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套剧情81关视频,大家认为打的最为艰难的一场战役是哪一场?
12万对12万,1000炮对200炮,黄维兵团绝对优势却全军覆没,此人功不可没
战争史上最难打的一场战役,应该是淮海战役,而淮海战役中,最难打的应该是双堆集战役。
双堆集战役有多难打?简单用刘伯承元帅的话来说,就是"瘦马拉硬屎"。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黄维兵团下属第 10、第 14、第 18 军第 85 军,兵团配备山炮、榴弹炮 90 门,81 迫击炮200 门,60 迫击炮 859 门,汽车战车 500 辆、胶铁轮车 3000 辆。反观中原野战军,虽然兵力也是12万,但却几乎没有重武器,只有200多门的迫击炮和几十门山炮野炮。最关键的是,黄维兵团是集中兵力,而中野则是分为三部,第 2、第 6 纵队尾追、侧击黄维兵团,第 11 纵队配属华野在徐州东南方向作战,第 1、第 3、第 4、第 9 纵队正沿津浦路南下宿县。
兵力和装备上的弱势,并没有成为中野放过黄维兵团的理由。11月14日已经到达安徽阜阳近,而刘汝明兵团占领固镇(我军主动撤退,被演绎为"固镇大捷"),而李延年兵团则直接增援宿县。同时面对国军三个兵团,中野还必须分兵阻击,确保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的成功。
负责阻击黄维兵团的,是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和第六纵队。恰在此时,黄维兵团忽然停止前进,让我军有机会七个纵队合并一处,集中力量对付黄维兵团。
正当中野集中兵力准备对付黄维兵团时,黄维居然直接放弃了蒙城,直接冲进了中野的包围圈之中。背后的原因,正是运输队大队长蒋介石。根据台湾国史馆的资料,蒋介石在电文中要求黄维兵团"虽为'匪'所阻,但不难击破当面残'匪',立即占领宿县,以确保徐、蚌间之连络。"
事实上,当时已经是11月21日,黄百韬兵团,只有3个半团,已经是奄奄一息。更重要的是,黄维兵团即便是顺利打下宿县,距离碾庄还有200多公里,远水不解近渴。
11月22日,黄维兵团在主力进至罗集、赵集一线,遭遇华野顽强阻击。因为兵团规模太大,第 18 军位于南坪集南10 里,第 10 军在南坪集西南 25 里,第 14 军及兵团部在赵集附近,第 85 军在蒙城附近,第 49 师到达董家集。黄维不知道的是,他刚刚放弃蒙城,黄百韬兵团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23日,面对黄维兵团的疯狂攻击,中野只好放弃南坪集,吸引18军过河,然后以第 1、第 2、第 3、第 6 纵队及第 11 纵队主动出击,谋求歼灭黄维的两三个师。当时第14 军军长熊绶春建议留兵驻守蒙城,黄维不听,中野长途奔袭,直接占领了蒙城,断了黄维的后路。
此时的黄维,进退两年,如果南下回蒙城,实在是太憋屈,可是北上面对刚刚得胜的华野主力,又没有勇气,所以东进与李延年刘汝明会和,成了唯一选择。
可是,黄维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原因十分蹊跷,竟然是传令兵失踪,担心行军计划泄露,于是25日一整天,都没有行动,只是观察敌情。就在这时候,华野已经有4万兵力南下支援中野。黄维的优势,已经渐渐消失了。
就是说,从20日到25日,黄维几乎一直在纠结到哪里去,这种纠结和犹豫,给了中野布置阵地,华野南下支援的宝贵时间。
从离开蒙城,已经过了五六天,黄维兵团面临补给问题,现在新情况又出现了。原本在固镇周边的李延年和刘汝明忽然在26日南下逃回了蚌埠。于是,黄维兵团的方向,又从东向,转为了南向。
为了打开向南的道路,黄维派出了四个主力师冲击华野阻击阵地。中共秘密党员、第 110 师师长廖运周要求做先锋,27日拂晓一下子就冲过了中野6纵的阻击阵地,剩下三个师在后面遭遇迎头痛击,退回去了。
而此时的四纵和九纵居然突破了国军第14军的阵地,国军丢失了十几个村庄,14军军长熊绶春、参谋长梁岱一度被俘虏。黄维命令收缩阵地,只是以85军攻击双堆集以南的各个村庄。
为什么是85军一个军孤军奋战,而11军14军作为主力却在旁边嗑瓜子?这是因为黄维早已没有了胜利的信心,按照蒋介石的计划,黄维兵团是诱饵,将来能促使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的徐州集团南下一起全歼中野。而85军,这是杂牌军,天生就是当炮灰的料子。
到12月1日开始,蒋介石忽然意识到,黄维这样消极死守,等于是坐以待毙,于是命令黄维主动出击。可是连续三天的进攻,不仅没有突破中野阵线,反而丢失了最精锐的第 10 军第 114 师第 341 团。据估计,此时的黄维兵团,已经损失了3万人,能用于突围的,只有6个团左右。而中野则是迎来了华野6纵和13纵的支援,兵力优势更加明显。
12月4日,兵团副司令胡琏飞南京,要求兵团西进,向西南方向的蒙城涡阳等地突围,蒋介石却明确反对。一开始,老蒋坚持要求黄维打东南方向去蚌埠,后来又干脆要求自行决定攻击方向。恰在此时,徐州出来的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已经被困住了。
到12月6日,黄维再次让胡琏飞南京,请求突围,保留一部分军官。蒋介石依旧不允许。又是三天后,第 14 军战力消耗殆尽,仅剩余千人;第 85 军战意消沉;第 10 军伤亡已重,部队残破;第 18 军伤亡约三分之一;战车能用者 5 辆,且受限于壕沟,活动余地不大。
此时的蒋介石,居然说"我军虽已力竭,然我军尚有完整之重武器,且益之以独占优势之空军全力助战与空运接济,此皆非'匪'所能敌者,何况其疲弱与困难更甚于我乎。"
如果蒋介石不是委员长和总统,估计国军将领们都以为他就是卧底了。
形势彻底糜烂的国军,有蒋介石这样一个盲目乐观的活宝。可是形势一片大好的华野中野,却十分谨慎。陈士榘率领第 3、第 11、鲁中南纵队自陈官庄地区南下,参与围歼黄维兵团。
就这样,蒋介石摇摆不定的决策,成了黄维兵团头上非死不可的紧箍咒。当华野和中野全歼了黄维兵团时,他在日记里说
"此息果确,则腐败无能之将领又为淘汰一部矣,其足惜乎? 抑可悲乎?"
委座,你确定你不是卧底?一众将领为你卖命都死了,你居然说不可惜?解放军这是在帮你清理门户的吗?
乌克兰的二十万正规军到底去哪里了?
我给乌克兰的这种打法,起了个名字叫“守点削围”。
俄乌开战以来,乌克兰一部分部队依托城市坚守。而更多的部队,全分散到城市以外的广大的农村,基本以8-10人的班为单位。俄军包围了城市,而包围圈外,又是一层俄军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就像太极拳里描述的暗劲,你看不到摸不着,但他就是如影随形的围着你。
城里只管守住,外面却是,打补给线,偷袭车队,甚至打坦克群。乌把大部分军队分散出去了,就这样一会削一刀,一会削一刀,机会合适再剁一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俄军围了那么多城市,却很难攻下来。他们有很大的精力
在对付外面的袭击。这种袭击,俄军又不敢追击,他们打完就跑。
在外面“削围”的才是乌克兰的主力。
或许战场形势图应该这样描绘:中间一个蓝点(城市守军),外面一层红丝带(俄军),丝带抽出了一根线连往俄罗斯(运输线),而其他的所有乌克兰领土,都应该涂成淡淡的蓝色(乌军那张网)
世界上有哪些比破冰行动中的塔寨更疯狂的毒枭?
