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甚至当做新年来过。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那么古代老百姓怎么过冬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饺子就是冬至的代名词。
古代老百姓比较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到了寒冬,就会冻烂耳朵、手脚,民间流传医圣张仲景为了让老百姓摆脱冬日的寒冷,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实也就是饺子。
古代不是家家户户平时都能吃饺子的,但是冬至这天,不管怎样甚至借钱,都会吃上几个饺子,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开始。
冬至习俗,最文雅有趣的要数画“九九消寒图”了。
从冬至这天起,就算是“进九”了,消寒图总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叫“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起,每天画一片花瓣,以九天为一朵花,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梅花画好了,冬至也过去了。
以这样文雅的方式打发冬天的寒冷,可见古人真的很有智慧。
冬至喝羊肉汤寓意着平安顺遂。
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
而且羊肉含热量高,能够给身体提供大量的能量去抵抗寒冷的天气。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的习俗。
通常由天子主持,体现了敬天畏地、尊重自然,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风和日丽天气的愿望。
祭天礼寓意国家复兴、与民同乐。
冬至节,古代民间习惯赠鞋,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长大,主要是手工刺绣。
男孩子鞋面多做成猛兽,女孩子多刺成花鸟。
每逢节日,大人总喜欢抱着小孩子串门,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子。
据说,冬至实际是中国最早的教师节。
古代冬至这天是开学日,不少地方会举行“释菜礼”。就是以蔬菜素食为祭物,用芹菜、枣、粟、菜羹等礼敬孔子。
这一礼仪源于孔子传学期间,曾困于陈蔡间,七天没有进食,以抚琴抵抗饥饿。
他的弟子释菜于户外,以示对老师的敬重和不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