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求生之路死亡丧钟剧情

人人都说宁国府里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没见贾珍与同僚上朝面君,贾政倒是好好做官,秦可卿临死托梦给王熙凤说不久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戴权给贾蓉捐一个五品龙禁卫的美差,他们纷纷来到贾府祭奠秦可卿。秦可卿因与贾珍有私情被发现,再加上元春封妃在即。...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求生之路死亡丧钟剧情,以及和求生之路死亡丧钟剧情相关的内容!

求生之路死亡丧钟剧情,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想表达什么?

谢邀!

秦可卿葬礼如此风光大,作者要表达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贾府实力犹存。

贾府赫赫扬扬将近百年,到了贾敬,贾赦和贾政这一代,已有没落的迹象。贾敬跑到郊外修道去了,他儿子贾珍爱干嘛干嘛,弄得宁国府乌烟瘴气,人人都说宁国府里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

贾珍袭了个三品将军的闲职,没见贾珍与同僚上朝面君,只见他与一帮纨绔子弟喝酒赌博。

贾赦也不好好做官,就知道和小老婆喝酒。

贾政倒是好好做官,可是他不是做官的材料,做了好些年官,才升了半级。

贾府的第三代没有一个出色的。外人都传贾府萧条了。

冷子兴就和贾雨村说“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秦可卿葬礼,四王亲自前来路祭,八位公爵派人来参加葬礼,众多侯爵,伯爵,以及众多当朝大臣前来捧场,“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秦可卿葬礼,让人们对贾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贾府虎威犹存。

第二,元春即将封妃,大家趋炎附势。

秦可卿临死托梦给王熙凤说不久还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这个喜事就是元春即将封妃。

元春将封妃,宫里的太监最先知道。戴权是大明宫內相,他“先备了祭礼遣人抬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戴权给贾蓉捐一个五品龙禁卫的美差。

戴权到荣国府释放了一个信号,贾家在宫里的姑娘要飞黄腾达了。官场那些官员都是嗅觉灵敏的滑头。他们纷纷来到贾府祭奠秦可卿,与贾府套近乎,以便日后互相提携。

第三,贾珍对秦可卿心存愧意。

秦可卿因与贾珍有私情被发现,而自缢身亡。贾珍心存愧疚,所以肆意奢华,大把大把地花银子,以图心安。

关于第三点,许多人做过解释,润杨不再赘言。

贾家虽然不似以前风光,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再加上元春封妃在即,秦可卿葬礼来了许多达官显贵,王孙公子,王妃,公主诰命夫人。更有贾珍肆意奢华,尽他所能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

一场葬礼,反应了官场世故,人情炼达,以及家庭丑事。

润杨阆苑恭候您多时了!欢迎关注转发!欢迎留言探讨!

权游中龙妈为什么要屠君临城?

权游第八季第五集一经播出,网友们纷纷喊话:龙妈黑化了!!!

要说第四集中,龙妈和瑟曦展开谈判,很多人还在质疑龙妈的战斗力,吐槽“瑟曦何不趁势追击,趁着龙妈的援军未到,把龙妈和无垢者军团一锅端了”。

事实证明,龙妈的实力不容小觑。这一集,龙妈以绝对的实力碾压瑟曦。而龙妈仅剩的那一条龙卓耿,更是将超强战斗机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那么,百姓都敲钟投降了,龙妈为什么还要屠城呢?

旧恨新仇,不断失去,龙妈也疯狂

前有兰尼斯特家族的背叛,弑君者手刃疯王,坦格利安家族流落海外。近有攸伦海上偷袭、雷哥致死;以及君临城外,侍女弥桑黛被当面斩杀。龙妈做出了和谈的努力,却一再失去自己最亲近的龙和人。

早在捉鬼小分队的行动中,龙妈为了救雪诺,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龙孩子韦赛利昂。在人鬼大战中,一路以来一直守护着她的大熊死去,龙妈失去了最为忠诚的部下,她的多斯拉克人和无垢者亦死伤惨重。旧的伤痛还未修复,雷哥之死再添新伤。旧恨新仇交织泛滥,她的心理防线被一点点击溃。或许弥桑黛在谈判中被处决,便是压倒龙妈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她转身而去时,她已决定要为自己的所爱所信复仇。

爱人与民心何在?疯王血统与权力的驱动

此前,龙妈秉承着军师小恶魔的民心政策,决心当个救国救民的好女王。然而,龙妈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似乎并未收获她所想要的绝对拥护和民心。她率部北上攻打异鬼,大战之前不被北境民众认可,珊莎始终不愿低头对其俯首称臣。异鬼溃败,杀死夜王的二丫被认拿下首功,御龙杀敌的雪诺也受到拥戴,带领亲兵抵死付出的龙妈却在庆功宴上被晾在一旁。

