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全球使命歼星计划剧情

我国三名优秀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在空间站中执行任务。所以就使得同样的航天员所拿到的工资是不同的。因此美国宇航员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美国NASA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大约为每月66000-155000美元。...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全球使命歼星计划剧情,以及和全球使命歼星计划剧情相关的内容!

全球使命歼星计划剧情,宇航员上一次天?

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花费100亿,杨利伟说如果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是由足金堆砌出来的,那么一名航天员就是由等量的钻石堆砌出来的。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员被送往太空,执行任务,对外太空进行探索。目前,我国三名优秀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在空间站中执行任务。

看着一个个航天员飞向太空,有人不禁会问,航天员上一次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航天员的工资是如何构成的。

对于每个航天员所能拿到的工资,在每个国家来说都有不同的薪酬算法,所以就使得同样的航天员所拿到的工资是不同的。

就美国来说,美国是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比较发达,所以每年的航空航天经费比较充足,因此美国宇航员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

美国NASA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大约为每月66000-1550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45万-105万之间,这个月薪在宇航员们中的薪资来说已经不低了。

这是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如果进入太空工作,那么收入会更高一点,能达到1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115万元左右。

但是俄罗斯的宇航员就拿不到如此高的工资了,即使俄罗斯的宇航员和美国的宇航员都是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是他们来自的国家不一样,所以拿到的工资也是不一样的。

俄罗斯的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工资每月大约在1500美元-250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就是1万-1.6万之间;如果是去太空执行任务,会有额外的补助,这个补助大约是4000美元。

宇航员们除了可以拿到“地球工资”和“太空工资之外”,还可以领到一定的工龄津贴,政府奖励以及试飞时的补助,这些补助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看完了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的收入,再来看一下我国宇航员的收入。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后来者居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目前我们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也已经有十几位宇航员成功登上太空执行任务。

航天离我们普通人好像很遥远,很多人理所当然地就认为宇航员的工资应该也比较高,其实我国宇航员的工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我国航天员的工资实行低薪高补贴,这一点和我们上班时所实行的底薪加提成有点类似。

如果航天员只是在地面工作,没有进入太空,那么每月的基本工资在一万元左右;如果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可以再拿到4万元左右的补贴。

每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一位宇航员每年的收入大概能达到80万元。

另外,如果宇航员能成功完成一项飞天任务,并且安全返回之后,也可以拿到一笔相应的奖励。

比如翟志刚和刘伯明在执行完飞天任务,成功返回地球后,国家给予他们80万元的基金奖励。还有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返回地球后,拿到了100万元的额外奖励。

除此之外,宇航员的工资和自己的军衔也是挂钩的。因为我国宇航员都是军人出身,军人的工资与他们的军衔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外,太空出差时的补助和航天员的等级也有关系。比如此时正在空间站执行太空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刘洋是特级航天员,陈冬是一级航天员,蔡旭哲是二级航天员,那么他们三个的补助就不相同。

还有就是每次太空飞行时执行的任务不同,危险程度不同,宇航员所拿到的补助也是不同的。

在航空行业事业的发展中,宇航员的工资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培养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才是真正花钱的地方。

我国的每一位宇航员都是万里挑一出来的国宝级人物。

中国航天员大队在1998年成立,至今已经度过了24个年头,而在这24年间选拔过三次成员,三次加起来也才选拔出了34个人,其中真正执行过飞天任务的才十几个人,还不到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航天员的选拔多么严格。

航天员不仅在选拔时比较严格,在培养时也要花费不少的资金。

我国大部分航天员都是由战斗驾驶员选拔上来的,而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驾驶员,就需要先经过三级四阶段的培训。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

在培养过程中,初级飞行训练要历时七个月,大约要飞250个飞行小时;专业飞行训练,大约要飞150—200个小时;经过这两轮飞行训练之后,从中选拔出优秀的学员,然后再飞行250个小时,即可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按照这个培训过程,先不说场地,人工等费用,只算飞机燃油的费用,按平均每小时油耗为4.7吨来算,宇航员在进入航天员大队之前,基本上都达到了1000个飞行小时,那么单单是油耗的费用就不低于2000万。

而进入宇航员大队之后,想要进入太空,又需要更加艰苦的训练,而训练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说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花100亿一点也不为过。

