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是风流才子
一个是传世圣人
即便没有读过明史,一提起大明王朝,很多人都会想到两个名字:
唐伯虎和王阳明。
一个是风流才子,诗书画三绝;
一个是“真三不朽”圣人,立德立功立言。
唐伯虎和王阳明,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两个人年龄相仿——唐伯虎生于1470年,王阳明生于1472年,只隔两年;两人甚至还有过一段擦肩而过的缘分——1499年,王阳明28岁、唐伯虎30岁,两人一同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而且都是夺魁热门。
两人都才华横溢——唐伯虎的才华就不用多说。
王阳明的才华也是世人的共识。《古文观止》,这本几乎汇集了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所有巅峰之作的文集中,王阳明的文章入选了三篇——《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是明代三百年文人墨客中最多的。
而且他还是书法大家。近代书法大家齐白石曾经说过一句话,“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这里的青藤是一个叫徐渭的人,明朝的东南第一军师,当年在他的参谋下,不知多少流窜作案的日本浪人化为了真鬼。
徐渭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徐文长。号称明朝三大才子。
他的诗书画都很擅长,而徐文长是这样评价王阳明书法的:
古人说王羲之(右军)是因为书法成就太高而遮蔽了他经世致用的成就;王阳明(新建先生)则恰恰相反,是因为一生建功立业,立德立言,反而埋没了他的书法。如果其他方面的名气稍微弱一点,他就能以书法大家而流芳后世了。
这个评价太狠了。但也可以说明王阳明的书法得到了这个后世无数人追捧的才子的认可。
但就是这两个看起来很像的人,最终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王阳明(左)和唐伯虎(右)
2
同为旷世奇才
命运却截然相反
就在进京赶考那年,唐伯虎被卷进了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科举舞弊案,被朝廷终身禁止参加科举,彻底断了科举入仕的通道。
追求富贵的妻子见此路不通,于是席卷家产离去,另攀高枝。
唐伯虎点秋香如果是真的,这个秋香也可能比电影里那个打麻将的还要世俗。
等到好不容易被江西的宁王赏识,唐伯虎以为遇到了明主,去了之后才发现宁王意图谋反,吓得他装疯卖傻,当着使者的面裸身耍赖,宁王不得已将他遣返,才保住了一命。
晚年的唐伯虎生活穷困潦倒,只有依靠朋友接济才能勉强糊口。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唐伯虎病逝,时年五十四岁。仰仗几位文友慷慨解囊,一代才子才得以入土为安。
而王阳明的人生则完全是另一条轨迹。
因为平叛有功,王阳明生前就被朝廷封为“新建伯”,是明朝仅有的两个以武功封爵的文官;死后,又被追封为“新建侯”,从祀孔庙,成为与朱熹相提并论的一代旷世大儒。
半个世纪后,王学门人更是遍布天下,上至朝堂首辅,下至草野贩夫,人人皆语致良知,王阳明的心学深刻影响了大明帝国的发展。
最吊诡的是,唐伯虎曾经满怀希望投奔的“明主”宁王朱宸濠,恰恰就是败在了王阳明手中。
同处一个时代,同为旷世奇才,命运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
才华横溢者,最遗憾之事莫过于被才华横溢耽误,一事无成而抱憾终身。
要想避开这一“甜蜜”的诅咒,最重要的,就是在过早到来的鲜花和掌声面前,保持清醒。
3
唐伯虎:官场少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官员
历史多了一个浪荡不羁的才子
面对早年的鲜花和掌声,唐伯虎的表现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
早年,唐伯虎曾经跟随丹青大家沈周学习绘画。因为天资聪颖,唐伯虎甚得沈周欣赏,但久而久之就开始心生傲慢,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甚至趁老师不在就耍小聪明,胡乱画几笔就溜出去玩耍。
沈周觉察到这一点后,既没有苦口婆心地说教,也没有采取霹雳手段,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他邀请唐伯虎来家里吃饭,却把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唐伯虎吃得汗流浃背受不住了,就问老师:“先生,能不能开窗户?”