更为要命的是,龙妈所爱的雪诺爆出了真实身份,不是北境私生子,而是自己亲哥哥雷加与莱安娜史塔克的儿子,自己的亲侄子,排位更靠前的铁王座合法继承人。这一点让龙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可惜雪诺没有听从她的要求,将自己的身世告知了二丫和珊莎。消息扩散,以致龙妈的情报总管瓦里斯生了异心。而亲姑侄的身份,也让爱人雪诺不似从前。

既然得不到真正而长久的爱戴,既然一直都在失去,龙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完成她父亲疯王的遗愿,火烧君临,毁灭红堡。别忘了,龙妈对待不投降的山姆父亲和弟弟,以及背叛者瓦里斯,毫不手软。而君临城的钟声,在龙妈听来,或许不是投降,而是疯王父亲的召唤,是弥桑黛临终所说的“龙焰”,是兰尼斯家族的丧钟。

编剧最终的选择:男性为王

《权利的游戏》播了八季,我们看到了在权利的斗争中不断进化的女人们:龙妈、瑟曦、珊莎、二丫……

剧已至此,编剧最终还是倾向回归传统的权利象征——男性权利。不管是龙妈还是瑟曦哪一方获胜,铁王座都可能落入女性之手。而维斯特洛人,或许从骨子里还是更愿意让男性坐拥铁王座。所以,瑟曦败了后,龙妈要疯狂屠城,走下神坛,让雪诺顺理成章地踏上铁王座。

吕不韦为何要把大阴人嫪毐献给秦始皇母亲赵姬?

大阴人嫪毐(lào ǎi)实际上就是吕不韦的一个政治工具,吕不韦用他来将秦始皇赢政的母亲赵姬牢牢的控制在自己身边,从而达到长久把持朝政的目的。

吕不韦只有一个极具头脑的“政治商人”。他在早年便将宝压在了秦王儿子秦异人的身上,而此时的他并没有成为太子,而且还是以质子的身份在赵国做人质。秦孝文王继位三天之后便死了,立储成为了最大的麻烦。秦孝文王的发妻没有子嗣,异人的母亲夏姬却并不讨秦孝文王的喜欢,但在吕不韦多方的努力之下,终于使得秦异人坐上了秦王宝座,他就是秦庄襄王。

吕不韦因此成为了大功臣,秦异人继位之后将他封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之前就将自己的爱妾赵姬包装好之后送给了秦异人,秦异人将其娶为嫔妃。

吕不韦成为相国之后,也为是权极一时,被秦异人允许可以随便进入王宫汇报工作,期间很容易遇到自己的“老相好”赵姬。据《史记》记载,赵姬本性赢荡,时常欲求不满。秦异人身为一国之君,既要处理政务,而且还要将仅有的精力分割给后宫若干嫔妃,赵姬自然是难以按耐寂寞。所以,她和吕不韦旧情复燃,时常有通奸的事情发生。

赵姬在嫁给秦异人之后,生下了一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赢政。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吕不韦是赢政的生身父亲”,也便是基于这一种说法。

秦异人死后,赢政继位,但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青年却是一个极具报复的君王,吕不韦是借助着先帝秦异人的扶持才坐上了相国的位置。但是在赢政眼中,吕不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作用。吕不韦很是慌张,急需更多政治资源,他将眼光瞅准了皇太后赵姬。

此时的吕不韦人老体衰、精力有限,日渐感觉无法满足赵姬的欲求,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失去赵姬的这一份政治力量,也不想因为自己和赵姬关系东窗事发而受到牵连,于是吕不韦送上儿大阴人嫪毐。

嫪毐事迹

大阴人嫪毐,一个吕不韦从万千人海之中找到的具有“特殊力量”的人。据《史记》记载,嫪毐“阳物极巨”、“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也就是说,嫪毐可以用阳物使一个桐木轮子移动。吕不韦将嫪毐以宦官的身份献给了送进了后宫,并且成功的替代了吕不韦,成为了赵姬的男宠。

秦王赢政自登基以来,十分勤政,并不过关注后宫的事宜,所以就连嫪毐与赵姬生了两个孩子也并不知晓。嫪毐得宠之后,越发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仅仅是因为他与太后赵姬的私情,嫪毐就被封为长信候,而且有了自己的封地,并且开始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

后来的嫪毐越发胆大,竟然公开在宴会上宣称自己是赢政的“假父”,这件事情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赢政开始对嫪毐下手了。但是嫪毐狗胆包天,决定先发制人,偷走了赵姬的太后玺与赢政的兵符,发动了“蕲年宫事变”。

但是嫪毐严重低估了千古一帝赢政的能力,“蕲年宫事变”被顺利平定,嫪毐窜逃后被抓回来五马分尸,而赵姬是被以“淫乱后宫”为由逐出咸阳,他与嫪毐生下的两个孩子全部被当场摔死。

吕不韦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想要以此将赵姬笼络住,没想到却因为嫪毐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早就对吕不韦不满的赢政以他送嫪毐入宫为由,将其削职罢官,逐回乡里。但是吕不韦整天疑神疑鬼,总感觉赢政回借机处死他,所以服毒自杀。

对于赵姬的评价,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是最完美的描述,那便是:“太后淫不止!”

