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历代最终幻想剧情关联

今年夏天的爆款剧集不出意外就是它了——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很多年前我看着秦昊就不像好人(没有说秦昊不好的意思),演全剧最闪光的好人我就一直祈祷他不要死!刘琳的演技始终在生动的角色里闪耀。...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历代最终幻想剧情关联,以及和历代最终幻想剧情关联相关的内容!

历代最终幻想剧情关联,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一个惊喜,今年夏天的爆款剧集不出意外就是它了——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

口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赶紧看完这部剧,最近都不敢上网,怕被剧透。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刷秦昊的“爬山梗”,究竟是为什么啦。

“我还有机会吗”成为好可怕的一句话。

《小白船》已经成为广大观众心中的恐怖童谣。

本剧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截的安利没看过剧的也可以看,后半截的剧情讨论,还没看的就退出吧。

无死角优质

品相上《隐秘的角落》几乎是无死角的优质,质感、演员,全是一流的。

画面既有超高摄影水准,又拍的是真实的城市景观。

剧情设置在2005年,一个不远不近的年代,但一看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恐怖意味不需要一惊一乍,平静却吓得人睡不着觉。

一众电影演员来演戏,只拍12集,你说良心不良心?

很多年前我看着秦昊就不像好人(没有说秦昊不好的意思),他演变态简直太到位了,这不是抢廖凡饭碗吗!(不是)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表现出色的张颂文,这次继续优秀水准。

无论是开头打麻将;

还是后面丧女的悲痛;

各种纠结和痛苦,微表情都相当到位。

插播,张颂文这么优秀的演员到,现在都没钱买套房,只能租房住,而且工作机会依然很少,有时候一年就拍一部戏。啊,颂文老师给我红起来!我要当张颂文的粉头!!

王景春就是好人坏人都能演,演全剧最闪光的好人我就一直祈祷他不要死。

从德华到大娘子,刘琳的演技始终在生动的角色里闪耀,哪怕是配角。《隐秘的角落》里她很多场戏都细腻又克制。

被分手时苦涩地吃橘子;

强迫孩子喝牛奶那种压抑的母爱也好到位。

她为了配合拍摄,愿意用八小时站票到湛江。

年轻的李梦丧女后几场哭戏也是哭出了层次。

小演员更是了不得,全都灵到不行。

乖巧的荣梓杉扮演好学生朱朝阳,平静中有高智商,也有阴郁、充满恨意的另一面。

饰演严良的史彭元有着无法驯服的气质和野性眼神。

王圣迪的普普,就是少女阿修罗,漂亮、可怜、聪明,会利用自己的外表来骗大人。

这可能也是继文淇之后的另一个天降紫微星,妹妹快长大!

三个小演员都很有专业意识。

王圣迪被夸感受力惊人

荣梓杉是成长迅速,演戏成熟很多。

时隔三年再次和荣梓杉合作的张颂文就夸孩子进入状态快,已经是有职业水准了。

这部剧里,就连出现更小的孩子都是充满故事感的,导演实在太会拍了。

认真的团队

《隐秘的角落》不是某一个人撑起来的,而是优秀集体创作结晶,这是我们久违了的认真创作团队。

在《隐》剧之前,爱奇艺和万年影业就有《无证之罪》的成功先例。这次《隐秘》延续《无证之罪》班底+紫金陈原著小说打底+韩三平监制。

主创们每一次“拉人入群”也都是寻找到符合剧集气场的人。

导演辛爽其实是位新导演,他是第一次尝试拍电视剧。在这之前,唯一被大家看过的可能是在《幻乐之城》里给任素汐合作的短片。

但是辛爽有着和《隐秘的角落》符合的生活气质。他很喜欢《渴望》《家有九凤》《空镜子》《贫嘴张大民》《马大帅》这之类的国产老剧,演了很多生活剧的刘琳是导演的女神。

在成为导演之前,辛爽的生活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是在梦想和生活之中摇摆的人,当过摇滚乐队乐手、也去过广告公司上班。

《隐秘的角落》在现实主义表达的同时又保有一种孩童的浪漫。

而好演员扎堆的《隐秘的角落》里,常常看到好演员之间的现场创作。

张颂文是优秀的演员也是经验丰富的表演指导,在《演技派》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他一到就不停地在体验和探索角色状态。

排戏时候,连自己丧女第几天、平时女儿喜欢坐的位置,群演的串场台词都等等都要捋顺,细节丰富了才能演好角色。

导演辛爽爆料说张颂文还改了一场戏。剧本中本身说朱永平是在水产店和老板、伙计们打麻将。而张颂文说朱永平终归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打一圈麻将要很长时间,说明效益一定不高,所以最终就建议改成了打纸牌。

张颂文常和老搭档秦昊进行细节上的“争吵”,让大家都背后一冷的秦昊秃头造型,也是演员和导演讨论出来的。

李梦的一场丧子戏里,刘琳、张颂文都在一旁帮助她。

让大家觉得惊喜的小演员也是进行了长时间的选角,是千里挑一的选择。其中一个选角重要标准是:在适合剧集气质和符合表演审美范围内。

剧本改编也很厉害,主创们请了美国《纸牌屋》编剧Joe Cacaci当剧本监制,其他三个中国编剧也是实力派,胡坤参与了《东京审判》《八佰》编剧,潘依然过参与《疯狂的外星人》剧本创作,而孙浩洋也是优秀的年轻编剧代表。

编剧团队各显各显所长,完全提升了这个故事的品质。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结局到底是什么?

《隐秘的角落》开篇就把谋杀放了出来,非常抓人,观众基本是看一眼就入坑了。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推理故事,不以破案视角来展开,但依然对观众有超强的吸引力。坏人带来的恐怖感,孩子们的大胆与未知命运,每一集都有惊人剧情出现。

但是先说一些缺点,本剧的逻辑并非严丝合缝,比如老陈发现朱晶晶坠楼那场戏,本《鉴证实录》观众表示,他用衣服盖住尸体,这不是破坏现场吗?

