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被讨厌的勇气结局剧情(被讨厌的勇气怎么样)

今天给各位分享被讨厌的勇气结局剧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被讨厌的勇气怎么样进行解释,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读书分享《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是以对话体的形式展现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

今天给各位分享被讨厌的勇气结局剧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被讨厌的勇气怎么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读书分享《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

蔡康永、张德芬 陈文茜、曾宝仪、勇气推荐!

张沛超、胡慎之、动机在杭州 作序推荐!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被讨厌的勇气》 是以对话体的形式展现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 。作品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两位日本作家合著完成。岸见一郎是日本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古贺史健是一位自由作家,擅长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创作。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体的“社会意识”。 阿德勒被称为与弗洛依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

全书从拜访之夜开始,书的开头是这样的:

夜晚,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拜访了阿德勒的小屋,哲学家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青年不同意,于是和阿德勒展开了一场场辩驳。

与占主流的弗洛依德心理创伤论不同,本书奉行“目的论”思想。

两者不同: 心理创伤,认为如今的“我”是由过去的经历造成的;而目的论则认为,“你”对过去经历的看法决定了现在的“你。

本书: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 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是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过去”, 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过去”决定,无法更改。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 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 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 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然而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在人际交往中,把人看作竞争对手,一决胜负后,就产生了自卑或自负感。

本书:将每个人都看作平等的存在,“不同却平等”。 不去随意评价别人,因为批评和表扬的行为都包含着一定程度上,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对别人做出评价。

如何超越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和自己相处的最佳方法是自我接纳。 接纳不是消极,而是先了解自己,辨别出哪些是可以改变优化的。

事务分离”概念:把自己的事务和别人的事务分离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事务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事务被别人妄加干涉

判断方法:考虑清楚“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本书 :如果有人干涉你生活的话,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主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评说。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自由、正直、诚实、勤奋、努力、成就,可能会被人羡慕嫉妒恨,也会被别人讨厌。

共同感觉:如果说分离事务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也就是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毕竟,幸福源自做岀贡献之后的获得感。

本书:直面工作、交友、爱等等人际关系的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之中,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这是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然而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 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问题:不会或者不愿“活在当下"。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殊不知, 过去和未来对于现在的我们都是没有意义的。

本书: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

这就是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未来。 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 书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我们要做的: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只有跳着舞的此时此刻。

第一步是聚焦当下,挣脱束缚。

第二步是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第三步是不恐惧未来,活在当下

书评|《被讨厌的勇气》

文/休讷

前言:阿德勒是“不为人知”的“第三巨头”。说起心理学,人们想到的固然是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两大巨头,而阿德勒常常被世人忘记。了解的人也许知道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因为学术研究而导致关系决裂。

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虽然阿德勒比弗洛伊德小,但两人并非师徒,而是属于平等的研究者关系。当然,弗洛伊德看待荣格,是如同父亲一般的敬爱,这与阿德勒看待弗洛伊德完全不一样。

阿德勒因为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形成对立后两人产生了爆破性的纠纷,最后分道扬镳。那以后,阿德勒也根据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创了后来的“个体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作的一部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都影响深远的著作。主要诠释的是出生在奥地利的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创立的“另一种哲学”。

本书从一个充满自卑和不幸之情,深陷烦恼之忧的图书管理员青年和一个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的对话过程来展开思辨。以青年的人生问题为切入口,不断延展青年的困惑,然后通过哲人对青年人生问题的一一解答,来给读者呈现出人生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影射出了世界普遍存在的人生问题。青年和哲人的辩论分为五个夜晚,每个夜晚的辩论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想必看到书名的读者,大对数会认为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其实不然。《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富含哲理,又直戳心理的哲学和心理学交错的著作。作者以一种犀利的言辞,传达给读者的是那份稍带苦涩的“勇气”。在本书中,读者或多或少的都能够读出契合人生的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都会让你醍醐灌顶,改变你以往形成的心理惯性,让你重拾勇气开启人生的新征程。本文抽取《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些关键词,对阿德勒的“另一种哲学”进行片段式的分析说明。

