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著名的国际河流,上游的澜沧江在我国境内穿越了横断山脉,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境内,澜沧江干流全长1240km,落差为1780m,地质类型以高山、峡谷为主,地质稳定性好,非常适合修建水电站。
为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云南省在澜沧江干流规划了14个水库,小湾水库是其中的“龙头水库”。在拦江蓄水的同时,小湾水库也产生了可观的发电效益,年均发电188.53亿度,兼有拦沙、防洪、航运等多种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小湾水库还盛产鲢鱼和鳙鱼,一网曾创下过40~50万公斤的捕捞产量。2018年时,库区鲢鳙的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小湾水库也成了国内有名的鱼库。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位名叫何杰秋的广东老板,他是业内公认的“澜沧江养鱼第一人”。
何杰秋今年65岁,虽已年过花甲,但他做的事却很疯狂。
2008年,云南省农业厅有意利用水库资源发展生态渔业,位于澜沧江中游的小湾水库成功吸引了何杰秋的注意。经过考察,何杰秋意识到小湾水库资源优势显著,非常适合养鱼,如果能取得成功,肯定能大赚一笔。
优势之一,水库面积广阔,蓄水量足。小湾水库前后两端分别是两座水电大坝,两坝之间的江段长340km,面积达193.98平方公里,库容量超过150亿m³。如果能实现规模化养鱼,年产量将超乎想象。
优势之二,库区水温适宜。在夏季,水温稳定在25℃左右,冬季平均为16℃,冬夏两季的水温都适合鲢鱼和鳙鱼的生长。在这一温度区间内,鲢鳙不易生病,摄食积极性高,生长速度也很快。
优势之三,饵料条件也很好。鲢鳙以浮游生物为食,初级生产力越高,意味着鲢鳙的食物资源就越丰富。科研调查也确实表明资源禀赋非凡:据测量,库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1.8~3.0mg/L,浮游动物为2.5~4.3mg/L,据此可推算出:库区每公顷水面能生产160kg的鲢鳙,每年的总产量约为3000吨。
从上述条件来看,小湾库区在“养鱼”方面确实有很高的潜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年6月,何杰秋和云南省农业部门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一口气投资了1000多万元,在云南各地广购鱼苗,6000万尾鱼苗全都投进了小湾水库。
没有任何养鱼经验、也没进行过前期试水,何杰秋的疯狂举动受到了员工(渔民)和亲人的质疑,还有员工私下里嘲笑何杰秋,说他是“钱多人傻”。
让何杰秋没有想到的是,员工们说的玩笑话还真应验了。
按照预期,投放的鲢鳙只需3年时间就能长到5-6斤,届时就可以集中捕鱼,大量上市。但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投放鱼苗的第二年,渔民们开始巡江捕鱼,但收上来的每一张渔网都是空网,最终一条鱼都没打捞上来。数千万鱼苗,仿佛凭空消失了!
2009年5月~9月,渔民们在江面上作业了整整四个月,累计下网上百次,最终还是一无所获,这让何杰秋产生了一种“石沉大海”的预感。
好端端的鱼群,为啥说没就没了?
有渔民表示,小湾水库里生活着“水怪”,放养的鱼苗很可能是被“水怪”吃掉了。
渔民的疑虑并非无中生有,因为在作业期间,有不少人确实目击了异常现象。在一次收网时,江面原先很平静,但随着网口越收越窄,突然有不明生物从网内冲出,直接把网面冲出了十几平方米的大洞,江面上激起了大片的水花,巨型“水怪”转眼间下落不明。
据渔民反映,“水怪”在江面上击起的水花特别大,“就像是快艇后面的水花一样”。据此推测,这条“水怪”的体型确实惊人。而何杰秋也多次收到了员工的反馈,至少有三批次的员工集体在船上目击了巨物的踪迹,可能是某种神秘的大鱼。
澜沧江中的不明“水怪”,最有可能是什么?
