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布朗族历史古国文化的传承人(「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风情小镇)

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风貌从施甸县城往南行驶,水草丰茂的湿地公园、特色鲜明的布朗建筑、宽敞平整的打歌广场、干净整洁的布朗风情街迎面而来——这是翻身巨变的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风貌从深度贫困到生活持续改善,布朗族精准扶贫、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青山为证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探寻金布...

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风貌

从施甸县城往南行驶,历经约1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水草丰茂的湿地公园、特色鲜明的布朗建筑、宽敞平整的打歌广场、干净整洁的布朗风情街迎面而来——这是翻身巨变的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

昔日,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一个地道的贫穷偏壤小山村。如今,已蜕变为靓丽迷人的风情小镇。

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风貌

从深度贫困到生活持续改善,从苦守贫地到向外发展。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云南中烟5年来投身“直过民族”布朗族精准扶贫、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

5月14日至18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走进摆榔乡,探寻金布朗风情小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凤凰涅槃的答案。

风情小镇建设前的样子

从深度贫困到“乡村别墅”的跨越

摆榔社区地处摆榔集镇中心,5年前这里只是一个仅有1500名彝族布朗族居住的老村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人气不旺,整条街连一个早点铺都没有,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日子。

2015年,云南中烟对摆榔乡实行对口帮扶后,按照“能城不乡、能乡不村、能村不散、能大不小、能平不坡、能多层不独院”的原则,将该乡几个位于地质灾害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寨,集中安置到了这里。从此,榔乡集镇迎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跨越发展的春天。

目前,摆榔集镇的餐饮、金融、物流等行业越来越多,医疗、教育、客运等配套逐步完善。云南中烟还以金布朗风情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为突破口,探寻布朗山综合扶贫改革的新路径。

说起来到集镇前后的变化,从渣子树村搬来集镇的布朗族李中平感受很深。

风情小镇建设前的样子

搬来摆榔集镇之前,李中平和母亲住在渣子树村。那是一个地质灾害点,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家里的收入就是靠李中平在坡地上种苞谷,还有上山采野竹笋去卖,养着几只鸡和两三头猪维持生活。为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李中平没法外出打工。生活极为困难,为母看病的钱经常要去借,种庄稼需要的肥料也都是赊来的。那时候,吃不饱肚子也是常有的事。

“娶媳妇?没想过,没有一片瓦,没人愿意嫁给我,何况也不能让人家跟着我过苦日子。”回忆起当时的窘境,李中平坦言,当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房不遮雨、衣不蔽体的生活,完全没有想到有一天也能搬进新居、能娶来媳妇、能过上好日子。

在摆榔乡党委书记段从坤的手机上,有几张李中平家搬迁前的照片。记者看到,低矮的土坯房内,家徒四壁,又矮又黑。灶房简陋、家什单一,三碗两筷一口锅,便是所有家当。李中平说,水电供应也不稳定,旱季无水喝,晚上灯光弱,吃饭还要打着电筒才行。

李中平家搬家前后对比(前)

李中平家搬家前后对比(后)

2015年,云南中烟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后,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李中平家解决了住房问题。乡镇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又想办法为他联系到工作,将李中平送到县城去打工,母亲则让他大哥和村干部帮忙照看。

“就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结婚。”李中平说,2018年10月,他们一家来到了集镇,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环顾李中平家如今两层楼的新居,简单而不简陋。沙发、茶几、电视机、电冰箱等家具家电齐全,3个卧室和客厅、厨房、卫生间整理得干净清爽。“现在,居住环境好了,母亲看病也方便了。我和媳妇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周边打工增加收入,生活越来越好,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李中平说。

李中平家搬家前后对比(前)

李中平家搬家前后对比(后)

与李中平一样,眼下,摆榔乡共有96户401人搬迁到了摆榔集镇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76人,累计完成投资4594万元,占地112.74亩。

从“有集无市”到“风情小镇”的诞生

5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了位于摆榔集镇东北角的禄月食馆。这是一家专门经营“鸡枞宴”的小食馆,二层小楼有300平方米左右,庭院和餐厅就被食馆主人詹月及工人收拾得干干净净。

搬迁到摆榔风情小镇前的一些村庄

“我是1997年从施甸县的酒房乡嫁来到这里的,当时从姚关进入摆榔的这条路还没有硬化;乡里的街子只有四五家矮小的百货店,屋顶是石棉瓦、墙面是空心砖砌的。”谈起过去的摆榔集镇,心直口快的詹月透露,当时觉得在这里发展一点前途也没有。

