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103期)
人生丰富多彩,各有各的活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爱当皇帝,不惜提心吊胆活一生;有人爱拾破烂,整天吆喝酒干倘卖无;有人爱当富翁,锦衣玉食过一世;有人愿做乞丐,无忧无虑一辈子。
今天咱们不讲皇帝,不说富翁,说说乞丐。乞丐做为一种“职业”,向来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存在。否则,就不会出现大名鼎鼎的武林高手洪七公的艺术形象,就不会出现名震江湖的八大门派之一的“丐帮”,如此,金庸的武侠文化,将严重缩水,失去风采。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一些著名的乞丐,比如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秦末汉初的韩信等,都做过乞丐。
清朝也不例外,也是名丐辈出,他行乞38年,积万贯家财,但有钱之后仍做乞丐,死后万人送葬,可谓大清第一名丐!那么此人是谁?有何本事靠行乞发财?发财后为何还当乞丐?欲知端的,本期分解。
(一)他本无名
清朝光绪年间。
这天,山东堂邑县的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来了一叫花子,他衣衫破烂,相貌丑陋。但他很年轻。这个年轻的乞丐时而唱着一些难听的段子,时而趴在地上学狗叫,学完了狗叫学驴叫,惹得围观者阵阵哄笑。有的小孩还搞点恶作剧,拿棍子像打狗一样打他,他便顺势抬头“汪汪”地叫两声。孩子们就哈哈大笑。大人们也笑,但可以听出来他们大多是在笑话他。因为他的演技并不精彩,甚至有点拙劣。
而他丝毫不以为耻,继续为大家逗乐……
一个年轻人,身体好好的,不出去做活养活自己,而是凭乞讨为生,在什么时候都是为人所不齿的。但这个年轻人就是如此,他最终还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载入史册。他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清朝第一名丐。
他本无名。
张艺谋的武侠名剧《英雄》里有位刺杀秦始皇的大侠就叫无名。但是,无名也是名,后来他成了英雄。
而这位乞丐并不叫无名,而是他本身就没有名字。他于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东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的武家庄。因为是武家庄人,所以自然跟庄里人一样都姓武了,因在家族中排行老七,所以人们为了方便称他武七。也有人不知何故叫他武豆沫。反正他也不计较,管你怎么叫,名字就是一个记号,有个记号就是了。
武七家境赤贫,而且7岁丧父,为了生活,就跟着母亲出来以乞讨为生了。一个乞丐,自然没有人对他的童年生活感兴趣,至于他在行乞中发生过什么,自是没有人理会了。反正就是要饭。反正他没有被饿死。不过他是个孝子,把要来的钱都给了母亲。后来母亲也去世了,至于母亲死时,他有多大,也无从得知。因此,本文也只有对他少年时的乞讨生涯略去……
武七的故事从14岁开始。因为14岁后,他才有力气干活,就是给人当佣工,养活自己。但他在给人干活时,常常受人欺侮。比如又一次他向雇主要工钱,雇主欺负他不识字,就做假账骗他,说3年的工钱都给他预支完了!武七争辩时,却被人反咬一口,说他“讹赖”,并遭到一顿毒打。
不给工钱就算了,还被栽赃诬陷,还被打,武七直气得口吐白沫,他不食不语,病倒了三天。我是一个人,尽管贫穷,一无所有,但也有自尊。武七躺在病床上反复思考,他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如果他认字,他就可以看看雇主的账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他什么时候把工钱支取完了?而当时的自己,眼前一码黑,还不是让人家随便记账?于是他暗下了决心。他不是下决心要读书学文化,他还没有这个资本;而且,他有另一种打算。
他要攒钱,他要办学,他要让人学文化,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没有文化受欺负的人还有不少。这就是他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在自己受了委屈之后,不是为自己不再受委屈而奋斗,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人受委屈而奋斗!
