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剧情讲解视频,最后几集拍的非常粗糙?
不管新版老版,都是草草收尾,因为小说《三国演义》也是草草收尾。刘关张,曹操,孙权,诸葛亮六大主角都死了,还拍个6啊。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早已家喻户晓。如今,《三国演义》已成为大家必读的经典作品。无论男女老少,对《三国演义》都比较熟悉,人们都能说出《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比如空城计、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等。
总之,《三国演义》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惊喜,也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三国。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是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三国历史的,在历史上,《三国演义》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三国演义》中,神化了诸葛亮。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诸葛亮也很厉害,只是与三国不同。诸葛亮很厉害,但跟《三国演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人们一定要读懂三国,毕竟这是读懂三国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有一个问题。
这是《三国演义》的描写,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却越来越差,甚至让人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你读得越多,就越觉得没有意义。这是大多数人对《三国演义》后半部分的感受。尤其是在诸葛亮或关羽死后。
如今,人们甚至对《三国演义》产生了"烂尾"的想法。毕竟《三国演义》的后半部分已经不再精彩。在这种情况下,《三国演义》无疑是"烂尾"了。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三国演义》"烂尾"了呢?首先,《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线。
无论是哪个诸侯国,在魏、蜀、吴争霸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将蜀汉描述为主体。从刘关、张结义开始,三国就相当于开始了,此后直到诸葛亮的出现,此时,三国争霸已经进入了主要话题。
此时,曹魏和东吴的出场次数虽然不少,但主要的描写也是围绕蜀汉展开的。蜀汉的走向也决定了《三国演义》的走向。尤其是刘备称帝之后,《三国演义》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随后的夷陵之战又是另一个高峰。
夷陵之战的描写是一个人物的巅峰,此时出现了很多蜀汉谋士和武将。对于刘备来说,夷陵之战的出现是一场惨败。蜀汉国力大伤,人才损失过半,黄忠等名将已逝。就连刘备自己也死在了白帝城。从此,蜀汉没有了"主心骨"。
刘备病逝后,《三国演义》可以说是诸葛亮支持的全书情节。就连赵云出场的次数也在不断减少。曹操已逝,孙权惜分严重不足诸葛亮北伐时期,从《三国演义》开始描写的人物,几乎已经不剩几个了。这样,重点就逐渐减少了。
此后更有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决斗。在《三国演义》中,蜀汉灭亡后,司马氏家族选择篡位,这里很多人选择了弃读。人们不喜欢看到三个家庭在一起。罗贯中在处理最后的阴谋时,显然没有了耐心。
由于罗贯中认为只有东汉和蜀汉才是正统,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灭亡后,罗贯中对小说的描写"轻松"了许多。所以在《三国演义》的结尾,显得很潦草,罗贯中处理到最后也没有什么耐心。在没有耐心的情况下,罗贯中就草草收场。
由此,人们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烂尾"的作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罗贯中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按照小说描写的规律,主线消失后,其他的描写必然被淡化。完全不可能进一步详细描述。
更重要的是,蜀汉灭亡后,晋朝已经建立,此时的晋朝开启了一统天下的战役。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朝开始回归一体,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肯定是不如以前的天下了。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大部分人才也死了。
三国演义第79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
谢谢邀请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三国演义》第79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
1.《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说的是曹操病故,长子曹丕继位,闻三弟曹植在家酣饮,竟不来奔丧。乃令许褚将其擒来问罪。曹丕知其擅诗,要其当堂赋诗,可免其死。曹植当场七步成诗,方得逃脱。
