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雍正王朝剧情第十三集

八王议政时为什么十三爷口吐鲜血?而八王议政时帮助雍正力挽狂澜,他跟着自己敬佩的四哥为朝廷办差,老十三又成为雍正夺嫡的左膀右臂,根本不替雍正出力。在半路上听到弘昼所说的反常情况后,替雍正掌控住丰台大营的兵权。雍正才挫败了老八的阴谋。雍正王朝中八王议政逼宫时?八阿哥胤禩利用雍正推行新政不得人心的空子,暗中联络组织了一个强大的阵容逼宫雍正,...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雍正王朝剧情第十三集,以及和雍正王朝剧情第十三集相关的内容!

雍正王朝剧情第十三集,八王议政时为什么十三爷口吐鲜血?

老十三是被活活累死的,而八王议政时帮助雍正力挽狂澜,是他为雍正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当初,雍正夺嫡时,老十三是兄弟中唯一一个支持他的。那时候的十三爷,意气风发,满身侠气,豪气干云。他跟着自己敬佩的四哥为朝廷办差,为灾民募粮,坦坦荡荡,不计个人得失。后来,太子被废,九龙夺嫡,老十三又成为雍正夺嫡的左膀右臂,每每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可是,由于个性过于狂放,行事过于大胆,老十三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惩罚,他被圈禁了足足十年。

这十年,是老十三人生中最黑暗的十年。它磨砺了胤祥的脾性,让他更加沉稳,但也打击了胤祥的精神,损伤了胤祥的身体。仅仅三四十多岁的年纪,便已满头白发。

雍正继位后,更是把老十三胤祥当做自己的第一心腹,很多大事都要依仗他。而雍正继位之初,受到众兄弟以及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对雍正阳奉阴违,根本不替雍正出力。于是,胤祥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原本身体就不好,再加上长时间的殚精竭虑,胤祥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到八王议政之前,其实胤祥已经重病在身了。

八王议政那天,胤祥是被人抬着去上朝的,身体已经极差。在半路上听到弘昼所说的反常情况后,胤祥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立即判断出老八要进行逼宫。于是,他立即掉头,急忙赶赴丰台大营,替雍正掌控住丰台大营的兵权。

后来,正是因为握住了丰台大营的兵权,雍正才挫败了老八的阴谋。可以说,没有胤祥,雍正这回就完蛋了。

可是,胤祥是挺着重病的身体去做这件事的。其中的惊、急、吓,必然难免。这又加重了胤祥的病情。

所以,当大局已定后,胤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松了下来,身体一下子就顶不住了,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不久后,十三爷胤祥就病死了。

雍正王朝中八王议政逼宫时?

在历史剧《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利用雍正推行新政不得人心的空子,暗中联络组织了一个强大的阵容逼宫雍正,企图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从而架空雍正。

这个庞大的阵容中有雍正的儿子弘时,上书房大臣兼九门提督隆科多,四位关外的旗主王爷,众多反对新政的官员,以及“铁三角”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

奇怪的是,一贯出现在朝堂,并且享有御前免跪的老三胤祉却不见踪迹,那么,他去哪了呢?他对此次事件持什么态度?

实际上,三阿哥胤祉之所以在“八王议政”逼宫时没有出现在朝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胤祉是“清流派”的幕后话事人,雍正在“科甲朋党”一案中打压了清流派,胤祉因此退出了舞台

第一方面原因,在“科甲朋党”一案中,清流派表面上嚷嚷着要雍正处置河南巡抚田文镜,实际上是反对雍正的新政“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推行新政的决心非常坚定,绝不会为了笼络读书人而放弃,但清流派的“倒田”声也很坚决。

清流派是通过层层科考入仕的文人,自然看不起捐生出身的田文镜和大字不识的李卫,可雍正却偏偏喜欢用李卫和田文镜这样出身不高,但是既忠心又肯实干的人,而清流派向来清高,绝不愿意与田文镜和李卫之流为伍,因此他们极力反对田文镜,也就等于间接的反对雍正的新政。

