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天下3幽都王剧情视频

商王朝时期的都城更是迁徙多地。大部分的学者将西周初年洛邑视为中国历史上陪都建制的起源和发端。无论大小王朝无不仿照西周的两京制度,岐周是古公亶父率领周族人从北边的豳地南迁到关中西部周原(今宝鸡岐山)建立的都城。岐周是周人作为地方诸侯时的政治中心,宗周是周人称霸天下的政治中心”周成王时期西周的都城已经从宗周丰镐迁都到了成周洛邑“...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天下3幽都王剧情视频,以及和天下3幽都王剧情视频相关的内容!

天下3幽都王剧情视频,大唐为何设立京师长安和四个陪都太原洛阳凤翔成都?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一下京师和陪都的概念。京师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一国之首都的称呼,也称国都,都城。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之地。而陪都是指在首都之外另外设置的副都,也称之为辅都。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城的设置,也是基于地缘政治、尤其是军事防御的考虑。但是作为都城,常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补充这一缺失,陪都出现了。陪都和首都之间形成互相协调,各有侧重的格局。陪都就是呼应、补充、配合首都,起着辅助性作用,地位仅次于首都,处于副核心地位。

历史上,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其制度称为两京制或陪都制等。这是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其对中国和东亚几千年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的朝鲜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制度。而在世界其他文化圈内,按照功能划分也有设置多个首都的情况。

中国陪都的萌芽应该是出现在上古的炎黄时期,当时炎帝建都于陈地(今宝鸡市南郊),之后又在山东曲阜建有别营;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又在涿鹿之地设置别宫,且经常往来二地之间。到了夏王朝时期,大禹建都于阳城,之后又营造了安邑;夏启时建都于阳翟。商王朝时期的都城更是迁徙多地,早期的三亳(北亳、南亳、西亳),后期的殷和成汤之故都。这一时期应该是没有陪都这一概念的,只是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当时的都城不得不频繁迁移,但是对于旧都应该是有一定的维护。

大部分的学者将西周初年洛邑视为中国历史上陪都建制的起源和发端。周王朝的都城之制,是东、西两都。即除首都丰镐之外,只有一个陪都洛邑。此后,无论大小王朝无不仿照西周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与政权不止有两京,有三京制、四京制,甚至五京、六京的。历史上各个朝代设立陪都的原因很多,陪都制度无非是考虑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

从周人的发展轨迹来看,西周时期出现了三个都城同时并存的局面,即岐周、宗周丰镐、成周洛邑。岐周是古公亶父率领周族人从北边的豳地南迁到关中西部周原(今宝鸡岐山)建立的都城;到了三世之后的周文王时期,又把都城东迁至关中中部的沣河西岸,称为丰京。后来周武王又在沣河东岸修建镐京,丰镐二京是为宗周;周成王时期,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造了成周。

西周时期的三座都城,岐周是周人作为地方诸侯时的政治中心,可以说是周人崛起的“圣都”;周人在宗周丰镐实现了“天下共主”的政治理想,宗周是周人称霸天下的政治中心,是周人作为天下共主的主都;成周洛邑则是辅助周人管理东方,进而有效统治天下的政治中心之一,是周人的陪都。

陪都的设置,始于西周武王时期。周人东征灭商后,统治了中原。但是周人的都城在关中的丰镐,对于管控整个东方地区,的确有鞭长莫及的忧虑。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经过对伊、洛一带的地形和历史反复斟酌,最终确定在伊、洛不远处“定天保,依天室”,即建立新的都城。东都的真正建成是在成王时期。周成王即位后,在丰京“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复营”二字,说明是再次修筑。

或许有些人认为,周成王时期西周的都城已经从宗周丰镐迁都到了成周洛邑,其实不然。大量的史料证明,西周的政治中心,在宗周丰镐。西周时期,周王接受王臣和诸侯述职、朝见的活动基本都是在宗周。比如青铜器乍册魑卣的铭文记录了公太史到宗周述职性地朝见周王的事;柞伯簋铭文也记载了柞伯到宗周朝见周王的事迹;方尊铭文记述了邢侯到宗周朝见周王的活动;匡侯旨乍又始鼎中的“匡侯旨初见事于宗周”则是指第二代燕侯旨第一次到宗周朝见周王;宗周钟铭文则说明周王不仅在宗周会见王臣、贵族,还会见外夷。