就航天员自身而言,即使是进入了宇航员大队,最后也不一定真的能进入太空。

想要进入太空,首先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宇航员去太空中可不是旅游的,也不是随便玩玩,而是带着艰巨的任务去的。

其次身体素质要好。太空中的环境不比地球,在太空中,身体要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失眠,嗅觉降低,辐射,进食困难等等,这些对身体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受万人瞩目,光鲜亮丽的背后他们所吃的苦,所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

结束语:

每个宇航员都是国家的骄傲,他们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相应的,国家给他们一定的工资和补贴也是他们应得的。

我倒觉得宇航员的工资并不是很高,和一些明星演员相比,他们一部戏的钱可能都比航天员高出很多很多了,但是他们演一部戏所付出的汗水远远没有宇航员飞天所付出的汗水多。

但我们的宇航员心中想的是国家和人民,而不仅仅是工资和补贴。

空军早期引进的280架苏27?

早期苏-27SK撑不住,需要退役,但后面的可以进行大修升级

280架这个数量,显然是把所有的原装进口的苏-27,苏-30MKK以及授权生产的都算进在内。但这个时间跨度可是将近二十年,不同年代和批次装备的苏-27战机都有很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俄罗斯原装进口的苏-27就分三个批次。第一批是1992年开始交付的24架(实际交付26架),这一批战机原本前苏联空军订单,解体后没钱,就简单更换敌我识别天线后抵冲交付。第二批是1996年交付的24架(实际交付22架),这一批次执行的是俄罗斯推出的出口版标准(第39批次标准)。最后批是2000年开始交付的28架苏-27UBK,但实际上是最早的苏-30K标准。

第一批苏-27SK为苏联空军自用版本,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但遗憾的是苏联时期战斗机用料较差,整体寿命要低。冷战时期前苏联基本上每隔十年就进行次战斗机更新换代,战斗机设计寿命不超过20年,这样材料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要求可以降低。而苏-27为了压榨性能,更是不断进行减重,最后甚至出现加满全部9.5吨机内油箱时进行机动飞行会影响结构安全,平时训练只加5.7吨机内燃油的情况。

但在世界趋势整体趋向和平的大环境下,这种思路显然要面对巨大的浪费。因而在中方要求下,苏霍伊公司开始对苏-27进行结构补强,补回去约380公斤的结构重量,从而将使用寿命从2000小时/15年提升至4000小时/25年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前苏联空军手册中写着苏-27S空重只有16.38吨,而大部分军事网站使用资料都说苏-27空重是16.82吨。早期苏-27S版本不好意思见人,印手册上拿出去卖的都是结构补强后的苏-27重量。

1992年引进的第一批苏-27SK,已经大限已至,早在2009年就在西安被人拍到在退役后的机体被卡车拉着运送,当时一度引发网上热议。实际上这批战机已经超额完成任务,我们在苏联解体后从乌克兰购买了哈尔科夫航空维修厂的全套设备和技术,可以对包括AL31发动机在内进行大修,这批战机退役时实际飞行时间普遍达到2500~3000小时水平。

2019年初的时候,杜文龙大校发文称我军最后架进口的苏-27退出一线部队。考虑到我们最后进口的苏-27是战斗教练型的苏-27UBK,我想应该是指这批战机从一线战备值班部队中撤出,交给二线部队训练飞行员使用。这也会是原装进口的苏-27大致结局,不会升级,慢慢等退役。

但我国自行生产的歼-11A,应该会选择状态较好机型进行延寿升级,这方面根据报道早在2015年就开始进行。航电系统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换装AESA雷达,安装导弹迫近告警系统以及新的电子战系统,全新玻璃化座舱以及飞行员头盔显示系统等。

更换雷达罩,疑似换装AESA雷达的歼-11AG型

至于苏-30MKK,也在进行自行升级,2019年公布亮相的苏-30MKK图片中,已经携带我国自行生产霹雳-12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意味着对火控系统已经进行替换,可以使用我国自行生产的武器。总之,我们不是印度,自己DIY动手能力强,自己直接改,不用麻烦别人,也没必要全世界嚷嚷。

携带霹雳-12的苏-30MKK

歼8建造时为什不用斯贝型涡扇发动机?