清流派表面的领袖是李绂,清流们也都遵从李绂的号令,实际上清流派真正的领袖是老三胤祉。而胤祉看起来温文尔雅,人很随和,向来以文人自居,再加上他喜欢结交读书人,他也一直干的是文人的事,组织了一大帮子文人墨客编书,因此,清流派也都愿意围绕在胤祉的身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这股势力在“倒田”时拧成一了股绳,着实惊到雍正了,因此,雍正决心要给这帮人颜色瞧瞧,在打击清流时雍正玩了一出“杀鸡给猴看”的戏码,既打压了清流派又把胤祉彻底给打蔫了。

实际上在《雍正王朝》中,“倒年”、“倒田”和“八王议政”一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八爷党一直在看戏、拱火,等到他们看到雍正得罪了读书人和士绅之后,才发动了“八王议政”企图架空雍正。

首先是声势浩大的“倒年”,在“倒年”时一大帮子朝臣联名上折子要求雍正处决年羹尧,最终逼着雍正不得不处决年羹尧,当然了,年羹尧自己嚣张跋扈是主要原因,但也离不开这帮人的推动作用,在处决年羹尧后,西北战事不利,雍正还一度后悔处决了年羹尧。

再接着就是“倒田”,雍正让田文镜在河南施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当地的读书人和士绅们非常不愿意,他们认为“十年寒窗苦读”求得功名,就是为了不当差不纳粮,现在你田文镜让我们跟普通人一样,那我们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田文镜虽然是清官,但为人比较苛刻,再加上他是纳捐出身,他本身也瞧不上读书人,因此,河南士绅和读书人反对新政的时候,田文镜的做法有些偏激,不但羞辱闹事的秀才还罢免了几个官员,田文镜还放话:“只要我田文镜在河南一天,士绅就要当差一天,纳粮一天!就算田文镜死了,河南也得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因为这是皇上的旨意!”

田文镜的做法激怒了士绅和读书人,因此,河南考生集体罢考,这一下事情可闹大了,事情传到京城,官员们上了联名折子声讨田文镜“请罢田文镜以谢天下疏”,要求罢了田文镜的官。李绂路过河南的时候还专程找了一趟田文镜,他自以为田文镜会买他面子,谁知,田文镜不但不给他面子,还当面怼了他一顿,因此,李绂一到京城就在雍正面前参了田文镜一本。

李绂参完田文镜,雍正当时没有表态,李绂又找到三阿哥胤祉说了一通,胤祉说李绂官还没有做通,并叫他不要管这些事儿,但李绂自诩清高,并扬言要为天下读书人求个公道,李绂还使劲吹捧了一番胤祉是读书人的楷模,胤祉也被吹的有点飘了,因此,他也支持这帮人闹一闹也好,于是,联名折子接二连三的递进上书房。

雍正被接二连三的折子搞得有些生气,生气之下雍正撕了联名折子,还是李德全提醒雍正“咱们大清朝的皇上不能撕臣下的折子,这是祖训”,雍正冷静下来,失神地望着案上撕碎的折子,“请罢田文镜以谢天下疏”几个字又刺进了他的眼帘。

雍正望着这几个刺眼的字,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走向殿侧的书柜,打开了柜门,柜子里整齐地摆着一只只奏折匣子,雍正的目光停在了一只大大的匣子前,接着他将一份厚厚的折子拿了出来,摆在那份参田文镜的公折旁,雍正对比一看,眼中闪出了寒光。

只见一份折子上写着“请杀年羹尧以谢天下疏”,再看看跟“请罢田文镜以谢天下疏”,字体完全一样!雍正又连忙打开两份折子的尾部,对照着上面的签名,只见“李绂”,“谢济世”,“陆生楠”的名字映入眼帘,第一个名字相同,第二个名字相同,后面的名字几乎全都相同,只不过顺序有些变换而已,雍正怒道:“朋党……朋党!”

雍正准备惩治这帮人,但胤祥劝他要忍,雍正怒道:“任何人,干扰新政的推行,朕都不会让步,不会姑息。哪怕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朕也在所不惜!”雍正虽这样说了,但还是听从胤祥的劝告,把联名折子粘好之后退回给了这些人。

谁知,这帮人居然蹬鼻子上脸,换了个花样继续上折子,这次不是联名,而是人手一份,还通过上书房施压要求处置田文镜,八阿哥胤禩乐得看到这种情况,于是,他和隆科多在一旁拱火,目的就是为了让雍正得罪更多的人。

但雍正没有上套,而是派弘历和刘墨林去河南查探,弘历和刘墨林查访回来后,报告了新政的好处,于是,雍正在朝堂让这些不要再上折子攻讦田文镜了,因为田文镜是实心办差的。

但是,李绂等人不服,在朝堂上大言不惭地数落“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弊政,是违反祖制的,还顶撞雍正,于是,雍正也不再惯着这帮人了,当堂给李绂,谢济世,陆生楠定了死罪,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敲打这帮人,顺带着敲打敲打他们幕后的话事人胤祉。

果然,当胤祉听说李绂等人将要问斩后,立马赶来求情,他对雍正说:“我用这个亲王的爵位换李绂的一条性命成不成?”

