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九王夺位40分集剧情

当传教士手捧圣经怀揣密信对这片新大陆露出觊觎的目光。其堂外公是朝堂上地位极为显赫的权臣明珠,胤褆不仅没有能够染指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宝座,中出局的康熙皇子,大阿哥胤褆也是康熙非常宠爱的皇子,但是由于康熙前四个儿子皆是早殇,使得胤褆也成为了康熙所有进入齿序的皇子中,幼年时期的胤禵便深得康熙的宠爱。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年仅18岁的胤禔奉...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九王夺位40分集剧情,以及和九王夺位40分集剧情相关的内容!

九王夺位40分集剧情,顺明十部明末顶级重生小说?

1.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明末宗室的奋斗历程!一个屌丝的惊天逆袭!一个中兴帝王的发家史!一个汉民族的最后希望!

2.开海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隆万中兴前夜。这是最好的时代,戚家军向近代军队迈出第一步,脚踏缫车在东南日夜不休产出丝绸,它强大、富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卫所制因贪污腐败而日趋崩溃,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内阁夺位混战不休,它衰落、垂暮。当排枪火炮轰鸣在欧洲战场,当西班牙无敌舰队纵横四海,当传教士手捧圣经怀揣密信对这片新大陆露出觊觎的目光。

大阿哥爱新觉罗?

康熙皇帝的皇长子胤褆,其生母是惠妃那拉氏,在“惠宜德荣”这康熙后宫“四妃”中排在首位,其堂外公是朝堂上地位极为显赫的权臣明珠,而胤褆本人也是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并且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功勋和荣誉。

按理说,凭借如此背景和履历,大阿哥胤褆应该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同时他也应该是皇位强有力的争夺者。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胤褆不仅没有能够染指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宝座,更是第一位从“九子夺嫡”中出局的康熙皇子,并且他被康熙下旨圈禁前后长达26年的时间,直至去世,也没有重获自由。

而胤褆之所以会以如此结局收场,并不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设计与陷害,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不仅如此,包括与他同一阵营的八阿哥胤禩等人也是深受其害,真可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起初,大阿哥胤褆也是康熙非常宠爱的皇子。

胤褆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本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但是由于康熙前四个儿子皆是早殇,使得胤褆也成为了康熙所有进入齿序的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幼年时期的胤禵便深得康熙的宠爱,康熙除了经常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外,更是在其大婚之后,没有按照祖制将其搬出宫外居住,而是让其继续住在宫中,纵观整个康熙朝时期,也就只有大阿哥胤褆和十四阿哥胤禵享受过如此“待遇”。

对于此,法国传教士白晋曾有记载

“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而也正是因为年长的缘故,胤褆获得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表现机会。

史料中记载,他曾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和巡视,并且都被委以了重任。

第一次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年仅18岁的胤禔奉命跟随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任副将军,参与了“乌兰布通之战”;第二次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他与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第三次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他随同康熙巡视永定河河堤,担任总管,还奉命祭奠华山。

在这期间,胤褆的表现可圈可点,因而也赢得了康熙的赞誉,并且还被晋封为直郡王。

然而在这之后,胤褆的种种缺点也很快暴露在了康熙面前。

一来,胤褆性情鲁莽、处事急躁、不服管教,早在“乌兰布通之战”期间,他就因为听信谗言而与主将福全不相和谐,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此后这一问题更是愈演愈烈。

二来,胤褆在待人接物上非常的随意,毫无礼数可言,尤其是他有一次竟当着康熙皇帝的面要剪掉一位外国传教士的胡子,让场面极为尴尬。

对于此,不仅是康熙深感厌恶,多次评价其是“气质暴戾”,就连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对其也是失望透顶,以至于她曾向康熙皇帝哭诉:

“不孝,请置之于法。”

而胤褆在这一时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为他最终从“九子夺嫡”中首先出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一废皇太子”期间,大阿哥胤褆可谓是“昏招频出”。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康熙如此做法让大阿哥胤褆看到了自己夺取储君之位的机会,而这个时候康熙还委以其看管胤礽的职责,更是让胤褆有了一种“备受重用”的错觉。

于是,“鬼迷心窍”的胤褆主动找到了康熙,准备要将胤礽置于死地,以绝后患:

“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今父皇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这样的想法让康熙先是感到了极度的震惊,随后又是极大的愤怒。要知道,胤礽之所以被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胤礽在面对病重的十八阿哥胤衸时表现出了“毫无骨肉兄弟情谊”,故而引发了康熙的极大不满,而现在胤褆又想着将胤礽置于死地,康熙心中的悲痛与愤恨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康熙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先是稳住胤褆,同时秘密安排人手保护胤礽,等到事情稍微平复的时候,马上当着所有皇子和大臣的面,强烈谴责胤褆,并且同时宣布胤褆彻底失去了角逐嫡位的资格。