79年至88年由于边界战争的缘故,云南文山州被划归为战区,基础政权建设在此地被停滞了,特别是在平远地区造成各级基础政权建设在当地的瘫痪。平远街是一座回族聚居的畸形繁荣的小城镇,在当地,不少人参与贩枪贩毒活动,使平远地区在全国犯罪分子心中是个天堂,同时也是全国毒品的集散地之一,这里还是枪支弹药的地下黑市场、贩卖走私车的黑窝。
1992年的平远街,俨然是国家的“法外天地”:人们不必办户口和身份证,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种地不交粮,经商不纳税,买汽车不挂牌。在这儿家家私藏武器,贩卖枪支;户户经营毒品,窃、抢劫、杀人屡屡发生。公安分局被砸毁,执行任务的警察被打死。文山州政法委书记带人去平远街的泥村抓罪犯,竟被罪犯甩出的一个手榴弹炸死。在平远街当地人不服从政府政令,对抗政府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由于我驻平远街的14军一工兵连由于倒生活垃圾而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后,居然被当地人用手雷和枪弹赶了出去。
平远街有各类赃车500多辆,其中不乏军车、警车。云南省公安厅八处212吉普车,被盗至平远街又高价卖到河北霸县;第十四军一辆野战用通讯车被盗卖到平远街,公安局做了大量工作,部队花2万元才赎回;个旧市公安干警追查赃车到田心村,一进村就被几十名手持冲锋枪、手枪的恶势力包围。
从80年代开始,各种犯罪活动逐渐猖獗,虽经不断打击,其势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到90年代已经形成了数股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以武装贩毒为主的恶势力。他们收买和控制了部分基层政权,并渗透于宗教组织中,致使贩毒贩枪活动恶性发展,仅田心、磨龙、松毛坡三村就有贩毒团伙16个,成为境外毒品的入境据点和集散地。
犯罪分子还从越南贩入枪支,并从战区收购流失的武器弹药,转手高价卖往内地。据统计,全国有25个省市发现从平远贩出的枪支弹药和毒品,有的已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时间,平远成了无法无天的独立王国,藏污纳垢的“风水宝地”,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天堂乐园”,甚至成了云南乃至全国赃物汽车销售中心。
恶性事件逐年增加:1980年到1987年发生较大暴力抗拒执法事件31起,1988年42起,1989年58起,1990年81起,1991年达到130起。
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的指示下,云南省决定对平远街开展大规模严打斗争,以省公安厅厅长刘选略任总指挥的前线指挥部建立起来。
1992年8月29日20个抓捕组化装潜入平远街的附近,8月30日晚,昆明通往文山的战略公路上,103辆军车满载荷枪实弹的1300名官兵,冲破夜幕,向着昔日的边境战区方向疾驰。滚滚铁流奔腾在云岭高原的峰峦峪谷间,闪亮的车灯使绵延10多公里的车队犹如巨龙蜿蜒盘行。
此刻,根据每日数次飞临我国上空的美国“曲棍球”军事卫星所拍摄到的图片,美国五角大楼得出重要结论:中国军队正向中越边境地区集结。
这是云南边防总队出的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除了首脑机关的主要首长和云南边防总队的指挥员外,1000多名官兵在登车前只知道是进行拉练演习。
在同一时刻,云南边防总队曲靖地区支队、红河州支队、文山州支队、云南边防总队的数百名官兵,也以分进合围之势实施摩托化开进,直扑离中越边境仅有200公里的地方——平远。
8月31日清晨6时,各部队秘密到达指定位置。6时30分,云南总队“前指”在平远街军供站开通联络。与此同时,边防总部向邻近云南的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的机动部队,下达了进入等级战备、待命增援的命令。
设在平远附近的云南“严打”领导小组指挥部竟夜灯光通明,省公安厅前线总指挥、省禁毒委员会主任刘选略坐镇平远分局。
一夜之间,大军压境。3000名官兵和干警如神兵天降,正义之剑在平远街上空高悬。
此时,参战的官兵才明白,这是一场建国以来少有的大规模的辑毒战,他们将投身于恢复平远地区法律与秩序的特殊战斗!
近2000名武警官兵按照上级意图,在37公里长的平远地区形成大军压境和重兵把守的态势:村内有大部队集结;村外制高点有火力控制;平远外围200公里内到处有武警和交警实行交通管制,设卡堵截;在山坡、乡间小路上,也布下了全副武装的巡逻兵。
平远毒枭们用贩毒赚取的高额利润修筑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别墅,建筑有钢筋水泥的碉堡,易守难攻。抓捕马明的公安武警部队一开始就遇到顽强的抵抗,马明罪恶累累,他贩毒、贩枪、打砸公安分局、炸伤公安干警,罪孽深重。他的住宅工事坚固,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床头靠着冲锋枪,卧室里还放着手榴弹,他以火箭筒等多种武器顽抗,最终被当场击毙。
毒贩准备充分,而公安干警没有重型武器,没有装甲车掩护,缺乏防弹背心,牺牲较大。在围歼大毒枭马慈林的战斗中,公安干警付出了沉重代价,苏太德、高文亮、庞如宝壮烈牺牲。多名战士受伤。按照我国法律,贩毒海洛因超过50克可判处死刑,平远街800名毒贩,没有一个贩毒少于50克。凭借坚固的堡垒和众多的武器,众毒贩们准备对抗到底。在严打的第二阶段,总指挥部实施强大军事威慑下的政治进攻,洛阳调来的防爆装甲车开到了战斗第一线。禁毒工作队开进了平远街,一户一户地宣传公告精神和宽大政策。
强大军事压力下的攻心策略取得成功,不费一枪一弹,已逃进山中的200多罪犯下山投案自首,16个贩毒集团,800多名犯罪分子也相继交待罪行。毒贩的犯罪行为是惊人的:马国选一次藏枪13支,“女枪王”林红玉一人交枪126支,从大毒枭马武生的鸡窝里搜出海洛因32400克,马赛伟一次就交出海洛因72800克,平远街公认的“穷光蛋”王华聪一次就吐出毒资200万元。平远镇7个村庄严打80天,抓获惩处854名罪犯,缴获各类枪支1000多支,搜出毒品1000多公斤,毒资1000多万元。一批顽固分子被严惩,平远镇副镇长林洪恩、毒贩沙国梅、马平福等被宣判死刑。
武警官兵在执勤作战间隙,还协助公安干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建起了村民委员会、治保会和禁毒会等组织,使这里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平远街第一次钉上了门牌,实行了城市户口管理办法。10年(直到1992年)来第一次补交了公粮、税款,居民办了身份证,124对夫妇补办了结婚登记证。法律,终于在平远这块土地上恢复了它应有的尊严!
1992年11月18日,历时81天的“严打”作战胜利结束。共收缴海洛因896公斤,鸦片85公斤,非那西丁93公斤,枪支964支(其中军用枪353支),各种子弹4万发,手榴弹、手雷、地雷278枚,赃款1047万,黄金2.5公斤,白银14.6公斤,贩毒赃车60辆,摩托车34辆,依法没收罪犯用毒资建造的高级住宅61幢。
平远地区“严打”作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里长期以来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恢复了这一地区的法律和秩序。在整个战役中,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和社会动荡,实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夺取最大胜利”的要求。
“警察在平远打了一场漂亮仗!”
各国军队中的编制是怎样的?
世界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是以师(部分国家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所以在这里,大部分情况下都以师为例来说明。
首先要搞清楚,陆军师(旅)分很多种,包括装甲师(坦克师)、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空降师、空中突击师/空中机动师、山地师等很多种,有些国家还有轻型步兵师、轻型装甲师、骑兵师等编制。
装甲师(旅)和机械化步兵师(旅)就是以坦克兵和机械化步兵为主的作战师,装备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等武器,主要用于高原、平原等平坦地形的野战攻防和攻坚,是世界军事强国的主要作战力量。
步兵师(旅)适合于大部分地形的攻防作战,装备以装甲人员输送车为主,不装备或少量装备主战坦克,火炮也多为牵引式,是非军事强国陆军中的主要作战力量。
空降师(旅),顾名思义,通过伞降、机降等方式达成兵力部署的突然性;山地师(旅),也就是擅长于山地、高山地形下作战的部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这种编制。
空中突击师/空中机动师(旅),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以大量直升机作为载运工具的、在战区实行跳跃式作战的部队,限于财力、装备情况和技术水平等原因,目前只有美国的第101空中突击师、法国的第4空中机动师、德国的第4空中机动师和英国的第16空中机动旅是这种编制,其他国家比如荷兰的第11空中机动旅、日本的第12空中机动旅团等,虽也是此称法,但是并没有直属的直升机部队,只能算是可以通过直升机机动的快速反应旅。
另外,在某些事的叫法上,各国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很多刚刚接触军队的朋友总是一头雾水。比如装甲师,大部分国家都称作是“装甲师”,但是俄罗斯和前独联体国家都称作“坦克师”,其实在使用上二者都是相同的。
称法上相差较大的就在于机械化师(旅)和摩托化师(旅),像机械化步兵师(旅),美国等大部分国家均称作“机械化步兵师(旅)”,而俄罗斯等国则称作“摩托化步兵师(旅)”,同样的部队,在德国则叫做“装甲掷弹兵师(旅)”,而很多国家,这两种师(旅)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西班牙,机械化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机械化步兵旅,摩托化旅则相当于部分国家的步兵旅。还有不少国家的些许小区别,在此不再赘述。
师的类型不同,则作战使用不同,下辖部队亦不同,通常各级部队所需的支援部队包括炮兵、防空部队、反坦克部队、工兵、陆军航空兵、通信兵、侦察兵和勤务(后勤)支援部队,不同的师(旅)所需配备的种类、数量也不相同的。
比如,装甲部队主要用于野战,就需要配备较强的支援火力,同时还要保证行军的速度,就需要大量的自行火炮、火箭炮、自行高炮、反坦克导弹车辆等,而且由于作战强度高,所需要的后勤支援力量也更多;空降部队、山地部队和轻步兵部队,所需的支援部队则既“少”也“轻”;大部分国家的步兵师,则只有少量的重型装备,最主要的支援力量——炮兵,也因为步兵师的机动能力有限,而只要牵引火炮足矣。
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的陆军编制都各有特点,像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各不相同,而每一种编制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作战指导思想,以及其对于可能的作战环境的适应。但是现在的各国在编制上都有一个统一指导思想,那就是灵活,突出的体现灵活,这样才能够适合各种不同的作战类型。而提到灵活,就不得不谈一下美国陆军的编制。
大概只有美国的陆军编制才不单单是它自己的编制,虽没有那些国家以它为标准,但是很多时候,它的编制有所变动,都会牵动整个世界的编制“潮流”。美军编制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创造出这种灵活的正是二战时的陆军老将军麦克奈尔(可惜惨死于1944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误炸),当时他负责美国陆军的编组,他认识到人员的不足,认识都由于经过长时间运输才能到达战区,所以他强调削减师的上层机构以及流线型编制,所以炮兵团、高炮团、工兵团等都在1943年被拆散而成为单个营兵“下发”到每个集团军和军。因此二战结束时,美国陆军中的独立坦克营、独立坦克歼击营、独立炮兵营、独立高炮营和独立工兵营等都由几十个乃至数百个,另外还有数十个独立骑兵群,全部直属于各个军和集团军。虽然当时很多参战国的军队也都编组有很多支援部队,但都是以师、旅级为单位配属在集团军和军,比如苏联红军的集团军和军中,都有多个炮兵/高炮/反坦克的师、旅、团等,虽然支援能力相同,但是后者明显更加复杂。既然是支援,当然是由军和集团军一级直接操纵各个营更好一些,何必在中间增加几个多余的指挥层呢?现在很多国家精简部队,为的不就是减少指挥层次,以便战时指挥和作战吗?
