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计2第33集剧情,王昭君为什么出塞?
公元前33年的仲春二月,年仅19岁的后宫女子王昭君,从繁华的的京城悲壮地走向茫茫草原,她将穿过浩瀚戈壁,越过黄沙漫天,去做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若干妻子之一。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的落雁,指的便是王昭君。你读过最孤独的诗词是什么?
1、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忆故居》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6、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7、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 冯延巳《采桑子》
8、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 冯延巳《鹊踏枝》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11、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柳永《蝶恋花》
12、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柳永《行香子》
13、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柳永《尾犯》
14、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柳永《浪淘沙》
15、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7、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轼《蝶恋花》
18、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韦庄《谒金门》
1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20、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令》
2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2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24、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李煜《乌夜啼》
25、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蝶恋花》
2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7、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徐昌图《临江仙》
28、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29、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晏几道《诉衷情》
30、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 梅》
31、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陆游《清商怨 葭萌驿作》
3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33、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34、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朱淑真《菩萨蛮》
35、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史达祖《临江仙 闺思》
36、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蒋捷《梅花引 荆溪阻雪》
37、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贺铸《菩萨蛮》
38、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39、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刘克庄《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
40、间愁似线。甚击损柔肠,不堪裁翦。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王月山《齐天乐》
41、离愁万种,提起心头切。比霜风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与分说。
——张淑芳《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42、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曹祖《青玉案》
43、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长相思》
44、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
——孙道绚《忆秦娥》
45、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舒亶《虞美人 寄公度》
46、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卢挚《沉醉东风》
47、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乔吉《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
4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水仙子》
4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感旧》
50、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5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52、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容若《南乡子》
53、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5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5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
5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
57、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性德《鬓云松令》58、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性德《虞美人》
59、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性德《采桑子》
60、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纳兰性德《采桑子》
61、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纳兰性德《采桑子》
62、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纳兰性德《采桑子》
63、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纳兰性德《菩萨蛮》
64、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纳兰性德《采桑子》65、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纳兰性德《谒金门》66、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王国维《点绛唇》
6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江雪》
68、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
——方岳《别子才司令》6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70、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 《临江仙·送钱穆父》7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 /《登岳阳楼》72、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
7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7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75、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洪瑹《菩萨蛮 宿水口》
76、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辛弃疾《生查子 独游雨岩》
7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8、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79、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80、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8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
8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83、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唐寅《美人对月》
84、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 《金缕曲》8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 《项脊轩志》
8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
87、你说你孤独,就像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州府。——海子
88、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孤独》
你能慢慢的编出结尾来了吗?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清平乐》故事结尾是这样的:一,由于夏竦对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不满于是让女仆更改了石介与富弼的书信诬蔑范等人,导至庆历新政最终宣告失败,改革派均遭到顽固派弹劾,范仲淹,韩琦,富弼一干人等均被贬黜!
二,张妼晗生下的第三个女儿最终也不幸夭折,由于接连丧子,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再加上身体的消耗最终香消玉殒。临死前赵祯抱着妼晗痛苦不己!其死后仁宗便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追封其为“温成皇后”。
三,赵徽柔长大后因不满父亲给自己安排的婚姻(赵祯将其嫁给了自己亲生母亲李宸妃弟弟的儿子一一李玮),尽然″夜开宫门",遭到群臣强烈进谏,同时仁宗又发现女儿与梁怀吉之间不被世人接受的情感后勃然大怒,将徽柔关进深宫,并告诉赵徽柔终生不能与怀吉相见,。赵徽柔至此疯疯癫癫,抑郁而终,临死前赵徽柔肯求父亲见怀吉最后一面于是赵祯含泪痛苦的答应了女儿的请求,最后徽柔在怀吉的怀中微笑着死去!怀吉伤心欲绝!
四,赵祯的第一个儿子最兴来最终也不幸夭折,好在苗娘子后来又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来也死了)于是于仁宗便封苗心禾为贵妃!
五,由于常年累月重负和一连串的痛失亲人,身体上积劳沉积再加上精神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最终赵祯也一病不起也早早地死去。临终前官家拉着皇后手互诉衷肠,皇后痛苦万分!
