要文化

壮族在中国最早驯化了野生稻,以生产水稻为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现在的壮族的文化特色是农民在稻作生产时形成的。

比如,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动物成了远古部落的图腾,青蛙,牛,蛇;为了稻谷丰收而产生了各种祭祀礼仪、节日习惯、歌舞;为了保存稻谷而做的糯米饭、米粉、糍粑,还有酿酒;为了祭祀,把糯米饭做成五色,把粽子做成超大个;绣球里面是放稻谷的;壮锦是为了重大节日做成衣服穿的,或者做成被套;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很多壮族民间故事;农业劳动时形成了很多山歌,刘三姐的山歌几乎句句讲农,什么开花节节高?什么结籽半中腰?

四、壮族独有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就是大部分民族没有的东西。我国发展几千年,民族融合了几千年,汉族、壮族、瑶族等的民族特色不再单纯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的样子,都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壮族的民族特色,大家耳熟能详,如山歌、绣球、壮锦、五色糯米饭、大粽子、各种节日等。

五、壮族人热情好客、家国意识强、能征善战

壮族普遍淳朴而热情好客,有客人来必然好酒好菜招待,而且壮族的酒量都比较不错,早些年劝酒很厉害,现在国家出台政策也就好了很多。

壮族人再穷,他家的土鸡、糯米一般不卖,就为了有东西招待客人。壮族人关心国家大事,也参与国家大事,抗击法军、太平天国、国民革命、百色起义、援助越南、自卫反击等等,在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

六,壮族因世界而变

民风、民俗方面,壮族应该是被汉化的比较严重的民族之一了,现在很多壮族的孩子已经完全不会说壮语,也听不懂壮语了,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的节日,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赶花街节就是壮族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

说“汉化”“壮化”“西化”只会让人不舒服,因为我们实际是在近代化、现代化。根源是我们的经济基础变了,我们主要的生产方式从稻作生产,转变到家庭手工业,再到大工业,再到互联网经济、金融经济。远离了乡村,渐渐少过乡村的节日;靠近了互联网,渐渐过网络节日(购物节)。但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并没有变。北京人到广西生活,广西人到北京生活,生活的形式可能一样,但是风俗习惯、言行举止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一定不会一样。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和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少部分分布在广东、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您觉得呢?

壮族的特点和风俗

1、壮族的饮食风俗特点: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2、壮族的服饰文化特点: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如广西西北部,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至今仍穿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3、壮族的建筑风俗特点: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广西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壮族村寨,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住房形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这种住房形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住房特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它具有适应于南方山区地形、气候和预防毒蛇猛兽侵扰的优点,所以一直延用到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德保、靖西、巴马等地方的房屋虽然已经朝着现代居室方向发展,为砖石或钢筋混凝土构造,但一些房屋的结构还保留着干栏的基本特征。

4、壮族的语言文字特点: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20世纪80年代,《壮文方案》修订工作的完成,使壮文进一步通用化。

关于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和我国稻作文化发源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