2.汉中王刘备欲先伐吴,报关羽被害之仇,然后再伐魏。寥化提出关羽被害皆孟达刘封之罪,应诛此二逆。孔明谏应缓图之,可暂将二人调开。孟达降魏,汉中王刘备听孔明谏,派刘封前去讨逆,让二虎相斗。孟达派使者劝降刘封,被刘封扯碎降书,斩来使。遂与孟达交战,被孟达徐晃夏候尚打败。回到成都,被汉中王刘备斩杀。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一、记得上小学时,曾听当高中语文教师的父亲讲过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那时就已能背诵:‘’煮豆燃豆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对曹植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兄长曹丕蛮模霸道无情无义之举,恨之入骨。天底下竟有为了权势抛弃手足之情之人,真小人也!偏偏语文课本上也说曹植七步赋诗,更加重了这种认识。
长大后再读《三国演义》,方才领悟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原来是曹植有错在先。当得知父亲病故,曹植出于对兄长掌权的忌妒,不仅不来奔丧,反而在家里酣饮。当曹丕派人来报信时,他竟纵容下属出言不逊。这才导致曹丕怒杀下属,捉曹植前来问罪。
另外,这首“煮豆”诗并不是七步成诗,而是当即而成。七步诗是在曹丕要求按墙上一幅“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水墨画而作。即: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由山下,焱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见到没难住曹植,曹丕才命以“兄弟”为题,但不准出现“兄弟”二字,应声即作。结果,曹植不加思索,即口占出“煮豆”诗。
二、关于斩杀刘封一节,汉中王刘备做得不太地道,完全是出于针对关羽之死刘封有过错这一过节,找茬报复。当刘封得知孟达降魏并劝他也归降时,刘封撕毁劝降书,杀掉来使,听从刘备指挥,前去攻打孟达。结果被孟达徐晃夏候尚三面夹攻,再加上自己的部下使计降魏,遂遭大败。败后,刘封仍不投降,回到成都向刘备复命。刘备此时再杀刘封,纯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后来刘备得知刘封毁书斩使之后,有所悔悟,但悔之晚矣
如今重读〈三国演义〉第79回,细细品味,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推敲:
1.原著写得很明白,“煮豆”诗明明是应声而作。可我们这些年,为了追求感官效应,在电视剧里包括在课本里,都把它说成是七步成诗。《三国演义》本来就是文学作品的虚构而成,可是我们又把它虚构一次。这种作法是否合适,确实值得推敲。
2.曹丕并非无知无识的小人,在治国方略上,文治武功还是有一套的。何况七步诗的前提是曹植有错在先。但由于后人只关注了七步诗的典故,无形中贬低了曹丕的形象,给人造成了无能之辈的印象。这一点,对曹丕确实有些不公。
3.刘备杀刘封,显得不够大度,有失君王之风。拿到今天来看, 有的领导对某某人有看法,对人家的优点长处视而不见,处处找毛病给人家穿小鞋,抓住一个失误就放大处理。致使能人没了积极性,甚至跳槽。导致单位里庸人云集,能人没有用武之地。这种现象确实有些遗憾!
一家之言,恐有失偏颇,欢迎条友批评指正。
三国演义每一集的名字是什么?
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桃园三结义
2 十常侍乱政
3 董卓霸京师
4 孟德献刀
5 三英战吕布
6 连环计
7 凤仪亭
8 三让徐州
9 孙策立业
10 辕门射戟
11 宛城之战
12 白门楼(上)
13 白门楼(下)
14 煮酒论英雄
15 袁曹起兵
16 关羽约三事
17 挂印封金
18 千里走单骑
19 古城相会
20 孙策之死
21 官渡之战(上)
22 官渡之战(下)
23 大破袁绍
第二部 赤壁鏖战
24 跃马檀溪
25 刘备求贤
26 回马荐诸葛
27 三顾茅庐
28 火烧博望坡
29 携民渡江
30 舌战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设计
33 群英会
34 草船借箭
35 苦肉计
36 庞统献连环
37 横槊赋诗
38 诸葛祭风
39 火烧赤壁
40 智取南郡
41 力夺四郡
42 美人计
43 甘露寺
44 回荆州
45 三气周瑜
46 卧龙吊孝
47 割须弃袍
第三部 三足鼎立
48 张松献图
49 刘备入川
50 凤雏落坡
51 义释严颜
52 夺占西川
53 单刀赴会
54 合肥会战
55 立嗣之争
56 定军山
57 巧取汉中
58 水淹七军
59 走麦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权
62 兴兵伐吴
63 火烧连营
64 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 南征北战
65 兵渡泸水
66 绝路问津
67 七擒孟获
68 出师北伐
69 收姜维
70 司马复出
71 空城退敌
72 司马取印
73 祁山斗智
74 诸葛妆神
75 六出祁山
76 火熄上方谷
77 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 三国归一
78 诈病赚曹爽
79 吴宫干戈
80 兵困铁笼山
81 司马昭弑君
82 九伐中原
83 偷渡阴平
84 三分归晋 三国演义老版的每集集名字:
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桃园三结义
2 十常侍乱政
3 董卓霸京师
4 孟德献刀
5 三英战吕布
6 连环计
7 凤仪亭
8 三让徐州
9 孙策立业
10 辕门射戟
11 宛城之战
12 白门楼(上)
13 白门楼(下)
14 煮酒论英雄
15 袁曹起兵
16 关羽约三事
17 挂印封金
18 千里走单骑
19 古城相会
20 孙策之死
21 官渡之战(上)
22 官渡之战(下)
23 大破袁绍
第二部 赤壁鏖战
24 跃马檀溪
25 刘备求贤
26 回马荐诸葛
27 三顾茅庐
28 火烧博望坡
29 携民渡江
30 舌战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设计
33 群英会
34 草船借箭
35 苦肉计
36 庞统献连环
37 横槊赋诗
38 诸葛祭风
39 火烧赤壁
40 智取南郡
41 力夺四郡
42 美人计
43 甘露寺
44 回荆州
45 三气周瑜
46 卧龙吊孝
47 割须弃袍
第三部 三足鼎立
48 张松献图
49 刘备入川
50 凤雏落坡
51 义释严颜
52 夺占西川
53 单刀赴会
54 合肥会战
55 立嗣之争
56 定军山
57 巧取汉中
58 水淹七军
59 走麦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权
62 兴兵伐吴