六,官家临终前颁下御旨传位于赵宗实,于是赵宗实身着龙袍坐于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两旁站立,而曹太后曹丹姝则安坐于官家一侧中间一帘相隔!而张茂则则在太后一旁侍候。此情此景与开头时年幼的赵祯上朝之时真是何其相似!正是印证了那句老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以上便是我个人根据史料以及剧情的发展和我个人的理解编撰的《清平乐》接下来的剧情和最后的结尾!不足之处请谅解!也欢迎大家点评!请勿抄袭谢谢!
有什么思念家乡的诗词?
写故乡的诗句太多了,今天我跟大家一盘佳肴:《避地复归故乡》出自宋代诗人葛立方。其诗云:二老堂边花作林,不愁酒竭贳貂金。宗人避世散还聚,才子哦诗绝复寻。莫话衣冠一酸鼻,回思戎虏几寒心。半墩仙隐吾庐在,人认桃源鸡犬音。同时,我也呈一首我写的歌词,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老村庄我的故乡
作词:周忠应
一堵堵斑驳的墙
诉说岁月的沧桑
六百年历史风霜
让古村美丽开放
孕育希望的地方
成为幸福的方向
有个古老的村庄
张谷英幸福安详
繁衍生息的地方
是美丽的老村庄
溪边梳妆的姑娘
她向着青春张望
一条青石板长廊
连着六十条小巷
二百零六个天井
接纳雨水与阳光
一个善良的屋场
人人都有好心肠
幸福梦想在飞翔
老村庄我的故乡
定陵地宫是怎么打开的?
“小心毒气!”1957年5月19日,明定陵金刚墙圭门顶端一块48斤重的城砖刚被抽出,旁边考古队员提醒的话音未落,只听“噗”的一声闷响,一股黑色烟雾从洞中喷射而出。一股刺鼻的腐烂霉变气味随之弥漫开来,在场的考古队员被呛得发出阵阵咳嗽声。
其实郭沫若、吴晗等人最先提议发掘的不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而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坐落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安葬着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长陵,所以长陵就成为郭沫若等人的首选目标。
1956年初,由队长赵其昌、副队长白万玉等9人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对长陵正式勘探发掘。明清时期的皇陵封土大多采用宝城、宝顶形式。简单说就是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并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就是“宝城”,圆顶就是“宝顶”。可惜考古队围着长陵的宝城、宝顶考察多日也未发现地宫入口。
鉴于发掘长陵毫无头绪,就有考古专家提议先试着挖掘一个小陵墓,等经验丰富了再发掘长陵。于是考古队又将目标转向了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
当时考古专家认为朱高炽只在位10个月就驾崩了,献陵修建比较仓促,规模也比较小,应该比较好发掘。而且献陵距离长陵也最近,可以给发掘长陵带来借鉴意义。但是考古队经过半个多月考察,并未能找到献陵地宫的蛛丝马迹。
就在考古队员情绪低落时,队长赵其昌无意中发现距离地面3米高的定陵宝城墙上,有几块城砖因年久失修有些塌陷,露出了一个直径约0.5米的洞口。赵其昌赶紧让队员们搭人梯上去查看,发现里面有砖砌痕迹,好像是一个券门的顶端部分。
“这是地宫入口!”考古队员们顿时兴奋地喊起来。随后考古学家夏鼐亲临现场勘察,凭经验断定这就是通往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耗时6年,花费800多万两白银修建而成,其规模在明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但其建成300余年来,已遭过3次大火。
