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张学良电视剧剧情,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可以推荐下?
《白夜追凶》
剧情悬疑烧脑,讲的是一对双胞胎,又扮演对方的剧情,情节引人入胜,剧情紧凑,潘粤明的演技为这部剧加分不少。
《一触即发》这部剧出的比《白夜追凶》还早,也是讲的一对双胞胎杨慕初、杨慕次的故事,中间也穿插着对方扮演对方的情节,甚至还有老大扮演老二,然后又扮演老大的事情,绝对的烧脑考验演技。
这部剧也正值小娃的颜值巅峰,这部剧不是很火,但是绝对值得一看。
虽然时隔多年,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演绎双胞胎最棒的剧,白夜与之相比都只能次之。也是小哇演技最棒的一部剧(个人观点)。
《香蜜沉沉烬如霜》也是大爆的一部仙侠剧,里面的男女主男俊女靓。
特效更是一等一,虽然已是四年前的片子了,但是特效拿到现在来放也没有几部剧能比得上。
我更心水的是,里面的古风台词,里面的演员不仅演技好,台词也很棒,男女主原声倾情演绎。就领先其他剧的配音很大一个档次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原来古人的说话是这么好听。
《开端》这部剧讲的是男女主在一辆公交车上,不断循环,经历爆炸又不断死而复生,并带着记忆回到爆炸发生前的故事,而只有阻止爆炸他们才能走出这个循环。
剧中的人物很丰富,有爱猫的中二少年,也有千里迢迢为儿子送西瓜的农村大叔,为生活所迫,穷困潦倒,被迫搬离车库里大叔…
赵今麦白敬亭的演绎也很在线。
烧脑的和甜剧都喜欢还有
《鸡毛飞上天》这部剧从陈江河在火车上看见骆玉珠开始去看的,喜欢年代一点的可以去看看。
张译的演技绝对能打动你
过了一个暑假向大家重点安利一部好剧《沉香如屑.沉香重华》,火爆了一个夏天的好剧,在秋天还带来了长尾效应,让我惊喜地发现了宝藏男孩成毅。
放几张美照吧!
陈璧君是如何追求到民国男神汪精卫的?
陈璧君虽然长得丑,汪精卫可是民国四大美男子,大家都好奇,汪怎么看得上陈,难道陈有绝技?
实际情况是,他俩在民国时代,还没当汉奸前,尤其是在推翻清朝统治活动中,那是杠杠的革命青年,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尤其陈壁君不怕汪精卫砍头也要追求支持汪精卫的革命激情,使两人走到了一起,那是一个美丽浪漫的革命爱情。只可惜,后来他们都成了汉奸,要不然真是名垂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了!
陈小姐生在马来亚槟榔屿,是个货真价实的富二代,与汪精卫精那是神交依旧。 女校读书时,陈璧君就加入了同盟会,杠杠的革命青年,她非常仰慕同是革命青年,有才华,经常发表名作的汪精卫。想见美男搭讪,也得先认识啊。于是就请分会长介绍,见到了“中华民国第一美男子”。陈璧君一见男神,立马被迷倒,开始狂追,写求爱信,结果自然是被拒,因为汪精卫人家那是“鞑掳未除,何以家为”。但陈小姐那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就吃定汪精卫了!
孙中山派汪精卫去日本,陈小姐追到日本。到日本后,陈璧君就慷慨地帮助同盟会解决了经费问题。 后来,孙中山组织的广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都归于失败,国内舆论认为,这帮革命领导人光让年轻人牺牲,自己躲在幕后指挥忽悠。
于是,汪精卫决定杀身成仁,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大员。陈璧君坚决要求参加。开始,汪精卫不同意,在陈璧君软磨硬泡下,才勉强答应收了她。人家陈小姐真干,不仅到处拜师学习武术和枪法,而且还学了炸药的制作。
在北京,刺杀方面的愣头青年汪精卫,住在北京,打算在摄政王经过的路上埋💣,结果来回拖延,夜里去埋时被发现而被捕。在这期间,那陈小姐是全程陪同,自然恋情有所发展。据张学良回忆陈说过,埋炸弹前一天,陈壁君还主动献身,让汪精卫如果被抓,被砍头也没有留下遗憾。
汪精卫被捕后。陈璧君四处筹钱,回娘家要,问朋友借,总之就是要搞钱去“捞”未婚夫。有了钱后,陈璧君买通狱卒,送给汪精卫10多枚鸡蛋。用鸡蛋传情——其中一枚鸡蛋藏着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心和无比思恋之情。 在监狱备受煎熬的汪精卫看见这封信,精神为之一振,陈璧君一往情深,使得他非常感动。
看完来信,汪精卫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咬破手指,在信纸背面写道:“信到平安”。
接着又填词一首赠陈璧君。就是流传很广的《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此后,陈璧君不断往来为汪精卫送些衣物,并要求与这个没有生还希望的男人订立书面婚约,表示“不能同生在人间,但求同死在一穴”。到辛亥革命爆发,汪精卫被释放。1912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少帅剧情解说?