搬迁到摆榔风情小镇前的一些村庄

2012年,40岁的詹月凭着自己烧得一手好菜的优势,决定在当地组一个铺面,专门经营当地盛产的鸡枞、火腿和土鸡。“这个时期,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扶持力度的加大,通向外界的道路硬化了,从外面来摆榔做生意、干工程的人多起来了。”詹月说,她家的食馆一开始就主打“鸡枞宴”这个山珍品牌,每年夏天都从当地布朗族、彝族群众手里收购鸡枞,经过加工后卖给外地客人。

“刚开始那几年,因为铺面小,再加上不懂鲜鸡枞的储存和加工技术,每年都把收购来的鸡枞放坏了三四百斤,一年下来经营收入只有1.5万元左右。”詹月介绍,腐烂的鸡枞虽然很可惜,但是人要讲良心、讲诚信,不能再卖给客人。

搬迁到摆榔风情小镇前的一些村庄

2015年,经过失败经验的詹月与丈夫商量,以每年9600元的价格租下了现在的这个小院子和楼房。从此,詹月不仅扩大了食馆的规模,还开始尝试油鸡枞、油菌的研发,并注册了“善梦缘”商标。从此,她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年的6月至8月,食馆生意火爆,鲜鸡枞供不应求,油鸡枞和油菌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从2017年开始,每年在鸡枞上市时,食馆要付款给当地群众累计60万元左右,包括收购鸡枞和临时用工的钱,小食馆的年纯利润也上升到了10万元左右。”詹月说,摆榔集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下一步打算再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布朗族彝族群众共同致富。

摆榔社区一组彝族村民瞿艳飞从2014年开始,来到摆榔集镇禄月食馆打工,如今已经有7年了。

“刚开始那三年,主要是帮食馆做饭、洗菜、洗鸡枞,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自己能独立配菜炒菜了,每月工钱增加到了2400元。” 每每谈起在家门口打工的生活,瞿艳飞总是一脸幸福,“既能照顾老人,还能送孩子上学,又有一份收入。”

谈起摆榔集镇的变化,瞿艳飞开心地说:“做梦也想不到,现在变化这么大,年轻人可以到小超市打工,也能到工地务工,还可以自己开铺面当老板。”

瞿艳飞介绍,云南中烟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摆榔的扶贫支持非常大,以后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自己一定好好干,争取过上更加幸福地新生活。

今年48岁的杨立帮是摆榔集镇的一名司机。出生于70年代的他,兄弟姐妹5个中只有他上了中学。

“父亲是大理人,是当时保山车队的一名司机。因为到摆榔乡当插队知青,认识了母亲,喜结连理。” 杨立帮回忆,大哥13岁了才上小学一年级,一年后就回家干农活了,二哥没有上过学。幸运的是,杨立帮念完了小学和初中,还参过军。

“现在,水泥路通向各个自然村,路修宽了,我也买了一辆微型车送货,妻子在集镇开起了小超市。”杨立帮说,在云南中烟的帮助下,摆榔乡建起了新校园,村村修通了水泥路,自己不仅卖饲料,还负责接送上黑箐、下黑箐的7个孩子到集镇里上幼儿园。

眼下,这两个小组的村民,把杨立帮当成了自家人,每天的生活用品都打电话给他,他一边接送孩子,一边成了村民的生活“管家”。

从“五难”到打开融入现代社会的窗口

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是过去摆榔乡的真实写照。

韩家菊是摆榔乡麦地洼村民,对于近年来摆榔乡教育的发展有切身的感受,同时对“读书难”有深刻的印象。

韩家菊说,五年前上学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教育校舍老化、设备设施落后。当年她上学的时候,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在家里做好中午饭,用方便袋装上去学校吃,每天从家里走到学校大概要一个多小时,道路崎岖不平,下雨的时候经常会摔跤跌倒,山路陡,坡度大,还有石头滚落。学校因为没有电,只能用火把和油灯来学习,因为便饭没用保温盒装,中午就只能吃冷菜冷饭。

2018年,在云南中烟公司的帮扶下,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施甸县摆榔民族学校。今年,韩家菊的大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她说:“上学就在家门前,不用担心路途艰难,孩子每个学期还有500元的补助,每天还有免费的营养餐,读书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不只解决了上学难。据摆榔乡卫生院院长张艳春回忆,1992年,中专毕业的他在木老元卫生院工作。当年,有一位叫李小凤的患者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实在是病痛难忍了,背着一篓柴,拿个几个鸡蛋,到医院让医生按照市价折算,“能打什么针就打什么针,我只背得动这些东西,能稍微缓解点就好。”像李小凤这样的情况,在当时非常常见。