但是如何攒钱?自己连生活都成问题,还能办学校?这个想法如果让人知道了,可能没有人不笑他的。但是,他既然这样想了,就不怕别人笑。
(二)职业行乞
这世界上有许多种职业。相传在元朝时,把社会上的职业分外10种,其中乞丐排在最后一位。还有一种说法叫“笑贫不笑娼”。就是说,向来被人们鄙视的娼妓都比乞丐强。所以,事实上,做为一种职业,乞丐是绝少有人主动去做的。因为谁也不想从事这种最低贱的职业,那些做了乞丐的都是被逼无奈的,一旦自己有了其他门路,或者有了钱以后,断不会接着当乞丐了。
但有一个人不然。他就是武七。他把乞丐当成一种职业,坚持了一生,是个真正的职业乞丐。
说干就干。武七开始攒钱。怎么攒?开始他主要是给别人当佣工,但还是挣钱很有限;接着是“且佣且乞”,就是一边打工一边行乞。但仍是不行,仅能让自己饿不死。后来他干脆放下一切体面,彻底行乞。于是在他21岁开始,做了一个职业乞丐。直到去世那一刻,他整整行乞了38年!
为了能尽多地攒到钱,他可谓是煞费苦心,他的行乞之路充满了艰难和心酸……
他常常是满头乱发,满脸污垢,穿上很破烂的衣服,甚至衣不蔽体,到冬天浑身冻得发青发紫。但他必须这样,因为他明白,你必须把自己降低到最最底层,处于最最饥寒交迫的状态,才尽可能多地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从而得到尽可能多的施舍。但他很乐观,就像传说的济公一样,整天一副快乐的样子,经常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他每次讨得较好的衣物和饭食,都舍不得自己用,必然设法卖掉换钱,然后把钱藏起来;而自己只吃最粗劣的食物,仅仅维持生命,保持体力再次乞讨。他吃糠咽菜的时候,还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后来,武七还学习或者自创了一些本事,像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子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甚至是吃毛毛虫,吃蛇蝎,吞石子瓦砾。当然,他这些做得很不专业,吃尽了苦头。为了寻找噱头,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个小辫,装扮成戏台上的小丑模样,为大家寻开心,以获得别人更多的施舍。
武七白天乞讨,晚上也不闲着。他在夜间为别人纺线织麻,为了给自己打气,还边做活边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简直是个天才,其实当他在唱这些自编的歌谣的时候,他的内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是一种极大的自我勉励。他越唱干劲越足,仿佛成功在望。
当然,在农忙季节,他也经常给富人打打短工,或者为他们干点跑腿的活,比如送封信之类的,以得到一些辛苦钱。
期初,武七也是受尽了嘲讽,吃尽了别人的白眼,“一个臭叫花子,还想办什么学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时间长了,他也渐渐积攒下了一些“名气”,碰到一些善良的人,或者义士,会给他更多的帮助和施舍。就这样,他同他的梦想一步步地接近了……
(三)三办义学
人贵有恒。经过多年的努力,武七终于积少成多,攒了不少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无处藏,就打算找一个有名望的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叫杨树坊的举人,为人正直,值得信赖,于是他跑到杨府求见。但由于他是个乞丐,主人拒而不见。
武七就横下一条心,跪在杨举人家大门口,你不见我,我就不起来。这一跪就是两天,最后,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杨举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准备办义学之事向杨举人诉说了一遍,杨举人大为感慨:一个乞丐尚有如此情怀,况我杨某堂堂举子,功名在身,此人不助,枉为人也!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武七很有经济头脑,随着钱财的增多,他开始典买田地,以备做学田。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他还以放贷的方式,赚到一些利息,但这也决不是高利贷,他仅收三分利息。
28年过去,武七49岁时,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去享受生活,而是继续行乞,生活仍然赤贫。
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创建义学,于是他便向杨树坊提出此事。杨举人赞成,但他对武七提议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是否应先娶妻生子?然后再办义学不迟。”但武七坚决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还用歌谣的方式做回答:“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杨举人再次为之感动,决定帮他。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杨树坊的帮助下,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此时的武七已经50岁,他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来实现了他的理想。
学堂盖成了,没有老师也不成。于是他就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举人、秀才家,跪请他们来出任义学教师。这些学士们感动他的举动,便欣然前往。有了教室,有了教师,还不愁没有学生?他本来办的就是义学,是让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的,当然是免费招生。为了打消别人的疑虑,还到贫寒的人家跪求他们送孩子来上学。
于是,第一年武七便招来50余名学生,分为蒙班和经班,当然学费全免,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
武七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学堂的创办者而改变自己的低调品格。每逢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要先拜老师,是谓尊师;拜完先生,接着他还要拜学生!