而在自己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后,大阿哥胤褆并没有就此罢手,于是他开始全力支持八阿哥胤禩。

不同于《雍正王朝》中胤褆和胤禩的敌对关系,历史上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要好。原因就在于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出身卑贱,他是由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的,而在此之前,胤禩本人以及与其交好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和十四阿哥胤禵等人,都在力挺大阿哥胤褆。

于是胤褆主动找到康熙,并且向其劝谏应该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便引出了当时著名的“江湖术士张明德案”。

张明德原本只是一名求签问卦、算命占卜的江湖术士,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随后又被引荐了胤禔。

胤禔在向其询问有关太子废立事情的时候,张明德说道:

“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

胤禔先将这番话告诉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禔等人,然后又告诉了八阿哥胤禩,张明德也就这样被胤禩接到了自己的府上,期间与胤褆等人也与之进行了多次密谋。

在此之前,康熙已经下旨,明令禁止“擅言废立之举”。

“朕已有旨、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可胤褆却选择了顶风作案,主动向康熙举荐了八阿哥胤禩,而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竟然将张明德的话,即“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当成是自己的推荐理由,与此同时,胤褆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有知情人员的信息合盘向康熙拖出,使得整个“八爷党集团”瞬间暴露在了康熙的视角之下。

康熙得知此事之后是勃然大怒,因为这已经从皇子争位的问题,延伸出了“妖言误国”以及“结党营私”,彻底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统治根基。于是,康熙下令将张明德押赴菜市口处斩,布穆巴被革去爵位,其余参与者和知情者也受到了康熙严厉的处罚,整个“八爷党”在朝中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更为致命的是,康熙当着所有皇子和朝臣的面,对胤禩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同时也告诉所有人,自己将永远不会考虑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胤禩的“储君之梦”也就此断送在了胤褆手中,实实在在的被胤褆给“坑”惨了。

“魇镇”之事败露,胤褆被康熙圈禁终身。

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构陷太子胤礽,并且妄图置之于死地的行为,引发了三阿哥胤祉的强烈不满,而他也决定在这个时候,拉自己的哥哥胤礽一把。当然,除了胤祉的正义感让其无法忍受胤褆等人的所作所为外,他与胤礽同为荣妃马佳氏抚养长大,自幼便关系亲密,也是胤祉选择支持并帮助胤礽的一个重要原因。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胤祉终于找到了胤褆用“魇镇”诅咒太子胤礽的确凿证据。

所谓“魇镇”,是巫术的一种,源自于早期满洲人信奉萨满教的传统,是非常恶毒的诅咒行为。胤禔正是制作了一个写有太子胤礽生辰八字的小人,在其身上扎针,并且经常性的进行咒骂,以此来诅咒胤礽。

而在将“魇镇之物”交给康熙的同时,胤祉还主动劝谏胤礽要向康熙诚恳的自己的错误,并且他还多次在康熙面前为胤礽进行辩解,称没有受到“魇镇”诅咒的胤礽,其神志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就此将太子胤礽之前的所有罪责全部推卸到了胤褆身上。

拿到了大阿哥胤褆“魇镇”太子胤礽的证据,再看看逐渐恢复“理智”的胤礽,康熙皇帝的怒火中烧,这不仅仅是对胤褆如此大逆不道,毫无人伦的行为的巨大不满,同时这也是让康熙找到了为胤礽开脱,进而重新复立其皇太子之位的理由。

于是,盛怒之下的康熙当即下旨,将胤禔削宗夺爵,圈禁终身。

至此,胤禔的政治生涯彻底宣告终结,并且还失去了人身自由,开始了他长达26载的高墙岁月。

总结下来,大阿哥胤褆之所以会首先从“九子夺嫡”中出局,并被康熙圈禁终身,其原因就在于他急功近利的性格缺陷上。

年轻时候的他,太过于鲁莽和急躁,不断犯一些“很低级别”的错误,从而失去了康熙原本对他的宠爱,转而成为了厌恶。而在“一废皇太子”后,胤褆急于“上位”,竟想要将胤礽置于死地,反而彻底失去了继位资格。在这之后,他又是昏招频出,不仅将“八爷党”的实力全部予以了暴露,引发了康熙的巨大不满,甚至还将他想要力保的八阿哥胤禩狠狠的“坑”了一把,使其也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可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害人又害己。最终,伴随着“魇镇太子胤礽事件”的勘破,胤褆也就此告别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台,只落得一个削宗夺爵、圈禁终身的下场。

然而,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雍正登基后,随即对那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们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是被雍正夺爵圈禁、折磨致死,就连名字也被改为了极富羞辱性质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其他皇子的下场也都十分凄惨。