对鹿晗产生了多大伤害?

在上个周六,终于等来了视频网站更新出的《上海堡垒》,也如愿以偿的看到了这个被观众骂出翔的电影到底有多烂!看过后,我觉得这部电影被吐槽的一点都不冤,导演还是应该回去拍电视剧,整部电影看下来说是“科幻”电影简直有些可笑。而且,我并不认为是鹿晗拖累了整部电影,恰恰是这部电影真的害惨了鹿晗,而且,我反而对鹿晗的好感度倍增。

流量明星的电影冬天来了

这里鹿晗带表着演艺圈的一个群体,就是“流量艺人”,作为一个在某博拥有大几千万的粉丝,任何新闻动态点击率和阅读量都可以破亿的明星,却在大荧幕作品上闪了腰。网友纷纷开骂鹿晗,流量艺人光有颜值没演技,粉丝都是僵尸粉。还有说鹿晗不敬业的,扮演一名士兵还舍不得把他那伪娘头剪一下。骂声此起彼伏,更多的声音都是上升到了一部好的电影就不应该用“流量明星”上,用了他们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试问,让这部电影一闹,接下来的电影,哪个导演还会在大胆启用流量艺人了?更何况,片酬如此高,但也并没有给票房带来什么更多的优势,还被骂,综合考量实在太不划算。

但为什么说我对鹿晗好感度倍增呢?

因为,我发现鹿晗还真是个北京纯爷们!

鹿晗不装,很接地气,也特别实在。他在之前的采访中有说:“不要大家一看到是我演的,大家就觉得是烂片,就不去电影院看了”。

我觉得这句话是一个艺人掏心窝的肺腑之言,他知道大众对自己的定义,但还是很想让自己努力做到最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进步,说实话,我都被他这句话感动到了,很真诚。

正如他官宣和女友关晓彤的恋爱一样,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明知道公布恋情很有可能被脱粉或影响偶像明星的发展,但他还是选择谈一场光明正大的恋爱,这一点我敬他是条汉子!而且,在导演事后发声说自己我错了鹿晗,鹿晗不适合这部电影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没有任何推卸和指责,这一切他都默默的去接受。

结语

《上海堡垒》这部电影的失败,我认为演员这个部分还真不是致命的。看过以后,这部电影无论是剧情,科幻效果,拍摄理念等等都真的是太烂,太不成熟。我觉得反倒是鹿晗被坑的更惨烈一点,这个票房的锅,不应该让鹿晗全背。

渤海国是如何建立的?

这是敝人拙作《图腾海东青》中关于渤海国建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你有用!

高句丽灭亡后,最令唐朝头疼的,莫过于如何消平高句丽遗民的不断造反。当时高句丽故地民众人心不服,屡屡发生叛乱。咸亨四年(公元673年),高句丽余众起事反叛,大批忠于高句丽的靺鞨人也参与到其中。唐朝特派燕山道总管、右领军大将李谨行(粟末靺鞨首领突地稽之子)前往平叛。显然,高句丽故土的靺鞨人对李谨行的粟末靺鞨出身并不感冒,李谨行刚于瓠芦河(今朝鲜洛江中游)之西大破高句丽叛众,很快“高丽引靺鞨”叛众又转去猛攻李谨行妻刘氏所在的奴城(今平壤西北)。为了安抚高句丽故土的遗民及靺鞨族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唐高宗册封时已被虏至内地,任工部尚书的高句丽末代君主高藏为辽东都督,命其重返高句丽。寄望高藏重返故土能安抚当地民众稳定局势。哪知高藏返回高句丽后,竟然暗自勾结靺鞨人谋反。最终事泄而谋不成,高藏被唐朝流放至四川邛州,后来死于贬所。

为彻底杜绝高句丽遗民的反抗,被激怒的唐朝开始大规模向外迁徙高句丽遗民。原高句丽统治民族高句丽人更是此番重点迁徙对象。上至高句丽王公大臣、商旅名流,下至百姓中身强力壮者都被强制迁往内地,唯有少数“弱窭者留安东”。经学者考证高句丽国内生活着高句丽、汉、靺鞨等民族,还有少量契丹人、突厥人、新罗人、百济人。在对唐朝的战争中高句丽军至少战殁20万,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总人口仍有69.7万户,约350万口,其中高句丽人约100万(亦说为110万)。至于被掳往内地的高句丽人数量,学术界认为少则34.5万,多则50余万。后来随着新罗向半岛北部的不断扩张,高句丽南方的小部分人口成了新罗属民,数量约有19万。剩余的高句丽人中,流入突厥至少10万;流入靺鞨及后来渤海国的,亦不少于15万;另有不到2000人流入日本;而能侥幸留居故地的高句丽人仅仅约万余人。

就这样随着高句丽政权的国灭政熄,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从此彻底淡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章、民族起源 第五节

