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三年时间,一点一点打造起来的人物,说删除就删除,我不能接受。”
今年2月20日,手机游戏《云裳羽衣》在官方微博宣布将停止运营,并表示“游戏内的所有账号数据及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删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近日“补偿”方案的出台,以其他游戏“礼包”兑换《云裳羽衣》充值余额的做法,不少玩家们也表示“难以接受”。目前,双方的“拉锯战”仍在进行中。
“这是一款养成类游戏,游戏中的形象和活动都是我的创作,也可以说是我在虚拟世界的投影。”记者走访发现,除了经济上的纠葛,不少玩家最难接受的是游戏角色的彻底消失。
随着游戏产业发展和“元宇宙”的兴起,类似“虚拟角色”归属的问题将会层出不穷。在法律界人士看来,一方面是玩家投入的金钱、创意和情感,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正常的生命周期,需要尽早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寻找妥善的处理办法。
是“赔偿”还是“引流”?
今年2月20日,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成都西山居世游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手机游戏《云裳羽衣》在官方微博宣布将停止运营,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2月24日11点停止游戏充值和新用户注册;4月28日11点停止游戏运营,用户将无法再登录,同时论坛、专属客服关闭。而游戏服务器关闭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腾讯与您签署的协议另有约定外,游戏内的所有账号数据及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删除。”
《云裳羽衣》停服公告
2月24日,官方微博再次发布了“补偿活动”信息,表示在《云裳羽衣》中有遗留未消耗的游戏货币“祈玉”的玩家,腾讯提供在《奇迹暖暖》、《璀璨星途》和《延禧攻略之凤凰于飞》三款游戏中选择其一兑换相应礼包。信息中还表示“一旦您参与补偿活动,即视为对补偿/替换方案的认可”。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参与补偿活动,则“视为自动放弃补偿/替换的权利”。
“在20日宣布停止运营的消息之前,看起来都很正常。”游戏玩家“小雪”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游戏一直正常,官方微博也很活跃,“我不久前还在充值”。在游戏官方微博两条最新的“停止运营”信息之前,仍是关于游戏评选赛的相关内容。
据介绍,《云裳羽衣》是一款恋爱换装类手游,玩家可以在游戏设置的不同环境中捏脸塑造形象,搭配和“制造”服装配饰,甚至对服装进行“印染”“羽化”。游戏中还有货币,此次“补偿活动”中所提的“祈玉”就是游戏货币的一种。
“我充值用的是现金,现在的补偿是兑换成腾讯其他三款游戏的礼包,这不是强买强卖吗?”小雪表示自己对其他三款游戏没有兴趣,“难道到了最后我们还要作为流量被引到别的游戏去?”
据北京市长济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关村网信联盟“科技法律”专委会主委刘洋介绍,根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当个人信息控制者停止运营其产品或服务时,应将停止运营的通知以逐一送达或公告的形式通知个人信息主体”,网络游戏及电子商务领域一般采用公告方式进行“通知”。按照游戏公司停服惯例,必须提前60天向玩家公告,实际操作中一般提前90天,并且在公告内明确停服的原因和对玩家的补偿方案,而补偿方案必须在2种以上给予玩家选择权。
尽管《云裳羽衣》2月20日发布了4月28日停服信息符合“提前60天”的做法,但在一些法律界人士看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选择权”和第十条“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游戏停运后玩家对剩余的充值余额处理有选择权,置换成第三方游戏礼包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还有变相强制消费的嫌疑。
是“服务”还是“财产”?
