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转场舞(与阎维文一起踏歌前行)

踏歌前行这里有最美的风情——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带领《听,对黔西南州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兴义市、兴仁市、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等进行逐一走访拍摄,集中拍摄布依民歌、乐器,苗族、彝族歌舞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族风情文化。布依文化节、中国·望谟中医药(菊花)文化节等节庆文化,在悠扬的歌声中感受到当地浓厚的布依文化,在品尝布依族民族非遗技艺之...

踏歌前行 这里有最美的风情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带领《听,这里是贵州》栏目组走进黔西南

(黔西南日报记者 赵漫漫)

5月13日,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阎维文带领《听,这里是贵州》栏目组走进黔西南州,进行民俗、民歌采风之旅,拍摄纪录片《听,这里是贵州》第二季。

今年贵州省政府新闻办采用广受社交媒体青睐的短视频形式,以歌唱家阎维文的采风之旅为主要拍摄线索,对黔西南州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兴义市、兴仁市、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等进行逐一走访拍摄,集中拍摄布依民歌、乐器,苗族、彝族歌舞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族风情文化。同时,为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把当地的扶贫农特产品融入纪录片内容中,让外界感受多彩贵州的同时,宣传贵州绿色农产品,带黔货出山。

快一起跟着阎维文和青年歌手赵越,体验风情万种的多彩黔西南吧!

第一站 望谟县

望谟县,位于黔西南州东部, 境内民族文化保存完善,民族风情浓郁,有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文化节、中国·望谟中医药(菊花)文化节等节庆文化,被称为“布依说唱艺术之乡”。

望谟县

一大早,阎维文、赵越一行来到望谟县新屯村。夏日的布依族村庄,蓝天白云映衬着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聆听着布依族老人演唱的祭祀歌、丰收歌,布依孩童稚气欢快的儿歌,在悠扬的歌声中感受到当地浓厚的布依文化。

点赞这方风情(吴彦岗 摄)

望谟,是“中国紫茶之乡”,境内拥有原生紫茶达82862株,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已普查出4株。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以郊纳镇八步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寨的满山遍野的“紫茶家族”。 望谟八步紫茶此前在国内仅云南培育扩繁3000亩,望谟紫茶古树因此也被誉为茶界“大熊猫”。

为望谟八步紫茶打call(吴彦岗 摄)

在新屯村,阎维文、赵越专门品尝了望谟八步紫茶。“望谟紫茶很不错,清香爽口、非常难得!”阎维文称赞说。在品尝布依族民族非遗技艺之一的手工盐水面时,阎维文更是更新微博为其疯狂打call。

第二站 册亨县

结束望谟的行程,阎维文一行来到册亨县。

册亨县历史悠久,境内保留着古罗甸王国遗址、古土司府遗址、摩岩浮雕及图腾崇拜等各种历史文化遗产,拥有国家级和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2006年,册亨布依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竹鼓舞”和“布依转场舞”先后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等多项荣誉。2010年以来,册亨县每年举办中国·册亨布依文化年活动,册亨县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和“中国民族文化之乡”。

册亨县岩架镇南盘江风光(梁兴星 摄)

在大寨古寨和陂鼐古寨采风时,阎维文在当地布依群众的热情邀请下,现场学习转场舞,与大家手拉手欢快起舞。观看八音坐唱团队演奏祝福新人的曲目时,阎维文现场即兴演唱一首《夫妻情》祝福新人。

欢快的歌曲,轻盈的舞步(匡奇燃 摄)

随后,拍摄组一行走进了大山深处的秧坝镇福尧村。阵阵草木清香迎面扑来,一座座杉木林海、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布依吊脚楼映入眼帘,身着民族盛装的布依族群众唱着祝福歌喜迎贵宾来。

阎维文与册亨布依族青年合影(匡奇燃 摄)

精致美观的布依族服饰,头帕、荷包等饰品上栩栩如生的飞鸟鱼虫,吸引了阎维文、赵越等人的目光。刺绣是布依族妇女的一种手工艺术,刺绣图案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如服饰中的花鸟虫鱼、草木藤蔓、河流、杆栏等都代表了布依族人的生活价值观。因此,布依族刺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家园”。 2017年,册亨布依刺绣走入北京国际时装周,并受邀走出国门,漂洋过海登陆英伦、登上国际T台。

第三站 安龙县

走进安龙,阎维文一行逛招堤、半山亭上尝小吃、湖上竹筏苗歌对唱、听布依族八音坐唱……

安龙县自然及气候环境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三千年文化、三百年荷花、三十处美景”的赞誉。

安龙招堤(黄复兴 摄)

万峰湖镇坝盘村依山傍水,夏日里村寨绿意盎然,微风轻拂,万峰湖面波光粼粼,阎维文踏上竹筏,徜徉湖光山色美景之中,聆听苗族夫妇演唱动听的苗族歌曲。

欣赏民族乐艺(刘朝富 摄)

随后,他参观了坝盘村“活化石”——古法造纸工艺。坝盘村流传的古法造纸,工艺十分复杂,从原料到成品纸,要经过切竹、浸泡、砏碎、制浆、抄纸、碾压、凉晒等二十多道工序,方可得到一张竹纸。近年来,坝盘村投资建设了独具民族特色,集旅游避暑、休闲娱乐、食宿观光于一体的民宿项目。同时,村民通过改进古法造纸制造工艺,提高了纸张产量和质量,并把改良后的纸张放到网上进行销售,古法造纸在得到有效传承的基础上,逐渐成为村民们增收的产业,被作为旅游商品重点打造。

参观完民族工艺,阎维文品尝了安龙农特产品香菇、铁皮石斛汁、刺梨汁,对“一菇一草一果”赞不绝口:“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

