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神武100剧情三大王

首先先来看一下演义当中潘凤的表现,但是那都是基于演义当中这些人武艺不强这一事实之上的。而作为在演义当中被华雄一刀砍翻的潘凤。问问他老人家演义当中潘凤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可以说潘凤就是个实打实的龙套武将,这样的武将在小说当中实在是太多了。...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神武100剧情三大王,以及和神武100剧情三大王相关的内容!

神武100剧情三大王,说说你在游戏中印象最深的事儿是什么?

那个时候啊,我才刚接触王者荣耀和端游吃鸡,我本来以为里面是好黑暗的,因为经常听我朋友说这个游戏怎么怎么样,但是我接触以后发现里面的好人还是很多的,而且还有反外挂,那次也就是2019年的夏天吧,我匹配到了一个队友,他特别厉害。我死了好几次,打了好几次,他不但没有责怪我,还一次一次的扶我,教我技术,我现在吃鸡手游端游都一样厉害。

三国上将潘凤的战力究竟如何?

潘凤这个名字之所以火起来,还是因为他在虎牢关前被称为上将潘凤,结果让华雄给一刀切了。这也就自然不必多说了。潘凤的战力,在三国中究竟如何?以下依据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先来看一下演义当中潘凤的表现,用一个成语来说来说就是不堪一击。

原文当中对于他的描述如下:

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从这段文字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演义当中的潘凤武艺实在是稀松平常。要知道演义当中华雄虽然看似厉害,但是其实武艺也就是个一流末端。看起来他斩杀俞涉等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但是那都是基于演义当中这些人武艺不强这一事实之上的。而当华雄遇到了超一流武将关羽时,他本身的武艺就被暴露了出来。不过数回合就被关羽战于马下,成为了关羽名扬四方的本钱。还留下了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而作为在演义当中被华雄一刀砍翻的潘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龙套武将。连仔细分析他武艺水平的机会都没有,毕竟华雄这种武将杀小兵是一回合就斩杀,杀二流武将也基本上是一个效果。总不能把罗贯中从九泉之下给请出来,问问他老人家演义当中潘凤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样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就按照最强来算,潘凤最多也就是个二流武将,没什么值得分析的,毕竟在演义当中,可以说潘凤就是个实打实的龙套武将。这样的武将在小说当中实在是太多了,纵观整部演义,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实在是没有分析的价值。

其次就来看一看,这在演义当中跑龙套的潘凤,到了正史当中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当时在三国正史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关东潘凤,关西吕布。”不过说起来这句话其实正史当中吕布打异族确实有一手,获得了飞将军的美名。但是对阵中原本土武将,能力就是一般般了。唯一一次单挑打败的就是郭汜,但是只是刺伤他,没能斩杀。

从此来看,吕布在正史当中,充其量就是一个一流武将,远远没有达到演义当中那样独步天下的水平。而由此来看,名气和吕布持平的潘凤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水平,远没有演义当中那样的不堪一击。

而且在演义当中,潘凤是被华雄给砍了。但是到了正史当中,华雄根本就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他去守卫虎牢关,在关前跟孙坚野战,直接被孙坚斩于马下。从此来看,正史当中华雄显然就是个水货将军,远没有演义当中那样厉害。

最后来看一看史书对于潘凤的正面描述,据《上将潘凤传》记载:潘凤“高九尺,腰大十二围,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自幼熟读诗书,畅晓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

不过这段文字已经被一些人给玩坏了,各种奇怪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许多人借此恶搞他。而我选择引用这段原文这是取自于易中天品三国的部分节选,再加以自己的分析。在正史当中潘凤确实擅长使用大斧,但是武器重量应该是没那么夸张,身高也应当是矮上一些。

单看这段文字,其实潘凤还是比较智勇双全的,毕竟手上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有人给他写书立传。而且从这段文字的后半段来看,潘凤其实还是有一些智谋的,要不然也不会做出如此的评价。

但是在正史当中,潘凤绝对不可能是华雄给斩了的。不过很可惜的是,有关于上将潘凤到底是怎么死的,查阅了许多的史书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描述。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韩馥投降于袁绍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毕竟作为韩馥手下第一的大将,潘凤的性格肯定是会去反对这个事情的。

纵观潘凤的一生,演义当中就是个龙套,被罗贯中用于彰显华雄的勇猛。而在正史当中,他却是十分的扑朔迷离。有关于他的记载可以说是非常的少,甚至于在陈寿的《三国志》当中都没有这么一号人物,让人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角色。不过单看他被人们著书立传这一点来说,应当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存在,而且实力并不算太弱。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关注,讲讲述三国故事, 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日本在古代有几个名字?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在古代,日本被称为扶桑、东瀛、倭、倭奴、倭国、日本。其中最为著名流传越广的就是倭、倭奴、倭国了,明时有我戚大将军横刀立马横扫倭寇,就是由此而来。

