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官电视剧剧情介绍,历史上有哪些不见于或少记载却口口相传至今的历史故事?
不管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我是爱胡说历史的小毛驴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大家都知道,医圣的名字可是家喻户晓吧,而且现在很多医学院里都有他的雕像,尤其是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而且在这次疫情期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这么一个三国的牛人,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都没有记载。而同样是大夫的华佗确有记载。
张仲景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的中医圣手,而他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动乱不堪的时代,东汉末年曾经发生过八次重大的疫情,在那个时候病死的人可想而知。就拿张仲景他们家族为例,张仲景家生活在南阳,原本二百多人的一个大家族,因为疫情死了十之八九,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死于伤寒。
小时候的张仲景生活还不错,父辈是当官的,所以从小就能接触到很多书记,尤其是在看了扁鹊救治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佩服不已,于是又有了学医的念头。当时的张仲景只有十岁。
后来拜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沉稳好学又能吃苦的张仲景很快就成了张伯祖最喜爱的学生,没几年张仲景的医术就超过了老师。
他除了勤学苦练,研究古法外还对其他古代医术也进行了研究,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收集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就是关于冬至吃饺子的,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但张仲景的名字却很少有人提到了。
张仲景正真的《伤寒杂病论》其实已经失传,《伤寒论》是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金匮要略》是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他的著作,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喜欢小毛驴的朋友请给个关注呗
纪晓岚在清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纪昀,字晓岚,清乾隆、嘉庆年间名臣,和同一时期的名臣——钮祜禄·和珅一样,乃系现今影视剧的宠儿。在影视作品的演绎中,纪晓岚与和珅同为内阁大学士,领班朝堂左右,官职、地位、影响不分上下;正因如此,剧中的纪晓岚也成为了敢于和宠臣和珅正面刚的铮臣、廉臣代表。
历史上的纪晓岚虽然也是天下闻名的一代文豪,“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虽然也长期任职于朝堂,“曾居台宪之首,问及相国之尊”;但其与和珅之间根本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两人之间也从未发生过政治争斗。
历史上的纪晓岚,虽然自诩为精怪转世,“日御数女,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但其道德文章堪称天下第一,也完全具备古代文人身上素有的刚正廉洁、嫉恶如仇。面对和珅当权时的“结党营私,威福由己,贪黩日甚”,纪晓岚之所以没和其正面对抗,固然有着随波逐流、畏事自保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他根本就不具备与权臣和珅对抗的资本。
也就是说,这个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仕途上的高度远远不及和珅!
那么,纪晓岚最高做到了什么职务,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
和珅崛起之前,纪晓岚的仕途生涯纪晓岚的才气之大,并非影视作品的杜撰,历史上的纪晓岚6岁便在“童子试”中一举成名,拥有了“神童”的称号;而后,纪晓岚的科举之路虽然并不顺当,但其到底于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这一年,和珅才刚刚4岁。
成功闯进仕途以后,纪晓岚的官场生涯同样不顺当,只因为文章见长而屡任类似现今政府出版机构的编辑、总编辑;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才被外放地方官职,任贵州都匀知府,品秩为从四品,基本相当于现今地级市的市长,行政级别为厅局级正职。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为以后的官场升迁之路打好了基础。
然而,刚刚迎来仕途春天的纪晓岚,因为泄露朝堂谈话内容,包庇亲属而被“夺职,戍乌鲁木齐”,直到乾隆三十六年才被释放回京,又重新开始了编修的最初任职。而此时的和珅已经成为正五品的三等侍卫,风华正茂、势头正盛。
乾隆三十八年,对于纪晓岚和和珅都至关重要,这一年,纪晓岚成为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开始为自己积累升迁资本;而这一年的和珅,得以在乾隆皇帝面前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急速升迁之路。
