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号星期五每部剧情,13号星期五终结篇结局?
13号星期五终结篇即《十三号星期五:终结篇》
结局剧情简介:
保罗、莎拉(Barbara Howard 饰)等六个年轻人租下了林中的木屋度假,木屋旁边住着汤米、丽丝姐弟以及他们的母亲一家。保罗等人到水晶湖中戏水,全然不知这里曾经上演的血腥故事。
汤米和丽丝因汽车抛锚结识了自称是猎熊人的青年罗布(Erich Anderson 饰),罗布拜访汤米一家后在森林中安营,夜幕降临时,莎拉等人和新认识的姑娘在屋中狂欢,再次归来的杰森如常开始了夜色中的猎杀。
汤米和丽丝发现母亲失踪,四处寻找时再次遇见罗布,原来罗布的妹妹被杰森所害,他特意在湖区驻扎,寻找向杰森复仇的机会。
游戏黑色星期五原版背后的故事?
黑色星期五背景故事如下:
黑色星期五:源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与迷信:耶稣基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数字。两者的结合令人相信当天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两个不幸的个体最后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个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当时某天,在比利时的某酒吧,人们正在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的《黑色的星期天》这首管弦乐曲时,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掏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就倒在血泊里一名女警察对此案进行调查,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抱着侥幸心理买来一张那天乐队演奏过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许从这里可以找到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结果也自杀了。人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她留给警察局长的遗言:“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10月13日哪年是星期五?
10月13日2023年星期五,
今年10月13日是星期三,平年有52周零一天,这就意味着平年星期几开始,就是星期几结束,
今年10月13日星期三,到2022年10月12日是一年,所以10月12日也是星期三,那么10月13日就是星期四,
2022年10月13日到2023年10月12日是一年,10月12日就是星期四,那么2023年10月13日就是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byk的rd的故事?
黑色星期五这首歌背后的故事《黑色星期五》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是一首纯音乐,主要由钢琴伴奏,据说,在这首歌存在的13年里,听过的人没一个能笑的出来。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郁症等,自杀的人竟数以百计。自杀者留下遗书都说自杀是因为无法忍受着无比忧伤的旋律,此间还有无数的吉他,钢琴等艺术家弹过此曲后从此封手。作者死前深深的忏悔,他说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造成了这么大的灾难,这并不是他的初衷的,他自己也没想到此曲会害死如此多的人,于是和欧洲各国联手毁掉了此曲。《黑色星期五》从1932年诞生到1945年被毁仅13年。这首乐曲原名叫《魔乐》,其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一群音乐大师创作的。听过这首曲子的人没有一个生还,它利用的是次声波和其他手段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人的脑部和频率20HZ的次声波能产生共振,不能用意志力来克制。但是并没有实质法律文献、期刊和出版物能证实该自杀数字。这可能是当时的乐商为了促销而凭空捏造。
你有什么冷知识分享吗?
我的兴趣在语言文字领域,就说两个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冷知识吧!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两组汉字的颜色:
第一组:
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很快就说出来,我也是!!
第二组:
你是不是在识别第二组汉字颜色的时候,被汉字的意义所干扰,而花了较多的时间辨认出颜色?
即便你知道这是一个坑,你还是无法规避。
绝大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我也是。
好,再来,我们一个个来,手机或者鼠标下滑的时候,以最快速度说出汉字的颜色:
你的速度怎么样?我做这个实验是出奇的糟糕,要两三秒钟才能说出正确的颜色。
我看到YOUTUBE上最糟糕的测试者,要求在一秒钟说出正确的颜色,这家伙几乎每一个都说错:
这个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上很有名的一个实验,叫做——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
斯特鲁普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
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引自维基百科词条:斯特鲁普效应说简单一点:表示颜色的汉字,如果与文字颜色不一致:字义信息和字体颜色信息发生冲突,会导致大脑有一个困惑的过程,所以,没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效应叫做斯特鲁普效应(英语:Stroop Effect)。这种现象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存在。-------------------------------------------------------------------
但是,假如叫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他能轻而易举的分别。
我现在没办法找一个外国人,我可以找一种你最不可能认识的文字,让你来做这个实验。
就用最奇葩的「猴子文」吧!如下图是「猴子文」的手机输入界面:
这种「猴子文」叫僧伽罗语(Sinhalese):
属【印欧语系】下的【印度语族】,是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族的语言,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官方语言。僧伽罗语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
「猴子文字母」的国际音标注音你完全不认识下面几个猴子文是什么意思,你就能很快的说出其颜色,因为这个时候你不会被文字的意义所干扰:
其实,猴子文对应的中文意思是「红、黄、蓝、绿、黑」
我们再来用汉字表示,你还能准确的快速的说出颜色吗?不能的,会有所干扰。
如果用汉语拼音表示颜色呢?你可以试一下,相对汉字要容易点。
-------------------------------------------------
维基学院做的【改良版斯特鲁普效应实验】
测试者母语为中文
用【中、英、注音符号】三种文字符号见:https://beta.wikiversity.org/wiki/%E6%94%B9%E8%89%AF%E7%89%88%E6%96%AF%E7%89%B9%E9%AD%AF%E6%99%AE%E6%95%88%E6%87%89%E5%AF%A6%E9%A9%97根据这个实验所做的的统计数据显示,斯特鲁普效应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
1、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母语和非母语):
在【字体颜色】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最快反应,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
在【词语意义】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则需要最长的反应时间。斯特鲁普效应影响最强。2、文字的特性:
汉字的字形与颜色意义密不可分,在做【字体颜色】判断时,反应时间最长,斯特鲁普效应较强。
但用注音符号或者汉语拼音这种表音符号的表示颜色的时候,反应稍微快一点,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结论1就是说:越不熟悉的语言,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越少,所以用猴文字,你完全不受干扰。结论2就是说:汉字因为是独一无二的意音文字,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是强于纯粹的字母表音文字,斯特鲁普效应较强。总的来说:汉字能以形索义,形和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字义和颜色不一致发生冲突很强,导致我们判断时间加长。注意,这不是缺点,这是拼音文字不具备的优点。当然,拼音文字也有自身的优点。
汉字,形义结合紧密的这种特点,是可以通过测试脑电波测试出来,诉诸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这是当年很轰动的一项研究,这就是另一个冷知识点,以后有机会在讲。
-----------------------------------------------------------
好,总结一下冷知识点:1、文字信息与文字颜色不一致的时候,会影响大脑对颜色的判断。越释熟悉的文字,判断颜色越慢,越是不熟悉的文字影响越小。2、世界上最奇葩的文字:僧伽罗语,因为僧伽罗文的字母形状个个都像猴子,所以,网上称为猴文字。3、最后介绍一下【斯特鲁普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最早是由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Stroop),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论文名字《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引用量达到一万六千多次。是学术史上最经典的论文之一。
论文信息源:Stroop, J. R. (1935).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6), 643.这种开创性的论文写一篇,就可以称为「著作等身」,够你臭屁一生,如:
图灵讨论奶牛身上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论文,香浓提出信息熵原理的论文、高锟提出光纤通讯的理论模型的论文。。。。。都很短小,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样的论文一共写了五篇:阐述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计算原子数量。。。。。等五篇划时代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