反观大阿哥胤褆,虽然就此失去了自由,但是康熙和雍正都没有在生活上对其进行为难,使得其能够安稳度日,再加上没有外界的干扰,于是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康熙圈禁,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在这26年的圈禁时光中,胤褆与他的11位妻妾,共生育了29个孩子,其中包括15个儿子和14个女儿,也算是享尽了天伦之乐了,得以善终了。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父亲一死,皇太极就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他知道,只要这个女人一死,汗位就稳了。15岁多尔衮站在母亲的遗骸面前,暗暗发誓:一定要报仇!然后,他对皇太极露出了一个诚挚的微笑。

入关前的女真部落,充满了算计和厮杀。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嫡妻,但30岁这年,她瞒着丈夫,和大贝勒代善走到了一起。后来,事情曝光,努尔哈赤也没有惩罚她,只是取消了代善的储君之位。

排行第8的皇太极,敏锐发现了自己的机会。

后来,努尔哈赤去世,灵柩刚回宫,皇太极就带人过来,要求大妃阿巴亥为父亲殉葬。

他带的人将阿巴亥团团围住,显然是要“逼宫”。

这一年,阿巴亥只有38岁,为努尔哈赤生了3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都未成年。

按照女真部落的规矩,正妻无需殉葬,有未成年儿子的妾室也无需殉葬。

阿巴亥根本不符合殉葬的条件。

但皇太极带着人马过来,显然不打算给阿巴亥一条活路。

阿巴亥并不打算死,她在人群中看到了曾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代善,可代善只是别过头,不打算理她。

这一刻,阿巴亥明白了,她必死无疑。

于是,她向皇太极提了人生中最后一个条件:“殉葬可以,但是你,皇太极,必须当众发誓,要照顾好我的三个儿子,不得侵吞本属于他们的部队!”

皇太极满口应允,对着众人大声宣誓:“他们都是父亲的儿子,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

就这样,阿巴亥含泪自尽。

几天后,皇太极如愿登上了汗位。

而收到消息匆匆赶来的多尔衮等人,只看到母亲冰冷的遗骸。

他咬碎了牙,恨不能为母亲报仇,可此时,他手上的人马,完全不敌皇太极,最终,他忍下心中的怒气,向皇太极露出了诚挚的微笑:“多尔衮,拜见大汗!”

这是史书中,皇太极登基时的真实场景。

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在四大贝勒中排最末的皇太极,为何能继承大汗的位置?

要解释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简单来说,皇太极能继位,真的要感谢一个人——大贝勒代善。

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皇太极并不出众。

论名份,他不是最靠前的;

论势力,他不是最强的;

但论运气,他是最好的。

皇太极能够继位,还真的得感谢代善给他送的助攻。

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

在他被确立为接班人之前,努尔哈赤看中的是他的同胞哥哥褚英。

只可惜,褚英为人桀骜不驯、十分霸道,把五大臣和四大贝勒都得罪光了,最后也被拉了下来。

此后,褚英被努尔哈赤幽禁2年后处死。

在哥哥去世后不久,代善就成了努尔哈赤新的继承人。

和哥哥的性格不同,代善为人宽和,和大臣、兄弟们关系也处得很好,管理起国政来也是井井有条。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和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有了私情。

这件事,被努尔哈赤的另一个小福晋告发了。

“大福晋曾两次备饭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给四贝勒送饭,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派人至大贝勒家,大概有什么事共同商议。大福晋本人也二、三次黑夜出院去。”(《满文老档·太祖》)

努尔哈赤一查,果然属实,顿时勃然大怒。

但他生气的,并不是阿巴亥对自己的不忠。

按照规矩,父死子继,未来,努尔哈赤去世了,阿巴亥很自然地就会成为代善的女人,这是女真族的婚姻规矩。

但努尔哈赤无法忍受,代善居然趁着自己没死,就公然染指自己的女人。

这是尊严问题。

但生气归生气,这到底是家丑。

努尔哈赤没有宣扬此事,而是找了个借口,以偷盗的罪名把阿巴亥丢回了娘家,然后口头上斥责了代善一番。

一年后,努尔哈赤把大妃阿巴亥接了回来,仍旧给了她正妻的荣宠,甚至还允许她参加军政大事。

但对于代善,他就没有这么宽容了。

原本,努尔哈赤很看重代善,但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就再也没搭理过儿子。1年后,努尔哈赤得知,代善居然虐待儿子,就直接以“治家不公”为由,废掉了他的储君之位。

但废掉代善之后,努尔哈赤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是他第二次废储了。

他开始反思,按照长幼次序选择继承人,是不是不靠谱?

于是乎,第三次选择继承人,努尔哈赤决定先好好观察,绝不草率行事。

他没有再立储君,而是叫来了儿子,告诉他们:下一任大汗要在儿子中挑选“有能者”。

这会,努尔哈赤还在打天下,所谓“有能者”,不就看军功和兵力吗?

