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情

相信很多同志脑海里第一反应是冯导去年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圆形构图最大的好处是突出主体。...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情,以及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情相关的内容!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情,如果我拍电影要追求极致的影像艺术?

构图

构图一直是让很多人很烦恼的一件事,其实放轻松,构图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首先来看看各位导演们都喜欢采用什么构图方式~

1.圆形构图

说到圆形构图,相信很多同志脑海里第一反应是冯导去年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圆形构图最大的好处是突出主体,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

《爱乐之城》La La land (2016)

《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圆形构图是很多电影惯用的构图法,把主体放到一个圈里,更能增加故事性,观众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和那个圈里的世界不是一个维度的,而这正是“电影感”的表现方式

2.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是一种最常见的构图方式,因为它最保守、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种构图方式

《美丽人生》中的经典一幕让人印象深刻,整个画面以儿子为中心,男女主角分别站在左右两侧,很好的突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状态,可惜电影在这里就要从喜剧转为悲剧了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

《Lolita》(1997)

《爱乐之城》La La land (2016)

拍照时如果不知道该把人或物置于何处,不妨试试最简单也最安全的中心构图法,出错的概率也会小一点

3.对称构图

说到对称构图不得不提到的一部电影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韦斯·安德森导演虽然是个金牛座,但他电影中大量的对称构图已经暴露了他的强迫症属性

不管是建筑还是人,都有多处用到对称构图,这部电影简直是强迫症福利,对称式构图的优点是画面平衡稳定,而不足之处则是会让整体画面略显呆板,我们平时在拍一些建筑和风景的时候多采用对称式构图还是不错的

色彩

比起构图,色彩更能直观的表达情感、渲染情绪。一部电影是否出彩,色彩也占很大比重,照片同理

1.突出主色调

《大鱼》Big Fish (2003)

《触不到的恋人》 (2000)

《大鱼》里明亮的黄色花海,《触不到的恋人》里忧郁的紫色天空,《花样年华》里非常王家卫式的暗红色调,这些颜色除了配合电影整体基调,推动情绪外,也是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2.大胆撞色

《爱乐之城》La La land (2016)

lalaland里非常经典的一幕,石头姐身上的这一抹亮眼的黄可以说是搭配的恰到好处,和蓝紫色的天空背景相辅相成,视觉效果上给人一种眼前一亮但又很舒适并不突兀的感觉,不愧是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片子

《英雄》 Hero (2002)

这一幕是整部电影里我觉得最美的场景,浓烈的红加上明亮的黄,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很好的渲染了气氛

故事性

电影通常是故事的载体,充满“电影感”的照片必然是非常有画面感,有故事性的。简单说,想让照片有“电影感”就得让照片和电影一样开口讲故事

那什么样的照片才有画面感、故事性呢?就拿下面几张图来举例子好了~

上面这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左边眼镜叔内心的绝望,有没有冲击力,有没有戏剧性、故事性?

《爱你,罗茜》 Love,Rosie (2014)

这张有没有画面感,够不够故事性?我都看的心惊胆战,生怕下一秒冰淇淋掉地上

《初吻》 La boum (1980)

《爱你,罗茜》 Love,Rosie (2014)

《少女情怀总是诗》 (1977)

这些画面都不用多说了吧,不管用那只眼睛看都能感觉到下一秒好像会发生点什么事

哪一部电影看得想睡觉?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该片根据阿兰·罗布·格里耶同名小说改编,以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讲述男人X和女人A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故事。不是文艺爱好者、影视工作者,真的很难看下去。

第一,主要人物在影片开始15分钟后才悉数出现,完全抛弃了好莱坞中以人物甚至个人为中心的戏剧结构,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电影手法的创新,更是电影受文学要素和精神控制的体现。

第二,片中女主角的许多行动意义不清,令观众难以理解。很多时候,人物的行动和反应令观众无法直接了解他们的动机和目的。

第三,主题并不明了,爱情这一主题是否存在于影片中更是个问题。尽管影片从第一处对话的场景开始,就充满了男主角对女主角爱情的幻想,但是这一感情的表达始终难以突破对话而达到新的层次。