2020-05-19 18:07·折冲万里

唐朝安东都护府

介于靺鞨人长期效命于高句丽并积极参与高句丽遗民的反叛。唐朝特意将靺鞨人中那些具有反唐倾向的激进分子,共约数万人一并掳往内地。虽说不是举族皆迁,但靺鞨各部的上层首领、酋长俱在迁徙之列。如此一来那些留在故土的靺鞨部众因群龙无首,旋即成了一盘散沙,只得听命于唐朝的安东都护府,乖乖臣服在唐朝的统治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朝名将刘仁轨征讨新罗,破其众于七重城,期间刘仁轨曾“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斩获甚众”。这些为唐朝驱使同新罗厮杀的“靺鞨”,就应是原属高句丽后归附唐朝的的靺鞨部众。

作为第三批内迁的靺鞨人,粟末靺鞨、白山靺鞨都曾臣属于高句丽。但白山靺鞨同高句丽的关系更为密切,算得上是高句丽的忠心爪牙。正是因此,白山靺鞨成了唐朝重点防范及迁徙的对象。据《旧唐书》记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除了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外,“泊咄、安居(车)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灭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依照往前惯例,第三批内迁的靺鞨人仍旧被唐朝安置于营州,靺鞨族群中最重要的两个部落粟末部、白山部由是聚于一地。又因此前粟末靺鞨最先迁入营州,且其数量至少有四、五万之众。相比于后来的白山靺鞨,先入为主的粟末靺鞨明显占据了主导优势。于是白山部便逐渐融入到粟末部中,成为广义粟末靺鞨的一部分,机缘之下粟末靺鞨越发壮大。

高适《营州歌》

当时营州(今辽宁朝阳)是唐朝为控制东北地区的契丹、奚、突厥等部族,而倾力打造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为强化管理,唐朝特于营州设立营州都督府。随着大量靺鞨部众不断涌入,营州也成了靺鞨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到武则天时期,营州地区的靺鞨人高达十万以上。注意居于营州的少数民族可不止靺鞨一支民族,尤其在唐朝“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后,营州的管辖范围扩大至契丹、奚两番,契丹、奚两番在营州的地位也逐渐压过靺鞨。学者推测,不计奚人,仅营州辖管的契丹大贺氏联盟就有八个部族,二十万人口,兵甲四万余。若以两番合计,其人数更是要大大超过靺鞨。受此影响,营州城内的靺鞨人被迫抱成一团,早先内属的靺鞨人与新内迁的靺鞨人加速融合。但在另一方面,营州城内的靺鞨人也开始对当地日益强大的契丹集团产生依赖。

武周革唐命后,刚愎自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肆意凌辱治下百姓,激起了包括契丹、靺鞨在内的各族民众强烈不满。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营州所辖的契丹地区发生饥荒,广大百姓生活无著穷困潦倒。可营州都督赵文翙不仅不加赈给反还“视酋长如奴仆”,加之赵文翙此前曾多次侵侮契丹部属,激得契丹民怨沸腾。五月十二日,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趁机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杀了营州都督赵文刿,史称“营州之乱”。表面上看,营州之乱是由营州都督赵文翙的个人原因引起的。但实际上仅凭赵文翙的个人因素,不可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所谓“契丹饥,不加赈给”,“视酋长如奴仆”等,只是叛乱的诱因和导火索。

营州之乱爆发的深层原因,实为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的不满和对李唐正朔的怀念。

其一、得国不正。唐太宗时,唐朝以意气风发、恢弘磅礴的天朝气势,及“爱华夷如一”的开明民族政策,赢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尊崇。唐太宗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被迁徙至营州的契丹、奚、靺鞨等族众,亦因受到唐朝的优抚而感恩戴德。换言之唐朝在北方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是诚心相待交出来的。可靠篡权夺政起家的武周政权因其先天不足,缺乏相应的统治威信和地位。故此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蔑视和反感。后东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曾向武周请求通婚,武则天命淮阳王武延秀前往突厥,娶默啜之女为妃。默啜可汗得知和亲者非李氏皇族,当即拘留了迎亲的武延秀,怒曰:“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又曰:“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随后默啜可汗打着“奉唐伐周”的旗号大举入寇。武周命庐陵王李显统军十万迎战,闻李显亲来,默啜可汗遂退军北还。

其二、民族政策失当。“得国不正,致诸胡不服”,是武周政权与生俱来的缺欠。照理说女皇武则天应当扬长避短,尽力不要去刺激那些心存不敬的少数民族。可事实是武则天更多依赖白色恐怖来维系自身统治,而且这种极端统治方式很快便蔓延至民族关系上。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李唐旧臣因被武周视为异己,遭到一干奸佞酷吏的疯狂迫害。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险被酷吏来俊臣害死。一代名将黑齿常之,竟遭酷吏周兴污蔑而含冤自尽。上行下效,有了朝廷的政策导向,地方自然跟随成风。营州都督赵文翙胆敢肆意妄为,欺凌营州治下诸胡也就不足为怪了!正因武则天的政策失当,完全有悖于唐朝素来奉行的“华夷一体”、“恩惠抚和为主”的民族友好政策,进一步加深了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的敌视。

