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禁宫酷刑剧情简介,崇祯皇帝不自杀结果怎么样?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陷了北京外城。明思宗(年号崇祯)朱由检眼见大明江山大势已去、社稷倾覆在即,绝望之下,他用刀剑逼迫周皇后自尽,随后亲自杀死幼女昭仁公主,又砍伤了长女乐安公主,最后命左右侍从护卫太子朱慈烺乘乱冲出禁宫藏匿逃亡。将这一切安排完毕后,崇祯皇帝爬上煤山,在一棵松树上自缢身亡。
一代末世帝王,瞬间化作南柯一梦。
由铁血帝王朱元璋一手缔造的大明帝国存在了276年,最终也逃脱不了彻底覆亡的可悲下场。
上溯17年,公元1627年,那位痴迷于“躲猫猫”游戏和木匠活的熹宗皇帝死了 。因为他没有子嗣,按惯例由他的亲弟弟朱由检继位,改年号崇祯。崇祯帝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他这年才17岁,年纪虽小,却也十分精明干练,个性刚强,颇思振作。史家对崇祯评价颇为不恶,认为他登基后立即辣手铲除为害日久的魏忠贤阉党,为重振朝纲,他夙兴夜寐处理政务,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这样一位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勤勉皇帝,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君 。历史老人这个玩笑开得有些残酷。
据说,新继位的崇祯皇帝十分勤政,常常亲自批阅各地奏文至深夜,有时甚至通宵不眠。他凡事亲力亲为,日理万机,兢兢业业,欲尽全力“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形势比人强,柱石已朽,大厦将倾,人力岂能支撑?
也有学者评价崇祯帝性格刚愎自用,猜疑心重,小气、刻薄、寡恩 。但这种个性也不会像他那位性格柔弱的哥哥那样易于被人操控。
彼时的大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明末时,内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之忧,外有强横如虎狼的满清八旗兵虎视眈眈之患,败局早已注定。好比击鼓传花的游戏,经过几代荒诞帝王的传递,刚好传到了崇祯之手,这鼓声便嘎然而止。勤勉任事的崇祯帝只能算是大明最生不逢时的倒霉皇帝。
崇祯很勤政,也很努力,似也并不昏庸,不是大家一贯认知的那类沉溺于酒池肉林,脚底流脓的坏皇帝 。可为什么大明还是在他手上亡掉了呢?
有这样一种看法:明亡于崇祯,根在万历。万历皇帝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上位早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佐下,还是比较勤于政事的,也算有所作为。在他执政中后期,因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愈加激烈,双方势同水火,难以调和,因此他赌气不上朝,罢朝的时间竟然将近三十年。因这位亘古罕有的奇葩皇帝长期“打酱油”,文官集团的竞争与内斗如脱缰之野马,愈加难以羁縻,导致大明政治更趋黑暗、腐败 。宦官集团见皇帝“撂挑子”不干,乘机把持权柄,祸乱朝纲 。北方的女真诸部落乘机坐大,变得尾大不掉,并逐渐丢掉了对大明这个南边强邻的最后一点敬畏,竟暗生逐鹿中原之野心,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败因。
倒霉催的崇祯帝朱由检,恰好成了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那个接棒者。
严谨一些的观点认为,可以将明朝灭亡的原因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要素 。内因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使衣食无着的农民奋起反抗,外因则是骁勇善战的新兴女真贵族发起了以觊觎中原、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的公然挑衅所致。
黄仁宇先生认为,崇祯登基称帝时,正值气候地理变迁上的小冰河期 。中原、西北一带地震、水灾、旱灾、雪灾、雹灾、蝗灾、瘟疫不断,特别是一贯苦寒贫瘠的陕北,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人民卖儿鬻女,无以为生。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下,农民起义、边兵哗变的事件更是日日上演,渐成常态。农民军与明军进行了长期殊死搏杀,虽屡遭挫折,但却总能奇迹般的浴火重生。李自成率领的闯军在长期的斗争中脱颖而出 。他自称闯王,提出“均田免粮”、“三年不征”的口号,吸引了大批流民与明军边兵、溃兵加入 。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渐渐成为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农民武装力量。
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张献忠的大西军大量杀伤明军的有生力量,最终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彻底摧垮。