少帅剧情介绍
张学良是有着“东北王”之称的张作霖之子。出生于乱战的年代,张学良自幼受到父亲张作霖的爱国思想熏陶,便与儿时玩伴张廷枢一起就读于东北陆军大学堂,并结识了与之为亦师亦友关系的忘年之交郭松龄。
张学良毕业后的他便服役于父亲的军营,开始艰苦的戎马之路。然而这条道路却比想象中艰辛,初战告捷的张学良面对父亲的不幸离世、好友郭松龄的举兵反击…..一系列的困难让他成为有极强的革命使命的东北三省的领导者。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残害中国的子民,掠夺中国的财物,而共产党、国民党仍处于内战状态。面对这样的状态,无限感伤的张学良与战友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国共虽然达成协议,一致抗日,但是张学良为此被国名党总司令蒋介石父子囚禁了足足半个世纪,直至1991年才重获自由。看尽世事沧桑的张学良决定侨居美国。张学良的戎马生涯辉煌,其感情世界亦是一段传奇。
风流倜傥的玉面少帅张学良一生经历三段感情,情归三位女子:原配妻子于至凤、随军夫人谷瑞玉、一生挚爱赵四。
北京协和出征武汉?
2月9日,一则消息引起了全国媒体的沸腾: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医界四大天王齐聚武汉。
这是百年来,中国医学四大主力天团首次会师,可谓王炸出击。
1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协和医院是拦在病人和死亡面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北京协和居首。
协和作为中国的医界老大,成了防疫战场的定海神针。
1、协和医院有多牛
去年11月,在知乎和微博上,协和医院“扫地僧”的故事火了。
2016年,一个叫小希的年轻人来到协和医院就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林大鼻”,见到症状大吃一惊:
小希的肺被病菌掏出了各种窟窿,左肺几乎被掏空了1/3。
但是,却查不出是何种病菌。
这时林医生想到了11年前,协和转来的一个女孩。
她的肺、皮肤和骨头全都被病菌啃食到溃烂。
她在全国各地的医院查了5年,甚至被取走了腰椎的一块骨头,却依然没有结果。
全国的专家都束手无策。
但协和医院检验科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技术员王澎确定,这与马尔尼菲蓝状菌有关。
这种真菌会蔓延全身,啃食人的内脏、骨髓、大脑及皮肤。
这种病极其罕见,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8例,5例康复,3例死亡。
它就犹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样,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内功”惊人。
协和医院流传一句话:遇到疑难杂症时,“细菌室找王澎”。
听取了王澎的建议,林医生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法。
小希最后被治好了,成为全世界被治愈的第六个此种病患者。
找到症结所在的王澎,虽然只是大专毕业,又不在临床一线,但“修炼”了20年,终于成为“微生物神探”。
▲ 王澎
遗憾的是,王澎因为长期工作劳累,最后丢下9岁的女儿,离开了人间。
如今这样的人才,走一个少一个,是病人最大的不幸。
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窥见,协和医院是藏龙卧虎,“深不可测”。
多年来,从协和医院走出来的医学大家,群星璀璨,照亮了中华医学界。
伍连德(1879—1960),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创始人,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 伍连德
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奇迹。
他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详见世界华人周刊此前推送110年前的“钟南山”:当瘟疫横扫东北,他挺身而出拯救亿万生命)
张孝骞(1897—1987),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学的奠基人。
▲ 张孝骞
林巧稚(1901—1983),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 林巧稚
黄家驷(1906—1984),中国心胸外科学和生物学工程学的奠基人。
▲ 黄家驷
