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情 正文

战地硬仗单人剧情长度

8000日本骑兵大败11万沙俄哥萨克骑兵之事,日本骑兵的表现确实远远超过了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拿哥萨克骑兵与日军野战部队做比较是不合理的,只有比较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之间的优劣才更加合理。库班哥萨克更习惯使用步兵所用的栓动步枪。...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战地硬仗单人剧情长度,以及和战地硬仗单人剧情长度相关的内容!

战地硬仗单人剧情长度,为什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哥萨克骑兵11万人连8千日军都打不过还被日军全歼?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在战场上绝对是一种大杀器。到了热兵器时代,骑兵因自身的一些因素,在和野战军进行面对面的较量中,始终处于弱势。

日俄战争期间,在所谓的黑沟台会战中,8000日本骑兵大败11万沙俄哥萨克骑兵之事,其实是一个误解。不可否认,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日本骑兵的表现确实远远超过了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但黑沟台一战,日军也只是勉强获胜。

更何况,当时11万俄军中,哥萨克骑兵仅有一万余人,而防守的8000多日军,也不全是骑兵,实际上是一支步骑混合的部队。因此,拿哥萨克骑兵与日军野战部队做比较是不合理的,只有比较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之间的优劣才更加合理。

哥萨克世世代代游牧于东欧大草原,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都有他们的身影。哥萨克以英勇善战著称,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俄罗斯帝国的重要武力,被称为“沙皇的马鞭”。

日俄战争时期,哥萨克骑兵一般是根据他们的出身地来进行编制,不同出身地的哥萨克骑兵,他们的军服和装备往往也有所差别。

比如顿河哥萨克,他们的着装和其他俄军类似,而且配备有骑兵专用的卡宾枪。顿河哥萨克所用的军刀大多鱼龙混杂,要么是当时哥萨克流行的恰西克马刀,要么是自家祖传的军刀。

库班哥萨克由于受到当地北高加索民族的影响,他们的着装基本是北高加索民族服饰的翻版。不同于顿河哥萨克的是,库班哥萨克更习惯使用步兵所用的栓动步枪,他们还善于使用长矛和恰西克马刀。

日俄战争中,哥萨克骑兵中的库班哥萨克数量较少,因此他们的表现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在中亚地区的作战中,却表现的非常出色。鉴于此,俄国军方在日俄战争之后,以库班哥萨克骑兵为标准,对各地哥萨克骑兵的装备进行大规模更换。

顿河哥萨克骑兵由于自身规模庞大,而且在哥萨克中颇具影响力,因此顿河哥萨克骑兵并没有进行大的改变,只是配备了步兵长枪,以及符合他们使用习惯的带有护手的恰西克马刀。

日俄战争中,哥萨克骑兵中还有一支来自于阿穆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哥萨克,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是由于缺乏战争经验,在作战能力上远远不能与顿河哥萨克和库班哥萨克相比,他们的表现非常糟糕。

阿穆尔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哥萨克骑兵和其他的哥萨克骑兵经常混编在一起,这样的编制彻底拉低了俄军哥萨克骑兵的整体战斗力。由于他们熟悉远东地区的地形,一般用他们来对付日军挺进队和东北本地的土匪,一些后勤工作也由他们来负责。

日俄战争时期,当时阵地战的战术并不完善,再加上中国东北地区广袤旷野和大片森林草地的地貌特征,类似于东欧大草原,这就给了哥萨克骑兵极大的发挥空间。

实际上,随着重机枪等新式武器的问世,日俄战争时期骑兵的作用,相对于过去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哥萨克的骑兵除了侦察敌情,以及对敌后的后勤和设施进行破坏外,还经常以草地和森林作为掩护,对日军进行偷袭,甚至对日军火力较为薄弱的阵地侧翼进行袭击。

哥萨克骑兵还经常在俄军炮火的掩护下,对冲锋的日军步兵进行反冲锋。甚至有些勇敢的哥萨克骑兵,直接冲破了日军阵线。

源自草原民族的哥萨克骑兵,人高马大,对马匹的控制和驾驭能力,使得农耕民族的日本骑兵无法望其项背。日本是一个没有骑兵传统的国家,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并不那么容易。

明治维新时,日本对传统的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陆军被划分为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五个兵种。从此,日本骑兵再次独立出来,成为了拥有独立建制的兵种。