没准这真是一个好思路,只是生不逢时,歼-8已失去改造价值。现有的涡喷-14“昆仑”与涡喷-13有很大的通用性,外形不用大的改进,况且的涡喷-14III型推比超过了8,要换还是“昆仑”,不会去更换推比5的斯贝。斯贝最大军用耗油率0.0684千克/牛·小时,最大加力耗油率0.2千克/牛·小时,“昆仑”Ⅱ这两个数值分别为0.2和0.098,何优何劣,一清二楚。我国涡喷发动机的进步,来得虽晚,但完全可以满足使用,不能用于歼-8,用在其它飞行器,也蛮好啊。

歼-8的使命。犹未终结,可以担当二线主力使用,其性能并不算低。说到歼-8的诞生,那还是在高空高速的时代,产生的一型战斗机,是我国完全自主技术完成的截击机。2万米高空,2个马赫,有称双2。项目开始于1965年,1969年首飞,快就是王道,符合了当时领土防空的要求,因此改进型号不断,大的改型有I、II和F型,现在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过后期改进型号机体寿命还早,退居二线,还可使用多年,只要有作战需求,我们不会将它弃置一旁的。

换装还会是“昆仑”。如果有需要,需要歼-8上阵,换装的当然是“昆仑”III型,换装简单,不需要大的气动外形调整,“昆仑”III经济性好,推力大,可以大为增加飞机航程和作战半径,技术寿命到达了1500多小时,即以“昆仑”II而言,可使推力提高了14%,成为一款优秀的中等推力涡喷发动机,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完全不输于斯贝。

现在歼7歼8还有在服役的吗?

《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不仅有,还有很多。

▲昨天的《军事报道》

歼-7不只有那一个基本型号,而是一个很大的系列型号,最新的改进型歼-7G相比较最早期的白板歼-7,改用了整体式风挡、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双三角翼甚至头盔瞄准器,近距离格斗能力提升极大。根据某所的测算,歼-7H/G等最新改进型的战斗力相比较老型号提升了40%到50%不等,在实战中甚至能跟歼-10为代表的三代机打个来回;而歼-8的最新改进型歼-8F/H也改用了最新的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甚至是我军最早可以使用PL-12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的机种(当时的歼-10基本型还只能携带极不成熟的PL-11)。此外歼-8还有一个改进的战术侦察型歼-8FR,除了可以执行歼-8F同样的制空战斗任务之外,还可以携带侧视侦察相机承担战场监视与战术侦察任务。

▲去年的某期《军事纪实》

歼-7G与歼-8F/H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深度改进型,在我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时间本来就不长,还不到15年,机体基本上都是新的。装备数量也不小,歼-7G大约装备了50到60架,歼-8F/H也有大概70架到80架。除了这些飞机之外,老的歼-7B等型号大约还有15个航空兵旅左右,歼-8B/D大概还有5个航空兵旅左右,无论是从战斗力延续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编制保持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飞机都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退完,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如果一切顺利,到2025年这个节点,除了少量歼-8FR、歼-8F之外,所有的歼-7与歼-8飞机都会彻底退出现役,完成我军战术空军的全面三代化。

▲去年俄罗斯国际军事竞赛,代表中国参加“航空飞镖”竞赛的歼-8DF

以上,欢迎大神在评论区留言探讨。更多问题解答,欢迎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

陕西西安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你......”蒋介石被气得差点骂了脏话,但最后“娘希匹”三个字蒋介石还是没有脱口而出。没说出来并不是蒋介石良心发现,而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领袖,是校长,说出这样的话有点失当。不难看出当时蒋介石的怒火已经到达了何种程度,最后老蒋一句话没说走了。

究竟是什么事让蒋介石发这么大的火?这就要说道今天的主角关麟征了,在国军的队伍中,关麟征算是比较刚正不阿的,对自己见不惯的事情就会直言不讳,陈诚和蒋介石都没少被他怼过,上面那一段就是关麟征最后一次怼蒋介石。自此以后,关麟征算是彻底被蒋介石抛弃了。而关麟征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