一、三大情结

(一)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常常是被人们拿来代替“自卑感”的一个借口,具体表现在“因为那样,所以这样”。还有一种就是和“自卑情结”相并论的“自负”,其表现为“要不是我怎么怎么样,我也可以如何如何”。这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原因论,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将其称为“外部因果律”。

我们都知道适量的自卑感可能也会成为促人上进的良剂,但一旦发展为“自卑情结”就会演变成消极影响。

(二)优越情结

“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的原理一样,阿德勒不反对优越感,但对“优越情结”则是加以控诉的态度 。“优越情结”是形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幻想的一种心理。就好比你在这个领域并不优秀,你只是有着一点权势,于是你大肆宣扬自己,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比如作为班长的你,在同学面前总是以一副高傲的姿态,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我很厉害所以当选班长等一系列类似的情况。

(三)夸耀不幸

“夸耀不幸”是一种结合自卑感和优越感的一种复杂的情结。有些人会把自卑感用一种尖锐的说辞去告诉身边的人,使得自己在众人面前变得“特殊,”然后以博得“同情”,进而实现一种“异常的优越感”。

哲人所举例子仍然是自己。例如他身高155厘米,对此人们便会给予他无限的安慰,说出各种形式的话来让他好受。如果他对这些人说“你们怎么能理解一个矮子的烦恼呢?”这样的话一定会让众人百口莫辩,小心翼翼。

二、共同体感觉

(一)自我接纳

当我们面对挫折时,也许有人会选择乐观地“自我肯定”,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可以”。这种“明明不可以却暗示自己可以”的心理学是阿德勒所反驳的,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强调的是“自我接纳”。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做不到的,然后朝着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具体案例将在下面的“工作课题”中所有体现。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他者贡献”是阿德勒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终点“共同体感觉”的三个关键因素最为基础的一项。

(二)他者信赖

何为“他者信赖”?要想弄清楚“他者信赖”就必须学会区分“信用”和“信赖”。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是“信用”,而是“信赖”。这份“信赖”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对于他人要形成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信任。说简洁一些就是“无条件地相信”。对于这种“无条件”,也许很多读者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反驳说这不是直接将自己裸露在人群之间吗?包括我自己也在首次读到时无法接受。

但是,书中的哲人对和我们一样反驳的青年解释了“信赖”的反义词“怀疑”。他从“信赖”的对立面“怀疑”的不良后果来反衬“无条件相信”的重要性。还指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会遭到背叛,但不背叛的不是你,而是他人的课题”。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及阿德勒人际关系的起点“课题分离”。这个关键词将在“爱的课题”里进行分析。

(三)他者贡献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但是,“他者贡献”并不仅仅指在工作上做出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之上。

在做到“共同体感觉”前面两大关键之后,我们就能够较为轻松地做到“他者贡献”。它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并不拘泥于“为他人效劳”。就比如你的存在对于父母而言是一种幸福,这就证明你是有价值的,你无意识地就形成了一种“他者贡献”。

又比如哲人所举出的例子:晚餐过后,一般而言都是母亲去刷碗,如果母亲在进行这份贡献时,一边刷碗一边哼着歌,也许还可以引起家人容易帮忙的氛围。可能有些读者会将这种心理视为“伪善”,这也正是书中青年反驳哲人的说辞,但哲人的解答是必须完全了解“共同体感觉”才能不纠结“伪善”。也就是说只要你学会了“自我接纳”,并且实现了“他者信赖”,将他人当做“伙伴”,你所付出的“他者贡献”就不是“伪善”了。

