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珠帘寨全剧情介绍,求推荐一些好听又好玩的京剧曲目?
感谢头条盛情邀请,本班主不敢推辞!题主问:求推荐“好听又好玩”的京剧曲目”,本班主曾经也推荐过一些“好听又好玩”的京剧段子,有意者可进班主的头条号里查找!还是老规矩,推荐以活跃在舞台一线的京剧艺人为主,欢迎各位老友补充哈
首推“小冬皇”王珮瑜和她的“瑜音社”,如《搜孤救孤》《秦琼卖马》《文昭关》等唱段颇有余派的风雅和醇厚!还有吉他版的京剧段子,老班主也强力推荐!
旦角行当是京剧界的颜值担当,旦角流派首推梅派大青衣李胜素,推荐《梨花颂》《贵妃醉酒》等,这才是正品梅派经典!另一对梅派大青衣丁晓君与窦晓璇是京剧艺术家杜近芳的高徒,《白蛇传.游湖》强力推荐,尤其是叶派宋小川对唱着实让人惊艳!
听京剧的唯美韵律还要听程派经典《锁麟囊》,不只是京剧的代表作,即便在声乐学上也极为推崇,至于演唱者首推程祖,再再传弟子如“迟标准”或张火丁也可!
看京剧一定不要放过武生大戏,像《八大锤》《挑滑车》《反西凉》等,推荐演员有很多,但凡网上有视频的武生段子都可以推荐,李胜素的《杨门女将》探谷一折也强推,曾惊艳墨尔本!武生演员真不容易,班主向大武生们表示敬意!
耿其昌老爷子的《三家店》被誉为京剧界的“流行曲”,他和夫人李维康的《四郎探母》全剧也在推荐之列!耿李二人在京剧界被誉为梨园界的“郭靖与黄蓉”!话说……还真有京剧版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京剧界的“传奇大侠”马派名家张学津,虽然已故去,但他的视频和唱段网上都有,比如《四进士》《淮河营》《劝千岁》《珠帘寨》等流水段子,如果你都不会唱上几句,都不能吹嘘自己是戏迷!“余门再传子 马后第一人”说的就是这位爷!
说完马派说麒派,麒派老生陈少云的《徐策跑城》《追韩信》等,老生造型如同财神爷下凡,亦步亦趋,摇摇晃晃,很有派头!
荀派要听“百变天后”宋长荣的,《杜十娘》《红娘》选段,里面的拟物表演令人叫绝!京剧真的不只好听,确实还很好玩!
言派老帅哥言兴朋,随着言兴朋的出国,言派老生还有任德川等名家,言派老生的文雅是特色,经典段子《让徐州》《白帝城》《卧龙吊孝》等,那是他的首秀!
裘派花脸康万生和李派老旦兰文云,这二位是必听必看必推荐的,首推《赤桑镇》,再者只要有他们的名字的唱段,班主都推荐!
暂且就这么多吧,“好听又好玩”的京剧段子太多了,班主为了避免出现广告嫌疑,如“班主的京剧视频其实更精彩”就不再提及了!
哈哈,老班主在此谢过各位老板的长期关照,精彩好戏需要您的关注与分享,让更多人享受京剧的美好,从点赞开始!
昨天听到双投唐惊艳到了?