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赶紧跑,可不就把关键人物放走了。

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观影过程里很少有脑子想这些漏洞,就是觉得太紧张了,不看完不放心。

本剧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在剧集走红后,不仅原小说登上了豆瓣热门,连紫金陈另一部小说改编的《无证之罪》都又红了一起来。足可见其影响力。

《隐秘的角落》剧版豆瓣评分有9.0,原小说《坏小孩》只有7.6,这个评分我认为挺公道,原小说我个人可能给分会更低。

小说的情节,抽出大纲来看很精彩,细看文笔糟糕,比如会有“眼泪如兰州拉面”一样的比喻;还有诸多令人不适的情节,行文之间严重的性别歧视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从剧情大胆程度来说,当然是《坏小孩》尺度更大,更有“恶”的耸动效果。但《隐秘的角落》即便背负着众所周知的“尺度包袱”,改编却能超越原作。

《坏小孩》原作的创意是孩子更“恶”,核心围绕着“孩子也可能诡计多端”展开。

而《隐秘的角落》里,几个孩子的命运都很让人动容,福利院里无父无母的孩子们、父母离异得不到爱的孩子,哪怕他们反复撒谎和使计谋,观众都能理解他们对成年人世界的那种不信任从何而来。

这种把“恶”往回收敛的改动,并非是善恶、正能量负能量之间的二选一,而是创作者对“人性”的理解究竟是什么。

孩子诚然会有恶,但孩子生下来一无所知,他们的恶就是成年人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

原小说《坏小孩》里的恶,很多是把大人的猥琐强加到孩子身上;影视化后的《隐秘的角落》,善恶之间的一念之差,是需要读者去反复思量的。

朱朝阳目睹的几桩命案,都有意外因素,现场都很复杂,阻挠他做出正确决定的因素都很多,他在其中的参与性质也很难说清,很多幽暗的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就比“纯恶”高明不少。

尤其要说的是,结局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客观上达到了当下创作可以操作的尺度,情怀上又比运作更胜一筹,真是不容易。

最后一集看似是有大团圆的结局:严良没死、老陈没死、老陈告诉严良普普和弟弟也配型成功了。

但是仔细想想根本不对,自从普普在张东升面前哮喘病发后,她就没有出现过。

老陈和老伴欢快地跳舞,看起来也太假了,他说过退休也不可能加入这种活动。

老陈之前受伤很严重,走路都要人扶着上厕所要人陪,是怎么把严良从海里拉出来的呢?

最有暗示性的地方就是观众会一脸懵的地方:开学典礼,严良跑进去干嘛?别人都像没看见他似的,只有朱朝阳看着他。这更像是朱朝阳的幻想,也有点像朱朝阳才能见到的他的魂魄。

原作《坏小孩》的结局里,也是除了朱朝阳,其他两个孩子都死了。

叙事真正的分歧点在朱晶晶掉下去那一幕。

普普的信里说“少年宫的那件事情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可是看前面的剧情,普普跟严良讲的就是第三集演的版本“朱晶晶自己骂人爬上窗户失足摔下。”

那就说明还有个秘密,第三集里播的版本有可能是朱朝阳主观记忆美化过的。

第三集里普普喊的是:“她摔下去了。”

而最后一集结束于朱朝阳对这件事的复盘,这里他记忆里普普的声音是:“她【要】摔下去了。”

可见当时有个将摔未摔的状态,而不是一下子掉下去了。

而回到第三集仔细看细节,窗户外的树枝上挂着小纱裙。

以及,在吵架过程里,一开始朱朝阳一直是息事宁人态度,但他和朱晶晶有个矛盾爆发点,朱晶晶说爸爸“只喜欢我根本不喜欢你”,激怒了朱朝阳。

可以脑补的是,朱朝阳在争吵最后受了刺激,当朱晶晶挂在树上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拉人或者不拉,最终的结果是朱朱晶晶掉了下去。

要么是见死不救,更恶劣的甚至可能是争执中的推搡动作让朱晶晶摔下去。

最后一集的很多叙事看起来非常模糊,船上争执的戏份拍得非常混乱,基本可以认为全是朱朝阳的内心的投射,真实情况和主观回忆混杂在一起。

严良出现时警告朱朝阳要做个好人,不能用不正当手段来报仇,而朱朝阳看着他悬在船上却不伸手去救,有如看着自己的良知慢慢滑落。

看完大结局的朋友可以把第三集和最后一集反复比对,相互补充和佐证。严良掉落之前看着朱朝阳,朱朝阳在高处俯视的样子,也可以认为,这段幻想或梦境里,投射了朱晶晶坠楼时的朱朝阳的视角。

争执中,朱朝阳说:“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也可以理解成,开了那扇门,他接触了“坏小孩”,也渐渐开启了自己的恶。

最后一个镜头是柔光中的朱朝阳再一次陈述了他的口供。你可以理解为,这件事就是目击意外坠楼,朱朝阳终究说了出来,大家也理解了他。

也可以理解为,他到底是没有说出真正的秘密。

不真实的光晕,代表童话。

既然是改编,原来的剧情对于剧中的暗示也会有点参考价值。

原作中,朱晶晶坠楼的情节恶劣得多。起因是三个孩子一起惩罚朱晶晶,朱晶晶说朱朝阳是“私生子”,朱朝阳威胁她要把她推下去,朱晶晶遭到侮辱性惩罚,终于服软,却在最后高呼要告诉爸爸妈妈,刺激了朱朝阳失手将其推下楼。

还有一些细节。

我看到一条弹幕说得很有道理,最后张东升和朱朝阳穿一样的衣服,暗示着他们已经变成了同一种人。

“张东升”和“朱朝阳”这个名字本来也是暗合的,旭日东升即是朝阳。他们都喜欢数学,都很高智商,都有得不到的东西,都渴望回归“普通的幸福”。

《隐秘的角落》这个剧名,看起来指的是三个孩子目击了一桩凶杀案,这是个“隐秘的角落”。

但最后一集的名字叫《角落》,结合“隐秘的角落”,更可理解为“朱朝阳心中隐秘的角落”,这个超级学霸的心中留着一个隐秘的角落,向世人隐瞒了自己做过的事情。

“你相信童话还是真相”,这个问题贯穿了全剧。

先跑题一下,“笛卡尔的爱情故事”是一个经典谣言,真实故事是53岁的笛卡尔给20多岁年轻好学的瑞典女王上课,本来睡到中午才起的他到了寒冷的北欧,每逢上课就要在早起,又冷又累,感冒导致肺炎去世了……

这也是我觉得本剧的美中不足之处啦,这么关键的点题梗,咋能用小报鸡汤呢?

