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守护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深处,有一座传统的布朗族古寨——翁基。这里是普洱地区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翁基古寨历史久远,布朗族原生态文化浓郁,原始风貌保持完整,布朗族、傣族人家的村寨依山而建,古老的寨门、寨心、佛寺、民居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让人感觉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布朗族民居为传统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分为两层,一楼用来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二楼居住,走进房屋,家家户户布置的火塘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与火“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但传统民族习俗中对火灾的防范大多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村寨木质结构民居家家相连,加之翁基村民几乎都是茶人,村寨内茶叶加工制售及文化旅游经营业态复杂等问题也给火灾防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此,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在该区域持续巩固拓展“消防守护”计划,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推动传统防火习俗与现代消防文明融合,全面提升景迈山区域消防本质安全水平。
留住古寨“烟火气”,规范改造让火塘不失火
村民赛哟家的火塘置于房屋二层的角落,日夜不能熄灭,关于火塘,布朗族人也有许多讲究,他们认为火给布朗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幸福,火是有神灵的,不可侵犯,如果不加以敬畏就会被惩罚,因此布朗族有禁止任何人跨过火塘、禁止随意敲打、挪动火塘等方面的禁忌。睡前,赛哟会把炭火围拢,用燃尽的灰烬和绝缘材质的工具覆盖,称为“闭火”,第二天再扒开灰烬,加上柴草,火苗又开始燃烧,一家人围绕着它烤火取暖、烤茶烧水做饭。火塘,是布朗族人的精神寄托。
“消防守护”队员们深知火塘之于布朗族群众的重要意义,并不能一“禁”了之,要引导村民形成安全、规范的行为习惯,在挨家挨户走访后,队员决定组织村民对火塘进行改造,在火塘周围和底部添加砖块作为阻燃物,隔绝火源,并将村民家中的柴草堆进行统一放置,远离火源,极大降低了村寨民居的火灾风险隐患。与此同时,澜沧大队还为翁基和糯干两个核心村寨236户群众家中逐一配备了2具灭火器和一个消防水缸。
“意识淡薄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让村民在火灾面前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及时有效开展灭火自救,我们结合村民生产规律特点开展了消防‘夜校’、火塘边讲消防等宣传服务活动,针对不懂汉语的老年人,我们组织村寨志愿消防队队员充当‘翻译’,确保不漏一家一户……”消防守护队员王骏昊说。
“你家里摆放了灭火器,你会使用吗?”“当然会!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对着火焰根部喷射,消防员给我们讲的多了,自然就会了……”村民玉喃叶一边说着,一边提起灭火器示范起来。
“打更队”与“消防守护”服务队,不变的坚守
“铛!”在翁基村,每日夜间、白天的固定时段,打更队员就会从家中出发,一边敲击着铜锣一边开始巡村。“打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报时工作,兼顾防火防盗,维护治安的功能,并由此产生了“更夫”。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夫大多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景迈山的古村落中,打更传统却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寨子里面每家每户轮流巡逻,每天三次,提醒村民注意用火、用电,这个习惯一直都保留着,村民们听到敲锣声也会有所警惕……”翁基村村民小组组长晒砍说。哪家的孩子玩火了、哪家的柴草垛乱堆乱放了,都是打更队员的操心事,打更队由村民自发组织建立,以每家每户的青壮年为主。
今天,我们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已经探索出了许多先进手段和科学技术,但仍然不排斥群众喜闻乐见的“土办法”,打更巡逻看起来似乎不太合乎时宜,它也并不是防止火灾发生的最有效的举措,但却是群众自发探索实践的,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也正是一代代布朗族人用这样的方式传递着防火的“接力棒”,才使得防火安全意识植根在村民们心中,也是古寨延续至今的积极因素。
坚持“把消防队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理念,支队积极组织 “消防守护”服务队队员、大队指战员进驻景迈山开展服务工作,将核心区10个传统村落纳入“守护”范围。进驻后,服务队队员为各个村寨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做好村寨的消防安全工作,群众是主体,我们主要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让更多的村民真正认识到消防安全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贯穿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消防守护队员、澜沧大队副大队长赵闻东表示。
期间,支队依托“一委一办三员”的农村消防工作组织,由村委会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将村寨相邻的10户家庭编为一个联动小组,明确发生火灾时1户负责火灾报警、3户负责疏散人员,其他6户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实现邻里守望、户户联防。
作为村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村寨志愿消防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对此,服务队队员每周会组织村寨志愿消防队对本村消防安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同步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告知不同性质场所防火检查要点和灭火扑救注意事项。
在硬件建设方面,对照标准为翁基、糯干2个传统村落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建置了5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67套室内消火栓、23套室外消火栓,为168户村民家中的电气线路进行了穿管保护,定期进行维护测试,通过这些举措,村寨防御火灾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据悉,支队还将在通过在景迈山区域建设中心消防站、探索利用“智慧消防”开展集中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预警及联控等方式,持续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守护好这一方静谧古寨,为提升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贡献消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