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演员收入?
又见敦煌”室内情景体验剧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形式,吸引了大批游客。截至当天,“又见敦煌”已在敦煌演出整整一年,共演出700多场,观众达35.7万人次,收入8000多万元。
又见系列一共几部?
又见系列一共3部。
王潮歌导演的“又见”系列,包括《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又见敦煌》3部,其实在《又见敦煌》还籍籍无名之时,《又见平遥》早已成了一大必看“网红”演出。
首先与众不同的是,“又见”系列一改以往的观众只是在坐席观看,毫无参与感的传统,将演出变成了观众置身剧院中心的沉浸式观影,整部戏有2/3的内容需要观众移动观看,而且方向可能随时改变。
又见敦煌王道士说的话?
王道士哭喊着向菩萨忏悔:“娘诶,菩萨诶,祖宗诶”。
敦煌盛典这个剧怎么样呢?
《敦煌盛典》的大局观和分寸感
误打误撞
由于临时制定旅游计划,匆忙赶到敦煌时,发现莫高窟的门票已经售罄,无奈中求助于第三方平台,票是订到了,但也捆绑了一档大型演义节目《敦煌盛典》,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前往观看。
大型演义剧一般都以宏大的历史题材为背景,用当地实景结合现代声光电科技,给观众视觉享受和艺术熏陶。《宋城千古情》串起了良渚文化、岳飞抗金、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发生在杭州当地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印象海南岛》剧情相对薄弱,但其侧重于海南的民土民风,阳光沙滩等美景的呈现,也有另一番风味;而《敦煌盛典》的特点则是以丝绸之路和莫高窟为背景,辅以360度旋转观众席,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演义节目。
另类乐趣
实景演义与电影类似,观众看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代入感,而另一方面导演会有自我表达的需求,把握这两者的平衡非常困难,即使名导也偶有失手。陈凯歌的《无极》中,无欢因儿时被倾城所骗,性格大变,长大后不再相信任何人,当他在片尾痛哭流涕的说出“你毁了我当一个好人的机会”时,观众竟报以哄堂大笑。这本是陈凯歌对于承诺(影片英文名为《Promise》)的反省,但该片却被观众戏称为“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导演的一片苦心无人喝彩,就是分寸感出了问题。
《敦》讲的是大汉公主前往西域和亲,心上人画家墨丁不言放弃,一直追寻至异国他乡,最终成就了一代传奇的故事。和亲是为了大局的牺牲,爱却是小我和自私的,两者难以得兼。因此,看《敦》的导演如何破局,便是除了视觉享受之外的另一种乐趣。
实景演义制造视觉盛宴不难,难的是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将两种互相矛盾的主题搭配在一起。虽然脱离了大众的固有思维模式,但又能合情合理、自圆其说,为观众所接受,这便是导演的分寸感了。
公主受命与西域王子和亲,而墨丁一路历经千辛万苦,也终于来到西域与公主重逢,两人决定私奔。如果剧情在此打住,便会显得格局不够。穷画家与公主在现实中是难以长久的,毕竟两人看到的都只是对方的优点,一旦在世俗中相处久了,弱点显现,身份差异导致的落差必然激化。导演的处理是让两人逃至大漠,勿入莫高窟。在这样相对单纯、清心寡欲的环境里,墨丁的弱点消失了,而画家的身份起了作用,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伍,其形象也立马高大起来。这便是导演为两人安排的一段幸福时光。
当然,丝绸之路的历史进程不可就此受阻,公主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西域王子的部队最终还是找到了二人。是让二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般殉情,还是另有安排?剧中的公主深明大义,与墨丁挥泪告别。导演给予了俩人短暂的幸福,然后以公主一人之牺牲保全了故事的格局。墨丁并未像那些爱情故事里的文弱书生一样自暴自弃,导演赋予了画家新的使命:其就地满血复活,将爱转化为创作动力,在莫高窟中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作品。
画龙点睛
故事的结局是墨丁成为一代名师,可谓画龙点睛。因为莫高窟有无数璀璨的艺术作品,却没有一个知名的创作者,这个遗憾在节目中被弥补了。画家墨丁成为了无数敦煌艺术工匠的代表,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有米开朗基罗,而莫高窟也终于有了墨丁。
《敦》的人物虽为虚构,但其诉求精准,以丝绸之路的历史为背景,爱情点缀,艺术收尾,这便是导演的大局观了。
又见敦煌剧本作者?
作者:王潮歌,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当今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实景演出创始人。“印象”及“又见”系列演出总导演,总编剧。
敦煌有什么比较经典的舞剧?
当前,有三个,丝路花雨,敦煌盛典,敦煌神女,本人都看过,各有特色,丝路花雨是甘肃省歌舞剧院多少年的招牌,现在应该在文博园敦煌大剧院轮演,可关注敦煌大剧院的微信票务平台,敦煌盛典参照大梦敦煌,讲的是墨丁和绿珠的爱情故事,三百六十度旋转观众席,里面有个灯光秀不错,再就是敦煌神女,取材九色鹿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画师和神鹿仙子的故事,是一个杂技剧,演员水平不错,剧团常驻敦煌,上述票都可以在市内买到!论好看程度,排序为丝路花雨,敦煌盛典,敦煌神女。另外,王潮歌的又见敦煌也非常不错,打破传统剧场观看模式,主要以实景体验为平台,以沧海一瞬间为主线,带你领略千百年来敦煌的兴盛和衰亡,大气磅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