吴英恺(1910—2003),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病流行学的开创人之一。
▲ 吴英恺
吴阶平(1917—2011),中国泌尿外科的开拓者及重大贡献者 。
▲ 吴阶平
曾宪九(1914—1985),中国外科专家,主编《医学百科全书·腹部外科分册》。
▲ 曾宪九
此外,还有中国儿科先进理念开拓者籍孝诚,中国儿科学奠基人诸福棠,中国变态反应学奠基人叶世泰,中国神经电生理奠基人汤晓芙……
这些协和名医支撑起了新中国医疗事业的一片新天空。
可以说,一部协和医院的历史就是半部中国医疗史。
2、名医是怎么炼成的
协和医院为什么这么牛?这就要从协和医院的历史讲起了。
1、慈禧和洛克菲洛的捐助
120年前,就是多灾多难的庚子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动乱。
为了躲避战乱,当时在中国传教的英国伦敦会的一位医生科克伦逃到北京。
他通过给李莲英治病,认识并博得了慈禧太后的喜爱。
后来,伦敦会等5个教会,要开办医学堂。
慈禧对西医倒不反感,反而给学堂捐助了一万两银子。
1906年,学堂正式建成。
5个教会,加上慈禧合作办学,所以学堂的名字就是“Union Medical College”,原意为联合,中文翻译为“协和”。
1917年9月,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洛资助巨资,开办医预科,附属医院就是北京协和医院。
▲ 小洛克菲勒和董事们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合影
2、胡适的遗憾
协和医学堂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教师。
学校任教的教授都是美国名校的博士。
▲ 老协和教职员工合影
学校想聘中文教师,有人推荐胡适,但这位中西兼通的哲学博士,落选了,最后只能成为校董。
英文外教弗路德,后来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并成为了知名的汉学家。
由此可见,协和的师资力量之强。
有最好的教师,也要有最强的学生。
当时协和招生,只在燕京大学学生中,招收顶尖的30多人。
燕京大学,曾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后来其校舍被北大接收,其校的文科、理科并入北大,工科并入清华。
可想而知,这30人便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
每个学生都具备坚实的人文基础和自然学科基础。
当时协和的英语考试,题目是用英文写出《桃花源记》。
这不仅要求学生有中文底蕴,更要求英语水平过硬。
可以说,这些学生都是绝顶聪明,博学多才。
但是,即使这样,最后也只有16人能毕业。
3、林巧稚终生未嫁
为了把协和打造成亚洲最强,协和医学堂实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
所以,学生每天通宵达旦地解剖尸体,刻苦学习。
每个学生脸色苍白,被戏称为“协和脸”。
学校组织舞会,让拼命的学生放松一下,结果他们假装睡觉,然后继续躲在储藏间里学习。
在老协和有一条奇怪的规定,如果女医生选择内、外、妇产科这样的大科,是不允许结婚的。
因为医院认为女人无法同时照顾好家庭与事业,为了保证她们能在病人身上投入全部精力,便有了这样的规定。
后来,严仁英谈到自己的师父林巧稚为何终生未嫁,感慨地说,这是被逼的,并非自愿。
▲ 严仁英(1913—2017),协和医院博士, 北大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围产保健之母
为了医学,为了病人,老协和可以牺牲个人的世俗幸福。
想当一名协和的医生,是何其不易!
3、艰难前行
协和刚成立之时,中国人对西医普遍还有质疑。
1929年梁启超的去世,引起轩然大波,使协和医院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之中。
1924年冬,梁启超总是尿中带血,病因不明。
协和医院怀疑是癌,于是给梁启超做了切除右肾的手术。
可是术后,病并没有好转。
于是,他的弟弟梁启勋在《晨报》发表《病院笔记》一文,表达了对医生的失望。
梁启超觉得协和的医生尽力了,写了《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为医生“伸冤”。
▲ 梁启超用英文所写的《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第1页
因为这场风波,中国当时还引发了一场“中医西医”的是非之争。
这场“百年公案”,后来被捕风捉影,炒作成了割左肾而割错右肾的荒谬版本。
▲ 电影《邪不压正》中暗示名士被割错肾的情节
甚至,当时流行骂人的话:“把你送到协和医院去!”