柞伯簋

西周时期,周王的重要宗教祭祀活动也是在宗周。比如柞伯簋铭文记载了周王在宗周举行大射礼,铭文中的“大章”、“大檎”指的是周王举行的高规格的祭祀行为;同簋、克簋、大克鼎、善鼎、越簋等铭文有周王“各”的祭祀活动;献侯鼎、史叔隋器的铭文中有王大襄于宗周的记载;士上盂的铭文中有“王大龠(禴)于宗周”的记录;郭伯取簋铭文有“寮于宗周”的记述。

西周时期,周王对各地诸侯以及臣下的命令也是从宗周发出的。比如小克鼎、史颂鼎、宗周钟、班簋、母簋等铭文中均有周王在宗周发布命令的记载。从这些青铜铭文的记录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周王及诸侯、王臣主要的活动中心是在宗周,这里无疑是是西周的政治中心,是周王长住之地,是西周的主要都城。

西周宗周钟铭文

成周洛邑虽是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也只是西周政权在东方的一个代理中心,宗周丰镐的主都地位依然牢固。众多的西周青铜铭文中同时提到了宗周和成周,足以说明宗周和成周的关系。比如士上盂铭文记载周王在宗周举行“大榆”的祭祀典礼,命令“士上果史黄殷于成周”;小克鼎铭文记载周王在宗周命令“善夫克舍令于成周”;史颂鼎铭文也有周王在宗周,令“史颂……于成周”;晋侯稣编钟记载周王由宗周出发到成周指挥战争。因此,宗周与成周的首都和陪都的地位应是毋庸置疑的。西周末年,由于戎狄入侵和宗周的残破,周平王东迁后,成周终于成为主要都城。

晋侯稣编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继承了秦的体制。在众多的史籍中,没有秦、西汉两朝设立陪都的明确记载。关于洛阳能否算作秦和西汉两朝的陪都,由于缺乏史料证实,因此存在诸多争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洛阳应该是秦和西汉时期的陪都,只是有关史料太少,因此情况不甚了了;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秦和西汉推行的是郡县制,秦灭东周后,在洛阳故地设置三川郡,后来吕不韦的封地被削除后设置为河南、洛阳二县,归三川郡管辖,而西汉建立后在此地设置河南郡。因此,秦和西汉两朝并无陪都之说。自然也就不存在秦和西汉以洛阳为陪都的建置。

王莽篡汉后,建立新朝,改长安为常安,建都于此。王莽为了控制全国的贸易经济命脉,选定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形成“六京制”。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定都于洛阳。为了彰显自己乃西汉皇室宗亲,继承大统的正当性,又以西汉都城长安为西京,并亲至长安,经营宫室,“凄然有怀祖之思”。此后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桓帝等均于即位后赴长安谒高庙,祭祀西汉诸帝陵。南阳是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刘秀起兵于此。而且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员大将)故乡大部分在南阳。并且刘秀还娶了南阳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为皇后。因此,南阳成为了东汉的陪都,被称为“南都”、“帝乡”,是仅次于东汉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曹丕篡汉后,营建洛阳宫,建都洛阳。同时,因为谯(今安徽毫县)为曹氏先祖的故土,许昌为汉献帝所居之地,而长安又是西汉的旧都,邺城是曹操创立王业的根基所在。因此,这些地方皆冠以“都”的称号,升为陪都,与洛阳并称为五都。魏文帝曹丕此举,不仅正式确立了多都制,同时也开创了以龙兴之地为都的先河。

曹魏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定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皇位传至晋惠帝司马衷后,西晋因“八王之乱”而导致统治急剧动荡,国内烽烟四起,后刘聪攻破洛阳,晋愍帝司马邺迁都长安。“五胡乱华”爆发之后,西晋部分宗室南渡江南,史称“永嘉南渡”。后晋元帝司马睿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延续晋朝统治,史称东晋。此后,宋齐梁陈四代王朝,皆以建康为都城。

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最初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孝文帝为巩固统治,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更名洛京,同时以平城为北京,又称代京,但并非正式的建制。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政权更迭频繁。北魏分裂后,西魏、北周定都长安;东魏、北齐定都邺城,称为上都,别都为晋阳。

隋文帝杨坚自北周宇文氏手中受掸后,于第二年即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北周都城长安南之龙首塬营建新都大兴城。隋朝实行东西二京制,首都大兴城(长安),陪都洛阳。隋初洛阳的地位还不能和首都大兴城相提并论。东京洛阳地位的真正凸起,是在炀帝统治时期。隋文帝杨坚去世之后,隋炀帝杨广即位,随即便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先称东京,后改称东都,同时称旧都大兴城为西京。