可以推荐戏曲吗?当然可以了,而且很高兴,毕竟这是传播推广戏曲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题目有些笼统,戏曲的种类很多,提问者也没说明曲种、演员,《双投唐》又称《断密涧》,应该以京剧最为知名,各种晚会上经常有演员对唱其中最精彩的“这时候孤才把这宽心放”一段。很是脍炙人口,估计提问者大概欣赏的就是该段。
根据你的“开蒙戏”,可以向你做如下推荐:
1:从兴趣出发
你从喜欢《双投唐》开始,可以向你推荐类似的“生净对戏”,如《空城计》、《捉放曹》等,都有精彩的对唱,肯定会吸引您的。
2:逐渐开阔眼界
看几出“生净对戏”后,向你推荐生、旦、净合作的名剧:《大探二》,不仅有您喜欢的生净对唱,更有好听的生旦净三人对唱,尤其是《二进宫》跪宫的“怀抱着幼主爷”大段精彩“鱼咬尾”,堪称精彩绝伦。听过了二黄的三人对唱,在听听西皮的,比如《甘露寺》中国太、孙权、乔玄的三人对唱,其中“劝千岁”一段,可谓家喻户晓。《沙家浜》中智斗的对唱那就更是人人都会哼几句的。
3:试着欣赏其他行当的对戏
对京剧接触多了,慢慢的会有你特别喜欢的行当了,或生或旦或净,选择你最喜欢的行当为主的对戏,比如《赤桑镇》、《坐宫》等。都有名家名段供你欣赏。
4:选择你最喜欢的行当为主的剧目
当你有了对行当的偏好,就可以主要欣赏相应行当为主的剧目,比如你喜欢老生,推荐你看看杨派的《文昭关》、《洪洋洞》;马派的《借东风》、《淮河营》;谭派的《定军山》、《战太平》、奚派的《白帝城》、《范进中举》等。喜欢旦角那就看看《玉堂春》、《锁麟囊》……,喜欢花脸推荐《探阴山》……,不胜枚举。
总之,当你开始喜欢京剧时,要从较为熟悉的剧目入手,多欣赏名家的代表作,总之喜欢传统戏剧,不论欣赏水平高低,都可以起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
图一即为《双投唐》剧照,图二为《捉放曹》剧照,图三为《二进宫》剧照,图四为《赤桑镇》剧照。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中国戏曲中的人物有哪些?
有五角:生旦净末丑
生角 :京剧中生角即青壮年男子角色
旦角 :京剧中旦角即女性角色
净角 :京剧中净角即相貌品质有些特异的角色
末角 :京剧中末角即中年男子角色的介绍。
丑角 :即插科打诨和昏庸糊涂的角色。
生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另有红生一行,主要扮演关羽,因勾红脸,故又称红生。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生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脸,也就是内行说的“俊扮”。
旦
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青衣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二进宫》里的李艳妃,《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春秋配》里的姜秋莲,《贺后骂殿》里的贺后,《红鬃烈马》里的王宝钏,《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六月雪》里的窦娥,《五龙诈》里的李三娘,《大保国》里的李艳妃,《铡美案》里的秦香莲,《宇宙锋》里的赵艳容,《别宫·祭江》里的孙尚香,《春秋配》里的姜秋莲,《法门寺》里的宋巧姣,《浣纱记》里的浣纱女等。
花旦
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旦。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如《红娘》里的红娘,《打樱桃》里的平心,《花田错》里的春兰,《春草闯堂》里的春草,《红鸾禧》里的金玉奴,《得意缘》里的狄云鸾,《拾玉镯》里的孙玉姣,《柜中缘》里的刘玉莲,《凤还巢》里的程雪娥,《钗头凤》里的唐蕙仙,《梅玉配》里的苏玉莲,《二度梅》里的陈杏元。从表演上来看,花旦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在说白上是以京白为主,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花旦可以分为闺门旦、玩门旦、泼辣旦、刺杀旦。
花衫
花衫是京剧旦行里的一个重要的行当,这是一种集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行,也就是说,她集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旦的活泼开朗,和武旦的武打工架。早期的京剧里只有青衣和花旦,没有花衫。花衫的创始人是王瑶卿。他创建的花衫行当,在表演时有唱、有念、有做、有打,再加上后来出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著名的花衫戏,有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廉锦枫》、《花木兰》、《太真外传》、《西施》、《樊江关》(饰薛金莲)、《洛神》、《天女散花》以及《穆桂英挂帅》等;程砚秋的《红拂传》、《沈云英》、《碧玉簪》、《风流棒》、《赚文娟》、《梅妃》、《花肪缘》以及《英台抗婚》等;尚小云的《谢小娥》、《乾坤福寿镜》、《汉明妃》、《林四娘》、《墨黛》、《摩登伽女》等;荀慧生的《香罗带》、《霍小玉》、《杜十娘》、《荆钗记》、《鱼藻宫》、《红楼二尤》等。
老旦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
武旦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泗州城》里的水母,《打店》里的孙二娘,《无底洞》里的白鼠精,《摇钱树》里的张四姐,《三岔口》里的店主婆等。
刀马旦
一类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刀马旦的戏,有《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里的穆桂英,《佘塘关》里的佘赛花,还有《棋盘山》里的窦仙童,《三休樊梨花》里的樊梨花,《珍珠烈火旗》里的双阳公主,《扈家庄》里的扈三娘等。
彩旦
彩旦俗称丑婆子,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这类角色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有的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如《拾玉镯》里的刘媒婆等。
净
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
(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
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
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对象颇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
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戏曲四行当是哪四个?