乾隆四十一年,纪晓岚终于获得了一个实权官职,成为从二品的兵部侍郎,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行政级别为省部级正职。而入职晚、资历浅的和珅在这一年更是风光无限,成功进入权力中枢,执掌皇室内务,尚一品朝冠,赐紫禁城骑马,行政级别达到了国家级正职,而且均系实权官职。从这一年开始,和珅正式和纪晓岚拉开了距离。
纪晓岚唯一有资格与和珅对抗的时期乾隆五十二年,纪晓岚官升左都御史,品秩从一品,基本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长,行政级别为国家级副职。而此时的和珅已经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领户部、吏部尚书,相当于兼领常委的国务院总理,还兼领中组部部长、民政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发改委主任等,位极人臣、权势滔天。
从官职高低和行政级别来看,纪晓岚与和珅根本没有可比性,但左都御史行使监督职权,可稽查、弹劾朝臣,绝对有资格同和珅开展政治斗争。但此时的和珅炙手可热、权倾朝野,日渐苍老的乾隆皇帝对其又恩宠日盛,以至于“朝士之持正者,亦噤口不言,任其嚣张”,纪晓岚这个“台宪之首”自然也是识时务者,亦不敢与之对抗。
纪晓岚仕途的顶点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是为嘉庆皇帝,但此时的朝政大权仍然牢牢掌握于乾隆太上皇手中。但此时的乾隆太上皇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年老昏聩、口齿不清,“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和珅便成为乾隆太上皇的代言人,把持朝政,权势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
嘉庆元年,纪晓岚官升兵部尚书兼领左都御史,成为国防部部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行政级别为国家级副职。嘉庆二年,日见苍老的纪晓岚转任礼部尚书,为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提供必要铺垫。但此时的军机处中,阿桂病逝、王杰称病、董诰丁忧,和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领班军机大臣。
嘉庆三年,和珅率先达到了仕途、爵位顶点,成为朝廷一把手的同时,晋封一等公。而纪晓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嘉庆十年,才达到仕途顶点,正式进入内阁,成为协办大学士,品秩从一品,成为了拥有国务委员职衔的国家级副职干部。这就是纪晓岚的最高职务,一个副国级国务委员。
后记自乾隆四十一年以后,相较于官职急速升迁的和珅,纪晓岚是一步不如,步步不如,一直处于被和珅压制的尴尬状态。直到嘉庆四年,嘉庆皇帝清算和珅的时候,纪晓岚仍然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没能参与到审理和珅案中。
嘉庆十年,纪晓岚病逝于北京,“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又被嘉庆皇帝评价为“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也算是对得起这个于官场沉浮半个世纪,却始终未有出彩表现的书生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百六》、《清史稿·列传一百七》、《清实录·高宗实录》、《啸亭杂录》
如果康熙之后不是雍正继位?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二帝 ,享国276年。在这276年中,却有许多至今仍让人津津称道的奇闻异事、宫廷秘史等,其中,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认为,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中,有“贤王”美誉的八阿哥胤禩(sì)并不比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差太多,如果当年是八阿哥胤禩继承了皇位,那成就或许并不会比四阿哥胤禛差太多。
诚然,作为清朝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确实是非常的引人注目,因为后来在争夺皇帝之位中获胜继承皇位的四阿哥胤禛(zhēn)即雍正皇帝,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不仅刷新吏治,一改康熙晚年吏治腐败的朝政,而且励精图治,使得康熙晚年入不敷出的财政,经过13年的治理,扭亏为盈,为乾隆攒下了高达6000万两白银,所以很多清朝历史爱好者都觉得,康熙让四阿哥继位是正确的,其他的皇子肯定不如他!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比如当年是八阿哥胤禩取代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那清朝未来的走向会不会比雍正年间的走向更好呢?
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康熙末年,作为后继之君的新皇帝,四阿哥胤禛到底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其一,党争不断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一王朝,清朝之前就是大明朝。明朝之所以亡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明朝的党争尤为激烈,故史学家认为,明朝亡于党争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清朝作为后继之朝,有没有党争这样的问题呢?