隋炀帝之所以营建东都洛阳,除了个人享乐的因素外,主要还是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需要来考虑的。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是公认的历史趋势。当时的洛阳水陆交通颇为便利,是全国重要的经济都会之一。为了适应发展趋势,使得都城向南边的经济中心靠拢,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同时大力修建京杭大运河,连接当时的经济重心江南,以便利商贾往来,货物的集散和漕运,这更增强了洛阳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唐高祖李渊夺得政权后,经李世民力争,决定以隋大兴城为京师,更名长安,但是洛阳的地位依然尊崇。从唐初对东都的兴废上, 我们更可以进一步认识这一点。唐武德四年( 621 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叛乱后到了洛阳,下令拆毁东都,废东都为洛州,降为洛阳都督府。可是没过几年,唐太宗又亲自下令重修洛阳宫“以备巡幸” 。说明他已开始认识到,东都洛阳不是随便可以废除的。唐高宗时,又修复乾阳殿,正式定为东都。其后,东都屡建屡废。武则天时正式定为神都。

在建设东都洛阳的规格上,也是历朝历代的陪都所不能比的。洛阳都城周长二十八公里, 城内布局整齐,建有皇城、宫城, 有一百零三坊、十八条大街、三个主要市场。整个洛阳的规制建设, 既显示了它作为一个陪都应有的规模和气势, 但又有别于首都长安。如规模比长安城略小, 宫城、皇城偏于一侧, 说明它是作为一个陪都来建设的。

陪都的作用就是对首都功能不足的补充,陪都和首都之间相辅相成,各有侧重。洛阳水陆交通便利,是唐王朝关东地区漕运的重要集散地。都城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由于地狭,时有灾荒,粮食供应不了长安的需求。需要将江淮的粮米漕运至长安,漕运之数从最初的年二十余万石,到唐玄宗开元九年达到年四百万石。但黄河有三门砥柱之险,水道条件差,运量很小。于是只能将江南运来的米粮储存于洛阳, 含嘉仓就是为此而建造的。

唐朝的皇帝为了解决都城长安的供给问题,常常统率长安的官员,连同皇室贵胄,一同“就食洛阳”。随行官员也可以携带家眷, 队伍庞大。可以说,整个朝廷的职能部门全部东迁洛阳,这些官员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有官衙住宅,完全不影响处理政务和生活的需要。唐代的东都洛阳已经达到我国封建社会中期陪都制度的顶峰。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定都洛阳,改称神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发动政变,复辟成功。他排除了武则天的政治干扰,把神都又改回为东都,洛阳又恢复为正常意义的陪都。同时废除北都太原,重返居长安。

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恢复太原为北京,改东都洛阳为东京,京师长安为西京,并短暂定河中府为中都。“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肃宗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两京制为五京制,以京师长安为中京,以东都洛阳为东京,以太原为北京,因凤翔为唐肃宗中兴之地而升其为西京,又因“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于避难于成都而将其升为南京。此时的唐王朝形成了“五京制”的格局。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又以江陵为南都,同时罢了南京成都府;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罢西京、南都京号,只保留上都京兆府(长安),东都河南府(洛阳),北都太原府。

北都太原其实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从武周设置北都开始,多次被废立,说明太原的地缘优势在唐王朝内部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里虽然重要,但是并没有达到可以设置为京师的水准。然而在这样的纠结之下,太原带着北都的名号陪着大唐王朝走到了最后。

唐王朝的陪都在“安史之乱”后增多,这也进一步说明大唐朝廷对于当时社会的管控能力开始变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都城的增多也表示,城市群的出现,地域性的开发已经深入,特别是南方经济的崛起,所带来的南北经济实力的变化。

安史之乱对洛阳城的破坏是致命的,使得整个东都面目全非。此后,唐王朝的皇帝永居长安,不复幸东都洛阳。一直到唐末,这里都只是一些即将退休的高官安享晚年的地方。但是由于洛阳地理位置和运河的便利,这里繁华依旧。唐末,唐昭宗被迫在洛阳即位,也算是变相中止了洛阳作为唐王朝陪都的生涯。

尽管唐王朝曾实行五都制、三都制等多都制,但在所有陪都中洛阳无疑是最重要的,其地位与国都长安相差无几。两京制是唐朝都城制度的主要体制。而且,在唐朝,甚至有时长安与洛阳主客倒置,洛阳在历史上达到了陪都地位的最高峰。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十分频繁。后梁先是定都开封,称东都开封府,后又迁都洛阳,为西都河南府;后唐定都洛阳,称洛京,又以长安作为陪都;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开封府,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其后的五代朝代中不少都沿袭如此。在这期间,魏州、真定、太原、长安等也曾作过陪都。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 ,定都于汴梁 ,称为东京,同时又设立西京河南府(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和北京大名府作为陪都 ,南宋时期,没有陪都,首都之外皆称行在。