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响当当的人物。京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当中的一代代名派名家以其绝代风采,展现了这一国粹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在这些艺术大师中,最如雷贯耳的名号就是四大须生和四大名旦了。
四大须生
余叔岩便装照
须生即为老生,因为戴髯口而得名,俗称胡子生,扮演的是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四大须生”其实有七个人,这七个人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以马连良先生为界,从前面数四个人为前四大须生:余、言、高、马,从后面数四位为后四大须生:马、谭、杨、奚。
在20世纪20年代,京剧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四大须生的概念,他们即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这四位须生演员各有绝活,唱腔十分优美,在听众与票友中有着极高的声誉,甚至上场前的叫板都能赢得“碰头彩”。但是,随着40年代余、言二人的去世以及因嗓疾而离开舞台的高庆奎,四大须生中只剩下了马连良一人。在这个时候,后四大须生中的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开始名声鹊起,在这种情况下,四大须生的说法就变成了马、谭、杨、奚。
余叔岩是名演员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曾从师于吴连奎、薛凤池、李喜瑞、姚增禄。他一度“倒仓”,嗓音变坏,不能演戏,嗓音恢复后,跟一代领军人物“小叫天”谭鑫培学过一出《战太平》、半出《失印救火》。1917年谭去世后,他成为“谭派”的主要传人。他继承谭派唱做并重、文武兼长的艺术特点,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唱腔刚柔相济的“余派”。谭鑫培的代表作有《问樵闹府》、《盗宗卷》、《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等剧。
谭鑫培(1847-1917),著名京剧艺术家,工老生,曾演武生。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自幼随父学习表演,23岁搭三庆班,以演武生戏为主。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员。而他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
因为早年曾演武生,谭鑫培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褶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种种人物演来无不形神毕肖。
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的创始人。
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他。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他出色地传承了前辈程长庚、余三胜等徽派、汉派的精华,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全方位发展,并且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他创建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在京剧历史上,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谭鑫培(饰黄忠)之《定军山》中国的第一部京剧电影《定军山》中,“文武双全”的谭鑫培饰演黄忠。
言菊朋曾在清廷任职,起初他只是一个京剧票友。1923年他与梅兰芳到上海演出,赢得喝彩,正式“下海”。他注重音律,讲究以字求腔,于细腻中寄深情,创立婉转清幽的“言派”。言菊朋擅长京剧四法“唱、念、做、打”,因此无论是注重唱功的《上天台》,还是武打吃紧的《定军山》,他都能完美演绎。他擅演《让徐州》、《卧龙吊孝》、《汾河湾》等剧目。
高庆奎出身梨园世家,幼时在“祥和班”演娃娃生,后得到刘鸿声、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等人指点。他广学各家,被戏称为“高杂拌”。高庆奎称得上大器晚成,他30岁后才唱出名气,擅唱悲愤激昂、劲拔酣畅的唱腔,形成“高派”。他在登台之外,还编演过《窃符救赵》、《史可法》、《哭秦庭》等爱国剧,德艺双馨的他赢得了“南有周信芳,北有高庆奎”的赞誉。高庆奎演唱的特点是酣畅遒劲、亢奋刚烈,中年后因嗓音喑哑,他不再登台,改为出任中华戏校教师。其子高盛麟是著名武生演员。
马连良幼年在“喜连成”(后改名“富连成”)学习基本功,9岁登台。他主要学习谭鑫培、余叔岩的表演风格,曾师从孙菊仙、刘景然,接受萧长华、蔡荣桂的悉心教导,又汲取刘景升和高庆奎的唱法精华,形成独具一格的“马派”。马连良台风严谨、严于律己,对于化妆、服装和动作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他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编排大量新剧,并不断提高舞台审美艺术——“马派”的核心就是一个“美”字。