健康扶贫工作中,5年前,摆榔乡卫生院规模较小,有19个医护人员,除门诊外,只有4张病床,十几种药。目前,摆榔乡卫生院医疗环境好、居民健康意识强。

采访中,张艳春回忆,因为没有健康意识,从前的布朗族妇女生孩子,有的会把产妇放到牛圈里,如果难产,就会把妇女放到牛背上,起到挤压的作用,来帮助生产。有的会让产妇去背土基,一天生不出来,就往产妇背上再加两块土基,以此来增加腹压,加快生产。

除此之外,如果在生产生活中受了外伤,都是自己上山采草药来处理伤口,等待伤口自愈。因为经常用土办法给自己治病,死亡率也比较高。张艳春回忆,曾经有一个布朗族老乡,因为腿疼,自己在家吃中药,那味中药是要忌食酸冷的,他吃过药后就到山上放牛,因为口渴又喝了冷水,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后已经死亡。像这样不幸的事情在,当年时有发生。

近年来,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医院与农户有家庭医生签约,每个村也有村医疗卫生室。通过为他们做免费体检、宣传卫生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信任医院。现在的布朗族群众,生病就去看医生,出门就有村医疗卫生室。

健康扶贫工作中,5年前,摆榔乡卫生院规模较小,有19个医护人员,除门诊外,只有4张病床,十几种药。目前,摆榔乡卫生院医疗环境好、居民健康意识强。

5年前,摆榔乡卫生院规模较小,有19个医护人员,除门诊外,只有4张病床,几十种药品,只能接诊简单的常见病。目前,在云南中烟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摆榔乡卫生院的医疗环境、居民健康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医护人员已达到39个,药品齐全。2018年,卫生院门诊量有10000多人,住院540多人,收入240多万元。

清晨,伴随着袅袅炊烟和鸡鸣狗吠,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醒了过来,同小镇一同醒来的还有44家商铺。

风情小镇广场边上,家喻户晓的“网红店主”布朗族民族服饰传承人李枝清正在做直播。

在风情小镇广场边上,有一家家喻户晓的“网红店”。店里的装饰古香古色,层次分明地摆放着各式极具布朗族特色的衣服、首饰、用具等,博古架上,是花篮、茶饼,另一侧,则是一个较为考究的茶台。店铺最深处,是当地老一辈生活使用的“火塘”。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奖章和证书。

店铺主人名叫李枝清,今年36岁的她,已经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布朗族民族服饰传承人。

风情小镇广场边上,家喻户晓的“网红店主”布朗族民族服饰传承人李枝清正在做直播。

李枝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快手直播平台的一名“网红直播”,粉丝数将近两万人,每天固定时间,等待看她介绍布朗族服饰和文化的人约500人左右。

这样的生活,放在几年前,李枝清想都不敢想。李枝清是摆榔乡大中村人,由于年幼时家庭贫困,甚至曾经随着父亲以乞讨为生。

“上学的时候,父母到处借钱,东拼西凑才勉强凑了一点学费。每天只吃一顿饭,因营养不良两次重度昏迷濒临死亡。”李枝清回忆说,童年的记忆是痛苦的,那时候,她想走出村子,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19岁,李枝清只身到上海打工,两年后,又在施甸县开手机店。“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李枝清笑着告诉记者,32岁之前,她基本上什么行当都做过,下过苦力,也当过老板。

搬迁群众到集镇后参加布朗族刺绣培训

2018年,金布朗风情小镇建成后,李枝清毫不犹豫地盘下一个铺面,做起了民族服饰的生意。

“这些年变化太大了!”李枝清说,在她印象里,小时候父亲是用猪、牛换其他人的粮食,现在,风情小镇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商贸交易市场,各类店铺一样俱全,甚至于很多人也和她一样,用起了“网路”,做起了直播。

海外华侨少年夏令营到摆榔参观学习布朗族刺绣

“你看,这件衣服从设计到制作都是我亲手完成的,售价1万多元,我已经卖了三套了。”李枝清说,她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让别人穿上她亲手设计的衣服,现在已经实现了。

如今的摆榔集镇(风情小镇)

如今的摆榔集镇(风情小镇)

摆榔乡党委书记段从坤介绍,经过5年的培育和发展,摆榔金布朗小镇已呼之欲出,集镇人口发展到3000人,街道占地面积从2015年的7470平方米扩大到了如今的68297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6125元提升到2019年的12070元。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国 浦美玲 杨艳鹏 党晓培

通讯员 杜星霖 杨丽娟 姜吉福

摄影摄像 陈飞 普建彬

【专题】青山为证、不胜不归——云报集团全媒体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