明末李自成率军逼近北京攻下明十三陵后,曾放火焚烧十三陵大殿,并捣毁了定陵、庆陵、德陵的城墙及地面建筑。后来清军入关又放火焚烧了定陵以及德陵,只不过定陵的明楼修筑得坚固,才有幸得以保存下来。
1956年5月17日,明定陵正式开始发掘。考古队首先在定陵宝城内侧正对着洞口的位置,挖了一条长20米、宽3.5米的探沟,目的就是先摸摸地下的情况。
“石条上有字!”一位民工忽然大喊一声。所有人都被吸引过来,只见石条上雕刻着3个字“隧道门”。吴晗等人闻讯赶来后,一致认为这里就是地宫隧道入口。
果然不出所料,当探沟挖掘到距离地面4.2米深时,考古队在“隧道门”刻石的下方,发现了一个用城砖砌起的券门(拱门),同时探沟两侧也发现了两道用城砖整齐平铺的砖墙,两墙之间有8米宽,犹如一个弧形胡同由南向北延伸开去。
考古队断定这个用城砖砌起的通道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砖隧道”,也就是通向皇陵的第一条隧道。考古队面对新突破,为了保证定陵内部的安全,没敢贸然拆掉那道券门。
考古队为减轻挖掘的工作量,没有继续挖掘而是沿着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绕到定陵明楼后面又开挖了一条宽10米、长30米的探沟。谁也未料到考古队的这次挖掘方向的调整,差点使他们迷失了方向。
第二条探沟挖掘一个月后,不仅没有发现新线索,就连先前发现的隧道砖墙也离奇消失了,甚至还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民工的情绪。
原来有一天施工过程中突遇雷雨天气,当地民工谷永中、张利、周福林就跑到长陵的棱恩殿避雨。当时谷永中依靠在棱恩殿内左侧的大柱子旁,张利与周福林则坐在大殿地上。突然一个炸雷将谷永中依靠的柱子劈倒,谷永中当场倒地死亡,而周福林与张利也被雷电击伤。与此同时,定陵明楼右侧前檐上的琉璃瓦兽也遭雷电击落。
考古队当时雇佣的民工大多是附近永陵村、守陵村的村民,他们都是600年前迁居此地看守陵园的卫士后代,所以他们受祖辈影响,自幼就对这些皇陵心怀敬畏之心。
由此这些民工开始担心是不是万历皇帝显灵警告人们不要挖掘定陵,甚至还有一位年长民工跪在定陵明楼前,一边磕头作揖,一边痛述自己的“错误”。
而就在同一天,裕陵村的一位中年妇女,看到雨停了就到外边的草垛拿草,忽然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家人赶紧请来一位神婆。只见那位神婆从腰间拿出一根寸半长的银针,瞅准中年妇女的人中穴位就刺了下去。
随即那位中年妇女大叫一声,然后一边向大街上跑去,一边喊道:“我没有错,都因为定陵内来了一群人,要挖我的老窝,我没办法呆了,救救我呀!”中年妇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怪异症状。有人认为这是得了“撞克”。直白说就是这位中年妇女被万历皇帝的鬼魂缠上了。
其实雷击现象完全可以利用科学原理解释,而那个中年妇女事件很有可能是神婆捣的鬼,但当地百姓却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有的民工借口溜了,有的民工则干脆辞工不干了,即便是留下来的民工也开始懒散起来,第二条探沟的挖掘工作就此陷入了困顿状态。
赵其昌与白万玉苦口婆心地给民工们做工作,才总算稳住了军心,使发掘工作得以继续下去。夏鼐针对前段时间的挖掘情况,建议继续向深处挖。果不其然,挖掘工作很快就有了新突破。
1956年9月的一天,民工栾世海无意中刨出一块宽约半尺多、长约尺许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一行字:此处距离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明朝时期将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那么石碑上的刻字是对地宫具体位置的提示吗?