纵观有清一朝,虽没有诸如明末那样规模的党争,但局部或者小规模的党争却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清初多尔衮与豪格、康熙时期的明珠与索额图、乾隆时期的和珅与刘罗锅、阿桂等。这里,我们以康熙末年举例。康熙朝后期,经历过太子两立两废的康熙皇帝,在储君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没有明确表态,所以有资格有能力的皇子们,便开始争先恐后暗中拉拢朝臣,拉帮结派为自己谋利,因此,整个康熙朝出现了9个阿哥为争夺皇帝位而展开的储君争夺战,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太子党、大阿哥党、四阿哥党、八阿哥党以及十四阿哥党。
这些阿哥党与明末党争相比,虽然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但互相之间也是落井下石,诋毁不断,但康熙皇帝作为一个英明睿智的千古一帝,依然可以掌控全局,这是明末皇帝所不能及的,否则,明朝也不会灭亡。
根据《清史稿》记载,康熙末年的政令只要是某个党派所起草的,那么还未等发布就会受到其他党派的抵制和反对,哪怕这道政令是正确的也在所不惜。
其二,吏治崩塌明朝初年,贫农出身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以严刑酷法为手段,大力打压官员的贪污腐败,虽然说这个方法只管用了短短的几十年,但朱元璋的铁腕手段确实是有效果的。康熙年间,因为康熙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宽仁”与“爱民如子”等施政理念,便对百官实行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察制度。
据清史记载,康熙五十年时,有一位南方的大臣上奏说,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竟然滥用“火耗”制度,并且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然而康熙听到后满不在乎地回道,地方官员俸禄微薄,所以适当地收一些“火耗”无可厚非,只要没有激起民变即可。试问,作为皇帝的康熙都是如此这般,那下面的清朝吏治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其三,庸官盛行中提到的庸官其实是指康熙年间的清官,而之所以说他们是庸官,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叹息!明朝的大清官海瑞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说,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像海瑞那样,那距离“大同”的盛世也就不远了。然而笔者的看法是,如果世间的官员都是海瑞那样,那这个朝代距离灭亡也同样不远了。
康熙晚年大力推行“清官”制度,即选拔官员的升迁不看这个人的政绩,只看他的清廉程度。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选拔方式,导致下面的很多官员都有了“先洁己而奉公”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下面的官员办事从来不看对错,只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更有甚者,部分官员们为了让百姓对自己有个好风评,竟然自掏腰包让百姓给自己送牌匾,而对于那些不送牌匾不说好话的百姓,则任其自生自灭。
除了上面这三个情况外,后继之君还要面临财政不足,官民对立严重等情况,但因为篇幅原因,所以也就不做过多的叙述。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看如果是八阿哥胤禩继承皇位,那清朝会是什么样子。
八阿哥胤禩在康熙年间被称为八贤王,而之所以有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他与康熙的治世思想一样,即主张宽仁,而且是对上到宰辅下到小吏的清朝所有官员皆是如此。然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胤禩如果继位并依然保持这种思想,那还会有后面的康乾盛世吗?如果新皇帝延续康熙宽仁治吏的思想,那么只能助长官场上的不正之风,受苦受难的只能是老百姓。
此外,胤禩之所以能获得百官支持,主要是因为他对百官的利益勾连非常深厚,且承诺以后会弥补他们。因而胤禩一旦上位,必然面临着要对百官兑现自己承诺的窘境,而一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那康熙年间的所有问题必然会再次被放大,届时,别说是后来的康乾盛世,就是如何保证朝廷的稳定性和清王朝的统治,也很难说。而胤禛则不同,胤禛继位以前,就有“冷面王”之称,不仅洁身自好,不拉帮结派,而且在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时,秉公执行,不徇私枉法,因此,雍正的继位与百官支持不大,也就能继位后毫无顾忌地开展各项改革措施,刷新吏治。
最后,关于康熙死后,如果是八阿哥胤禩继承皇位,那清朝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的看法是,清朝会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或者绝对不如四阿哥胤禛继位来得更好。
其实,八阿哥胤禩的“宽仁”与乾隆晚年很相似,比如,乾隆晚年贪图享乐、宠信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使得乾隆晚年的朝廷吏治腐败,买官卖官风气盛行。也正是从乾隆晚期开始,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康熙末年的局势太过棘手,才让康熙顾全大局的选择放弃缺乏干练手段的胤禩为储君,转而选择与朝臣“不合”的冷面王胤禛,让胤禛继位,可以刷新康熙晚年吏治的腐败,因为康熙知道,一旦八阿哥胤禩继位,势必会延续康熙的“仁政”保持康熙晚年的局势,那么,清朝未来轻则烽烟四起,重则重蹈明朝的覆辙。
参考资料:《清史稿》《雍正朝起居注册》《清史编年》等。
注: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买考题的时候70两?