除了尚未用出去的“祈玉”,《云裳羽衣》的不少玩家还充值兑换过多种游戏道具、功能,“一旦停服,这些花钱买来的东西全都没有了,补偿方案对此只字未提。”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在不少法律界人士看来,这一条款虽然简单,但确定了“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
“游戏中的道具、功能,玩家买来难道没有用过?”一些游戏业内人士认为,玩家充值所购买的道具、功能其实是一种“服务”,在过去的游戏中玩家已经享受过这些道具和功能带来的愉悦了,还要求按充值付费赔付说不过去,“游戏运营方不能承担无限责任”。
网友晒出游戏形象
据法律界人士介绍,对《云裳羽衣》争执中的法律问题,此前已有判例可借鉴。北京曾发生过与《云裳羽衣》情况十分类似的网络游戏侵权责任纠纷案。甲公司是游戏平台,乙公司是一款游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商,张某是该游戏消费者。2016年9月,乙公司称因版权原因于2016年11月20日关闭游戏营运,全额退还消费者在2016年9月的所有充值;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充值总额的20%可以转化为游戏元宝补偿,转移至游戏平台旗下其他三款手游中继续使用。
自2014年12月起,张某在游戏中累计充值6749元,停服前还有大量虚拟货币和游戏道具。张某不同意将历史充值额度转移至其他游戏,于是起诉甲、乙两公司赔偿其损失6749元。而甲、乙公司则认为在《用户协议》中已经写明“有权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终止游戏服务且无需承担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作为消费者参与涉案游戏并支付了相应费用,金钱支付和劳动付出使其在游戏中享有的虚拟财产具有财产性,故张某因游戏停止服务所遭受的损失应得到赔偿。考虑到张某的累计充值情况、甲公司曾确定的补偿方案,酌情判令甲公司退还张某历史充值额的20%,即1349.8元。甲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北京市三中院审理后驳回了上诉。
相比“祈玉”这样与人民币有一定兑换比例的游戏货币,游戏中的道具、功能等一旦发生纠纷很难量化。北京市三中院在分析该案时曾表示,游戏停止服务结算时,虚拟货币可以直接折算成人民币退还消费者,但游戏道具等虚拟物品价值要综合考虑消费者和游戏公司两方面因素:网络游戏不可能无限期存在,若消费者充值时间远远早于停止服务时间,可以推定消费者已经通过游戏中的虚拟财产获得了感官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和虚拟世界中的游玩体验,享受到了游戏游玩的乐趣,故要求游戏公司全额退还充值金额难以成立。
是“游戏”还是“人生”?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玩家对《云裳羽衣》停服处理最不满意的是“删除全部数据”。小雪所在的一个有多名玩家的微信群里,大家都希望“保留游戏数据,设立单机版本游戏”。在《云裳羽衣》的超话里,也有不少玩家提出类似建议。网络手游下线后依然保留游戏在国内也有先例,与《云裳羽衣》玩法类似的《暖暖环游世界》就曾这样操作。
不过,《云裳羽衣》游戏专线客服表示“官方目前没有推出游戏单机版本的打算”。而对于删除账号信息和角色数据,则是“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处理,为了保护玩家个人信息安全”。
许多玩家要的不是赔偿而是保留数据
“这种养成类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是我花时间和金钱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性格是我一次一次做任务赋予她的,她可以说是我的作品,我的朋友,甚至可以理解为我在这个游戏中的化身。”小雪坦言,很多玩家们最无法接受的就是“删除数据”,“这相当于在虚拟世界杀死一个人。”
方兴未艾的“元宇宙”中,人们已经开始在虚拟世界里交易土地,创造NFT等各类艺术品,未来人们甚至可以在其中构筑自我形象,工作、社交、创作甚至“居住”。这些具有情感与财产价值的虚拟人物,如果遇到运营企业停止服务,能不能一删了之?
刘洋表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规定,个人信息控制者停止运营产品或服务时,需要“对其所持有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但在元宇宙环境中是否能将虚拟身份等同于一般个人信息处理,值得继续探讨。”在刘洋看来,元宇宙“数字人”身份的内涵和意义不等同于一般个人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数字人在元宇宙中形成了自己的行为轨迹——“数字人生”,它与虚拟空间的其他数字人、现实空间的自然人形成了真实的行为互动,这种行为对自然人而言在很大意义上具有时间价值、情感价值,甚至对数字人本身而言,也产生了脱离对应自然人的情感、道德、认知。
“引申开去,自然人去世后其对应的数字身份如何处置?从技术上而言,这个虚拟身份可以被元宇宙消灭,也可以作为一个不再更新的道具予以保留,但它依然可以按照对应自然人去世时的状态予以存在,就像逝者的‘魂魄’。”刘洋表示,这些问题都要求民法赋予元宇宙空间虚拟人部分人格利益。
一些法律界人士也表示,要加强对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聚焦数据安全、财产权利、伦理道德,推动技术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应受访者要求,“小雪”为化名)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来源:作者: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