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剧情无码番号链接,通讯兵是干什么的?
通信兵 〔通讯兵〕 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专业兵种。一般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分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畅通的通信联络;进行无线电通信干扰和反干扰;组织实施海区观通、航空兵导航勤务和野战军邮勤务。通信兵对保障军队指挥和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大作用。 通信兵是随着战争的出现,为适应军队作战指挥的需要而逐渐成为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指挥军队作战的通信工具有旗、鼓、角、金等,并配有专司击鼓、鸣金、挥旗、传令的人员,还建有烽火台、驿站等通信设施,利用烟、火、鼓声、快马等以接力的方式进行远距离通信。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军队中逐渐有了电信装备,组建了通信分队。俄国军队于 1851年组建电报连,1899年组建无线电通信队。美国军队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了通信兵。英国军队的通信兵部队原属工程兵建制,1920年成为独立的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27年创建时就组建了有线电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分队,1931年1月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队,1934年1月中央军委成立了通信联络局,并逐渐在各部队组建了通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信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健全了各级领导机构,扩建了部队。 现代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通信兵建设,在各军种、兵种中都编有通信兵。 各国陆军的军以上部队中通常编有通信团或旅,步兵师、团、营、连中通常编有通信营、连、排、班,并且在军、师、团各级司令部中设有通信业务部门。
俄国十月革命感人故事?
“1917年俄历10月25日,伟大的十月革命爆发了。盼望已久的大革命终于到来,任辅臣激动不已。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他组织全矿区近2000名华工参加红军,编入第三军第二十九步兵师,命名为中国团,番号为二二五团。任辅臣任团长,布尔什维克党组织派来一位红军干部任政委。”
任辅臣率领中国团没有辜负苏维埃中央授予的“红鹰团”称号,在苏维埃共和国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紧急时刻,中国团作为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而被派到最关键、最艰难的战斗中去担任主力,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中国团以作战勇敢、不怕死、敢肉搏而闻名,成为东部战区最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一支英雄部队。
堪称完美的巴巴罗萨计划到底是失误在哪里?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德军突袭苏联的行动代号,该计划于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一开始的名字叫做“奥托计划”,后来在1940年底的时候被改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计划的制定者就是著名的德军将领保卢斯,这哥们后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这个计划的准确执行时间应该是: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也就是从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莫斯科保卫战打完结束。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左右,当苏联人还在熟睡的时候,希特勒发起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突袭苏联。
德国人出动了550万大军、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当时德国的进攻目标是:快速的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以及基辅,从而彻底的击溃苏联方面。
不过最终这个“闪电战”计划变成了持久战、苏联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举击溃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也随之宣告破产了。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二战中,德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跑去进攻苏联呢?目前历史上公认二战的全面爆发是因为德国进攻波兰造成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人集中了55个师、上千辆坦克、上千架飞机闪电突袭波兰;几乎在同时英法对德宣战,从而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德军官在波兰会师不过对于这个论断,我个人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和看法。其实当时并不是德国一家入侵了波兰,在德国入侵波兰的同时,苏联方面也入侵了波兰。按照史实来看的话——苏联人占领波兰的地盘比德国人还多一点。
其实就在苏联和德国攻占波兰的前8天,1939年8月23日,苏德之间签订了一个让全世界都极度震惊的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的一部分以及芬兰都属于苏联的“影响范围”。苏联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入侵波兰以及后来的苏芬战争都是按照这个条约执行的。
德国人在攻占了波兰的大约一半的地盘以后,开始挥师中殴以及西殴了。