其三、人才凋零。武则天统治期间,杀人如麻,唐朝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至于被杀害的文武大臣、州牧刺史更是不计其数。程务挺、黑齿常之、王方翼、李孝逸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尽皆惨死于武则天之手。以裴行俭为代表的一批精于国事的文臣也在武周的打压下,或抑郁而终,或潜于府邸不问世事。失去了这些名臣宿将,武周军队的战斗力跌到了唐朝开国以来的冰点。这也是后突厥终能独立复国,李尽忠、孙万荣敢于公然叛乱的重要原因。

契丹人

受以上三点的影响,营州之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这即是契丹人首次称汗。而汗号中的“无上”二字,也充满了对武周政权的极大蔑视。叛军首领孙万荣围还在声讨武周政权的檄文中,公然打出“何不归我庐陵王?(唐中宗李显)”的旗号。

有人认为,契丹叛众既然打出“何不还我庐陵王”的政治旗号,表明了此次叛乱的政治目标就是要恢复唐朝。对于此等观点,笔者不敢认同。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匈奴刘渊还打着兴复汉朝的旗帜哪!刘渊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予以祭祀。但这一切只是为了笼络人心而已,事实上刘渊并没有拥立汉皇后裔为帝,反倒他自己坐上帝位,建立了汉赵政权。同理契丹叛众打出的政治口号,未必就能和其真实的政治目的相对应。不过在对周边各族部众的争取上,契丹叛众提出的政治口号确实取得了显著效果。一句“何不归我庐陵王?”立即唤起了各族百姓对唐朝的无尽怀念与不舍向往。早就不屑也着实不堪武周统治的营州各族百姓群起响应。在民众的支持下,短短十日间,营州叛众便激增至数万。

契丹叛乱

叛军占据营州后斗志高昂,李尽忠以孙万荣为前锋不断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眼见营州乱起,武周政权果断予以全力镇压,但李尽忠着实谋略过人,而武周派来讨伐的将领又多为泛泛之辈不敌李尽忠。于是战事上出现了明显有利于契丹叛众的一边倒态势。八月,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二十八将与契丹战于硖石谷。武周几乎全军覆没,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被契丹叛众俘获。遭遇如此惨败,武则天执意不肯妥协,继续坚持以武力平定叛乱。武则天如此执着也很好理解,营州叛众竟敢打出中兴唐朝的政治口号,彻底把女皇武则天激怒了。

九月,武则天接连下令,“天下囚犯及官民家奴有勇力的,官府给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崤山以东靠近边地各州设置武骑团兵。任命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右拾遗陈子昂为总管府参谋讨伐契丹叛众。还是九月,李尽忠病死,另一首领孙万荣接替其位置。孙万荣是李尽忠妻弟,其先祖孙敖曹原为契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唐初,孙敖曹及其部众附唐,为唐高祖李渊安置在营州城傍边,并授予孙敖曹云麾将军职,行辽州总管。武则天时,继任部落酋长的孙万荣官拜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早年孙万荣曾为侍子入朝为质,深知武周政权虚实。见武周内忧外患,孙万荣与姐夫李尽忠共同商议,敲定了举兵大计。继承李尽忠的位置后,同样极具军事才华的孙万荣尽展其凶悍狡黠之能。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三月十二日,清边道总管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等领兵十七万,与契丹叛众战于东硖石谷。主将王孝杰及所部精兵孤军深入,被孙万荣诱至悬崖绝境,在契丹叛军的围逼下,王孝杰坠崖身亡,所率将士几乎全部战死。

其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将星最为璀璨的时代。即便武周时期,擅长统兵的将帅也比比皆是,可武周政权出于忌惮就是不敢启用。武则天委以重任的都是武氏子弟,各个烂泥不扶上墙,这等无能之辈哪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契丹叛众。武攸宜率军进至渔阳,听说王孝杰所部覆没,军中震惊不敢前进。契丹叛众乘胜侵扰幽州,攻陷城池,劫掠官吏、百姓。武攸宜派兵前往救援但被契丹叛众击败。四月十八日,武则天又命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何迦密领兵进攻契丹。五月初八,再命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与沙吒忠义领兵二十万进攻契丹。武懿宗领兵进至赵州时,听说契丹将领骆务整引数千骑将到冀州,武懿宗当即被吓破了胆,执意要南逃。部下劝谏,敌人没有辎重靠抢掠作给养,我们若屯兵拒守,他们势必瓦解,然后乘机进击可获得成功。但武懿宗哪里肯听,仓皇退守相州,丢弃军用物资和武器甚多。正是武周军的怯懦无能,大大助长了契丹叛众的嚣张气焰及其对武周政权的无比蔑视。为继续恫吓武周,区区几千契丹兵竟敢在赵州城肆无忌惮地屠戮百姓,目的却只为杀人竖威。