那么倭奴这一国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得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汉光武帝刘秀了,给日本给定了个这么形象而生动的国号。

东汉时期,倭奴国派使臣来给光武帝供奉朝贺,秀哥一看他们千里迢迢眼巴巴跑过来表忠心,孝心可嘉,一高兴就给他们授了印绶,赐倭奴国国王印章,正是为日本定名倭国,并纳入大汉的五十个藩属国之一,倭奴国也这样欢天喜地地接受了。

▲图一:汉倭奴国金印

尽管现在小日本一直想洗白白,万分不情愿承认这个国号,总想否认,但在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给了他们响亮的一巴掌。

▲图二:日本古代武士还没弓箭高,据说净身高131cm

随着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们认为“倭”和汉语中的“矮”十分相似,这就十分不乐意,因为这不是拿刀剉他们心窝子吗?他们认为是一种歧视(其实也是歧视),于是就选了日语中发音与“倭”相同的“和”自称,在前面加了一个大字,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自宋朝开始,日本就一直提出修改国号,但都没得到首肯,这里为老祖宗点赞。到了隋朝,日本遣使多次上书,却在开头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暗指日本在上升,中国在下降,这让隋炀帝十分恼火,将使者赶了出去,对此无理要求置之不理。

一直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日本再次苦苦哀求将“倭国”改为“日本”,得到武则天的首肯,赐其国号“日本”并沿用至今。所以说还是女人心软呢,如非如此,日本现在叫什么还不得而知呢。

但在民间,古时还是习惯称其为倭寇、倭人,现在我们习惯称其为小日本。为什么呢,看以下一组照片你就能知道了:

▲图三:古代日本武士

▲图四:抗战时期日本士兵

▲图五:抗战时日本兵和妻子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完全明白了吧,还等什么呢,动起你的手指点赞转起来吧。

秦两汉隋唐宋明七朝开国第一将都是谁?

这个回答因人而异,毕竟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七朝开国第一将。这里就来说说澳古君心中的秦、两汉、隋、唐、宋、明这七朝的开国第一将吧!

秦-王翦

若问秦朝开国第一将,我想非王翦莫属。不说其他的,就说他率军灭赵、燕、楚三国,就足以当的起“秦朝开国第一将”的名头,要知道战国七雄王翦一人就独自灭掉了三国,而剩于三国,魏、齐两国也是王翦的儿子王贲所灭。

可以说秦朝能统一天下,王翦和王贲父子居功至伟。若没有他们 ,虽然秦朝依然能够统一天下,但在时间上却是会推迟,也许是数年,也许是数十年。

西汉-韩信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也是三人之中唯一的武将,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之为“兵仙”、“神帅”。

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乃至最终击溃西楚霸王项羽。这就是韩信的丰功伟业,这就是韩信名震天下的资本。可以说他是刘邦开国之前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人物,若无他刘邦断不可能击溃项羽的军队,乃至最终灭掉西楚国。

自韩信加入刘邦麾下后,他数次挽救刘邦于危难之际。前205年,彭城之战刘邦数十万大军被项羽击溃,仅率数十骑逃脱,此时若不是韩信在萧索击败西楚的追兵,从而让刘邦有了喘息之机,若不然后果会如何无从得知。前202年,垓下之战,是韩信的诱敌深入战术,让西楚军损兵折将,阵亡四万人,并最终促成了垓下之战的胜利。

可以说若无韩信,就无刘邦的后来,也就无后来的大汉王朝。韩信对于西汉的建立绝对是居头功的。

东汉邓禹

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四将”之首,叶居升曾言“世间奇才,罕有如颜回、耿弇、邓禹者,固未可拘于常法。”。邓禹的功绩集中在“既定河北,复平关中”上。

公元24年,邓禹大破王匡数十万大军,遂定河东,同年邓禹在夏阳,又大破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所领的数十万大军。公元28年,邓禹率军击溃败将延岑,遂定关中三辅地区。

隋朝-杨素

在这里我看到有人说隋朝的开国功臣应是高颎,实则不然,高颎乃是文臣,而非武将。正如李世民言“高颎有经国大才,为隋文帝赞成霸业,知国政者一十馀载,天下赖以康宁。”,在当时高颎的功劳集中在后方治理国家上,即使到了前线更多也是作为监军,亦或者谋士一样的存在。

所以综上所述,隋朝的开国第一将非高颎,而是杨素。杨坚初期能够较安稳的继承北周的天下,很大程度源于杨素替杨坚扫除了众多反对他的政敌。如580年,杨素率军平定北周宗室宇文胄的起事。