考古队员们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块石碑就是“迷路碑”,是墓主故意混淆视听,甚至还有可能指向的就是致人死地的暗道。不过吴晗等人却认为这块石碑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因为皇帝与皇后不可能同时死去,这块石碑就是为后死者入葬时指引方向的。
于是考古队根据石碑提供的线索,重新调整了挖掘计划,又开挖了第三条探沟。后来这块指路石碑被奉为开启定陵地宫的钥匙,而被原地保护起来,迄今仍静静地躺在定陵博物馆的橱窗内。
金刚墙属于地宫的保护墙,一般金刚墙后面就是地宫。于是考古队员为了让出土文物能够抢在一个不冷不热、比较湿润的季节完成整理、修复以及保护工作,又在探沟上面搭建了一个脚手架,并从京城租赁了一台卷扬机、几辆小矿车,然后安装了铁轨以加快挖掘速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整计划向西开挖的第三条探沟,刚开挖不久就发现了两道东西走向、用花斑条石砌成的石墙。这两道石墙间距足有8米,向西下方向倾斜,全长差不多有40米,很明显这应该是比砖隧道更高一级的石隧道,这就说明定陵地宫已经近在眼前了。
果然,考古队在石隧道尽头发现了一道用明砖砌成横贯南北的大墙。大墙的墙基由4层条石铺成足有1.6米厚,石基上方则由56层墙砖与灰泥砌成,墙高足有8.8米,上面顶着黄色琉璃瓦檐。这就是考古队历经波折苦苦寻找的定陵金刚墙,这一天距离考古队在定陵挖下第一锹土,已经整整过了一年时间。
金刚墙的中央隐隐约约有一个上窄下宽的圭形门券。券门上的砖砌没有用灰浆,就是干垒起来的,所以在陵道填土300余年的侧压力下,券门已经向里凹进去了大约有2CM多。由此可见考古队拆除券门应该很便利,而金刚墙后面的定陵地宫已近在咫尺,于是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纷纷前来一睹金刚墙的威武雄姿。
可就在金刚墙被发现10天后,有关明定陵的各种传说又开始在当地流传,甚至还有人说定陵中布置了毒气、暗箭以及陷阱等防盗机关,进入定陵者必死无疑。
这天一位身穿破衣,头戴斗笠的老汉来到定陵工地,神神秘秘地对民工说:“我家有祖传的陵谱,上面清晰写明定陵地宫中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小船。后面还有一条深达1万丈的深沟,沟上铺了一块翻板,沟底布满了铁刺。人们只有乘舟过河、踏板过沟,才能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而若想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只有与万历皇帝生辰八字吻合才行,否则就会丧命。”
神秘老汉的话顿使工地上平添一丝紧张气氛。而中国古代史书上也确实曾有记载说,有些皇帝为避免陵寝被盗,就安装了许多厉害的暗道机关。只要有盗墓者进入,那些机关就会立刻启动杀死盗墓者。那么定陵地宫内是否也会有这些厉害机关呢?
各种传说、野史记载在工地上一经传来,考古队员内心也开始有些惴惴不安起来。郭沫若等人认为像陷阱、暗器之类说法应该不成立,而且定陵已经建成300余年了,即便有这些设置也应该年久失灵了。
至于地宫中提前放置毒气的说法,郭沫若等人也不太认同,毕竟300多年前的科技应该对化学毒气还未有太深的认知。不过地宫中的防腐材料应该少不了,历经300余年时间,其发生化学反应散发出的毒气,倒是对人体应该或多或少有些危害。
随后郭沫若等人又到现场安抚考古队员情绪,告诉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以保证自身与文物安全。尤其是学医出身的郭沫若还告诫队员们,古墓内有尸毒,千万不能大意。
于是考古队为确保万无一失,不仅配备了防毒面具、胶皮手套、矿工安全帽、马灯、福尔马林等物品,甚至还为避免探沟阳光不均匀现象,将打开金刚墙的时间定在了晚间。
可就在预定拆除金刚墙的那两天,十三陵的天空总是乌云密布,雨下得并不太大,但就是打雷打闪让人感觉怪怪的,所以没有人愿意第一个进入地宫,甚至也没人愿意成为第一个拆除第一块墙砖的人。最终只得利用抓阄的办法确定人选,可以说现场的气氛紧张极了。
考古队为了安全起见,决定先拆除圭形券门顶端的几块城砖。因为墙砖没有灰浆黏合,所以抽动并不太费劲。当墙砖被抽出后,里面并没有什么乱石、暗箭之类的暗器射出,只有一股难闻的气体窜出。
在现场指挥的考古专家夏鼐告诉大家,这是地宫内已积蓄300余年的腐烂物体散发出的气味,只要放净后就没事了。于是考古队员们等洞内气味排完后,又继续拆除券门,直拆到第15层时,才停止抽拆。
考古队为了让洞中腐臭脾气彻底排出,并没有急于进入地宫,而是又晾了一天时间才开始行动。经验丰富的白万玉为慎重起见,想让民工到附近的昭陵村买一条狗,先让狗进去试试看地宫里面是否有毒气、陷阱之类暗道机关。