沈周示意他去开窗,唐伯虎跑到窗前用力一推,窗户却纹丝不动。他这才发现,原来这扇窗户是沈周画上去的。
唐伯虎当下就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跟沈周道歉:“先生,我知道错了。”
然而,即便是有沈周这样德才兼备的老师,也没有化去唐伯虎心中的轻浮与傲气。
后来,唐伯虎结识了另外一位同样轻狂傲世的文友——张灵。
在十六岁那年,他考中了秀才,本是大喜事,却闹出了一桩丑闻。
按照惯例,新秀才要到孔庙祭拜,每人在泮池里采几株水芹插在帽子上,完成这些仪式后才算成为国家认可的读书人。他却跟张灵脱光了衣服,跑到学宫外的水池里打起了水仗。
这就好比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裸奔一样。
看起来很“特立独行”,等真正成熟了再想,可能会觉得当年的自己无比中二。
但唐伯虎没有这个觉悟。
12年后,他在参加苏州府录科考试时,又跟张灵多次宿妓喝酒,行为更加放荡。
提学御史方志早就听闻了唐伯虎在学宫裸身戏水的“雅名”,十分厌恶,认为这样的人如果为官,会是一场灾难,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故意让他落榜。
后来,苏州知府曹凤以及沈周、文林(文徵明之父)等苏州名士出于爱才之心,轮番劝说,方志才勉强将唐伯虎录于榜末。
一年后,唐伯虎到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没有一丝悬念的高中榜首。但他丝毫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寻欢作乐。
年长十余岁的好友祝枝山非常担心,规劝他。这段话非常经典,我原文摘录下,希望每个自视甚高的人,都可以经常读一下:
“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
言外之意是,真正的栋梁之材,不能光看眼下的才气和文章,而应该是像千里马那样朝秦暮楚,日行千里,用实打实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千万不能因为一点点小成绩就忘乎所以!
文徵明也给他写信劝导:伯虎啊,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
文徵明当然不是想跟唐伯虎比较长短,而是希望他能听进父亲的话,改变一下自己。
面对真心朋友的真心话,唐伯虎的回复竟然是挥毫立就写了一篇《与文徵明书》,态度嚣张地对文徵明说: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
1499年,他高调入京参加科举。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甚至狂妄到在酒楼里当众放话:“今年的状元必定是我。”
恰巧那年考试题目极其刁钻,很多人都没有考好。而唐伯虎考前又和好友徐经(徐霞客祖父)前往拜见了主考官,并且听了主考官的辅导。
于是考试结束后,就有人向朝廷举报,称主考官收受贿赂泄题,唐伯虎就这样被卷进了一场科举舞弊案中。并被终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
唐伯虎万万不会想到,一年前高中“应天府解元”,名满南京城,竟然就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从此,随着一个“连中三元”科举神话的破灭,大明官场少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官员,中国历史多了一个浪荡不羁的才子。
△唐寅画作
4
王阳明:汝以不得第为耻
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早年也曾有“神童”之誉。
虽然直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但一开口,就能背诵四书五经,把祖父都吓了一跳。他告诉祖父:过去听祖父说读书,我就已经暗中记住了。
这也可以看出,良好的家教对孩子多么重要:
你在家里读圣贤经典,孩子开口就是“香九龄,能温席”;
你在家里打扑克麻将,孩子开口就是“王炸”“和了”;
你在家里天天打游戏,孩子开口就是“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碾碎他们”——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王阳明也曾年少轻狂。
二十二岁那年,阳明先生第一次赴京参加科举会试,出人意料地落榜了。当时的宰相李东阳一向器重王阳明,便玩笑道:“你这次没考中,下次必是状元。不妨写一篇《来科状元赋》!”