不过,“你相信童话还是相信真相”这个设置仍然非常不错,我觉得是比原作纯粹的“坏小孩”要高明。

善恶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好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坏事,坏人是不是还有好的地方?命题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也是给所有成年人的。

大结局出的字幕是“献给童年”,弹幕全都吓够呛。

我倒是可以理解啦。

哪怕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也经常有善恶一念之间的选择,撒谎还是说实话,面对还是逃避,有时一件小事可能影响到了后面的一生,也可能童年的一点点“小恶”从来被面对和消化过。大人的人生里,也总有些善恶选择的“隐秘的角落”。

另外一个“献给童年”的含义是,父母决定着童年,童年又决定了人生。

原作《坏小孩》里全员恶人,连查案警察对女儿都是凶神恶煞的虎爹,因此培养出了陷害同学的女儿。

而《隐秘的角落》里做得更丰富也更接近真实。

大人对孩子的坏,似乎都有无奈之处。妈妈婚姻不顺利而要强,爸爸在两个家庭中平衡不好。

但对孩子做错的地方,始终都是错的。当大人做不到对孩子足够诚实,无法让孩子信任自己,孩子只能转入自己的逻辑。剧中每个欺骗大人的小孩都是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

有人不太喜欢朱朝阳爸爸父爱表现的那几集,我觉得还挺能理解的。模范父母是少数,很多普通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在很多原则性问题上都会犯下明显错误。(比如朱朝阳妈妈把离异的不忿和怨恨灌输给儿子,朱朝阳爸爸连对儿子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要求儿子撒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警察爸爸一直对女儿很好,让她不一定拿第一,开心也很重要,因此女儿在家里很有安全感。

但另一方面,孩子哪怕再聪明,都是孩子,有幼稚、天真、渴望被爱的这部分。朱朝阳爸爸的父爱,并不是编剧的美化,而应该视作儿子的美化,他如此需要这些,如此享受这些,哪怕爸爸也带给过他伤害,他还是想要父子同乐的那一刻。恰恰是不令人信任又不可失去的父爱才促使着他变坏。

《隐秘的角落》看似是背负着“尺度”的压力,但始终以一种不敷衍不屈服的态度在展开故事。

“尺度”是当下每个创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从片方到观众,我们几乎已经习惯了,这里是要缺失的,那里是不可能的。

但《隐秘的角落》没有什么情节让我觉得是放弃了,这里搞不好了,就这样吧。在可做的空间内,它的每一寸拍摄和叙述都在努力,都有一种“创作者”姿态,这里是不能浪费的,是绝对不能敷衍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限制创作是对的。这本不应该由创作者来承受。

片子从主线到细节都透着惊人的精致。每一集开头和结尾都有独特的信息量,不断变幻着表达。

可以为某一集配一个动画片的开场再配小女孩的解说。

除了精致好看的分镜,在剧中经常能看到喜欢音乐的导演埋下的“惊喜”与“信息”,十二集,每一集都片尾曲都不一样,而这些片尾曲歌词里还暗藏着角色的命运。

我一般是不看片头的,但看了几集《隐秘的角落》后我每一次都会看重复的片头动画,想找出情节的暗示。

三个惊惶的孩子看到了坠崖,一个大人在追逐他们;

这个漫画可以理解成为朱朝阳,他终究顺从地走进了某一条道路。

而在这种努力下,《隐秘的角落》甚至做出了比原小说更好的结局,收敛那种强加在孩子上的极恶,把善恶拉回一个合理的复杂的区间内,为观众提供自己找答案的空间。

就是这种每一寸都努力的精气神,简直可称励志,是创作者不肯放弃的尊严。

无双到底讲了什么?

《无双》是去年的一部港产片,庄文强作品,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的一部犯罪悬疑片,豆瓣评分8.1,这是近年港产片很少有的高分。这电影有很多精彩的亮点,有偏执的爱情,有超凡的造假技术,有足够悬疑的氛围,有反转的剧情,有让人惊叹的真相,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可以再次看到周润发双手持机关枪大杀四方。

有人说这部电影看得烧脑,其实我觉得还好,因为导演把整个故事的脉络和细节拍得有点过于清晰,烧脑程度只属于初级或一般程度。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讲得很精彩,这得益于导演的把控,也离不开周润发和郭富城的无双演技。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换一个李问的角度来简述,其实很好懂:

李问(郭富城饰)三代都是造假钞,绰号画家,从来不出事就是因为严守行规,造假钞的人不能用假钞。结果一位电板专家鑫叔用假钞买了自己心爱的古董,让“防火墙”出现了缺口,李问被捕。但是没有人见过画家,李问为了给自己制造逃脱的机会,给警方讲述了另外一个画家(周润发)的故事,而李问则化身为画家的一个手下,一个还有良知的可怜人。故事讲得过于精彩,而且李问安排了假的阮文(李问故事里的女友,阿清整容假扮)帮他保释,差点逃脱成功。

李问的故事为什么可以讲得这么精彩?难道临时杜撰一个“画家”出来那么容易?

刚开始看完电影的时候,我也为李问的讲故事能力和安排调度的能力喝彩,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周润发演的画家是一个虚构人物吗?如果是一个虚构人物还可以把故事讲得入木三分吗?