而同时,美军在二战的时候还开始进行师级部队灵活编组的尝试,其参战的16个装甲师中,有14个师采取这种新的“轻型”编制——师下辖2个战斗群指挥部和1个预备战斗群指挥部,同时下辖3个坦克营和3个装甲步兵营,在战时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性的但是灵活的编组,这是最早的灵活编制,同时也是最早的将坦克营和装甲步兵营进行混编的装甲师部队编制,而当时无论德、俄、英、法,装甲部队的混编都只达到旅团一级,就是装甲团(旅)只辖坦克营(团),装甲步兵团(旅)也只辖装甲步兵营,直到战后才开始在旅团一级进行混编。
战后,美军的编制经过了几次诸如“五群制师”、“三旅制师”等变革,但是中心思想始终未变,就是灵活,这种灵活在“86年师”编制中达到顶峰: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步兵师下辖3个旅部和10个战斗营,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轻型步兵师下辖3个旅部和9个战斗营,每个旅部在战时依据作战需要和战场形势,由师部来分配作战营和作战支援营以及勤务支援营。虽然这种编制在1996 年和2003年又都进行了改革,但是美军编制的灵活性大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深入人心。
不单单是师级下辖的部队能够灵活编组,就是营连级也是“随意”得很,这大概也源于美国人的性格吧,在战时,它常常是几个不同的连组成营级特遣队,甚至是坦克排、机步排、迫击炮排、反坦克排也常常自己组成连级特遣队冲锋。这种编组表面看可以说是硬性的,但是没有这几十年的“灵活”传统,各级指挥官哪敢如此随意?就算他敢,也没这个能力呀,所以这一点虽然好,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轻易学了去。
美国陆军师经过战后的多次修改编制,分成五种师: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含步兵师)、轻型步兵师(含山地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编成统一而灵活,适合各种地区和地形下的作战。
美国陆军只有10个现役师,其中2个驻扎西欧,1个常驻韩国,1个部属夏威夷,留在本土的6个师有的需要战备值班(例如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有的需要时刻准备援助欧洲(比如第1骑兵师、第4机械化步兵师),还有的这些年长期在外征战(如第10山地师),却仍然能够调集部队击溃伊拉克的几十万陆军,而且师级部队只用了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1海军陆战师以及后期投入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外加英国的第1装甲师,没错,只有这么几个师。
事实上,美军很重视作战部队与支援部队的协调配置,在各级部队中都编有大量的支援部队和勤务支援部队,所以每次战争中,它的作战师的人数都远少于实际投入的地面部队的总人数。这主要是因为,美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师,军和集团军虽不是战时才有,但是更多的是作为行政级别出现(比如第3集团军,平时只有司令部的340人,战时才会调拨战区部队归其指挥)。所以美军师在人数上大大超出大部分国家的陆军师,更关键的是,美国陆军师是多兵种条件下协同作战的合成师,强调的就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其人员配置与火力配置相符相成,其作战效能远非人数相同但却配置单一的陆军师所能相比。个人认为,美国陆军师的编制明显优于苏式陆军师,更加适合于现代及未来条件下的各种形式的作战,符合人与武器最佳结合的军事信条。
以美国第1机械化步兵师为例,目前所辖包括师部及直属4营2连,2个装甲旅和1个机械化步兵旅,还包括师炮兵司令部、师支援司令部和1个陆航旅、1个工兵旅,总兵力将近17000人,战斗与支援部队的之比为2.2,是世界上各国陆军师中最小的,而其中真正的前线战斗员只有5个坦克营和4个机械化步兵营,只有6000人,这还没有刨去战斗营中大量存在的通讯、勤务、侦察等部队。大部分国家的陆军师中作战人员数量不必这个数字少,甚至还更多,但是支援和勤务部队则远远不及,甚至不到四分之一,这也就是美军一个陆军师具有强大进攻和防御能力的原因。
美军还有个特点就是旅在平时也只是行政单位,除了旅部、旅部连和3个战斗营以外,连个通讯班都没有,战时必须要经过加强才能够进入战场,而所加强的部队就有师所辖的炮兵司令部、支援司令部、陆航旅、工兵旅以及直属营提供,这就可以依据战场形势和作战需要,给每个旅配属数量不同的炮兵、防空炮兵、工兵和勤务部队等。因为美军以前的思想是打大规模地面战,尤其是在欧洲方面,要时刻提防东欧华约的铁甲洪流,还是那句话,这种编制便于战时依据战场态势调动兵力,将有限的支援力量合理运用,同样数量的支援部队,如果平均“下发”到旅(团)级部队,那么在战时,因为部队所处位置不同,任务不同,敌方进攻或防御重点也不同,很有可能有些旅(团)的支援部队不够用,有些又用不完,这时候再由师部临时调遣,由于中间隔了旅(团一级指挥机构,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是官僚风气重的军队,这种影响简直是致命的。当然了,这也是因为美军师旅级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太高,每个师都要独当一面,因此每个旅要负责一个宽大正面所造成的。
这种编制的方式虽然适合于大规模全面战争的高强度地面战,原本应该是世界各国的模板,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下,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因为打的并不是大规模战争,只是点对点的作战,每个旅所辖的营都要负责很大一块区域的作战,美军旅级部队中没有直属炮兵的缺陷得到凸现,遇到顽抗或者活力袭击的时候,美军只能向师炮兵司令部呼叫炮兵支援,而这种时候,往往呼叫空中盘旋的武装直升机或者空军的A-10,支援还来得更快些;如果在行军途中,突然遭到炮火袭击,在做好战斗准备,然后呼叫炮兵支援,人家早跑远了。因此,旅(团)级部队需要固定编制的炮兵开始被美军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样的原因,诸如工兵部队、勤务支援部队,也被旅级部队要求编制。
大概美军早就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从2000年起就开始着手编组“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因为它便只有固定的炮兵、工兵、勤务、通讯、侦察等分队,因此叫做“旅战斗队”,以与“旅”区分开来。
既是认识到旅级部队对支援分队的直属需求,也是因为今后的作战中,美军师旅级部队将会负责相对于现在更大区域的作战,所以美军从2003年开始,对10个现役师进行新编制改编。在新编制下,师下辖4个旅战斗队,每个旅则下辖1个直属营、2个作战营、1个侦察营、1个炮兵营、1个勤务支援营,重型旅战斗队还包括1个工兵营。新编制下的旅战斗队,比从前得到加强进入战场的旅,战斗力也要超过很多,而4个旅的编制,也使得师一级部队比从前有了更大的攻防能力,有了更多的预备队可以用。
如果美军的编制有所变动,都会牵动整个世界的编制“潮流”。事实确实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刚结束后,美军宣布“基于海湾战争的经验”,要将陆军部队进行改编,要才撤掉军和师两级部队,将部队保持在集团军-旅-营的编制方式中,目的是减少指挥层次、精简部队体系。
这一提案刚刚出炉,热气未退,就受到若干国家的响应,美国还没动呢,早有若干国家开始着手精简: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首先将师级部队全部裁撤,作战部队仅保留旅;法国将精锐的第27山地师也缩编为旅,第4空中机动师被缩得不能再缩(作为师来说是不能再缩了);日本也跟着起哄,都21世纪了,还把第5、12、13师团缩编为旅团;即使不能改的国家,也把自己的师、旅、团部队尽量的缩编,好像不裁掉一级就跟不上世界潮流,不缩减人数就没法作战。只有美国,既没有裁撤师级编制,也没把哪支部队减掉一大堆人,只是在冷眼旁观各国 “兵变”的同时,在科罗拉多的卡森堡悠然自得的研究自己的数字化部队的新编制。细算下来,他也只把自己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缩减了一千多人。现在美军又研究出适合未来作战的新编制了,马上开始给每个师扩编,10个师一共需要增加4.5万名现役士兵,这下子恐怕那些国家全傻眼啦!