日本近代的骑兵之路并不顺畅,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马匹的育种。日本国内不产良马,为了解决战马的问题,早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就从朝鲜大量引进朝鲜半岛和蒙古的马种,以改良本地马。但是由于东亚马种的身形本来就矮,再加上育种技术的原因,马种改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江户时代末期,当时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为了感谢德川幕府对法国养蚕业所提供的帮助,向日本赠送了26匹种马。从此,这些种马和它们的后代就成了日本马匹育种的根基。但是由于这些马匹近亲繁殖情况严重,这次的马匹育种计划还是没有成功,但是日本对获得良马的愿望却十分迫切。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以西方为师,各个方面都向西方学习,养马业同样没落下。随后,日本建立了第一家近代化的马匹育种机构,即三田育种场。同时,日本不惜血本从欧美地区引进马种和相关的育种技术,以改良本土马种。

日俄战争前夕,日本培育出来的国产马身高已达147.6厘米,号称“东洋大马”,改良后的日本国产马主要有阿拉伯马、纯血马以及盎格鲁诺尔曼马等。

虽然改良后的马匹和日本传统的本土马,甚至和当时东亚地区其他马种比起来,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与当时哥萨克骑兵所用的马匹相比,无论是身高还是力量,差距仍然很大。

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军事改革方面,主张全面以普鲁士为师,推崇普鲁士军制,对骑兵的建设引入德国式训练。但当时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后来被誉为“日本骑兵之父”的秋山好古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秋山好古在法国军校学的就是骑兵,他认为当时德国的大建制骑兵军团,并不适用于日本骑兵发展的现状,应该学习法国的骑兵制。秋山好古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当时日本军方高层的认可。

秋山好古

甲午战争爆发后,战场上的日本骑兵由于规模较小,再加上缺乏火力掩护,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平平。之后,随着日俄之间矛盾的不断升温,面对俄军强大的哥萨克骑兵,日本骑兵任重而道远。

作为当时日本骑兵的最高指挥官,秋山好古先是将盎格鲁诺尔曼马作为骑兵的主要战马,然后结合当时欧洲骑兵的发展以及日本骑兵的现状,采用法国骑兵的骑兵剑以及相关训练,取代过去的德国式骑兵的装备和训练,对日本骑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秋山好古

秋山好古把对日本骑兵的应用,从原来小规模搜侦查和包围追击等战术行为,上升到以搜索侦查、袭扰和战略防御为主的战略高度。

为了给骑兵在冲锋陷阵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秋山好古在骑兵旅团的基础上,编入了步兵和工兵,还有炮兵,形成了以骑兵为主,步兵、工兵和炮兵协同的独立作战集团。如此一来,骑兵在进攻时,可以依托火炮、机枪等重武器的强劲火力做掩护,同时又具备很强的机动性。

而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还一直遵循着传统的理念,以骑在马上的轻骑兵为主,缺少重武器的火力配合,作战理念还是常规的突袭,冲锋和进攻,虽然机动性很强,但是火力却很弱。

哥萨克骑兵的冲锋技术令日本骑兵钦佩,他们在阵前犹如老鹰的翅膀一样,突然向两翼展开,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一边突击,一边射击。这样的骑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当前排的哥萨克骑兵边冲锋边射击时,后排的俄军突击部队则高举长枪。

为了应对哥萨克骑兵的冲锋,秋山好古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他要求日本骑兵在面对哥萨克骑兵冲锋时,全部跳下马,放弃做骑兵,然后开始趴在地上射击,变身成为步兵。原本的步兵则熟练地分散开射击,炮兵则在后方发炮,三个兵种默契配合。

哥萨克骑兵和日本骑兵的首次交战发生在1904年3月间的朝鲜北部重镇定州。当时日军由加濑倭武中佐率领近卫骑兵联队一部,再额外配属一个步兵大队,组成加濑支队先行前往定州。

该支队当时又分为几个部分,其中加纳中男及长岗让全两名中尉分别带两个小队的骑兵,兵分两路前进,汇合之后进入定州,紧随其后的是由黑川敬藏大尉打前锋的联队主力,殿后的则是步兵大队。

