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精豆儿电视剧分集剧情

弄得来我们格批豆儿鬼屋里不蹲,时光一到就围牢三轮车听他们嚼舌头。他们说的都是老杭州民间文化精髓,才慢慢弄得拎清他们那些怪出古样、杂里古董的花头精。老杨师傅挑头说:杨师傅熬不牢就一古脑儿说出来的?你们说不说得出杭州含十二生肖的路名。六和塔玉鼠、牛坊岭、狮虎桥、玉兔路、龙翔路、白花蛇散巷、马市街、羊血弄、猴市街、金鸡岭、狗儿山、杀猪弄”读...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精豆儿电视剧分集剧情,以及和精豆儿电视剧分集剧情相关的内容!

精豆儿电视剧分集剧情,你小时候的杭州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小辰光,窝里来东仁和路杭州酒家边头。每到晚快边儿,店旁边会停了好几部三轮车,踏儿哥们边歇力边等生意,三五个人夜饭吃饱聚拢来就开始吹腮儿。他们嘴巴功夫个个厉害,有人会口技、有人会唱戏文、更多的是会说大头天话,还互相别苗头。弄得来我们格批豆儿鬼屋里不蹲,时光一到就围牢三轮车听他们嚼舌头。现在回想起来,他们说的都是老杭州民间文化精髓,但那时我年纪小听不懂。

读中学时,搬家到三元书场旁边头(也是三轮车兜生意的地点),才慢慢弄得拎清他们那些怪出古样、杂里古董的花头精。记忆中最有意思最深刻的一毛,一个夏天的晚上,踏儿哥们在小剧场前排队停车,三三两两地歇在自己的车子上。老杨师傅挑头说:“从太平洋电影院到斜对面的天香楼,不准过桥,走不走得过去”?大家还在冥思苦想中,杨师傅熬不牢就一古脑儿说出来的:“中间是隔了条浣纱河,源起自涌金门的水城门,流经延龄桥、小木桥、开元桥、泗水芳桥、井亭桥、洪福桥、鞔鼓桥、平海桥后向西经龙翔桥、小车桥再流入湖墅河为终点。不过桥是真当绕不过去的”。我也清楚记得,从前浣纱河的水清澈明亮、潺潺流动、河道弯弯,是市中心的一道风景。文革期间浣纱河被填改为防空洞,也就是葛毛的浣沙路了。老杨说完桥后,一面孔格神气活老现。老包师傅看不落去,说:“不要抖七抖八的,你们说不说得出杭州含十二生肖的路名”?大家想的吃力活煞,实在是说不全。老包有滴儿海马兮兮了,极粒谷落地一一道来:“六和塔玉鼠、牛坊岭、狮虎桥、玉兔路、龙翔路、白花蛇散巷、马市街、羊血弄、猴市街、金鸡岭、狗儿山、杀猪弄”。听得我们眼乌珠都有点儿定起,两个字“服贴”。读过高中的陈师傅从车子站了起来说:“实格种小儿科的东西就鲜龙活跳、极叫皇天的,来点有文化,杭州十大名菜是啥西?一个不好少的噢”。大家调头翻身的数,总归说不全。老陈装深沉了:“舌尖文化你们是吃不落的,坦悠悠地告诉大家,西湖醋鱼 、东坡肉 、一品南乳肉、叫化童鸡 、清蒸鲥鱼 、龙井虾仁、鱼头豆腐 、太和鸭子 、文龙酱鸭 、西湖莼菜汤 ,这是最正宗的”。踏儿哥们都有点儿钉头碰铁头、互不卖帐的。小黄不服气了:“我也读过几天书的,你不要乐乱三千、精头怪脑的。有书为证,因杭州话说起来比较急促,加上“儿”字可以起到缓读作用,便于听识,格你倒想想看,杭州话里三个字中间加儿的食物名,说十个,一个也不能少”。有点儿难度,众人好不容易说了几个,就再也想不出来的。我在一边搜肠刮肚也想出了两个,喉咙咣响直叫:“盖儿头、门儿布”。小黄乌珠朝我一瞪:“豆儿鬼,格两样东西好食饥的?”接着小眼睛眯起有趣得瑟的说:“本人公布答案,筒儿骨、瓢儿菜、烤儿鲞、筒儿面、片儿川、棒儿糖、枣儿瓜、芡儿粉、贱儿饭、婴儿糕”。这帮踏儿哥们相互对嫖谁也不服谁,争得来极叫皇天、死去活来。快半夜三更时,又聚在一起老酒弥弥,一天就快乐过光的。从他们身上,我领悟到了杭腔杭调的市井俚语竟深藏着文绉绉的内涵,也透出工人师傅们的灵光、风趣、幽默......

老杭州话很有节奏感和音律感,但受外来方言的冲击大。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杭州本地话施加影响。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后,众多的旗人便成了杭州的普通百姓,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杭谚浅显生动,堪比歇后语,如:头颈什细,只想食饥、黄胖搡年糕,吃力不讨好、蚂蚁扛鲞头,喻人多活少、吃隔夜螺蛳,喻说话罗嗦。还有鸡毛当令箭、藤脖儿当补食、癞痢多花头、城隍山上看火烧等等。老杭州话是北方官话和南方越语的糅合,于是生成为杭式成语。 如:跌煞绊到、神扬舞蹈、腻心骨搭、兜来绷去、急煞拉乌、瞌聪懵懂、精头怪脑、藤吊八韧、千丝绊倒、花里斑斓、擦骨腊新、杂里古董、极叫皇天等等。听来寓意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老杭州人聪慧且诙谐,对名不符其实的地名也会自嘲一番。如知名的杭州三大怪: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等。罗列了西湖十大美景外,还自编了:一线天、二凉亭、三廊庙、四眼井、五公山、六和塔、七星缸、八卦田、九里松、十里琅珰数字风景地。念起来朗朗上口,无须死背。

老杭州的民间故事世代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和许仙、康熙题匾、尉迟恭造寺、苏堤六吊桥、钱王射潮、六和填江、济公运木、虎跑梦泉等等,有太多的闻名遐迩的传说。

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羁留下了多少名人雅士匆匆前行的脚步。古代有孙权、苏轼、白居易、岳飞、于谦等,近代有章太炎、李叔同、马一浮等等为西湖沉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2011年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审议通过,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杭州西 湖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是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 有书家画师的美妙水墨,有白居易苏东坡的佳话,有百姓的生活幸福希冀......