马连良唱腔委婉洒脱,念白吐字清晰,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他的嗓音甜净醇美,善用鼻腔共鸣,晚年又向苍劲醇厚方面发展。对于气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演唱从容舒展。唱腔新颖细腻,流畅华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饱满酣畅,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样推敲打磨,愈见精彩,决不草率从事。他的做工既洒脱又端庄,既飘逸又沉静,可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充满韵味。马连良的代表剧目有《甘露寺》、《借东风》、《清官册》、《四进士》、《梅龙镇》等等。
马连良(饰乔玄)之《甘露寺》
奚啸伯(饰诸葛亮)之《空城计》
谭富英家学渊源,其祖父谭鑫培、父谭小培都是京剧界中鼎鼎大名的艺术大师,出科班后,谭富英又拜京剧名家余叔岩为师。作为谭门第三代,谭富英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更汲取了余派艺术之长,形成了新时期谭门的新风格,具有酣畅淋漓、质朴大方的特色,被世人称为“后谭派”或“新谭派”。
谭富英唱腔朴实大方,又因幼年学过武生,在武功和身段动作上颇为灵巧、利索,所以特别擅演老生靠把戏,如在传统剧目《定军山》中,他唱功过硬,动作也干净利落,充分体现了老将黄忠的骁勇善战。谭富英的代表剧目有《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捉放曹》、《鼎盛春秋》、《晋楚交兵》、《南阳关》、《战太平》、《桑园寄子》、《洪羊洞》、《四郎探母》、《赤壁之战》、《二进宫》等。
谭富英(饰杨延辉)之《四郎探母》
杨宝森的祖父、伯父均为著名京剧花旦,父演武生。杨宝森幼年便练就毯子功,后习武生。他10岁登台演戏,16岁倒嗓后,专心研习余叔岩的表演艺术。杨宝森的唱腔、唱法以韵味取胜,他行腔抑扬婉转,卓然成派。师从余叔岩的他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他唱工清醇雅正,韵味朴实浓厚,做工稳健老练,世称“杨派”。杨宝森代表剧目有《碰碑》、《清官册》、《伍子胥》、《击鼓骂曹》、《断臂说书》、《珠帘寨》、《阳平关》、《朱良记》、《搜孤救孤》等。
奚啸伯自幼爱好京剧,学谭派,又曾得到言菊朋的赏识,授以《击鼓骂曹》等戏。21岁奚啸伯正式登台演出,后到上海为梅兰芳配戏,回京后与张君秋等同台演出。他虽未受科班的严格训练,但经过刻苦自学,认真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终于成名。奚啸伯讲究唱念的音韵,奚派的风格重点是“唱”,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代表剧目有《范进中举》、《哭灵牌》、《白帝城》、《二堂舍子》、《苏武牧羊》、《李陵碑》《十道本》等,尤以《乌龙院》久负盛名。
梅兰芳(饰韩玉娘)之《生死恨》
梅兰芳(饰杨玉环)之《太真外传》
四大名旦
在京剧旦角领域内的众多艺术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当时京剧舞台上老生唱主角的“天下一统”,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这四位杰出的京剧艺术家代表了京剧旦行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
四大名旦中,梅兰芳成名最早。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父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著名旦角梅巧玲,伯父梅雨田是著名京剧胡琴师。梅兰芳8岁学艺,11岁就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梅兰芳的戏路很广,早年试演《一缕麻》、《邓霞姑》等“时装戏”,后来又创演《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装戏”。
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发展,如他跟王瑶卿等一起,将青衣、花旦、刀马旦三者表演艺术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了京剧的“花衫”(新的旦角类型,如《霸王别姬》里的虞姬)行当——京剧中的女性角色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俗称“青衣”,而扮演活泼伶俐的年轻女性如《西厢记》里的红娘称“花旦”,“刀马旦”顾名思义,则是会武功的女性,年老的女性即为“老旦”。
梅兰芳的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音域宽广,音色极其纯净饱满,功力深厚,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可以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高音宽圆,低音坚实。他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女子的典型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派的代表作很多都是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抗金兵》、《游园惊梦》等。梅兰芳在晚年还把豫剧《穆桂英挂帅》移植为京剧。
梅兰芳(饰杨玉环)之《贵妃醉酒》
王瑶卿
梅兰芳对京剧而言,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旦角,他更是将京剧介绍给世界的“媒角”,是京剧传播海外的先驱。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获得盛誉、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更受王瑶卿的教导和点拨。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讲究音韵,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程砚秋在表演上无论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剑术等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创造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程派”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流派,全面展现在京剧艺术舞台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程派注重唱,在唱腔上别具一格,程砚秋扮演的角色也都典雅娴静,如霜天白菊,有清峻之美。