崇祯二年(1629),后金第二任皇帝皇太极率八旗劲旅绕过长城关隘,突然杀到北京城下,将北京城围得水泼不进。驻扎辽东的名将袁崇焕星夜疾驰,紧急回师与后金军对峙于北京城广渠门外。皇太极忌惮谋勇兼具的劲敌袁崇焕,于是使出离间计,命人四处散布袁崇焕欲起兵谋反的谣言。崇祯皇帝生性多疑猜忌,且刻薄寡恩,他一直恼恨袁崇焕诛杀岛帅毛文龙,于是命人拘拿忠心无二的袁崇焕 。经六部六卿会审,竟然将袁寸桀于菜市口。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无知愚昧的京城百姓居然争食袁氏的心肝、皮肉,并引为快事。崇祯冤杀大明柱石之臣袁崇焕,可谓自毁长城,堪称一出令亲痛仇快的人间惨剧。
清军退兵后,明廷似乎察觉中了敌人奸计,然而英雄被桀,怨气冲天,炎夏飞雪,后悔亦为时已晚。
皇太极于1635年彻底打服蒙古,接着又荡平朝鲜,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于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朝正式建立。
皇太极先后五次率清兵经长城杀至明直隶、山东、河南北部一带,史称清兵入塞。彼时的山东、河北一带,连年遭灾,瘟疫流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可为防御清军入侵,大明连年用兵,大量的有生力量与民脂民膏被填到辽东、华北前线这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中去了。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之后,大顺军向东发展,克山西,定河北,最终进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立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
1644年又称顺治元年,被史家视为清朝正式入主中原的起点。清军在山海关一片石血战中,出其不意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然后在明降将吴三桂的带领下得意洋洋地进入北京城,成为这场激烈角逐的最后胜利者。
有明一代,荒唐帝王不甚枚举,但崇祯似乎不是这些奇葩中之最烂的那一朵。崇祯登基后,殚精竭虑,筚路蓝缕,惨淡经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相较于他的那些荒诞怪异的前辈,其气象与做派还算清朗,确实不像亡国之君。然而,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又确实是葬送在他的手上,或许是朝廷积重难返,或许是明朝气数已尽,或许是他个人的宿命使然,总之,上游淤积日久的各种枯枝败叶、淤泥沉渣顺水流到崇祯那儿时,已经形成堰塞,然后管涌溃坝,终导致局面不可收拾。
崇祯帝朱由检虽有心振作,却无力回天,最终成了货真价实的亡国之君 。他孤零零地自挂于煤山之巅的那颗小松树上 。彼时,山脚下的京城里厮杀声闻,火光冲天。
大明即将灰飞烟灭。
假如他不自缢煤山,而是侥幸混出京城,然后联合各地明朝残军对抗李自成与满洲八旗劲旅,但那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多苟延残喘几日而已 。看看后来南明小朝廷的糟糕表现便知端倪。历史无法假设,更不能推倒重来。明初制订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帝鉴,让崇祯没有第二种选择。崇祯的命运和腐朽大明早已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社稷倾覆之际,他除了“自挂东南枝”外别无选择。历史的天枰早已倾向满清,即便崇祯不自杀 ,也终将无法扭转碾压一切的滚滚历史车轮。
原创作品 剽窃必究
插图源自网络
古代有些宫女为什么害怕被皇帝宠幸?
谢谢邀请!
在古代,确实有些宫女是不希望被皇帝宠幸的,但那多是在特殊时期,大部分时候宫女是特别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
我们先来看古代的宫女都是哪来的?
秦朝做为封建王朝的第一个朝代,还保留着奴隶社会的一些习俗,宫女大都是征战时从战败方得来的女奴和罪犯家的女眷。秦始皇、秦二世两代皇帝都没有立后,所以秦朝的后宫等级制度应该不是很严,此时期的宫女如果能够得到宠幸,就等于是飞上了枝头做凤凰,宫女当然是挤破头的往皇帝的跟前凑了。
汉代以后,宫女多是在百姓人家里挑选出的女子,要求是容貌出色,出自良家。何为良家?就是非医、非巫、非商贾、非百工的人家,而且后来的历代都规定宫女的出身必须是良家。为什么对宫女的容貌和出身还有那么高的要求呢?就是因为虽然宫女是仆人,皇帝的妃嫔是主人,但她们都是被选进宫来预备给皇帝临幸的。所以皇帝临幸宫女是一件合情、合理的很正常的事,皇帝的妃嫔(包括皇后)都不能因为宫女被宠幸而去为难或者苛责她(最起码表面上不敢)。而这些被宠幸过的宫女,除了个别是因为皇帝一时兴起,过后便不再理睬之外,大部分都会被封为妃嫔,从此由奴婢到主人。若是能再生育子女(尤其是儿子),那就算是终生有靠了。
历史上由宫女上位成后妃的女性有很多,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原本是皇宫中的宫女,后来被吕后赐给了还是代王的刘恒,后来刘恒做皇帝后,窦漪房被封为皇后,这应该是最励志的宫女了。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和傅昭仪也都是家人子(汉朝对没有封号的宫人称家人子)出身。事实上西汉时期的很多后妃(包括皇后)的出身都不高,如汉武帝的母亲在成为汉景帝的后妃前已经结过婚,并且还生过孩子;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是歌女出身;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是舞女出身。她们在出身上还不如正经选入宫的宫女,连她们被皇帝看中都能逆袭成功,那么宫女自然也想被皇帝宠幸,以此来让自己翻身啦。