据资料记载,澜沧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仅在西双版纳河段就生活着179种鱼类。在4480公里的澜沧江干流,性情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不在少数,但体型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还是要数木瓜鱼。
木瓜鱼学名为巨魾(Bagarius yarrelli),在澜沧江和湄公河均有分布。这种鱼是名副其实的大型鱼,体长可达2~3米,体重可超90公斤,被称为“河中巨怪”、“澜沧江霸主”。在云南,木瓜鱼也叫老鹰鸭嘴,此鱼吻部布满尖牙利齿,行踪隐蔽,鱼类、水禽和水兽都在其捕食范围内,是流域内的顶级猎食者。
澜沧江暗流涌动,与热带湄公河相互贯通,存在“水怪级”的大鱼也在意料之中。但另一方面,营养级别越高的鱼类,其数量就越少,而何杰秋投放的鲢鳙有数千万尾之多,理论上不可能被全部吃光。
澜沧江有“水怪”的传闻不胫而走,但何杰秋还是坚信:水库里一定还有不少的鱼。
在接下来的3年内,何杰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了17家捕捞队,同时还购置了大量的渔船、渔网,但让他郁闷的是,最终还是颗粒无收。随着投资不断跟进,成本也由最初的1000万增加到了上亿元。
最初被看好的生态养鱼项目,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无底洞”,何杰秋对此忧心忡忡。在事业的低谷期,公司380多名员工有200多人选择辞职,6个合伙人也走了4个,公司转眼就变成了既缺钱、又缺人的空壳子。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紧要关头,湖南农业大学的一位专家找到了何杰秋,说他有一个妙招,能保证把鲢鳙捕捞上来!
这位专家名叫余建波,是动物科技学院的一名教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三年捕不到鲢鳙是有原因的,错就错在网具和捕捞方法。余建波分析:小湾水库是一座峡谷型水库,最大水深超过300米,水下空间广阔,鲢鳙可以上浮下潜来回游动。
在过去,捕捞队采用的网具只能覆盖水下35米的深度,只有最大深度的1/9左右,根本无法对鲢鳙形成有效围捕。更何况,库区还具有“上下同温”的特点,水深168m处的水温还很适合鲢鳙的生存,当鱼群转移到深处逃逸时,水面的浅层捕捞注定难以见效。所以,用过去的方法捕不到鱼。
为确保新的捕捞方案切实可行,余建波自制了特殊的张网,宽度足足有1500米,深度有90米,网具能将整个江面拦腰截断。
在捕鱼时,员工们在江面上配合布置15道网列,和最大的张网网口相互连通,构成围堵态势。通过“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操作,鱼群逐渐从深水区转移到浅水区,最终渔网立体围堵,将鱼群一网打尽。
通过这种方式,何杰秋终于在2013年3月15日见到了第一批鲢鳙,称重的结果让众人大吃一惊:一网捞上来了480吨渔获。这表明库区不仅有鱼,而且鱼的个头还很大,数量也很多。
事实上,在大水面养鱼,把鱼养大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把鱼捞上来。针对鲢鳙等中上层鱼类,国内最流行的方式就是联合捕鱼法,这也是老一辈渔民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联合渔法》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在新安江水库的应用最为典型。
新安江水库现称千岛湖,库区渔民自1959年开始蓄水养鱼,至今已有60多年。库区岛屿星罗棋布,3亩以上的小岛就有1078个,水域分散,岸线复杂,这导致鲢鳙的捕捞难度很大。结合千岛鱼的地势特点,当地渔民不断完善捕鱼体系,最终把“赶、拦、刺、张”用到了实处。
通过前期侦查、中期网具配合、后期收网等操作,千岛湖的捕鱼队接连斩获好成绩,曾一网捞出40万斤鲢鳙。对于翘嘴鲌、草鱼等鱼类,库区渔民采用单层刺网;对于鳡鱼,则采用聚乙烯单层刺网。
针对不同鱼类的习性,采用不同的渔具和渔法,这是千岛湖捕鱼的重要经验。相比之下,何杰秋运用联合渔法的时间更晚,但好在掌握了要领,“消失的鱼群”也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近年来,小湾水库每年可稳定产出2500吨鲢鳙,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如今,澜沧江成功打出了高原特色淡水鱼的名片,为沿江经济走廊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放天养的生态渔业已成为国内新潮流。鲢鳙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决定了保水渔业是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绿色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