西夏政权以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首都,称为东京兴庆府,立灵武为西京西平府。辽国政权以上京临潢为首都,又以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改为析津府;以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以东平郡为东京辽阳府,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又建中京大定府为首都。

金灭辽后,延续了辽国的五京制,早期以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为都城,成为上京,同时以临潢府为北京,辽阳府为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到了金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废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称之为中都大兴府,同时改原南京为东京,废去临潢府北京名号,改原中京大定府为北京,立开封为南京。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则依旧。金朝末年,金宣宗迁都南京开封府,又立洛阳为中京金昌府。元朝定都北京,称大都,以旧都上都开平府为陪都,并称两都。公元1307年,元武宗在旺兀察都之地建中都。

明朝朱元璋建都应天府(今南京),同时为了彰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义,又以北宋故都开封为陪都,称为北京,但之后又废除了两京制,罢去了开封府的北京名号,并改称应天府为京师。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作为太祖朱元璋故乡的林濠府(后改称凤阳府)被升为陪都,称之为中都。明成祖朱棣成为皇帝后,将首都迁往北京,应天府南京则作为陪都,嘉靖年间又定安陆为兴都承天府。

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沈阳。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尊赫图阿拉为兴京。并于两年后正式改国名为“大清”。 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又以旧都盛京(今沈阳)为陪都。

自周武王在洛邑设置陪都,奠定中国历史上的陪都制度起,此后除了乱世割据时期外,大一统王朝基本都沿袭了这一制度,多采取多京制,一直到清末。

如何看待山海经中记载的山川地理和神奇动物?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是保留中国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传说大禹治水后,九州统一,大禹在九州鼎上刻上了山海图,后来九州鼎遗失,山海图有幸被记录了下来,可惜经年累月,山海图最终也不见了踪迹,见过山海图的人根据记忆写下了《山海经》。

不过现在的《山海经》已经不是最初版本的《山海经》了,应该是经过好几代人修修补补,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最初的《山海经》可能只有山经,而海经,大荒经,海外经都是后来一点一点补上去的。

《山海经》全书一共三万多字,并不算长,但是涵盖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领域。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诸多讯息。

很多人因对文言文的理解障碍,而看不懂这本书,还有人把他当一本志怪小说看待,那么山海经中记载的事物是否真实存在过呢?

个人觉得,此书中的内容还是偏向真实的,只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时光,有的动物灭绝了,有的大陆板块偏移了,有的山川河流因为自然灾害改变了,甚至消失了。加上我上文中说道《山海经》经过了数代人的修补改编,我们并不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记录改编的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理解或喜好而导致记录有所偏颇,甚至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有些方面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也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山海经》里才会出现很多我们现在没有见过甚至不能理解的事物。我记得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条,有人说,我们现在看鹦鹉学舌见怪不怪,但是若是几百几千年后,鹦鹉早已灭绝,到时再有人反倒我们现在对鹦鹉的记载,说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会说人话的鸟,是不是也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呢?

其实《山海经》中也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现在都无迹可寻。

比如我曾在头条的文里就曾经写过《山海经 南山经》中记载的玄龟(“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就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巴西龟。

而同样出自《南山经》的鹿蜀(”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应该就是南非洲一种已灭绝的动物斑驴。

类似这些现在还能找到蛛丝马迹的动植物,在《山海经》中还有不少,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似度很高,你不能说他们描述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坚决否认他们是同一种东西。就说我们人自己几年的时间还有可能因为胖瘦等原因变得跟之前不一样,更何况是物种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呢?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玄鸟到底是什么鸟?

商朝拜玄鸟,周人尊凤凰。这是先秦两大图腾文化,所以,首先玄鸟和凤凰不是一种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丨诗经·商颂·玄鸟

这是一个关于鸟蛋的传说。看好这只蛋,不要走开。小编倒杯茶,回来说故事。

玄鸟和商的传说

①玄鸟和商始祖契(阏伯)丨

上古部落首领帝喾有次妃,为娀氏之女,名叫简狄。一天简狄去河边洗澡,空中玄鸟飞过,有卵坠落,被简狄吞食。然后简狄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娃,名叫契,人称阏伯。

契就是后来商朝的始祖。《史记·索隐》☞ "契封于商……"东汉经学家郑玄《诗谱·商颂谱》☞"商者,契所封之地。"