城市在变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替代了铺着石板条的蜿蜒小巷,满城的喧嚣噪声替代了老杭州。

乱蟠桃大圣偷丹概括150字?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困长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一只石猴。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

他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之后他手持金箍棒,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解救,如来施法将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将悟空度人佛门,让去西天如来处取佛法真经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将他救出。悟空从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

一路上,他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师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2、太上老君,在小说《西游记》中被尊为开天辟地之祖,是“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虽然在吴承恩的设计中太上老君并不出彩,但吴承恩巧妙地运用孙悟空的言行,将太上老君过往一一叙述了一遍。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祖宗,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

小说中居住在三十三天外的离恨天兜率宫,在孙悟空与二郎神、梅山六圣大战之时,以金刚镯暗算孙悟空,助了二郎神一臂之力。又将孙悟空放入八卦炉内,以六丁神火焚烧七七四十九天,虽然没使其损伤,但也熏迷了孙悟空的双眼。

有金刚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幌金绳、芭蕉扇、七星剑等多件法宝,以金钢镯最为厉害,青牛偷金刚镯下凡,在金兜洞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用芭蕉扇,收走了金钢镯,降服了青牛精。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的故事大意:

孙悟空被派前往查勘蟠桃园时,偷偷享用了蟠桃。后来在蟠桃园遇到去摘桃的七仙女,得知了天庭举办蟠桃会,但他却不在受邀之列。于是,悟空便化身赤脚大仙混入会场。悟空使出神通手段,赚了酒喝又偷吃了仙丹,得意忘形之下的悟空大闹了蟠桃会.酒醒后悟空知道自己闯了祸,便躲回花果山。玉帝得知此事大怒,命李天王领天兵去收服他。孙悟空在战斗中得了胜,但他部下众多妖怪都被天神捉拿了。

有哪些看过就无法忘记的动画片?

谢邀。(◍˃̶ᗜ˂̶◍)✩

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盘点那些属于90后的动漫·史上最全】总共盘点了【82】个属于90后的动漫!具体可看我的置顶文章,谢谢!(*/ω\*)

潘长江搬井盖电影名?

潘长江盖井盖的电视剧是《精豆儿》

《精豆儿》是2006年播出的喜剧,由刘艳臣导演,潘长江主演,潘长江祖籍山东,1957年7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是一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和小品演员。

2003年,潘长江在经典喜剧片《举起手来》饰演日本兵,2005年,参演贺岁电影《杨德财征婚》,2007年与金玉婷合作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荣获“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小品类三等奖。

菏泽有什么有趣特别的文化习俗?

整理大哥王世会的绘画作品,把他的画题文字摘抄出来与朋友共享。

打尔村上的儿童最爱玩打“尔”的游戏,打“尔”的小朋友分成两班,用丁“尔”的方法决定谁先打。“尔”放在“城”里,用“尔”棍一砸“尔”的尖头,“尔”便飞起来,然后用“尔”棍拦腰一甩,“尔”便呼啸着飞出很远。另一班小朋友跟着去捡“尔”,然后使劲往“城”里扔。扔得进“城”,打“尔”的权力便转交给这一班小朋友;如扔不进“城”,便仍由原班小朋友打。打“尔”的规则有多咱,单打、连打、练狗蛋、跨下打等多种,其中练狗蛋可以连续多次击打“尔”,有的甚至一气打出一里多地,拾“尔”的小朋友最恼这种打法,因他无法一次或最多两次把“尔”扔进“城”里。不能把“尔”扔进“城”里,手再痒,也没打“尔”的福份。

打墙乡村盖房,用黄泥筑墙是传统的老习惯,一是原料好取,二是省钱,三是冬暖夏凉。这墙半米多厚,多毒的太阳也晒不透,多冷的寒风也吹不透。筑墙的工序大约如下:先洇土,用水把土泼湿掺匀了,用手一抓成团,一摔又碎,便是正好。然后把土铲到墙体上,墙体有师傅把泥拢成型,用手拿的小型木板略拍几下,然后由掌大板的小伙子用大木板拍打,同时用脚踩墙,直到把墙上的湿土又拍又踩变成了熟泥,方才停拍。稍停,便由掌铲的师傅用快铲把墙体铲平,把墙角铲直,然后让墙变凉变硬了,便可上梁、架檩、封顶、泥顶,房子便盖成了。现在用黄土筑墙的工艺已没多少人能掌握了。

熬粥熬粥的手艺一般不外传,有时,连女儿也不知道这粥的独特风味是怎么来的,家长只是教她如何选粮,如何拐浆,真到下锅熬制的时候,便赶着女儿回房睡觉去了。把粥熬到最佳的火侯,确不容易,这也是熬粥始终进不了家庭的缘故。儿歌曰:熬糊粥,俺在行,天不亮,就起床,点着火,兑好浆,熬半天,喷喷香,刮进桶,装进缸,送到集上大饭庄,东一伙,西一帮,一会喝完一大缸。

粥摊乡村的粥摊天不亮就已摆好了,掌勺的师傅穿戴齐整,手拿葫芦瓢,专等着顾客上门了。粥缸用当地烧制的陶缸,上部圆大,下部尖小,外用细麦糠包裹,再用白布严严的包起来,放在特制的大木架上,抬动很方便。粥用小米、黄豆、麦子面共煮而成,稠而不沾碗,稍带糊味,香味悠远,佐以油条鸡蛋合,这顿早餐美妙极了。儿歌曰:李家豆粥,源自曹州,传了十代,名声没败,仔细选粮,当年下场,细细磨浆,细罗三张,夜里熬粥,关门防偷,熬好盛缸,香气满庄,喝上一碗,身上发暖,两碗喝光,嘴里喷香,早上喝顿粥,一天姿悠悠。

轧面乡村馍坊蒸出的馒头,多是瘦高的高桩馍,这种馍硬挺筋道,吃起来满口的粮食清香味。做这种馍先要发面,然后放到石板上用又粗又硬的木杠子揉压,木杠子的一头栓上皮条,另一头一个壮汉半坐上面,干硬的面团便在木杠下反复揉压几十遍,使其变的十分柔韧;然后搬到大面案上,再用手揉搓十几遍,摆到蒸笼里,大火猛烧小半小时辰,香喷喷的馒头便可以吃了。这种手工的馒头,仍是一些年老人的留恋之物。儿歌曰:高桩馍,白面做,一盆白面仨人和,白面和的干又硬,的汉子直哆嗦。扛到案上杠子轧,咯的腚垂直麻索,一天蒸馍三百斤,累的师傅嘴咧着。

油条锅油条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食品,鲁西南一带也称其为香油果子,并多用此为早点,与豆粥烧饼共食。油条也常作乡里人串亲戚的礼品,买上十几根油条,用细柳枝一扎,提在手上,好闻好看又实惠。炸油条和面是关键,软硬适度,里面绝不能少食盐和明矾,否则,油条不起泡。油条锅大多早晨开张,过了这个时晨,食者便吃不上刚出锅的焦酥酥、热呼呼、香喷喷的新鲜油条了。儿歌曰:三月三,去赶会,一斤麦子身上背,半斤换了仨油条,吃上一会闻一会;三根油条都吃完,油烘的嘴叉没解馋,还想再吃没有钱。

摊煎饼煎饼可以说是乡村最方便食用的食品,它可以一次做上一筐,一家人连吃半月二十天。贫寒的人家一天三顿吃煎饼,早上晚上配以稀饭,中午便干脆一锅开水,几块老咸菜,几根大葱。摊煎饼也是先将地瓜干、玉米、小米等用水泡透,用水磨扮成稀糊,用勺舀到烧热并擦了一点油的大鏊子上,接着用竹片做成的小刮子均匀的摊开,稍一停顿,便可揭焉为,乘热叠好,一凉,便可立马放在竹筐里或用大包袱包起来,待吃了。儿歌曰:摊煎饼,俺烧火,摊好煎饼包袱裹,背上包袱下江南,杭州西湖玩玩船,背上煎饼去开封,相国寺里撞撞钟,背上煎饼去胶东,正好煎饼就大葱,俺吃煎饼香又甜,鸡鸭鱼肉俺不馋。