三、人生的三大课题

(一)工作课题

试想一下,我们求职之前是否都存在一种“我能否成功”的心理,这是一种病态的畏惧。这种心理的结果无非是成功和失败。倘若失败,人们将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又或者,我们在职场上遭受了巨大的失败,受到了心灵的打击,于是开始厌倦工作,讨厌上班。造成这种心理结果的正是人际关系。

因为在我们失败后,我们就开始害怕看到其他工作伙伴的冷眼,害怕受到上司的呵责,所以我们开始讨厌,从而丧失了“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你这份工作无法完成,你需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躲避人际,而是学会接受这种“被讨厌”的状态。你可以试着去发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然后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注入心血,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突飞猛进的进步,对人生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样既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也能够解决当初害怕人际关系的问题,让自己重新树立起“被讨厌的勇气”。

(二)交友课题

我们常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群体,那有了群体就势必会产生人际关系,而交友课题是人际关系中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

众所周知,交友在我们思想所及之处,更多的是在学校或职场上构筑的一种表面关系。一旦离开这两大场所,想要交友则十分困难。然而,这里所描述的“交友课题”正是脱离学习和工作之外所建立的友谊,是更为广泛的朋友关系。在这种情谊之间,人们往往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情绪情感,以致于产生变相的心理特征。

关于朋友,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份关系的距离和深度。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遇不见知己,交不到朋友,但其实是我们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想要交到朋友,就必须所有改变,阿德勒心理学追求的是自我的改变,而非改变他人。朋友很简单,只要你愿意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一切都会变得与众不同。就好比在哲人看来,和他待在一个屋子里辩论的青年就是他的一位无可替代的朋友一样。只要我们想要交友,并选择“他者信赖”,就一定可以获得想要的友谊。

(三)爱的课题

1.恋爱关系(以“自卑情结”为例)

当我们在选择恋人时,或多或少地都会觉得自己哪里不够优秀,不够完美,想比起你喜欢的那个人,你还要很多地方不如他。这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完全是你的主观臆想。哲人对青年说“人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既然是主观,那就是由我们自己决定,你的缺点换种角度,换种思维,也许就变成了优势。

就比如哲人所举的例子:他的身高只有155厘米,但他的一个朋友告诉正为自己身高自卑苦恼的他说矮小的身躯能够让对方放下警惕。这种价值的转换,让哲人从那以后便不为自己的身高而烦忧了。

这样的情形放到选择恋人时何尝不是一种优势呢?喜欢你的人也许并没有考虑你矮小的身躯,反而是你自己因为身躯矮小而自卑,从而让“自卑感”转变成一种“自卑情结”,不敢选择面前的恋爱关系。

2.家人关系

2.1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学会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区分开来。就比如哲人所举的“父母和孩子”的例子。这是家人关系的一大重要问题。

世界上的父母总是会强迫孩子好好学习,以一种“为了孩子好”的借口去满足自己的支配欲。其实学习并不是父母的课题。我们都知道学习好不好的后果不是由父母承担,最后接受结局的是孩子本身。所以学习这个课题归根结底都是孩子自身的课题,与父母毫无关系。

父母之所以说为了孩子,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从而对孩子产生强大的支配欲,甚至打着“为你着想”的口号去“理所应当”地对孩子进行欺骗。

恰恰是这种欺骗性为导致孩子的反抗和叛逆。当然,阿德勒并不鼓励父母就此放任不管。如哲人所说,他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而是主张在了解孩子想要做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对孩子始终保持“他者信赖”,告诉孩子只要他需要父母随时可以提供帮助,但如果孩子没有求助,就不能够指手画脚。

结语:阿德勒心理学所倡导的是“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包含“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大关键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三者,才能够得到拥有“共同体感觉”。

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被讨厌的勇气”。这份勇气是接受他人的讨厌,学会“甘于平凡”,这样才能实现“舞动的人生”,才能“活在当下”,获得幸福感。