契(下称阏伯)长大后,果然不负鸟托,不负鸟望。契先获"契玄王"之称,后获封于商地。有了封地,契就成了商部落首领,众人拥戴。

天命玄鸟所生,阏伯果然非同凡响。

阏伯就是上古第一个把目光投向神秘天空的人。阏伯发明了天文历法,并造了观星台,观察和记录火星情况。这一切都可用于指导农耕作业。阏伯还教会族人如何使用火,以及保存火种。

今天的阴历怎么来的?阴者,殷也。天空分四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星宿、占卜、天象……这些都是商朝通晓并盛行的。阏伯之功也。

阏伯因此获封"火正",民间称"火神"。这里的火,是指大火星,不是烧火做饭的火。现在商丘就有"火正始祖观星台"遗址。

②玄鸟成为商部落精神图腾丨

玄鸟降大任于阏伯,先苦其心志,劳其部落。

阏伯还曾协助大禹治水。眼见商部落盛隆,阏伯影响力渐大,但大禹来了个世袭制,宝座给了宝贝儿子启。私利终于堂而皇之地登向最高舞台。

阏伯为了让商部落绵延生息,选择妥协服从。此时距汤开启商王朝还有14世……商以附庸国身份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商人坚信,天降玄鸟,阏伯生,商族兴,商族必定大起于天下,此乃天命所在。商族选择隐忍发展,直到等来汤的雄起,灭夏建商。

商汤成了商朝开国之君。商契,就是阏伯,则被视为商朝的始祖。

玄鸟过,阏伯生,玄鸟佑商……商朝人对此深信不疑。另,先祖玄嚣(少昊)部落是以鸟为图腾。上古认为卵生是高级"文明"。

多重因素,玄鸟就成了商朝最崇拜的图腾。

玄鸟到底是个什么鸟?

这个神秘的玄鸟,和殷商先祖的出生有关,代表着商朝精神文化,它到底是个啥鸟?

①《山海经》记载丨

玄鸟最早见于《山海经》,是一种神鸟。

北海之内有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丨山海经

玄丨本有"黑色"之意,古时常用玄表示黑。山海经提"黑水出焉"。这说明玄鸟当身披黑羽。

②《礼记》记载丨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丨礼记·月令

礼记这句是说,玄鸟春分到来,百姓、天子和妃嫔等,都出门祈福好孕,估计还挺激动。

这说明,玄鸟春天来,且在春天繁殖。人们应常见玄鸟,且知道玄鸟繁殖力很强。古人一直有生殖崇拜。所以,借玄鸟祈福。

③《逸周书》记载丨

玄鸟不至,妇人不娠"丨逸周书·时训解

玄鸟不至☞ 说明玄鸟来(此地)是阶段性的。

篇名《时训解》☞ "时",时令和节令之意。

很明显,这两个信息看得出☞ 玄鸟是候鸟。

商朝出土青铜器☞ 左右两只玄鸟形象

玄鸟谜底马上揭晓

综上所述,玄鸟具备以下特征:

①玄鸟身披黑色羽毛。

②玄鸟春天来( 今天看,商周之地属北)。玄鸟(春天)很常见到,人们知道玄鸟繁殖力好。

③玄鸟是候鸟,即春来秋去。

注意☞ 以上三点信息都来自先秦文献。

想到了什么?玄鸟应该是燕子。燕子檐下筑巢,飞于野,也飞于庭院。百姓和贵族都常见。

燕子春夏可繁殖两次,可达十只左右,繁殖力当然好!阏伯之母简狄河边碰见燕子合情合理。《山海经》里玄鸟的描述也类似燕子。

最重要一个问题☞ 商青铜器玄鸟图,看上去像不像燕子?最后这关过不了,一切推测都是徒劳。

殷商出土青铜器☞玄鸟形象

像不像燕子?

谜底如图☞ 玄鸟其实是燕子。

少昊作为大联盟首领,以凤鸟为图腾,所辖很多部族都以鸟为图腾,商为其一。作为部族,商图腾玄鸟肯定要低于凤。玄鸟为燕子也是合理。

图腾形象属抽象艺术,形成时多少也会进行"艺术"再创。文化是发展的,在漫长岁月中图腾形象多少又会有演变。这是正常的。

后人为了让玄鸟更神秘、更美好,不停地添油加醋往凤凰上靠,最终玄鸟形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乱……最终玄鸟真的成了很玄的鸟。

若玄鸟是凤,请问☞ 周朝怎么会和它灭掉的商朝共用图腾?很多先秦典籍记录商人春天见玄鸟,知是孕育好季节。凤凰多到古人都天天见到?还见过凤凰怎么繁殖,一生一大窝小凤凰……