63 火烧连营
64 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 南征北战
65 兵渡泸水
66 绝路问津
67 七擒孟获
68 出师北伐
69 收姜维
70 司马复出
71 空城退敌
72 司马取印
73 祁山斗智
74 诸葛妆神
75 六出祁山
76 火熄上方谷
77 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 三国归一
78 诈病赚曹爽
79 吴宫干戈
80 兵困铁笼山
81 司马昭弑君
82 九伐中原
83 偷渡阴平
84 三分归晋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张光北、洪宇宙主演,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三国演义》
外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其它译名:《三国志》(日本版译名)
出品时间:1994年
出品公司: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首播时间:1994年10月23日
导 演:王扶林、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
编 剧:杜家福、朱晓平、叶式生、周锴、李一波、刘树生
主 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张光北,陈红,洪宇宙,樊志起
集 数:84集
类 型:古装,历史,战争,剧情
制片人:任大惠
主要奖项:第15届飞天奖长篇连续剧一等奖,第13届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连续剧,1994年度CCTV杯特等奖
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古梁镛解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刘备?其实这是一个过程,从三人初识到三人兄弟同心,期间也有一段时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刘备不俗的表现彻底让关羽张飞信服,最终三人义结金兰,感情更加牢固。
那么,刘备是如何得到关羽张飞认可的呢?
刘备出身高贵,仪表不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灾祸頻发,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得益于高祖刘邦开创数百年汉室江山,刘氏子孙遍及中原各处,而刘备恰恰是中山靖王之后,属于皇室正统血脉,因此他的出身就比很多人要高,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只有一千五百兵马的刘备能成为座上客,袁绍直言是看在刘备皇室宗亲(血脉)的面子上,可见出身在古代非常重要。
刘备身具皇室血脉,张飞出身为当地商贾,关羽出身为低层农民,并且当时还身负血案,是个杀人流窜犯,刘备愿意放下身段和他们交往,单单这一点就让人感动。
对于刘备、关羽、张飞的样貌,《三国演义》也有详细描述。
刘备仪表: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张飞仪表: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关羽仪表: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刘备学识渊博,有远大抱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样貌都与众不同,当时关羽个子最高,长的最帅。张飞身体强壮,说话声音很大,中气充足。刘备长的更加富态高贵,因为他皮肤白皙(面若冠玉),并且耳朵大,自己的眼睛都能看见自己的耳朵,这是有福之人的象征,在佛教里面,这种面相就有点佛祖的面相了,同时刘备“双手过膝”,历史上双手过膝的有好几个人,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有过人之处,成就了各自的一段佳话。
刘备不仅出身高贵,样貌高贵,同时他性格宽和,沉默寡言(惜字如金),也读过一些书,属于举止稳重类型。
所以说,三人初次见面,首先互有好感,然后刘备属于中和型,关羽和张飞内心各自为尊,因为他们身份、地位、财富相差很多,就如同贫农和富农,但是两人各有本事,在这种情况下,地位比他们高贵很多,性格又宽和,同时见识渊博,格局抱负远大的刘备就成了两人的中和试剂,因为刘备的存在,所以关羽和张飞才能比较安然的坐在一起喝酒,如果没有刘备,关羽和张飞大概率不会主动结交。
所以说,初次见面,在酒楼喝酒的时候,刘备就已经是关羽和张飞交往的枢纽了。
刘备武艺高强,带兵有道在随后的交往中,随着三人更加了解彼此,三人的感情更进一步,在张飞的庄园,三人不仅仅喝酒畅谈个人理想抱负,肯定也比试力气武艺,讨论兵法谋略,最终英雄惺惺相惜,同时觉得三人联手,就没有办不成的大事,所以酒到酣处,张飞借酒直言,咱三人就结拜为兄弟吧,我拿钱出来,咱招兵买马,一起干大事。
姑且不论刘备有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可以肯定的是,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做出的最重要人生决定,因此桃园三结义正式宣告天下,刘关张要出世,争霸天下了。
结拜之后,兄弟感情更进一步,张飞出钱,刘备、关羽出智,三人一起打造兵器,操练士兵,训练马匹,终于拉起了自己的小队伍。
为什么说刘备带兵能力比较强呢?要知道刘关张发展初期,在剿灭黄巾军的多次大小战斗中,刘备是总指挥,负责军事调度,兵法谋略都是以刘备为主,关羽为辅。再到后来慢慢壮大,才有一些谋士加入刘备麾下,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忍不住感叹“吾得孔明,如鱼得水”。
所以说,刘备赢得关羽、张飞认可,最主要原因是他的本身实力,即武艺、广博的见识、远大的理想、善于带兵练兵、精于组织管理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马云,他为什么能赢得十八罗汉的信任,最主要的就是他的能力、理念。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街机游戏三国志有三个结局?
