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
还是孩童时,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年复一年,均是扫尘、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但总是满怀期待。或许那就是小孩子的纯粹吧,不特别又如何?热闹、开心就行。
如今,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不谙世事的孩子也变成了身陷尘世的成年人。一切都变好了,但为什么,快乐离自己越来越远呢?就连曾经那么喜欢的过年,现在也不再期待,过不过都无所谓,也觉得没啥意思。
这似乎是现在很多人的心声。
殊不知,被人觉得越来越没意思的年,在少数民族朋友心中,地位依然不变。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庆祝,一年一度,不只是仪式感,还有经历了时光考验的信仰。
布朗族,便是一个认真对待过年的民族。
布朗族过年,一般为期三天。第一天,家家户户各自打扫居室,然后人们一起打扫村寨。完成清扫工作之后,各家清洗衣物被褥、炊具餐具。待整体的大扫除结束,各人还要洗澡、梳妆打扮。除去所有的不洁,以清洁的状态迎接新年。
第二天,人们忙着杀猪宰牛,备办酒席。当天,糯米粑粑和糯米黄花饭是少不了的美食。还有过年所需的酒和食品,都会在当天备齐。
第三天,是最重要的一天。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这一天为“麦帕雅宛玛”,意为日子之王来临之日,是新年伊始之日。
这天早晨,村民们用竹筒抬来清水供僧侣浴佛,冲洗佛像上的尘埃。每一“嘎滚”(嘎滚,西双版纳布朗族对氏族的称呼,每个“嘎滚”就是一个由共同祖先的后代组成的父系血亲集团,包括祖父、祖母、母、父、兄弟、媳妇及其子女。)成员要向家族长“松玛”行跪拜礼,这是布朗族自古就传下来的规矩。
各户要备办两份糯米粑粑,每份上面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送到家族长家。一份放入家族长卧铺上方的“胎嘎滚”内,作祭祀家族神用;另一份献给家族长。各家先给家族长行跪拜礼,然后由各户的男性家长为家族长洗礼,即用少许清水象征性地为家族长洗头、洗脚。边洗边祝福家族长身体健康、长寿延年。祝福完毕,家族长带领“嘎滚”成员一同在供奉祖宗的“胎嘎滚”前祭祀祈祷,然后以“嘎滚”为单位各自到寨子里滴水、祭祀。
中午以后,人们穿着崭新的服装,在赶摆场上燃放高升,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即兴跳起刀舞、蜡条舞、圆圈舞等民族舞蹈,共同迎接日子之王的到来。
新年伊始之日,于布朗族人而言意义重大。有一个好的开始,寓意着新的一年如意、圆满。这大概也能体现出布朗族的信仰,对未来心怀美好的期待,反过来也能帮助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