关麟征

黄维风波

1940年10月,关麟征奉命率52军、54军驻守云南文山,防备日军从中越边境进犯威胁大后方昆明。别看当时的云南远离中原主要战场,但这里的热闹一点不比中原少。

当时还只是54军军长的黄维被手下军官举报贪墨军饷,其实这种现象在当时国军中并不算少见,但在当时抗战的大环境下,还是比较严重的,为此何应钦就派人去查这件事。黄维这个人吧,虽然在指挥上能力并不怎么样,比较死板,但也算是国军中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了。正是因为他的死板,在面对调查时拒不认错,何应钦最后只有以“破坏军需,独立公积金不报不缴”的罪名报给了蒋介石,黄维也因此丢了54军军长的职务。

此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黄维当时挪用军饷其实是为了救济困难官兵,并没有中饱私囊,这也是他为什么拒不认错的原因。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手法不太合适,所以被有心人抓住了机会。既然黄维被撤职了,那么54军军长的位置也就空缺了出来,需要有人补上。

固执的黄维

傅正模的手段

这事自然也就落到了关麟征这个主帅的身上。但关麟征的上面还有陈诚,这事他只能是提议,最终还要陈诚拍板,而当时关麟征举荐了自己的副司令,也是52军军长的张耀明接黄维的班,陈诚也同意了。但有一个人就不乐意了,那就是54军副军长傅正模。

傅正模

傅正模之后就一直跟张耀明不对付,处处搞针对,拆张耀明的台。1943年的一天,54军下辖50师师长郑挺峰和手下几个团长彻底闹翻了,郑挺峰就跑到了关麟征那里告状。关麟征为了大局着想就将郑挺峰和52军25师师长的位置对调,但郑挺峰这个家伙认为25师是关麟征的嫡系,自己根本就指挥不动,过去就相当于没了权利,因此迟迟拖延不述职。

这就被傅正模抓到了机会,开始在54军中煽风点火,造谣称关麟征要吞掉54军,并把状告到了陈诚那里。陈诚这人本来就和关麟征有嫌隙,同时他也怕关麟征做大后难以控制,最后就把这事捅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得知后打电话把关麟征骂了个狗血淋头,让他不要把54军搞得人心惶惶。

好在这些事情并不是空口白话,是有实实在在证据的,最后关麟征将这些证据都罗列了出来才将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平息了下去。

陈诚

然而这次的事情过去还没多久,傅正模又开始作妖了。一天,蒋介石打电话给关麟征询问张耀明的身体状况。关麟征也很纳闷啊,这蒋介石是要演哪一出?张耀明的身体没啥问题啊,于是如实给蒋介石说明了情况。

事后关麟征才知道,原来是傅正模私刻了关麟征的印章,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称张耀明的身体因为积劳成疾,已经不能胜任54军军长一职,恳请辞去军长职务,以便修养。

这次傅正模算是真正触碰到了关麟征的底线,关麟征直呼傅正模是无耻小人,气得差点把办公桌都掀翻了,于是就有了后面关麟征怒怼陈诚的事情。

关麟征和蒋介石

怒怼陈诚

刚正不阿的关麟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就给陈诚发去了电报,称如果不严办傅正模,他这个集团军司令也不干了。可见关麟征有多刚,竟然拿出自己的仕途来逼陈诚。而陈诚接到电报后也没有回复关麟征,更是刺激到了关麟征,导致关麟征的怒火不断堆积,直到陈诚飞抵昆明召开会议时彻底爆发了。

陈诚

会议刚开始,关麟征就脸色很不好看的问陈诚:“陈次长,傅正模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诚很淡定地说道:“既然一山不容二虎,那你就让张耀明兄回52军吧!”

关麟征一听,冷哼道:“当初张耀明出任54军军长的事是经过你同意的,现在又这么说,是要朝令夕改咯?”

陈诚听后也是一阵脸红,求助地望向了宋希濂、杜聿明等人。但可惜宋、杜几人把头转向一边并不理会陈诚。陈诚最后自知理亏,不得不摆起官威来,想要压制住关麟征,恶狠狠地说道:“我才是远征军司令长官,你不要争!”