很多的街机游戏都是有几个结局的,就看玩家是如何触发的,是否有GET到关键点而决定。
像是我们熟悉的《战斗原始人》《强尼大冒险》《魔法剑》《合金弹头6》《暴力刑警》《复仇精灵》《魔界村》,这些游戏都是根据玩家的选择或者路线而决定最终的结局的。街机游戏的结局选择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玩家只要收集道具齐全、或者阻止了关键事情的发生、或者是走了不同的路线,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
当年我们玩到的《三国志》也有三个结局,只是当年我们太小,没有看出细节之处到底是在哪里!
那么,街机游戏《三国志》的三个结局分别怎么触发,结局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最终结局的选择,就在于曹操BOSS战时玩家的选择。
三国鼎立其实这个结局才是真正的结局,在华容道打败了吕布之后(别在意细节,张辽和徐晃在前面已经被砍死了)。终于见到了曹操,这时候选项就出现了:
1.杀之
2.放之
大部分玩家都是选择的直接杀,因为这样就可以多玩一会。但是这样的话就错过了真正的结局。
如果此时我们选择第二个选项的话,结局就符合了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千古美谈。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带领雄兵八十万威逼江东。在诸葛亮和鲁肃的撮合下,两家结盟共抗曹操。最终在庞统、诸葛亮和周瑜的连环计中,曹操大败于赤壁,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选择逃亡。而在这期间,先后遇到刘备大军数次围剿,都被魏军勉强抵挡了下来。
而守在最终关隘华容道的却是关羽,在曹操的人情攻势下,加上张辽的苦苦哀求,重情义的关云长最终释放了曹操。也正是这个决定,才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同样的,在游戏中我们要是释放了曹操,结局仍然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才是游戏的真正结局。
张飞将军劳苦功高。
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已成。
汉室复兴如果玩家在最终关选择了“杀之”,并在时间结局之前干掉了曹操,那么结局就会有所不同。
这应该是当年我们最常见的结局吧!
曹操被打败之后,在刘备的领导下,蜀军迅速攻占了多座城池。最终魏蜀吴归一统,汉室复兴。不过汉室复兴之后绝对不会是汉献帝及其后代当皇帝。
三国一统这是最悲惨的结局,但是却是最接近历史的结局。
最终关选择“杀之”,但是在时间之内并没有杀死曹操。走投无路的曹操会选择跳悬崖。我们都知道,在电视电影中跳悬崖的人一般都是不会死的,因此曹操也是大难不死。
之后,曹操重整旗鼓,再次进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战死、张飞战死,接着赵云、魏延和黄忠分别战死沙场。
最终曹操成功歼灭了蜀、吴,真正统一了三国。
当然了,还有很多小编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补充,小编会在之后继续整理。
喜欢街机时代的文章请点击关注,粉丝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最新内容。
小编的文章都是经过长时间整理和创作,纯手工打字,绝无水贴。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既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
小说就是小说,它根据史实进行演绎、神话、典型化,就不在是历史,而是文学创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小说当正史。
我举个近来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你们都看过美剧《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吧,已经播到第七季了。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北欧的历史和神话创作的,写北欧七个国家互相争斗分分合合的故事,它既有历史原型,又有神话传说,还有民族图腾、世纪末日之类,组成了一幅恢弘的画面。
但是你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就好了,里面成功塑造了史塔克家族、拜拉席恩家族、“龙妈”等一系列亦人亦神的形象,但你不能把它与现实一一对应。
《三国演义》也是这样。《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描写我国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一直到三国相争最后到西晋统一的那段历史,是在《三国志》基础上加上民间传说而成,相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整理而成,内容主要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家归晋五个大部分。
这部小说以汉朝为正统,那么刘备作为汉室传人自然就是正宗的继承人,曹操、孙权、董卓、司马懿自然都是旁门左道。小说重点夸张、美化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形象,丑化了曹操、司马懿等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进行典型化塑造,加入很多故事、细节等,使人物形象更加可信、丰满。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就曾论述过《三国演义》的问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为了体现“拥刘反曹”的主题,把很多优秀品质都集中在刘备身上,把雄才大略、诗文一流的曹操写成篡汉的大奸臣;并编写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阚泽密献诈降书”“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故事细节,尤其神话了诸葛亮的形象。
作为一部小说,《三国演义》是成功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一些故事经过评书、戏曲的传播已经让群众耳熟能详,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但是,小说只让当小说就好了,如果把它当做历史,我们就太不懂得文学创作的规律了。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剧情讲解视频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