人家当初提出“缩减”、提出“裁撤”,其真实目的并不在于那两个动词,为的是在战时减少指挥层次,如果只是一味的缩减,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好比同一个地区作战,从前要派一个师级所属的3个旅,现在缩编了,但是战斗力提高不大,至少要派去2个新编制旅,而为了协调二者的从属关系,说不定还要再派1个军部过去。这样一来,人数没变,指挥层次的数量也没变,变得只是由原来的“师-旅”改成了“军-旅”——毫无意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缩编,就要大幅度提高新部队的战斗力,增多支援分队和技术装备的数量,使新部队的一个旅的战斗力,可以达到原先一个师的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减少了指挥层次,积极地缩减了人员。
前苏联/俄罗斯的陆军师分类很简单,包括坦克师、摩托化步兵师和空降师,编制和装备都很适合东欧平原上的纵横驰骋。
和美国一样,俄罗斯军队的编制也代表了一大堆国家,但是在“引领潮流”上可能就逊色多了。俄罗斯陆军人数与美国陆军少一些,只有四十二万,但是却有35个师,还有11个独立的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旅,并且还有大量的战役战术导弹旅、炮兵旅、重炮旅、火箭炮旅、反坦克旅(团)等部队。
这就是前苏联/俄罗斯陆军的特点,它的师以比较短的时间作战为前提,强调火力至上,其编成内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火炮以及防空导弹的数量极多,甚至还有近程弹道导弹。这种编制适合于传统意义上的全面战争条件下,前线部队大量伤亡而急待补充而必须从民间匆忙征兵的紧急状况,其突出的弱点就是官兵素质较低,人数少(直接参战的士兵所占比例大),尤其是协同其它兵种的作战能力差(前苏联/俄罗斯情况稍好些)。
苏制师虽然在相同人数下,其坦克等重型武器的数量很大,但是因为其编成内的支援部队相对较少,后勤支援部队人数更少,所以其持续作战能力比较差,单个师的攻防能力较差,就像库尔斯克战役之后,苏联红军补充大量部队进行战略反攻时,甚至有很多师还只有2000多人。所以在卫国战争时,为对抗德军部队,苏联红军总是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才可以,而往往战争还是很惨烈,这既是因为军兵种之间合成作战的能力不足,更多的还是这种苏制编制存在的弊端。
以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初的坦克是为例,所辖部队包括3个坦克团,1 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地空导弹团,1个地地导弹营,直属部队包括直升机大队、侦察营、工兵营、通信营、物资保障营、修理营、卫生营等,很繁杂哦!其四个作战团中包括10个坦克营和6个摩步营,总共7344人,比美军部队中作战部队人数多,但是其全师人数却只有11620人,比美军师少将近六千人,可见其编成中的支援部队极其有限,作战与支援部队之比为3.6,而其摩步师更高达4.3,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陆军师中也算出名的大了。所以前苏联/俄罗斯的陆军师单独作战能力相对较差,同样的任务,往往就要集中多余对手数倍的师级部队和人数,就像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威胁北约,一共要部署七、八十个坦克师和摩步师,为了在远东威胁中国,也要部署3个坦克师和43个摩步师,数量好庞大吧!
但是苏制师,或者说前苏联/俄罗斯的陆军师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比如它下面所辖的4个作战团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支援部队,包括1个自行火炮营,1个“冰雹”火箭炮连,1个地空导弹营,还有工兵连、通信连、维修连、补给连、运输连等。这一点就比西方编制的师更有优势,临时作战能力突出,在受到攻击和接到命令时可以随时出发,而不需要由师来补充支援和后勤支援部队,既提高了反应效率,也减少了师一级的支援压力。美国陆军师最近转型的新编制,应该就得以于从俄罗斯师中看到的优势。
而前苏联/俄罗斯陆军师还有个更大的特点,就是编成内的炮兵部队非常多,斯大林就曾经称赞炮兵是“陆战之神”。由此可见苏俄部队推崇“炮兵”至上,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师下辖的团级部队就有2S1型自行榴弹炮营和 BM21B型火箭炮连,师属炮兵团内也编有2S1型和2S3/2S19型自行榴弹炮营,BM21型火箭炮营, 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营等,再加上师属地地导弹营中的4部导弹发射架,这是任何国家的师都无法比拟的。
与炮兵部队同样受到重视的还有地空导弹部队,前苏联在诺曼底之后认识到了英美国家空中支援的利害,知道自己比不了,就只好加强防空能力来弥补,因此各级部队都有自己的防空导弹部队,各级的装备也不同,都是专门研制,从单兵型号到团级、师级、军级,再到集团军级、方面军级、战区级和国土防空级,应有尽有,那是相当的多,大部分国家与其的差距笔火炮上的差距还要大。
不过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陆军师的情况也很艰难,人数一缩再缩,素质一降再降,装备一减再减;为了弥补国土防御的不足,不得不陆续建立了4个机枪炮兵师;很多坦克师还被削减去一个坦克团,只剩下197辆坦克,人员也被减到不足7000人;不知到何日,俄罗斯才可以重振前苏联陆军雄风,再建立新的震撼东西方的铁流!
英国军队的编制与美军编制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规模庞大,支援部队众多,单独作战能力强而且持久。这也难怪,美国和西欧都是以陆军师作为基本作战单位的,何况美英出自一系。但是英国军队的编制还是有不少自己的特点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英国的海军和空军全称分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但是陆军却只是称作陆军,为什么?因为英国从前除了国王和女王拥有皇家军队以外,还有很多封建领主都拥有自己的部队,因此英国陆军的名称中都带有很多的地名,大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等地区,小到伦敦、曼彻斯特、西米德兰、汉密尔郡、兰开夏郡,还有的前面冠以封建主的名称和爵位,比如威尔士亲王、白金汉公爵、威灵顿公爵等。而英国的陆军就是由这些皇室与地方军队组成,所以延续到现在,陆军不能称作“皇家陆军”,而且部队也还接着冠以早先的名字。
英国陆军师下面是旅,旅下面有团也有营,基本上其步兵、机械与电子工兵(即后勤支援营)以营为基本作战单元,其余部队包括坦克兵、炮兵(包括高射炮兵)、工兵、侦察兵、陆军航空兵都是以团为基本作战单元,而其团下面则直辖连,规模还是与营级一样。
同时,英军的步兵团因为都是地方性编组,为了便于指挥,而且旅是师下面的基本作战单位,所以都是从不同的团中各抽取一个营组成拥有番号的旅,所以各个旅下面的部队名称都很长,比如朝鲜战场上的第29旅,辖下的三个步兵营就分别是:尤尔斯特来复枪团第1步兵营,格罗斯特团第1步兵营,北阿姆伯兰富塞列尔斯团第1步兵营。
目前英国陆军的现役部队只剩下2个师,第1装甲师和第3机械化师,而第2、4、5师作为本土的三个军区司令部,平时各自只有一个现役旅可供调遣。英国的师目前来看很有些意思,第1装甲师就下辖3个装甲旅,第3机械化师就下辖3个机械化旅其余的直属部队,包括炮兵旅和4个炮兵团(其中包括1个高射炮兵团)、1个装甲侦察团,4个工兵团、3个电子与机械工兵营等都是相同的,只是装甲师多了一个陆军航空团。
英国的师属作战旅编制规模比美军还要大,都是下辖4个团或营,装甲旅辖有2个坦克团和2个装甲步兵营,第1机械化旅辖有2个装甲步兵营和2个机械化步兵营,另外两个机械化旅辖有1个装甲步兵营和3个机械化步兵营,加强了一些支援部队之后,每个旅都能达到5000人以上!再说一下步兵分类,英国步兵有两种名称,装备“武士”步兵战车的叫做装甲步兵,装备“萨拉丁”轮式装甲输送车的叫做机械化步兵,与其他国家也有些区别。
法国陆军师的名称很多,主要是因为他的快速反应部队每个师都是一种类型,普通陆军师包括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快反部队包括空中机动师、轻型装甲师、海军陆战师、空降师和阿尔卑斯山地师。
详细说来,法国陆军师的编制是最具特色,也最自成一家的,这大概是跟高卢人的性格有关系。和英军一样,法军的基本作战单元也是团,但是法军并不是像英军那样的“师-旅-团”编制,而是自己的“师-团”编制,也就是说法国陆军师级直接下辖营团一级部队,只不过它的团的规模比其它国家的营更大一些,下辖1个指挥/支援连,4个作战连,1个通信连,有些还有迫击炮连、反坦克连等,编制人数在800到1200人之间。这也使得法国陆军师所下辖的作战团的数量很多,基本上都在6个以上。
而且法国陆军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各级部队中的重型装备和技术装备的数量似乎较欧美国家的同级部队要少,比如其装甲师原先只有2个坦克团,每团50辆主战坦克,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军事改革中扩编为3个坦克团,每团装备80 辆主战坦克;再比如其各师只编制有1个炮兵团,每团最初装备24门 155毫米火炮,同样也是在军事改革中将增至32门火炮。
法国陆军很重视直升机的使用,欧美国家直升机部队最大的编制也在法国,就是第4空中机动师。美英等国直升机部队最大编制是旅,尤其是美国,虽然直升机数量近万架,但是只用于反坦克、支援作战、运输突击等,从没有过独立作为某个作战方向上的主力;而英国、德国虽然分别有第24空中机动旅和第3陆航旅,但是只是旅级。而法国则是师,第4空中机动师拥有7个直升机团:1个支援直升机团,2个反坦克直升机团,4个战斗直升机团,总计250架直升机。