后来我发现,郭富城的李问和周润发的画家其实是同一个人,李问口中的画家,也就是周润发其实是李问的另一面,里面有李问的秘密、欲望、真实的情感。李问在讲述画家的故事的时候,把自己分成了两个人,李问代表的是良知面,画家代表的是欲望面。

1、一开始关于李问和阮文(张静初饰)的故事其实是李问的欲望体现,是纯虚构的

李问的父亲被将军指使俄罗斯人杀死,他一人在加拿大东山再起,那时候的他还有点可怜,但是李问的内心其实是高傲的,他觉得自己也有成为画家的能力。只是命运弄人,他只能画假钞,而阮文则是天之骄子,真正的大画家。

所以李问对阮文的欲望不仅仅是暗恋,还有对阮文的才气的一种嫉妒。

李问和画家的对话,其实就是李问自己和自己的对话,画家多次跟李问说,要帮他得到阮文,而且必须得到。代表着李文欲望面的画家毫不掩饰对阮文的强烈的占有欲。

2、李问为了油墨第一次在加拿大杀人

对于李问来说,其实他不想杀人,但是没办法解决油墨的问题他就没办法制造“超级美金”,李问不敢,画家可以。

在利益面前,画家杀伐果断,把押送油墨的警察团灭。李问一直都被吓得畏畏缩缩的,其实这是李问的内心挣扎,他不是没有良知的一面,只是他选择了漠视。

所以提到加拿大,画家会说那是一个伤心地,其实这也正是李问的伤心地,他最想得而得不到的回忆在加拿大,他杀了很多人也是在加拿大。

3、复仇

将军是李问的杀父仇人,所以大杀四方的画家又出现了,这次画家杀的是将军管辖的整个村子。我想这是很多人看这部电影觉得最火爆最爽的一段,发哥的枪战风采真的是牛,如果看过他以前的电影的观众更是能看出满满的回忆。

李问说,没想到画家会杀光整个村子,其实他是在自问。而李问却救了唯一的生还者吴秀清,李问救她一方面是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另外一方面他把受伤的吴秀清整容成了阮文的样子,成了他的梦中情人的替代品。

4、金盆洗手

其实李问是想收手的,他准备好了退休的在泰国的度假别墅。但是他去看了阮文的画展,而同行的吴秀清看到了阮文的画像,终于都知道了为什么自己会被整容成这个样子,原来自己始终都只是个替代品。

这是典型的因爱成恨,所以在杀加拿大警察的时候,吴秀清把阮文和他的丈夫抓了过来,让李问做出选择,最终发生了擦枪走火的一幕,阮文的丈夫死了,李问的一伙人也只剩下了他和吴秀清。

在这一幕里仔细看阮文的反应就知道,她完全是个局外人,她只想凶手放过自己,她并不知道对方是谁,因为她根本不认识李问。

在泰国别墅里,李问跟吴秀清说他必须走,因为画家一定会去找阮文。其实说的就是他自己的内心想法,阮文只有一个,吴秀清毕竟还是吴秀清。

5、电影一开头李问画邮票寄信,其实就是在联系吴秀清安排自己的逃脱计划

一向最讲行规的李问,自己也没有守行规,他在泰国使用了假美钞被捕,在泰国监狱里,他就已经在给自己筹划逃脱计划,吴秀清就是关键一环。

被抛弃的吴秀清是爱他的救命恩人的,她没得选。她以“阮文”的身份出现,成功为李问保释。在酒店里,郭富城在一夜激情后和她的对话让她彻底心凉,郭富城坦率地告诉他她就是个替身,很好的替身。这种过于诚实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吴秀清,都这关头了,这个男人还是这样对待自己。

李问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样东西,人心,特别是女人心。最终在吴秀清的安排下香港警方追了上来,而最后的一刻吴秀清选择了和自己最心爱的男人同归于尽。

所以郭富城的李问和周润发的画家是“一人两面”,真正的无双。

郭富城的演技在这部电影里被充分肯定

郭富城凭借《无双》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演技备受赞誉。郭富城原来是歌手出身,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演技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在无双里,郭富城演的李问其实非常考验演技,特别是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画家随时可能来杀他,而且会死很多人的那种感觉,骗过了所有的警察,也骗过了所有的观众。

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一度以为会发生大规模爆炸之类的情景,结果一切都没有发生,李问只是在给所有人铺垫故事的背景而已,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关键的铺设,让所有人对李问口中的故事都毫无怀疑。

而在李问自己口中的那个故事里,郭富城也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落寞画家的感觉,整个人一直都保持着一种蜷缩的状态,直不起腰,开心不起来,只想逃离。

后来李问和画家合一,他又变回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他跟吴秀清说,露脸了,就换一张,吴秀清喜欢什么样的脸,他就换成什么样。这一句话已经把画家锐化成一个完全迷失自我的人,良知面完全被覆盖,脸都可以说换就换,对自己也是无情。

所以郭富城在电影里其实是一人分饰演两角。

同样一人饰演两角的其实还有周润发和张静初,最精彩还数周润发

张静初其实在电影里表现也是不错,她出演了真正的阮文和整容后的吴秀清,只是这部电影显然女主也只是配角,没有给到张静初太大的发挥空间。

相反周润发发哥这次真的是演出了往日风采,很多人都赞叹,这应该是发哥近年的最佳之作,完全认同。周润发在电影里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警员吴复生。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李问最后拼出来了的人像为什么是周润发的样子?其实只是李问在警车上看了吴复生一眼而已,作为一个复刻专家,李问很容易就把吴复生的脸复制到了自己的脑海里。

说回周润发,发哥演的画家真的太有味道了,那种绅士感是骨子里渗出来的。无论在哪个画面里,你都会发现发哥总会是里面的焦点,天生就是主角。

一开始作为李问另一面的画家,周润发演出了那种尽在掌握之中的霸气和智慧,他总是能洞察人心,也展现了幕后大 boss那种独有的果断和狠劲。

找将军复仇的一幕,很多人都会想起周润发的《英雄本色》,那种持枪大杀四方的画面真的太有回忆感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一刻的画家的狠劲比起《英雄本色》的潇洒还是略有不同。

画家的那种狠劲有点熟悉,那种不顾一切的疯狂,是不是有点像《监狱风云》里的钟天正,那种被压抑到极致的仇恨的爆发力,让人动容。所以发哥杀将军的时候的第一个炸弹是在他背后爆炸的,也就是李问松开手爆的那一下,这完全是不要命的玩法。也正是因为这么疯狂,观众才觉得酸爽无比。

在酒店里的擦枪走火,发哥身中多枪的情景,又让人想起他演的许文强。那种英雄气概背后的悲剧色彩,极大地突出了人物身上化不开的悲哀。

结语

《无双》的成功是一种必然,这个剧本里包含了港产片的浓烈的枪战元素,又融合了犯罪悬疑的氛围,还打造了一个角色的双面人生。李问是一个无双犯罪天才,李问和画家本是一人两面、合一则无双,一语双关,确实精彩。

哪位大神能讲讲fate的剧情是什么吗?