于是乎,皇太极等人就开始拼命捞军功。

1626年7月,努尔哈赤身体不舒服,带着几千精兵去清河温泉疗养。8月,他感觉到自己身体传来的预警,一边往回赶,一边叫人赶紧传阿巴亥。

这是他最信任的女人。

他们在距离盛京(现在的沈阳)40里地的叆鸡堡相见,然而几天后,努尔哈赤就去世了。

据史书记载,努尔哈赤去世的前几天,他一直和阿巴亥待在一起,没有召见任何一个儿子。

而他的儿子们也不傻,都敏锐发觉了父亲的身体状况,一个个都开始谋划汗位。

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也想对汗位插一脚。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多位的势力可以分为三股:代善、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一派)。

其中 ,代善的实力最雄厚。

他是努尔哈赤的次子,最年长,从小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军功无数,也非常有威信。

虽然,努尔哈赤废掉了他的储君之位,但并没有剪掉他的翅膀。

在四大贝勒中,他仍然排在首位,是最有实力的竞争者。

支持代善继位的人也非常多,他有五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和侄子,他们也各自有军功、有威信。数量和质量加成之后,基本上没人可以与代善抗衡。

皇太极,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皇太极,排行老八,也是四大贝勒之一,军功、兵力也都不错。

他最大的特点在于善用权术,属于智勇双全型人才。

八旗的不少高级将领,和皇太极关系非常好,都愿意为他效力。

阿济格一派,靠着母亲阿巴亥,也颇有威力。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都是阿巴亥的儿子。

因为母亲受宠,他们也非常受努尔哈赤的喜爱。

三兄弟年纪轻轻就成了和硕额真,占据朝政商议的三分之一话语权。

阿济格是正白旗旗主,多次以少胜多;

多铎是镶白旗旗主;

多尔衮也有十五个牛录。

三兄弟加起来实力不容小觑,而阿巴亥又是后金国母,也是夺位中的代表性选择。

但他们有个致命缺点就是,太年轻了。

努尔哈赤去世时,最大的阿济格只有21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

在女真族的眼中,未成年的孩子是不值得追随的。

因此,多尔衮一派虽有势力,却威信不足、军功不足。

当然,除了上述3个代表之外,还有不少人也对汗位虎视眈眈,比如四大贝勒中的阿敏,莽古尔泰。

只不过,他们一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实在名位不正,概率不大;一个势单力薄,生母还曾被休弃,也基本没戏。

从势力分析来看,努尔哈赤死后,能够继位的人,大概率是最强的代善,加上资历摆在这里,只要他提出来自己当继承者,会有很多人支持他。

然而,在关键时刻,代善犹豫了。

他清楚这群弟弟,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当前的后金统一进程受阻,周边部落又开始跃跃欲试要反扑,整个就是“内忧外患”。

代善自认为能力不足,没实力力挽狂澜,也没能力控制实力雄厚的弟弟们。

而就在代善犹豫之际,代善的儿子岳托、萨哈璘跑过来劝说,希望代善能够支持皇太极。

代善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烫手山芋,自己管不好,但一向智勇双全的皇太极应该可以。

权衡再三,他选择支持皇太极。

就这样,三股有效势力,其中两股并到了一起,阿济格这一股年轻势力自然敌不过。

但皇太极依然很谨慎,他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状况,所以,他还做了2件事。

第一件事情:准备“遗诏”,要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是后金国母,又一直陪着努尔哈赤好几天,是夺位最大的变故。

如果,她突然拿出努尔哈赤的传位遗言,那么,皇太极此前的谋划就全部泡汤了。

所以,为了万无一失,也为了打压阿济格三兄弟,皇太极必须逼死阿巴亥。

而如何让阿巴亥死?

自然,殉葬是最好的说辞。

就算大妃殉葬不合规矩,但如果这件事是努尔哈赤遗愿呢?

只要阿巴亥一死,谁也没办法追究事情的真假。

《太祖皇帝实录》: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就这样,皇太极用一道“遗诏”,逼着阿巴亥殉葬了。

如今很多人认为,这封遗诏,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第二件事情:拉拢阿敏。

阿敏,是四大贝勒之一。

作为侄子,他本就没有什么机会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但此人贪得无厌,素来有野心,也在叆鸡堡见过努尔哈赤。

皇太极思索,对付阿敏,只需要以利益诱惑,堵住他的嘴。

只要让他放手旁观,基本也就大局已定。

就这样,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阿巴亥护送努尔哈赤的灵柩回宫。刚回宫,阿巴亥就被拿着遗诏的皇太极堵住了,随后“殉葬”。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皇太极的继位,其实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首先,皇太极有代善的神助攻。