在人们的误解中,协和艰难地成长。
1924年,孙中山因为肝病复发,他在人生最后时刻相信、支持协和医院。
他最后转入协和医院,可惜病到晚期,院方已无能为力。
孙中山于1925年3月离开人世,其病例保存在协和医院。
▲ 3月19日上午10时,协和医学院礼拜堂举行的孙中山追思仪式
至今,北京协和医院还有巨大一笔“财富”,就是400万册病例,为全国之冠。
其中包括孙中山、张学良、宋氏三姐妹等名人的病例。
当时,协和干了一件事情,轰动了整个世界。
1927年,协和医学院根据在周口店发掘的一块牙齿化石,判断出这是中国一个新猿人的种类,并且命名为“北京人”。
两年以后,“北京人”遗址又发现一个女性头盖骨,协和的科学推断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
后来,陆续发现的5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都保存在协和医院。
定义“北京人”,足以说明协和在当时学术水平之强。
可惜,因为1941年日军入侵北京,头盖骨化石下落不明。
协和进入校史上的黑暗年代,被迫解散。
战争中,没有一个协和人为日本人当差看病,这堪称当时的奇迹。
协和的林可胜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护总队”,在抗日的战场上救死扶伤。
▲ 救护队在缅甸战场
协和人在西南重建协和教育,把医学种子撒在西南偏远的地方。
直到抗日胜利后,1947年,协和才艰难复校,流落到四方的教职员工纷纷归来。
4、新中国医学界的中流砥柱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停止了对协和的赞助。
协和医院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为中国老百姓行医治病。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医学人才极其匮乏。
协和为全国各地的医学院、医院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医学人才。
一大批协和人成为新中国医学界各学科的开创者。
后来,50多名校友成了中国两院院士。
协和在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71年,基辛格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来到北京,随行的《纽约时报》副社长得了急症。
他被送到协和,经过手术后康复。协和的出色表现让这位美国人大为赞叹,出院后,他在1971年7月26日《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文章和照片,介绍其协和就医的经历。
▲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微博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一个随行人员请求查明她是否出生在老协和,并希望知道准确的出生时间。
本来没报什么希望,没想到在协和病案室里很快找出了,其母亲住院时的病案,其中还有她出生时的小脚印。
她惊喜万分,美方对协和医院高度赞扬。
这就是协和,百年的积累,严谨的态度,才造就今日的辉煌。
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协和千余名医护人员,开设四个病区,一线救治病人。
为了研制非典疫苗,协和采集了唯一合格的SARS病毒株。
今天,协和还保持一种职业上的宁静致远。
这代表了当今中国医生的一种精神。
无论世间如何繁华,却能始终不为名利所动。
面对疫情,他们只能想到责任。
无论环境如何浮躁,唯有医生要清醒。
因为,他们肩负着一个民族的健康使命。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李保田演的张作霖是什么电视剧?
李保田演的张作霖是电视剧《少帅》,
《少帅》是由张黎执导,江奇涛编剧,文章、李雪健、宋佳领衔主演的年代剧。该剧讲述了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该剧于2015年12月29日在中国大陆首播。
剧情简介
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 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丧母,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
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到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
