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每年有5个月左右封冻期。乌拉河口以下可通航。上世纪六十年代,郭颂等人在创作中吸收赫哲族的民间曲调《想情郎》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创作完成了《乌苏里船歌》。从此,“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在“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的船歌里家喻户晓。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
“赫哲”作为族称也就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其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三月,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开始广泛传播。
历史上,赫哲人先民是肃慎族系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包含于肃慎、挹娄、勿吉等古代民族之中。唐代和渤海国时期,赫哲族先民与黑水靺鞨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其构成之一。唐开元十年(722),唐宣宗封黑水靺鞨首领为勃利州刺史。唐开元十二年(724),唐于黑水靺鞨之地设黑水军,唐开元十四(726),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以本地首领为都督、刺史,唐派长史监领,共同管理其地,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辽代,属于生女真北支的一部分。辽重熙六年(1037),设五国部节度使,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金代属生女真人的一部分。金收国元年(1115),在松花江下游设置胡里改路,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元代为女真水达达人的一部分。元代归属女直水达达万户府和女直水达达路等。
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亦作“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挹娄来源于肃慎。现今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前后约有600余年(汉至晋)。公元5世纪后,改号勿吉。
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赫哲族与女真族的关系,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族的称谓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这种非一成不变的存在,为其来源的研究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
赫哲族是一个渔猎民族,并且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渔业为主的民族。
赫哲族在春、秋、冬三季捕鱼。在夏季渔闲期,渔民们修理捕鱼工具,为捕鱼季节的到来做准备。从开江的“谷雨”到“小满”的一个多月时间为春季鱼汛期,是网捕的好季节,可以捕获各种杂鱼。端午节前后,为捕捞鲟鱼、鳇鱼的旺季,可持续20天左右。从“白露”开始为秋季鱼汛期,是捕获大玛哈鱼(鲑)的好季节。封江以后冬季捕鱼开始,主要的捕鱼方法是用网打水趟子、“鱼涡子”和钩捕等。
狩猎是过去赫哲人的另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狩猎活动一般要集体进行,推选一名“劳德玛发”领导。少则二三人,多则十几人,一般由亲属和好友组成。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赫哲人,主要以鹿和各种细毛兽为猎取对象;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除鹿和细毛兽外,貂是其主要的猎取对象;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以猎取貂等细毛兽为主,辅以猎取鹿、熊、虎等大兽。
生活中,赫哲人的住房原始、简陋。临时住处有尖圆顶的撮罗子和地窨子、“温特哈”、草窝棚等。固定的住处有马架子、用草苫顶的正房。历史上,他们还曾住过树屋,是巢居的踪迹。正房的东侧或西侧一般还搭建鱼楼子,存放鱼和兽肉干、粮食或其他物品。
出行方面,赫哲人过去冬季用狗拉雪橇(拖日科衣)、滑雪板、马爬犁等;夏季用桦皮船(乌莫日沉)、舢板船、独木舟(乌同格衣)、“快马子”(威呼)等。“其快马以桦皮为之,长丈余,宽约二尺,两头渐窄,才容一人,其快如风” 。
狗拉雪橇少则套三四只狗,多则套几十只狗,在茫茫雪原上疾行如飞,日行百多公里,蔚为壮观。桦皮船大则需十余人划桨;轻便的如“桦皮快马”船,一人即可扛起,划行灵巧,是捕鱼和传递信息的得力助手。马是赫哲人狩猎骑乘和驮运物品不可缺少的朋友 。
饮食方面,赫哲人的饮食以鱼、兽肉和野菜为主,小米是副食。赫哲人的饮食分生、熟两种。
生食有鲜鱼和鱼、兽肉干;熟食则有鱼松、炖鱼、煎鱼、炸鱼、烤鱼、兽肉干、炖肉、炒肉、鱼肉粥等。鱼松是每餐必上的一道菜。生吃的鱼类有鲟鱼、鳇鱼、鲤鱼、白鱼、草根鱼、鲢鱼等。
服饰方面,历史上,赫哲人的服饰、被褥等用鱼、兽皮制作。居住在混同江沿岸、同江勤得利以上至松花江下游的赫哲人,主要用狍皮、鹿皮做衣料,只有靰鞡、套裤用鱼皮。勤得利以下至混同江下游、乌苏里江一带的赫哲人多以鱼皮做衣服。
布匹虽然很早就传入赫哲人地区,但真正流行于清末。“男以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鹜,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说的就是当时赫哲人的服饰状况。
过去,赫哲人的兽皮服饰主要有:狍(鹿)皮大衣、狍(鹿)皮衣、裤,狍(鹿)皮被、褥,狍头皮帽子、手闷子、皮袜子、靰鞡等。冬季穿的衣裤用 “成皮”缝制,绒毛多,皮板厚,暖和而耐用。春、夏、秋三季则穿初冬皮、大秋皮和夏季皮(红杠子皮)做成的衣裤,毛短,较凉爽。用鱼皮制作衣、套裤、靰鞡等。有的衣边饰以贝壳、铜铃、铜钱等饰件。
赫哲人的传统衣裤、鞋帽、被褥等绣有各种图案。衣领、衣襟、袖口、下摆、围裙、裤腿、鞋面、烟荷包上绣有云纹、几何纹和各种花朵、蝴蝶等。还把鱼、兽皮剪成各种图样,再用颜料或天然植物颜料染成各种颜色缝上。尤其是妇女穿的衣服,托领、襟边、袖头、围裙上多绣或镶嵌各种云纹、花朵。过去还用鲜花颜色染于鱼兽皮衣服上,十分美观。把各种小布块剪成三角形、方形、菱形,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做成被、褥。
这是今天的人们就外表而言,给赫哲人的大致画像。在这个画像里,不能看出赫哲人与女真的不同,在女真人历史上,曾经被分为游牧与驯鹿的部分,而作为女真一部的赫哲人却将渔猎的习性保留了下来。或许,这是在述说着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被称为一个民族的族群,随着其生活区域的不同,生活习性也会有所变化,差异也成了正常的。