关麟征直接拍案而起说道:“我争得是礼义廉耻,你若不严惩傅正模,就把我的职撤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关麟征也不遮遮掩掩了,关麟征本来就对陈诚这个没有啥功绩就爬到现在的位置颇有微词,开始和陈诚摆起了曾经的战功。

一个是南征北战,战功赫赫的将军,一个是没啥战功却连连升官的司令长官,一顿怒怼将陈诚说得哑口无言,关键是旁边还有宋希濂和杜聿明等人,现场很是尴尬。陈诚见状被气得浑身发抖,只会说“你......你......”

远征军高级将领合照

最后关麟征拿起自己的军帽说了句:“无耻”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在关麟征那里丢了面子,这口气陈诚自然是要挣回来的,但他也不是一般人,深知直接找蒋介石告状效果肯定不好,于是陈诚就让老蒋把自己远征军司令长官的职给撤了。

别说,蒋介石就是吃陈诚这招以退为进,虽然最终傅正模被撤职,但54军也被调拨给了宋希濂,而张耀明则被弄到了让蒋介石颇为头疼的杨虎城那里。看似是各打了50大板,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陈诚,毕竟54军军长的位置又回到了他的心腹方天手中。

陈诚

怒怼蒋介石

陈诚风波过后,关麟征在国军中越来越被动,先是左膀右臂张耀明被调离,后来更是被编到了卢汉手底下成为卢汉的副职。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被编到了当时无论是战功还是名气都远不如自己的卢汉手底下,虽然美其名曰是监视和威慑龙云,职责重大,但谁都看得出来是在针对关麟征,一时间搞得关麟征情何以堪。

本来关麟征是不想述职的,但他考虑到抗战事关重大,不能因为个人荣辱就闹情绪,最终还是就任了,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芥蒂的。

卢汉

抗战胜利后,本来去东北的是关麟征,结果陈诚有跑出来了,关麟征最后被迫留在了云南替杜聿明擦屁股,而杜聿明则因祸得福去东北高就了。

这事还要从龙云说起,龙云主政云南期间深得民心,杜聿明在昆明发动“五华山事件”后,屁股没擦干净,引起了云南人民的强烈不满,当时可把杜聿明急得上蹿下跳。殊不知刚好龙云临上飞机前紧紧握住关麟征的手说只有他出任云南警备司令才能安抚人心。陈诚就抓住了这点,跑到蒋介石那里将这事给说了,于是就变成了关麟征留在了云南。本来就满腔怨言的关麟征更是怨气冲天了。

杜聿明

积累了那么久的怨气始终是要爆发的,只不过差了个导火索罢了。孟良崮战役后,作为王牌的整编第74师被全歼,作为兵团司令的汤恩伯自然是没脸继续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做下去了,于是称病请辞。

最后又是陈诚“慧眼识珠”,向蒋介石举荐关麟征去接班。这摆明了就是让关麟征去背锅,就连汤恩伯都看不下去了,劝关麟征不要去。陈诚见关麟征一点要去的意思都没有,最后只得搬出了蒋介石。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蒋介石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关麟征的官邸,激动地握住了关麟征的手说道:“现在前线官兵士气低落,只有你去才能鼓舞前线的士气。”

汤恩伯

关麟征表情毫无变化,但心里却想着早干嘛去了,现在想起我了?关麟征一直以来积压的怨气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于是不悲不堪地说道:“校长,如果你派我去徐州,把那里党、政、军全权交予我负责,我必定不负重托。如果只是接替汤恩伯的话,那这样的人国军中有很多,用不着派我去!”

关麟征这波正面硬刚,把蒋介石说得面色铁青,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蒋介石

结语

由于关麟征的性格刚正,又屡屡得罪陈诚,在国军中一直以来都混得不温不火,绝对算得上是明珠暗投了,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国军中有多难混。一代抗日名将不能在家乡西安安享晚年,只能身居香港,让人颇为唏嘘。1980年7月30日,关麟征在香港病逝,享年75岁。

我国的新一代战斗机是否又要首飞了?

新一代战机估计很快要出现了!