Fate 系列的动画中, 我最喜欢的就是Fate zero. 可能是因为虚渊玄主笔的缘故吧.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能带来一些奇妙的背德感与厚重感. 本文尝试梳理一些笔者作为观众观看过程中, 关于一些剧情的思考点, 夹杂着一些自己的脑洞>_<. 欢迎探讨.

第一季: 为何起源弹不能做成狙击弹.

第五话中, Lancer 的御主肯尼斯第一次现身战场, Saber 面临两个英灵的攻击情况危急. 但是卫宫切嗣面临的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是, 到底能不能开枪.

当时的情况是, 助手舞弥开枪是最稳妥的做法, 即能试探虚实, 同时不会暴露自己. 而问题在于舞弥的角度打不到肯尼斯. 只有切嗣可以打到, 但如果一击不中, 自己会同时暴露给Assassin 和肯尼斯. 这样得不偿失.

而切嗣之所以会担心一击不中, 是因为不确定肯尼斯是否有防御结界. 考虑到起源弹在后来作战中的能力, 如果当时自己的起源弹一部分是做成狙击弹, 这个两难问题在当时就会迎刃而解. 起源弹打破结界, 而弹头入脑, 那么这次圣杯战争会很快结束.

Fate Zero 小说 第二卷

可能也是作者考虑到起源弹这个东西本身就很破坏平衡, 所以设定上做了间接的削弱吧, 或者老虚压根就没想这种开脑洞的搭配 >_<.

2. Lancer 阵营的战斗计划.

第六话中, 圣堂教会提出所有其他阵营合力击杀Caster 阵营, 奖励令咒. 动画里只表现了Saber阵营这一条明线: 骑士王和御主卫宫切嗣就战略目标发生矛盾, 切嗣坚持以击杀其他御主为核心目标, 而Saber则基于骑士荣誉坚持击杀Caster 为第一优先目标.

而暗线则是lancer阵营和 远坂-绮礼阵营的谋划. 这里其实有个疑问, lancer阵营的战略布局是有问题的. 我们看到的, 是从者在帮Saber, 而Master 在杀切嗣.

这个对待Saber阵营的矛盾决策其实才是导致lancer阵营Master初次失败的起因. 如果目标明确, lancer和肯尼斯一起行动, 无论是一起攻击Caster, 还是一起攻击切嗣, 其实都不会是后续那样的剧情.

原著是这么解释的, 肯尼斯想要独占令咒奖励, 所以决定自己杀切嗣, 但是从者帮Saber. 然而还是有一些逻辑点理不通:

1. 肯尼斯你不是还有击杀言峰璃正这个选项吗?

2. 如果还要考虑未婚妻的看法而影响自己决策的话, 只能说这个人真的不够尊重这场战争.

3. 如果肯尼斯真的觉得切嗣不如自己, 那么和自己同样得到令咒奖励的切嗣其实他还是不用怕. 如果他觉得切嗣还是个比较大的威胁. 那你一开始就不该做出这个其实有内在矛盾的决策.

4. 就算一切按照计划, 肯尼斯杀掉切嗣, lancer杀掉Caster. 可又怎么保证其他御主不会也参与讨伐Caster的行动, 分享战果呢?

(对比一下切嗣的手段就明显了, 与lancer阵营为敌时, 就是从者御主全部当成敌人, 一起杀死.)

肯尼斯单挑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他局限于魔术师的思维模式, (坚持认为自己第一次被起源弹打伤是自己的魔术施放不够完美所致. )

但是回到出发点, 还是战略意图不够明确, 即想参与讨伐Caster, 得到更多令咒; 又想击杀Saber 阵营的Master. Saber 终究是最强职阶, 两线作战的计划一开始就有很大隐患.)

Ps. Saber阵营也没有完全遵守切嗣的战略, 最后变成了两个人各做各的.

Fate Zero 小说, 第2卷

从小说也能看出来, 看到了Saber 被Caster 困住后, 言峰绮礼也是做出了趁机击杀切嗣的决定. 因为团队方针不统一, 被迫两线作战的Saber 阵营也很危险. 切嗣能赢下来或多或少也是因为运气. 可问题是切嗣是被迫这么做的, 因为Saber不听自己的.)

这里浅谈一下Saber和切嗣的冲突, 实际上两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骑士王是偏重程序正义的, 在确保程序正义的前提下去追求伟大的结果/理想. 而切嗣则只需要结果正义.

这二者的差别我猜测更多是因为基于实力的差别. 以Saber的能力和宝具是有资格恪守骑士的荣誉一路赢到最后的, 而切嗣要想打败那些血统纯正,天赋异禀的魔术师, 势必要从战术/工具上多多花心思才可以. 如果其在行动中也要遵循那些与目标无关的条条框框, 那以他的能力应该一开始就没资格被艾因兹贝伦家族看上.

考虑到从者和御主的整体水平, 其实整个Fate Zero故事的斗争烈度远远强过了后来的Fate/Stay night. 而且也并不是只有切嗣一个御主喜欢这种阴暗的计谋. 实际上, 无论是在讨伐Caster 的战役中, 前来谋杀切嗣的言峰绮礼.

还是拿到令咒杀掉言峰璃正的肯尼斯,

亦或者一开始就和作为监督者的圣堂教会串通一气的远坂时臣,

大家都差不多.

而切嗣打败肯尼斯, 绮礼杀掉时辰, 也不是因为后者更加高尚, 前者更加卑鄙. 除了还在成长的少年韦伯, 热爱哲学的龙之介, 以及为爱而战的间桐雁夜这三个一开始不可能打赢战争的御主, 剩下的四个Master在玩阴谋这件事情上, 彼此心照不宣. 失败者只是输在了想象力.