凉粉摊乡村的凉粉摊,是夏天农人们喜欢光顾的地方,大热天赶上一晌集,来一碗凉丝丝、酸溜溜、辣乎乎的凉粉,可真舒服;凉粉由绿豆粉制成,放在井拔凉水里镇着,配上大蒜汁,麻汁酱,往大瓷碗里一盛,真是好看又解馋。儿歌曰:赶大集,推小车,推车凉粉哆哆嗦。白生生的凉粉给谁喝?给赶集的老头喝,老头不喝,卖给推车挑挑的喝,推车挑挑的也不喝,卖给挖河打堤的喝,挖河打堤的人儿多、十车八车不够喝,推一车又一车,累得掌柜腿哆嗦。

驴肉铺乡村的红烧驴肉十分可口,它取自当地的黑驴,年岁约二至三岁,现宰现烧。鲜驴肉一般先泡在佐料水中一天一夜,然后下油锅轻轻一炸,再放进锅内稍炖,然后捞出放进蒸笼猛蒸,一凉,便可吃了。这种驴肉清香可口,干爽脆嫩,是酒宴上的佳品。儿歌曰:小黑驴,长三年,牵到集上肉铺前,打个滚,伸伸腿,吃筐草料喝筲水;叫一声,拽断缰,叫二声,踢烂缸,叫三声,撞的肉铺晃荡荡,叫四声,嘀儿嘀儿回家乡。

红烧羊羔鲁西一带的红烧羊羔很有名气,它取之三个月之内小羊羔,剥皮之后,以传统的红烧之法作成,味道十分鲜美,入口即化。小羔羊的皮称青猾皮,是制作高档裘衣的皮料,出口量很大。儿歌曰:小羊羔,你别跑,让俺喂你一把草,吃完草,叫两声,抖抖羊毛白生生,梳下一团羊毛绒,搓成一根红头绳,过年扎头上,喜喜欢欢到集上,集上遇见姨,送俺一张羊羔皮。

烙白饼烙白面饼如果技术高的话,一斤面可以烙十多张,又香甜又筋道,但吃起来就费劲了。一次长辈们带上酒肉去探望一位朋友,朋友家人很热情,烫酒炒肉,又端上来一筐又薄又白的白面饼,大家本想一人吃他十来张过过瘾,结果也就一人吃了二三张,牙关便累的又酸又痛,没法子再吃了,只好半饥半饱的回家了,心里虽怨,可又不能说人家的饼烙的不好。民谣曰:和白面,烙白饼,白饼薄,摞一摞,馋的小叔嘴咧着,馋的小姑眼瞪着,气的公公胡撅着,烦的婆婆脸扭着。哎哟哟,咱多拙,忘了公婆牙掉了,公公婆婆嘴别撅,咱把这饼剁碎了,咕咕嘟嘟煮一锅,熬成一锅糊涂喝。

打烧饼烧饼是乡村的主要食品,白面、油盐、芝麻、花椒面是它的主料,烤烧饼的炉子用一个倒扣的铁锅做成,上糊一层白白的石灰和黄泥,置在一个高高的木架上,点着木炭,贴上烧饼,半袋烟的功夫,又香又酥的烧饼便可食用了。它与油条配吃,更觉味道香醇。儿歌曰:吃烧饼,卷油条,恣得小二头直摇,烧饼吃上一大摞,南大洼里去干活,烧饼吃上一整筐,南山坡上去烧荒,烧饼吃了一笸箩,跑到汴梁背称砣,称砣背回一千斤,再吃烧饼整个吞。

牛肉铺鲁西南一带的红烧牛肉确实一绝,味厚,肉嫩,干湿适度,吃上一次,余香多日不退,它以全国最优质的鲁西大黄牛为原料,经浸料、油炸、汤炖、笼蒸多种工艺精作而成,几百年来一直名盛不衰。儿歌曰:牛舌头,吃一盘,胖了腮膀胖脸盘。牛蹄筋,叨一口,不崴胳脯不崴手。牛肚肠,吃一筷肚子有食消化快。牛肉片,吃一碗,推车拉船不用赶。

糟鱼摊糟鱼需慢火,一般要炖上一夜,锅底上先铺一层厚厚的大葱叶子,然后码鱼,放各式作料,放盐,一层层码满一锅,加盖,点火慢炖即可了。好糟鱼形好,味好,鱼刺入口即化,营养十分丰富。儿歌曰:小鲤鱼,撒个欢,蹦到锅里冒股烟,颤条子,尾巴摇,红烧一盘当酒肴。大鲶鱼,一斤半,糟它一夜当顿饭。滑泥鳅,两头尖,洗把洗把用盐淹。小虾米,蹦蹦跳酱油一沾好味道。小鲫鱼,味道鲜,放到锅里用油煎。天天吃鱼不住嘴,头上长了条蛤蟆腿。

农家饭农家的饭食,无非就是窝头咸菜,罗卜白菜。别看这不起眼的农家饭,照样养育着聪明能干的中原大汉。当年粮食紧缺时,伟大领袖曾教导老百姓: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并杂以番署干菜之类。那时,白面极少,玉米面已是上好的面粉,农家人吃的多是高粱掺大豆作成的窝头。现在,人们在吃厌了白面后,高粱大豆面的窝头,又成了受人欢迎的保健食品。民谣曰:窝窝糊涂老咸菜儿,偎锅偎灶农家饭儿。三升高粱一升豆儿,又好吃来又好做(揍)。窝头一顿吃上仨,五尺汉子像铁塔。一顿三碗粘糊涂,养个孩子胖嘟嘟

做豆腐传统做豆腐的方法:选料,黄豆须粒粒饱满,泡一夜,然用水磨拐成豆浆,滤去渣,用大锅烧开豆浆,点上卤水,接着用马勺进木制的豆腐盒子里,用白布上下兜好,放在边待其凝固,然后压上木板,使豆腐变的更加硬挺。一夜之后,便可上街售卖了。豆腐有老嫩之别,也苦与不苦之分,全在豆腐坊的师傅掌握之中。儿歌曰:鲜豆腐,白生生,要想生吃拌根葱;老豆腐,真耐炖,放块老姜焖一焖;豆腐干,下酒菜,过吃边喝不用筷;豆腐丝,一根根,香油一拌给俺妮,俺妮吃了去绣花,绣了一碗豆腐

村头茶馆乡村的小茶馆别具一番风味,它的炉灶一头高一头低,为的是多利用余火。这种小茶馆除了卖水,还兼作小饭馆的作用,为南来北往的客人煮面条、叨疙瘩、烩饼、馏窝头,经济实惠又快捷。村头古树下,茶饭飘香,南腔北调,舟车往来,是令人神往的好去处。儿歌曰:小茶馆,三嫂开,一溜桌橙门前摆,喝水咱有梁山泊,吃饭咱有馍馍台,观景咱去宋江寨,参佛咱去莲花台,南下恁顺运河走,北去紧靠黄河崖,东西南北往来客,三教九流去又来,天黑点点钱箱子,不够买双绣花鞋。