法国陆军编制在各国中最有特色,但是法国军内编制最有特色的当数其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名为“海军”却属于“陆军”编制,这在世界各国中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吧?归属陆军,它自己却又细分为陆战步兵、装甲兵、炮兵、工兵等小兵种,还有训练部队,真的可以算是“军中之军”了。其海军陆战队在国内部署有多达17个团,最早有5个陆战团编入陆军师中,第2装甲师有2个陆战团,第 8步兵师和第10装甲师各有1个陆战团,第6轻型装甲师也有1个陆战团。
另外,海军陆战队还有若干个营,这大概是法军中目前极为少见的营级部队。海军陆战队营包括两类,一类是海军陆战营,一类是指挥支援营;营级部队不在本土驻扎,主要设在海外领地、海外或与法国缔有防务协定的有关国家(如科特迪瓦、加蓬、塞内加尔等)。海军陆战营编制有500~600人,下辖1个指挥支援连、1个轻型装甲连、2个海军陆战连。指挥支援营编制有约400人左右,下辖1个营直属连、1个通信连和1个勤务连。
法国还有大革命时期的产物——半旅团,据说最早是由正规军步兵营与阿尔卑斯地区民兵营混编而成的,因此称作半旅团;不过目前这种半旅团只剩下一个,就是永久驻吉布提的第13半旅,而且这种编制其实与同级部队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延续古老名称而已。
法国陆军的大的组成其实也很繁杂,除了有各种师之外,还有一支专门的外籍军团,从其海外领地中招募兵员,要求很严格,也因此有很强的战斗力。外籍军团部队的编制同样与同级部队没什么区别,目前,法国外籍军团由10支部队组成,包括第1装甲骑兵团,第2、第4摩托化步兵团,第1、第3、第5独立步兵团,第2伞兵团,第6工兵团,第13半旅,以及卡斯泰尔诺达里训练中心。
而法军在内部结构和编制上的“混乱”之处,这么一点篇幅是说不清楚的,恐怕就是它的参谋长也说不清楚,大概这就是它为什么坚持采用古老编制体系的原因。综合来说,法国陆军编制在世界各国之中最复杂,最难以理解,比之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营、团兼有,还要复杂数倍,主要是因为它太随意了,毫无规律可言。
正是因为如此,法国的团级部队很少有采用混编,也就是说坦克团只编制有坦克连,机械化步兵团也就只编制有机械化步兵连,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制约了法军作战的灵活性,以及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而且因为他没有旅一级的编制,诸兵种合成作战只能以师一级指挥展开,既影响了作战效能,也加大了与北约盟军、欧盟军队配合作战的难度。
当然,法国陆军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这种单独编组的弊端,也不是没有采取措施。在VBCI轮式步兵战车开始服役之后,法军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新部队的整编。新编制之下,法军出现了机械化步兵营的编制,新编制的营又4个连组成,包括1个坦克连和3个机械化步兵连。坦克连装备16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和2辆VBCI指挥车;机械化步兵连装备12辆VBCI步兵战车以及6辆VBCI 指挥车(每排1辆,连部2辆)。这一编制将会成为欧洲国家中第一个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混编至营一级的编制,也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战坦克与轮式步兵战车混编的营级部队。当然了,这也只是几年之前,法军军事改革计划中的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能否完全摆脱法军传统编制的影响与束缚,还不得而知。
意大利的陆军编制,绝对不像美军那样可以引领潮流,也不像俄军那样自成一家,也没有法军那种独特的风格,但是之所以把这个国家提出来单说,是因为在某些细节上,他还是有一定特点的。
意大利目前拥有的作战部队包括3个装甲旅,5个机械化旅,3个阿尔卑斯山地旅,1个空降旅和1个空中机动旅。很精干,能够在各种地形下作战。始终认为装甲旅和山地旅是意大利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意大利每个装甲旅都编有1个装甲团,每团装备“公羊”C1主战坦克54辆,这种旅-团-连的编制,和英国倒有些相似。
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地部队,同样是其军队的精锐,意大利早在战后即专门为其研制了M56驮载式轻型榴弹炮就是明证。该部队此前一直编有5个山地旅,目前缩减为3个。每个山地旅下辖1个山地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补给团,1个堡垒营,1个雪地空降排,1个独立侦察连和1个工兵连。
如果说旅下辖团并不鲜见的话,那么旅-团-营的编制就真的是仅见了吧?意大利山地旅的山地步兵团,下辖3~4个阿尔卑斯山地步兵营和1个装甲步兵连,这就是意大利陆军编制的一个小特点;不过其炮兵团还是没什么大变化的,下辖3个炮兵连,至今仍然使用M56式 105毫米榴弹炮。
再说一说意大利的伞兵部队,1963年组建的空降旅,编制人数 5000人,下辖5个伞兵营,1个炮兵营,1个特种营,1个供应营,以及指挥连,通信连,反坦克连,工兵连,直升机联队。全旅的主要武器装备有:81毫米迫击炮24门,106毫米火炮30门,105毫米无座力炮18门,“米兰”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80具,直升机12架。与各国的独立空降旅相比,无论是 1300人的日本第1空降旅团,2100人的德国第26空降旅,还是2300人的俄罗斯第31空降突击旅,甚至是3200人的美国第173空降旅,该旅都是远远胜出,是绝对的最大规模的空降旅。
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地旅和空降旅的编制上可以看出来,意大利人其实是很注重战斗支援部队、战斗勤务支援部队的编组的,其各旅的直属部队比之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有过之,就算是与美军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样当然有利于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只不过这种优势在意大利士兵身上能否体现,就谁也不敢保证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欧洲几个国家的陆军部队相继撤消或者缩编师一级部队,主要作战部队都是清一色的旅级部队,这些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捷克和土耳其。
像荷兰部队整编后主要作战力量就是3个机械化步兵旅(现已裁撤掉一个)和1个空中机动旅。
西班牙在整编有5个作战师,分别是1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山地步兵师,总计编制11个旅,外加1个独立空降旅,改编之后撤消了师一级的编制。原驻布尔高斯、隶属于欧洲军团的西班牙机械化师,也改为第21机械化步兵旅。
捷克陆军也向着西欧国家的方向发展,目前装备主战坦克957辆,机械化部队在换装新装备后,编为7个机械化旅,每旅编制4个装甲步兵营、1个侦察搜索营、1个工兵营、1个防空连,以及其它支援部队。2个一级战备旅,实际编有3000人,并保持经常战备;2个二级战备旅实编2000人;3个三级仅维持200~300名军官组织架构,平时负责训练,战时扩编为一级战备旅。
当然了,较小国家中也有未进行师改旅的军队,比如比利时,其所有部队也就是1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伞兵突击旅和1支本土防御部队,但是这仅有的部队,在西欧各国的军队改变的大形势下,并没有“追赶潮流”,而是保留原有部队,增加技术装备,裁撤老旧装备,在此基础上提高战斗力。其第1机械化步兵师也是欧洲军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与他国的机械化师不同的是,该师下辖的3个旅都是机械化旅。
还有就是在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暂且把他作为欧洲国家来说),虽然该国从领土上讲是一个绝对的大国,但是由于远离喧嚣之地,又与美国有联合防务条约,因此其陆军部队只编有1个师部,下辖3个机械化步兵旅群,1个独立防空团和1个独立工兵保障团,总计只有2万人多一点。
作为英联邦国家,其编制与英国基本相同,机械化步兵旅群下辖1个装甲团,3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炮团,1个工程兵团,1个防空连。从编制上看,其独立作战能力不容置疑。之所以称作旅群,多半是因为各旅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作战支援部队,不需要补充和加强即可进入战场,与美军的“斯特莱克”部队称作旅级战斗队的意义基本上是一样的。
最后,土耳其是一定要说的,这毕竟是北约第一的陆军大国,五十万陆军,放到亚洲来跟本数不着,但是在北约就是想响当当的第一。
土耳其可以算是欧洲最早进行缩减编制改革的国家,早在1996年,美国在进行第4步兵师数字化改编的同时,提出“缩减编制、撤消师级”的构想,还没展开探讨,土耳其就“先下手为强”,成为了欧洲、差不多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进行这种尝试性改革的国家。
目前,土耳其陆军所属部队包括:4个集团军司令部,9个军司令部,1 个机械化师部,1个步兵师部,14个装甲旅,17个机械化旅,9个步兵旅,4个突击旅,1个步兵团,1个总统警卫团,5个边防团和26个边防营。虽然还保留有2个师部,但是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种作战机构,更多的是进行管理和支援等工作。
根据土耳其在改编之初的设想,装甲旅下辖2个坦克营、2个机械化营和1个自行火炮营;机械化旅下辖1个坦克营、1个机械化营和1个炮兵营;步兵旅和突击旅则各自下辖3个步兵营和3个突击营.