代善作为第二位储君,被废掉后,彻底寒了努尔哈赤的心。

努尔哈赤没有另立储君,皇太极才有了后来的操作空间。

关键时刻,代善放弃了争汗位,转而支持皇太极,让他拥有了最强大的支持势力。

其次,皇太极拥有不可忽视的军功和才能。

努尔哈赤的一堆儿子里,有军功的比比皆是,但懂得谋略的并不多。

皇太极算一个,多尔衮也算一个。

只可惜,当时的多尔衮才15岁,根本不在继承人考虑的范畴内。

大家都明白,要想解决后金内忧外患的局势,光会行军打仗、好勇斗狠根本不行,关键还要有政治才能,懂得权谋。

而皇太极的才智,在当时基本上是被公认的。

所以,当代善也支持他的时候,他站出来继承汗位,基本没有什么阻力。

最后,皇太极把握了时机。

以代善的视角来看,好像皇太极的汗位,是代善“让”的。

但是,从皇太极的视角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他牢牢把握住了时机。

皇太极与大部分八旗高级将领,关系都不错,尤其和代善的子侄们关系亲近。

这是他提前布好的局,目的就是拉拢人心。

得知努尔哈赤病重,与大妃阿巴亥相处几日,他果断伪造遗诏,除掉可能的变数阿巴亥,让阿巴亥根本没机会见到儿子和诸位大臣。

他的继位操作,是早有谋划的。

所以,在有心算计之下,汗位自然就成了皇太极的囊中之物。

当然,或许有人会疑惑,代善既然自己不想当大汗,为什么不支持阿济格一派呢?毕竟他和阿巴亥还有点私情。这一点,我觉得很容易解释。

首先,阿巴亥和代善的私情,让代善失去了继承人之位。可阿巴亥却只是被努尔哈赤冷落了一年,恩宠就更胜从前。

这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情,谁心里都受不了。

代善不因此恨上阿巴亥就不错了,怎么可能顾念旧情?

如果不是阿巴亥,代善也不会被废掉储位。

其次,阿济格好勇斗狠,一看就是个无脑之人,多尔衮和多铎年纪太小,羽翼未丰。

就算三人掌握了两白旗,如果诸位贝勒真的因为汗位打起来,他们能不能镇得住手下将士?

两白旗底下的将士会不会“反水”倒向皇太极?

这一切,代善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最后,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也希望后金有所发展,也希望父汗统一的愿望能够实现。

皇太极继位,明显比阿济格、多尔衮等人继位,要好上太多。

所以,不管怎么样,代善都不可能支持15岁的多尔衮继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皇太极当大汗,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历史上的国公爵位相当于什么品级?

国公,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称呼。例如《红楼梦》里的宁国公和荣国公,古装剧里的某国公。然而,国公是啥意思,地位和权力怎样?估计很多人说不上来。

国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爵位。一般授予皇室贵族、开国元老‬、朝廷‬重臣‬,及其世袭子弟。

什么是爵位?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器时代,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等级。

它与官职品级关联不大,往往是一种荣誉称号、身份地位的象征。

有些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也即后代子弟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世袭。

爵位的地位等级,往往体现在“食邑”方面。被封爵者往往会被君王封赐一片田邑(包括土地上的民户),即封地。

最初,受封者在封地内享有统治权利,并且以封地内民户的农作产出作为俸禄。这种爵位及特权可以世袭。因而又称采邑、采地。

从秦汉时期开始推行郡县制,受封爵者在封邑内逐渐丧失了统治权利,食禄也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

于是,爵位的地位等级高低,与封地的大小、民户数量密切关联,例如常说的万户侯、千户侯。

“国公”是什么爵位?周朝时期,设置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爵。这也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爵位体系,后世朝代一直沿袭。

后来的朝代,有封国的公爵,例如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都可称“国公”。例如东汉魏公曹操、曹魏安乐公刘禅、东晋康乐县公谢灵运。但这时‬的“国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爵位‬。

北周时期,开始设置“国公”爵位,在郡公、县公爵位之上。

隋朝初年,在沿袭北周爵位制度基础上确立九等爵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品级从第一品到第九品。

其中“国公”为第三等爵位,是公爵的第一等,从一品。

到唐朝,基本沿袭隋朝初年的九等爵位制度。

此后,一直到明朝都保留了“国公”爵位。

到了清朝,对爵位制度进行了全新改革,其中设置了镇国公、辅国公,统称“国公”。

清朝覆亡后,封建爵位制度也随之消亡。

“国公”的地位、权力如何‬?在每个朝代,爵位的含金量有差异,因而“国公”的地位和权力也有差异。

例如隋朝初年的“国公”,食邑三千户,等级为从一品。隋朝国运短暂,因而受封“国公”者仅有十位,例如开国元老杨素受封为越国公,重臣李渊受封为唐国公。

到了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爵位体系。“国公”仍是食邑三千户,但与郡王都是从一品。