农家酒坊农家的酒坊比较简单,仅一灶、二锅、二桶、二铁盖而已。蒸酒之前,先取粮、糠麸、山芋等粉碎,然后掺上专制的酒曲,稍发酵,再装进架在锅上的大木桶里,盖上一个铁盖,下面架火猛烧,热气上顶,便带出了含酒的酒蒸气。这热蒸气遇到铁锅盖,便凝成水滴流下来,这就是酒了。开始时酒味甚浓,后来便逐步变淡,开头的酒称酒头,后来的称末稍。酒头一般用它待客,末稍自己留用。庄稼人家,一般都蒸上两坛,过年过节便够用了。儿歌曰:酒盅子,摔三摔,蒸上一锅老白干。清早喝一碗,下地干活摇对摆,中午喝两碗,一觉睡到日西甩。黑天喝三碗,薰跑媳妇下青海,气的他爹用脚揣,吓得小狗尾巴甩。

乡村药铺在农人们的眼中,乡村的药铺可是个神圣的地方,浓浓的中草药香,高高的药橱药柜,闪闪发光的银针,神态安祥的老中医,一切都显的神密和亲切,尤其针炙的效用,更 让人感到神奇无比。余小时候一次突然肚涨,老中医一针下去,立时症状减轻,不一会便完全好了,如果服西药,当不知得多少时间见效。儿歌曰:风寒发烧,甘草连翘,头痛咳嗽,川贝瓜蒌,头昏眼花,立参红花,吃饭不香,山楂干姜,肚子有气,放个响屁,身子发酸,罚你搬砖,吃饱就困,欠揍十棍。

乡村剧团乡村的剧团,是乡村文化的主力军,他们忙时生产,闲时演出,自娱自乐,很受乡亲们欢迎。中原地区戏曲十分繁荣,仅鲁西一带剧种不下五十种。一般演出时常当街搭一戏台,吊上几只汽灯,锣鼓一敲,便唱了起来,因是乡村剧团,行头当然不会太好,外穿戏装,里面还是穿的大棉裤,一抬腿,一投脚,里面的大裤腰便露了出来。一次贾庄村的剧团应邀去双庙村演出,一个旦角演员又黑又高,满脸白粉压不住黑气,大号的衫裙遮不住双腿,他在台上扭来摇去,拿腔作调,台下的观众一个个笑破了肚皮。儿歌唱到:锣鼓敲,响叮铛,戏班子,来俺庄,搭台子,开衣箱,唱啥戏,朱家庄,谁唱哩,牡丹张,亮架子,开了腔,吼一声,透天嗓,哼一声,婉婉腔,唱不好,心发慌,一张嘴,转了腔,一跺脚,鞋掉帮,一劈叉,裂了裆,一打挺,碰的汽灯没了光,一发急,一肚子戏词全忘光,下了台,脸没光,羞的光喝老面汤。

风中行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公路上时常可见如图所示的地排车,他们将两辆车的车把对在一起,挂起风帆,地排车便借助风力,自动行走起来。原来拉车的人,这时便成了坐车人,其洋洋自得的神态,让每一个路人都受到感染。而一些顶风而行,且又拉着重载的人,则对他们投之以无比妒嫉的眼神。儿歌曰:北风紧,沙滚滚,俺拉地排运石磙,石磙份量千斤重,不挂风蓬拉不动。南风刮,热汗洒,俺拉地排运砖瓦,挂上风蓬车径轻,一夜南京到北京。

秫秸垛乡村的秫秸垛,又大又威风,它是一个生产队甚或一个村的财富的象征。在盖房离不开秫秸的年月里,没有秫秸,谈何盖房,没有房,谈何立身过日子。另外,秫秸可以编囤,编筐,钉锅盖,铺床,就连纺线织布也离不开秫秸的帮忙。儿歌曰:秫秸垛,垛秫秸,一椽一椽垛当街,新娶的媳妇跟前过,理理罗裙匀匀腮。行路的挑子跟前过,打打磕睡发发呆,年轻的八路跟前过,唱唱歌子把会开。小妮爬到垛顶上,抓朵云彩不松开。

姑嫂练武鲁西南地区习武之风甚浓,连那些姑娘媳妇也常耐不住手痒,挥动木杈扫帚比试一番。这地方流行的武术流派主要是水浒拳派与少林拳派,外加一些地方流行的拳种,在水浒故里的武术之乡,小青年们个个都会个三拳两掌的。儿歌曰:三节棍,大砍刀,流星锤,长梭标,翻跟头,大下腰,蹲马步,铁掌抄,锤贯顶,番龙搅。一个招式没做好,叽哩咕噜摔两跤。

香油挑子香油挑子的扁担细长而柔软,一头挑油罐,一头挑芝麻筒,卖油的老者手提一个用两根细绳栓着的响铜板,悠起来,用小木锤连敲两下,声音悠扬悦耳,好听的很。村民们听到,便拿出精致的小瓶,装上半斤、二两,小心的捧回家去,孩子们吃面条时,便会有一、二滴香油飘散在碗里了。儿歌曰:东庄老头,来卖香油,香油径香,做碗浇汤,浇汤伴面,吃了好看,好看做啥,嫁个婆家,婆家磨香油,天天梳油头,婆家磨麻酱,吃的白又胖。

卖糖串乡村中卖糖串的多用一根长木杆,一头捆一个麦秸把子,糖串便插在这麦秸把子上。那时自行车少,乡里人便扛在肩上,走村串寨的叫卖。糖串晶莹闪光,在乡村冬季的一片枯黄中,它可是一道耀眼的色彩。儿歌曰:糖葫芦,一串串,馋得小子团团转,给娘要上一毛钱,买把糖串解解馋,给爹要上两毛钱,两根糖串拿着玩,玩来玩去进了肚,夜里牙痛坐不住。

对火老哥俩走对头,亲热的打招呼,并掏出新搓的烟叶,让对方品尝,也省了用火石打火,俩人的烟锅一对,火便借过去了。俩人一边有滋有味的吸烟,一边山南海北的扯上一通。老人们的棉帽、棉袍,手推的木轮车,早已随时代远去了。图上的两种木轮车,可是当时农家必备的车辆,无此,这个家庭将会被人瞧不起。儿歌曰:烟袋锅,铜做的,爷爷吸得烟沫子,烟沫子,烟叶搓,掺上二斤辣椒沫,一吸辣倒黑叫驴,二吸辣散大挂车,三吸辣的黄河干,四吸辣的地打颤,奶奶看见生气了,一脚把烟袋跺碎了,爷爷想吸没法了,背起粪簊子下洼了。

驼车鲁西的驼车一般用地产的槐木做成,坚固耐用,四、五十年不坏。它最适合在没有庄稼的垡子地里拖行。主要拉较重的农具,比如犁、耙等等。这种驼车是农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必备的农具。儿歌曰:木驼车,槐木架,驼车上边放张耙,耙上砸铁钉,妮在上边唱嘤嘤,驼车拉到大东洼,妮在地里掐朵花,驼车拉到老河崖,妮在河边逮鸟玩,驼车拉到垡子地,妮在地里学唱戏