在《雍正王朝》里,李绂是清流,也是一个清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是穷官。但在伯伦楼花70两买考题,眉头都没皱一下,是因为考题事关考试公平,再多钱李绂也会去买。
的确在正史上,李绂少时孤贫,但是自幼比较聪颖,10岁就能作诗,12岁就能和家乡的那些文化人结诗社了。对于李绂幼时的家贫,有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那就是李绂曾经在大冬天仅靠300文铜钱,从家乡江西临川到湖北汉阳,走了3000多里投靠家兄,一路上差点没饿死冻死。但是这也培养了李绂坚强的意志。
因而李绂在康熙44年(1705年)曾经是江西乡试第一(全省第一),康熙48年(1709年)的进士,随即选庶吉士。按照文官正常的仕途进程,这也是入阁(或军机)的正轨。
李绂后来的一切都是科举赐予他的。因此科举的公平性,对于他而言,几乎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才敢不惜一切代价,要捅开“雍正元年恩科舞弊案”的黑幕。
再来说钱,在《雍正王朝》里,他曾经在胤祉府里,参与《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的编撰工作,这也就李绂“有钱”开了后门。正史上李绂因为参与编撰《古今图书集成》,曾经受到过康熙的褒奖。但李绂不是在胤祉的府里,而是在翰林院,当时他的职务应该是编修,本来就是做这份工作的。但是剧情需要,硬是把李绂描绘成了三爷胤祉的门人。
如果李绂单单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那么他是没有多少俸禄的。至少一口气要他出70 两银子,他不会那么痛快。毕竟年俸才百十两银子,加上各种书墨银子,一年下来也就勉强生活而已。但是把编书的地点挪到了胤祉的府里,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胤祉为了修书,还跟国库借了30万两银子,最后还是康熙给垫还的。
名堂也就在这里,三爷胤祉为了编书,借了那么大一笔外债,的确我们相信这里有很大一部分的确用于史料的搜集,笔墨的采买等等,但是编书不是一个人的活,聘用相关研究人员才是主要开销。李绂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待遇不会太低。但是无论李绂拿多少银子,这影响不到李绂的清名,因为李绂修书拿工资,靠知识赚钱,既未贪墨,也未受贿。
因此李绂实际上就被胤祉给“收买”了,胤祉因此就成了李绂的政治背景。《雍正王朝》里,追比户部欠款案的时候,老四胤禛跑到胤祉府里要钱,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胤祉,而是李绂。
胤禛只是说了一句“借国债著韵书,恐对国计民生裨益不大。”这是一句对胤祉说的话,但是李绂立马怼道:“照四爷这么说,仓颉造字也是多此一举了?”怼得胤禛一点脾气都没有。但是这只是李绂中产生活的养成计划,等到李绂放任出去为官的时候。由于编书受到了康熙的表彰,而且仕途光明,未来也是入阁(或军机)人选,逐渐声明日起,成为了文坛的领袖级人物,以及士绅阶层在官场和在民间给李绂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使得愿意投资李绂的人会更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绂是清流,但是清流从来都缺乏“清廉”的取财途经。在后来李绂和田文镜顶上之后,李绂进京去见胤祉,第一件事情就是送了一方“鸡血石”给胤祉,胤祉喜欢得不得了,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这些石头可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但是,当胤祉问到这块“鸡血石”来源的时候。