以色列因为地处亚非交界,本国及邻国都是以沙漠地形为主,只要少量的矮山,所以其装甲兵在陆军中占据着绝对无可替代的位置,装甲兵司令也是与三军司令平起平坐的。
目前,以色列装甲兵编有12个装甲师(包括3个现役和9个预备役),1个空中机动/机械化师(预备役),3个独立机械化步兵旅(现役)。现役装甲师下辖2个装甲旅、1个自行火炮旅,战时增编1个装甲旅和1个机械化旅;预备役装甲师仅保留骨干力量,战时动员后编有2~3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自行火炮旅。
以色列在前四次中东战争中,一直是以旅作为基本的作战单位,而师只是一级战役指挥机构,战时负责某个方向上的指挥作战,很多时候通过加强,可以下辖5、6个旅;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师才被确定为一级固定的战役战术编制,但是,旅依然在以色列陆军作战中起着主导作用。
装甲旅和机械化旅是以军装甲兵的基本编制单位,也是陆军的基本战术兵团。装甲旅下辖2个坦克营、1个机械化营和1个自行火炮营,装备坦克111辆,装甲车108辆,155自行榴弹炮12门,81自行迫击炮12门,40高射炮12门,反坦克导弹车12辆;机械化旅下辖1个坦克营、2个机械化营和1个自行火炮营,装备坦克46辆,装甲车162辆,155自行榴弹炮12门,81 自行迫击炮12门,40高射炮12门,反坦克导弹车12辆。
虽然以军现役有6个装甲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整装待发、能够随时出发作战的只有3个装甲旅,因此很多时候中高强度的作战都由步兵旅负责,而很多种情况下,这些任务也更适合步兵来进行。为此,以色列陆军中还编有4个步兵旅,当然,这也是以色列陆军目前仅存的4个步兵旅。根据装备及作战任务划分,这4个旅中,有一个属于空降伞兵旅,另外3个是独立的机械化步兵旅。各旅编制为:3个步兵营,1个侦察营,1个通信连。
整体上说,以色列陆军和装甲兵,除了注重建立、发展、使用装甲旅以外,在编制上没有特别独树一帜之处。还是那句话,各国的编制都是为了适应本国军队及其作战需要,以色列陆军编制也不例外,这也是他称雄中东的资本。
日本陆军编制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师”叫做“师团”,“旅”则称作“旅团”。因为早在二战的时候,他的师团在没有得到加强的情况下,是当时各国师级部队中人数最多的,挽马师团拥有28200人,驮马师团更是有28800人,超过未加强的美国的海军陆战师,而且超过同一时期大部分国民党一个军的人数,称作师团当之无愧。只是由于后期兵力不足,师团的人数才一缩再缩,最终被锁定15000人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日本虽然将它的军队称作自卫队,但是本人还是习惯称其为陆军、海军和空军。二战之后,日本重新组建陆军,但是规模和数量就比二战时小得多、少得多。至上世纪末,日本陆军一共拥有:13个师团,2个独立特别混成旅团,1个空降旅团,1个直升机旅团,1个炮兵旅团和2个独立炮兵群,2个防空旅团和3个独立防空群,5个工兵旅团,1个独立坦克群,还有1个就是富士教导团。
在这13个师团中,包括三种类型:装甲师团,甲类机械化步兵师团,乙类步兵师团;具体地说,装甲师团就是第7师团一个,甲类师团又7个,乙类师团有5个。而由于细节上的区别,甲类师团分为2种,乙类师团则有3种。
日本的团级部队叫做联队,直辖于师团;普通师团所属的联队包括机械化步兵联队、步兵联队、炮兵联队、后勤辎重联队这四种;而第7装甲师团所属包括坦克联队、机械化步兵联队、炮兵联队、高射炮兵联队和后勤辎重联队这五种,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第7师团受重视的程度——其它师团只编有1个高射炮大队(营),它则编有1个联队用于防空。
和英法等国的团一样,日本的联队下面也没有营(日本叫做大队)一级的编制,直接下辖各种连(日本叫做中队)级部队。这也使得日本拥有和英法相同的特点,就是联队以下采用单一编组,而非各兵种混合编组。同时,日本也是在师团与联队之间没有旅团一级的编制,所以诸兵种的合成作战指挥也要由师一级来完成,拥有这种编制所拥有的所有弊端。
但是日本联队和中队一级的规模并不小,例如其第71坦克联队下辖5个坦克中队,总计装备92辆90式主战坦克;而坦克中队装备有18辆主战坦克,甚至超过了德国陆军装甲连的17辆。再比如其第11机械化步兵联队,下辖6个机械化步兵中队,总计装备108辆89式步兵战车,刚好相当于美军两个机械化步兵营所装备的数量;机械化步兵中队装备18辆步兵战车。
比较特殊的是它的部分炮兵联队,在联队与中队之间有大队以及编制。比如第7装甲师团的炮兵联队,编有4个炮兵大队,每个大队装备12门99/75式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当然,这也是世界各国的炮兵中,装备火炮数量最少的炮兵营。
日本现在还有群的编制,下辖于独立特别混成旅团和各种作战支援旅团,包括炮兵旅团、防空导弹旅团、工兵旅团等,当然还有独立的群,直接隶属于各个军区。群是日本独有的,是一种规模大于大队却小于联队的编制。以“霍克”防空导弹群为例,下辖4个发射连、1个载波通信连、1个导弹发射直接支援队,装备24部“霍克”防空导弹发射架,编制员额693人。
日本陆军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军事转型,大部分计划内的军队已经完成。有 4个师团——包括原来的第5、11、12、13师团——被缩编为独立旅团,第2独立特别混成旅团也得到扩编,这些新的旅团人数都控制在3000人左右。新式旅团编制如下部队:旅部,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1个坦克中队,1个后方支援队编成。
为此,日军开始重新恢复步兵大队这一级的编制,将开始实行旅团-大队 -中队这种新的作战与指挥体制。步兵大队实行三三编制,大队下辖3个中队,中队下辖3个小队;每个步兵小队25人,装备高机动车3辆;下辖3个班,每班编制7人;班装备40毫米榴弹发射器1具、班用机枪1挺、84毫米无坐力炮1门、步枪3支。
印度陆军人数超过百万,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陆军国,不说一下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之所以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个人认为其陆军的实力远远没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他的师包括装甲师、步兵师、山地师和平原整编师,虽然也有炮兵师,但那不是作战师,暂不予以讨论。
印度人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创新的作为,在编制上也是如此,他沿袭了英国人留下的古老的陆军体制,在全国范围内依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进行士兵的选拔和编组,组成的部队叫做“联队”,这是其陆军的基础。联队下辖营,印度陆军从不同的联队中选取不同的营,组成作战旅、团等部队。
印度这种做法也是不得已,他有近百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自己的特点,而且印度又是一个宗教主义至上的国家,如果征兵时进行全国“海选”,那么所组成的部队将会很难管理,无奈之下,只好学习英国陆军作为解决之道。但是英国主要就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大块地方,其民族经过近千年的融合,早已没有太多的区分,况且他又不是宗教至上的国家,不存在什么复杂之处。可印度这样子用就不行了,他的很多民族之间本就有矛盾,进行这种“联队”方式的编组,虽然杜绝了士兵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矛盾等级上升到了营之间、联队之间、甚至是师旅之间,这种隐患不发归不发,但是一旦发作,在战时将会是致命的。
在师级部队的编组上,印度同样效仿了他的宗主国——英国,除作战部队以外,还编有大量的支援部队。以印度步兵师为例,下辖3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装甲团,1个工兵团,1个通信团,1个勤务营,1个电机工程营,2个医疗连,1个军械分队,1个宪兵分队,1个军邮分队,1个战地勤务班,1个地面联络班,总兵力为16338人,其战斗部队与支援部队的人数比例为 2.55:1,在亚洲国家中算是很小的了,可见其支援部队的规模。而其山地师人数上的这一比例更是为2.15:1,比美军机械化步兵师的2.2,还低了 0.05,大概可以算是世界各国实际部队这一比例中最低的了。
从上面的编制中可以看出来的一点就是,印度很重视通信部队和工兵部队的配属,在师一级部队编制1个通信团,世界上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然这只比美军师属通信营多了130人,但是编制级别的不同,所显示的是重视程度的不同。另外,在大部分国家的师只编制1个工兵营的情况下,印度又是编一个团,也确实有些“扎眼”的。
印度陆军拥有35个师,包括3个装甲师,4个平原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目前,印度军方正准备将步兵师和山地师都改编为平原整编师,只是这种师的编制我一直没找到,只有拭目以待其新编制的出台和部队的整编吧。
历史上最好听的四大姓氏?
"姓氏"一直以来就是广大群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它上系古老的宗法血缘,下系子孙后人的辈分起名;远可维系海内外同姓纽带,近可直观感受同姓聚居地的友好相待。就算是和自己相差几百上千年的同姓名人,在有些地方的老年人也能将他们的故事分成七七四十九回,昼夜讲个不停还不带重样的,这就是中国姓氏的魅力!
那么在诸多姓氏中,又会有哪些姓氏是最好听的呢?我们不妨把突破口放在《中华姓氏大辞典》上,全书共收录了11969个姓氏,其中大家都比较常见的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此外,还有很多人听都没说过的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实属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姓名搭配起来好不好听的问题还真不好讲,为什么呢,看我来举个例子。(首先申明,以下所列举的名字可能会有重名重姓的,但是我并没有任何人身攻击的意思,在此文章只想做个对比,请见谅。)
比如说有很多人都对复姓情有独钟,包括我也是。在一些杰出的人物或者好评如潮的影视剧中,类似"诸葛""南宫""纳兰""宇文"……这些复姓都很容易映入人们的脑海。所以在起名上,"南宫燕"带给人们的韵味就可能比"李燕""张燕"什么的要强;"公孙玲珑"与"陈玲珑"相比,大多数人可能更青睐于前者,通过简单的对比,看起来是复姓更胜一筹,那为什么还要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呢?