所以在对master的认知上, 切嗣其实更加务实. 至于Saber 和切嗣到底谁对谁错, 其实支持谁完全取决于观众自己更认可哪种价值观. 圣杯战争如同一场比赛, 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谁第一个到达终点. 切嗣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先到达终点. 而Saber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她既要赢, 还要全程保持优雅的姿态. 更严苛的要求势必会让她面临更多的困难. 然而也正因为Saber所保持的姿态, 使得她成为一个更让人仰视的角色.所谓的"十万月厨,百万王厨". [1]

笔者的理解是, Saber是一个一开始就超脱FZ世界架构的存在, 即使没有FZ, 我们仍然仰望着她, 无论她是否能赢下圣杯, 她都是那个美到让卫宫不敢直视的王.

FSN 中的 阿尔托利亚

而切嗣正相反, 他是真正和FZ的世界相辅相成的角色. 切嗣的狠辣与挣扎, 正是在告诉观众FZ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没有了FZ, 我们就不会真的理解这个人物, 而没有了切嗣, FZ的世界也不再完整.

FZ中的卫宫切嗣

第二季:

3. 娜塔莉亚的死.

第19话, 正义的所在. 第一次看FZ的时候真的很惋惜娜塔莉娅这个人.

长大以后再看这部番, 只能说, 夏莉也好, 娜塔莉亚也好, 这种角色一出场就是必死的, 差别只是死的是否让人信服. 而娜塔莉亚这个人是能活着穿过满是死徒的机舱, 进入驾驶舱在合上门, 然后不被感染的强悍存在. 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能活下来, 真的对切嗣后来的事业有巨大帮助.

当年看的时候我是有疑问的: 首先是事发地点距离岸边有多远. Fate Zero 第四卷 笔者粗略按照20-10=10 分钟算, A300客机按照600 km/h 航速. (快到终点降速). 大概是这么个位置. (以纽约最靠东的JFK国际机场为例).

如果按这个距离, 切嗣的决定没什什么毛病, 只要你切嗣确定那个在纽约黑市搞来的所谓"携带式地对空导弹"真管用能一炮炸下来飞机就行.

但是这个跟动画明显不符.

如果结合动画画面和原著,

事故发生地点目测是距离某一个海岸 4-8km的距离. 那这个位置就比较值得商榷了.

纽约三个最大的国际机场分别是 Newark, LaGuardia, 和John. F. Kennedy [2]

假设一发导弹就可以打下来A300客机, 那么你切嗣怎么就能保证里面的死徒蜂一定能消灭干净呢. (这里算蜜蜂的最大飞行半径是13km). 因为但凡有一只逃上岸. 那么娜塔莉亚就是白死的. 这里很明显, 作者虚渊玄是目的优先的. 也就是要解释切嗣为何会养成杀少数救多数的行动准则, 为后来的故事主线做铺垫. 只能说, 技术上, 应该对死徒蜂这么bug的东西有更多限制吧. 比如和死徒一样, 害怕阳光 (可话说回来. 害怕阳光的话, 让娜塔莉亚驾驶飞机, 盘旋到白天在想办法不行吗? 因为刚炸完就日出了啊 >_<; 不过死徒怕阳光是月姬的设定, 在FZ里只能说有些暧昧不清了).

4. 放任圣杯被破坏的英雄王. 来自24话 最后的令咒. 06版的 FSN和FZ这两部的最后结局, 都是骑士王和英雄王的决斗. 对比一下FSN的结局, 骑士王和士郎一起靠着宝具加持才能勉强打败吉尔伽美什. 而FZ的情况就值得思考了. 在这个故事里, Saber 在遇到吉尔伽美什之前刚刚经历过一场和Berserker 的恶战, 身心俱惨. 宝具遗世独立的幻想乡还在切嗣身上, 远离自己. 这种情况下于情于理Saber也不可能打败满状态的英雄王.

(这里多说一句, 多年以后再刷, 英雄王是我最喜欢, 心目中最强的从者. 抛开具体的属性能力战绩这些,只因为《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英雄史诗. 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就是这样, 在还吃不上饭的年代, 我们就需要英雄史诗. 我们的历史, 我们的传说决定了我们是谁, 而英雄史诗一旦失传, 也就意味着文明的断裂. )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状态不佳的Saber 加上一个与自己相性极差, 刚刚信仰崩塌的master, 凭什么能在满状态的英雄王眼皮底下毁掉圣杯?

实际上, 以英雄王的状态, 在切嗣第一次出现在礼堂的时候, 就可以随便扔个什么宝具将其击杀, 按照正常的设想, 如果英雄王真的渴望圣杯的话, 你总是不能放着一个能提供令咒援助的敌方master不管吧.) 而且切嗣足足用了两次令咒, 给足了英雄王击杀自己的时间.

Fate Zero 第四卷

这个是三人的位置

Saber 在会场的一侧, Archer 离圣杯则最近. 切嗣会稍后出现在礼另一侧

再者, 即使放任切嗣下了命令, 即使有两枚令咒的加持, 英雄王也应该要么尝试攻击Saber, 要么至少带着圣杯躲开那一击. 不管天之锁能不能困住两枚令咒加持的Saber, 试一试总是好过什么都不做.

能想到的解释是, 英雄王一开始对圣杯战争就没有那么认真. 对时辰, 切嗣, 绮礼来说, 圣杯战争就是提刀见血的战争. 而对英雄王来说, 圣杯战争只是个游戏. 所以他不在乎并不御主的更换. 即便时辰能提供更多魔力. 话说绮礼令咒更多, 英雄王你就不怕胜利后他为了愉悦也让你自杀吗?

ps. 最后说一下结尾. 因为前作的关系, 所以一开始就知道Saber不可能拯救不列颠. 实际上我还是蛮理解Saber的愿望的. 也就是修改历史. 因为诱惑真的很大.就如同我们读本三国演义也会对走麦城的关羽扼腕叹息一样.