书摘:《被讨厌的勇气》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类别:心理学

阅读时长:7时46分

换句话说,我可能中弗洛伊德的毒太深了(尽管我尝试着多学学荣格以稍稍解毒,结果发现自己更沉醉于内心和过去的世界),在这个时候读到的阿德勒的确是一剂及时的良药。

P:中了弗洛伊德的毒,拿荣格当解药,最后发现了阿德勒的妙处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三大束缚:自我的过去、人际关系、未来。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引言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总之,你认为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可以这样理解吧?

p:如果你了解过去的我,那么你就明白现在的我

但是,这些症状也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P:我觉得这简直太真实了,我们往往喜欢提前给自己设限! 在不想去做一些事的时候就会主动给自己设限 它根本不是客观环境导致的 而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这种“制造”甚至是无意识的! 就像书友说的:你不是因为社恐才不喜欢聚会,你是因为不想聚会,给自己找了个社恐的感觉。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P:经历是一种成长,经历过后,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分析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别有一般韵味! 就好比失恋,当你是参与者时,你很难做到理性去分析当时的情况,觉得自己在这段感情里,自己的付出或者说自己应得到的回报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当你冷静下来之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重新去审视一下自己的曾经这段感情,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一种经历,当时的你就是会有这种选择!太计较得与失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对这份感情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P: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会觉得这么多年养育的孩子读书上学,到头来孩子把自己闷在屋里,真的是读书读傻了!父母更多希望的还是你有一般成就,而不是这样闭门不出从而引起父母这样所谓的关注

不仅仅是他,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P:引用余华《活着》里面的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P:愤怒只是为了快速达到高声震慑的目的,缩短讲道理的时间,这样好像也可以理解的过去! 只是有时候这样给人的印象是:这人太容易情绪化 看到这里,总觉得观点都是有点自相矛盾,但是却又能绕进去又可以清晰的绕出来的样子!

弗洛伊德说错了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P: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转】 1、原因论:学习某样技能确实可以让你获得这项技能,典型的原因导致结果; 2、目的论:你对过去的看法取决于你对现在所要做的事情想达到的目的。比如现在想责怪父母童年时候给你带来的伤害,是因为你想逃避现实或者把现实的不幸福归咎于父母或者想让父母反思; 3、黑天鹅事件:原因A不一定导致结果B,也可能导致结果C,事情的发展是曲线的。 综上,客观规律方面的确实可以用原因论解释,隐性情感方面或者对客观事情的看法可以用目的论理解,不确定事件则可以用黑天鹅事件来理解,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人是可以改变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让我们得到谅解,指引改变的方向;阿德勒的目的论让我们认识自己,产生改变的力量。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P:所以哲人的意思应该是要学以致用,灵活使用,而不是为了学而学

你想“变成别人”吗?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P:是的,人一旦下了不想改变的决心,即使内心是渴望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也还是选择了当下安逸的生活方式!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你刚才说“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青年:为不做改变的自己找的借

P:你内心极度渴望自己成为那种人,可笑又可悲的是,阻止你成为你梦想中的那个人的却正是安于现状的自己。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P:过去的经历或多或少对以后的路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忘记是不可能,解放出来更不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我们怎么去面对曾经的经历!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那么,我来问问您私愤的事情。如果无缘无故地被人破口大骂,先生您也会生气吧? 哲人:不生气。 青年:不许撒谎! 哲人: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P:我还是愿意相信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P:所以一旦离开公司不再在该公司任职之后,就会与此公司都相关同事关系是陌生,因为缺少了这份工作时工作需要对接的枢纽。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p:朋友根本不在于多,人生能️两三知己已足矣!许久不见,但是一见面不会觉得很尴尬,依然有很多很多话题可以聊…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P:所谓思想决定行为: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恋爱关系中的两个人,一旦某一方决定离开,对方连呼吸都是错的。