你知道哪些民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对于老一辈的西安城里的人来说,民国末年发生在西安城里的“梅三仙姑案”并不陌生。这起发生在西安西门内甜水井街穆家巷的假借法术敛财行骗的民间纠纷案件,最终上升到了倒卖国家军事机密的大案要案,成为民国末年轰动西安城的大事件。
民国西安城西安自古就是一座“神仙”城,这里汇聚着各类宗教派别,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主流的佛道,还是外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都与这座城市有着非常深的渊源。他们在这座城里汇聚一堂。所以,对于民国时期的西安的居民来说,并不缺少可以信仰膜拜的神仙。按理说,西安城内如此多的主流宗教,压根轮不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野生民间信仰“三仙姑”在民国末年的西安城内呼风唤雨,而且独得当时的上层精英的青睬和追捧,在西安城风靡十余年。大肆敛财不说,还嚣张到染指国家军事机密。对于西安的居民来说,甜水井并不陌生,这是一口位于西门内的水井。过去西安城内的井水都比较苦涩,唯独这甜水井的水清甜甘冽,这里也成了城内居民的主要水源地。那些权贵富商们为了取水方便,纷纷在此购地建宅。久而久之,此地成为西安城西的繁华之所。民国时期,西安甜水井取水的人们民国末年,西安城内甜水井街的穆家巷的一座宅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梅三仙姑”设坛作法。据说她是金坛老佛爷以女身幻化而来,善知人间吉凶祸福,极尽玄妙之能事。因感念人间疾苦,特来此地普度众生。一时间,前来拜求仙姑赐药和占卜之人络绎不绝,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求药的人病情均见转好,仙姑的预言也没出过大纰漏。一来二去,仙姑的神力在西安城名声大噪。“梅三仙姑”命运的转折源自一位久居西安、势力遍及川陕军政商三界的要人,据说当时这位要人的夫人身患顽疾,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城内名医皆束手无策。家眷们也是在病急乱投医之下,找到“梅三仙姑”求医问诊。也许是这位夫人命不该绝,在服用梅三仙姑赐予的丸药后症状竟然逐渐舒缓,因此这位要人彻底被梅三仙姑的神力所征服。这位要人及其家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扬梅三仙姑的神通,并且牵头成立了公德委员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吸纳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入伙,为梅三仙姑壮大声威。如果“梅三仙姑”没有遇到这位命中的贵人,那么她和乡间那些骗取钱财的村妇神婆无二。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有权有势的要人作为靠山,仙姑的神力威名迅速传遍西北各省,众多的外地信众也纷纷慕名而来。此时的外来金华佛爷的身份已经不足以支撑“梅三仙姑”的威名,所以“梅三仙姑”在公德委员会的宣传运作下,放弃金华佛爷托身的渊源而改投到了狐大仙座下,化身唐代长安火烧壁狐大仙,从外来户变成正宗的本土上古神仙。关于火烧壁狐大仙,老西安人可谓无人不知。火烧壁位于今天西安古城外东北角。丰禾路中段,现分为火烧壁东村,火烧壁西村。街巷东西走向,东至星火路,西至白家口。相传唐时有一陕西小伙在四川经商,结识了一位长安老乡,后来二人成为朋友。有一天小伙打算返回故乡,前来同老乡告别,老乡托小伙带一封家书给家人,并告知小伙他家住在城门外东北角,家门口有个石碑,只要敲三下石碑,碑会自动移开,自然会有人接待。返回家乡后,小伙按照老乡的说法一一去做,找到地方,敲三下石碑,石碑打开后,一个大宅院突现出来,一位80多岁的白胡子老头上前询问小伙有何事。当小伙说明来由后,白胡子老头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并留小伙在家住了3天。3天后,当小伙离开白胡子老头家时,人刚站在石碑外,白胡子老头和大宅子都不见了。小伙这才注意到自己身处的环境:齐人高的荒草,一片乱坟。小伙感到惧怕,便跑到衙门告知此怪事。官署听闻后派兵去焚烧了那片乱坟地,等火灭时,又命人将石碑挖开,发现里面有九只被烧死的狐狸,以为是狐仙洞府,又传说洞中仅有三狐狸逃出升天,化身成人为信众占卜医病,故而将遗迹命名火烧碑,时间久了,又成了火烧壁。这也就是火烧壁狐大仙的由来。本土的长安狐大仙肯定比外来的佛爷更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梅三仙姑”把佛道等各路神仙的法术路子融合为一体,形成大杂烩式的多元信仰,使得那些正统的宗教人士一时间摸不清她的路子,这样也更为她的神力怪谈增加了神秘感,这样使得拜入梅三仙姑门下的信众大幅增加。要想拜入“梅三仙姑”的门下,可没那么容易,程序相当复杂。必须要由已经拜入的头面弟子的引荐才能加入。仙姑本尊一般不会示人,只在内堂密室之内施法,从不踏出半步,除了四大护法弟子,根本无人见过仙姑本尊。