史料的记载是,王阳明听后,“悬笔立就,诸老皆惊曰:‘天才!天才!’”,也就是草稿都没打,拿起笔来就写,一气呵成,文章让在座的人都拍案叫绝。
纵观中国历史,另外一位做出类似惊人之举的天才,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看过《滕王阁序》的人,相信没有不被那华美的文章感染叹服的。但王勃的下场也很悲惨。
本来是前途无量的少年天才,却因为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檄英王鸡》,被皇帝认为在挑拨皇子之间的关系,犯了李唐家的大忌,被驱逐出京,失去了平步青云的可能,害得父亲也被连累贬谪。二十二岁那年,在渡海去海南岛探望父亲时,海上突兴风浪,王勃受惊而死。
对王阳明来说,这篇悬笔立就的文章也没能给他带来好运——争得了一时的赞叹,却苦了三年后的自己。
因为这篇奇文,有人就开始忌恨他:“等到此子高中,肯定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便从中作梗。
所以三年后,踌躇满志的王阳明又一次落榜了。
想想看,放到今天,一个被群众瞩目、有实力冲刺状元,一个父亲是部级领导的“超级二代”,一个连总理都赞叹不已的学神,却两次高考连一本线都没上,这心理阴影估计都比得上太平洋了吧。
堂堂状元之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前朝状元),又是夺魁热门,面对二次落榜,王阳明有120分的理由呼天抢地、一蹶不振。
但王阳明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只说了一句话: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你们以没有考中为耻辱,我以因没考中而动心为耻辱。)”
由此可见,那时的王阳明,虽然对待鲜花和掌声仍有头脑发昏的时候,但已经有了远远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而在21年后,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王阳明接连立下了两大奇功。他对待这两大奇功的态度,诠释了一位真正的智者面对鲜花、掌声和名誉时的清醒与冷静。
王阳明立下的第一件奇功是是平定了祸害南赣几十年的匪患。
当时南赣地区的土匪声势浩大,甚至还敢集结兵力攻打县城和州府,杀害官员。朝廷曾经多次派大军征剿,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很快就死灰复燃,前任巡抚更是被吓得不敢去上任。无奈之下,朝廷才派出了从未带过兵的王阳明。
但就是这个从没带过兵的书生,却打出了无数武将都做不到的辉煌战果——只用了14个月,就彻底铲除了盘踞在赣、粤、闽三省交界的数万匪徒。
第二件奇功,是以一万临时拼凑的乌合之军,仅用38天时间,就打败了拥兵十万、意图谋反的宁王朱宸濠,并且生擒宁王。
一场原本可能让江山易主、生灵涂炭的叛乱,却被王阳明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是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
相比于早年写几篇引人称奇的锦绣文章,此时王阳明的成就已经高出了天际线,到了可以青史留名的程度。
按说应该有理由高兴了吧。
但是他依然没有。
5
越是才华横溢的人
越要警醒自己
在生擒宁王后,他竟主动远离官场,躲进山中打坐修道。后来又在庐山开先寺,在石碑上写下了擒宁王之战的全过程。
△这块石碑,今天又被称为“王阳明记功碑”,现藏于庐山开先寺
看不大懂也没关系,把这一百余字背后的意思概括一下,大致是:平定宁王,都是天子的功劳,我王守仁不过是假借天子威势,顺势而为,获胜而已。
对于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阳明先生尽自己所能为他们争取奖赏,务必使他们流血不流泪;
面对朝中那些对平叛功劳垂涎不已、无功也想受禄的同僚们,阳明先生也表达出了相当的体贴和大度。
他给朝廷的官方捷报了《重上江西捷音疏》中,原疏很长,看不懂没有关系,因为人名就占了一大半。只需要理解到这一层意思即可:
这次能够得胜,主要功劳在于钦差总督、御史监军等朝廷栋梁的运筹帷幄,还有江西将士的浴血奋战。
而王阳明,作为这一次战役真正的统筹者和谋划者,作为那个在背后操心最多的人,却对自己的名字只字不提。