李绂讲到,“是从武昌的一个缙绅那拿来的。”胤祉脸色大变,扔还回去,要他立刻还给人家。然而,后面李绂的解释虽然化解了胤祉的疑惑,但实际上暴露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李绂原本打算拿500两银子去买的,结果人家高低不卖。重点是500两银子,李绂眼皮都没眨一下,目的就是为了博胤祉的欢心,因为胤祉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对于一个外放的官员,拿500两银子出来买个喜欢的东西,不算过分,因为此刻他的正常收入里多了火耗,所以500两应该还是出得起的;
其次,李绂知道人家喜欢宋版书,于是拿了两本宋版书去换,人家依旧不换。宋版书那是喜欢物,即便放在清朝,那也是古董,对于文人而言,这些都是命根子。市价肯定要高于500两银子。所以此刻对于李绂而言,他家里的钱绝对不止正常俸禄加火耗收入;
再次,过了一年,人家主动找他来替自己死去的父亲写墓志铭,开价2000两。这就是李绂的另外一个收入渠道,那就是帮人代笔写墓志铭之类的文章,但是很显然,李绂的身价要比街头的代笔先生要高出上万倍。帮个普通缙绅写个墓志铭,人家报价就2000两,如果加上讨价还价,只会更高。问题来了,真的是因为李绂的文章写得好,才值这么多钱吗?
最后,李绂一篇墓志铭换了人家一方“鸡血石”,胤祉大喊对方不亏。很显然这“鸡血石”是肯定超过2000两的。而鸡血石对于这些清流们,不过就是手中的一个把件而已。“清流”之所以能清高俯视众生,其实都是用大把的银子浇灌出来的。而真正能够花大把钱浇灌出他们孤傲性格的,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缙绅阶层。
所以为什么李绂后来至死反对田文镜“侮辱斯文”?因为田文镜推行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切切实实地动了他背后那个阶层的奶酪。
虽然李绂少贫,而且为人不贪,正史上数得着的大清官,但是回望清朝的清流们,哪个是穷得揭不开锅的?真的穷得揭不开锅,他怎么又能成为清流呢?清廉只是品行,而清流却是一个阶层。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乾隆逢年过节赏赐给大臣的猪肘?
这种说法是胡编出来的,洋洋洒洒几千字叙述了一个胡说八道的故事。
首先,皇帝赏赐的并不是什么猪肘,而是各个部位都有,主要部位有猪的臀部、肩部、腰部,蹄髈肉也有,但只是其中一部分,又因为是祭祀所用,所以不分部位,统称“胙肉”。
为什么要吃胙肉?
我以前的文章曾经说过,耐心去看的话,您会发现,中原文化和满洲文化有相通的部分,不可能是完全割裂的,所谓的特色其实都是一样或相似的,比如祭祀用的胙肉,西周甚至西周以前就有。
和清代一样,历代王朝的胙肉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吃的,最早只有王级人物才有幸得到,代表着君主的重视和抬爱,祭祀祖先所剩的胙肉,其吃法和最晚食入时间都有规矩,古人认为,过了最佳食用时间再食胙肉,不单无福,反而有灾。
而这种胙肉在大清入关后,作用大致体现两方面,一是皇室对萨满祭祀的重视,遵循祖宗礼法,一年到头坤宁宫活动不断,祭祀很频繁;二是忆苦思甜,和满洲弓骑一样,一刻不得放下,这是民族特色,需要保持传统,不忘这片基业的由来,不能数典忘祖。
谁有资格吃胙肉?
宗室觉罗,满洲大员那是想跑也跑不了的,汉臣就要看时期和地位,越临近晚清,准入资格就放得越宽,比如曾国藩、翁同龢、李鸿章都吃过,也只有他们这种有级别,有巨大贡献的人才有机会吃。
大臣们很讨厌胙肉?