说到这里取下头上的宝石顶戴往御案上一搁。雍正既不搭话,也不看他,只是微闭着眼默默地坐着。胤祉急得道:“你倒是说句话呀!”雍正还是没有搭理他,连眼都没有睁开。

雍正之所以一直冷着胤祉就是为了彻底打压住胤祉和他背后的清流派,等晾得差不多了再开口,而弘历的到来正好时机差不多了,因为雍正是想让弘历这个接班人唱红脸,他自己唱白脸,让读书人记着弘历的好。

当弘历来了后,胤祉连忙说道:“你来得正好,三叔这张老脸已经不管用了!”弘历劝慰了一下胤祉,然后跪下来道:“李绂等罪该万死,请皇阿玛念在他们居官还算清廉,就法外施恩,赦了他们的死罪!”雍正这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默默地望着弘历。

胤祉看雍正态度有所松动,连忙说道:“皇上,一个亲儿子再加上我这个亲哥哥面子总算够了吧?御前免跪的恩典我也不要了,我给你跪下行不行?”说着挨着弘历也跪了下来。

雍正看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拿出早就写好的赦诏说道:“弘历,去吧。”他就是想让读书人记着弘历的好,因此并没有把赦免诏书交给胤祉,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胤祉,顺带着把清流派自然而然地也让弘历笼络过来,雍正这一举动可谓一举两得,既打压了胤祉和清流派,还让清流派念着弘历这个接班人的好。

当弘历拿着赦诏走了后,胤祉问道:“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这个时候才拿出赦诏?”

弘历走的时候,已过午时二刻,而李绂等人定于午时三刻问斩,因此,胤祉才这样问,雍正没有看他,而是意味深长地说:“李绂该不该死,自有天决定。”

谁是“天”?当然是雍正了,实际雍正压根就没想杀李绂等人,他早就嘱咐监斩的人不要动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演一出“杀鸡儆猴”的戏码,就是为了彻底打蔫胤祉和他的清流派。

老三胤祉在“科甲朋党”一案中彻底被雍正打蔫了,他也明白自己今后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远离朝堂才是他的最佳选择,因此,胤祉在“八王议政”事件中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三阿哥胤祉善于隐藏,坐山观虎斗是他一贯的作风

第二方面原因,老三胤祉一贯的作风就是坐山观虎斗,他坐收渔翁之利,胤祉善于隐藏,他以文而立,想用文博得贤名打动康熙,在热河行宫狩猎时,胤祉第一次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当太子胤礽的丑事被康熙撞破后,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模仿太子的笔迹写了调兵手谕,紧接着发生了凌潽带兵擅闯行宫。

康熙因此决定拘禁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看到机会来了,于是,一个劲地在康熙面前说胤礽的坏话,还向康熙建议杀掉太子胤礽以绝后患,结果被康熙骂道:“像你这样的蠢猪也想做太子?”

而一直隐藏的胤祉看到太子和大阿哥都吃瘪了,于是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老大和老二斗垮了,那太子之位也该轮到他老三了,因此,胤祉大义凛然地站出来指正大阿哥胤禔魇镇太子胤礽,胤祉本打算落井下石,结果他也被康熙骂道:“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隐藏已久又暴露的胤祉一击不中,又习惯性地隐藏了起来,直到康熙驾崩当晚,胤祉又一次坐山观虎斗,康熙临终前当着众阿哥的面说“传位四阿哥胤禛”,而八阿哥胤禩等人故意捣乱说是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于是,两派阿哥直接打了起来,而在整个过程中,三阿哥胤祉作为在场最年长的皇子,始终没有说话。

当张廷玉说还有遗诏的时候,胤祉立马说“有遗诏自然以遗诏作准”,他明明听到是传位给胤禛,但当时他不愿意表态,按他的想法让两帮人争执,看自己能不能渔翁得利,万一遗诏是传位给他呢。