2011年,歼-20首飞成功,我国进入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时代,当时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按照“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军工发展思路,和我国战斗机技术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和论证肯定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恐怕新一代战斗机的亮相不用等待很久了,在笔者看来,未来3-5年内,我国新一代战斗机就会以实机的方式亮相。

图为第六代战斗机设想图。

从我国军工体系来看,负责研发的单位、院校、部门,同负责制造的企业,并不是一个部门,而部门只要存在就会一直运转、不断工作下去。试想一下,当年负责对歼-20进行技术研发、技战术指标论证的单位、学校、研究所等机构,在歼-20已经开始服役的今天,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呢?自然而然就是转入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毕竟他们也不可能无所事事的渡过一年又一年,在歼-20于2018年服役之后,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就必然已经启动了。

甚至,新一代战斗机开始预研的时间节点还可以前提到2015年,因为当时歼-20的试飞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从验证机进入了原型机阶段,而且也出现了多架全状态歼-20原型机。从那时开始,战斗机科研系统的主要精力就已经可以转向下一代战斗机了。

而从战斗机技术的发展角度来看,歼-20战斗机已经开始出现改进型,这预示着歼-20已经不能用“新型战斗机”这个称谓了,双座型歼-20S的出现,宣告了歼-20发展从初期阶段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中期改进型是战斗机发展中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他的技术不但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基于其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需要加强的能力,已经可以对其进行较大的设计修改了。比如F-16从F-16A发展到F-16B,歼-10从歼-10A发展到歼-10B等,都代表了这个机型已经进入了潜力挖掘阶段,面对未来战争,完全可以研发新的平台了。

其实,世界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在这个方面,中美两个暂时领先。美国早就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NGAD的研制工作,甚至为了NGAD战斗机能顺利研制成功,而削减了F-35战斗机订单,无限期暂停了F-35战斗机的全速生产,把资金和人力集中到NGAD项目上。甚至,美国空军还表示,美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可能会是一系列的不同类型战机,而不会仅仅限于一个型号。

对于我国而言,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可能会比第五代战斗机更为困难。毕竟,在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美俄两国的F-16、F-15、苏-27、米格-29都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借鉴,为我国的歼-10A、歼-11B、歼-16等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提供了思路,起码我们的研发技术方向是明确的。在第五代战斗机时代,美国率先研发成功F-22A战斗机,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样板,4S的标准成为所有五代机追求的目标。

如果说第四代战斗机时代,我国研发歼-10、歼-11战斗机,是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跟跑阶段;那么第五代战斗机时代,我国研发歼-20就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平齐,属于并跑阶段;而在下一代战斗机研发上,我国要面临的是领跑的问题。在没有样板、没有参考,甚至没有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我国要研发出成熟可靠、路线正确、经典实用的新一代战斗机,难度相对而言要大的多。

要率先研发新一代战斗机,首先需要对未来空战有一个发展方向上的理解。比如,美苏在研发第四代战斗机时,强调能量空战和中空格斗能力,战斗机强调机动性能,使用涡扇发动机,这都是为了压制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所强调的高空高速性能;而到美国研发第五代战斗机时,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就明确提出,新一代战斗机要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让第四代战斗机难以发现,同时第五代战斗机自身又要具备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远程发现第四代战斗机,最后利用率先发现、率先攻击来取得优势。

可以说,第四代战斗机和第五代战斗机的出现,都精准的把控到了世界空战形态发展的脉络,最终实现了第四代战斗机压制第三代战斗机,而第五代战斗机彻底压制第四代战斗机的目标。因此,要研发下一代战斗机,首先需要对当前空战的形态和发展有一个理解,在没有大国间战争,也没有五代机对决案例的前提下,第六代战斗机的发展很可能是想象力、论证力大于实战经验的。

正是因为技术方向的不确定性,美国才确定了发展多个六代机型号的思路,想要发展出不同特征、不同性能的六代机,最终确保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符合未来战机发展潮流,成为可以继续改进发展的“种子型号”。美国财力充沛,可以大量试错,我们就不同了,我国科研和经费保障力度尚且不如美国,我们需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一种、最多两种型号的发展上,然后再择其优试飞服役。

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力量集中,研发速度更快、进度更加高效。因此,我国的六代机很有可能和美国六代机同时、甚至更早出现,这个时间节点应该就在歼-20S这种五代机中期改进型服役之后的一两年内,因此笔者估计,到2024-2026年,我国第六代战斗机就有可能出现了。

以上就是全球使命歼星计划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