掀石滚乡村的汉子们身高力大,干完一天的活计,仍有闲余的力气,于是他们便比赛掀石磙、掰手腕、摔跤等角力的活动。石磙一个约六、七百斤,汉子们硬是把卧着的石磙掀起来立好。有时,一个汉子可以一口气掀起四五个石磙,虽然气喘吁吁,但仍说再掀几个绝对没有问题。儿歌曰:掀石磙,石磙掀,小二掀了小三掀,小二掀了围场转,小三掀了个绕场圈,小二出了一身汗,小三喘了几大喘。喘几喘,出身汗,呆会咱再掀一遍,掀的石磙滴滴转

切牛蹄牛的蹄子虽坚硬无比,力负千斤,但时间久了,也会磨损变形,牛蹄一变形,便会影响牛出力,也容易扭伤牛的腿,于是要常请兽医来给牛修蹄子。兽医用一柄锋利的钢铲,把铲把夹在腋下,然后将牛蹄放到凳子上,细心的用铲子把牛蹄铲平。牛好似知道兽医给它来解除痛苦似的,老老实实的配合着兽医的工作。儿歌曰:牛皮条,用啥作,用老牛的肉皮作,牛角梳,用啥作,用老牛的弯角作,牛肉包,用啥作,用老牛的腿肉作,角板筋,用啥作,用老牛的蹄筋作。老牛老牛赶快跑,藏到家后旮旯角,天天我送一筐草,老牛给我干相好。

牛车牛车可是农家的宝贝,也是农家财富的象征,老式农家,没有五十亩地,养不起一卦大车。为何呢?一卦车须三头牛,须一座牛屋,须一人精心饲养,大车又须一座车屋,单这些附属设备,小户人家能置办的起吗。另外,打造一卦车需上好的槐木、枣木,还须用上一批上好的铁件几百斤,而且造车的工钱也不菲,这些开销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字。不过,这木制的老牛车就是结实耐用,三、五十年也用不坏。儿歌曰:大牛车,槐木造,套起车来走大道,一走走到黄河漄,吭吭哧哧上不来,扭头再去东平湖,走到半路断了轴,拐弯去趟胡家坑,咯嘣一声断了绠,回头再去八里湾,劈劈啪啪打响鞭,响鞭打的咯嘣脆,累的老牛喘粗气,喘了粗气放响屁,臭的把式直倒气。

太平车平原地带的四轮木车叫太平车,这种车比起两轮的大车显的更古老,也更笨重,这种车拐弯不方便,造价也高,这恐怕是它被冷落的一个原因吧。当年的淮海大战,刘邓大军的鲁西南战役,这种太平车倒出了不少力。儿歌曰:吱吱哇,吱吱哇,太平车子真各拉,西洼拉回一车豆,东岗拉回一车瓜,北坡拉回一车谷,南河拉回一车虾。吱吱哇,吱吱哇,坐上大车咱回家,拉个女婿瞪眼瞎,拉个媳妇鼻子塌。

赛驴车毛驴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是乡村的主要运输工具,一个家庭如有一辆毛驴车,便决定了这个家庭一定生活比较富裕,车老板也很自豪,儿子也会娶上个好媳妇。当时经常看到一长串一长串的毛驴车队,拉着石灰、砖瓦、粮食、棉花,靠着公路边,慢悠悠的行进着。到了晚上,毛驴车也很少停息。如果都是空车的话,他们则将十几辆车连起来,除第一辆车上的把式不睡外,其他人一律躺进车箱里大睡,任凭这长长的车队在空旷的原野里晃着铃铛,燃着如豆的马灯灯光,在雾气里穿行。老板们一觉醒来,驴车已在百里之外了。车把式们兴致高时,也会偶而赛赛车,看谁的车跑得快,此时驾车的把式们,神情之高傲,绝不逊于拿破仑率铁骑军冲锋陷阵。歌谣曰:毛驴车,胶皮袋,晃晃悠悠走不快,一天挣个十来块,管他大寨不大寨。拉地排的背上绊,给个大官也不换。拉地排的卸了车,就着烧鸡把酒喝。

瞎腔瞎腔是乡村的瞎子艺人演唱艺术的泛称,他们演唱的形式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坠子书、杨琴、莲花落等,但乡村的观众却懒得分那么清,见是瞎子演唱,便统称为瞎腔。瞎腔以说唱传统的“说唐”、“三国”、“水浒”、“大八义”、“小八义”为主,也时常来几出“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新戏。文革期间,他们也紧跟形势,开场便说:说书不说书,上场背语录,然后便背一至二段最短的毛主席语录,虽然短,仍错误百出,于是,便会招致一些斗争性很强的人们的严厉批评,艺人们便一脸恐慌,一晚上的戏也常唱的嗑嗑叭叭的不顺溜。艺人们的开场白:草稞子拧绳不如苘,黄河里吃水不如井,养儿不如亲生子,三伏天不如腊月冷。

端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比较流行小型的说唱艺术:莲花落、杨琴、快板书、瞎腔等。那时的演出,报酬很低,除了吃饱之外,也就是赚几十个窝窝头。这些乡村演员们来到村上,先选好演出的场地,到了吃饭的时候,便会敲起锣鼓快板,村民们听到锣鼓响,便知道村上来了艺人,吃饭时,便自动端上稀饭,或拿一个窝头,给艺人们送去。艺人们把稀饭喝光,把窝头则存起来。因此上,那些艺人都成了喝汤的好手,十碗八碗呲呲溜溜一会便进了肚。有人便戏称他们“瞎八碗”。这个称呼的由来也是因为凡是这样吃饭的人多是瞎子艺人,明眼的艺人由于演出水平较高,故而收入也较高,饭便不这样吃了。儿歌曰:瞎子腔,来俺庄,天黑俺去送干粮,捎上一碗小米汤,带上两棵绿葱秧,秫秸挺子折两双,晚上唱戏大祭桩,又吹又拉梆子腔,唱到了半夜不算完,一气唱到天放光。

车屋乡村的场院里,都会建有车屋,老式的大车放进去,便可免受日晒雨淋,因而,可使大车延长十年八载的使用期限;车屋还是麦收时场院的守更房;地净场光之后,这僻静的场屋里,还会时常闹出大大小小的奇闻,供村上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儿歌曰:车屋筒,放大车,燕子里面垒个窝;麦秸垛象座楼,拽把麦秸去喂牛;大黄牛,哞哞叫,拌草别忘加豆料;老牛倌,耸耸肩,坐下吸袋老旱烟。

砖瓦窑平面地区盖房的砖瓦需求量很大,烧砖瓦的窑有老式土窑,也有新式砖窑。烧制砖瓦的工艺流程大致如下:湮土,和泥,制坯,凉干,装窑,烧制,出窑,浇水,出售。六十年代以前,中原地区烧的都是老式青砖,而后便都改成了新式红砖。在没使用煤的年代里,烧窑都用柴草,每一座土窑的旁边都堆着小山一样的柴垛,由此可见,旧时的乡间砖瓦,该是多么贵重了。儿歌曰:小三搬砖,一搬搬到磨道里,一变变了个大叫驴。小三搬砖,一搬搬到鸡窝里,给他媳妇裹脚哩。小三搬砖,一搬搬到草棵哩,草棵里,有蚂蚱,蚂蚱蹦 了,小三病啦,蚂蚱来了,小三埋啦。