当胤祥带兵控制住大局,隆科多拿着遗诏宣读完“传位于四阿哥胤禛”时,胤祉内心说道:“此时如果不跪,就要倒大霉了”,因此,胤祉适时地第一个跪下来称臣,他也因此得了一个御前免跪的资格,但雍正并没有给他安排职位,而是给他礼仪上的尊崇,因为他是以文人自居嘛。

因此,当“八王议政”事件发生时,胤祉有一次启动了自己特有的坐山观虎斗的属性,所以,他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八王议政”事件中之所以没有胤祉的身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雍正打击“科甲朋党”一案时,彻底把胤祉给打蔫了,打击科甲朋党主要是打压清流派,清流派表面的领头人是李绂,而幕后的话事人是胤祉。

第二就是因为胤祉一贯的做派,他隐藏在暗处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因此,“八王议政”事件中胤祉没有现身。

其实历史上的老三胤祉也是一个善于隐忍的人,他隐忍的连弟弟雍正都看不透,证明他的城府太深了,雍正曾评价他为: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

所以由于雍正看不透胤祉,因此他的结局也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好,历史上的胤祉在雍正八年(1730年)被雍正褫夺爵位,终身圈禁于景山永安亭,后来胤祉被圈禁的抑郁而亡。可以说历史上的胤祉比电视剧中胤祉的结局凄惨多了。

文宝生哪一集?

《雍正王朝》第13集

太子复位,康熙命太子为监国,自己则开始第六次,而且是最后一次的南巡。不久,太子开始报复,搞得恕反盈天。胤禛找到太子劝说,但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任伯安为救其弟,甘愿献出自己用了十数年来编写记录百官隐事的《百官行述》及几处钱庄、当铺。太子心动,欲拉十三阿哥胤祥下水帮忙,便找到己兼管到部的胤祥,并叫他杀掉郑春华。胤祥前去找文宝生,安排文宝生干事

年羹尧为什么背叛雍正?

首先一点,年羹尧并没有背叛雍正。

先列出年大将军的生平:

年羹尧(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年羹尧出身名门,其父年遐龄,历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广巡抚。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二十一岁考中进士,是雍正当亲王时的奴才。三十岁时升任四川巡抚,三十九岁官至四川总督。这是年羹尧在康熙皇帝在世时就获得的成就,四十岁就已经是封疆大吏,说明年羹尧是一个有能力、有才干的人。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更是备受倚重,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年羹尧被冷落:

年羹尧的失宠、继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年进京不久,雍正奖赏军功,京中传言这是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又说整治阿灵阿(皇八子胤禩集团的成员)等人,也是听了年的话。这些话大大刺伤了雍正的自尊心。

年羹尧结束陛见回任后,接到了雍正的谕旨,上面有一段论述功臣保全名节的话:“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在这个朱谕中,雍正改变了属过去嘉奖称赞的语调,警告年要慎重自持,此后年羹尧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年羹尧没有背叛雍正的分析:

年羹尧仗着劳苦功高和雍正当皇帝前潜邸的奴才的身份作威作福,但对雍正还是忠心的。毕竟自己的妹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雍正也给自己无数的高级待遇。所以,年羹尧压根没想过造反。还有,年羹尧虽然掌管着不少兵马,但很多都是八旗官兵,他们的家人都在京城。年羹尧造反,那些将领几个敢反。只要他们敢反,京城这边得到消息,就把这些将领的家属拿下。这些将领就是跟着造反,得知家属被拿了甚至被杀了也军心涣散了,也不愿冒这么大风险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一旦失败,就会落得不忠不孝的骂名。

再者,这些大军的粮草辎重都是从内陆运过去的。年羹尧敢反,雍正就掐断他们的粮草,没了粮草就军心涣散,就不战而败,到时候再闹起病变,年羹尧还是得一死。

还有,天下的兵马都在年羹尧掌握之下吗?别说天下了,西北军中,岳钟琪就是反对年羹尧的,有多少人想弄死年羹尧。当时年羹尧还让直隶总督给年羹尧自己磕头,直隶总督早已经对他满腔怒火了。年羹尧敢造反,这些人都会跳出来弄死他。