可队长赵其昌却担心狗进去后,会破坏里面的随葬品。于是白万玉就让民工买来一只大公鸡扔进了洞里。但由于洞里太黑,洞口处太亮,大公鸡根本不在里面呆着,很快就扑棱着翅膀从洞口处又飞了出来。
没有办法,赵其昌、白万玉就让年轻的考古队员庞中威第一个进洞。庞中威感觉应该没有多大危险,就鼓了鼓劲儿,带好防毒面具,手提马灯爬进洞中。白万玉用一根绳子拴在庞中威的腰上,另一头由洞外的人紧紧攥着。庞中威在洞中探险,洞外的人则时刻盯着绳子的动静。
庞中威下到洞中,感觉手中的马灯太暗,干脆就用手电筒照路。他弓着身往前走了几步,感觉落脚之处有些细微的声响,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些腐烂的绳索、木板之类,遂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并没发现传说中的暗道机关,于是就按照事先约定的平安无事暗号,用手电照向了洞口。
赵其昌等人一看洞中并无异样,也跟着进入黑乎乎的洞中。他们借着手电光四处查看,很快就看到一个用整块汉白玉巨石雕琢而成的大门。他们用手电透过石门缝向里面一照,发现里面漆黑一片,只看到一个看不清形状的长石顶着石门,无论用多大力气都推不开石门。
原来古代皇帝为防陵寝被盗,都设有反盗窃工具顶门石,那么又该如何顺利挪开顶门石呢?考古队查阅资料翻到崇祯时期的史书,发现开墓门是用一种像圈一样的拐钉钥匙。简单说就是把拐钉钥匙竖着放进去之后,再把它翻过来形成一种豁口套在顶门石上,然后再用木棍慢慢推开顶门石。
考古队利用拐钉钥匙与木棍顺利打开了定陵地宫大门,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皇陵地宫的真实情况。这是一个完全用条石雕砌而成的石头宫殿,沿着一条纵向中轴线分布着前殿、中殿、后殿等三个大殿。
地宫里的前殿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中殿就像一个会客厅,里面摆着一套雕刻着龙形图案的汉白玉座椅,而座椅前面则摆放着两个巨大的青花龙纹大瓷缸,里面盛满了黄蜡。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万年长明灯,只可惜黄蜡还满满的,灯芯却早就熄灭了。
中殿有左右两个配殿,左配殿空空如也,右配殿中设有棺床。也许右配殿是朱翊钧为最宠爱的郑贵妃预留的位置,可惜郑贵妃薨逝后,大臣们并未按朱翊钧遗愿,让郑贵妃葬入定陵,所以右配殿虽有棺床,却也是空无一物。
等到考古队员进入地宫后殿,发现万历皇帝摆在正中,孝端显皇后与孝靖皇后的棺椁分列左右,棺外则摆放着一箱箱的陪葬品。那些木箱大多都已腐烂,许多陪葬品都裸露在外,但是蒙尘遮不住珠玉之光,大部分陪葬品依旧光彩夺目。
陪葬品中除了少量祭祀使用的礼器,大多都是皇帝、皇后生前所用的生活器皿。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纯金食盒、黄金或白玉的酒壶酒杯、以及大大小小的银碗银盘等食具,这就有力印证了万历皇帝后半生沉迷酒色的说法。
考古队整理出大量的珍宝后,就对万历及其皇后棺椁内的陪葬品充满期待。因为据说孙殿英东陵盗宝时,最有价值的陪葬品都藏在慈禧的棺椁内,那么万历皇帝的棺椁中也是否如此呢?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万历皇帝棺椁内陪葬品数量之多,工艺质量之高还是令人咋舌。考古队员整整清理出11层陪葬品,才发现了万历早已干枯成骨架的尸体,只有头上那顶金丝皇冠还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这顶皇冠重达1斤6两,是用150根细如发丝的金线编织而成,其工艺之复杂,即便以现代科技也不一定能复制成功。而这顶金丝皇冠与两个皇后棺椁中的4顶龙凤头冠相比,却又有些黯然失色。
这4顶龙凤头冠皆是用黄金、翡翠、珍珠以及宝石编织而成,其中那顶九龙九凤冠就镶嵌了3500颗天然珍珠,以及195块各色各式的珍稀宝石,透出来的那种珠光宝气,即便是几百年后也是没谁了。
万历与两位皇后的棺椁中除了这些金玉珍品,还有大量丝织品。譬如万历棺椁中光金线龙袍就有36件,而根据史料考证,一个织匠需要10年才能织成一件这样的龙袍。可见万历皇帝将当时明朝最贵重的珍品都用来陪葬了。
最终定陵地宫出土了3000余件各种器物,精美程度震惊了世界考古界。但有些颇为遗憾的是,当时我国科技水平比较低,还有不少人的文物意识比较弱,致使许多定陵珍宝出土后受到严重损毁。
譬如像龙袍之类丝织品,当时使用了一种叫水玻璃的化学药品进行封护,谁料却造成了丝织品老化。如今定陵博物馆摆放的那些龙袍,其实都是根据出土原件复制而成的仿品,而真正原件早在出土后不久变成了碎片。