所以说两个人谈恋爱时,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有事一起商量,没事就各忙各的,但心还是互相惦记着彼此,给彼此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占用对方的时间和空间,而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P:我想自律便是自由!一旦真正自律起来了,你生活不论做什么都是️规划性的、️目标的去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P:他人的想法、看法,岂是你能够控制得了的?做好自己的便好。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P:嗯……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就是最舒适的相处距离,亲情、友情、爱情也好,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P:如若遇到问题时,没人为你指点迷津,或有人过度干涉,都不是好事。相反的,倘若这时能有人给予你三言两语的点拨,犹如拨开乌云见明月,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你虽不会一直是我的避风港,我的靠山,但你却教会了我如何自己走路,更有自己的主见!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

P:人可真是个奇怪的生物! 一方面希望自己按照别人期待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获得认可,一方面却又从内心深处反抗早已被设定的人生轨迹!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P:所以为自己而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为自己而活呢?!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P:我们不可能做得到任何人都会喜欢自己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转】书友“育宏” 复盘: 我们无法决定别人是否喜欢我们,无法决定别人是否厌恶我们 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态度,不会为他人的课题而焦虑,而期望通过改变自己获取他人的认同,就像庄子的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过去的想法是feedback is a gift, 通过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想法,但是步入社会之后,正向的反馈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负向反馈,如果一味追求他人的认同,企图通过努力获取他人的称赞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行为,将自己的幸福绑定在他人的想法与看法中,羁绊太深,迷失了自我,也浪费了时间 我们需要克服自己渴求赞同的本能(以及其他本能),以获取更高层次的幸福和快乐,将自己从关注点这一个伪命题中解脱出来,虽然达不到庄子“凭虚御空”的层次,但也能让自己轻松快乐 目的论,世界是简单的,人人都可获得幸福,不把他人看做竞争对手,课题分离,不追求他人改变

有鼓励才有勇气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P:无法苟同! 可能是我认知有问题吧!难道朋友之间互相表扬也是带有这种功利性的吗?

有价值就有勇气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P:不盲目地肯定自我,学会坦然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不足,接受不能够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比起满口道德谎言的善人,我宁愿相信那些忠实于自己欲望的恶徒!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我还不太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以及将来想要干什么。但是,我知道必须得做些事情。也不可以一直在大学图书馆里工作。只有在找到值得自己毕生追逐的梦想并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p:没有目标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但还是总觉得自己一定要去做点什么,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充实一点

《被讨厌的勇气》正文三

不干涉别人,也不被别人干涉,才能获得自由

昨天我们分享了哲人和青年的第二夜对话内容,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我们生话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伤害,也不可避免的有意识无意识的伤害着别人。

人生不是与别人的比赛,而是自己不断进步的成长过程,不与任何人攀比,跳出这种与人竞争的关系,才能视别人为伙伴,真诚地祝福他人。

通过前两夜的交谈,青年已经非常认同哲人的思想,人在获得金钱物质支撑的自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自由和幸福呢?那就是人际关系,假如人有了巨额财富以后,却没有爱人,没有知己朋友,却纠缠在烦琐的人际关系里,那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哲人让他思考什么是自由?又是什么束缚了他的自由?青年苦思不得其解,急切地来找哲人寻求答案。

青年的父母是非常严厉的人,从小不但拿他老和哥哥比较,还总是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要好好学习,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要上哪个大学,要从事什么工作。搞得青年很烦,后来他按自己的意愿做了图书管理员。而父母一直要让他像哥哥一样继承父亲的印刷工厂。从他就职以来,和父母的关系就很紧张。他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意愿。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前提是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比如一个人在单位的院子里捡垃圾,这时没有人看到,没有人表扬,认可。那他是还继续捡还是没有人认可,就不捡了呢?。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做了家长和老师认可的事会受到表扬,而做了父母和老师不认可的事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人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同样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每个人都该活在自己人生中。所以先从别人的认可和期待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