京城的隆科多,还有军中威望最大的十三爷都是吃干饭的吗,他们对年羹尧的行为也大为不满。年羹尧真想造反,雍正就调这些将领官员还有京师,热河,直隶,盛京,山东河南,两江,两广,湖广,浙江福建的兵马一起揍年羹尧,年羹尧能挡得住吗?所以,年羹尧本身不想反,也不敢反,也没有造反的实力。当雍正拿下他的时候,只能听天由命了,看雍正如何处置了。

年羹尧前半生是辉煌的,取代十四王爷胤禵,接任抚远大将军,率领20万部队围剿罗卜藏丹津,两次胜仗,取得胜利,从此不断加官进爵,并且扩大到他的父亲、哥哥、妹夫、以及年贵妃,雍正二年十一月回京觐见,可谓是凯旋归来,风光无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年羹尧不知道收敛,太过高调,也就是太狂了,他走过的地方要戒严,店铺要关门,见到王公贵族下马行礼,连马都不下,只是点点头而已,甚至有巡抚跪迎。树敌太多,举荐的官员太多,多的得单独建立档案,人称“年选”。 年羹尧的矛盾太多,树敌太多,举荐太多,挑战皇帝权威,功高盖主,为皇帝所不能容忍,并且贪污太多,于是斗转直下,皇帝开始组织人弹劾,搜集罪名,雍正三年,两个月时间,从不可一世的年大将军连降11级,成为庶人,庶人就是老百姓,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郃阳用兵不当导致805人死亡为理由,将其逮捕,锁拿归京,成为阶下囚,随后很快被赐死,结束了他的一生。

年羹尧辉煌的前半生和悲惨的后半生,不仅让我们唏嘘,这其中有一部分雍正帝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年羹尧自己,太高调,膨胀,没有坚守底线,不懂也没有做到鸟尽弓藏,触碰了皇权的威严,才导致的杀身之祸。

康熙帝十七子胤礼听闻雍正继位后?

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1738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

康熙帝十七皇子胤礼戎装

回答/撰文/日尧居zr

一,

这个问题不但在百度百科是查不到,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也没有表述,原因是这位康熙帝的十七阿哥胤礼参与或者见证了雍正帝登基的过程,很有可能还掌握了雍正帝登基的秘密,但不是他一位阿哥。

康熙帝的十七阿哥胤礼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此人背景深厚,由于身体欠佳,所以他从不张扬而避其锋芒,他需要的是明哲保身,所以在雍正帝登基不久就被晋封为“果亲王”。

果亲王,十七阿哥胤礼本身就是皇子,可是他的福晋(老婆)那边的背景也是相当豪横;他的岳父是“阿灵阿”,福晋的外公就是康熙帝辅政四大臣的“遏必隆”,这就说明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又是他岳父阿灵阿的亲姐姐,而遏必隆又是康熙帝的十阿哥胤䄉的外公,这就是十七阿哥胤礼的政治背景。

哎;清王朝皇族的姻缘太乱,难怪有“臭汉,脏唐,埋汰宋,明遢喇,清鼻涕”之说,实在难以捋顺!

二,

关于雍正帝继位之说,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演绎看似刀光剑影,你争我夺的紧张气氛,实则这种皇位继承人之争已经在康熙五十一年,甚至更早就已经拉开架势对这个康熙帝的皇位虎视眈眈。

当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以后,明眼人都看出了这次太子的被废是彻底凉凉了,那么康熙帝在此一个时期处分了继位主张立储的大臣后,心里开始把考虑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的是拿到了意识日程,最终他确立了皇十四子胤祯(胤禵)。

康熙五十七年,青海,西藏一带的准噶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发生叛乱,朝廷派大军反而兵败,于是康熙帝派“恂郡王”十四阿哥胤祯为大将军,并且于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发出上谕交议政大臣:

十四阿哥既授大将军领兵前去,其纛雍正黄旗的纛,照依王纛式样。简亲王之子永谦,令其带伊父之纛前往。将上三旗侍卫派出三十员。庄亲王之护卫,既于一切之处,俱不行走,如其护卫并亲军中有情愿告往效力者,尔等亲加拣选奏闻。

通过看康熙帝这一系列举动几乎向外界表明了皇位继承人的人选,用正黄旗纛;这是代表天子亲征一样,以这样的军旗昭示:“大将军,王”!这还用明说吗?