唐朝国运长久,尤其是唐朝末期封爵几乎泛滥,因而整个唐朝受封为“国公”者一共多达五十余人。

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文臣武将,例如胡国公秦叔宝、陈国公侯君集、鄂国公尉迟敬德、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英国公李勣、卫国公李靖、郑国公魏徵、梁国公狄仁杰、邺国公张昌宗、晋国公李林甫、齐国公高力士。

宋朝基本沿袭唐朝的爵位体系。受封为“国公”者不乏名人,例如国公寇准、楚国公范仲淹、径国公童贯、荆国公王安石、温国公司马光、鲁国公蔡京、卫国公贾似道、楚国公欧阳修。

到了金朝,“国公”食邑三千户,实封三百户,从一品。

到了元朝,把“国公”降为正二品。

到了明朝,封公者均冠以字号,称某国公。其中很多是开国名将,例如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凉国公蓝玉等。

到了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在一品之上。

公爵是超品,比一品大员的品级还高。俸禄方面,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

雍正年间以前,爵位没有名字,之后开始赐予封号。

对于异姓功臣爵位而言,公爵是最高等级的封号,再往上就是封王了。但是非皇家宗室不能封王。清初的吴三桂等“‬三藩‬”异姓王则‬是清朝的特例。

例如名臣和珅最初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来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成为公爵中的最高等级。

而汉人大臣中,能被封爵者极少,受封公爵者更是‬凤毛麟角‬,仅有‬清朝‬前期‬的黄梧、白文选、郑克爽、孙士毅、岳钟琪、年羹尧几位‬,因‬军功‬卓著‬而‬受封‬公爵‬。

清朝‬中后‬期‬,即使军功‬卓著的‬汉人‬重臣难以‬被‬封为‬公爵‬。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受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死后追封为一等侯),左宗棠受封一等恪靖侯。

综上所述,“国公”爵位的总体地位较高,但在每个朝代的地位和权力有所差异。

姚广孝有多厉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姚广孝的人生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明朝谋士,世人皆知刘伯温,但却不知朱棣手下还有一位僧人,计谋丝毫不输伯温,他在靖难之役中居首功,可以说,没他就没永乐朝。而这位对朱棣造反起着巨大作用的僧人,名叫姚广孝,法名道衍,世人称他为“黑衣宰相”或“妖僧”。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于姚广孝的评价,是极为复杂的。

关于姚广孝早期的事迹,《明史·姚广孝传》里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通过这段记载,一个离经叛道的僧人形象其实已经出来了。姚广孝本来出身医学世家,后出家为僧,但他的老师,却是一位道士,而且他学的东西,是被正统视为旁门左道的阴阳术数之学。可见,姚广孝年轻时的思想,就已经十分不寻常。

当然,姚广孝一开始也没想造反,他想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早年姚广孝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见到姚广孝后惊讶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明史·姚广孝传》)

这段话让姚广孝十分高兴,他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元朝僧人宰相刘秉忠那样的人。1375年(洪武八年),这个机会来了,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因极其精通儒学而被朱元璋召入京师。只是,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不是所有人都能复制的,这次入京,姚广孝没有被授为僧官,只获赐了僧衣。五年后,因其他人推荐,姚广孝这才入了天界寺,谋一僧职。

这期间,姚广孝通过举荐,又得以和燕王朱棣相见。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但他们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姚广孝看出朱棣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朱棣欣然应允,姚广孝于是就成了燕王朱棣帐下的幕僚。在北平,姚广孝“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世人说姚广孝是一位妖僧,皆源于他怂恿朱棣造反一事。姚广孝和其他僧人确不一样,当他发现朱棣有反心时,他选择的,不是按耐住朱棣造反的心思,而是坚定朱棣靖难的决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年轻的皇帝听信大臣建议,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等藩王相继获罪,有的诸侯王甚至被建文帝逼死。建文帝担心在军队中影响力甚大的朱棣造反,于是他一开始没有对朱棣动手,而是将朱棣身边的藩王一个个削掉。朱棣知道这是温水煮青蛙,建文帝迟早会对自己动手,更何况他朱棣本就是想要这个皇位的,这件事他比谁都清楚。

可毕竟是造反,一旦失败,全家人将无一幸免,自己也将被钉在耻辱柱上,死了都没办法见老爹朱元璋,所以朱棣左右为难起来。姚广孝见状,向朱棣陈明厉害,并劝他起兵。朱棣忧虑道:“民心向彼,奈何?”姚广孝斩钉截铁地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见朱棣还是纠结,姚广孝又找来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让他们占卜,来测朱棣造反的凶吉。至于结果,显而易见,肯定是吉。朱棣见状,终下决心,准备起兵造反。