此时的日军并不知道定州城内还有俄军哥萨克骑兵的存在,两个小队的日本骑兵汇合之后进入定州城,支队的主力则绕过定州继续北上。就在此时,定州城内传出激烈的枪响。

感觉不对的日军主力急忙回师,但此时入城的日军已经陷入俄军的重重包围。面对徒步的俄军哥萨克骑兵,日军骑兵也下马作战,试图击退对手。然而,俄军在准备充分且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对猝不及防的日军进行沉重打击,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中尉加纳中男首先中弹而死。

随后日军的援军赶到,投入战斗。即便如此,日军也不过只有4个小分队,兵力不超过130人,而俄军仅一线就有3个连的骑兵,附近还有千人的援军正在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的濑倭武中佐决定对俄军发动白刃突击,没料想竟然暂时击退了俄军。

日俄战争初期,俄军主要是由来自西伯利亚的民兵和哥萨克组成,甚至很多被流放的罪犯也混迹其中,而且他们的装备参差不齐。更何况,西伯利亚哥萨克是哥萨克骑兵中战斗力最弱的。

而参与定州之战的日军,是日军精锐近卫师团的所属部队,战斗意志高昂,能击退俄军并不意外。之后,日军步兵大队赶到支援,于是俄军哥萨克骑兵北撤,日军攻克定州。

定州之战中,日军战死九人,负伤十人,可以说战斗规模并不大。但是消息传回日本后,举国欢腾。此战可以说,打消了日本长期以来对俄国哥萨克骑兵的畏惧。在日本人看来,日军不但能在海上战胜俄国,同样在陆上用骑兵也可以战胜俄国的哥萨克骑兵。

一时间,身穿肋排式军服的日本近卫骑兵,打败身穿毛皮大衣、手持长枪的俄军骑兵的画报风靡日本。尤其在青少年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尽管画风与事实不符。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民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国家主义深入人心。日本的士兵深知自己的作战目的,并对自己的军队有很强的荣誉感,他们为了顾全大局会做出自我牺牲。因此,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中出现了众多的“军神”和“勇士”。

俄军和日军相比,就是一支缺乏文化的军队。俄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文盲率却非常高。再加上受到俄国体制的约束,使得俄国的士兵无论是从主观能动性还是拼死精神方面,都远不如日军。

在黑沟台会战之前,日俄双方不约而同地派出骑兵部队,深入对方的大后方,双方骑兵部队实力不同,战略目标不同,最终结果的差异也很大。

俄国的米希琴科中将,率领麾下一万多名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哥萨克骑兵,深入敌后两百公里,其目的是袭击日军补给基地营口,并摧毁日军的粮草和军火。与此同时,日军的秋山好古则是派出多个骑兵侦查分队,深入俄军大后方进行搜索和扰乱。

但是俄军的军纪和战术素养,无法和日军相提并论。米希琴科的一万多名哥萨克骑兵深入敌后一无所获,负责炸毁铁路的哥萨克骑兵支队,因炸药没有及时送到而耽误了时间;负责攻击营口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因中了日军的埋伏,最终铩羽而归。

俄军的哥萨克骑兵,没能炸掉关键的铁桥,也没有将海城、牛庄城和营口的日军兵营搅个天翻地覆,仅仅在进行了八天的机动作战之后,便结束战斗向北撤去。

日军的骑兵则不同,为了刺探情报,以山内少尉和建川中尉为首的两支日军骑兵深入俄军腹地,历时23天,总行程1200多公里。他们从俄军右翼出发,然后横穿了整个俄军阵地后方,最终从俄军左翼复归日军。

永沼秀文中佐率领麾下170名骑兵深入俄军大后方,两个月的时间里,行程达到了1600多公里。他们不但袭击了俄军营地的仓库,击退了规模数百倍于自己的哥萨克骑兵,还炸掉了新开河的铁桥。

日军骑兵在俄军后方的一系列袭扰,不但令俄军惊慌失措,大挫俄军士气,还打乱了俄军的战略部署。俄军以为自己受到了日军的战略性进攻,为了回防后方,于是减少了前线俄军的配置。

黑沟台会战中,俄军出动了126个步兵营和162个骑兵连共10万人,再加上439门炮,负责突击,俄军的首要任务是拿下奉天(今沈阳)西南约40公里的一个村庄沈旦堡(三叠铺)。在俄军看来,这个村庄是日军整个阵地的关键。