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的境界,可能也莫过于此了。
正是这份谦卑、这份面对名誉时超乎常人的冷静与清醒,才让王阳明一次次地避开了政敌的构陷(擒宁王后曾有人诬陷他“意图谋反”),才有了其后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精彩人生。
名誉、鲜花和掌声,对于阅历尚浅的青年才俊来说,既可以是“可燃冰”,也可能是“海洛因”。
要想成就一个年轻人,你可以把他放在聚光灯下,让他品尝名誉、鲜花和掌声的芬芳,从而燃烧斗魂、奋发图强;
要想毁掉一个年轻人,你也可以把他放在聚光灯下,让他陶醉在名誉、鲜花和掌声中,在一份肤浅的享受中忘乎所以,飘上云端,然后摔得血肉模糊。
越是才华横溢的人,越要警醒自己——只有学会了以淡然之态对待鲜花和掌声,才能够实现没有隐患的成功,笑在人生的终点。
△王阳明讲学
6
摆正自己的位置
面对鲜花掌声时才会更加清醒
你或许会问:道理都明白,可事到临头,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其实,王阳明先生早已给出了答案。
不妨再去重温一下上面的奏疏。
不论是平定巢贼,还是平定宁王,阳明先生的态度始终是:这次胜利,是天子威加四海,朝中大臣运筹有方,前线战士英勇奋战,自己只不过在其中扮演了很小的角色,甚至连名字都不愿多出现。
你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这不是中国人惯用的、故作谦虚的伎俩吗?”你当然可以这么认为,但如此也就失去了从其中学到真经的机会。
对于写文章的人来说,写文字久了,慢慢就会练就一项功夫——在读别人的文字时,作者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一眼便知。
在这些文字中,我看不到一丝一毫自矜自恃、认为自己有功劳的迹象,或者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套路。
在我看来,阳明先生这番话,绝对不是故作谦虚的套话,而是大实话,而且是很有高度、直击本质的大实话。
不妨想象一下,现在把你担任南赣巡抚,来剿除土匪。
要在南赣调兵遣将?兵权从哪里来?朝廷给的。
朝廷凭什么给你兵权?跟你关系好的同僚四处奔走,关系不好的同僚没有添堵,所以朝廷才会把兵权给你。否则,纵使你是韩信加强版,只怕也只能沦落到在河边问漂母乞食。
那这一仗的胜利,是不是得感谢朝中同僚?
打仗总需要粮食吧?粮草从哪里来?百姓支援。
那是不是得感谢老百姓?
……
以此类推,你就会发现:
战争的胜利,表面上看好像是你个人能力超强,率军有方,用兵有道,三十六计,妙用如神,实则离不开各种人、各方势力的支持和配合。
正是因为有了他人的支持与配合,你才能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实现抱负的可能。
打个比方,个人才华充其量只是一颗基因良好的种子,只有长在肥沃泥土里,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而那些肥沃的泥土,就是与你有关系的所有人和组织,以及你所处的时代和国家。
一句话叫“哪有岁月静好?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红花需要绿叶配,当你在聚光灯下,别忘了还有灯光师在幕后小心翼翼呵护着你的曼妙形象。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所成就,一定要懂得感恩。深深深深地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够把自己和他人的位置摆正。把位置摆正,面对鲜花和掌声,自然就会更清醒了。
一个人若想实现生命的价值,固然离不开外在条件,但也只有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种种外在的善缘才会如潮水般纷至沓来。
——
多说一点,经常有读者问我读历史有什么用?
对于历史,有些人是在读历史,有些人只是在读历史故事。
对我来说,读历史最大的意义,不止在于我又看了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更在于,我从这些史料里,能联系现实得到点什么启发。
读到这里的你,不知道听完这段历史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