明白了这一点,下面我们搞清楚课题分离,你是你,我是我。 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础课题,就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清楚这是谁的课题 ?比如孩子学习,交朋友,大学学什么专业,要和什么人结婚。这本来就是孩子的课题,根本不是父母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将来无法找到喜欢的工作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好多父母都会说,我让他好好学习,是为了他好,他还小,心智还不成熟,等他懂了就晚了。做父母的有责任对他的学习,交什么样的朋友负责。啥都不管让他自己想玩就玩,想和谁玩就和谁玩,那走上弯路或堕落,那可后果不堪设想,我就得管着他。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课题分离不是推崇放任不管 。不是不关心,不了解孩子,什么也不过问的,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的默默守护,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绝不是强加干涉和指手画脚。

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出建议,帮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和改变,至于改变到什么程度,我们父母不可干涉。同时当你担负了孩子的课题时,你的人生变得沉重,痛苦。孩子被你干涉的人生也很痛苦。所以人际关系简单的第一步先放下别人的课题,让自己轻松,别人也轻松。

青年的母亲因为他做图书管理员不符合他的期待,痛哭流涕,甚至说,如果他不和哥哥继承印刷厂,就和他脱离女子关系。使青年深深陷入痛苦中。哲人说他没必要痛苦,这也是别人的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有个男孩因为脸上长满了青春痘,整天照镜子,不敢出门。奶奶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马其顿国王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绑在神殿支柱上。传说:解开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很多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绳结。亚力山大大帝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他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言靠自己的剑去开拓命运。”后来他成了统治中东至西亚全域的帝王。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像人际关系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

青年误认为课题分离,你是你,我是我,切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陷入孤立,这样怎么能构筑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阿德勒心理学的课题分离只是构筑人际关系的入口,并不是终极目标。

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离得太远更加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孩子叛逆,离家出走,会更加疏远。正确的方法是,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现在有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干活,做家务,从小连孩子系鞋带,洗衣服,收拾房间都是父母代劳。这也是干涉孩子的课题,这种反复干涉的结果只能让孩子什么也学不会,失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先课题分离,再保持适当的距离,下一步就是获得真正的自由。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呢?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里的被别人讨厌,不是故意让别人讨厌,而是不惧怕被别人讨厌。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你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你选的话,我想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们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人讨厌的勇气。有了这个勇气,人际关系这个难题一下子容易了许多。

你需要做的是把人际关系的王牌卡,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哲人自幼就和父亲关系不好,记忆中他很多次被父亲殴打,记不住什么原因,只记得被打的他钻到桌子底下,被父亲拉出来狠狠的打,父亲是个沉默寡言,不敢接近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正面沟通过。如果说他和父亲关系不合是因为童年被父亲多次殴打,这是佛罗伊德的原因论。而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则是,他为了不想和父亲搞好关系,而搬出了童年被父亲殴打的记忆。这又和人际关系的卡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原因论,哲人对修复父子关系束手无策。而按照目的论,父子关系修复之卡就完全在哲人自己手中,只要他改变了目的,下定和父亲修复关系的决心,事情就得到解决了。最后在父亲生病需要人照顾时,哲人每天去陪他,照顾他,父子关系自然得到了修复。

这里强调一点,只改变自己,不强调关系的对方的态度,想法,做法,那是别人的课题,你只做把对方带到水边,不强迫他喝水。还是既不操纵他人,也不被他人操纵。

当提到人际关系时,往往我们回想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把人际关系的卡,握在自己的手里。

今天我们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主要学习了自由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不要活在别人的认可和期待里。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被别人干涉,把人际关系的王牌卡,握在自己的手里。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哲人和青年的第四天谈话内容,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拥有不害怕被人讨厌的勇气?如何活出有价值的人生?让我们共同期待!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剧情是什么,主人公为什么会被讨厌?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部根书籍改编得来的日剧,虽然是根据同名书籍改编的,但是书籍的内容方向却跟以往我们所看的的有很大的不同,这部名叫《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心理类的图书,讲的也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剧中,为了打破书中略显苍白的表现方式,每集通过刑侦破案的方式,既有噱头又能在每集结尾处点明本集要表达的心理观点。可以说是一部挺有创意的日剧。