我们接着来举例说明,"李狗蛋"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吧,但是却很有喜感,那你说"诸葛狗蛋"呢?那岂不是能让人捧腹大笑半天,再比如说什么"纳兰铁柱""东皇翠花"什么的,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会令人笑掉大牙。
唏嘘之余,不禁反思到底有没有最好听的姓。在我看来,好不好听在于名,而姓起的只是一个衬托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有趣的姓氏,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个。
一,最为人知晓的长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作为中国第三长,至今已发现7个长姓中最为人知晓的一个,"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的发现到最终被解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关于这个姓氏,是我看几年前看央视《百家讲坛·百家姓》栏目了解到的,在2013年1月27日,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他就举了我国古代的一个九字长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但是这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后来有人却根据讲坛所讲内容整理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一书好像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因为书中并没再提这个姓引自《中华姓氏大辞典》,而改为"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从此,我国有一个九字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的消息可谓石破天惊,引起极大的轰动。后经一些媒体的炒作,普通的听众与读者自然对此深信无疑。然而,由于该说法根本无法找出资料来源,故不少学者一开始就怀疑此举系伪造、系炒作,并对此专门展开了调查。
后经证实,《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根本没有这个姓,但它也的确收录了一个九字姓,不是"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而是一个蒙古族姓氏"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所以,各类书刊及网上对此姓的相关报道基本上都是抄来抄去,有的说是"唯一的九字姓",有的说是"中国最长的姓"。但实际上,这个姓完全是"以讹传讹",根本没有。
二、最简单的姓——"一"其实关于"一"姓的起源说法众多,但是绝大部分是和鲜卑族有关的。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后来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政策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据统计一姓全国人数大约1424人,主要分布山西、四川、安徽等地。
反过来观察那些一姓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名字也是含义非凡,比如我国著名当代书法家,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铁流美术书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的一鸣先生,很多人可能都会和我一样猜测出他的姓名与成语"一鸣惊人"有关,寓意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一鸣这个名字固然是一个笔名,但是一鸣先生的成功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他厚积薄发的表现。再如别号"兰亭"的著名当代书画家、诗人一君豪先生,我想这个名字背后应该也少不了父辈对他成为一名君子豪杰的期望。
总而言之,一姓虽然不多,但是姓一的人也应该都不简单,简简单单的一横背后固然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人口第一的复姓——"欧阳"关于欧阳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然而到了越王无疆,就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欧阳姓的人口约324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3%,排在全国第86位,然却位列复姓第一。
而在欧阳姓也是人才辈出,如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号醉翁的欧阳修;人称"中朝人士,莫不仰其清风"的大清户部侍郎欧阳瑾等等。虽然在有些人看来欧阳姓没有其他复姓稀有罕见,然而在近千分之二的概率中遇到一个也是比较幸运的。
四、最有味道的姓——"屎"这就属于猎奇了,屎姓,源出不详,据传是明代瑶族人屎嘉军(牛嘉军)说:"姓屎姓尿也不姓牛。"其后人以屎为姓,然而屎姓却不在百家姓之中,只有《中华姓氏大词典》有记载。1985年湖南省祁东县姓氏人口数,屎姓16人;湖南汉寿县姓氏人口数,屎姓2人。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姓的人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姓的不雅之处,于是纷纷改名了。也确实是这样,就拿前两年新生儿名字排行榜中的"子涵""子轩"这类家长最中意的为例,各位觉得"屎子涵""屎子轩"好听吗?
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投降?
你好!亚速营投降这个事,只要有个口子几乎就是一泻千里,就算人跑不了,士气也要崩,亚速营枪毙多少人都没用。我怀疑是人跑得太多,实在拦不住,亚速营骨干向基辅回电:
允许投降吧,找回点面子,还能沾点人道主义的光。所以说这些亚速营,充当法西斯都给法西斯丢脸,既没有卫“道”的尊严,也没有殉“道”的勇气。也对,真正死忠而纯粹的法西斯要么剖腹,要么服毒自杀尸体焚掉。当年希特勒还愿赌服输,穷途末路时对施佩尔说:“日耳曼民族已经证明是弱者……那些在这场斗争结束之后幸存下来的人都是劣等人,因为优秀者早已经战死了。”现在,替乌克兰守卫北顿涅茨克,指挥亚速营应该是一门不错的生意。确实吹捧乌克兰的可以前去,我捐你一瓶油,打赢了向后转进,打输了玩火自焚。一、据说,亚速营阵亡人数只有二成,仅占守城乌军阵亡人数的2%。那么,这些堪称“英勇善战”的典范是什么样的呢?毫无疑问,现在留在亚速钢铁厂内的是真正的顽固分子,即使亚速营指挥官投降也不会促使他们放下武器。
亚速营曾经染指中国香港内乱我们要知道,亚速营是一支有“纳粹”性质的队伍,军内有不少极端分子,在2014年后做了不少事情,也是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宣传点。此次亚速钢铁厂围城战虽然俄罗斯为了尽快占领马里乌波尔接受了投降,但是很可能要对战俘进行分类,亚速营内的极端分子大概率要被审判。亚速营武装,后面旗帜依次是北约,亚速营,纳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已经宣布放弃马里乌波尔后,亚速钢铁厂内还会有近百人在负隅抵抗。
俄罗斯检查投降的亚速钢铁厂守军从普罗科彭科缠着绷带可以看出,目前亚速钢铁厂守军在俄罗斯的打击下损失较大,指挥官都已经负伤。俄罗斯现在的原则依旧是围而不攻,在外围使用炮火无差别轰炸,倘若乌克兰使用飞机支援就将其消灭,乌克兰曾经两次派直升机试图营救均被击落。乌克兰曾两次试图营救现在没有放下武器的亚速营极端分子进退两难:如果不投降,缺乏食物、饮用水、药品,还要面临各种炮火打击,迟早的完蛋;如果投降,那么可能要面临严厉审判。
俄罗斯使用铝热燃烧弹打击亚速钢铁厂亚速营作为抵抗意志最强的部队,指挥官投降说明这支部队已经失去了战斗力,现在亚速钢铁厂大势已去,剩下的零星抵抗翻不起什么浪花,接下来的重点将转向顿巴斯。根据数据来看: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守军1.5万人,苦战二个多月,前后大概有4千多人活着投降(含伤者),其余全部战死。作战意志不可谓不顽强。但就在这二个多月里,20多万乌军硬是见死不救,以至负有督战职责、最后决死的亚速营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之下,奇迹般地从亚速钢铁厂地下通道里走出来,向俄军投降。据说,亚速营阵亡人数只有二成,仅占守城乌军阵亡人数的2%,堪称“英勇善战”的典范!可是,很有意思的是,亚速营撤离之前,把俄罗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重伤怎么处理,轻伤怎么解决。亚速营果然依旧是赢麻了,如果俄罗斯不照着做,俄罗斯就是欺骗国际社会,就是屠杀。果然是戏精带的兵。二、自俄乌之战爆发后,乌军先后有过两次大规模投降,都发生在马里乌波尔!!!第一次投降的主角是第36海军步兵旅,在4月11日晚该旅旅部及精锐分队突围失败后,剩下的突然部分崩溃,于4月12日投降1026人;4月13日投降134人。此前在4月上旬,还有一个营的残部200余人投降。而第二次投降的主角,就是在亚速钢铁厂的守军了。这里的守军有亚速营、国民卫队第12旅、第36海军步兵旅的残部,以及其他多个建制的乌军残余人员和外籍雇佣兵。按照美国防部对外公布的数据,在这里投降的乌军总计有2439人。因此,可以说亚速钢铁厂的投降是俄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投降事件。如果加上此前第36海军步兵旅的投降人数,那么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部队投降被俘者将有近4000人。