女皇武则天原本想借平定营州之乱的机会,让武氏子弟建功立业积蓄些资历,好为日后立为嗣君铺平道路。可是武氏子弟的表现庸劣怯懦、碌碌无能,实在让人大失所望,同时也被天下耻为笑柄。女皇武则天也意识到武氏子弟才智平庸,不足托以后事。而唐朝依旧是人心所向,天下各族百姓犹对李氏皇统望盼不止。受此影响,武则天的立嗣态度发生转变。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决意顺从民心,还皇统于李氏,重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

但对那些公然对抗自己,并宣称要恢复唐朝正朔的契丹叛众,武则天发下毒誓定要将他们铲除尽净。任凭叛众如何气焰嚣张猖狂对抗,冷酷铁血的武则天始终不曾被吓住。面对己方的节节失利,武则天没有乱了阵脚,而是继续以钢铁般的意志调配全国力量进剿平叛。为了平定叛乱,一向心高气傲的武则天不惜放低姿态求助于突厥人。原来此前臣服于己的突厥人发动叛乱,重据漠北后建立了后东突厥汗国,但一直不得武周承认。为了换取后东突厥汗国相助,武则天甘愿承认后东突厥汗国的合法性,又向其移交河曲六州突厥降户,以及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等物资。此外为了孤立及分化契丹叛众,武则天又着力拉拢同样参与到叛乱的营州靺鞨人。就这样因着历史的机缘,营州之乱中原本只是配角的靺鞨人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与此同时在纷飞战火中,一个崭新民族也从营州靺鞨人中悄然诞生。

女皇武则天

营州之乱爆发后,营州的靺鞨人参与了叛乱并分成两部,分别由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统领。乞乞仲象所部靺鞨,主要是高句丽灭亡后内迁至营州的靺鞨人。虽以粟末靺鞨为主,但融合了白山靺鞨等其它靺鞨部族。所以《旧唐书》在标明其靺鞨族属的同时,称其为“高丽别种”,而《新唐书》亦将其称为“高丽余种”。自高句丽灭亡后,乞乞仲象所部靺鞨迁至营州已近三十年,但新旧唐书并没有将其笼统地称为靺鞨。就是为了将这些被称为“高丽别种”的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和乞四比羽率领的另一部靺鞨分别开来。因为在唐朝及新旧唐书的作者看来,只有乞四比羽率领的靺鞨部众才是营州靺鞨根正苗红的正统主流。他们是隋末唐初是主动归附内地的粟末靺鞨部众。为示区别,新旧唐书特别将其简称为靺鞨、靺鞨酋。

唐代武士

营州之乱爆发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分率所部靺鞨,亡命“东奔”渡过辽水,并在不远的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又称忽汗河)地区,“阻奥娄河,树壁自固”。说白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两部是在割据自保,同时静观时局变化。后来受孙万荣“何不还我庐陵王”政治口号的感召,两部靺鞨全都附和参加了叛乱,乞乞仲象还被叛军授大舍利衔。别看营州的契丹、奚两番,还有靺鞨部众都参与了营州之乱,但契丹叛众才是叛乱的核心兼骨干,靺鞨不过帮凶而已。正因如此为了分化敌人,武则天罕见地采取了怀柔政策,赦免了营州靺鞨的附逆之罪,并册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然而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出于对唐朝正朔的情感,拒不受命,坚决站在了武周的对立面上。而靺鞨酋长乞乞仲象或是因为没有决定权,或是因为态度暧昧,也没有做出明确表态。不成想他这一丝犹豫就惹来了大祸。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周联合后东突厥汗国平定营州之乱。叛军首领孙万荣无处可逃被部下斩杀,传首东都洛阳。平叛后,武周政权对曾参与叛乱的各族百姓予以残酷屠戮和疯狂报复。武懿宗狠毒至极竟要将被叛军胁从的各族百姓“生剐取其胆”,并奏请朝廷“(凡)河北百姓从贼者尽(灭)族之”。面对疯狂的反攻倒算,营州靺鞨自知难免其祸立即开逃。乞乞仲象、乞四比羽二人各率所部分别东奔,武周哪肯轻易放过这些曾打出“反武”旗号的靺鞨叛众。在宰相狄仁杰的建议下,武则天大胆启用投降的原契丹叛军将领李楷固和骆务整。不仅免其死罪,还“授其官爵,委以专征”,令二将率军追缴叛众余孽。李楷固、骆务整感激涕零,立誓报效朝廷。果不负女皇厚望,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很快便将契丹余党“悉平之”并“献俘于含枢殿”。武则天喜出望外,特赐李楷固武氏姓。