从此以后,德国人的铁蹄、德国人的闪电战将席卷整个欧洲。1940年开始,德国人把闪电战发挥到了极致,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迅速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数百万法军在几乎没有什么坚决抵抗的状态下,就投降了——1940年6月22日,法国被德国攻占。这里顺便说一句:大家都知道此时发生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40万联军,其中有30多万人平安的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往了英国本土。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有几个让世界震惊的地方:一是,当时几十万英法联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前面是波浪滔天的大海,后面是德国数十万的坦克集群。可是希特勒居然没有对这几十万英法联军发起进攻、居然让他们从容地撤到了英国——这在历史上让人是极度看不懂的。二是,英国人当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决心和纪律性也让全世界人刮目相看,例如:士兵先撤、领导后撤,最后撤退的是英军最高统帅;英军当时是排着整齐的队伍撤退的,丝毫没有慌乱;三是,当时英国人为了尽可能多地撤退、尽可能多的救人,居然下达了放弃一切物资的决定。很多士兵都是戴着钢盔、穿着短裤上船的,把多余的一切都扔了。英国的很多王室成员都亲自开着自己家的游艇来帮助士兵撤退等等。还有一个有点感人的地方,大概有5万法军主动留下来断后。法国人给出的解释是:英军是来帮助我们抗击德国人的,我们应该留下来为你们的撤退做出必要的牺牲。总之一句话,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人展现出来的团结、纪律性以及决心都是让很多人比较敬佩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法国投降以后、英国远征军撤回英国以后。此时此刻,整个欧洲大陆上也就剩下两个国家尚可一战了——英国和苏联。那么为什么当时苏联在没有完全搞定英国的情况下,希特勒又要去进攻苏联呢?其实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德国根本就没有办法拿下英国或者逼迫英国投降。二战中德国最强大的是陆军,可是欧洲大陆与英国本土并不相连——中间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德国人要想打败英国没啥好办法,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让英国主动投降;二是,把英国彻底打服。当时希特勒采取了各种办法来诱降英国,可是丘吉尔的答复很简单:在这个至暗时刻,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丘吉尔的有一段演讲估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知道: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间战斗,我们将在山丘上战斗……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本土,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绝不投降。总之一句话,希特勒想劝降英国,不过丘吉尔的回复就是:我们将战斗到底。
那么德军要想攻占英国本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从英吉利海峡过去直接登陆英国本土才行。可是德国是一战战败国,海军被严厉的制裁了,一直到二战结束的时候:德国的海军都不咋地。
海军这个东西跟陆军不一样,根本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发展起来的。海军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行的,正所谓:百年海军。
希特勒后来对英国发起了“海狮计划”,也就是通过战略轰炸来逼迫英国人投降。
可是在接下来的不列颠空战中让希特勒大失所望,英国的皇家空军的战斗力、英国人的团结和无畏;甚至出现了英军的战机比德国人还要厉害很多,这造成德国空军的重大损失。
其中德国损失了好几千名专业的飞行员,这让德国人感到:根本无法取得空战的胜利。当德国人轰炸伦敦的时候,英国人居然也发起了对柏林的轰炸,这让希特勒极度的恐慌。
1940年9月17日,希特勒无奈地宣布:推迟“海狮计划”。
此时的德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就停战、要么就去进攻苏联,打下苏联以后再逼迫英国人投降。当时停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攻打苏联一条路可走了。
第二个原因:苏芬战争让苏联彻底地暴露了
一开始的时候,苏联军队在希特勒的心中那应该是非常厉害的、战斗力非常强悍的。可是一场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让希特勒坚定地认为:苏联军队原来就这个破样子。
1939年11月30日,苏联方面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苏芬战争全面爆发了。这场战争在苏联方面看来应该是毫无悬念的,芬兰当时国家的总人口才200万不到、军队总人数才十几万人、武器装备又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苏联、让整个世界都大跌眼镜了。芬兰人奋起反抗、不死不休的反击、利用一切手段来反击苏联的入侵。
很多芬兰人祖孙三代都上了前线、很多芬兰妇女也上了前线,在冰天雪地中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场战争中芬兰的“雪橇大军”以及“鸡尾酒”大军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场战争中,苏联先后投入了100多万的军队,打了三个多月,直接被芬兰人歼灭的苏军就达到了40万人左右。
可最终由于双方实力差距过大,芬兰还是战败了。其实芬兰战败还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英法两国见死不救、实行了可怕的“绥靖政策”。
可是在这场战争中苏军的表现让全世界都表示无语,例如:战斗力严重不足、指挥混乱、空军落后、后勤不足等等问题暴露无遗。
这些问题希特勒都看在了眼里,他坚定地认为:苏军完全是不堪一击的存在。
总结一下希特勒决定进攻苏联的原因大概有二个:一是,英国是打不下来的,希特勒要么只能停战、要么就去进攻苏联逼迫英国投降;二是,苏芬战争中,苏联的表现让希特勒认为:拿下苏联一点都不难。
堪称完美的“巴巴罗萨计划”到底是失误在哪里?“巴巴罗萨计划”一开始实行的时候堪称有一个完美的开局。
苏、德战争开战的第一天,苏联人就有1200架战机被摧毁,其中800架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在了跑道上。德国人的三个集团军群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分别往苏联境内突进了50公里以上。
基辅战役苏军直接被俘66万人苏、德战争开战的头四个月里,苏联损失兵力在300万人以上,武器装备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苏联方面大约有:坦克与自行火炮15601辆,各种火炮70574门,作战飞机7237架被德军彻底摧毁。
很多人会问为啥苏联一开始的表现怎么会如此的不堪呢?其实有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二战之前,斯大林在苏军内部开展了近乎疯狂地“清洗”运动;苏联能打仗、会打仗的指挥官几乎都被斯大林送走了,要么去了西伯利亚、要么去了天堂。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军队内部最骇人听闻的自己人干自己人的事情了。
二是,斯大林从始至终都坚定地认为:德国人不会突然进攻苏联的。其实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苏联方面已经得到了各种确切的情报,甚至把德国进攻苏联的准确时间都报给了斯大林了,可是斯大林就是不相信。
没办法,当时斯大林就是苏联、苏联就是斯大林——他不相信有啥办法呢?