关于仙姑施法的过程,多数信徒皆三缄其口,一问三不知。当然也有少数信徒会泄露一二。据说仙姑临坛施法时,顿时屋顶轰鸣,犹如雷电而至,仿佛处于一个飞沙走石的环境中,旋即灯烛自灭,堂内漆黑一片,进而寂寂无声。仙姑在四大护法弟子的陪护下,在黑暗之中开始求医问卜。求问吉凶的信众们按照先女后男的顺序被带进法堂,入堂之前要进行搜身,不允许带火烛之类的物品进入,以免影响仙姑的神力。入堂之后,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要先向仙姑进行跪拜。然后根据仙姑从帘子后面递出的瓜子之数,开始卜问吉凶。仙姑一般很少直接开口,都是由弟子代为传讯。据有些亲耳听过仙姑聆讯的信众回忆,仙姑的嗓音尖细而混杂,往往还夹杂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对于信众的问卜,往往答非所问,似是而非。遇到一些锲而不舍的信众重复询问,立刻会招致仙姑诸弟子斥其虔诚不足。因此那些前去问卜的信众都以各弟子马首是瞻,绝不多言。“梅三仙姑”不仅法力无边,预知吉凶祸福,而且包治百病。对于那些前来求医问药的信众,仙姑只是简单问上几句,便在黑暗之中赐予其药丸,或者令其弟子开出药方,并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去抓药,否则药方收回。而这些药方和药材的价格则是市场的十倍以上。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生存都非常艰难,然而这却挡不住人们对“梅三仙姑”的狂热崇拜。每日前来参拜三仙姑的信众络绎不绝,人多时每日不下百人,少时也有五六十人。这些信众中,不但有目不识丁的老弱妇孺,还有大量的政商要人以及文化名流。正是有这些人的背书和推动,三仙姑的信徒几乎占据了西安城上流社会的半壁江山。这些人还集资为三仙姑在甜水井街建造了一座豪华的佛堂,同时将仙姑开坛制度化,特定阴历每月三六九日占卜医病,不再向百姓随时敞开大门。在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的示范作用和广大信众的口口相传之下,三仙姑的势头如日中天,口碑和吸金能力在西安城可谓是首屈一指。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随着为“梅三仙姑”撑腰的后台的倒塌,仙姑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西安城新上任的权贵极度厌恶怪力乱神的东西,上任之后便雷厉风行地铲除那些卜筮命相之流。当时的西安民政厅厅长彭昭贤奉命带领数十位警官及保甲冲入三仙姑位于甜水井街的豪华佛堂,现场查出堆积如山的黄金现钞,令人咂舌的不单是骇人听闻的金银数量,更有神坛中惊现的机密军事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包括西北各地军事要塞的照片,还包括一副完整的郡县军马场地图,以及若干木质图章和资金来往账册,成为倒卖国家军事机密的铁证。在佛堂的宝莲灯座上,哪有美若天仙的“梅三仙姑”,而是蜷着一个珠光宝气的壮汉,只见这位壮汉顶着一脸融化的浓妆和一头凌乱假发,在强光下瑟瑟发抖。民国西安最终“梅三仙姑”与他的一众弟子被收入男监候审。尽管已经身陷囫囵,但是三仙姑拒不认罪,直到保甲长赶来,指认其乃是西安城西南户县秦渡镇秦南村村民叶某,其假托唐代长安城玄都观道士叶法善之名常年行巫,真名已无人知晓。因其在当地行骗屡次被抓获,无计可施之下潜至西安城重拾本行。民国西安街景他在多年的行骗生涯中,逐渐总结经验,深知要想成功必须保持神秘感的重要性。于是在西安城行巫伊始便秘不见人,并利用道听途说的狐仙传说招摇行骗。加上随后遇到的所谓贵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在西安城一时竟风头无两。民国西安城街景至于他在佛堂内搞的那些名堂,也不过是一些拙劣的骗人伎俩。所谓的仙姑发雷电,不过是在内堂之中以砂石掷之、电光扫之,对于内堂之外的信众来说,根本不知道内堂之内所发生之事,只闻其声,观其影;所谓能够包治百病的仙丹,只是寻常泥土丹砂搓的丸子;而仙姑预知祸福的能力则不过是用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捣糨糊”,借着这些装神弄鬼的伎俩大肆敛财。民国西安虽说“梅三仙姑案”是发生在民国末年西安城内的一起敛财行骗案。但是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梅三仙姑”之流并不曾远离我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时有发生类似的案件。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借助于迷信的特权,贪婪膨胀,自称为天神或天潢贵胄,利用那些贪婪而愚昧的人的所谓“善念”,编织着一场场看似低级却经久不衰的骗局。以上就是老版张学良电视剧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