康熙帝戎装亲征图片

三,

清《世宗实录》有记载;皇四子胤禛,康熙十七年出生于畅春园,此皇子深沉内敛,尖酸刻薄,注重依照打扮和修理边幅,“丝毫不漏行迹”,所以康熙帝给他一个考语;“喜怒无常。”有康熙帝考语记录:

皇四子胤祯作为人君如喜怒无常,必然容易滥杀无辜,此乃暴君入继大统断不可为。

康熙帝对于四阿哥胤禛的这种考语昭示以后,似乎四阿哥胤禛就没有入继大统的机会,众兄弟们也心照不宣。可是思念过胤禛在暗中并没有放弃,并且不动声色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布局。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传来了康熙帝于畅春园病重的消息,四阿哥胤禛寸步不离左右,只当日一天时间就进入康熙帝病榻前探视五次之多,此时的圣祖必劝皇四子胤禛“好自为之,”我们从官方书籍及野史也可找出痕迹,特别是官方出版的《世宗实录》记载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情形:

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趋至御榻前,抚足大动,亲为圣祖更衣,时王大臣恭议殡殓大礼,宜奉大行皇帝还宫。

康熙帝驾崩,众皇子在榻前(影视资料)

四,

那么康熙帝驾崩时,究竟都有谁在场?皇子及相关大臣都有哪些分工?有私家记载《永宪录》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说法,并且说明了“十二皇子胤裪”听说四阿哥胤禛即皇帝位后有惊慌失措状态,并且有“疯狂”状态。

当时康熙帝驾崩那一刻除了皇五子恒亲王胤祺因为冬至在孝东陵祭祀未归以外,有诚亲王胤祉,雍亲王胤禛,入内康熙帝榻前,其余廉亲王胤祀,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贝勒胤禑,贝子胤祎等等俱在康熙帝寝宫外跪候。

而此刻上书房大臣中靠前的还是“马齐”,次之有张廷玉,当隆科多进入康熙帝寝宫时宣布康熙帝遗诏:

戌刻,圣祖宾天,上哀痛号呼,尚书隆科多进曰:“大行皇帝,深惟大计,付授鸿基,宜先定大事,方可办理一切丧仪。”上恸哭仆地,好久,乃起。

如此说来,果亲王胤礼已经在康熙帝寝宫外跪候,岂能不知四阿哥胤禛继位之理?那果亲王胤礼“疯迷”什么?只有一条解释:那就是他听隆科多宣布的皇位继承人不是他想象的人,特别是由四阿哥胤禛继位是他惊慌失措,原因呢?

隆科多宣读康熙帝遗诏(影视资料)

五,

十二阿哥胤裪干嘛去了?原来在康熙帝病重期间,命十二阿哥胤裪于乾清宫敷设为康熙帝祈福几筵而未知康熙帝已经晏驾,那时候他的封号还是固山贝子,当皇十二子胤裪从乾清宫回家路过西直门时,正好碰到嫌弃从畅春园进城的隆科多,当他从隆科多处得知传位四阿哥胤禛有雍正帝这样的谕旨:

朕闻隆科多奏云;“圣祖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十二阿哥胤裪在内值班,闻大事出,于西直门大街告以朕御极后,为何神色慌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府邸?”

实际上,果亲王胤礼和十二阿哥胤裪一样,闻听雍正帝继位无不惊骇万分,其中缘故很好解释;首先是感到太意外;其次是他们明白他们的四哥做了皇帝,以他的性格和他铁面无私的严苛,恐怕未来的好日子到头了!

注意:隆科多在畅春园是口头宣诏,然后先期回城进入大内,目的是约束步军统领衙门和封闭九门,等待刚刚继位的雍正帝扶康熙帝梓宫灵柩回宫后进一步研究康熙帝遗诏一事。这不是本人瞎猜,后续还有佐证跟进。

到了雍正八年以前,怡亲王,十三阿哥胤祥曾经向雍正帝求情保奏,十七阿哥胤礼进封果亲王,并且得到了雍正帝的重用,还把最小的儿子弘膽过继给了果亲王胤礼。至于十二阿哥胤裪也并没有被雍正帝过多责难,可能因为他的身体一直不好的因素吧!

——END——

我是号:日尧居,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弘历狩猎见康熙是哪一集?

弘历狩猎见康熙是第8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男,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以上就是雍正王朝剧情第十三集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