随着时代的变化,后来的朝代对皇后的出身要求变严了,宫女要想逆袭成皇后不大可能了,但成为宠妃的仍然大有人在。历如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就是他的奶娘。她虽是宫女出身,又年长朱见深17岁,却备受宠爱,不但宠惯后宫还权倾朝野。
其实,宫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上层宫女就是宫中的女官,下层宫女才是伺候人的奴仆。上层宫女相较下层宫女在容貌、才能、品性上都更优秀,所以也更容易被皇帝看中。北齐的陆令萱(《陆贞传奇》中的陆贞)和唐朝的上官婉儿就都是女官出身,她们不但能得到皇帝的宠幸,还颇有权谋,干预了朝政。
正常的宫女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被放出宫,可以自由婚配的。但是由于被放出宫时她们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有的说是二十五岁),再加上长期在宫中服役,身体不好,大多数并不能找到什么好的归宿。而且很多宫女当初被选进宫,并不是自愿的,而是父母贪图钱财才把女儿送入宫中的,所以宫女到了年纪被放出宫后,父母还会继续拿女儿来换钱,这种情况下的宫女出宫后境况会更糟糕。所以,能被皇帝看中,才是这些宫女的上上选。
历朝代中,宫女选拔最特别的是清朝,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朝代,他们在选宫女上与汉人朝代也不相同。清朝初期,选秀女和宫女是没有曲别的,就是符合要求的女子被选进宫,皇帝看中的为妃嫔,没看中的做宫女,这种情况下的宫女哪有不希望皇帝宠幸自己的呢?在顺治年间,秀女和宫女选拔才被分开。秀女都是八旗大臣的女儿,被选中后入宫为妃嫔或者被指给王公贵族为妻妾,总之都是主子。而宫女则是内务府从上三期(正黄、镶黄、正白)的包衣佐领、管领以下的家庭中的女儿中选出来的。包衣在满语中就是奴仆的意思,所以清朝的宫女都是从皇家奴仆家中选出来的,虽然世代都是奴仆,但清朝的后宫仍有许多嫔妃出身于宫女。
例如,康熙朝就有两位出身包衣的妃子,雍正帝的母亲德妃和皇八子胤禩的母亲良妃,两人都是由宫女被康熙帝看中而做了皇帝嫔妃,并且还都很受宠做到了妃位,比很多出身显赫的妃嫔位份还高。德妃更是给康熙帝生育了六个子女,儿子最后还做了皇帝,成为了最后赢家。乾隆帝的令妃也是包衣宫女出身,一生荣宠不衰,最后因为乾隆帝要立她生的儿子(嘉庆帝)做继续人,还追封她为皇后。
所以有那么多的成功例子在,正常情况下宫女对皇帝的宠幸都是趋之若鹜的,在后宫中皇帝的宠爱才是王道,其他的像出身、品行什么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一些时期的宫女对皇帝是敬而远之的,这多是皇帝昏庸、懦弱,而皇后或后妃强势、凶残的情况。例如南宋光宗赵惇的皇后李凤娘,强势又善妒,赵惇只是随口夸了一句给他端水的宫女手白,她就把这个宫女的手剁下来送给赵惇,把赵惇吓的差点没死过去。不但宫女,连赵惇的宠妃黄贵妃她都给杀掉,还把另两位嫔妃改嫁给平民,就这样赵惇都收拾不了她,这种情况下哪个宫女再敢往跟前凑,那就是不要命了。
其实,大多数的宫女都是没办法接近皇帝的,更别说宠幸了。她们大都每天辛苦劳作,能在宫中平平安安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参与逼杀杨玉环的陈玄礼后来遭到秋后算账没?
陈玄礼不仅没有秋后算帐,最终得了善终,唐玄宗安全的到达长安后,陈玄礼被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上元元年八月,陈玄礼病重,致仕,同年,陈玄礼因病去世。
唐玄宗年老昏愦,干的都不叫事儿,不是陈玄礼,事情不知道如何收场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听信奸臣之言,以“失律丧师”之名,诛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转而启用年老多病,长期赋闲在家的老将哥舒翰。哥舒翰在战事初期,采用正确的防守策略,一度让安禄山无计可施。此时,唐玄宗再次犯浑,听信谗言,多次强令哥舒翰主动出击,被早有埋伏的安禄山围歼,全军覆没。潼关就此失守。
唐玄宗得知消息后,思虑的不是如何吸取教训,率军反击,而是精密筹谋如何逃走。表面颁下制书说要亲征,实际上却是忽悠王公贵族,密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以重金秘密集合禁军六军,挑选良马数百匹,做好逃跑的准备。
第二天拂晓,唐玄宗带领杨玉环及太子李亨,在陈玄礼的保护下,弃其他皇亲国戚于不顾,从延秋门仓皇逃窜。来上朝的大臣们傻眼了,宫里一片混乱,皇帝都整丢了,大家也各找门道逃命去吧。掌管宫禁钥匙的边令诚,转身就把钥匙献给了安禄山。
仓皇出逃唐玄宗一众人,没有任何准备,缺衣少食狼狈不堪,禁军们更惨。好容易挨到了马嵬坡驿站,驿站里面的官员差役,早就跑没影了,吃喝更没着落,饥渴难耐的大头兵们开始躁动起来,眼看着就要哗变。