剧中女主的设定非常的极端,虽然是刑警,而且在办案、推理、追凶上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和实力,但是庵堂兰子的性格及其“让人讨厌”。因为是警界精英,32岁依旧单身的兰子有着把不同于别的女孩的傲气,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女主兰子只相信自己的想法,从不考虑他人的建议,不分场合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不给上司和同事一点面子。

作为这样一个女刑警的搭档,青山年雄注定会被刻画成一个出了一身正义,满腔热血外,其余性格都与女主极度相反的角色。每次查案过程中看似兰子总是被青山年雄弄得头昏脑涨,但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搭档,才能在兰子每次结案后,引出发人深省的道理。

剧中每集都是一个单独的小故事,没有复杂冗长的背景铺垫,上来就点明案件,然后通过兰子和青山年雄的一步步调查在每集结束的时候既能弄清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抓住嫌疑犯,也能将案件中蕴含的道理娓娓道来。这种节奏非常吸引人。剧中每一集的观点都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知识点。从第一集女模特的死亡就交代出我们的对于生活的不满和不幸福感完全取决于自己不愿意改变,人活在主观的世界中,唯有从自身改变出发才能感受到周围的变换。一直到最后的10集,每集都能让人有所感悟。就像《非自然现象死亡》的表达方式一样,借助生死的交织点,阐述人性的平凡与伟大。

这个电视剧的成功在于演员和片尾的哲理升华,失败之处就在于不严谨的办案推理过程,感觉每个案件发生,结尾都过于匆忙潦草,而且很多都是用力的再往最后的哲理上靠,显得漏洞较多,禁不起仔细推敲。而且女主这样的性格在现实社会是根本没有生存空间的,不少网友都觉得,如果非要给女主这样的性格角色定位,与其是一名刑警不如改成一名不受身份约束的侦探更为妥帖。

不过总体来讲,这部电视剧还是非常成功的,在不深究推理细节的前提下,刺激悬疑的刑事案件与哲学道理相结合,相当的有吸引力。

《被讨厌的勇气二部曲完结篇》: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

文/赵欣 ,2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37度妈咪正面管教创始人。

正文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一共两部,讲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的思想,这也是正面管教的心理学基础。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我上完正面管教家长课以后,读过的第一本书,基本是一气呵成,后来因为参加读书会,又读过多次,很多朋友都说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我也一样,这本书,颠覆了自己过去很多年的很多想法,也是我自己走上个体心理学学习之路的开始。

这本书也将会是37度妈咪线下读书会的第一本必读书目。

在第一部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影响我至深的“课题分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很多冲突的发生,都源自我们干涉了别人的课题,或者被他人所干涉。

第二部延续了第一部,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那我就从人这一生的角度,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了解。

每个新生儿呱呱坠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TA必须通过哭泣、挣扎等“脆弱”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是因为此,他才能存活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每个人都会选择一种生活态度,好让自己能够获得父母的喜欢而被照顾,而得以存活。

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并且这样的决定在四五岁的时候就会做出,它基于每个人从小成长的环境,父母的互动方式,甚至他的出生排序。

孩子所形成的生活态度,随着程度的不同,分为五种情况,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某种行为时,请注重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而不是行为本身:

•寻求称赞:没有人称赞,就不采取行动,或者,没有人称赞,就可能做出不当行为。

•引人注目:通过好的行为,乖孩子,或者不好的行为调皮捣蛋,或者无能的形象引人注目,获取特别的地位。

•权力之争:不顺从任何人,不断挑战,引起战争,通过战争中的胜利来获取特权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反抗。

寻求称赞、引起注目、权力斗争,全部是希望“对方更尊重我一点”的爱的表现,而当知道这些爱的乞求无法实现时,人会突然变成寻求憎恶。

大多数的不当行为会停留在权力之争,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往下发展,父母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当你和孩子在言语和行动上必须争个输赢,或者想制服对方的时候,就是权力之争的时刻。