唐代契丹

当时营州城的粟末靺鞨已经东渡辽水,正向东北方向狂奔。急于再表忠心的李楷固又向武则天请命,清剿这些曾附从契丹叛众的营州靺鞨。武则天当即允之,李楷固遂与中郎将索仇引军追剿。一方面,李楷固率部紧紧追杀不放,另一方面,靺鞨酋长乞乞仲象又在奔亡途中病故。当此危急时刻,乞乞仲象之子大柞荣接任首领率部众继续向东奔逃。于是便出现了《旧唐书·渤海靺鞨列传》所记载的一幕,“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大祚荣和乞四比羽是各率部众分头逃亡,且两部相距也不算太远。李楷固引兵追至后,决意集中兵力将两部靺鞨逐个消灭。又因靺鞨酋长乞四比羽曾顽固地坚持“拥唐反武”,李楷固便将乞四比羽列为首先剿灭的目标。李楷固不愧是一员虎将,出兵不到一个月便击溃了乞四比羽的部众,斩杀了乞四比羽,献其首级于朝廷。但乞四比羽剩下的残众大都转去投奔了大祚荣。

唐朝军队

消灭乞四比羽后,李楷固马不停蹄率兵又杀向了大祚荣。一路上的顺风顺水,多少让李楷固有些轻敌大意,觉得一鼓作气消灭大祚荣理应不是什么问题。可李多祚万万没有想到,与他对战的大祚荣竟会是个十分厉害的对手。别看初掌部族大权的大祚荣尚很年轻,但他却有着超过自身年龄的沉稳和干练,而且非常善于用兵。大祚荣深知部众已经疲于奔命,如果继续一味逃亡只会自取死路,只有打退追击的武周军才能真正脱离险境。况且在兼并乞四比羽的部众后,大祚荣的实力得到一定提升,这也让大祚荣下定决心迎战咄咄逼人的李楷固。

大祚荣

根据《旧唐书》记载,“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这里的“高丽”指的是乞乞仲象、大祚荣父子所统领原属高句丽的各部靺鞨,又称“高丽别种”。而“靺鞨”则是指原由乞四比羽统领历来效忠于唐朝,也就是根正苗红的正统靺鞨。部分学者认为,此处的“高丽”应当指的是高句丽遗民,笔者对此不予认同。因为不同于只聚居于营州的靺鞨。唐朝为了打散高句丽遗民的势力,将其内迁后特意分散于各地。而且众多文献中关于高句丽人徙入营州的记载有且仅有一次。所以迁居于营州的高句丽遗民绝不会比营州的靺鞨人多。可以肯定,即便营州的高句丽遗民亦随大祚荣一起出逃,其人数及所其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小的。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为反击李楷固的疯狂追杀,大祚荣于武周军必经之路天门岭(今辉发河与浑江的分水岭)精心设下埋伏。骄纵大意的李楷固未有防备,突遭伏击。武周军试图反击但天门岭地形复杂,而大祚荣又组织部众据险而攻。处于劣势的武周军终究不敌,几乎全军覆没,武周军主将李楷固仅以身免仓皇逃回。天门岭之战的胜利,即让大祚荣及其部众摆脱了遭敌歼灭的厄运,同时也让大祚荣获得了,原唐属靺鞨和原高句丽属靺鞨的共同拥戴和认可,奠定了其统领粟末靺鞨的执政地位。除此之外,后东突厥汗国复与武周政权反目。一时间突厥兵再度大举入寇攻城陷地,一度占据了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刚被武周镇压下去的契丹族、奚两番,乘机投靠了后东突厥汗国。受此影响,武周政权北部边疆的安全形势骤然紧张,而且由内地通往东北地区的陆路交通也被阻绝。因着“王师道绝,不克讨”,武周政权就是有心再战,也无法出兵进讨了,大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

武周疆域图

还是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已经无需担再忧武周征讨的大祚荣从容建立了政权。为了彰显身份的尊贵,大祚荣自创其姓大氏,其全名亦由祚荣改为大祚荣。又因其父乞乞仲象曾受封为震国公,大祚荣由是自号震国王。并于东牟山(今吉林敦化敖东)筑城定都,这个最初的都城后来被称为“旧国”。而这个震国政权,即日后赫赫有名的“海东盛国”渤海国。

诸葛亮多次北伐?

夷陵之战后,三国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且是以北强南弱的形势存在的。

北方的曹魏强大,不仅仅强在突骑纵横天下,而是强在经济。曹操在青州击败黄巾军,收得精壮组成“青州兵”,成为其发迹的本钱。然后,将百万之众的黄巾军家属,分别给予农具骡马,令其耕种无主之地,实行“民屯”,设立了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进行管理,租税十有五六,虽说比起汉朝的三十税一高的多,然而多年离乱,民众能有安定的生活已经是奢望,所以民众也都乐于接受。除了这些之外,曹操还设置了军屯,所得谷物就地征为军粮。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战略举措,奠定了曹魏实力版图,同时养活了远多于蜀汉和东吴的人口,为三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还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徕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问题,也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使濒于崩溃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随着曹操势力的伸展,在公元211年前后,山西、关中地区也被曹操占据。夏侯渊就是在关中之役中异军突起,表现突出,被曹操倚为重臣。曹操在经过20多年战火摧残的破败的关中地区也实行了“民屯”、“军屯”,逐渐恢复了经济,收服了人心,使得关中成为曹魏的核心区之一。

