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中华文化典故之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是美德还是无奈 它的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启发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谦虚礼让,孔融和兄弟们在院子中玩耍,父亲把孩子们召集过来。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孔融把梨子按大小分好,大梨应该给哥哥们吃。长辈们都对孔融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惊喜“为了进一步突出孔融谦虚礼让的美德:加入了孔融把大点的梨子让给了弟弟这样的桥段“你孔融知道照顾弟弟,把大梨子给弟弟吃,哥哥们纷纷跟弟弟们换梨,就抓走了他的哥...

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融四岁,能让梨”,这件事甚至被写进了《三字经》这样的启蒙读物里,来启发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学会谦虚礼让。

孔融让梨的原文,最早出现于《世说新语》,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其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原文写得很简练,后世又衍生出很多的版本。其中最详细的故事是这样:一天,孔融和兄弟们在院子中玩耍。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孔家串门,手里还给孩子们端来了一盘梨子。父亲把孩子们召集过来,让孔融给大家分梨吃。

孔融把梨子按大小分好,对应每个孩子年龄的大小,给分了下去,自己留了一颗最小的梨子。长辈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孔融说:“我的年龄小,大梨应该给哥哥们吃。”人们又问:“按照你这样的分法,你的弟弟分到的梨,为什么会比你的大呢?”孔融接着回答:“正是因为弟弟比我更小,我应该照顾他。”长辈们都对孔融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很快传遍了整个汉朝。

相比原文,扩展版本中,为了进一步突出孔融谦虚礼让的美德,加入了孔融把大点的梨子让给了弟弟这样的桥段,出现了双标,后者推翻了前者,其实有点画蛇添足了。你孔融知道照顾弟弟,把大梨子给弟弟吃,那哥哥们手中的梨,是否就突然间就不甜了呢?哥哥们纷纷跟弟弟们换梨,那最终的结果就变成了最小的弟弟,拥有了最大的梨子,这岂不是违背了“小儿,法当取小者”的分梨初衷了么?

孔融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梨子的支配权,怎么分他说了算。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会选择又大又甜的大梨,而避开又小又酸的小梨。而孔融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挑小梨留给自己,有没有沽名钓誉的嫌疑呢?

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后续,这事儿发生在孔融让梨后的第五年。当时有一个叫做张俭的人,为了逃避官府抓捕,就敲开了孔府的大门,当时开门的正是孔融。窝藏朝廷要犯是重罪,按律是要杀头的。由于孔融年龄太小,官府不认为他有作案能力,就抓走了他的哥哥孔褒来顶罪。人们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孔褒一时馋嘴,吃了孔融让的大梨,最终却赔上了一条性命,实在是不值得。而孔融用一个梨,换取了哥哥一条命,实在是有心机且腹黑。

这样的说法,太过牵强,牵强到完全说不过去。回到让梨事件本身,按照孔融“小儿,法当取小者。”的分法,那么大梨就应该是孔褒的,不存在让梨一说。孔融真正的让梨行为,是发生在给小弟分梨的环节。孔融用梨换命的说法,根本就不能成立。那么孔褒替孔融顶罪,就与吃大梨无关了,只是因为自己是长兄而已,吃了年龄的亏。再说,孔融再怎么神童,也不可能提前五年,通过分梨来摆哥哥一道吧?因此,孔融让梨确实是一种谦虚礼让的美德,不存在沽名钓誉甚至腹黑的说法。

人类本质上是一种群居动物,会不自觉地服从权威。梨子如果是父亲来分,那谁分到什么样的梨,大家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父亲最大,他说了算。现在分梨的人是小孔融,那么怎么分就很有讲究了。

假如那个最大的梨子,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融该怎么分?

1. 近水楼台先得月,分梨权在手,把大梨据为己有。

梨子不是孔融的,分梨的权力是父亲给的,那凭什么孔融要最大的那个?大哥孔褒比孔融大七岁,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孔融即使分到了大梨,也会被哥哥抢去。

2. 直接把最大梨分给最大的哥哥。

哥哥孔褒的年龄虽然最大,但并不是最大的权威,最大的权威是父亲。权威下面还有亲疏,一般父母都更加宠溺小儿子,那么最受宠爱的那个孩子,一定不会服气大哥哥。

因此,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这梨子怎么分,都不会令人满意。所以,孔融取了最大公约数,定下了规则,按照长幼顺序来分。只是分到自己的时候,发扬了谦虚礼让的美德,把本属于自己的梨子,给了弟弟,无意中博得了美名。

孔融让梨让出了美名,春秋时期的某公子让国却让出了祸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