石灰窑石灰窑制起于何时,大约在殷商时期,如没有石灰,不可能建造巨大的高台和宫室。旧时烧石灰并不容易,没有煤炭,只有用柴草,那得多少柴草才能烧制一窑石灰,可见当时石灰的金贵。六、七十年代煤炭广泛用于石灰的烧制,在傍倚着山坡的巨大窑内,同时填入石块和煤炭,烧熟的石灰源源不断从下面取出,生石灰和煤也源源不断的填入窑内,窑内的火头长年不熄,窑前拉石灰的车辆长年不断。儿歌曰:烧石灰,运石灰,小三成了个小白猪(儿),光剩俩眼乌乌黑。石灰装到大车上,吱吱唔唔到汶上,汶上盖个三官庙,不敬和尚敬老道。老道指指石灰窑,石灰烧成了大石槽。

老宅中原的老宅,厚重苍古,墙有八、九十分公厚,外用青砖包皮,房上没女儿墙,墙上留射孔,房子用梯子相连,基本上是一个小小的城堡,这些老房子窗小门厚,屋里经多年的烟薰火燎,黑乎乎的,院子里树少而小,给人一种闭塞、压抑的感觉。这样的房子建成期约在民国或清末,那时战乱频繁,把房子建成这样,是很有道理的。儿歌曰:老家里,老房子,青砖垒到梁坨子;槐木门,榆木窗,顶梁柱子枣木桩;梨木桌上当门摆,罗圈椅子明晃晃;条几靠着墙根站,衣橱靠着大床帮;嘎勾一声火枪响,关上大门到楼上;东瞧瞧,西望望,原是打兔子的瞎咣当。

织布机配件摊乡村的集市上,专为织布的设备配件的摊子很多,上面备有梭、柱、刷子、络子、签子、磕头虫、油盒等等,妇女们仨一伙俩一帮在摊拉前精挑细捡,大声的和摊主讨价还价,摊主满脸堆笑,从不与任何一个顾客顶撞。民谣曰:杂货摊,集上摆,有绽有梭有签板;他大舅,买条柱;他大伯,买把梭;他大姐,买把绽子花布裹;他大姨,挑来捡去不着急,不着急,不着急,过了这集有下集。

纺线乡村的女人们,个个是纺线的好手,她们在娘家为闺女的时候,便已练成了绝好的手艺。纺线以细匀为好,车摇的快慢,手捏的紧松,手臂的平稳与否,是决定线质量的关键。女人们纺线多在晚上,如豆的灯光下,嗡嗡作响的纺车,伸缩有致的抽拉,外加姑嫂甜甜的密语,农家的生活里充满了甘甜。儿歌曰:嗡嗡嗡,纺棉花,一纺纺了个大甜瓜,爹一口,娘一口,咬了小妮的手指头,妮来妮来你别哭,那边来的是你姑,你姑拿的是花鼓,白天拿着玩,夜里吓马虎。

浆线纺好的棉线,须经浆水浆过,使其变得硬挺,不粘连,方好上机织布。浆过的棉线,须经凉晒,凉晒时还要用木棍不时的顿拽,棉线才能又直又硬。如天气晴好,一大晌线可凉干,收好了,适当的时间便可上机整经了。如若染色线须先染后浆,颜色既鲜,织布时又显得利洒。儿歌曰:三妹妹,浆线子,浆了一身浆面子,三姐姐,顿线子,线子断了一半子,三姑姑,熬浆子,浆糊粘了俩辫子,三奶奶,拍手笑,丫头片子不嫌臊,寻个婆家没人要。

迁线子布准备织多长,线子就得迁多长,相应的木橛子就得在地上砸几个,然后按计划好的花布样式,将不同颜色的线落子一个一个排好,再抽出线落子上的线头,一个一个的穿过线溜子,拢成一把,慢慢向外抽,抽长了,挂在橛子上。反复抽,反复挂,直到长度满意为止。落子上剩下的线,,多做成长穗,放在梭子里当纬线。这道工序一般要三至四人做,人要精细,毛糙人干不了这个活。儿歌曰:落子排一行,颜色真鲜亮,抽出线头来,搭在肩膀上,俩橛一丈布,仨橛两丈长,抽线不使劲,挂橛不着忙,线子迁五丈,不误吃麻糖。

桄线纺好了棉线,便须用桄线车子把线桄成大线把子,以备上浆之用,上浆后的线,一部分上织机作经,另一部分作成长型的棉穗作纬,作穗的棉穗芯里,女人们爱在里面放一个铜钱,织布时,掰开棉穗,拿出铜钱,里面的线头正好带了出来,把这棉穗放进梭子里,便可以织布了。儿歌曰:桄车子,风车子,吱吱吜吜转圈子,一转转到堂屋里,看见奶奶桄线哩,一转转到西屋里,看见姑姑作穗里,一转转到院子里,看见爷爷生气哩,爷爷爷爷别生气,桄线车子您做哩,摇上一圈磨破手,摇上两圈散架哩,要是摇 恼俺奶奶,没人给你做饭哩。

刷线子刷线子是织布前的整经工序中的一环,主要是把经塞进柱里,然后用竹刷子把经刷理顺了,“柱”是用竹硬皮挤成的,它的作用是顺着经线前后挤磕,目的是挤紧纬线,使之形成布,这个活须要耐心。花纹的经线要数的精确无误,不然织出的花纹便要出错了。儿歌曰:线柱了,六个翅,卷上线子五丈四。三嫂子,手轻轻,刷线一根也不崩。四大娘,毛糙活,线子刷断一叵罗。五婶子,嘻嘻哈,刷子刷散一大掏。大奶奶,噘着嘴,一个个妮子手没准,不用你这些捣蛋鬼。

织布从搓棉条到织成布约十五道工序:搓棉条,纺线,桄线,浆线,落线,纤线,凉线,顿线,上柱,刷线,卷线,栓机,做长穗,织布,然后捶布,凉布,这些工序进行完,织布便可结束了,然后便可做衣,缝被,裁成包袱了。织布的手艺是否高超,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灵巧的主要标志,白布可以一把梭织到底,花布便须用二把梭、三把梭,甚至九把梭才能织成,如果再配上提花,那花布就更绝了,现在这种花土布,可以出口,也可作工艺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儿歌曰:一把梭,织白布,染巴染巴作条裤,二把梭,织条纹,作成褂子扎挂人,三把梭,织方格,做成包袱包银壳,四把梭,织成花,穿到身上人人夸,五把梭,织成锦,送进京城当贡品,六把梭,织彩云,王母娘娘做罗裙,八把梭,织不好,花里花嗒象狗咬,九把梭,织得差,乌鼻灶眼疙瘩瘩,十把梭,不织拉,咔嚓咔嚓了机啦,这回丢人丢足了。

染布作坊染布作坊里五颜六色的染缸很多,染布师傅个个手被染的或红或绿或青,染布一般先漂洗,然后下锅染色,再漂去浮色,上竿凉干,用棒锤锤平,卷好,便可交货了。儿歌曰:染坊老师,两手黑黑;染坊大嫂,红裤绿袄;染坊二姐,脸像花朵;染坊毛驴,花红腚垂;染坊小狗,汪汪光叫不下