刘备往夺汉中,夏侯渊被杀,曹操来救不及,只好退出汉中,在关中一线布防。曹操是军事行家,他走时把汉中百姓迁空,在汉中与关中相接的地方,设置了很多军镇驻守,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即是以以关中平原为依托,辐射至汉中边缘,扼守重要隘口,机动防御的方针。

汉中往关中,道路崎岖难行,大军不得通过,只能通过山间的峡谷。峡谷行军,极易遭受伏击。即使侥幸通过,辎重部队接应也是难事。从汉中往征关中,有5条道,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还有一个是更加迂回绕远的祁山道。

(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示意图)

(祁山道:战略大迂回)

诸葛亮不管从哪个峡谷进军都不可避免要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然而诸葛亮再怎么智计无双,他解决不了军队的辎重粮草的运输问题。

韩信在400年前从汉中出发,一个月底定关中平原的军事奇迹,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关中有很多汉水之流可以运兵运粮。公元前186年,武都地震发生后,汉中的很多水系被堵塞,没有办法通航。靠着人力、畜力往前线千里馈粮,耗费不可胜计,给蜀汉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以致于诸葛亮在世时就有了反战派。所以诸葛亮几出祁山,皆因粮草耗尽而不得不退兵。

相形之下,魏军以逸待劳,在几个谷口,伏下重兵,就可以轻松应对。司马懿没粮了,曹睿即刻从长安发粮,那都是几十万石起送的。曹魏家底厚!给了司马懿从容打对峙战的本钱。

退一万步讲,即便诸葛亮过了汉中群山这一关,兵锋前出到关中平原,就一定能占领长安吗?

未必,甚至可以说极为凶险。

诸葛亮所带军兵,最多时众不过10万,已是蜀汉举国之兵。粮草辎重转运,已经到了征发妇女的地步,如此劳师动众,蜀汉谁来种庄稼?所以诸葛亮就定了轮休制,三个月轮换。而曹魏就地屯田,关中军队人数长期维持在15万以上。

诸葛亮军队以步兵居多,在平原上,难以抵御魏军骑兵的突击,须得凭城固守。即使诸葛亮的步兵战力超群,成功占领了长安,曹魏东方集团必然会倾力来夺。洛阳近在潼关附近,是曹魏首都,曹魏征发30万大军往夺长安,在淮南还能留下10万人驻守。

诸葛亮10万军马困守长安,粮草不是一两天就能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那么诸葛亮的10万大军只能依靠成都平原送粮、或者汉中屯田供粮,如此,蜀汉就陷入到了与曹魏比拼国力的阶段。前文说过,蜀汉国力远远不如曹魏,曹操奠定的家底过于丰厚。所以,蜀汉会被长安一座孤城拖垮。长安一破,蜀汉政权无兵无将可以御敌,唯有灭亡一途。

所以,诸葛亮兵锋前出长安,无论进退,都是死局,归根结底在于蜀汉的根基太弱。关羽败掉了三分之一,夷陵一把火烧掉了三分之一,剩下来的三分之一,就是诸葛亮带的这点人马了——所以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心里的悲苦有谁可知?

(关羽败走麦城被擒)

诸葛亮的真正的打算,应该是最不可能的祁山道,其核心目标是占据陇南和陇西地区,占据陇山(六盘山),居高临下,与汉中群山连成一体,以此为根据地,进退有余,遮断曹魏伸向凉州地区的势力,蚕食曹魏的关中地区,从西北方向对曹魏的保持战略压力,从而减轻汉中的军事压力,然后发展生产,等待天时。

任何与曹魏提前进行国运赌博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比如魏延的子午道奇谋。

北让曹魏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这两条,曹魏和孙权都已经占完了。轮到了蜀汉的人和,却已是益州疲弊了。

曹魏在北方经营多年,汉末天下动乱,人心思安,诸葛亮以克复中原为己任,却不能代表广大“民屯”的农民。对他们来说,客军作战的蜀汉军队是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所以诸葛亮时,已经没有了刘备在江夏时十几万百万扶老携幼相随的事,而是诸葛亮强行迁走的三郡百姓。曹魏在北方已得人心,国祚已安,天时已定。

孙权袭占荆州,全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险而民附,蜀汉已经不能威胁到他了。地利之名,孙权实有之。

蜀汉呢?五虎上将纷纷凋零,二代们初上沙场也一一殒命。青黄不接的人才队伍,让诸葛亮承受了大量的军务工作,以致于劳累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三分,已成定局。如司马懿所说,诸葛亮是再用自己的智商“逆天改命”,终于不能成功。五丈原将星陨落,一代名相诸葛亮撒手人寰——他还是望不见长安。

以上就是求生之路死亡丧钟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