安禄山造反打的旗号就是征讨杨国忠,士兵们对杨国忠极为不满,正好杨国忠骑马出来,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讨要吃的,士兵就有人大喊:“杨国忠与吐蕃人密谋造反”。这一嗓子引发火山爆发了,群情激昂下,将杨国忠射落马下、乱刀分尸。一不做二不休,把杨国忠的儿子、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统统砍死。乱兵已经杀红了眼。御史大夫魏方进是杨国忠的亲戚,出来呵斥士兵,话没说完,也被砍死。
此时陈玄礼出来控制住了局面,向唐玄宗报告:“杨国忠谋反,臣等先斩后奏,请陛下责罚。”并提出要求,既然杨国忠谋反,那杨贵妃也不能再侍候皇上,必须处死。唐玄宗不忍,高力士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将士安宁,陛下才能安全”。言下之意就是,众怒难犯、凶险难测,杨贵妃不死,唐玄宗很可能有生命之忧。于是唐玄宗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入佛堂绞杀。
关键时刻出面说话做事的,不一定是心怀叵测的奸侫之徒。士兵一路牢骚满腹要哗变,陈玄礼自己心里也窝火,他曾向太子李享建议诛杀杨国忠平息士兵怨气,太子不置可否,其实也就是默许了。结果就发生了士兵哗变。
作为人子,作为储君,马嵬驿之变,唐玄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李享整个过程没有露过面,而兵变的第二天,他不顾唐玄宗的安危,把他扔给刚发生哗变的禁军,自己分道扬镳,北上灵武收编军队抗敌,干脆直接在灵武称帝,玄宗民心尽失,此时毫无办法,只能自己下诏禅位,承认既成事实。
所以如果不是陈玄礼高力士从中斡旋,让哗变的士后彻底安心,事情的结果到底如何很难说,也许针对杨国忠的兵变最终变成针对玄宗的都有可能,这一点唐玄宗很明白,陈玄礼是不得已而为之。
安史之乱必得有人背锅,杨国忠是最好的人选。
大唐开国几代皇帝从李渊到武则天,都是明君,才有了盛世大唐,可是在唐玄宗手上却出现了安史之乱。表面看,安禄山打的是清君侧,讨伐杨国忠的旗号,杨国忠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安禄山与杨国忠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之后,由于爱屋及乌,杨国忠也开始飞黄腾达起来,更是升到宰相之位。由于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都是新贵,同样得到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喜爱,但是杨国忠的发迹却要比安禄山晚得多。在安禄山已经升任平卢节度使后,杨国忠还没升到高官范围,于是安禄山根本瞧不起杨国忠。于是在杨国忠升任宰相之后, 就经常找安禄山麻烦,且在看到自己无法制服安禄山之后,就开始时常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
二人矛盾进一步升级的激发点是唐玄宗听信杨国忠至言,召安禄山入朝试探。天宝十三年,唐玄宗召安禄山入朝,试探其是否有谋反之心。可是安禄山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早在这次试探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安禄山见到唐玄宗之后,就立即表明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反而在唐玄宗面前赢得了更高的信任。当然,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却更加激烈,甚至一触即发。
杨国忠担任宰相之后,对安禄山的敲诈过狠,且有没有足够的手段能够控制安禄山,加上杨国忠担任宰相后的政治腐败,怨声载道,于是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的安史之乱。
但其实安史之乱的根源还是在唐玄宗自己身上。唐玄宗丧失了即位时的进取的精神,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以至于大权旁落,失去了对安禄山等人的控制。他重用权力欲极强嫉贤妒能的李林甫,又高估安禄山的忠诚,允许他兼任三地节度使,违反和平时期军权政权分离政策,让节度使统领军政财政大权,让节度使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员。
最重要的,大唐初期是府兵制,国家分田给军户,平时种田,战时服兵役,军队其实是属于国家的,唐玄宗改成了募兵制,允许节度使自行招募军人,安禄山借机招募了大量胡人,培植了自己的骨干亲信,长安禁兵只有七八万,安禄山军队就有十八万,给了安禄山造反的资本。
唐玄宗要把安史之乱的锅扔给杨国忠,自然不能对陈玄礼秋后算帐。
马嵬驿之变后,太子李享去了灵武自己登基,自立皇帝,李享另起炉灶,退位后没几个人对唐玄宗真心的老伙计,陈玄礼是跟着唐玄宗多年的老革命,唐玄宗也不会责备
杨国忠任宰相后,他独揽大权,飞扬跋扈,民怨沸腾,太子李亨甚为不满。安禄山叛乱时,玄宗不想承担责任,本想让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于杨国忠及其姐妹的反对而未成事实。陈玄礼诛杀杨国忠,他乐见其成。
陈玄礼逼死杨贵妃后,自己脱下军服请罪,李享让陈玄礼跟他一起去灵武,陈玄礼为了表示对玄宗的忠诚,拒绝了,一直护送玄宗至蜀地避难。
这不是陈玄礼第一次参加政变。当年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中宗,扶植幼帝登基,自己临朝听政,想仿效武则天当女皇帝,陈玄礼与唐玄宗联手,诛杀了韦后,扶李旦继位。自此陈玄礼就一直是唐玄宗的心腹重臣。