拜老师就算了,做为一个学校的创办人,拜学生,这简直千古无二!这只能解释为武七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尊重!是真正的尊师重教。
先拜先生,再拜学生,武七把它做为一种仪式一直持续了下去。还有,武七每次置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立门外,专候厨师进菜;待上菜时,他甚至跪拜做菜师傅相谢。别人劝他同先生们一起就餐,他说:“我是一个乞丐,断不敢与先生抗礼!”等待先生们宴罢,武七便捡些残渣剩羹草草一吃了事。他仍不失行乞本色。
这就叫职业。
我没有文化,不能在文化上有所建树,我只能为文化助一把力。但我还是我,乞丐一名。他把自己卑微到尘埃……
既然为教育,武七还是尽职尽责。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讲学的老师,他叩拜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也要坚决指出来。有一次一位老师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下来高声唱着自编的歌谣:
“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
老师见状,十分惭愧,以后教学再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也要警示。他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也不摆什么臭架子,他依然放下身段,向学生下跪苦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尊敬,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赢得了所有。
武七没有止步。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与寺院和尚了征再次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再出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贫民教育可谓是殚精竭虑。他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成家,简直不存任何私念,甚至为此也得罪了自己的亲人和好友。因为他的本家兄弟曾向他借钱,他以办学资金有限而拒绝。
但他真的是一位义人。当时有一位村妇张陈氏,家里极其贫穷,但她很孝顺,曾“刲肉以奉姑”,就是割股疗亲。武七知道后,毅然给她10亩地资助其生活。他对那些鳏寡孤独者,都施以援手,借给他们钱,从不让他们偿还,并且从不声张(遇孤寒,辄假以钱,终身不取,亦不以告人——语出《清史稿》)。
别人说起他时,他总是用歌谣作答:“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他的歌谣就是他的格言。
(四)千古奇丐
后来,武七办义学的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惊动了山东巡抚张曜。他闻知武七义行后,就召见了他,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助学,并赐名武七为武训。自此,武七有了大名叫武训。同时,张巡抚还奏请光绪帝给武七颁发了“乐善好施”的匾额。
自此,武七办学的义举轰动朝野。清廷授武七以“义学正”名号,并赏穿黄马褂。武七可谓是功成名就了。
然功成名就的武七并没有穿着朝廷赏赐的黄马褂去炫耀,去招摇,而是继续走在行乞的路上……
武七为创办义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一生尝尽辛酸苦辣的他疲累地倒了下去。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4月23日,武七,不,武训先生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武训先生在众学童朗朗的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他为之行乞了38年,奋斗了一生的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在武训先生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者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天地含悲,日月无光,师生哭声震天,乡民泪涌如潮……
武训,做为一名乞丐,行乞38年,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创办三处义学,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对武训先生的精神推崇备至。他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之楷模。蔡元培、黄炎培、邓初民、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韩复榘等军界人物;郭沫若、陶行知、柳亚子、郁达夫、陈衡哲、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甚至连蒋中正、汪精卫、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都对他进行过撰文赞颂,或题辞纪念。
特别是冯玉祥将军,在1932年至1935年间,在山东创办了十五所武训小学。武训被冯玉祥称为“千古奇丐”。
江苏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曾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山东民众甚至称其为“武圣人”。
武训办义学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他因文盲和乞丐之故,被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他的创举,被认为是一次把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的伟大尝试。
如此殊荣,武训先生当之无愧!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清史稿·武训传》《兴学义丐武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