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夕阳清照剧情简介,您们读过哪些欢快的古诗词?
古来一般写诗,都是为了寄托某种情怀,这样的佳句也更是被大众所熟知,但是写喜悦心情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描写欢快的诗句,一般便很少为人所知,今天我来给大家列举几例子。
第一种:描写人物心情的诗句
①一般古人饮酒之后易引发感想,其中表达欢快高兴之意的也不在少数。
唐代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睡卿且去,明日有意抱琴来。
今日喝的尽兴了,明日想要用琴来助兴,便可以表达作者的欢快之情。而“山花开”“复一杯”,便可以表现出两人估计当时也是极为欢快的。
②登科或者升官了,其中有一首诗最为明显了,让我们看看哪一首写的如此欢快。
梦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诗中就可以看出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飞常开心的了,用到了“春风得意”跟“看尽”。可见当时心中喜悦之情。而一句“马蹄疾”便能从中看出欢快之意了。
第二:以上两点都是描写心情的,要说欢快总感觉有些牵强,那么描写欢快的诗句除了心境之外。还有描写儿童跟动物这些。更能真正表达欢快的节奏。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一“儿童扑蝶”,直接描写的就是欢快的动作。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爱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个“儿”都坐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句“最爱”便能看出“小儿”此时最是欢快,正在“躺着剥莲蓬”。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描写动物是最能体现欢快景象的了,一句“鱼戏”可见其中欢快之意,整首诗五个“鱼戏”,是不是更加欢快了呢!
[清]袁牧《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大家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呀,没错小学学的,记得却又忘了。
“牧童”要捕蝉,虽然是未完成动作,但同样可以表达出欢快之情。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摇招手”,“怕”可以表现出“稚子”此时是很想掉到鱼,整体氛围也是极为欢快的了。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追柳花。
“儿童追柳花”这一动作便是表现欢快之意的句子了。
[唐]白居易《居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撑”“偷”“藏”“开”,几个动词一句一个,欢快之意尽显。
[清]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副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归来”“忙”“放纸鸢”,都能表现出儿童的欢快之情。
好了今天就黑大家列举这些了,如果张了解更多欢快的诗句,就按照这些类型来看吧,基本都是非常欢快的。
如何赏析李清照的青玉案?
青玉案李清照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词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 回到杭州的这一年,清照已经52岁(虚岁53),此后,便大致一直居于杭州,寄住在弟弟李迒家中。老寡孤独,依附弱弟,心中自是凄苦。弟弟常常要远赴任所,离别与重逢之间,多少滋味涌上心头。于是有了一首《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 依靠着一副柔弱的肩膀,支撑老年荒疏的光景。把春花秋月都唱遍,却没留下一句歌词唱给浮生。看惯了生离死别,脚步不应该如此匆匆。迟暮的年华,已没有情怀,在秋风中飘零。喝着淡淡的酒,消磨松散的时光。把生命干枯的脉络,说给暗暗的灯。看着你远去,等着你归来。那些流泪的日子,还能讲给谁听。把并不浓重的诗情,安排进句式,从一片新鲜的黄叶里,你听到了风雨。一定要描摹这份从容的感伤吗?你用的最多的颜色,是黄昏,是落日。翻翻书卷,给岁月一个倒流的机会。看看远山,给生命一个沉淀的机会。照照镜子,认真阅读那一脸憔悴。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伤感,都需要流泪。
李清照的小重山?
我是钰姐,我来回答。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钰姐非常喜欢李清照的诗词,一看到有关她的题目,就有点欣喜雀跃。我认为,若要理解她诗词中的某一句,还是要结合全词来理解,否则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难以灵动起来。全词可简略解析,题目中的”春到长门春草青“则作详解。
一、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名篇。提到《小重山》,必然提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的词独步一时,被誉”词家一大宗“。确实,实至名归,她在我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
《小重山》
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这首词的大意为:
春天已到长门宫了,春草青青;梅花才绽放一点点,未曾开匀。我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沫儿白玉般的晶莹,我欲留住佛晓时分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意。
层层花影掩映重重的门,疏疏的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两年了,我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我要好好享受今春温馨了。
二、详解《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01 ”春到长门春草青“的理解。”春到长门春草青“,春天已到长门了,春草青青,春意盎然。词的开篇便描绘出初春美好的景象。词人用廖廖7字点明初春的特征,勾勒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其实”春到长门春草青”并非李清照所写的原句,而是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首句的成句,完全未作更改。李清照同薛昭蕴一样,开篇便袭来春的消息。
词人连用两个“春”字,描绘出春天一到,春草迫不及待冒出新芽、舒展懒腰的可爱之态,给人以春风拂面之感。如此把李清照对春天的渴盼和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李清照既引用了此句,自然也向我们引出了“长门阿娇”这一典故。长门,是原汉宫的宫名,也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地方。后来多以“长门”代指“冷宫”。
02 ”春到长门春草青“的典故。汴京,车水马龙,繁华依旧。李清照终于回来了,回首遣回故乡明水的3年时光,李清照经常体会到阿娇身为女人的孤寂。在岁月里,长门是一个伤感的地方,有一个关于后宫失宠的故事。
西汉时期,阿娇生于贵胄,母亲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她生长于宫廷,养尊处优、生性骄纵。在少女时期,她便许配给了景帝之子刘彻,后来刘彻登基成为汉武帝,她晋升为皇后。悲哀的是,她得不到武汉帝的宠爱。
她原本专横跋扈,不懂温柔了,后来又出现了个才貌双全、深得汉武帝宠爱的竞争对手卫子夫,这让她心里充满了怨恨。终于有一天,她对卫子夫下手了,笨拙的伎俩终被汉武帝识破。元光五年,汉武帝将阿娇打入长门冷宫。