还有更为遗憾的是万历以及两位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当时并未被当作文物处理。因为当时棺椁已有些腐烂,于是考古队就用水泥仿制了棺椁,然后又涂上红漆摆在那里,却将原来的楠木棺椁扔到后山去了。等到夏鼐察觉此事再去后山寻找时,楠木棺椁早已被当地百姓捡走。
后来有人传说,捡走楠木棺椁的人将其打制了家具摆放在家中,但这家人很快就出现了各种问题,都死得比较奇怪。
至于这家人出事是否与使用万历皇帝的棺椁有关就未为可知,但是发掘定陵带来的教训确实值得我们警醒。由此国家严格规定不再对任何一个帝王陵墓进行主动挖掘,定陵也就成了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被考古学家主动打开的皇帝陵墓。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下,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一夫一妻,但皇室显然不在此列,对于皇帝来说多子多孙才更为关键,因而皇帝大多后宫妃嫔众多,即使有皇帝极为专情,但皇后为了避免被人扣上“善妒”的帽子,往往也会劝说皇帝多多纳妃。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虽然大部分皇帝后宫都不止一个女人,但历史上还是有三位皇帝,长期坚持着一夫一妻制,其中一位更是一生都没有纳妃,而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例外,除了夫妻恩爱之外,还有着其他特殊原因。
西魏元钦和宇文皇后:夫妻恩爱之外傀儡皇帝的无奈北魏末期,孝武帝元修因与权臣高欢不合,入关投靠宇文泰,却依旧无法逃过傀儡的命运,最终宇文泰杀死元修,重立元宝炬为帝。元钦作为元宝炬的长子,于大统元年(535年)正月立为太子之后,七岁时便被托付给了宇文泰教养。
作为宇文泰的长女,宇文氏与自幼生活在宇文泰家中的元钦,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因此,不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情感原因,两人成年之后的结合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或许由于自小生活在一起的缘故,两人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并于大统十四年(548年)生下一子。
大统十七年(551年)三月,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继位,史称西魏废帝,宇文氏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元钦虽然贵为皇帝,但朝中大权却全部操持于宇文泰之手,再加上皇后本就是宇文泰之女,元钦想要另纳后妃,不得不看宇文泰的脸色。
事实上,元钦与宇文泰之间的矛盾极深,先是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十一月,原始宗亲、尚书元烈因不满宇文泰独揽大权,密谋谋杀宇文泰,结果因事情泄露反被宇文泰所杀。次年正月,对元烈之死愤愤不平的元钦,不听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的劝谏,再度密谋诛杀宇文泰,结果由于禁军全部掌握在宇文泰手中,事情再度泄露,结果导致元钦被废,并于同年四月被鸩杀。
毫无疑问,元钦与宇文皇后的确非常恩爱,这点从元钦被废杀之后宇文氏随之被杀便可看出。不过,除了夫妻恩爱之外,元钦与宇文泰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加上其实为傀儡的尴尬处境,也是其始终未能纳妃的重要原因,而他们也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对“一夫一妻”帝后。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夫妻恩爱之外的惧内和政治因素南北朝时期,关陇贵族之间联姻极为频繁,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乃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而杨坚则出身弘农杨氏,其父杨忠曾跟随独孤信征战四方,并得到丞相宇文泰的重用,位列十二大将军,受封陈留郡公。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独孤信看中了杨忠嫡长子杨坚,于是十四岁的独孤伽罗,便被嫁给了十七岁的杨坚,两人的婚姻乃是一桩明显的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不过,杨坚与独孤伽罗婚后却极为恩爱,即使后来北周发生严重的政治斗争,独孤家族迅速衰落,杨家也因此惨遭牵连,但始终没能影响两人的感情。