您要说皇子们,宗室觉罗们讨厌倒是有情可原,见怪不怪,年年月月的吃,谁也受不了,汉臣不一样,吃口胙肉能在外面吹一辈子,虽然要想下咽也不大容易吧,胜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汉臣都没吃过。
神武门的侍卫“逃都逃不开”,他们必须要吃,而汉臣呢,想吃都没机会,可见当时汉臣地位之低下,到了晚清才稍稍好些。
就像三眼花翎一样,孔雀屁股上一薅一大把,也不知道脏是不脏的就往顶子上插,跟铁帽子王一样稀罕,就一根毛能美一辈子,进食胙肉也是一样,想吃都不敢求皇帝,肯定会被斥责没规矩的,扔了?真有意思。
皇帝皇后吃不吃?
皇帝皇后首先吃,这是规矩,他们吃了其他人才能吃,皇帝还没动手,滋溜一声,大白猪肉条子一口嘬进去了,这么没规矩,那是要死掉的,严重僭越,别说皇帝了,就是在家吃饭也得长辈先动筷子,再说了,胙肉也不是什么美味,没人敢抢着下嘴。
御膳房就不能做的好吃点?与时俱进?
也有小肉大肉之分,赶上命好的话只是吃小肉,其实就是肉丝拌饭,大肉才是大锅蒸肉。
坤宁宫里除了密密麻麻的拜垫以外,还有三口大锅,灶台前的木板可以拆下来,空间足够一个成年人跳下去添柴,其中两口是蒸蒸蒸肉的,不是网上流传的白水煮白肉(入关前,比如皇太极时期是煮的。),如果白肉是煮出来的,那就真吃吐了,另外一口是做蒸糕的。
我偏不觉得荣耀,偏要偷偷藏起来,偏要出来后扔给纪晓岚,不行么?o( ̄ヘ ̄o#)
不行,除非活腻了,首先是礼制纸面上的规定,胙肉不准出殿门,只有晚上所供的胙肉才能给御膳房处理。
明朝祭祀的胙肉是做菜食用的,后来发猪肉,再后来就发不起了,人人平等嘛,京官基本都能吃,哪有那么多钱买猪,后来改给钱了。
难道就没有逃避的途径嘛?
有呀,你不能太实在,按照满洲习俗,包括皇帝在内都是自己割肉吃,你可别手上一给力抻回来一整条蹄髈,用小刀轻轻割下一条就可以了,虽然必须是一大盘子,但可以切薄些,摊开些······再说了,满洲皇帝也不是虐待狂,不会干吃白肉的,有小菜和咸菜、酱瓜等等就着吃,然后开始吃白肉,蒸肉比煮肉好多了,吃完胙肉还有肉丝泡饭,然后赐酒一杯,奶茶一杯,所以不要再信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了。
靠什么约束贵胄臣子们?
祭祀胙肉的食用是一整套程序,讲究的就是各有分工,皇宫就是不缺人:
忙起来后,有跳大神的萨满,有杀猪的,有分切的,送肉的,蒸肉的,传送的,最重要的是······有宦官专职盯着每一个人,肉不能剩,全部要吃完才行,吃剩的骨头和肉皮要交公,司俎官还要的······进屋的唯一动作就只能是吃,半小时内吃完以后立刻要走,有专人监督,藏起来那是别想。
既然没那么难吃,又很荣耀,为何人们不爱吃呢?