至于玄鸟与陨石、流星扯上关系,很简单☞ 鸟卵本就空中落。商朝始祖契(阏伯)本身就获封"火神",他造了观星台观察大火星。

不管如何,商朝人眼里☞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为始祖,且寓意生殖力强大。

感谢阅读。各位朋友有什么高见,愿闻其详。

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

韩擒虎号称隋朝第一猛将 。他出身将门,其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隋书》记载,韩擒虎仪容魁梧,膂力过人,武艺精熟,胆略出众 ,闲暇时喜读书。他最初在北周为将,历任都督、合州刺史,后积功被封为新义郡公,并随北周大军攻灭北齐,后率军屡屡挫败陈朝军队的进攻。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后,任骁勇过人的韩擒虎为庐州总管。庐州位于长江以北,毗邻陈国,杨坚将能征善战的韩擒虎安排到此任总管,就是为之后出兵灭陈做好准备。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挥师伐陈。有勇有谋且久经战阵的韩擒虎被任为灭陈先锋。

他率精兵五百人乘夜横渡长江,出敌不意的一举袭取采石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陈朝国都建康(今南京)。

隋军所过之地,无不望风披靡,陈军闻风丧胆,纷纷弃械投降,陈朝名将任蛮奴也归降了韩擒虎。在另一虎将贺若弼的有力配合下,韩擒虎很快便率敢死虎贲攻克了虎踞龙盘的建康城。

捣入建康后,韩擒虎在一口枯井中发现并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

灭陈后,贺若弼与韩擒虎居然争起功来,二人互不相让,均认为灭陈第一功非己莫属,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竟拔刀相向,打算一决高低。

幸亏宰相高颎及时拍马赶到,并极力劝阻,才使事态平息下来。

贺、韩二将都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百战名将,如今为了争灭陈头功,居然恶语相向,谁都不肯相让,差点动粗,最后居然将官司打到隋文帝那儿去了。

隋文帝得知二士争功后,急忙派大臣前去犒劳并调解说:“天下四分五裂已有数百年,如今实现了南北统一,这是几百年未有之盛事。能有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局面,全仰仗二位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先各赏赐锦缎万匹与二位,大军班师回朝后再论功行赏 ” 。

隋军回师后,韩、贺二将竟然又在金銮殿中当着隋文帝的面争吵起来。隋文帝劝二人以大局为重,并给与他俩一样的赏赐,赐予同样的财物,封给同样的官爵——两人并列灭陈首功之臣,同时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

尽管隋文帝用心良苦,不偏不倚,大搞平衡术,竭力调和二人的矛盾,但这两位屡建奇功的猛将却从此再也没有和好过,并终身不相来往。

后来,韩擒虎任行军总管,统大军屯驻金城,以防御突厥进犯,屡立战功,拜为凉州总管。

史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韩擒虎突然发病而亡,卒年55岁。

他的故事并未完结。由唐相魏征主持编撰的《隋书》中记载了一则让人读后有些匪夷所思的传奇故事,说韩擒虎死后,其魂魄竟然到阴间作了阎罗王。

众所周知,“二十四正史” 非常忌讳神鬼传奇,很少有阴阳故事记入其中,而韩擒虎死后到阴间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魏征堂而皇之的记入信史《隋书》,可见这则极具玄幻色彩的传闻在彼时早已喧嚣尘上、颇为风行、且人人信之不疑了。

《隋书·韩擒虎传》载:韩擒虎病入膏肓,早已奄奄一息,就在将死之际,邻居一老妪看到他家大门口一队仪仗鱼贯而入,排场很大,犹如迎接帝王一般,老妪感到奇怪便上前打探。仪仗队里有人答道:“我等前来迎接大王”。老妪正待细问,仪仗突然不见了。有个得了重病的人恍恍惚惚进了韩府,懵懵懂懂说:“我要拜见大王”。家人问:“什么大王” ?答曰:“阎罗王”。侍从们欲打那人,韩擒虎制止道:“我生时官至上柱国,死后定可做阎罗王, 我已很满足了 ”。不多时, 他真的闭目而逝。据传他死后真的赴阴间当阎王去了......洋洋洒洒、纵贯古今的"二十四史" ,这恐怕是正史中唯一一则人死后化为鬼神的记载了。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对重庆市丰都县的鬼城?