明永乐七年(1409),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明弘治年间始归辽东都司管辖。明代女真人分为三大系统,即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赫哲人是野人女真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先民的情况在此时逐渐清晰起来,各种文献对其描述也更为详细。至明末清初,赫哲先民从女真人中逐步分离出来,这为赫哲族共同体和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末,女真族再度崛起,而其推动力来自于建州女真。明初,建州女真主体胡里改部、斡朵里部、毛怜部分两路从松花江下游南下,经过分离、聚合,最后于明景泰初年会聚于浑河上源苏子河至婆猪江(今浑江)之间。16世纪末17世纪初,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海西女真原来亦居于松花江下游一带,明初逐步南迁,于16世纪30-70年代先后定居于辽河上游至松花江上游之间,形成哈达、乌拉、叶赫、辉发四部。
‘
由于上述两大女真部落的逐渐南迁,特别是清政权建立后,满族的政治中心和主要活动区域移至关内,为野人女真留下了单独形成族体的空间。因此,明朝是赫哲族形成的孕育时期,经过200年左右分化整合,清初,赫哲族体进入了形成期。由于发展程度、分布地域的不同,在这期间“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开始形成为赫哲族。
明末清初,“野人女真”分虎尔哈(为满语hūrha的汉语音译,又被译作瑚尔哈、呼尔哈、库尔喀、虎尔喀等多种不同形式,内部分为瓦尔喀、虎尔哈、使犬部、使鹿部等几大集团,以虎尔哈部分布地域最为广大)、尔瓦喀两部,赫哲族分为两部分:“住松花江、黑龙江两岸者,曰剃发黑金”;“住乌苏里、松花、黑龙三江汇流左右者,曰不剃发黑金……所谓使犬国也” 。剃发黑斤与不剃发黑斤原属同一“额登喀喇”(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
因为不同,所以有了界限,而此时作为统治者的征服也便成了必然。从1599年至1644年,努尔哈赤与清朝对赫哲人居住的地区用兵17次。入关前最后一次用兵共携回男丁720人、妇幼1820人,共2552人,全部分隶八旗。当时,对赫哲族用兵的主要原因是“慢不朝贡”,“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尔等向未之知,是以甘以自外”,这也恰恰说明了清初赫哲族的人们共同体认同意识已经形成,与女真各部之间存在民族分界意识,赫哲族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们共同体已经存在。
让赫哲人成为一个跨境民族的历史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入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黑龙江流域。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赫哲人从此跨境居住,被人为地分割成两部分。1858年和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分别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赫哲人世代居住的广阔土地被沙俄霸占。如今,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中国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前文中提到,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开始广泛传播。凌纯声先生是我国早期人类学、民族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昔日被视为是无稽之谈的夷汉同源说是事实:夷汉是同宗异族的兄弟。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在人口、文化、空间上皆是举世无匹的民族,它的形成,并不是只是汉族的独自发展而已,实在是由边疆各族的涵化加入,才能有今天的大观。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是赫哲族的百科全书,内容涉猎广泛,图文深入浅出。融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宗教学、文艺学、地理学为一体,反映了历史上赫哲族的全貌。除文字详尽之外,附有333幅插图与照片。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物、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居室、服饰、武器、历史画图、各类地图、宗教神像、神偶、神龛、卜具、寺庙、宗教服饰、宗教用具等等无所不有,实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以没有理论建构的方式,通过歌谣、舞蹈和宗教、故事,宣泄了一种存在方式的可能性。在前半部分论证通古斯人不是东胡,而是东夷,采取由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的方法,论述东北各民族名称的起源及其转变,着重探讨赫哲名称的来源、梳理了中国文献中记载的赫哲、记述了现代的赫哲族及其地理的分布,论述条理清晰,论证有力,为今天的民族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就民族角度而言,赫哲族给人们的启示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族群可以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吸纳周边的部族,变成一个大的族群或者民族;而一个大的族群也可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一些小的部族从中剥离,并获得发展,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小的族群或者民族。所以,民族这个概念应该是“动态”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一经形成就无法改变的固有模式。
今天,赫哲人依然普遍存在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论构成了他们原始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如果他们认为,某一物体是神物,就意味着能够驱凶避邪,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因此也相信祖先的灵魂不死,崇拜祖先。其次,因为渔业生活方式的决定,赫哲男女每年都有一个分别季,男人在四月到六月出去打猎,女人独守空房往往要很久。所以,留在家里的女人就把自己对男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诗经》一样地唱了出来,并使之流传了下来。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美好情感的积淀,《乌苏里船歌》的家喻户晓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