《明史》载:“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姚广孝不仅坚定了朱棣的决心,还亲自帮朱棣训练军马。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朱棣起兵,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实则谋反。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李隆景率领朝廷人马围攻空虚的北平。留守北平的姚广孝和朱高炽冷静应对,指挥守军数次击退李景隆的进攻,并在夜间派出军队与朱棣合击,击溃李景隆的军队。

后来,朱棣围攻济南三个月无法破城,大将张玉又在东昌战死。接连的失败让朱棣心生退意,他打算先稍作休整,但姚广孝却劝朱棣一鼓作气,继续进攻。朱棣听取姚广孝建议,直取京师,最终赢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朱棣称帝后,拜姚广孝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这正是他名字的由来。在靖难之役中,让朱棣下定决心造反的是他,给朱棣练兵的是他,帮助朱棣在战略上赢得胜利的也是他,说姚广孝是靖难首功,一点都不夸张。明成祖朱棣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他对姚广孝十分尊敬,与他交谈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少师。

朱棣曾多次劝姚广孝蓄发还俗,并要赐予他府邸、宫女等,但姚广孝一概不受。他只是居住在寺庙当中,上朝时穿朝服,退朝后就回到寺庙中穿上僧衣,所以世人皆称他为“黑衣宰相”。

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时,姚广孝一直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并教导太子儿子朱瞻基。朱瞻基良好的教育基础,正是姚广孝打下的。所以说,姚广孝对于仁宣之治,也是很有贡献的。

姚广孝一生中未曾找朱棣要过赏赐,但当他临死前,他却对朱棣开口,求他赦免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有传言说他知道建文帝在哪,但他始终不说,朱棣就把他关在牢里十多年。

朱棣对于建文死党向来心狠手辣,但是由于姚广孝求情,朱棣就把溥洽给放了。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这位黑衣宰相,死后有着无上的哀荣,朱棣为他废朝两日,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以文臣身份入主明祖庙,姚广孝是明代唯一一人,足可见朱棣对于他的看重。

世人对于姚广孝的评价一直都很复杂,有许多人认为他身为僧人,劝人造反,导致靖难之役,生灵涂炭,罔顾好生之德,因而称他为“妖僧”。然而,从整个明朝的历史来看,姚广孝对于建立永乐朝,开创百年盛世,贡献是巨大的。正如李贽评价的那样:“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续藏书》)

为何敌不过懦弱无能的周平王?

都别抢,我来答。

二王并立,一段长久以来极为隐秘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真相足以颠覆我们以往的历史常识,在这个真相之上是一个隐藏了几千年的历史大骗局。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一直是这样的书写的,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无道,他不仅废除太子,而且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犬戎之乱,西周灭亡。

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已经是汉代,秦始皇焚书以后,导致六国保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典籍遭到毁灭,以至于后人研究先秦时代的历史时面临着历史典籍稀缺的尴尬处境。

有理由相信,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这就导致司马迁在叙述《周本纪》时引用了一些错误的历史资料。

譬如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件事,《史记》中如是记载: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是许多人非常熟悉的历史桥段,后来发生犬戎之乱,周幽王再度点燃烽火时,诸侯们以为周天子是在戏耍自己,于是都不发兵相救。

西周由此灭亡。

我再继续说一个成语故事,“讳莫如深”。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其原文如是解释:

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它是指鲁庄公在位时间,鲁庄公的妻子哀姜和他的庶兄庆父私通,并且生下了孩子。哀姜的妹妹叔姜嫁给了鲁庄公,也生下了一个孩子。

另外鲁庄公的两个妻妾的后代也打算继承王位,由此展开了一场在鲁庄公死后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由于存在着乱伦、弑君等等敏感的词汇。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也不愿记载这件事,而其它史书也抱着“讳莫如深”的态度不愿记载这件事,意思就是倘若如实记载这件事情的话,会伤害很多人。

所以把这件事刻意的隐瞒了。

但为什么叫“讳莫如深”,而不是叫“讳鲁如深”呢?

这就谈到我们的正题上来了,那就是关于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一段隐秘的历史,把这段历史说明白了,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叫“讳莫如深”了。

西周向东周的过渡,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此记载的:

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烽火戏诸侯以后,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被扶持为周天子,接着东迁洛阳,这是一直以来的历史顺序。

对于另一个周天子,周携惠王(或作周携王),司马迁一字一句也没有提,但这并不代表周携惠王不存在。

周携惠王何许人也?