我是重庆市忠县人,对丰都名山比较了解。

重庆市丰都县城位于长江南岸(三峡移民前在北岸),距重庆市主城区172千米。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这里即隶属巴国(巴国首都在忠县),这与当今重庆市简称巴或渝有关系。东汉永元二年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朝取长江中丰稳坝的丰字与平都山的都字改称丰都。

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神仙传》载,汉朝阴长生、王方平二人曾于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因阴长生、王方平姓氏附会为"阴王",平都山亦渐附会为"阴都","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于是更名为名山。

名山鬼文化起源于汉朝,被当时的人们传为"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鬼国神宫”,成为人们亡灵的归宿之地。这里不仅是传说中的鬼城,还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神曲》之乡,同时也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旅游文化景区。景区内林木苍翠,花香鸟语,建筑古色古香,雕塑、绘画民风质朴。

名山古刹多达27座,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奈何桥、鬼门关、黄泉路、十八层地狱、星辰墩、玉皇殿、天子殿、考罪石、孽镜台、望乡台,化顽慑奸、惩恶扬善,传说神奇,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鬼城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为一体的"阴曹地府",以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遂使海内外善男信女们进山朝拜,或祈求神灵庇佑,或自我反省忏悔。虽阎王判官小鬼之传说虚妄,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又为人们所称道。

丰都名山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难以替代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神奇的传说,秀美的风光向中外游客展现出神秘的东方神韵。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最有名气的算是名山大门的两幅对联:

一幅是: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 。

另一幅是:试问万千游客访名山寻幽游进游出可曾碰到阎王?但见无数行舟入三峡揽胜行上行下岂能绕过丰都。

我的老家在重庆市忠县双桂镇,与垫江县的大石乡豹山村、丰都县的董家镇四角楼村和上岔河村、许明寺镇理明村交界,小时候经常去丰都名山。2013年7月从深圳出发去重庆市奉节县参加一个同学聚会,专程绕道阔别已久的丰都参拜了名山,我的感受是“名山依旧在,几个游客来?”希望丰都县委、县府高度重视。

咸阳为什么被称为天地之中?

好像是河南登封是“天地之中”吧。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11项古建精华有了新的“护身符”。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登封申遗“天地之中”圆满成功,应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可是,河南另一个地方的人看到“天地之中”之说,会从心里感到憋屈,因为除了登封外,历史上河南至少还有一个“天地之中”。

