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闽剧桃花渡金山福剧情

历代山水小品》中有解析,游灵岩记【原文】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①。余初与朱子颖约来灵岩。盖灵岩谷水西流。而灵岩有朗公石焉,观宇益兴,其岩谷幽邃,缘泰山东麓,主讲梅花、钟山、紫阳、敬敷等书院达四十年之久,山水小品亦清逸古朴。...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闽剧桃花渡金山福剧情,以及和闽剧桃花渡金山福剧情相关的内容!

闽剧桃花渡金山福剧情,游灵岩记写了什么?

谢邀请!

我在《乐山乐水:历代山水小品》中有解析,分享《游灵岩记》所写内容如下:

姚 鼐:游灵岩记

【原文】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①。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②,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③,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④,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⑤,帷张而军行⑥。岩尻有泉⑦,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⑧,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颖约来灵岩,值子颖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⑨。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颖。子颖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诉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注释】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后辞官,主讲梅花、钟山、紫阳、敬敷等书院达四十年之久,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文章必须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要讲究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使桐城派文论进一步系统化。多书序、碑传之文,简洁精炼,山水小品亦清逸古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所编《古文辞类纂》影响颇大。

①灵岩:在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四面方正,又名方山。东晋时竺僧朗来此说法,传说能使猛兽归伏,乱石点头,白鹤起舞,因名灵岩。

②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③翳:遮蔽。

④横出斜援:指从侧边横斜攀援。

⑤殊骛而诡趋:形容山势像马一样狂奔,像不遵正道之徒趋走。

⑥帷张而军行:形容山峦像帷幕张开,像军队行列。

⑦岩尻:岩的尽端。

⑧墁(màn):这里是嵌入的意思。

⑨俾:使。

【品读】

此文与《登泰山记》名为二,实为一体。作者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在泰山观日出后写下了《登泰山记》这篇宏文。又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登上了泰山的余脉灵岩,写下了这篇《游灵岩记》。

作者于春节之时,顶风冒雪,寻幽探胜,其执著之情,其豪爽之性,可知也。然又在旅舍之间,情怀激越写下了这两篇文字,便知是即兴挥毫之作,故无雕琢堆砌之意,源自于性情坦然,诗情蓬勃,自然抒发,难得的临屏佳作。

全文突出三“幽”。一是积雪映照下的幽寒;二是寺庙泉水的幽远;三是岩谷清奇的幽邃。《游灵岩记》不以铺绘写景为重点,亦不以议论说理为旨归,而是着笔山势山脉,历史地理,胸襟开阔,气度不俗,是山水探幽中另类佳作。

喜欢请关注今日头条“江晓英”和“一块儿吃吧”。

期待交流学习!

以上就是闽剧桃花渡金山福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