之后杨坚代周建隋后,杨素更是东征西讨,为隋朝屡建大功。589年,杨素同杨广等人攻破陈都建康,陈遂亡。599年,杨素领兵大败突厥对隋朝的入侵。

唐朝-李孝恭

《旧唐书》曾言“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可以说唐朝开国将领中拥有最大功劳的因是李世民莫属,当时李世民作为日后的皇帝,自然不能算是功臣。而在李世民之下的我想非是李孝恭莫属。

李孝恭乃是唐朝宗室。618年,李孝恭率大军攻占巴蜀地区三十余州,并俘隋末军阀朱粲。619年,李孝恭献策并亲率大军南梁,俘萧铣。623年,辅公祏反唐,李孝恭率兵平之,并俘辅公祏。

宋朝-曹彬

赵匡胤曾言“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曹彬可以说是北宋开国第一武将。961年,曹彬率军攻克北汉乐平县,并击破辽汉联军。964年,曹彬率6万大军大破汉辽联军,同年北宋伐后蜀,连克峡中郡县。

974年,曹彬率水陆十万大军南征,次年克南唐首都金陵,灭南唐。978年,与宋太宗亲政北汉,攻克太原,灭北汉。可以说从北宋建国到统一中原,曹彬的功劳尤为的突出,他几乎参与了北宋开国以来所有的战役,且几乎以全胜而告终。当然曹彬也有大败的时候,如986年就于岐沟关一战大败于辽国。但不管如何,曹彬的功绩足以位列北宋开国功臣之首。

明朝-徐达

徐达,朱元璋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朱元璋曾这样评价过徐达,其言“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1363年,徐达率军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1365年,率军攻克淮东。1367年,徐达率军灭张士诚,并攻克平江。1368年,徐达率军攻入大都,灭元朝。1369年,徐达全歼王保保大军8万余人,进而占领山西,同年生擒张良臣父子,平定陕西。

可以说明朝开国之时的半壁江山都是由徐达率大军攻占了,也难怪就凭这等功绩贵为六王之首实属正常。

以上就是我个人认为的秦、两汉、隋、唐、宋、明这七个王朝的开国第一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并不是绝对的。

你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卓著的武将是谁?

在中国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人命往上堆,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想成为一个让历史记住的人物,所付出的心血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下面为大家盘点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12位武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他们该怎样排名才能让人信服呢。

第12位:常山龙胆——赵云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

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

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大辞海》中国古代史卷。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 。

赵子龙排第12,恐怕许多人会不解,但排除演义,结合史实,赵云成就只算一般,武力也没到冠绝群雄的地步,但赵云的知名度确实甚广,家喻户晓,固排12,实至名归。

第11位:隋唐上武——秦琼

秦琼,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

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为何排第11,因他武功高强,帮李氏父子建立了大唐,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况且原来每年春节都能在门上见到他,他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小说《西游记》里说: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

第10位:忠义千秋——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关羽为何排在秦琼之上,就因他是关圣帝君,他恐怕是中国最知名的武将,没有之一。

第9位:飞羽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广是古诗中提及最多的名将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见李广当时之威信名誉,李广长年与匈奴斗争,立下汗马功劳,这份爱国之情,足以名垂千古。

第8位:真我猛将——廉颇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初,东方七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

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

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廉颇负荆请罪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由此观之,廉颇是一个真汉子,敢作敢当,知错能改。而结合上例,他的武力、谋略也不遑多让,但都不算顶级,且影响力稍逊。固排8位。

第7位:常胜天威——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因姐姐卫子夫而发迹,连破匈奴,其中龙城之役大破了汉朝建立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收复河套地区,将右贤王彻底打废。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华夏杰出志士,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第6位: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

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

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保卫中华,这份赤子之心与勇猛之魂,让后世传颂。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6位。

第5位:国士无双——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第4位:万世忠将——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岳飞,不用多说,只把满江红附上,以表敬意。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3位:封狼大将——霍去病

霍去病 (前140-前117),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

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

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霍去病,马革裹尸,封狼居胥,年少成名,千古流芳。

第2位:西楚霸王——项羽

(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项羽战绩辉煌,智勇双全,生平80余次战斗,百战百胜,所有碰到项羽的武将都是一合之将,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于马下。24岁时,力劝当时的天下第一英布抗秦,布不肯,项羽当众举起千斤铜鼎,众人当场震痴,英布也自叹不如,拜服于项羽。

第1位:兵家识神——孙武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之武将,没有之一。无悬念第一。

樊哙一家人的下场如何?

樊哙和刘邦是连襟,也是刘邦的同乡,他的老婆是吕后的妹妹。

按说樊哙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闹革命,还多次救过刘邦的命,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鸿门宴,要不是张良和樊哙机警,刘邦肯定逃不出项羽的手心!

可就因为他娶的是吕后的妹妹,刘邦忌惮吕家人啊,樊哙差点折在了刘邦的手里,也是樊哙命不该绝,派去的人还没等杀樊哙,刘邦自己就先死了,樊哙才逃过一劫。

刘邦怀疑樊哙是吕后那边的人,也不想想自己娶的还是威胁最大的吕后呢!