安史之乱平息后,李享接已经成为太上皇的玄宗返回长安,唐玄宗担心李享对其不利,陈玄礼高力士一直陪伴唐玄宗。
晚年的唐玄宗身边只有高力士陈玄礼经常陪着闲话,宦官李辅国奉承李享,离间玄宗与李享的关系,甚至带着兵马入兴庆宫,见玄宗不拜,高力士大喝:太上皇乃太平天子,李辅国不得无礼,李辅国迟疑再三,终不敢下手。但把高力士贬往外地,不久陈玄礼也去世,唐玄宗被软禁于甘露殿孤寂死去。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谢谢悟空邀请
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话题从唐代开始,一直沿续至今,已经不再是个历史问题,反倒成了一部跨越千年的“香艳故事”演变史。
唐朝及五代时期,正史上对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描述只是“母子”关系。自宋朝开始,画风突变,记载中开始添加二人的私通情节。明、清及民国时期更将本只属于政治上的依附关系说成了香艳故事,着墨点只往二人的私欲上延伸。
在本是讴歌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爱情的作品里,通过艺术加工,硬是塞进了一个安禄山。且在内容上,描写所谓“私情”的细节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低俗。
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不可能发生有悖常理的私情一、文学作品与正史记载不符
在《旧唐书》或《新唐书》上,关于杨贵与安禄山的记载都相当一致,只是强调二人之间只存有“母子”关系。“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其拜,必先妃后帝,帝怪之,答曰: 蕃人先母后父。帝大悦,命与杨铦及三夫人约为兄弟。”
而所谓的“洗儿”事件,最先出现在安史之乱发生后的文学作品《安禄山事迹》中。北宋的《资治通鉴》更将五代时期的野史《天宝遗事》纳入其中,宋代《杨太真外传》、明代冯梦龙《情史》、民国贾茗《女聊斋志异》等均采自野史、民间传言再进行文学加工而成,与正史相去甚远。
二、“私情”于唐朝的律法所不容
唐朝有着极其完备的法律制度。在《唐律疏议》中,将十种最为严重的罪行置为篇首,称作“十恶”,即通常所称的“十恶不赦”。如果杨贵妃与安禄山真有私情的话,虽不致于触及第一款的“谋反”,但仍会触犯第六条的“大不敬”。
在等级森严律法完备的唐朝,出现这样的行为,就算躲过了皇帝唐玄宗,也无法堵住满朝文武之口。只要其中一人站出来参上一本,安禄山也会前程尽毁,为自身招来灭顶之灾。
三、不合情理
首先,说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其本身就不合情理漏洞百出。一方是皇帝的宠妃,另一方是朝廷有所倚重的戍边大将。二人的“母子”关系,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与相互利用。
其次,安禄山取悦巴结杨贵妃,及重金贿赂朝中大臣落下好口碑,无非是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高官厚禄。若此时与杨贵妃存有私情,所做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最后,安禄山心知自己的荣华富贵来自于皇帝。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这类能让皇帝有所猜忌的行为或流言。以当时的情形,安禄山避之唯恐不及,又怎敢以身相试。
因此,在于法不容、于理不合的情形下,安禄山与杨贵妃不敢也绝不会有私情或所谓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安禄山墓葬的准确位置至今未有定论一、两处疑似安禄山墓其依据过于单薄
现今发现的疑似安禄山墓共有两座,一座位于关中平原的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贞元乡北可村 ;另一座位于河北省保定曲阳县羊平镇田庄村东(俗称田庄大墓)。
咸阳武功县的安禄山墓其规模不大,只是一个直径只有十多米的圆锥土堆。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对其进行过文物普查。到了七十年代,因为要对相关位置平整土地的需要,此墓被毁。因此,留存的实证已失,是否为安禄山之墓亦难以认定了。
2011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曲阳县文保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田庄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此墓最大的特点,是其形制和规模与在河北境内发现的同时期墓葬截然不同。田庄大墓为青砖结构,内部由12个墓室相连。首先,其规格之高十分罕见;其次,墓的南北长66米,东西封土直径34米,由内、外两圈组成,规模十分宏大。
专家认为此墓疑似安禄山的墓葬的依据包括:
一是遍查史籍只圈定可能的墓主人只有三个,分别是安禄山、李宝臣和张孝忠,而享有如此规格下葬并且称帝的只有安禄山一人;
二是通过墓中壁画的人物形象与已知的三座唐代大墓进行对比,这三座大墓分别是,陕西章怀太子墓、杨思勖墓和北京房山幽州节度使刘济墓;