驻守在沈旦堡方向的日军是秋山好古支队,总兵力只有8000人,其中包括22个骑兵中队、3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中队和11挺机关枪。秋山支队所要防守的区域约有40公里宽,兵力相对较为薄弱,这也是俄军选择重点攻击这里的原因。

秋山好古让日军骑兵全部下马做步兵师使用,然后利用东北地区的屯、堡、台等作为四个大据点,每个据点外以村等小据点构成防御工事。秋山好古把重机枪分布在各个防御工事中,后方远处还有两门俄国野炮。

日军藏在掩体中,用各种炮、重机枪和步枪等重型武器组成交叉火力,编织成了严密的火网,等着俄军哥萨克骑兵的进攻。当俄军哥萨克骑兵从正面冲向日军阵地时,日军由大炮和重机枪组成的强大火力密集发射,哥萨克骑兵纷纷倒在了阵地前。

驻守阵地的8000日军,已经做好了全体玉碎的准备,他们全力以赴地防守,绝不后退。此时日军的各路支援部队,一路上都受到俄军的阻截,到达黑沟台时,已损伤过半。当日军已无力坚守准备全体玉碎之时,占据优势的俄军突然主动撤退,使得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

俄军之所以撤退,并不是因为秋山好古支队的火力强大,而是日军总部在双方战线的中间地带,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佯攻。这使得前线的俄军感到了危机,于是急忙从黑沟台撤军。

如果战争再持续一天,俄国的十万大军就会突破黑沟台防线,深入日军后方,日俄战争的结果很可能会全面改写。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日俄战争期间,哥萨克骑兵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败给了日军骑兵,并不因为日军骑兵的强大,而是输在了战略、战术、精神和意志等方面。

一向机灵的李云龙为什么会说实话?

旅长问捞多少好处时,就已经知道李云龙到底缴获了多少物资,这时候机灵的李云龙肯定知道旅长对这次行动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而且李云龙实话实说那么私自动用一个营的兵力,这次行动就不会受到处分,而且马匹到手后还可以向上级领导要下骑兵人才。

当知道有一个骑兵营的伪军时,李云龙都是就想搞到手,孔捷马上要求带兵参加战斗,还要分配骑兵,当时李云龙就不干了,说你孔捷肯定要离开独立团的,你带队缴获怎么分,孔捷说一点都不要,李云龙才同意的。

孔捷带队2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不但获得了一个营的骑兵还获得了一个营的装备,刚吃了一口肥肉,旅长马上打电话过来要装备。因为战时私自调动部队肯定要受处罚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战斗任务,有时候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布局,毕竟是上级情报更加准确,一个部署不到位可能就会影响一场大的战略部署。

当时政策都是一切缴获要归功,每个部队都不开总部的支持,例如干部、医疗、子弹武器。如果大家都缴获的物资归自己小团体所有,那么就会形成山头主义,不利于军队的发展,再说大家都有缴获归公之后遇到大的战役,总部才有能力分配装备给最需要的部队。每个部队作战都需要友军的支持,如果大家都光顾自己那么遇到战役不配合,很容易被鬼子剿灭。所以需要总部来调解这一切。

在李云龙妻子被绑到县城时,当时兵力达到1万人的独立团攻打县城,附近的鬼子纷纷增援,这时候光靠李云龙的部队肯定很容易被包圆,但是这时附近的友军纷纷出站,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是坚决不让鬼子轻易过自己的防区,结果打成了一锅粥,连军区总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军区首长直接下令鬼子越想干什么就不让他们干什么,一切等打完仗再说。在八路军总部的调配下,李云龙终于报仇雪恨,剿灭了鬼子特遣队。

在当时的环境下,八路军吃饭都成问题,一个团肯定也养活不了一个营的骑兵,而且是没有军部批准,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肯定违规的。李云龙多次违背上级命令,做过马夫、伙夫,在一开始要求撤退的指令下,李云龙直接正面突围,打掉了坂田指挥部,但是还是直接调离岗位到被服厂当厂长去了。

李云龙知道自己只能把装备上缴,才能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还能免受处分。李云龙正式靠这种方式慢慢让自己的部队武器换了一茬,战斗力直线提升,成为当时战斗力最厉害的部队,形成了李云龙式的风格,要不在攻打县城时李云龙的部队人数直接暴增到1万多人,正是以小累多,战之必胜的这种作战方式,李云龙带领的部队一直成为王牌部队。

硬仗免安装中文绿色豪华版?