01卖狗肉的樊哙和当亭长的刘邦是同乡,交往慎密。

说刘邦是个小混混一点也不假,刘邦出生农户人家,整天吊儿郎当不干活,经常被他老爹训斥,被邻居笑话。

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经常去找樊哙,为什么呢?因为樊哙做的狗肉好吃啊,但是刘邦没有钱,经常跑去蹭狗肉吃。樊哙拿他没办法,谁叫他们是哥们儿呢!

02时势造英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应声而起,后面跟着卖狗肉的樊哙,以及同为沛县小吏的萧何和曹参。

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也在沛县响应,大家推举他为沛公,领导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宣布起事,很快有了3000人的队伍。

从刘邦做了沛公那天起,樊哙就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着刘邦四处征战,作战英勇。

刘邦帅军先项羽攻入秦都咸阳,引起了项羽的不满,想要灭掉刘邦。刘邦军攻入秦皇宫,被宫殿里的奢靡晃花了眼,樊哙劝刘邦还军霸上,大敌当前,不要贪图奢丽的享受,而使将领和军队被腐蚀失去战斗力,刘邦听了下令撤了出去。

待项羽兵临城下后,宴请刘邦——鸿门宴。刘邦前去谢罪,带了樊哙随往。席间项庄舞剑意在刺杀沛公,樊哙见事不好挺身而出,怒斥项羽,眼瞪的像铜铃,声如洪钟,又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表现的勇猛无敌。项羽犹豫起来,刘邦才假装上厕所骑马跑了。

当时如果没有樊哙的勇猛出现,刘邦可能就回不来了。

刘邦当了皇帝后,因樊哙战功赫赫,汉初又平定诸异姓王叛乱有功,封樊哙为舞阳侯、左丞相。

03起初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生有一子樊伉,与刘邦亲上加亲。当刘邦感到了来自吕后的威胁时,开始不信任樊哙了,下令除掉他。

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得力助手。吕后颇有心机,把妹妹吕媭介绍给他为妻,也可能早就留了一手,想为她所用。

当初英布造反时,刘邦就病重了,谁也不想见。还是樊哙终于忍不住,带领群臣径直闯进宫中见刘邦。

樊哙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说得刘邦笑着起身了,继续办公,能看出来刘邦与樊哙的亲密。

公元前195年,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往回走的路上,受伤的地方复发了,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率军去讨伐。

樊哙出征后,有人打小报告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刘邦很反感吕后干预朝政,也担心樊哙是吕后的人,现在听人这么说,就更不放心了。

他决定临阵换将,因为樊哙勇猛机智,让陈平和大将周勃去军营诈杀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樊哙。

那时候吕后势力已经很大,诸臣都不敢得罪她。陈平、周勃在途中边走边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

陈周二人商量先不杀樊哙,把他绑了送到长安,要杀要剐由皇帝自己决定。就这样樊哙逃过一命,被抓后押往长安的半路上刘邦就死了。

04樊哙及其家人的结局。

孝惠帝6年(前189年),也就是刘邦死后第6年,樊哙去世,他和吕媭生的儿子樊伉继承了爵位。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肆重用吕家人,樊哙的妻子吕媭被封为临光侯,吕家人打压刘氏皇族,朝臣敢怒而不敢言。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

刘邦死后第8年(前180年),吕后也去世了。陈平、周勃一干朝臣平定了诸吕之乱,杀了吕媭和她儿子樊伉,把樊哙家族吕氏直系一并干掉了。

幸好樊哙还有一庶子,叫樊市人,凭吕氏的狠毒,樊哙庶子能活下来实属不易。汉文帝时期这名庶子继承了舞阳侯的爵位。樊市人死后,他的儿子樊他广继承了爵位。

但是樊他广府中有一舍人,与樊他广交恶,被樊他广处罚了,就怀恨在心。

“六岁,侯家舍人得罪他广,怨之,乃上书曰:‘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令其夫人与其弟乱而生他广,他广实非荒侯子,不当代后。’诏下吏。孝景中六年,他广夺侯为庶人,国除。”

该舍人就上书皇帝说樊市人没有生育能力,樊他广不是他亲生的儿子,怎么有资格继承爵位呢?糊涂的皇帝还真就信了,把樊氏世袭爵位给夺了,贬为庶人。

也该当樊氏倒霉,到了樊他广这代男丁就他一个,如果有个三五个兄弟,哪会被别人冤枉呢。

2000多年来樊氏恪守着祖训“只做生意不做官”,自樊他广之后,已历经77代,代代都是农民。他们一直保留着樊哙狗肉的祖方,买卖红火。

以上就是神武100剧情三大王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