收布车子乡村的集市上,少不了染坊的收布车子,闺女媳妇们把自己精心织就的白坯布,交给染布的师傅,或玉白、或老兰、或水红、或鲜绿,色彩一样样的都讲清楚了,染布师傅一一记在布条上,缝在布卷上,下一集便在老地方等着拿染好的布吧。儿歌曰:平车子,轱辘转,染坊师傅街头站,红布绿布装满车,喜的老头胡子颤。回到染坊染八遍,红绿黄紫色真艳。裁成红褂小妮穿,小妮俊的像天仙,裁成蓝裤小小穿,小小像个武壮元,裁成黄褂毛头穿,毛头挨了一马鞭。

擀炮仗筒炮仗是乡村的传统节日用品之一,过春节办喜事,那有不放几卦炮仗的,因此,炮仗作坊,便成了乡村的常没作坊。炮仗筒的制作是关键工序之一,它用当地产的草纸,掺上一部分报纸,往一根铁轴上一卷,放在专用的榔头下,一辗压,粘上彩色的面子纸,磕去铁轴,一个筒便擀成了,然后把擀好的筒理顺了,用细麻绳捆成了一个六角形的筒捆,放在一边,便等下一道工序去切割了。乡村擀炮仗,爱在地窖子里进行,地窖子干湿适度,而且暖和,又不用占房屋,安全性也强。儿歌曰:小炮仗,劈劈啪,吓的小狗吱哇哇,吓的小鸡扑扑啦,吓的小猫钻旮旯,惊的小妮一抖撒,嘻的二小咧嘴叉。

扎炮仗眼的工序是在炮仗灌满药、封好顶,砸好底之后,扎眼的目的是从这个眼里安进炮仗捻子,起到引燃炮仗的目的,所以这个眼要扎得准,扎的深。扎好眼后,由小孩子安捻子。小孩子安一盘炮仗捻子,会有四五个炮仗的报酬。捻子安好后,大人们再用挤子把炮仗捻子挤紧了,以免编炮仗或放炮仗时掉捻子。捻子一掉,炮仗便不会燃响了。儿歌曰:炮仗捆成盘,高高摞起来,红黄兰绿紫,好看又好玩,红盘去扎眼,二叔头光摆,黄盘去扎眼,二姐手光甩,兰盘去扎眼,二哥膀子拽,绿盘去扎眼,二伯吸烟卷,紫盘去扎眼,二婶找不着锥子眼

切炮筒 穿炮捻擀好的炮仗筒子,须再捆成六角或八角的盘子,然后从中间一截为二,这道工序,称切筒。切筒的刀具很像鲁智深的禅仗刀,不过,这种刀具的年代可比鲁智深的禅仗刀早多了。穿炮仗捻子,是小孩子干的活,也就是把火捻子穿进已灌好药、又封好顶、砸实底的炮筒里去,需要穿得深。然后由大人用冲子、挤子把捻子给挤实了,这叫挤顶。挤好顶,便可散开盘子,鞭炮仗,打包装箱子了。儿歌曰:炮仗穿捻,小妮手快,半晌一盘,奖糖两块;小小手慢,东瞧西看,一盘一晌,爷爷光嚷。

编炮仗听水浒炮仗做好后,便进入到编炮仗的工序了,此时,大家的心情已比较放松,于是,大家便会推举出一个人来,专给大家读“水浒传”听,有时也读“三国”,“七侠五义”,“西游”等等,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听书,一边议论世间的忠奸是非,既干了活,又听了书,又懂了许多道理,长了许多知识,真是令人回味的美好场景。儿歌曰:编炮仗,听“水浒”,武松阳谷打猛虎;插捻子,说“三国”,火烧赤壁一把火;擀炮筒,念“西游”唐僧西天收孙猴;一冬炮仗都擀完,“七侠五义”都听全。

卖炮仗进入腊月廿便是年集,大家便起早贪黑的赶集卖炮仗,卖炮仗是件很苦的差使,天不亮便须赶到集市上占摊子,待赶集的人们来到,大家便须抖擞精神,站到桌子上高声吆喝,一至到下午三、四点钟散集,大家在小吃摊上随便吃点东西,便勿忙赶回家去,回到家,天一般都是黑的,吃过晚饭,便又忙着装箱打包,第二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二十里外的大集又等着他们了。在没有机动车辆的年月,仅靠两只脚板赶路,其辛苦可想而知了。他们从早赶到晚,脸也没空洗,洗也洗不净,在整个腊月,他们的脸和手,皆是黑黑的。可这也锻炼了他们健壮的休魄和朗朗口才。吆喝曰:南京到北京,好货到处兴,乡亲们,您走三步观六眼,回来再买也不晚,王家庄的炮仗等着你咧。乡亲们,你们认不准炮仗认不准人啊,认不准我这个厚嘴唇啊,来吧乡亲们,王家庄的炮仗今年又来啦。(未完待续)

在没有花露水和蚊香的古代?

中国古代的各类文献、小说以及出土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古人日常生活的线索。

在没有电的时代,祖先们有种种高招,度过暑热难耐的夏天。

多读读这类书,回想遥远的风景,再高的温度也会离人而去。

怀抱竹夫人

“竹夫人”是古人在夏天时为了取其凉意抱着睡觉的物品,一般为圆柱形,用竹篾编成,中间镂空。

“竹夫人”常伴人于枕席之间,这个名字不但贴切,还有种暧昧不明的味道。

竹夫人

不独是竹夫人,没有电扇空调的古人还制造了不少奇特的东西让夏天更加清凉。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就提到了这么几件:壬癸席、澄水帛和冰丝茵。

但是比起汉代不用机电自凉爽的清凉殿,以上诸般物件都是小巧思了。唐朝时期的空调房就更为进步了。

元·《刘贯道消夏图》

当然,看了宋朝人如何纳凉之后,你会觉得他们是最会过日子的。

《武林旧事》的《禁中纳凉》一节里讲皇宫中特别重视夏天的纳凉环境:种上长松修竹以达到浓荫蔽日的效果,又搞上假山飞瀑,飞瀑下方置上十亩大池,里头种满红白莲花,最绝的是在庭院里摆满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花,用风轮来吹,制造出清芬满殿的效果。

唐朝公主用来防暑降温的龙涎香也出现在了这里,不过宋朝更土豪,使用了“香珠百斛”。再加上“蔗浆金碗,珍果玉壶”,简直让人“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所以看到这里,你还觉得自己作为现代人有空调吹就很厉害吗?

巧思造冰箱

没有冰箱和空调,古人可怎么办呀?

坐享现代科技便利的人们,有时候犯起傻来,就会问出这样可笑的问题。

其实,要不是聪明的古人不断地积累经验,现代人怎么会一拍脑袋的发明个冰箱呢?

