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政府信息公开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据了解,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107人,70—79岁的237人,60—69岁的287人,40—59岁的444人,40岁以下的7人;平均年龄63.29岁。其中,属于少数民族的有339人,占比31%。男性820人,女性262人。
在这份名单中广西有23人入选。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黄道胜,以传承瑶族长鼓舞入选广西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据传,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包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哥哥贪图钱财,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给人做工为生。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 下凡与他结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盘古王知道此事,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监别前,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砍来做个长鼓,打上360个套环,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盘古王婆诞),踏环击鼓,跳上360个圈,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 不畏艰危,来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树,做成了长鼓, 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都要跳长鼓舞,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现在芦笙长鼓舞作为瑶族为祭奠盘王而演跳的一种宗教性民族舞蹈,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它已经成为富川瑶族世代相传并引以自豪的民族艺术瑰宝。而虎马岭村也建成了瑶族芦笙长鼓舞文化传承基地。
传承人黄道胜带领虎马岭村表演队的芦笙长鼓舞表演从动作和内容等各方面都保持了芦笙长鼓舞的原始韵味,保存了九套完整的舞蹈动作。
长鼓舞不仅反映了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还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像黄道胜般传承我们瑰宝的民族文化。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最终我们会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