三是壁画中出现了代表皇权的仪锽,而仪锽只会出现在皇帝的仪仗当中。同类的壁画仅见于唐僖宗的墓中,以及张萱所作关于武则天的《唐后行从图》;
四是墓中东、西两壁白灰墙长度不同,且南面还是土壁,显示此墓建造及下葬时极为仓促,符合安禄山死后仓促下葬的情形。因此,综合上述四点,并以此为据推断此墓为安禄山墓。
二、对疑似安禄山墓葬的分析
曲阳大墓由于历史上多次被盗,2011年组织的抢救性发掘时,除了壁画、汉白玉棺床和石椁外,已没有多少实物。另外,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军队在平息“安史之乱”后,曾对安禄山墓进行过大肆的破坏。所以,部分专家就曲阳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的问题,给出答案时只是表述为疑似安禄山墓。
个人认为,曲阳大墓除了缺少实物佐证,至少还存有以下两大漏洞:
一是时间不吻合
要建造像曲阳大墓这种规格高、面积大的帝王之墓,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按专家的估算,建造的时间至少需要十多年。同时,古代帝王通常都会在生前就为自己修建陵墓。那么,如果曲阳大墓是安禄山的墓,就必定是在其生前就开始兴建。
时间上,曲阳大墓应该是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前就着手修建。但那时安禄山的重心全放在范阳秘密屯兵,根本就不可能再抽调出成千上万的民工,明目张胆地公然修建一座帝王之墓,这样的举动无疑是昭示天下日后会起兵造反。
退一步说,建造陵墓是经唐玄宗同意而修建的,但在规格上也不可能与皇帝持平。况且,若出现这种情形,史书或地方志等必然会有所记载。而关于曲阳田庄大墓的相关信息,史料中未见只言片语的记载。
而有些专家则提出,曲阳大墓是在安禄山登基后才修建的。这更与事实不符,安禄山是在公元755年11月起兵造反,两年后就一命呜呼了。登基是在起兵造反的次年,即公元756年。试问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如何能造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因此,曲阳大墓在时间并不吻合。
二是将安禄山安葬在河北曲阳大墓,条件上不允许
据史书记载,安禄山在洛阳登基时已双目失明,脾气愈发暴燥,动辄就对大臣动用刑罚。最终被儿子安庆绪联同大臣严庄等,在宫中将安禄山杀死。死后就在床下挖了个小洞穴,胡乱用张毛毯裹住尸身就地掩埋。
洛阳宫中是安禄山的死亡之地,就算要将其安放至河北曲阳厚葬,在条件上也不允许。洛阳与河北曲阳两地相距六、七百公里,时值兵荒马乱之时,长途跋涉安排人手去安葬安禄山并不现实。
曲阳“安禄山墓”出现英文磁带的推测分析一、穿越说不靠谱
现今流传的安禄山墓出现英文磁带的三个推测(穿越、盗墓贼、老师带领学生)中,穿越说是最不靠谱的。穿越时空,多见于影视或文艺作品中。虽然有科学家提出或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这毕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东西。
假设真有穿越这回事,安禄山又是如何掌握到这么高精尖的技术?况且人类实现了穿越,这应该能哄动世界才对,可为何科学家们对此事一直置若罔闻?说白了,穿越一说只是无稽之谈。
二、盗墓贼遗落墓中
按常理,盗墓贼在盗取这样的大墓前,必然会提前做好踩点、置备盗墓工具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将要进行盗墓时,除了必备的工具外,一般都想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载墓中财物,无关物品肯定不会带在身上。
难不成做这种见不得光的无耻勾当时,还得放上一段英文作为背景音乐?因此,这种有悖常理的推测基本可以排除掉。
三、老师带同学生进入大墓之说
这个推测说可能是某老师带着学生进入墓中考古时不慎遗落磁带。这样的说法与上一种推测差不多,正常的考古工作也需要带备各种的工具,且还有相关的规定和纪律要遵守,带磁带进入考古现场不太可能。
如果带学生进入大墓只是对壁画进行临摹拓稿工作,带磁带进入也没有道理。若说是英语老师带着学生去学英语,那更是啼笑皆非。在哪不能学习英语,干嘛非得跑大墓里。
四、无意中进入大墓的“游人”遗落
2011年考古队进入曲阳田庄大墓,是进行抢救性发掘。据当年参与其中的考古专家回忆,在考古现场曾听当地老乡讲,在上世纪的80年代,因没有对大墓进行有效的保护,人们可以随意进入。
而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利用磁带学习英语这在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时间上较为吻合。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因为大墓可以随意进入的关系,有人随身带着英语磁带,无意中路过或经过大墓时,一时兴起走进大墓中遛跶,并在墓中落下磁带。
五、恶作剧
田庄大墓中发现英文磁带,极有可能是一起恶作剧。因为在墓中能搬得动拿得走的东西基本都没有了,或许是听到将要对大墓进行保护的消息后,赶在考古队进入前将磁带偷偷放置墓中恶搞一下,其用意只为等着看考古队的笑话。
这个推测主要缘于整个考古界对于田庄大墓发现英文磁带一事,完全处于一种无视的态度。至少说明学界还是清醒的,对于这类有违常理,毫无科学依据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康熙王朝中康熙爱女蓝齐儿为什么即便背离大清也要死心塌地跟随仇人葛尔丹?