由于鲜卑族有“妇持门户”的习俗,再加上南北朝时期社会急剧动荡,顶级权贵家族对于女子的培养也极为用心,因而独孤伽罗相较于汉人女子来说,不仅性格上更为独立,且具有相当的智慧和胆量,因此在杨坚一生风云诡谲的岁月中,独孤伽罗始终都是他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
当然,独孤伽罗性格上的强硬,也为她带来了妒妇的不利名声,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曾一时兴起临幸了尉迟氏,已经贵为皇后的独孤伽罗得知之后,竟然一气之下将其杀死,逼的杨坚“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才返回宫中。
此外,杨坚夺取北周皇位,离不开关陇贵族对其支持,但当杨坚坐上皇位之后,这些势力庞大的贵族,却又成为了皇位的威胁,因此杨坚称帝之后与关陇贵族的关系便开始日趋紧张。而独孤家族虽然相较于鼎盛时期已经有所衰落,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人的联姻便可以一定程度使得独孤家族站在自己一边。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两人之间的感情,以及独孤伽罗的性格,再加上杨坚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在两人相伴的四十余年中,杨坚始终没有纳妃,直到独孤伽罗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去世之后,杨坚才纳了几位妃嫔。
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夫妻恩爱之外母亲悲惨遭遇的阴影纵观整个明朝,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最为出色的几位帝王之一,而同时也是历史上真正做到“一夫一妻”的帝王。终其一生,他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
张皇后的父亲虽然仅是一个秀才,但张氏却不仅姿色出众,且知书达理、性格开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因如此,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得以被选为太子妃,并在朱佑樘即位之后,顺理成章的称为皇后。帝后两人婚后生活极为和谐,朱佑樘对张皇后外戚的优待,甚至可以说放纵,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而除了夫妻恩爱之外,朱佑樘不纳妃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其生母的悲惨遭遇了。彼时,明宪宗朱见深极为宠爱万贵妃,而万贵妃又极为善妒,由于其儿子早夭后未能再生育,因此后宫之中只要有女子怀孕,便千方百计的加以迫害,从而确保自己能够独宠后宫。
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纪氏在偶然被朱见深临幸后,就此怀有了身孕,万贵妃得知之后极为愤怒,当即便命令宫女为其坠胎,结果宫女谎报说纪氏乃是患病,并非怀有身孕。然而,余怒未消的万贵妃还是将其打发到安乐堂(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太监之所)去居住,这才得以偷偷生下皇子朱佑樘。
万贵妃得知纪氏生子后,又命门监张敏溺死其子,由于此时朱见深还未有一个皇子,张敏不忍让皇帝断后,于是便将襁褓中的朱佑樘偷偷藏了起来,暗中抚养。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张敏才偷偷将此事告知了明宪宗,此时的朱佑樘已经六岁了,而纪氏则在父子相认后不久,突然暴薨而亡,张敏随之吞金而亡。明宪宗担心幼子被害,只得将其交由母亲周太后抚养。
或许正是由于母亲纪氏的悲惨遭遇,在朱佑樘幼小心中留下了太大的阴影,再加上皇后张氏又与其心意相通,夫妻极为恩爱,因此朱佑樘便放弃了纳妃的想法,甚至没有临幸过皇后之外的任何女子,对于一位在位长达十八年的皇帝来说,这显然是极为难得的。
以上就是深宫计2第33集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