开始游戏或者解压缩游戏时候注意关闭杀毒软件,防止误杀免DVD文件安装步骤1. 解压缩到任意英文目录下2. 运行 EA.Game.RegFix.exe 注册游戏到系统2. 登录Orign账号,激活正版/等待上市后的免DVD 3. 运行游戏

为什么只有李云龙能干掉一半鬼子?

山本80多人的特工队,偷袭了李云龙的团部,李云龙并没有消灭一半,只是消灭了20多人,李云龙自己损失90多人,团部只剩下8人逃出。

大家对于山本特工队记忆犹新的原因,主要就是山本特工队,在偷袭赵家裕老李团部的同时,也消灭了赵家裕300多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同时老李的搭档老赵也负伤,住进了医院,因此山本特工队才会在将军岭“大意失先人”。

山本特工队登场就遭遇了孔二愣子的独立团,山本原本的目标,是在大夏湾设立的咱们部队的总部,没想到误打误撞碰到了老孔的独立团,这次老孔损失不小,还被总部称之为“发面团”,老孔麾下的一个营被打残了。

后来在山本和其他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山本说这次的比分是200比0,因此可以推断,老孔这次的损失应该在200人以上,老孔损失200人,只留下了山本的一个“头盔”,没能消灭掉1名山本的特工队员。

之所以老孔没能消灭掉山本,其中应该有2个原因,其一是老孔的部队是新换防过来,守卫总部的,可以说当时老孔在杨村是人生地不熟,其二就是,山本的队员都是毕业于德国的特种兵学校,可以说是单兵作战能力。

以及使用武器时的准确度都是相当优秀,因此这点比起来,老孔手下的战士差很多,还有就是装备的差距,山本用的都是自动化,而老孔用的都是步兵武器,打一次,武器需要上一次膛,从开始的哨兵就可以出。

山本特工队把老孔打得措手不及,等老孔站稳脚步,山本已经溜之大吉,就算是老孔继续追击,应该也是一无所获,因为山本最擅长的就是攀爬,老孔的兵是追不上的,因此老孔只能自认倒霉。

第二次是山本偷袭老李赵家裕的团部,理论上来说已经是第三次了,山本第二次偷袭的是总部,但是正巧被老李抄了后路,伏击了敌军的“战地观摩团”,打乱了山本偷袭咱们总部的计划,因此山本偷袭赵家裕应该是第三次出场。

山本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这次山本有备而来,但是咱们老李也不是吃素的,自从经过老孔那件事后,老李也知道,敌军有一个秘密部队,专门偷袭咱们部队的总部。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清源警备旅的汤旅长说得很好:“第一次叫秘密部队,第二次就不叫秘密部队了。”,因此山本对于老李来说,已经不算是秘密部队了,老李也做出了相对应的部署,比如明哨暗哨相互配合。

再加上老李比较负责任,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就算是新婚当晚,老李也不忘去查岗,查岗时发现团部的保卫干事朱干事不在,被窝是凉的,朱干事的武器也不在了,老李意识到可能坏事了,因为老李之前就发现朱干事行为异常。

这次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立刻做出了相对应的决策,比如立马叫醒熟睡的战士们,并且做出了一定的部署,虽然时间比较仓促,但是也可以说是:“以逸待劳”了,最后还加上老赵,来营救的老李。

在老赵老李汇合后,老李身边可谓是高手如云,比如魏和尚,段鹏,以及神投手王根生,这种配置如果不消灭几个敌军,估计导演都不会答应,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老赵受伤,老李背着老赵突围成功,突围后老李他们只剩下8个人。

团部损失了将近90人,老李这次可谓是损失惨重,老李这次之所以能消灭20多个敌军,主要是因为老李提前猜到了,并且做出了相对应的部署,虽然有点时间仓促,但是老李多多少少有点心里准备。

而且山本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为了消灭老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战斗,老李损失了将近90人,山本损失了20多人,可以说老李消灭这20多个敌军,也是用“人海战术”堆起来的。

而老孔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老孔事先没有做任何准备,好多战士还在休息,等战士们穿好衣服,拿好武器,人家山本早就溜之大吉了,如果山本溜的晚一点,我相信老孔也是会有收获的,最起码不会只收获一个敌军的“头盔”。