第四,整部电影营造出的气氛使观众既依赖于男主角大篇幅的叙述和说服,又明确地表达了这些对话和文字与电影表面的爱情主题难以联系。

第五,而对白和画外音也已经不局限于文字的本身意义,而是一种追求文学性的画面表现的工具。

第六,即使看完影片梗概也不会明白它在讲什么——在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戏剧演出正在酒店进行。在剧场舞台上,戏子正在表演着离愁别绪的桥段。观众席上X跟贵妇A对视良久。歇息之时,剧场响起舞曲,X向A邀舞,两人在近距离表达了对彼此的感受。A觉得这个X是个关注自己的陌生人,但X却告诉她一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相见,她曾许诺一年后在此重逢,并将与他一起出走。A起初不信,但是X不停出现在她面前,并且不断描述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于是,A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了,她开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

总之,这部电影在今天观众的口味里一定是一部“大烂片”。但是,不巧的是这部影片上映于1961年,它的导演是左岸派代表性导演阿伦雷乃,本片也是左岸派的重要作品之一,在电影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一些华而不实的电影大多数人喜欢看?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能力和需求。

能力:能否看懂

需求:是否想看

艺术电影的欣赏需要一定的审美水平和专业知识,门槛就相对高,能看明白的人的基数就少,再一个,能看明白也不一定就愿意看,因为大多数艺术电影还是很乏味枯燥的,给人沉闷的感觉,许多人去电影院图的就是一个娱乐和放松,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费脑费神看艺术电影。

题主所说的华而不实的电影我的理解应该是爆米花电影,不需要过多思考,只需要跟着剧情走,故事不是太复杂,动作场面相对好看,特效制作也算优良,能给人以刺激和兴奋感。

这类电影在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上可能不高,但能充分调动普通大众的味蕾,或轻松搞笑、或刺激紧张、或煽情悲伤,总之能让观众在两小时左右的观影时间里得到感情的宣泄和压力的释放。

等看完了,笑完了,哭完了,拍拍屁股就可以从电影院走人了,也不用管电影有什么内涵,获得多少就是多少,不深挖,舒舒服服,快快乐乐。

有时候一个人知道得越多、想得越多就越累,所以我们才会有很多人想回到童年,因为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无忧无虑。

看爆米花电影也是这样,放空自己。

但其实大多数观众的观影选择还是介于艺术与纯爆米花电影之间的,那种电影既有艺术电影所传达的深度和美,又不至于像艺术电影那样晦涩,所以说,我们的观众还是理性的。

当然,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最需要生产的也是这种电影。

有哪些好看的意识流电影?

前面几位已经回答了不少意识流的小说,这里谈谈电影。

1.野草莓

『野草莓』是伯格曼达到艺术巅峰的标志,影片通过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老人对人生的探戈,将生存、死亡、爱情、冷酷、过去、现在等等元素结合,透过回忆、幻觉和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彻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代表作。

2.广岛之恋

1957年,法国女演员(埃曼纽尔•莉娃)来到日本广岛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电影时,邂逅当地的建筑工程师(冈田英次),两人在短暂时间内忘记各自的有夫之妇、有妇之夫身份,产生忘我恋情。然而因为广岛这块土地的特殊性,两人在激情相拥时,女演员脑海中总会闪现若干有关战争的残酷画面,建筑工程师也常令她回忆起她在战时于法国小城内韦尔与一名德国占领军的爱情。电影拍摄结束后,被纠缠的女演员感觉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投入地把身体交于建筑工程师。

3.老枪

二战中德军节节败退,但战事的失利没能阻止德军在他们的法国殖民地的大屠杀,相反德军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巴黎的医生于连由于感到城里日渐紧张的气氛,他怕家人遭遇不测,于是安排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回乡下暂避风头。于连送了妻子回乡不觉已过一段时间,他决定回乡探望家人。孰料他回到乡下,看到的只剩斑斑血迹,残忍的德军对这条小村庄进行了屠杀。愤怒的于连在村里的老屋内找到了一杆老枪。于连决定向德军举起复仇之剑。