但是这种修改历史的愿望但凡能实现, 就势必要推导后续的历史, 这还不是一般的平行时空. 这个真的不相信型月的团队能够驾驭. 或者任何人可以.1000年以上的历史推演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 因为两件事很难预测, 一个是战争, 一个技术爆炸. 这两件事会导致的连锁反应都是非线性的, 也就是人很难用现有的认知去延申.) 最后还是说下整体印象, Fate 系列的动画中, FZ是我多年以后唯一能够连开头曲结尾曲都不愿意跳过全部看完的作品了. 虽然第一次看的是 06的FSN, 但是这一部以及后续的 fate stay night unlimited blade works 多年后重温的时候, 真的很难再激发起内心的激动. 以至于外传性质的Fate/Apocrypha, 魔法少女伊利亚, 其受众应该更多是型月圈内的粉丝, 而不是我这种一般的动漫爱好者了. 只有FZ每一次重看都能让自己激动不已. 无论是梶浦由记的配乐还是战斗之外的文戏, 都能看出创作者在这部作品倾注的心血. 也许Fate Zero并不是月厨圈内最顶尖的作品. 然而作为一部单独的动画, 不媚宅, 不卖肉, 只是专心讲好一个故事的Fate Zero是动漫历史上难得的佳作.

为什么会有女生喜欢禁欲系男生?

换个角度看,很多男人喜欢“玉女”感觉的女人是咋回事呢?果然有人贴了制服帅哥做回答。确实所谓“禁欲系”与制服控在本质上有相通的地方。

第一,一个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是一种意志力强大的体现,这样的人更有可能事业有成、登上人生巅峰。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女人会喜欢有禁欲气质男性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对力量的崇拜和欣赏。

第二,有一部分女性喜欢的不是“禁欲气质”,而是“无欲气质”。这个典型例子就是近些年来,东亚娱乐业的一系列偏中性的美男的被追捧。这种对男人审美趋向雌化的势头,自古以来的承平时代都是如此。这其实是女人求安稳,想象着一个欲望不多的男人自然不会轻易背着自己找小三,也就不会在他身上闻到她的香水味。

第三,一个自制并禁欲的人能在自己的挑逗下宽衣解带,本身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如果不能实现让对方宽衣解带,也不至于太尴尬。而与一个性欲挂在脸上的人交往,怎么着也觉得自己有点掉价。

一个社会对性的态度,跟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关系的。有个研究还证明了男性下体的长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大概是下体越长,经济发展越差。详见这篇有哪些出其不意的经济学研究主题? 程步一的回答引用一句这篇答案里的话:作者提了两个可能的解释:1、penile length和睾酮正相关,而睾酮和风险规避正相关。Average penile length的国家,风险规避程度居中。由于某种未知的因素,风险规避程度居中的国家经济总量最高。2、penile length和男人sex的满足感正相关,而男人在sex中获得满足之后,对于金钱等物质的欲望降低,因此工作不努力,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性欲是人最强烈的一种欲望,但是性欲强不代表就能够得到性满足,特别是我们这个现代社会已经非常成熟有规范了,只有通过非常复杂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物质财富和随之而来的性满足。这种情况下,一个能够自主控制性欲的人,往往是一个更加自律的人,只有足够自律的人才能玩好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的游戏。“禁欲系”或者说自律的男人,是更有可能为女性提供可靠帮助的男人,所以与其说女人喜欢“禁欲气质”的男人,不如说只是喜欢有个可靠的伴侣。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禁欲气质”首先要求这个男人是长得足够性感的,而且是有强大潜在性欲和性能力的,如果真的没有性欲,也就没有“禁欲”一说了。一个自制、禁欲的人在自己的挑逗下宽衣解带,这也是对自己性魅力的一种极大认可。

话拐个弯说说制服。现代制服大多是从欧洲的军装转变而来的,而欧洲军装的审美就是收腰垫肩修身,是为了体现男性力量感而设计的。我知道女性朋友们想要跪下用嘴咬开纽扣的制服男人不是这样的:

而是这样的:上图小保安衣服太过肥大,而穿着者瘦小,这些肯定跟性感不沾边了。而下图这位身着贴身的德国第三帝国时期军官制服的帅哥,是好莱坞的大影星马龙•白兰度,这才是制服的正确穿法。(不得不感慨一下,德国军装天下最帅的传闻,很大一笔功劳应该记在好莱坞名下。美国人不遗余力的美化曾经被美国战胜的敌人,为的是衬托美国更牛逼)。

制服是统一的服装,是一种最大限度弱化个体差异的做法,某一种制服也代表了某一种职业群体或是社会群体。制服诱惑中最受欢迎的男性是军官、警察这样的有严格纪律等级限制的强权暴力职业,好像没有听说玩制服诱惑的穿厨师制服的。这也是意味着女性的性幻想对象是那种有权势力量的男人。另外这种纪律、等级严格的职业也意味着这个人的欲望是被人为压制的,与“禁欲系”有很大的相似处。

另外要说的就跟上面非常不一样了,那就是和平的、富裕的时代里,女人对男人审美越来越偏女性,也就是喜欢男性特征不是那么明显的男人。法国太阳王时代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的时代里,几乎整个欧洲贵族男人喷香水、穿高跟鞋、擦铅粉美白、还戴假发假痣,简直娘的让人恶心。下图就是电影中英国军官擦胭脂抹粉的样子。

理由也很简单,和平、富裕的社会中,男人获得资源都是按照已经稳定的游戏规则得到的,不需要太强的进取精神。这个时候一个不是那么性感的男人会让女人觉得更安心,更值得托付。否则男人太性感了就会出卖她的爱,背着她离开,最后知道真相的她眼泪掉下来。

其实对于男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不是说男人最希望自己的妻子是客厅里是淑女、床上是荡妇吗?大多数男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妻子不要太性感,以免自己戴绿帽子;但是又希望妻子能在自己面前性感爆棚,享受鱼水之欢。

两性之间各有各的小九九,各有各的矫情,然而说起来都差不多。

最近出了好几款重制版大作?

近些年,游戏界炒冷饭之风盛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暴雪的星际争霸重制版、魔兽争霸重制版;卡普空的生化危机2重制版、生化危机3重制版;以及最终幻想7重制版等,虽然炒作的概念差不多,但是操作手法不一样,直接反映到游戏的质量上,就是参差不齐,市场反应也是褒贬不一,有的被骂惨,例如魔兽争霸3重制版,有的爆火,例如最近刚推出的最终幻想7重制版。

今天,我就帮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游戏公司为什么要重制?什么是重制?重制的利和弊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要重制?