最后还是楚团长出击,先是毁了西集据点山本的运输汽车,其次又是在将军岭设伏,伏击了山本,消灭了山本30多名队员,最后山本领着不到20人逃回了平安县城,这次楚团长损失也不小,损失了大概一个连队。

写在最后

山本偷袭老孔时,老孔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没占,山本偷袭老李时,最起码老李占据了地利,也提前做了一些部署,因此可以和山本周旋一下,最后消灭了山本20多名队员。

云南的滇军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

“滇军”并不是一支具体的军队名称,而是特指民国时期,由云南地方实力派组建、指挥和武装的军队,是游离于中央政府军之外、相对独立的军队。

在近代史上,滇军曾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战斗力强悍,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国之劲旅”的说法;更有抗战期间“川军牺牲最多,滇军打得最远”之说;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滇军起义,促进了云南的和平解放。

一、“滇军”的起源

“滇军”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新式军队的建立时期。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在全国建立36镇新军,云南因为处于国家边陲、战略地位重要,设立陆军第十九镇,再加上云南原有的62个巡房营,共计3.5万人,形成了“滇军”的雏形。

二、“滇军”的光辉战绩

1、“滇军”在“辛亥革命”中产生

1919年辛亥革命后不久,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腾越和昆明两地,分别于10月27日及10月30日发生武装起义,并于11月1日建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为主要领导人,以云南新军为主体的“滇军”正式建立。

2、“滇军”入川、黔、藏初试锋芒

1911— 1912年间,“滇军”在援川、援黔、援藏三次战斗中,让世人再次看到了“滇军”的强悍,特别是援藏战斗中,与入侵西藏的英军展开激烈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滇军”在“护国战争”中大显身手

“护国战争”最先爆发于云南,滇军更是这次“再造共和”战争的主力,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了护国战争的胜利,导致了袁世凯帝制的崩塌。

4、“滇军”一度称霸西南

护国战争后,以“滇军”为军事基础的滇系军阀立足云南,多次发动对贵州、四川和广州的战争,凭借“滇军”的强悍战斗力,击溃了桂系等其他军阀势力,贵州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滇系军阀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主宰。

5、抗战时期,“滇军”支援全国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滇军”以六个旅、12个团,组成陆军第六十军,先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及武汉保卫战等战役,英勇战斗,被国人称为“国之劲旅”。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滇军”先后出兵40万人参加战斗,伤亡10万人,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6、抗战胜利:“滇军”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滇军”在越南、南昌、九江三地接受日军投降,这是“滇军”历史上的再一次荣耀。

7、解放战争:“滇军”获得新生

“滇军”主力在越南接受日本投降回国后,被改编为第六十军和第九十三军,并全部调往东北参加内战,但“滇军”在东北先后起义:1946年5月30日,第六十军184师在海城起义、1948年10月17日,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在长春起义。

“滇军”在东北起义后,云南省主席龙云组建以七十四军和九十三军为主的“新滇军”,1949年12月9日,“新滇军”在卢汉的率领下,宣布云南起义。

至此,“滇军”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投入了人民军队的阵营。

三、“滇军”的主要领导人

“滇军”数十年风云期间,先后有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等四人主要领导人。

1、蔡锷

1919年11月1日,蔡锷在云南发动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成立了以蔡锷为首的云南军政府,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云南面貌焕然一新;

后率领“滇军”进行反袁护国战争,担任总司令,促使袁世凯下台,为“再造共和”立下首功。

2、唐继尧

唐继尧号称“西南王”,顶峰时身兼川滇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在他统治云南期间,“滇军”称霸西南;1926年,唐继尧在“二六”政变中被赶下台。

3、龙云

唐继尧下台后,“滇军”内部展开了权力的争夺,龙云取得胜利后上台,他一方面发展“新云南”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抗日,率领“滇军”改编的第六十军在台儿庄等战役中,有利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斗争,并在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杜聿明在蒋介石的指示下,在云南发动政变,龙云下台。

4、卢汉

卢汉接替龙云治理云南后,在1949年12月9日宣布云南和平起义,脱离国民政府正营。

最后还要说的是,人民军队的元帅之首朱德,1909年至1922年的12年间,在“滇军”中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赫赫有名的“滇军”名将。

抢银行联机游戏?

《战地:硬仗》《收获日:掠夺》

以上就是战地硬仗单人剧情长度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