第四站 兴义市

摄制组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座坐落在天坑里的古寨——兴义市清水河镇雨补鲁村寨。

600多年来,雨补鲁古寨安静地躺在一个巨大的自然天坑里,像一本遗失在箱底的旧书,又像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雨补鲁天坑是罕见的有人居住的天坑,四面为喀斯特山体,高低差约600米,整个天坑呈喇叭花状,坑内气候宜人、雨水充沛。

雨补鲁村寨(魏浩然 摄)

在兴义市雨补鲁村,阎维文一行欣赏了布依敬酒歌,体验了竹竿舞,在室外拍摄了傩戏、新娘哭嫁片段和八音坐唱《贺喜堂》《卟嘿当》。在观看原生态布依婚礼时,一场哭嫁歌唱得让人泪目,阎维文也被深深地感动,他称赞“哭嫁”曲调虽然简约,但是情感深厚。

傩戏(桂松 摄)

雨中的竹竿舞(桂松 摄)

最后,阎维文品尝了布依八大碗、古方红糖等布依特色美食,被黔西南特色美食“折服”。

制作古方红糖

“八大碗”是热情的布依族人招待客人的宴席,包含八道菜,即: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

布依八大碗

八大碗取数为“八”,寓意“兴旺发达”。一桌“八大碗”,碗碗各有不同的搭配和炖法,代表着一年四季,身体平安,四面八方,万事如意。

第五站 兴仁市

走进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一片生态乡村美景旅游画卷映入眼帘,富有民族特色的牛角造型寨门,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居掩映在红叶绿树中。溪水潺潺流淌,院落整洁美观,乡土气息浓厚的砖瓦房、依溪而建的公园……乡村美景美不胜收。当地苗家人以拦门酒和敬酒歌热情迎接阎维文一行的到来。

鲤鱼村(书建兵 摄)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在兴仁市屯脚镇铜鼓村,阎维文欣赏了布依族铜鼓、布依小打音乐、八音坐唱,与当地布依群众深入交流。

铜鼓,布依语称其为“来年”,是黔西南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神器和乐器。铜鼓是布依族历史文化发展积淀的见证物,闪烁着布依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光芒。

目前,黔西南州有布依铜鼓300多面,兴仁市就有226面。兴仁市的布依铜鼓主要集中在屯脚的铜鼓村、新马场的联增村、巴铃的木桥村等120余个布依族自然村寨。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

第六站 贞丰县

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贞丰县,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双乳峰、三岔河,国家3A级景区北盘江大峡谷、贞丰古城;打造有纳孔、必克、岩鱼、相湖等12个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贞丰县双乳峰(邢贵龙 摄)

在贞丰县永丰街道办必克村寨门口,迎宾队伍一字排开,长号、唢呐齐鸣,身着盛装的布依族同胞端着米酒、唱起敬酒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伴随着锣鼓声,布依舞龙舞狮欢腾起舞,热情好客的布依族、苗族青年男女现场表演了转场舞、撞庇秋、八音坐唱、勒尤等传统节目。阎维文一行兴趣盎然加入表演队伍,感受淳朴民风和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体验布依灰粽的做法(汪立新 摄)

歌舞相伴的同时少不了品尝贞丰美食,在必克村村民家大院里,阎维文和当地几名布依族群众一起动手包粽子。

勤劳的布依族人在每年端午来临之际,都会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柊叶,制作一种特别的粽子,以迎接端午节的到来。缘于在食材中添加使用了糯谷草燃烧过后的草木灰,这种传承数百年的粽子在贞丰当地被称作“灰粽”。

第七站 普安县

阎维文一行来到普安县江西坡茶神谷、细寨村,游普安最美茶山,听普安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曲,体验最美民族风情。

江西坡万亩茶场(李自云 摄)

在普安县茶神谷,普安县大花苗群众列队齐声唱起原生态歌曲《姹娜 姹娜》,欢迎宾客到来。穿过花间小路,阎维文走进普安万亩茶山,与苗族同胞互动。欢歌笑语中,大花苗群众的歌声在茶山上悠扬飘荡,阎维文情不自禁鼓掌称赞其“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这里,曾发现了目前世界唯一的四球古茶籽化石,距今约200万年。

了解普安县茶文化

在万亩茶山上的休闲亭里,冲泡好的普安红茶茶香四溢,环境宜人,令阎维文及在场宾客如痴如醉。

随后,阎维文及摄制组来到江西坡细寨村,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小打音乐。

布依族小打音乐,曲调婉转优美、柔和平稳,具有中原丝竹音乐和布依民间音乐的特点,又有西南古典音乐遗风。目前,普安的布依族村寨几乎都有“小打音乐”演奏队,这些演奏队由当地的村民自由组合,利用农闲时聚在一起为乡亲们演奏。

第八站 晴隆县

阎维文一行先后去到阿妹戚托小镇、安南古城、二十四道拐等景点考察体验晴隆的民族文化。

在阿妹戚托小镇,阎维文一行欣赏和体验了具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的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还同当地苗族同胞对唱山歌。阎维文赞叹苗族山歌曲调悠扬和词曲创作性强。

彝族舞蹈“阿妹戚托”(张霆 摄)

彝语的“戚”意为“办喜酒”,“托”意为“跳或舞”,彝族人俗称“吉巴达”,“阿妹戚托”意为“姑娘出嫁舞”。彝族人在“火把节”“彝年节”,以及休闲和劳动之余都会跳“阿妹戚托”。“阿妹戚托”已成为黔西南州彝族传统文化存在的象征。

晴隆“二十四道拐”(张霆 摄)

晴隆“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THE END

从5月13日至20日,8天的时间里,阎维文体验了一场难忘的黔西南之旅。

我们期待能早日在他的新歌里,

听到敞亮的黔西南元素!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