阿娇对汉武帝,还是一往情深的。她在冷宫时泪如雨下、幡然醒悟,特意重金聘请文采斐然的司马相如写《长门赋》,陈情聊表。但还是与事无补,汉武帝欣赏司马相如的才情,阿娇还是失去了她最后的救赎。
03”春到长门春草青“的感受。崇宁五年春,对李清照来说是个特别的时间,“元佑”祸乱终至澄清,宋徽宗撤销石碑,还李格非等人清白之名。事件肃清,李清照重回长门,故地重游,感慨良多,故而作《小重山》。
长门阿娇的故事,始终让李清照感慨很深。想到阿娇的爱而不得、独居冷宫,亦能让自己回想起独坐深闺的岁月。两个女人,一种情思,红尘虽飘渺,仍受困于人间相思。
对于阿娇而言,李清照是幸运的。李清照的孤独是有时限的,因为她马上可以见到丈夫赵明诚了,三年相思终于尘埃落定。而阿娇的孤独是遥遥无期的,直至身死长门。
然而,李清照虽感同身受,但也并非同情阿娇,她甚至还有些怨恨。怨恨她将女人的一生寄托在了一个男人身上,辜负了一世好春光。这始终是女人一生的悲哀。
阿娇错在骄纵霸道,李清照并非这样。李清照有她的倔强和硬气,她不流俗,不依附,不娇纵,即便她陷于长门,也能让自己流光溢彩,刻画出别样的人生蓝图。
三、总结。“春到长门春草青“此句虽然语言浅显、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含义隽永。它让我们体会到了李清照内在的感情世界,她的女人情思,她的独特个性。如此,所有的景语化作了词人感慨满满的情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春夏秋冬各不同,婉约四季。也谈李清照的词。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词人,她的词自问世以来,不唯当时,直至现在,很多人都喜爱有加,赞誉无数,影响深远,被推为“婉约之宗',流传至今。
李清照的作品多是伤春悲愁,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个性特点鲜明。这里,试以季节变换,欣赏她的词作之美。
春:李清照诗词中有关春的莫过于“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大众喜欢。且不说韵律之美,仅“绿肥红瘦”就不知倾倒多少爱词人,被写成小说,拍成电视剧。又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写自己爱春爱美,在卖花担买了一枝含苞待放的鲜花,又生怕“郎”说她不美,最后,将那鲜花斜插在发簪,让“郎”比比,到底哪个更美?其余还有如
《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尽晚春愁绪,词作风流。
夏:李清照的词关于夏季入词,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如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夏日结伴舟游,“误入藕花深处”。这一误,却“误”出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沉寂的莲花池因为这一群误入者一下子沸腾起来。至于《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则写出了女词人的须眉浩气和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无不为人喜爱。
秋: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秋天更是李清照词作的必不可少内容。“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人比黄花瘦”写尽相思之深。至今写相思之句,无处其右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相思的愁,面对自顾飘零的花和自顾漂流的水,如何排解?真个是“薄雾浓云愁永昼”啊!
再如<<怨王孙>>,打破传统的“悲秋”格局,先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虽然是残秋,景色依旧宜人。接着写“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频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写荷叶虽然枯黄衰老,但莲子已经成熟,丰收的景象令人喜悦,况且经过清露洗涤的“ 花汀草”仍然含碧凝绿,生机勃勃。看来,作者面对“帘卷西风”、“红稀香少”的落叶缤纷之秋,也并非都是惨淡愁云,凄苦心绪。至少这首词意境毫不伤感,反而洋溢着无限的秋游之乐。
冬,关于冬季的词作,当数李清照这首咏梅别有新意。“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另有《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与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另有《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作者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借物言志,借景写人,不独诗仙,诗圣,李煜,二杜,三苏,李清照也是个中高手。
清新委婉,感情真挚,自成一派,去读李清照的词,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其真挚朴素的情感、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性的语言,会让你陶醉!
皓月清照在东坡?
池塘五柳遮半山。
夏日绝句的表达方式?
李清照词用典故处颇多, 其用典博采众长、杂取诸家, 典故多来源于诗词、杂记 、文赋、史书等, 自上古先秦之文献至宋代之词作均有涉及。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夏日绝句》就是其中的代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直抒胸臆,慷慨悲壮,字里行间透出凛凛正气。
李清照诗词的用典方式
在开始分析这篇文章之前,先来说说李清照词的三种用典方式,分别为:直用,如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词之“庭院深深深几许”即直接引于欧阳修的《蝶恋花》,可见对欧阳修的认同;还有反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日上帘钩”句,引自诗圣杜甫《落日》,杜诗云 :“落日在帘钩 ,溪边春事幽。”其实这种用法比较少,最多的还是化用,比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之“载不动许多愁” , 化用了苏轼《虞美人》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本文要提到的用典,应该也属于这种方式,取材历史,用于诗词中,可谓妙哉。一起来看看。
《夏日绝句》的用典
二十字小诗,连用三个典故。
“人杰”:人中的豪杰。出于汉高祖刘邦,他曾称赞开国功臣韩信、张良、萧何为“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出于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两句以雷霆之势,破空而起。将那种生死不愧的英雄气魄,将那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强力彰显,读之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生”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死”也应当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爱国之情喷涌而出,直撼人心。
气势夺人,境界崇高,不愧为千古名句。然后,诗人再次用典——至死不肯过江东的霸王项羽。用项羽悲壮之举讥讽南宋朝廷“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不思进取。
以上就是豫剧夕阳清照剧情简介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