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古代同姓不同氏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中国古代姓与氏的区别吗)

叫他吕尚或者吕望显然是比叫他姜尚来的正确“封地区域不同或者后世担任的官职不同,除了称氏不称姓的贵族之外,国君既不称姓又不称氏,但是按照先秦贵族不称姓的习惯来讲。嬴政这个称呼在当时必然是不对的,史记记载秦始皇是嬴姓赵氏,而书中也却是有把秦始皇写作赵政的。确实更习惯管秦始皇叫做赵正,那么秦国的历代国君是否也该称作赵某某呢,虽然管秦始皇叫赵...

2020年的全国姓名报告出炉了,“王”“李”“张”“刘”“陈”为我国最多的5个姓氏,其中“李”姓的新生儿最多。其实,在先秦的时代,姓与氏是分割开的,在上古时”必著功德,然后赐姓命氏“,此处的著功德,自然是担任官职,成为贵胄的意思,因此普通老百姓则既无姓又无氏。

另一方面在贵族这边,则是习惯于称氏而不称姓,像家喻户晓的姜太公,现在人喜欢叫他姜子牙,然而在古书上,古人对他的称呼更多是“吕尚”或者“吕望”,他是姜姓,吕氏,名望字尚,按照先秦贵族的习惯,叫他吕尚或者吕望显然是比叫他姜尚来的正确。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出自同一祖先的贵族,姓是同一个,但氏却多有不同“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由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后人,这些后人未来发展不同,封地区域不同或者后世担任的官职不同,那么就会出现同姓不同氏的现象。简单来说,姓可追溯到最初的祖先,而氏则代表最近最直系的祖辈所拥有的荣耀。

除了称氏不称姓的贵族之外,还有一类特例,那就是国君。在先秦,国君既不称姓又不称氏,而是称国。长期以来,网络上有过秦始皇到底叫什么的争议,虽然现代更多习惯叫他为嬴政,但是按照先秦贵族不称姓的习惯来讲,嬴政这个称呼在当时必然是不对的,史记记载秦始皇是嬴姓赵氏,而书中也却是有把秦始皇写作赵政的。

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00多枚西汉竹简,这批竹简被认为是西汉初年的史料,其中有一篇内容叫做《赵正书》,其中写道“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天下,还至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太息,谓左右曰:“天命不可变欤?吾未尝病如此,悲……”,此处的秦王赵正便是秦始皇,由此观之,在西汉初年,确实更习惯管秦始皇叫做赵正,那么秦国的历代国君是否也该称作赵某某呢?

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管秦始皇叫赵正出现于史记和赵正书,然而司马迁对先秦姓氏的研究,却有所不足,曾被后世史学家批评,而汉代开始姓氏已经彻底混淆,称呼不在如先秦那般考究,也使得汉代人出现称呼错误。

清代顾炎武曾考证,“国君最贵,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其次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顾炎武大概是根据史书中用国名加人名称呼国君从而得出的结论,例如秦王政、魏王假、韩王安等等。他的这个说法得到了出土文物的证实。出土的秦驷祷病玉版,这是秦惠文王驷在生病时祷告上天的一块玉版,在这块玉版上秦惠文的自称是”有秦曾孙小子驷“。

此处的“曾孙”意思是自己是秦王室的正统后代(对于当时,只要嗣君和国君能自称是祖先的曾孙),“小子”是一种谦称,因为祷告对象是神明,自然要用谦称,驷是秦惠文王的名。也就是说,春秋战国的国君,在如祭祀神明、祖先这类的场合中,他们的自称应该都与这块秦驷祷病玉版相似,换成秦始皇吗,他在当公子时就叫公子政,即位为王之后,叫秦王政,对神明或祖先祭祀时,叫”有秦曾孙小子政“,而称帝之后,他让别人叫自己为始皇。同时按照顾炎武考证的公子不称氏,称公子也可以解释为何像扶苏、胡亥这些称呼为何只称名了。

毫无疑问的说,这种繁琐的称呼习惯代表着当时的阶级高下,随着秦的统一,六国贵族大多成为庶民,曾经的贵族阶级被大片的瓦解,而秦末楚汉之交,又一次的动荡将无数先秦贵族打落尘埃,从此,普通老百姓也有姓氏,姓氏也逐渐融合,不再有区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