当然了,德军的实力、战术、军事装备水平也是不错的。在这三个原因的加持之下,德军在苏德战争开战之初那就是完全吊打苏联人了。
那么为啥后来的巴巴罗萨计划又失败了呢?该计划有三个方面的巨大失误:
第一个失误:进攻的时间被推迟了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预计:德国人应该是在4月份,最迟5月份就要进攻苏联的。可是中间出现了一个意外:德国人的“好队友”意大利拖了德军的后腿。从而导致希特勒不得不推迟进攻时间,因为自己的装甲部队被派往了中南欧 。
当时意大利跑去侵略希腊,结果被希腊给打得找不着北了,差一点反击到意大利了;另外南斯拉夫发生事变,把亲德的势力赶下台了。
这样一来,希特勒不得不派出自己的装甲部队去收拾残局。先是把南斯拉夫打投降,又把希腊打投降。
在两件事情的牵扯之下,德军进攻苏联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德军打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那严寒的冬季也就到来了,零下40度的气温成为了德军的噩梦。
第二个失误:德国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导致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
按照希特勒在战前的预想:德国人进攻苏联最多三个月也就搞定了,只要拿下了莫斯科的话,苏联人也就会选择投降了。
可是希特勒低估了苏联人的实力,虽然苏军的战斗力不行、虽然苏军在开战之初的时候损失惨重。可是苏联有三个巨大的优势:
一是,苏联足够大、战略纵深足够深;德军的“闪电战”碰到了苏联的庞大国土,这就有点问题了。
二是,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超强,打死100万再上100万、反正最后就是拿人硬填——男人不够了,女人、老人也可以上。
三是,苏联的道路情况那是一塌糊涂的存在,这给希特勒的装甲集群的突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德国指挥官曾经说过,我们的士兵和坦克没有和敌人作战,而是天天在和淤泥作战。
当德国人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冬季到来了、苏联人也准备好了。可是此时的德军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居然只有单衣、没有棉衣,这一下算是彻底的完了——德军再厉害,血肉之躯也是扛不住酷寒的。
按道理说,德军只要继续换上冬装就可以了,可是德军统帅部根本就没有安排做棉衣。希特勒坚定地认为:德军没有必要穿棉衣,因为在冬季来之前——苏联已经投降了。这一下直接让德军的战斗力陷入到了谷底了。
另外当时德军的坦克部队也没有准备防冻液、没有准备防滑链等等装备,这也就无法有效地战斗了。
第三个失误就是:希特勒没有想到美国人居然会参战、居然开始大量地援助苏联
美国人早在1940年的时候,罗斯福就签订了《租界法案》开始对外进行援助了。不过一开始援助的主要对象是英国,并没有积极地援助苏联。
可是随着德国人进攻苏联之后,美国和英国开始大力援助苏联了。很多人说:美国人援助苏联的是在1941年12月8日,美国人参战以后才进行的——此时苏联人已经在莫斯科反攻了。
这种说法是不太准确的,美国人在苏德战争一爆发的时候就开始大量援助苏联了,英国人也积极跟进了。
美国人在二战期间给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例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 22800辆、运输车501660辆、铁路车辆: 13041辆、高炮上万门;另外还有钢材 2589766吨、铝: 26110吨、石油: 2622357吨、舰艇672艘……
以上这些援助物资,起码有10%是在美国人参战之前、苏联人在莫斯科保卫战反攻之前到达的苏联国内。
最终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标志就是:莫斯科没有被德军攻下,自己还伤亡惨重;苏联方面还在莫斯科发动了反攻。苏德战争从此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苏联人总体上稳住了阵脚。
总结一下,德国人的“巴巴罗萨计划”失误在了三个方面:一时间,进攻苏联的时间被推迟了,导致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苏联严寒的天气到来了。二是,希特勒过高的估计了德军的实力、过低的估计了苏军的战争潜力和反击决心;从而导致后勤不足,折戟在了莫斯科。三是,英美大量的援助苏联,这是德国人没有想到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苏德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了。预备役部队什么意思?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简称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预备役部队以少数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为基础,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一编制组建,属于人民解放军序列。平时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进行军事训练,努力提高军事素质和快速动员能力,必要时可按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
士兵预备役分2类:
第一类,包括基干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28岁以下的退伍士兵与军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类,包括普通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18~35岁的男性公民。
1998年12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
(一)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二)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三)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
(一)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
(二)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
预备役士兵达到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退出预备役。
军官预备役包括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退伍士兵、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和经过军事训练考试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以及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类预备役军官,按照规定服预备役已满最高年龄者,即退出预备役。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预备役人员按地区编组,配有武器装备,对训练时间、训练内容、战时任务及其隶属关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预备役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战时能够迅速成建制地转化为现役部队,参加作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组建预备役部队视为增强军队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
有哪些部队被全歼后又重新组建并延用番号的?