4.处女泉

早上,虔诚的农场主陶尔夫妻做过了祷告,随后安排女儿卡琳骑马为教堂送一些蜡烛,卡琳穿上了新制的盛装,邀请家里的养女英格丽同行。有孕在身的英格丽性格放纵,并一直嫉妒卡琳的明媚人生,出行前,英格丽在食物中塞进了一只蛤蟆。行至一片森林前,英格丽让卡琳独自上路而自己尾随观察。林中的三个牧羊人看到孤身一人的卡琳顿起歹意,他们奸污后又打死了卡琳,掳走她的外套。傍晚,三名牧羊人投宿陶尔家中,向陶尔妻子兜售卡琳的衣物,惊慌的英格丽亦同时回到家中,她向陶尔忏悔了自己诅咒卡琳的罪行。陶尔沐浴更衣,以白桦树枝抽打自己后,决意用很双手为女儿报仇……

5.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由阿伦·雷乃执导的爱情片,导演打散人名,角色甚至没名字,只有A、M、X等代号,没有时间、与地点的确定性,走进对怀疑的思考,他在封闭的时空内打转,加上和画面并不相应的画外音。画面上的时空也不知是客观存在的外在世界,还是主观内在的思想。重要的是叙述与回忆,在讲述中,形成了强烈的风格,一种对于回忆的迷恋,与往事相纠葛的现实,从无法置信到若有所悟,似乎是镜中之镜,叠现出日常中不见的自己。

6.追随

《追随》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处女作。电影的主角一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借跟踪陌生人打发时间,有一次,他跟踪上一个着装体面的男子,对方自认是一名窃贼,并邀请他加入,合伙入室盗窃,他欣然同意,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

7.八部半

电影导演圭多在完成了一部影片之后感到筋疲力尽,他来到一处疗养地休息,同时开始构思下一部电影。他受到恶梦的困扰,精神不振,灵感也陷入停滞。他让情妇卡拉也来到疗养地和他作伴,但卡拉的到来反而增添了他的烦恼。此时,充满朝气的年轻女郎克劳迪娅的出现,令圭多压抑的世界乍现出一抹亮色。然而随着圭多妻子路易莎以及许多电影圈人士纷纷来到疗养地,圭多不堪忍受个人感情生活的混乱与电影拍摄的双重压力,他的精神危机愈演愈烈,梦境与幻觉不断侵入他的现实生活……

整理自豆瓣、百度百科

雷乃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中,除了有《电影手册》派成员的“作者电影”外,还有以阿伦·雷乃为代表的“左岸派”的“作家电影”。

阿伦·雷乃是“左岸派”的领军人物,他于1922年生于法国。雷乃是以拍摄纪录片走上影坛的,他的早期纪录电影作品有《凡高》、《高更》、《格尔尼卡》等。记忆与遗忘、过去对现在的影响,是阿伦·雷乃在后来电影中反复探讨的母题,这一点从他早期的纪录片中便已显露出来。

1959年,雷乃根据玛格丽特·杜拉的剧本拍摄了长片处女作《广岛之恋》,延续了记忆与遗忘的主题,保持了雷乃关注现实和富有激情的特长,同时又在时间主题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之后,雷乃根据阿伦·罗伯—格里叶的剧本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依旧是找寻个人的记忆。这是一部更纯粹的“意识流”电影,由联想、想象、潜意识活动构成。在这部深奥莫测的影片中,雷乃打散了个体和时空的确定性,走进怀疑主义的迷宫。

雷乃营造梦境的手段是迷宫般的布景和摄影机永无休止的运动,通过光影变化、黑白对比、奇异的环境、静默与运动的交错,表达着编导对荒谬的世界的不可知的感受。雷乃的其它重要影片还有《慕里埃尔》、《战争结束了》、《远离越南》、《我爱你,我爱你》等。

英国左岸派作品?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

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相互间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

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年)和《战争结束了》(1967年),罗布-格里叶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横跨欧洲快车》(1966年)、《伊甸园和以后》(1970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音乐》、《印度之歌》及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年)等。

20世纪以来,哲学、心理学、文学和戏剧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电影中“左岸派”导演对于这些新的观念和新的创作理论的吸收量多。他们之中有人本身就是文学或戏剧的革新派。比如:杜拉、罗伯—格里叶都皋法国新小说派的主将,他们觉得摄影机的表现力能够加强手中笔的表现力,因此走向了电影艺术的创作。由于有了这样一些背景,“左岸派”在电影创作上便显露得十分复杂。

以上就是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