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大义,也有小义,战国多游侠,其中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也有不辨是非的职业杀手,那就是在《史记》中被司马迁满口称赞的刺客。
看了《史记》中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位名不副实:如果刺杀成功,他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这位武功不高胆子不大反应迟钝的刺客,却被后世列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首。
在《史记》中。朱家郭解都是大侠,在朱家郭解之后,还有关中长安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卤公孺、东阳田君孺等人都可以称为大侠,司马迁说他们“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
跟有君子之风的大侠不同,刺客则是不辨是非不择手段的。《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分别是晋国豫让、吴国专诸、魏国聂政、齐国荆轲。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提出质疑了:荆轲怎么成了齐国人了?他不是来自卫国,受雇于燕国太子丹的职业杀手吗?
荆轲的籍贯问题一会儿再说,咱们还是先简单看一下排名前三的刺客的武功和战绩。
细看之下,我们就会发现豫让并不是很值得尊敬,因为他的雇主是智瑶,也就是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
这位智瑶好像还算不上好人,豫让为智瑶报仇,纯属为小义而忘大节。他行刺的对象,就是赵国的开国之君赵襄子。
赵襄子曾经饶过豫让性命,所以豫让不欠智瑶的性命,但却欠了赵襄子不杀之恩。
如果豫让有大侠风范,就应该隐居深山或者自杀成仁,因为这时候他是否刺杀赵襄子,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
但是豫让既没有隐居也没有自杀,反而继续谋划刺杀,结果再次被生擒,他临死前也承认赵襄子是个好人:“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豫让虽然有点不辨是非,但是他的执着,还是值得敬佩的,而且豫让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连斩赵襄子衣服三剑之后从容自尽,说明豫让还能保持一个刺客的尊严和操守。
如果豫让刺杀赵襄子成功,那么可能就没有赵魏韩三家分晋了,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无论成功与否,豫让都不能算是历史的罪人,他只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失败刺客而已。
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白虹贯日。这二人的事迹,咱们课本上都有,就不必细说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专诸和聂政,都是成功的刺客,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报恩,但是他们舍生忘死也要完成任务,还真没辱没了春秋战国四大刺客的名头。
豫让专诸聂政都值得尊敬,而最有名的“四大刺客之首”荆轲,则有些名不副实,要是真按能力评选,曹沫都比他有资格入选。
曹沫是不是“论战”的那个曹刿,在史学界还有争议。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以名不副实的四大刺客之首荆轲为主。
很多人都以为荆轲是卫国人,其实是不对的,他的祖籍在齐国,而且也是名家之后:“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史记索隐》也证实了这一点:“轲先齐人,齐有庆氏,则或本姓庆。春秋庆封,其后改姓贺。此下亦至卫而改姓荆。荆庆声相近,故随在国而异其号耳。”
荆轲原本姓庆,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荆轲也可以叫庆轲,这个庆轲跟庆父应该没啥关系,但是做的事情,好像也差不多。
熟读春秋战国史料的读者都知道,荆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并不具备刺客必备的三个要素:武功、胆气、智谋。
不但剑术糟糕,荆轲还既没有胆子也没有智谋,更缺乏刺客随机应变的冷静。
我们只要看看赞美荆轲的《史记》,就会知道荆轲是一个废柴:已经抓住了秦王嬴政的袖子,居然还被挣脱了(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手提着淬毒的匕首,面对拔不出长剑的秦王嬴政,追赶了半天,居然连人家头发丝都没碰到。秦王拔出剑来,荆轲就没有一点还手之力了:“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掷)秦王,不中,中桐柱。”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得出来荆轲有多惜命,他在突袭失败的情况下,居然还想着生擒嬴政而保全自己的性命:“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谁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契约就是一张废纸,尤其是秦国的契约,更是说撕毁就撕毁。从商鞅开始,秦国就没遵守过诺言:商鞅未被封为商君之前还叫卫鞅的时候,就曾背信弃义在酒宴后袭虏魏公子卬。
明知道秦国的契约一文不值,还要生擒嬴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荆轲是想学曹沫劫持齐桓公。
曹沫遇到的是齐桓公,再加上一个不肯食言的管仲,所以曹刿才能收回自己在战争中丢掉的地盘。
在战场上打不过,就使阴招,难怪后世评选春秋战国四大刺客,把《史记·刺客列传》中最先出现的曹沫剔除了。
但是细细想来,曹沫怎么也比荆轲强,曹沫成功了,而荆轲失败得很丢人很搞笑:他在身负重伤的时候才想起拿匕首当飞刀,早干什么去了?如果你在秦王挣脱的那一瞬间就飞出匕首,两人近在咫尺,即使嬴政有盖世轻功,也必然难逃一死。
荆轲放弃了刺杀嬴政的最佳时机,归根结底是他缺乏刺客视死如归的胆气,也没有刺客应有的冷静与狠辣,其反应之迟钝,也真愧对刺客之名。
荆轲失败了,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历史的发展来说,却是有益无害:如果荆轲刺杀成功,诸侯之间的战乱将永无休止,荆轲也就成了千古罪人。
如果不是荆轲而是专著聂政出手,那么历史必将改写,这场近乎滑稽搞笑的荆轲刺秦王,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燕太子丹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花了那么多金钱美女,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刺客?如果荆轲一开始就抱着与秦王同归于尽的信念,他的刺杀行动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