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壮族、侗族、仫佬、毛南族等是土著民族,他们大多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其原生民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壮族的姓氏也在不断的演变。
远古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这个并不奇怪,在远古的远古,汉人也没有姓!只不过壮族的姓氏来得更晚一些,且因为人类的迁徙的民族的融合,多数壮族的姓氏来自汉族,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一种是借用汉音来表示壮义,如“(农)侬”,是壮语“森林、树林”的音译,“岑”则是“砧板”,“韦”,是壮族的大姓,其意思是“水牛”;另一种是直接来自汉姓,一般是壮族人直接借用在壮族地区的汉族官员、文人、征兵或汉族老师的姓氏。也有壮族的部落首领“峒主”接受汉文化后,也接受了汉族姓氏,那么整个“峒民”也就随了“峒主”的姓氏了。另外,一些流落壮族地区的汉族商人、流民或发配到南疆的官员等由于某些原因融入壮族中,也给壮族带来了不少的姓氏。
壮族人口比较多的姓氏有:韦、覃、农(侬)、岑、黄、罗、莫、谭、陆、廖、蓝、龙等。网友热议说“农”是正统的壮族姓氏,而韦、覃也是壮族的“大户”人家。除了通常的壮族大姓以外,壮族还有一些罕见姓氏,比如:广西东兴县有1000多人姓鸡;桂林、临桂、永福、平乐、灵川等地有2000多人姓以,等等。
广西侬氏家族的侬智高(约1015~1055年),出生在傥犹州(今靖西坡州),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地方壮族首领,建立南天国,宋皇元年(1049年)起兵反宋,连破十二州,每破一州都遗下一些兵员,侬氏因此散布更广。后被狄青打散,败退云南,为了逃避追捕,遂将侬姓去掉单人旁改为农姓,降于大理。《桂海虞衡志》记载:"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大新)、武勒(今扶馁)、忠良、七原四州皆侬氏……今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盖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故今多姓赵氏。" 《中国姓氏大全》载:侬罕见姓,原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吴人称我为侬,因此为氏。现代罕见姓,相传为神农氏后裔,目前已知云南、广西等地还有少许侬姓,定为罕见姓外,而农姓已分布在广西崇左、南宁、横县、邕宁、宾阳、钦州、灵山、浦北、贵港、玉林、德保、都安等大部分市县。单是崇左县农姓就有9000多户,1998年新修的广西《雁门农氏族谱》记述,侬智高起兵反宋虽然失败,但客观上却迫使宋廷接纳边地内附,为壮族人民争得了设市通商和设校办学等权利。《西林县志》载:"侬"、"农"通用,有侬智高后裔的说法。在广西侬、农两姓早已融为一体,本属同源已毋庸置疑。
如《韦氏扶社宗族族谱》:“我们族人是壮族。从第一代到第十代人,主要是讲壮话,第十代以后的族人因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社会交往增多,如读书、通婚、经商及生产生活的相互往来等,因而语言也就逐渐汉化,第十一代以后的族人,基本以汉话为主要语言,祖宗的壮话只在族内交流使用,也从这一代人开始,由于民族政策放宽,为享受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族人中有的跟祖母或母亲的民族改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大姓的形成与汉族大姓有很大关系,自明代以后,特别是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汉化程度加快,纷纷采用或改用汉姓,这就使得壮族的姓氏再次获得补充与增加,由此可见,各民族姓氏增加是民族之间同化融合的结果。
随着文化发展,中华儿女的姓氏也随之错综发展,相互交融,其概念和界限也日益模糊,以姓氏区分民族人种更是不可取的。广大的壮族兄弟姐妹,不管大家姓什么,我们都要和睦团结,因为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都是中华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