因为蓝齐儿性格豪爽,爱恨分明,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她本钟情于李光地,可康熙为国家计,只得让她远赴千里之外和亲。蓝齐儿本不爱噶尔丹,但却被这个草原汉子的豪爽所征服。所以蓝齐儿留下了,并和噶尔丹生了一个儿子。这个时候的蓝齐儿对大清,对父母是满怀着思念之情的,对父亲的做法虽然伤心但却理解。但接下来所发生的的却让父女二人离心离德,终生不得再见。
众所周知,康熙在赫舍里去世之后独宠容妃,而二人爱情的结晶蓝齐儿则是康熙最宠爱的子女,更是被封为和硕固伦公主。蓝齐儿在随容妃省亲的路上碰到了为民请命的少年才子李光地,一见倾心,康熙得知之后也有意促成二人。于是他提拔李光地进京,令其在上书房行走,并将玉兔赐予蓝齐儿,暗示蓝齐儿与李光地的婚事。
可是噶尔丹也爱上了蓝齐儿,他向康熙提出和亲的要求。彼时的康熙正准备向台湾开战,实在不能让两线作战的情况发生,所以为国家计,只得让蓝齐儿去和亲。蓝齐儿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愤然摔了康熙赐予的玉兔,并跑去孝庄处让老祖宗做主。孝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蓝齐儿全心全意去爱噶尔丹,让蓝齐儿成为和平的使者。蓝齐儿去了千里之外,被噶尔丹这个豪爽的蒙古汉子打动,她对大阿哥说:
大阿哥,回去告诉皇阿玛,从此以后我就是葛尔丹的女人了。无疑,蓝齐儿长大了,她决定按照孝庄说的那样,以大清利益为重,全心全意爱噶尔丹。
但男人之间的战争不会因为一个女人停止,即使这个女人是他的妻子(女儿)。十年之后,两军对垒,蓝齐儿濒临崩溃,一个是自己的父亲,另一个是自己的丈夫,蓝齐儿只是在两军阵前哭着,大叫着不要打了。即使噶尔丹和太子都让蓝齐儿回来,可蓝齐儿还是在喊着,千军万马冲了过来。没有人在意站前还站着他们的亲人——蓝齐儿。
第一次战役,噶尔丹大败却擒获了大阿哥,在蓝齐儿的求情下,噶尔丹放了大阿哥,说明这个时候的蓝齐儿对这种局面是难以把控的。她既不怪康熙也不怪噶尔丹,她唯一所想的就是自己的亲人不要受到伤害,包括大阿哥在内。
但是在第二次战役中,噶尔丹再次大败,大阿哥不顾噶尔丹之前的不杀之恩反而恩将仇报,当着蓝齐儿的面割掉了噶尔丹的头。蓝齐儿还是没有保护住自己的丈夫,他对康熙失望透顶了,面对杀夫仇人,蓝齐儿哭着说:
我的家在乌兰木通,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不会回去的。父女十年未见,再见面之时却已经是血亲之仇,蓝齐儿难以原谅父亲,她选择和儿子一起留在大草原。康熙痛彻心扉,把自己的龙撵留在了这里,让蓝齐儿回心转意的时候可以回家。
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心理斗争,不知道度过多少不眠之夜,蓝齐儿终于决定回北京,看看自己的阿玛和自己的额娘。可这个时候的容妃却因为袒护废太子胤礽而被废,在内务府为奴。蓝齐儿亲眼所见自己的母亲如此,对父亲的仇恨再度燃起,她当面摔坏了康熙赐予她的八音盒,黯然远走大漠,终生不复南还。
康熙赐予蓝齐儿的玉兔象征着康熙的父爱和蓝齐儿的美好爱情,因为帝王霸业,蓝齐儿远走大漠,远离了父母,永别了爱人,这是父女仇恨的种子。再见面时,自己的丈夫噶尔丹身首异处,蓝齐儿难以原谅父亲的所作所为,加剧了二人的仇恨。而当蓝齐儿放下这些事情,想来看看父母时,却又被容妃的处境所伤,成为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此蓝齐儿便再也没有了父亲,她只是一个母亲。
以上。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本号“逆流时代”,也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
李世民为何把皇位传给李治?
李世民传位李治是太子李承乾不争气,魏王李泰太凶残而李治背后有政治势力支持的综合考量,也是无奈之举。不过,李治相比李世民自然是弱,但要觉得他真的懦弱无比,完全受人把控也是误解。至少在前期,李治还是有一定志气、能力和手段的。而后期之所以被武则天控制,主要还是身体问题。
首先,李世民选择继承人,还是遵循中国自古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李世民与皇后长孙氏共有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这三个孩子都是嫡出,与其他皇子相比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李世民即位之初,八岁的李承乾理所当然以嫡长子身份成为皇太子。李承乾在早年表现相当优越,常受命监国。而随着时日越久,李承乾心生懈怠,逐渐产生纨绔习气。他爱好突厥文华,每天带着东宫随从模仿突厥习俗,还让随从给自己办突厥葬礼,甚至扬言继位后要到阿史那思摩(东突厥降将)手下做个突厥将军。李承乾还跟叔叔汉王李元昌玩打仗游戏,声称继位后要在宫中与汉王列兵交战,如果群臣劝谏,就杀几百人自然没人敢反对。
随着李承乾不断的荒唐行径,李世民对他逐渐不满,嫡次子魏王李泰看到了希望。李泰一直深受李世民喜爱,认为他像自己。因李泰身体肥胖,李世民赐他在禁宫中坐辇娇,享受其他皇子绝无仅有的待遇。李世民还特许李泰仿效自己当年招募十八学士那样,开设文学馆,延揽天下名士。于是,满朝文武与包括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功臣子弟纷纷依附,在李泰身边形成势力庞大的魏王党,与支持东宫的官员互相攻击,势同水火。
(李承乾与称心)