古人用冰的历史可早啦,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冬天把冰块凿来存放在冰库中,夏天再拿出来解暑。

每到夏天,周天子便会举办隆重的颁冰礼,按级别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解暑,以示天恩。这仪式后来历代多有效仿,比如唐代。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铜冰鉴

其实唐代藏冰不仅是官方的事情,民间已有夏天贩卖冰块的生意,只是规模有限,而到了宋代,卖冰在街头巷尾就很寻常了。

夏天的冰块除了拿来做冷饮、冰镇瓜果饮料,还拿来放在房间里降温。

古代冰箱的发明,一开始就兼具冰镇与降温之功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战国青铜冰鉴就堪称冰箱的祖宗:分内外两层,夹层中放上冰块,中间可用来冰酒,而打开盖子,渐渐融化的冰块则可以降下室温。

这种有冰箱和空调功能的两用容器,从青铜“进化”到陶制、木制,一直沿用至清代。

中式冰桶在19世纪已经成为普及的市民商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在北京发现了这种稀罕的设备,感到惊奇不已。

如果你能看到清代中式冰箱的照片,会发现,它和今天我们使用的冰箱,还真有些相像呢。

甘凉雪泡饮

既然我们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懂得藏冰和用冰,连冰箱都早早发明出来了,那冷饮就是夏季必备之物。

假设穿越到宋朝的街市上,您能喝到“绿豆、甘草冰雪凉水”(《东京梦华录》)、“雪泡豆儿水”(《梦粱录》),还有“雪泡缩脾饮”、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沈香水、荔枝膏水等各色“凉水”(《武林旧事》)。

所谓“雪泡”,就是饮料里加了冰雪水,夏饮需又凉又甜,这口味还真是从古到今都不变啊。

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众人消夏吃酥山

那么古人能不能吃到冰淇淋呢?这个不好断言。

但我们从文献、壁画上可以发现,唐代的高级宴会上出现的“酥山”,宋代的“乳糖真雪”,应该是奶油制成的冷冻甜品。

它们的味道或许和今天的冰淇淋不同,但是那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觉并无二致——“随玉箸而必进,非固非絺;触皓齿而便消,是津是润”(唐,王泠然《苏合山赋》),同样很爽!

馨香花果茶

当然,如果您畏凉,饮茶四季皆宜。

夏天泡一杯绿茶,是个好选择,不过《金瓶梅》里的人物才不喝这么寡淡的茶,书中那款最著名最奇葩的“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我们暂且不提,且看第十二回提到的一款“盐笋芝麻木樨泡茶”,这是农历七月,西门庆和一干损友跑到李桂姐处享受的茶饮,三味佐料入茶,“馨香可掬”。

当然这种饮茶方式在古代是备受文人雅士恶评的,“杂则失真”,是损害茶之本味的粗俗之举,但明朝的老百姓乃至富豪之家偏偏不理会高雅人士这一套,照喝不误。

时至今日,泡杯茶太过平常,倒不妨学学明朝人,抓点干鲜果品扔进茶杯,更激进的可以试试雪里蕻(即“春不老”)……那滋味,想想也是醉了呢。

轻纱薄露透

下面一个问题是,当古人住在他们的凉屋里,或者到街市上买冷饮的时候,穿的是什么呢?

在知乎还不存在的年代,有特别替古人担忧的网友就开帖讨论过“夏天那么热,古人穿衣讲究又那么多,那总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女人们还不得热死啊?”

有位网友感慨:“估计也就青楼女子和奸妃能内穿肚兜外罩薄纱凉快些,可怜啊!”

南宋《歌乐图》局部

咦?谁说古代女子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

要是只有青楼女子和奸妃才能穿肚兜加薄纱,那你让婉约词宗李清照情何以堪?

作家孟晖写过一篇《李清照的时装》(收入《潘金莲的发型》),描述宋代女子通行的服装样式是“背子+抹胸”,就是对襟长衫搭贴身抹胸。

宋·钱选《招凉仕女图》

“女性们还习惯于身着薄罗或薄纱的背子,任两肩、双臂隐现在轻浅的纱罗中。

这一风尚也是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王建在所作《宫词》中描写宫人服饰时,即有‘嫌罗不着爱轻容’之句。

可见那时宫廷女子的时尚便是炎夏时穿着抹胸,外罩能看到肌肤的薄纱长衫——别说是奸妃,忠妃贤后都穿得如此清凉呢。

传世绘画《簪花仕女图》,描绘的就是晚唐、五代贵族女子这种消夏装扮的动人风姿。

夏布却烦暑

不过,穿得“薄、露、透”并非抵御酷暑的唯一指标,何况袒露肌肤的穿衣之道并非贯穿于我国的各个朝代。

夏季穿衣,还得衣料清凉。

软罗、轻纱这一类常见于古文献中的夏季衣料,多为高级的轻薄丝织品,真正男女通用、贵贱不分的,还是棉、麻类织物。

不过后来更受欢迎的是苎麻,孙机先生在《中国物质文化》一书中,介绍了这种被欧洲人称为“中国草”的植物,是我国特产的优良纺织原料:“苎麻织物洁白清爽,清凉离汗,受人欢迎。”

可贵的是,苎麻衣吸汗,还散热快、干得快。

夏布

苎麻布别称“夏布”,纺织有粗有精,精细的夏布柔软轻盈,据称最细柔者可媲美丝绸轻纱,是专供皇家的高级衣料,而粗制的夏布则粗硬扎人,供穷贱之人穿用。

粗和细之间的差别就是手工的纺织加工技艺,这也是夏布制作技艺能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如今日渐怀念传统工艺的中产消费者们热衷于在淘宝上寻找夏布时装,并称赞其如何透气凉爽、舒适耐用。

嗯,夏布的确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不过提醒一句,现今生产的夏布,最精细的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莫错认哈。

红粉扑玉肌

盛暑之下,穿得再薄也不免如李清照描述的那样,“薄汗轻衣透”,所以洗澡是必须的。

古人洗手净面,清洁身体,使用“澡豆”,作用相当于肥皂,大约汉晋时期已流行于富贵之家。

澡豆不是豆子,而是加入各色香料、草药的豆粉。制作澡豆,近乎从人口中夺粮,如果不想这么奢侈,还可以用皂荚,也就是皂角。

到了明清时期,香皂基本取代了澡豆,什么茉莉花肥皂,玫瑰香皂,配料繁多,和今日的香皂的区别,大概就是“纯天然”吧!

明定陵出土的肥皂盒

洗过澡,就可以敷爽身粉了。明朝人书中记载过一款“利汗红粉”,主料是滑石粉,辅以心红、轻粉、麝香,“涂身体,香肌,利汗”,夏季最宜。

加入“心红”,就是从水银中提取的一种红色颜料,是为了接近人的自然肤色,“浴罢华清第二汤,红绵扑粉玉肌凉”(陆游《浣溪沙》),这般香艳的淡红色爽身粉该是女性专用吧。

扇底清风来

美人出浴,罗扇轻摇,是许多好色之徒描绘过的曼妙景象。

要说扇子,也是“国粹”呢,早期是宫廷礼仪用具,后来才成为纳凉之物和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说的是团扇,中国制造,而今天最常见的折扇,其实是舶来品。

明朝洒金折扇

折叠扇源于日本,以画工精美见长,后传至高丽,大约在宋代传入中国。

宋、辽、金时代的折叠扇,主要是仿制高丽扇。

到了明代,折扇或者说“聚骨扇”成了文人的必备道具,扇上书画开始流行,祝枝山形容说“书聚骨扇,如令舞女在瓦砾堆上作伎”,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乐此不疲。

不过明代的折扇挺奢华的,扇面多半是泥金或洒金,大概还残存着日本泥金扇的影响。

有一条慨叹明末风气的记载,“如金陵、苏、杭制扇遍天下,其糜金箔何限。”(谈迁《枣林杂俎》)那时候,一把折扇唰地抖开,明晃晃的才气派呢!

以上就是精豆儿电视剧分集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