王瑶卿(1881-1954),原名瑞臻,字稚庭。王瑶卿9岁开始学艺,师从百家,广泛吸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营养,形成他自己的“王派”。1909年,王瑶卿自己组班演出,改变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老生领衔的局面。作为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大家,王瑶卿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将青衣、花旦和武旦融为一体,因为青衣又名“青衫”,所以在“青衫”和“花旦”中各取一字,他创造了的这一新的旦角行当,便谓之“花衫”。他开创了旦角表演的崭新天地,属于花衫范畴的剧目及代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等。
王瑶卿中年嗓子失润,改登台为教戏,成为著名的京剧教育家,桃李盈门。除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都出自他的门下之外,还有芙蓉草(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荣蝶仙、徐碧云、王玉蓉、朱琴心、黄玉麟、程玉菁、黄咏霓(雪艳琴)、华慧麟、章遏云、刘秀荣等著名演员也都是他的弟子。他善于因材施教,比如,他认为程砚秋以唱工见长,所以着意为程别创新腔。在著名的程派代表作《文姬归汉》和《锁麟囊》等剧中,王瑶卿根据程砚秋宜用“脑后音”等特点,结合剧情和人物,谱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刚柔相济的新腔,为程派唱腔大放异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
程砚秋(饰张慧珠)之《荒山泪》
程砚秋(饰江采萍)之《梅妃》
程砚秋勇于创新,他在唱腔、唱词、舞台表演及美术设计方面都对传统京剧艺术程式做了较大的突破及创新,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程砚秋的演出剧目非常丰富,传统的有《武家坡》、《贺后骂殿》、《三击掌》、《玉堂春》、《汾河湾》等侧重唱功的青衣戏。他尤擅长演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形象,他还编演过很多描写旧社会下层妇女悲惨遭遇的戏,如《梅妃》、《青霜剑》、《荒山泪》、《春闺梦》等。他的《锁麟囊》更是脍炙人口,是集程派艺术之大成的代表作。
尚小云(饰秦良玉)之《秦良玉》
尚小云(饰杜丽娘)之《游园惊梦》
尚小云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尚小云初习武生,但他扮相英气、秀丽,于是又改青衣,兼演刀马旦。因为尚小云早年习武生,因此在他的旦角里有武生的影子。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音域宽广,高、中、低音运用自如,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演绎《祭江》、《祭塔》等剧的大段可以举重若轻,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绝无衰竭之象,听来酣畅痛快。尚小云念白爽朗而有感情,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他表演独具特色,于妩媚中见阳刚,于娇柔中见刚劲,世称“尚派”。尚小云以自己独有的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尚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有《玉堂春》、《三娘教子》、《御碑亭》、《雷峰塔》、《四郎探母》、《湘江会》、《乾坤福寿镜》、《十三妹》、《王宝钏》、《战金山》、《银屏公主》等。新编尚派独有剧目数量也很大,有《楚汉争》、《卓文君》、《红绡》、《张敞画眉》、《桃花阵》、《白罗衫》、《前度刘郎》等。
尚小云(饰玉堂春)之《玉堂春》
荀慧生(饰何玉凤)之《十三妹》
荀慧生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早年艺名白牡丹。荀慧生19岁改演京剧,工花旦、闺门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擅长扮演天真、活泼的女性角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他的唱腔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他的表演感情细腻,活泼多姿。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他的代表作有《玉堂春》、《钗头凤》、《金玉奴》、《红娘》、《荀灌娘》等。
不论是前后四大须生,还是四大名旦,他们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都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们不仅对京剧的生角、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京剧老生流派你喜欢哪家?