美陆军第106步兵师在1944年末的突出部战役中首当其冲,三个团中的两个(第422、423步兵团级战斗队)被合围歼灭,然而此师随即又补充了2个团(第3、第159步兵团)继续作战。不过第422和423团级战斗队番号没有恢复。
什么叫成建制?
李云龙准备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下的第一道紧急命令,是让团部骑兵通讯班通知各营、连“归还建制”,因为这些部队正在分散活动独立打击日伪,并不在团部的直接指挥之下,这种情况军事术语上简称为“归建”,所以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部队的“建制”。
某个国家的军队首先要有“编制”,它是指编组士兵等作战人员的方式,并且根据各自情况其“编制”也不尽相同,比如八路军一个营普遍编有400到500人左右,而日军的一个满编大队的编制有1089人;国军一个甲种师编制是11000人左右,而日军1942年以后出现的“甲种师团”编制在18000人以上。
而“建制”则是指军队按照“编制”形成组织体系和隶属关系的总称,可以理解为“建立各种编制”。一方面,是各支军队的作战单位员额编制并不统一,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和组织名称也有区别,对这样由各支军队自己”建立起来的体制和编制”,统称为“建制”。比如鬼子甲种师团的一个满编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另有机枪中队和运输中队各一)、而八路军的一个营一般只辖三个步兵连。
抗战时期国军精锐部队的营级单位,普遍在三个步兵连之外还辖有一个机炮连,所以双方虽然一个连(中队)的“编制”差不许多,都在100来人,但是建制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各支军队的装备水平、辎重能力和作战理念是不同的。再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初采用的“纵队”、国军采用的“整编师”等作战单位番号,虽然后来统一恢复成为“军”级编制,但显然“建制”是不同的。
以华东野战军为例,由于是华中和山东两支野战军合编而成,早期各纵队既有下辖三个师的,也有下辖三个旅的,各纵队直接受野司指挥(直到1948年11月才全军统一编制)。而国军的整编师在大规模作战时,会组成兵团级单位,比如汤恩伯第一兵团隶属于徐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所”指挥,兵团下辖七个整编师,他又把其中的整74、整25、整83共三个整编师组成“纵队”,这都属于“建制”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是“成建制”呢?就是某个建制级别按制度下辖的所有作战与后勤单位的全称,一般来说,专指主要作战单位“一个都不能少”。比如孟良崮战役,整83师的一个团拨给了整74师指挥,那么它的建制在战后就已经不全了,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其正规的建制称谓应该是:整编第83师(欠一团),当然,该师可以在后面重建这个团,但需要时间。
可以发现,“编制”作为名词多指非战时情况下,而“建制”更接近动名词,主要用于战时条件下,部队会根据实际需要和战场情况调整“建制”,比如增加或者减少配属单位、特种兵分队的数量等等。日军的“支队”建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因为它的兵力兵器是没有固定“编制”的,少的只辖几个步兵中队几百人(比如冈崎支队),多的辖数个联队上万人(比如波田支队)。
在战役战斗中,部队的建制被打乱是非常危险的,这将意味着指挥机关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号令所属各部,师找不到团,团找不到营,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楚云飞的晋绥军第358团“编制”是三个步兵营加一个炮营,准备围剿黑云寨时,由于一营和炮营被李云龙在大孤镇“关了禁闭”,团部已经不能有效进行指挥,所以当时358团就是“建制不全”。
而“成建制”放下武器或者被消灭,更是一支部队的灾难,因为各级组织单位和岗位军官都不存在了,也就是“全军覆灭”的基本条件。成建制覆亡的部队,大多数情况下干脆会被取消部队番号。即便重建也难以再形成原来的战斗力,毕竟骨干不在、“军魂”不再延续了。
比如整74师在孟良崮被“成建制”消灭后(三个主力整编旅都在战场上),虽然迅速以留在后方的炮兵、新兵团等单位进行了重建,但是战斗力再不复昔日所谓“五大主力”的水平了,基本沦为二流部队。1944年方先觉的第10军在衡阳也是成建制放下武器,虽然两个月后在重庆重建,但也不再有“泰山军”的精气神了。
淮海战役中两支起义部队都不是“成建制”脱离敌营的,张克侠何基沣所属的“第三绥靖区”下辖两个军四个师,其中第77军两个师完全起义,而第59军只有一个半师带出来(两个军总共起义23000余人);廖运周第110师满编是三个团8000余人,但有一个团被留在85军军部做预备队,所以成功起义的只有两个团5000余人,都属于建制不全。
以上就是家庭剧情无码番号链接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