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它提醒我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山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山东的湖泊、湿地等现身亮相、安家落户。这些“稀客”当中,不乏青头潜鸭、勺嘴鹬、黄胸鹀、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大众日报客户端特别推出“又见‘稀客’”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听听它们的故事。
夏日的桓台县马踏湖湿地一带,蓝天碧水,芦苇丛生,水鸟翔集,它们时而在湖中嬉戏,时而在水中觅食,时而又在岸堤驻足。一对震旦鸦雀驻足于芦苇丛间,如精灵一般。这一幕恰好被摄影爱好者宋开才在芦苇丛中发现并拍下来。
震旦鸦雀属于莺科鸦雀属的一种鸟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震旦鸦雀,属于莺科鸦雀属的一种鸟类,身长18厘米左右,体重不到50克,十分娇小。样子长得有点像麻雀,不过嘴比较粗,像鹦鹉,尾巴比较长,脸比较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宋开才说他在马踏湖最早拍到震旦鸦雀,是在2019年冬天:“我当时也不认识这种鸟,把照片发到摄影好友微信群里,大家就讨论开了。后来在网上查到了,才知道是珍稀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的外形很有辨识度,啾啾的叫声清脆悦耳。
“震旦雅雀的外形很有辨识度,啾啾的叫声清脆悦耳,冬天啄芦苇里的虫卵吃。循着叫声,在芦苇晃动的地方找它,但它飞得快,镜头不容易捕捉。”宋开才说。
震旦鸦雀的主要食物是芦苇的各种害虫。震旦鸦雀为芦苇清除害虫,芦苇为震旦鸦雀提供筑巢和栖息的场所,所以发现震旦鸦雀的地方都有大片的芦苇和湿地。
震旦雅雀的发现,和马踏湖的生态环境改善密不可分。
在马踏湖常年拍摄过程中,宋开才留意到,最初只能在冬季偶尔发现一两只“稀客”;如今震旦雅雀已成为湖区芦苇荡的“常住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并且一年比一年多。
震旦鸦雀的重新出现和增多来之不易。马踏湖是小清河中游唯一的自然湖泊,大部分位于桓台县。历史上的马踏湖水域辽阔,物产丰饶,是江北罕见的内陆湿地。2009年,桓台县开始对马踏湖集中开展生态修复,全力解决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湿地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先后投入3亿元规划建设功能互补的六大湿地,改善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经过十多年的治理修复,马踏湖湿地逐步恢复生态、焕发生机,曾经的“北国江南”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今年年初,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佳声 策划 梁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