有个人喜爱是正常的,不喜爱不等于不好,是吧,各位看官。本人在老生行档中最喜爱——言派。
言菊朋———京剧言派的创始人。
言菊朋的长子言少朋、长媳张少楼均为言派老生。他们的儿子就是80年代脱颖出言兴朋。
言菊朋,生于1890年,卒于1942年,名锡,字延寿,蒙古族。他生于蒙古世家,父亲是清末举人。他曾在清末的理藩院,民国后蒙藏院任职,好京剧,出入票房,专学谭,演谭派剧目,被誉为谭派名票。言菊朋 20世纪30年代,已届中年的言菊朋根据多年学谭鑫培的心得,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以谭派唱腔为本,创制新腔,自成一派,后人称为“言派”。
言派区别于其他老生流派的主要标志在于唱腔的多变和字音的讲求。言菊朋早年学谭,中年嗓音变化,乃在谭派唱腔的基础上,融合谭派之外的早期各派老生唱腔,并吸收曲艺中京韵大鼓及单弦的唱法,逐步形成风格独特的言派唱腔。言派唱腔传情、细致,讲求节奏与顿挫,多跌宕,富于独创性和表现力。善于用唱腔塑造人物,在不同的剧目中,因人物的身分、性格、处境而设计不同的唱腔,既细致、深刻地传达了人物的感情,又表现出多种风格。言派强调“字正”,严格区分四声,因而在唱工中常运用高低悬殊、音差极大的音阶来行腔吐字,呈现大幅度的起落与顿挫。同时,言派还注意念、做、身段、表情及武功的综合运用。言派素以演唱吐字精巧细腻、行腔跌宕婉约、轻巧中见坚实、扑拙中现华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言兴朋,原名言一青,现为言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其祖父言菊朋,父亲言少朋、母亲张少楼都是言派传人,兼宗余派、马派,姑妈言慧珠。
言派第三代传人言兴朋
如何看待曹云金拜师王珮瑜?
【关注陌上横刀,点评刀刀见血】
3月16日,一段曹金抱腿京剧名角儿王佩瑜、跪求收徒的小视屏,迅速在娱乐圈闹的沸沸扬扬,今日头条的众多小编、答主也是摩拳擦掌、奋笔疾书。看看评论就知道热度有多高!
(点击刀刀头像,可以看到下面这篇头条文,了解更多精彩,这里就不再赘述)
对于曹金这样一个负面新闻缠身的话题人物,出现这样一段视频必定会引发轩然大波,这种低级的恶意炒作视频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网络上?很显然背后有推手,企图借炒作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这背后的黑手是谁?就看谁是最后的、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我们来分析分析这场闹剧涉事三方到底要达到什么目?将会获得什么利益?