一直以来少有史书提及,最早在西晋咸宁五年(279年)魏襄王墓葬中发现的《竹书纪年》如是记载:

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周携王姓姬,名余臣,是周幽王的弟弟。

关于二王并立的历史,《竹书纪年》是如此完整记述的:

(幽王)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提到《竹书纪年》,有些人可能就会说这是一本伪书,毕竟这本历史资料给我们造成的冲击力更大,譬如《史记》关于尧舜记载的是和平禅让。

但《竹书纪年》记载的却是如此情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三言两语是不是给人以极大的震动感,几乎颠覆了我们的历史,在这里我对《竹书纪年》的真伪不做进一步的论述。

再来看看2008年捐赠给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是怎么记载二王并立这件事情的: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以上文字是研究人员翻译过后的现代文字,被收录在《系年》中,通过比照《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的记叙,我们不难窥见到数千年前那段历史真相。

《史记》中记载的周幽王是被犬戎攻破都城杀死的,但是在这两个战国竹简中却记载了不一样的场景。

《竹书纪年》是如此记载的“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

也就是说周幽王废除太子宜臼和王后申后(申候的女儿),改立褒姒之子伯服(清华简作伯盘)为太子是历史事实,申后和废太子于是逃回了申候的封国。

《竹书纪年》中写申候很愤怒,打算联合犬戎攻打周王室,“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而周幽王也没有闲着,大会诸侯,准备进攻申国,《清华简》中也写“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

至于周幽王为什么非要击废太子和王后,这其中又是一段隐秘的历史了。

可见犬戎之乱是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引发的,“烽火戏诸侯”桥段无疑是对周幽王的抹黑。

历史上是否存在着这件事也已经随着这批竹简的出土而真相大白。

周幽王率领诸侯盟军主攻进攻申国,但是申候联合犬戎击败了周幽王的军队,周幽王和伯服、还有郑桓公也在这场动乱中死去。

周幽王的妃子褒姒被犬戎掠夺俘虏,看来申候、鄫(同曾)以及犬戎之间的并不是联盟关系,而是缔结了某种利益交换,关于这些历史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周幽王死后,申候以及支持宜臼的诸侯(主要是晋国、秦国和郑国)扶持他为周平王,而支持周幽王之弟余臣的诸侯(虢(guo)国)则扶持他为周携惠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

也就是说,在一个叫做“携”的地方拥立余臣为另一个周天子,当时周携惠王的国都大致是在今天河北省望都县(汉称望都县)或任丘县(汉称鄚县)一带,以鄚阳城为王都。

由于周平王之前已经被周幽王废除,而且勾结敌对势力做出了弑君夺位的事情,已经不具备继承周王室的正统性。

但他毕竟还是由于某种目的被申侯还有其他诸侯拥立为周平王,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就出现了二王并立的事情。

后来,申侯和晋文侯可能达成某种交易,这些历史细节还有待考证。

周携惠王二十一年,晋文侯率兵击杀了周携惠王,周平王知道后很高兴的颁布一篇名为《晋文侯命》的诏书赞美晋文侯。

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

尽管周携惠王已经死去,而周平王成为唯一的周天子,但是其他诸侯都不承认他的合法性,“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

也就是说,这些诸侯根本就不去朝见周平王,晋文侯强行把周平王拥立为周天子,过了三年,又把他迁往东边的洛阳,以便利于控制周平王。

周平王东迁以后,国家形势急剧变化,周天子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失去对各诸侯的控制和影响力,“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实际上不难想象晋文侯为什么要扶持弑君夺位的周平王,而不是拥立周携惠王,说明这些诸侯也在试图摆脱周王室的控制。

这些野心勃勃的诸侯都打算在这场周室动荡中谋求某种利益和目的,无疑他们达到了,东周时期的周天子几乎就是一个傀儡,一个摆设。

这些诸侯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如《竹书纪年》记载“二年,秦作西畤。鲁孝公薨。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这也符合《史记》中记载的“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但其中的细节之处可能有所不同。

郑国也从中得到了好处,那就是被封为诸侯“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而拥立周平王的好处就是有把柄掌握在手里,由于周平王的合法性已经不再,所以他也需要这些支持自己的诸侯的帮助。

于是,双方的这种需求就不谋而合了,而关于周携惠王的历史也可能在周平王的施压下被各国隐去不记。

倘若说各国是为了照顾周王室的面子而自觉性的隐去这件事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造成我们长久以来都不知道有关于这段历史。

结果只有当时不太买周天子账的楚国记载了这件事,魏国也在《竹书纪年》中提及了这件事。

而孔子在编撰《春秋》时却刻意的隐去了这件事,由于当初周携惠王的国都在莫易之地,所以这就有了“讳莫如深”这个成语的来历。

但后来却被张冠李戴应用在鲁庄公的头上,可是细细追究起来,讳莫如深和鲁庄公却没有任何关系。

可见,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其实就是充满了政治黑暗的阴谋,而各诸侯国也都“讳莫如深”的没有记载这件事。相信将来随着更多的先秦古籍出土,我们还将见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以上就是九王夺位40分集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