虽然有魏征、王珪等直臣坚持劝谏,规劝李世民限制魏王的权势,但在李泰虎视眈眈太子之位时,李承乾继续昏招迭出,宠幸男宠称心被告发,李世民赐死称心,李承乾居然还在东宫为称心设灵堂坟墓,丝毫不把父皇的愤怒放在眼里。最后,因为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不满达到顶点,李承乾铤而走险,联合汉王李元昌、开国功臣侯君集等谋划叛乱,事情败露,李世民废太子,贬其到蜀地。
李承乾被废,李泰自以为是新太子的不二人选。谁知两个重要人物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支持长孙皇后第三子、皇九子晋王李治为新太子。那就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当朝国舅,又是玄武门首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当时朝野第一勋贵。褚遂良则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后起之秀。他们拥立李治的目的自然是因为李泰根基已深,身边还盘踞着强大的魏王党,如果继位后他们一定会被边缘化。而李治年纪小,没有足够的势力,可以把控。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便以李治仁孝之名对他进行支持。
李治确实对父母非常孝顺,长孙皇后死后他哭的最伤心。但李世民更重要的一层考量,那就是他要告诉世人,太子之位是不能谋而得之。他自己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不能让子孙后代效仿,所以他要杜绝这种皇子结党谋夺太子之位的情况发生。而另一件事更是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魏王李泰看见李治声望日高,担心父亲疼爱弟弟,所以向李世民表忠心,说自己一旦继位,一定杀掉自己儿子,立弟弟李治为储君。但一回身,李泰就威胁李治说他跟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关系太近,逼他不要不识抬举,逼自己告发他。李治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李世民明白了,一旦立李泰为储君,将来废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会不得好死。只有立李治为储君则李承乾、李泰都安然无恙。再加上长孙无忌的支持,李世民只能妥协,所以当他在万般痛苦中立李治为太子时,说的是“汝舅立汝,当拜谢”。而后李治成为太子,其间李世民有过想改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以太子不可轻易废立为由坚决劝阻。李治得以成功继位。
那就说说关于李治弱不弱,当然跟父亲李世民没得比,但以为他任人摆布也就错了。尤其在废后和处置长孙无忌之事上,李治体现出一定的魄力和手段。李治即位之初,朝廷宰相班子都是长孙无忌亲信,朝中大事全由长孙无忌把控,李治与长孙无忌的关系也一度比较融洽,但是随着权势日隆,长孙无忌逐渐目中无人,而希望独立掌权的李治不可避免与舅舅产生嫌隙。但长孙无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利用房遗爱谋反案,大肆诬陷,将原本魏王一党和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名将薛万彻等一干与自己不睦的皇亲国戚、功臣勋贵一一处死、流放,举朝震恐。长孙无忌更是将自己与隋朝权臣杨素相比,称自己唯一不如杨素之处就是杨素得势已老而自己还年轻。可谓得意忘形至极。
很多人认为,李治之所以立武则天废王皇后纯粹是武则天的狐媚手段。实际上,李治恰恰是借废后之事做文章,以此来消灭长孙无忌这股巨大的政治势力。于是,借废后之事,李治启用本已隐退的功臣李勣,以制衡长孙无忌,又选拔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拜相,不断以废后之事借题发挥,将褚遂良等人放逐,使长孙无忌逐渐成为光杆司令。如果说这些都是武则天所为,未免太夸大身居后宫的武昭仪在朝中的力量。这一切,都是李治有意为之。最终,王皇后被废,武则天登上后位,不久,长孙无忌也如同当年的房玄龄案一样,被一个小案件罗织罪名,扣上谋反的帽子,从此彻底垮台。一系列行动,李治做的相当精彩,成功夺权。
可惜,当长孙无忌倒台不久,李唐皇族的遗传疾病“风疾”,也就是中风,在刚过三十的李治身上早早爆发。李治不能专心理政,才不得已让武则天分担朝政。因为当时他还没有足够信任的人。而李治的身体一直无法康复,又担心如果委朝政于宰相,难免再出现一个长孙无忌,所以,武则天能掌权,主要还是李治自己的健康问题。
李治的妥协也不是无条件的,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毕竟那是李唐骨肉。所以,李治给两任太子李弘、李贤配备了豪华的辅佐班子,希望他们能重振李唐王朝雄风。谁知当李治提出禅让皇位于李弘后不久李弘即暴毙(一般认为是武则天毒杀),李贤又被扣上谋反帽子放逐(最后被武则天亲信丘神绩逼杀)。而等到李显做太子时,李治明白,这个飞鹰走马的纨绔儿子烂泥扶不上墙,如果不让武则天把持朝政,也难免被其他大臣控制,无奈只能放任武则天进一步掌权了。所以,即使曾经动了废后的心思他也不得不作罢。
所以,如果李治的身体没有过早出现问题,他或许能掌握大局,武则天也无法肆无忌惮。他的儿子们可以成功接班。可惜,一切都只是如果。
以上就是唐朝禁宫酷刑剧情简介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