为什么要重制?答案就是:钱!回答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说的详细一点,就是为了简单快速低风险的赚钱,这个目标也是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心目中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与资源匮乏的创业者不同的是,很多大的游戏公司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容易一些的。业内很多有底蕴的游戏公司,像是Blizzard(暴雪)、Square Enix(史克威尔艾尼克斯)、Capcom(卡普空)、Nintendo(任天堂)等,他们手上都有一些大IP,像是最终幻想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这些公司的历史上有很多爆款出现,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将其变现,成了摆在高管们面前的一道必做题。

以暴雪为例,为了给大股东看到的财务数字更好看,需要每个季度都要有新的利润增长点,把故事讲好,给股东信心。主要操作手法有:推出爆款游戏(周期长、难度大);推出新英雄、新皮肤(风暴英雄、守望先锋);现有在线游戏大更新(炉石每年更新卖卡包)等,总之就是要不停地搞事情。由于现在开发一款新游戏周期太长(2-3年),开发经费投入巨大(几百万到上亿),而且风险很大,上市之后如果玩家不买账,就会血亏,甚至公司倒闭。所以短平快的玩法就是炒冷饭,把之前的经典游戏重新制作模型和贴图,然后玩命的宣传,卖情怀,坐等老玩家入坑。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魔兽争霸3重制版,其实应该叫重置版更贴切一些。

刚一上市就被骂惨的魔兽争霸3重制版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新游戏上面呢?答案还是钱的问题。以荒野大镖客2为例:《荒野大镖客2》由Rockstar San Diego工作室耗时8年制作完成,一款以美国西部拓荒史为题材的动作冒险游戏,为2010年该公司发行的《荒野大镖客:救赎》的正统续作。据悉有超过2000人参与开发,还聘请了1000多名动作捕捉演员和700名配音演员,最终导致其开发成本超过了8亿美元。巨额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动辄好几年的周期,让很多公司压力山大,而且还要冒着不卖座赔钱的风险,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更何况这还是一款续作,如果直接开发一款新游戏,情况会更复杂。

开发成本超过8亿美元的荒野大镖客2

什么是重制?

首先要跟大家讲三个概念,分别是复刻、重制、重置,乍看起来感觉区别不大,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1.复刻(remastered version)

游戏产品的复刻版(remastered version)是指已经发行的游戏以基本保存原版内容的状态、对画面分辨率音效等方面进行改进,移植至最新游戏平台,有时候也会对游戏的基本操作方式进行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操作习惯。例如生化危机4安卓版,就属于复刻范畴,为了适应手机的机能而对画面做适当调整。

生化危机4安卓版

2.重置(remastered)

相比之下重置版(remastered)的炒冷饭就更严重一些,只是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了画面分辨率的高清化,甚至连游戏画面都不进行重置,不像重制版(remake)会使用新引擎进行重新制作。所以重置版(remastered)看起来除了色彩和分辨率比原来高一些以外,基本是原汁原味的老游戏拿出来卖,可能会增加一些语言种类,加个DLC做补充,并且在操作方式上进行改善,尽管如此一般操作手感还是老样子,纯粹的卖情怀圈钱的作品。例如生化危机4的PS4版本,就属于高清重置版。

生化危机4重置版

3.重制

基本上就是重新制作一款新游戏,只不过剧情和人物是现成的,其他部分都可以推倒重新制作,既有群众基础,又能高清重制,相当于推出一款新游戏,但是风险更低一些。近期爆火的生化危机2和3重置版还有最终幻想7重置版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生化危机2重制版

最终幻想7重制版

重制游戏的利和弊

有利

正如前文介绍的一样,重制经典游戏,能够降低开发游戏的风险,提前预判市场预期,也不用关心游戏的剧本和人物的打磨,只要控制好开发成本,就能做到稳赚不赔。

有弊

过度消费粉丝,使粉丝对该系列游戏的后续创新作品失去兴趣,更加认可老的经典作品,间接提高了后续作品的创新难度;制作重制游戏,势必会影响开发新游戏的投入和决心,毕竟来钱更快更容易了,报表更好看了,风险还可控,但是没有创新力,会使粉丝审美疲劳,进而消费市场萎缩,所以重制经典游戏属于短视行为,不利于游戏市场的良性发展;降低创新还会促使有追求的游戏制作人失去对公司的信心,从而负气出走,自立山头,这样对公司是极大地损失;

鬼才神谷英树

尽管神谷英树是《鬼泣》和《红侠乔伊》等知名大作的创造者,但是他在Capcom还是感到郁郁不得志,2007年离开之后,推出了《猎天使魔女》这一原创爆款,《猎天使魔女》在上市之前,便以试玩版成为FAMI通史上第十二款满分游戏,同时它还被FAMI评通为"SEGA第一款真正的满分游戏。"由此可见,本作素质绝对属于优秀级别!

重制也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大卖,不认真对待的话也会遭到玩家的抵制,毕竟玩家也不是傻子,粗制滥造不会有好下场。《魔兽争霸3重置版》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发售初期就遭遇全网抵制和声讨。只要顺应市场,适当重制呼声很高的经典游戏,不失为一种好的营销行为。

原创不易,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及转发,我会经常与大家分享游戏领域的经验与故事,咱们下回再见!

离骚的故事有哪些?

屈原在第一次流放时所写的《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多岁时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先后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的官职,地位相当显赫,一度是楚国内政外交的关键人物。

但是,由于小人谗害,屈原一生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过了20多年的流浪生活。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政治家。

他爱憎分明,决不随波逐流,以至于受到排挤,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第一次逐是公元前294年,由于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亲秦挤齐的外交政策,屡次犯上进言,被放逐到汉水上游。第二次放逐是在楚顷襄王时,因责备令尹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会盟以至被秦扣留而死,得罪了子兰,子兰在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再次被流放,放逐于江南。

即便是被放逐,屈原的爱国热忱也丝毫没有减弱,在异地漂泊多年,他从未考虑过要离开楚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都城,在绝望中,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他开创了楚辞文体,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中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离骚》历来为忧愤之士所爱。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大胆使用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神话传说,展开丰富的想象,抒发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对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在《离骚》中,屈原对贵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仗势欺人、蔑视法度等腐朽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思想在《离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当国君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时,他也同样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以上就是历代最终幻想剧情关联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