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通道、会同、芷江、新晃等侗族聚居地,在聆听、记录中,“侗”见怀化。
皇都侗文化村。
拦门酒。
腌鱼。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超 怀化报道
歌声不停、酒倒不息、宴客满席……如果你曾到过怀化的侗寨,一定有对这份热情礼遇印象深刻吧?在怀化通道县,侗寨如星宿般散落人间,炊烟袅袅,古朴宁静。而那些浓缩在歌舞里、美食中的烟火味儿,更能诠释着侗寨的美,散发着侗族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通道县通道坪坦乡皇都侗文化村,吴焕英唱完一曲悠扬的侗歌,饶有兴致地和记者介绍起侗族的习俗文化。作为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焕英除了有一副好歌喉,还对侗族的习俗文化了然于心,是个“侗族文化通”。
而当听她聊起那些繁而有趣的婚嫁习俗、节日文化,热闹美好的画面感跃然眼前,只想化作其中一员,身临其境地在寨子里好好品味体验一番。
合拢宴。
合拢宴的由来是暖心故事
芦笙声声灿,米酒口口香。好客的侗族人,会在寨门前备好拦门酒招待客人,开门迎客的热情自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敬酒歌伴着高山流水,这份最高规格待遇,在合拢宴上不可错过。
“合拢宴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侗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吴焕英说,每逢有贵客到来,挨家挨户都会拿出美酒佳肴,汇集到宴席地点摆好长桌招待。
何为合拢宴?其实源于来自一个美好的故事。吴焕英介绍,相传是有一对兄弟划船到河对岸工作,遭遇狂风暴雨船被掀翻,被一个打鱼的老者救上岸。多年以后,这位救命恩人经过俩兄弟的寨子,都想邀他去家里作客,但老人时间不够只能吃上一顿饭,于是乎两人都从家里做了最拿手的饭菜、还叫上村民一起摆上长桌款待老人。后来大家觉得这个方式很好,来了重要客人都可以这样招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合拢宴的习俗。
芦笙是侗族的文化符号。
结婚彩礼是“挑上一顿饭”
说起侗族的美食,腌鱼腌肉是绕不过的一道菜。吴焕英介绍,侗族人如果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会种上一棵树,而若生了女孩,就会从自家鱼塘里抓一条大鲤鱼,腌上20多年,等待女孩出嫁时再拿出来,这种腌鱼年数越久味道越香,口感越有嚼劲,像白酒一样越陈越香。
你知道吗?从古至今,侗族阿哥阿妹谈恋爱都崇尚自由。“侗族结婚不兴说媒,而是以歌传情。”吴焕英说,他们恋爱的方式“行歌坐夜”,三五成群的男女们,会在夜晚聚在一起通过情歌对唱、爬窗探妹、抢姑娘、抢板凳等方式传递爱意。
侗族的婚嫁习俗也十分独特。无论是嫁出去的女儿还是外地嫁过来的女孩,父母都会为她们准备一套侗锦服饰,结婚当天都要穿上这套衣服。
而在侗寨的婚礼习俗中,没有彩礼一说,如若有,不妨说是一顿载满诚意的饭。“只要男方在上门娶亲的前一天杀头猪,办酒席那天把酒和饭菜全部挑到女方家里就好。”吴焕英说,那天男方挑担子的队伍会非常的庞大,十分热闹。
大戊梁歌会。
“过各种节日”是精神食粮
三月三大戊梁歌会、四月八黑米饭节、六月六尝新节、过冬节……节日对于侗族同胞来说,已成为他们文化沿袭中深入骨髓的民族符号,更是维系情感和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比如农历六月六,田里的稻子通常都抽穗了,侗族同胞会在这天抽几束稻穗到家里供奉,寓意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所以叫尝新节。
再如过冬节,从农历10月延续到11月,人们会按照姓氏或血缘关系轮流到各家过节,大家都会拿出鸡、鸭、腌鱼、腌肉等好菜和好酒一起聚餐。 “侗族只要过节,即便是连出嫁的女儿,也要带着女婿回娘家。”节日对侗族的意义,可见一斑。
“有的村寨会为一口井搞一个节日,还有的在节日里‘啃树皮’,甚至还有‘石头节’。”在吴焕英的介绍中,让一些更有趣的节日浮现眼前,更“侗”见了他们向往美好、自由浪漫的民族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