首先来看看节目主办方。这场闹剧发生在《传承中国》的舞台,这是BTV近期推出的一档以传承宣扬传统京剧艺术为出发点的真人秀节目。在这期节目中,BTV找来了爱搞事的演员曹金,和倍受年轻人喜爱的京剧名角儿王珮瑜。一个臭名远扬,一个享有清誉,都算是网红,节目组找到他们两人同台,本身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话题度,随意的一些碰撞都可能成为头条新闻。
这期节目开播前两天突然放出来的10几秒拜师视频看来是有心人有意为之,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在开播前大肆炒作,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关注度。那么这次为什么选择这段非常吸人眼球的视频呢?有话题度——借曹金的恶名和瑜老板的清名碰撞一下,只用了14秒的时间就让这个前两期节目从无人过问变得广为人知。
这就是节目组要达到的目的!有了关注度,可以更好的向电视台、向广告商交代。BTV,前面和郭德纲的旧账还没有还清,浙江卫视“袁立事件”的记忆犹新,这种炒作只能让观众更讨厌,作为天资脚下的一家主流电视台,做事要有底线!
再来看看搞事人曹金。这个人在网上是不用介绍了,德云社的叛徒、郭德纲的弃徒,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主(其人其事可以移步刀刀的问答里面看看)。在节目中,曹金的撒娇、抱腿、拜师来的那么突然,以至于让瑜老板无所适从,看来和排练时不一样,剧情的改变是否有阴谋,不得而知,从瑜老板的反应来看是懵的,那曹金和BTV事先知道吗?知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事情发生后怎么借这件事达到利益最大化。(下图:曹金昨天发微头条宣传《传承中国》,下面的评论真是精彩至极)
BTV不用说了,事情炒的越热闹越好,谁敢说没有水手出来两边搅事!那对曹金有什么好处呢?曹金的形象已经无所谓有无了,反正再热的水也不怕烫着,像这种撒娇、抱腿、跪求拜师的事一般大老爷们儿真做不出来,特别是对一个曾经心比天高、桀骜难训的男人来说。可曹金就跪了,还撒娇了,还抱腿了,瞬时让他的网络人气达到最高值,要知道买热搜、上头条是要花大钱的,曹金一分钱没花,还有出场费,顺带“拜”了个名师,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曹金能够这样不顾脸面玩炒作,根本目的还是提升人气。他自从脱离德云社后,反复消费郭德纲,至今人气也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相声说不下去了,票房还不如德云社一个三线演员;演电影更是上映一部扫一次大街。这让任何一个正常的制片、导演、综艺节目都不敢请他(他和BTV关系不一般,BTV和德云社、郭德纲的关系也不“一般”)——这一跪跪出了他人生的新高度!
最后再看无辜受害人王佩瑜。从视频来看,瑜老板当时是懵的,当曹金跪拜在脚下,“这是哪出戏?怎么会有这么死乞白赖的人?”她的内心是拒绝的,是崩溃的,当曹金紧紧抱着她的腿不放的时候她慌了,只好暂且应允了
瑜老板也没有想到这事这么快被某些有心人散发的网上,而且还发酵的这么快,给她带来的负面言论也是铺天盖地,很多好心的网友提醒她“收徒要慎重”、“不要乱开发票”等等。瑜老板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第一时间发微博澄清事实“没有收徒,只是节目效果需要”。
瑜老板作为当代京剧名角儿,一直穿走于各种舞台和媒体,不遗余力地传承和推广我们的京剧艺术,经常和一些歌手搭档演唱流行歌曲或戏曲,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我们的国粹。这一次受BTV邀请参与《传承中国》节目,谁知戏还没有开播就被人给摆了一道,节目热度提升了,宣传京剧的目的也达到了,但因为曹金拜师的闹剧让她在众多粉丝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她们无法接受自己喜爱的瑜老板会和曹金这类人搅和在一起,担心她因此毁了半辈子的清誉。
只有真爱,才会在意!瑜老板,为了宣传京剧,您劳苦功高,虽然这次拜师是儿戏,但还是要警惕不要再被别人利用,有损自己的名望!
以上就是京剧珠帘寨全剧情介绍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