•复仇(报复):在憎恶的情绪中,给我关注。一再重复让对方讨厌的事,伤害自己,损毁自己,控诉“我之所以这样都是你害的。”

•证明自己无能:对人生绝望,从心底讨厌自己,认定自己什么都解决不了,而且为了不再经历这样的绝望,逃离所有课题。不要对我有任何想法,不要管我,放弃我吧,用各种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无能。到了这个阶段,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

所谓自立,并不是经济层面的自立,而是一种,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可以为自己而活,不依赖于外部评价的生活态度。

为人父母,通常会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很多事,表面看是为了孩子,实际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和后果,控制和支配孩子,阻碍了孩子通往“自立”之路。

这需要父母的觉察,觉察自己的控制倾向,并时刻以帮助孩子自立为教育的目标。

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从旁协助,提供材料、知识和经验,告诉他,你自己可以做决定。

并且让他知道,你随时准备好帮助他,然后站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不过分靠近,也不过分远离,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到你。

这样的孩子才能学习到:自己的人生,自己可以选择。

首先就尊重对方,所谓尊重,就是对他人可以如实成长发展为他自己的模样的一种用心的关照。

不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带任何条件,如实认同对方现有的样貌,当一个人“现有的样貌”能获得他人接受时,会因此得到莫大的勇气。

所谓尊重,就是鼓励赋予勇气的原点。

其次就是对孩子在意的事情真正的给予关注。站在对方的世界里,用对方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听,用他的心去感受,而不是用自己下意识的想法去控制他。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觉察自己下意识的反应,究竟关注的是,可恶的他,可怜的我,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把关注点放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责任的追究上面。

而这一切,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然而,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无法改变现状?

一方面,无知之知是很可贵的,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并不完整,不断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一旦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了”这个想法,就不会再积极观察和了解对方。

一方面,怀抱着改变对方的想法,注定是失望。改变,从你自己开始,也只能从你开始。不带目的自我改变,而不寻求对方也因此而改变,把马领到水边,喝不喝水,尊重马自己的决定。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步入社会,开始面临人生的三大任务,即工作,交友,和爱。

每个人都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独活,他必须借由与他人的合作得以生存,人类必须分工合作得以发展。

在工作关系中,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是利己主义的,“我的幸福”的阶段。

在交友关系中,为他人带来帮助,也就是“你的幸福”的阶段。

而爱,是需要从“自我为中心”的以“我”人生主词的阶段,走向“我们的幸福”的以“我们”为人生主词的阶段,选择去爱人的人生,而不是等着被爱,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立。

换言之,我们必须摆脱孩童时期以脆弱、不幸、伤口、心灵创伤等弱势控制他人,和寻求被爱的方式,才能变成真正的大人。

大部分的成人,还在用自己四五岁时候的人生态度生活,并未真正长大成长,并未真正的自立。

所谓的结婚,并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我们是根据自己孩童时期作出的决定,选择的世界观来选择结婚对象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而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做出决定,重要的不是我们经历了什么或者被赋予了什么,而是我们决定如何去看待被赋予的事情,此时此刻,我们仍然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决定相信,也可以决定爱,开启爱。

此刻应该去做的事情,就是牵起手旁边那个人的手,以现在的自己尽可能的去跳舞,命运就是从现在开始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而是你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的。

命中注定,源自你决定相信那是命中注定的那一刻。

我们唯有借着去爱他人,才能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唯有透过去爱他人,才能促成自立,然后因为因为着爱他人,才能发展出社会意识。

要爱、要自立、并且要选择人生。

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可是,要维持单纯却很难,因为“平凡无奇的日子”就是考验。

被讨厌的勇气结局剧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被讨厌的勇气怎么样、被讨厌的勇气结局剧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