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星期天,隔壁的李阿姨来家里串门。你赶紧对正在看电视的孩子说:“宝贝,叫李阿姨好。”没想到孩子冷漠的扭过头来看了看李阿姨一眼,又回头看电视去了。
你非常尴尬,连声对李阿姨说:“这孩子真没礼貌,一会儿我就批评他。”李阿姨嘴上说“没必要,没必要”,但是脸色还是有些不高兴。
事后,你觉得脸上无光,孩子这样没有礼貌,真丢脸。你很清楚,礼仪,是一个人重要的“名片”,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很容易能交到朋友,也容易立足于社会。
可是孩子就是没有礼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这么没有礼貌呢?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没有礼貌,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思想观念有偏颇,认为“学习好则百好”,孩子现在还小,讲不讲礼貌,影响不大,等它长大了,自然就懂礼貌了。
有的父母一味的宠溺孩子,娇生惯养孩子,而不注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导致孩子并不把礼貌放在心上,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他人,也不考虑后果的习惯。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角,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风貌,也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彬彬有礼,成为小绅士,小淑女呢?接下来分享几个小方法。
一、在游戏中培养。
孩子天生好动,爱玩,在游戏中思维是最活跃的,对一些道理也容易幸福和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在与孩子做一些游戏时,教他学习礼貌。
比如玩过家家的游戏时,让他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朵朵妈是这方面的高手。她在与朵朵玩“小超市”游戏时,先与朵朵商量好了,不管谁扮演顾客或者售货员,必须要用到礼貌用语。谁的礼貌用语用的好,谁就是“礼貌达人”。
这种方式,让朵朵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礼貌用语。
二、告诉孩子如何称呼对方。
生活中,我们带孩子出门,碰到了熟人,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就对孩子说,快叫“叔叔”,“阿姨”,“爷爷”等,这就是“代劳”式的教育方式。
“代劳式”的教育会让孩子产生父母在安排自己的一切的感觉。在受人摆布的窘迫心里下,孩子很难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根据年龄和性别,对不同的人应当如何称呼对方。什么样的人该叫叔叔,什么样的人该叫爷爷,什么样的人该叫阿姨,什么样的人该叫奶奶。
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该怎样称呼对方,而不会因为不知该如何称呼,干脆就不称呼。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打招呼的习惯,变成一个有礼貌的人。
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从小就很容易模仿父母。
所以当孩子露出不讲理貌的现象时,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是否自己在礼仪方面也出了一些问题。
为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讲究,不能有违礼仪。比如出门在外,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人家帮助了自己及时表达“谢谢”。在家里,进入孩子的房间,也要先敲门等等。
有了我们的示范作用,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形,就会有样学样,逐渐成为一个讲礼貌的孩子。
培养孩子讲礼貌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抓住机会,教会孩子知礼懂礼,成为受人欢迎的小绅士、小淑女。
#这才是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