《延禧攻略》里乾隆帝急眼是因为怡王撒盐,历史上的乾隆还真为这事急过,但却是因为太监贪污,乾隆帝曾经特地下旨要求加强管理,好肉都被太监们私藏自己吃了,拿出来的都是普通猪肉。
祭祀的猪不是随便找一只就成,基本上和挑选妃嫔一样,不能有一根杂毛,不能有疖癣,皮质要好等等等等,基本上都是最漂亮最健康的猪。普通猪肉可就不行了,大臣们有苦难言,神武门的侍卫直接带情绪出来了,乾隆一查,可不,连他吃的都是剩猪肉,谁爱吃,其实只要是“原装猪”的话,食用的口感没那么差的。
总之,胙肉不是白水煮白肉,也没有那么难吃,何况还有酱菜、佐餐、美酒和奶茶,大臣们尤其是汉臣不会不要这种荣耀,也没机会能在监督人员的注视下把肉藏起来,皇帝都吃了你不吃,搞不好真的要死掉,退一万步说即便能私藏带出来也得找个僻静地儿扔掉,别人看到的话自己就完了,给纪晓岚落人口实更不可能。
纪晓岚呢,就是再爱吃肉也不敢吃皇家胙肉,因为有特殊意义,他根本没资格吃,纪晓岚在乾隆眼里就是戏子一般的人物,别人扔的他也不敢吃。
包拯判人死刑为什么必须用铡刀而不是将犯人斩首?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戏剧和影视剧里包公用的是铡刀,而真实历史里没有铡刀,一口也没有。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那就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在戏剧舞台上,黑脸大清官是包公光辉象的显著标志,他还有另一个显著标志,也很有代表性,就是“三口御侧”,俗称“三口铜铡”。
我们观看包公戏,每当高潮来临即将拿住奸贼时,张龙、赵虎等就抬着三口御铡出场亮相,同时抬着扒去官服的罪犯走过场,真是威风凛凛,大快人心 。
那么,历史上的包公真有“三口御铡”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包公与陈州以及江淮灾民的关系说起。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 1044年),包公 45岁,在刚担任监察御史不久,就为陈州及江淮两浙灾民做了一件大好事。这年冬天特别冷,史载:
“京城积雪,民多冻馁”、“陈、楚之地尤甚”。
春末夏初,大小麦又遭“握脖旱”,粮食大为减收或绝收。而官府不顾百姓死活,还要加重劳役和税收剥削,搞得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包公访知上述情况后,希望朝廷废除苛政,救济灾民,一连上了好几道奏章,为民请命,像《请免陈州添折见钱》、《请开义仓米 赈给百姓》、《请免江淮两浙折变》等。
包公为民请命的这些奏章,朝廷采纳执行情况不详,包公是否亲往陈州查赈或赈粮,也不见正史记载。据《淮阳重建包孝肃公庙碑记》和 《陈州府志》记载:
陈州公(包公)监粜之处,锄奸革弊,民受其惠。 —— 《淮阳县志·重建包孝肃公庙碑记》
豪贵伏诛,民赖全活。 ——《陈州府志·名宦》
由此可知,陈州及江淮百姓成千上万人被救济,得以活命。百姓怀念包公恩德,不仅建立了包公庙,而且还流传了一个包公放粮的故事,同时逐渐产生了《陈州粜米》、《下陈州》、《铡国舅》等几 出包公戏,这就变成包公演义了。
据传说,朝廷接受包公建议,派庞太师之子、庞贵妃之四弟庞昱,即四国舅前往陈州赈粮。但是,这位钦命赈粮官四国舅却私自抬高粮价,米中“二八”掺沙,坑害灾民。 宋仁宗便命包公前往查赈,调查处理此事 。
包公说:“臣多大个官儿,怎能查办四国舅?”
仁宗说:“赐你三道御札(即手诏),事情就好办了。”
包公回府,心生一计,“御札”谐音为“御铡”,就找相国寺的工匠绘制了龙、虎、狗三口御铡图,献给仁宗审阅。
宋仁宗明白包公的用意,是借“札”字之音作“铡”字,做成三口御铡以威吓那些外戚,真是奇思妙想,便笑笑说:“你看着办吧!”退回给包公。
于是,包公就打造了三口御铡,带往陈州,先斩后奏,处决了坑国害民的四国舅。
三口御铡分工是:龙头铡专铡违法乱纪的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铡贪赃枉法的文武官吏;狗头铡专铡为非作歹的无赖歹徒。
这就是包公将“三道御札”变成“三口御铡”的传奇故事。
实际上,历史上的包公没有三口御铡,一口也没有,因为宋代废除了这种酷刑。包公“三口御铡”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百姓们的美好愿望,希望包公不同凡响,威风凛凛,为国尽忠,为民除害。
特别是在戏剧舞台上,三口御铡成为包公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和亮丽风,在他惩恶扬善的过程中,有着不同寻常的震慑作用。
#历史#
以上就是大清官电视剧剧情介绍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