登封申遗的历史建筑群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这无可置疑。可“天地之中”的冠名又是从何而来呢?据《史记·周本纪》载:“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此处所说的颍川阳城,据专家考证就是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看来,登封申遗冠名“天地之中”是有理有据的,似乎也是无可争议的。 然而,十年前,位于河南南部的驻马店撤地设市时,传说当时的官员曾想借此良机,将比较俗套的驻马店改名为“天中市”,后来,不知何故,改名未遂。不过,“天中”一词作为驻马店的代名词,依然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类媒体和城市街头。如今,登封突然杀出一个“天地之中”,着实让驻马店人有些吃惊。(汝南: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既然有史可证登封是“天地之中”,驻马店的天中之说又是从何而来呢?比司马迁《史记》更早的《禹贡》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其中的“汝”是指古代的蔡州,今天的汝南,而汝南隶属于驻马店。看来,驻马店的“天中”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的地方。《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精典战例《李塑雪夜入蔡州》,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如今,在汝南城乡流传着一首民谣:“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这里所说的天中山是目前存在的一处古迹和旅游景点,也是汝南“天中之说”硬邦邦的历史证据。 《重修汝宁府志》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天中山在府城北三里许,自古考日影,测分数,以此为正。”看来,和登封的史料记载理由一样,汝南的天中山也是古代天文测量时留下的历史遗迹。 目前,名不见经传的天中山仍然坐落在汝南城北1.5公里处,占地约800平方米,3米多高,上土下石。这座号称山的小土堆,据说是周武王修筑的,虽然说山非山,但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处古迹,是汝南人称谓“天中”的最可靠的见证。更让汝南人引以自豪的是,这里保留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第二年,颜真卿到许昌宣慰李希烈部,李希烈对颜真卿软硬兼施,劝其归降,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后来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期间,颜真卿亲书了“天中山”三个有力的大字,至今尚存。 由此看,汝南的“天中之说”史料记载早、民间有传说、现在有实物,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冒名顶替。汝南没有申遗“天地之中”似乎有点可惜。然而,这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登封和汝南,同在河南,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书中都有记载,证据都很硬朗,都说是中,都很有理,那么,一个天下怎么会有两个中心呢?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其实,历史上所谓的“天地之中”远非登封和汝南这两个地方,查阅历史资料不难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文献记载的“天地之中”地点不同,各有千秋。汝南和登封的“天地之中”是古人天文测量的产物。除此之外,关于天地之中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说法,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当属“洛邑地中说”。不可思议的是,洛邑和登封的“天地之中说”的源头同样出自《史记》,其中记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 ”由此可见,周武王早有定都洛阳的打算,安排周公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周公觉得洛阳就是天下之中,所以就开始营建都城了。 周公营洛邑时,虽然也进行了“复卜申视”,很显然这不像登封和汝南一样是纯粹意义上的天文测量,里边倒是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周人打败了殷人后,国都镐京远离殷遗民,距离之远对统治相当不利。把国都建在国之中央,从管理的角度说,是一个合理的考量。说洛阳是天下之中,显然是从统治的角度在寻找某种天意,而很多时候天意与天文并不是一回事儿。 清朝经学家万斯大著的《周官辨非》一书证明了这一点,书中质疑道:“先儒谓阳城为地中,故置中表。若然,周公何不即都阳城,乃营洛邑乎?洛邑去阳城亦远矣,既求地中而不以为都,何邪?”该书认为,出现这等怪事儿的原因就是:“先儒因之附会”。周公营洛后,周成王并没有立即迁都,到了周平王才开始迁居到洛邑。古代学者从周成王“求地中而不居”中感知,洛阳的“天下之中”实际是一个假说。 从河南三个地方的“天地之中”看,古人眼中的“天地之中”具有很大随意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天文知识的局限,另一方面还有政治方面的需要。如果当初周成王不想在洛邑定都,换成另一个地方,同样可以说它是“天地之中”。当然,无论是从天文角度还是政治因素考虑,似乎与当时的现实不算脱离,而真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则是古人从宗教神话角度来认识天地之中,这就更加让人难以琢磨。 据《吕氏春秋·有始览》记载:“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据专家考证,白民部落曾经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而这里的“建木”则是指皇帝专门种植的通天大树。《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都广是现在的成都地区,这里的大树下就是天地之中,认定的理由就是这里是天地之间众神上下过往的通道,这样的神话似乎没有多少科学的成分。 不过,“日中无影”的地方就是天地之中的说法,倒是被后来的宗教所利用。唐代的僧人道宣所著《释迦方志》中记载:“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也。此国中原,影圭测之,故有余分,致历有三代,大小二余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这里所说的天地之中,不是古代人心目中的中国,而变成了佛教的源头印度,这种说法显然是为了抬高“佛国”历法的地位。 另外,据《博物志》引《河图·括地象》记载:“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这里把昆仑山与圣人、仙人居住之处相联系,又是天帝之下都,这种确定天地之中的方法,很是具有神话色彩,显然也是不靠谱的。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他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现在能看到的他的学说就是收录在《庄子·天下篇》的十个命题。关于“中”,惠施曾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燕国是当时最北的诸侯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越国是当时最南的诸侯国,在今天的浙江一带。惠施所说的“天下之中”不是某一个地点,也不是人们共识的中原地带,这个观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人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原某地为中央的传统观念,从而说明了宇宙的无限性。既然是无限,就不会有中央,反过来,任何一个人,你觉得什么地方是“天地之中”,这个地方应该就是中央。鉴于古人对天文知识的探索有限,加之在天文地理中融入政治和宗教色彩,古人眼中的“天地之中”不仅是随意的,很多说法也是十分怪诞的。历史记载中之所以出现多处的“天地之中”,这实际上是起自汉代的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一种争论。 盖天说主张天地分离,形体相似,天地相盖。《晋书·天文志》记载:“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盖天说是以人的想像和肉眼的观察为基础产生的学说,这就很容易把人为的因素掺杂进去,从而被宗教和政治所利用。 浑天说则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天球”并非宇宙的界限,“天球”之外还有天。张衡曾经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浑天说指的宇宙无限性,与现代科学是十分接近的。浑天说借助浑天仪进行精确的观测,利用浑象演示天体的运行,增强了历法的精度,使人类对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 由此看,历史上所谓的“天地之中”多出现在先秦以前,这种以盖天说为基础产生的宇宙学说,用现在的眼光看实际是一种伪科学,但在当时受天文知识局限的情况下,人们眼中的登封、汝南、洛阳、昆仑山等是天地之中,这是可以理解的。后来浑天说产生后,把宇宙说成是无限的,这就渐渐否定的“天下之中”的存在。如果当代人再用古代的陈旧学说套定某地是“天地之中”,显然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

以上就是天下3幽都王剧情视频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