同时,根据此前俄罗斯公布的情况,在3月11日时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建制兵力为8100余人。也就是说,马城乌军中,大约半数当了俘虏。三、部分尬友认为亚速营死守马里乌波尔长达80余天,创造了现代战争守城战的奇迹,属于是虽败犹荣?最近一段时间来,我看到很多的尬友都很兴奋,如今认为亚速营死守马里乌波尔长达80余天,创造了现代战争守城战的奇迹,属于是虽败犹荣,同时也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更有甚者,还将亚速营与历史上的一些英雄群体作类比,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典型,果真如此吗?我只想说,亚速营作为美国自己都多次承认的新纳粹主义极端武装,它何德何能可以碰瓷历史上的英雄群体呢?更何况说,具体到守城战中,其表现也并没有多么突出。甚至说,很多行为是令人不齿的。首先说说这个80多天的守城战,到底成色如何?所谓80多天的守城战是从俄乌开战之时算起的,从这时算起就有些离谱。尽管马城在开战之日便遭到了火力打击,但攻城战并没有立即展开。俄罗斯真正对马里乌波尔形成围攻之势,是在3月上旬,而且除了压缩包围圈外,迟迟未能攻城。这个原因纵然有俄罗斯拉胯的原因,进行攻击准备的因素,也有亚速营扣着平民不让出城的因素。关于这个事情,有个别尬友认为是俄罗斯不允许平民出城,但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就是不对的。对俄罗斯来说,只有平民都出城了,才好发扬火力,哪有扣住平民不让出来的道理?事实上俄罗斯在3月上旬准备后勤的同时,多次实施了静默制度,开辟人道主义通道。可是马城的平民到底还是没走出来多少,既然俄罗斯迫切需要平民出来,平民自己也不想处于战火中,那又是谁不想让平民出城呢?从逻辑和事实上讲,自然是城内的亚速营。因为没有了平民,俄罗斯可以放手攻击,它又能顶住多长时间呢?将平民当成盾牌,这个亚速营又算什么英雄群体?马里乌波尔不是一般的城市,它是顿涅茨克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占据的最大规模的城市。该城人口量级为50万,尽管战前人口有所下降,但仍然还是不少的。乌军只要扣住相当多的平民,便可以依托城区跟俄罗斯打巷战,使得其投鼠忌器,无法全时、全力展开攻势。所以直到3月中旬俄罗斯开始大规模进攻之后,依然是边打边停,一方面解救平民出城,一方面在清理楼区,这个速度自然不快。但是到3月底的时候,马城乌军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这时候就有了所谓的直升机决死进圈接人的情况。到4月上旬,乌军出现了营级建制残部投降的事件;中旬出现了旅级建制的残部投降的事件;随后马城残余乌军都被压缩在了亚速钢铁厂内,对城区已然无法造成威胁。4月21日,俄罗斯下令对亚速钢铁厂采取围困战术,迄今为止又是一个月左右。在这一个月时间中,亚速钢铁厂的乌军没有给俄罗斯造成任何威胁,也没能牵制住围城俄罗斯主力开往其他战线。在留守的俄罗斯部队中,大多是之前战损比较严重的部队,人家可以在围困的同时就地整补,同时拿着亚速钢铁厂锻炼新兵,直接就实现了战地的休整。因此所谓80多天守城战的成色,着实不是那么亮眼,是要打折扣的。当然,还有尬友认为是马里乌波尔守军牵制了俄罗斯大量兵力,因此其完成了战略性的任务。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因为马里乌波尔作为南线最重要的城市,本来就是俄罗斯要拿下的目标。说白了,人家就是来打你的,你说自己只是起牵制作用,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作为乌军在顿巴斯地区控制的最大城市,扼守亚速海之滨和俄罗斯本土到克里米亚的大陆通道,这只是个牵制角色,正常人谁会信?所以,牵制之说根本谈不上,无非是试图找面子罢了。而以赫尔松、别尔江斯克乌军不战自溃的情况来论证亚速营如何英雄也谈不上。因为作为乌军建制内的部队,防守作战本就是其基本任务,难道说友军表现不及格,自己就一定是表现最好的吗?还是说只要乌军正常组织作战了,就算是英雄了?这英雄的底线未免有些过低了吧?四、最后还有一说,马城乌军给俄罗斯造成了大量伤亡如何如何的,真的吗?首先,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在马城攻坚战中俄罗斯承受了较大的伤亡。包括黑海舰队负责政治工作的副职上校,以及第810海军陆战旅的上校旅长都阵亡了。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俄乌两军在马城谁的损失更大?显而易见的是俄罗斯在这里没有任何建制部队被歼灭,而乌军的第36海军步兵旅、国民卫队亚速营、第12旅却被整建制干掉了。按照其编制兵力来说,8000余人基本都属于是不可恢复性损失;而在俄罗斯战损中,除了阵亡及重伤伤残者之外,其余伤员都是可以恢复的,不可恢复性损失占比不会太高。这样算下来俄罗斯是以远少于乌军的战损拿下了这个乌控顿巴斯区域的最大城市,一举打通了本土到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同时将亚速海变为实控下的内海,这个战略意义如何呢?而且在这里消灭了相当数量的乌军,乌军还出现了大规模的成建制投降,这个意义又如何呢?光是在士气方面,对乌军就是重大的打击。既然马里乌波尔那样的堡垒城市都能失守,既然亚速营那样的死硬部队都能投降,其他地区的乌军会作何感想?单纯从防御角度来说,亚速钢铁厂的内部确实复杂,经过了战时改装之后,更是易守难攻。乌军将这里作为最后的堡垒,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堡垒是建立在俄罗斯强攻的背景之下的,如果俄罗斯围而不攻或者无意实施地下清扫作战,那么这样的堡垒反而是乌军的累赘。俄罗斯不好进来不假,可乌军同样也不好出去。亚速钢铁厂的北边和西边都是河流,南边是亚速海,只有东边是陆地。俄罗斯围而不攻,乌军想要突围的话,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由于亚速钢铁厂的特殊位置,俄罗斯反倒用少量兵力和炮兵就能对其实现火力控制。所以4月21日,俄罗斯转而对其使用消耗战术,是非常合适的。虽然围困战的说起来不好听,可能会被宣传为俄罗斯无力攻击等等。但在里子方面,其实是高招,因为乌军缩在亚速钢铁厂内已经对马城不再构成严重威胁,俄罗斯大部队转向其他战场毫无顾忌,留下的部队就地休整外加练兵,一点问题都没有。俄罗斯当时如果强攻亚速钢铁厂,希望在5月9日胜利日阅兵前将其拿下,可是以乌军的兵力以及钢厂的防御程度,俄罗斯至少也要付出上千人的伤亡。此时乌军的斗志尚且旺盛,反倒还会成全亚速营抵抗到底的名声,激励其他战线的乌军抵抗到最后,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可现在的话,钢铁厂内的乌军在还有2439人的情况下,就选择了投降,其实对所有乌军极其支持者的心理冲击都是极大的。据说连叙利亚的武装分子听闻后都颇为不齿,认为乌军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选择了投降,在这一点上名头叫得震天响的亚速营远不如自己。当然从乌军角度来说,可能是得到了交换俘虏,收治伤员的承诺。不过由于俄罗斯手中的乌军俘虏众多,加之亚速营影响过大,后续换俘是否能轮到他们还不好说。最后,不管怎么说,这几天对乌克兰人来说都是让人哭泣的一天,所以默默给乌克兰人加个油!五、最后,我还是不得不说下,亚速钢铁厂,为何成了乌军的坟墓?这个奉命投降,现在看有两种最可能的路径:
1、基辅方面主动下令说亚速营可以投降了。2、亚速营说,反正我肯定要投,基辅你主动下令吧,这样大家都还能给这事的负面影响降降温。我现在不知道是其中哪种,估计后边会陆续有采访放出来揭示真实过程。
我个人脑补的一个不靠谱的过程是:
1、基辅方面可能处于交易或者人道的考虑,同意了50名伤兵投降,出去接受治疗。本意可能是为了维持其他坚守者的士气,就像之前带走了家属一样。
2、50名伤兵可以出去,一下子让更多已经失去斗志的人发现有机可乘,于是乱哄哄之间,200多人以抬担架的名义跟着出去了,然后一去不回。
3、死硬分子不管是因为疏忽大意还是因为精力体力斗志下降的原因,没能及时控制住局面,没及时用枪毙的方法威慑其他人。
4、其他人跟风开始投,一下子出去了900多人
5、死硬分子发现大势已去,跟基辅交底了,守不住了,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们下命令吧,也别为难我们留在西乌的家人。
6、基辅被迫下令投降,说到搞了一波英雄宣传,彰显自己的大度。
7、亚速营匪首陆续投降。
当然,对于基辅政权来说,这样一支不听自己指挥并且负面信息过于多的军队无疑是消失最好,不管是战死还被俘都划算。
就像当初蒋委员长对待中共和地方军阀的态度,鼓励他们和日本人打的盆朝天碗朝地的,要是能重创日本人当然好,但是如果两败俱伤那就更完美了。反正便宜话不要钱,“英雄”称号可劲给呗。此前乌克兰国防部要求他们“玉碎”,现在他们自己开始“瓦全”。我都敢打赌乌克兰政府即使是宣称会换回他们,但是肯定这事就没下文了。当然,乌克兰陆军战俘还是有希望回家的亚速营的就别想了,还是想想接下来半辈子的西伯利亚的农民生涯吧。最后的话:高情商:已经打出价值!低情商:没有利用价值!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西方的耗材,“打出了价值”,然后“不重要了”。老哥你前天还大呼:“荣耀归于乌克兰,我誓死捍卫荣耀。”然后,昨天早上就投了,关键是你昨天晚上的视频还没删呢!
说好的杀身成仁?说好的魂归故里?
说好的马革裹尸?
基辅方面给你的嘉奖状墨水还没干呢?泽连斯基前天晚上电视里说什么你要抗争到底什么的。你也别说什么上面让你投的,你昨天早上八点投降的,当天中午乌克兰官方推特上还说你在抵抗,结果下午俄罗斯方面报道消息时,你都已经在大后方战俘营里吃着晚饭了。在我看来,乌克兰以卵击石板上钉钉的事,但拜登团伙不在乎战争输赢,只要一直开战拜登团伙就可以靠倾销过期过时的库存武器持续谋利,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但美国的政客非常混蛋。
事实又一次证明:凡是对人民凶残的军队,在真正的敌人面前往往是最软弱的。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信仰,决不愿为祖国而战,为人民牺牲。以上就是铁流套剧情81关视频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