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望江厅》的剧情,有什么很棒的戏剧唱词吗?
我来分享几段很棒的唱词:
(1)豫剧《村官李天成》中,豫剧名家贾文龙老师饰演李天成的一段唱词,把它送给所有中国共产党员:
吃亏歌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
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
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
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
常吃亏才可能有所作为。
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
多吃亏才可能有人跟随。
能吃亏肯吃亏不怕吃亏,
工作才能往前推。
常吃亏多吃亏一直吃亏,
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
(2)戏歌《河南人》
戏歌《河南人》由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作词、著名戏剧作曲家赵国安谱曲、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演唱。
全曲歌词:
《河南人》(歌词)
黄河滔滔流不尽 流不尽
黄河滔滔流不尽
孕育了我们的身躯中原魂 中原魂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勇于奉献
我们激情满怀
这就是我们河南人 河南人
普普通通河南人
踏踏实实河南人
不畏艰险河南人
侠肝义胆河南人
普普通通河南人
踏踏实实河南人
不畏艰险河南人
侠肝义胆河南人
黄河滔滔流不尽 流不尽
黄河滔滔流不尽
灿烂文明历古今
锻造了我们的胸襟精气神 精气神
中华振兴的使命担当
中原崛起的自强奋进
人民幸福的不懈创造
构建和谐
我们携手同心
这就是我们河南人 河南人
包容宽厚河南人
忍辱负重河南人
自尊自强河南人
能拼会赢河南人
包容宽厚河南人
忍辱负重河南人
自尊自强河南人
能拼会赢河南人
(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哇,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哪
(4)黄梅戏《天仙配》
神仙岁月我不爱,
乘风驾云下凡来。
飘飘荡荡多自在
,人间景色胜瑶台。
万紫千红花似锦,
几株垂柳一棵槐。
我若与董永配成婚。
好似那莲花并蒂开,
一片真情我怎开口。
唤出土地巧安排。
七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5)黄梅戏《对花》
(打猪草)对花
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女:丢下一粒籽,
男:发了一颗芽,
女: 么杆子麽叶
男: 开的什么花?
女:结的什么籽?
男 :磨的什么粉?
女: 做的什么粑?
女: 此花叫做
合:(呀的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喂喂尚喂) 叫做什么花?
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男: 丢下一粒籽,
女: 发了一颗芽,
男: 红杆子绿叶
女: 开的是白花。
男: 结的是黑子,
女:磨的是白粉,
男: 做的是黑粑,
女: 此花叫做
合(呀的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喂喂尚喂) 叫做荞麦花。
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
女::长子打把伞,
男: 矮子戴朵花,
女: 此花叫做
合:( 呀的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喂喂尚喂)叫做什么花?
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
男: 长子打把伞,
女: 矮子戴朵花,
女: 此花叫做
合: (呀的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喂喂尚喂) 叫做莲蓬花。
女:八十岁的公公喜爱什么花
男:八十岁的公公喜爱弯字花.
女:八十岁的婆婆喜爱什么花
男:八十岁的婆婆喜爱纺棉花.
女:年轻的小伙子喜爱什么花
男:年轻的小伙子喜爱大红花
女:十八岁的大姐喜爱什么花
男:十八岁的大姐爱穿一身花
女:面朝东什么花
男:面朝东是葵花
女:头朝下什么花
男:头朝下是茄子花
女:节节高什么花
男:节节高是芝麻花
女:一口钟什么花
男:一口钟石榴花
女:郎对花姐对花
女:不觉到了我的家
(6)豫剧《花木兰》
劝爹娘莫难过村头站稳
女儿我有几句话告禀双亲
咱今日可不把旁人来恨
恨只恨突利子烧杀奸淫
若非是突利子兴兵来侵哪
女儿我怎能够远离家门
而既然替爹爹前去上阵
劝二老切莫要为儿担心
但愿得儿一去旗开得胜
平了贼,平了贼儿
回家再孝双亲哪哈呀
劝爹娘莫难过村头站稳
女儿我有几句话告禀双亲
咱今日可不把旁人来恨
恨只恨突利子烧杀奸淫
若非是突利子兴兵来侵哪
女儿我怎能够远离家门
而既然替爹爹前去上阵
劝二老切莫要为儿担心
但愿得儿一去旗开得胜
平了贼,平了贼儿
回家再孝双亲哪哈呀
劝爹娘莫难过村头站稳
女儿我有几句话告禀双亲
咱今日可不把旁人来恨
恨只恨突利子烧杀奸淫
若非是突利子兴兵来侵哪
女儿我怎能够远离家门
而既然替爹爹前去上阵
劝二老切莫要为儿担心
但愿得儿一去旗开得胜
平了贼,平了贼儿
回家再孝双亲哪哈呀
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
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7)评剧《花为媒》
张五可用目瞅,
从上下仔细打量这位闺阁女流,
只见她头发怎么那么黑,
她的梳妆怎么那么秀,
两鬓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
高挽凤缵不前又不后,
有个名儿叫仙人鬏,
银丝线串珠凤在鬓边戴,
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
颤颤悠悠真亚赛金 鸡叫的什么乱点头,
芙蓉面、眉如远山秀、杏核眼儿灵性儿透,
她的鼻梁骨儿高镶嵌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珠她不薄又不厚,
耳戴着八宝点翠叫的什么赤金钩。上身穿的本是红绣衫,匝金边又把云字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
还有个狮子节带滚绣球。内套的小衬衫,她的袖口有点瘦,
她整了一整妆、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劲透了一透袖,嘿!露出来十指尖如笋、
她的腕似白莲藕,人家生就一双灵巧的手哇!巧娘生下这位俏丫头!
下身穿,八幅裙捏百折是云霞绉,具都是锦绣罗缎绸,裙下边又把小红鞋儿露,满帮是花,金丝线锁口,五色的丝绒绳儿又把底收。
个头儿不高不矮,人家不胖又不瘦,模样长的 好面带忠厚,她的性情温柔,巧手难描,画又画不就,生来的俏,行动风流,行风流、动风流、行动怎么那么风流,猜不透这位好姑娘是几世修。
美天仙还要比她丑,嫦娥见她也害羞,年表的人爱有够,就是你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迈老者见了她眉开眼笑点了点头,世界上这个样的女子真是少有,这才是窈窕淑女(那)君子好逑!
(8)豫剧电影《黑娃还妻》:豫剧名家孟祥礼的唱段
娘啊娘你为儿把心操尽
你疼儿却毁了儿的青春
为阎家续香火你青红不论
无情棒打散了两双情人
换亲事落成空你不记教训
又买来小雪莲落难之人
她心中黄连水如潮翻滚
她满身伤摞伤疼坏儿心
她的娘失爱女心急如焚
她的爹草棚内抱病呻吟
倘若不把雪莲放
他郧州二老怎生存
苦害弱女天不允
无奈才做骗娘人
你的儿脸虽黑心肠不狠
怎能够学禽兽强占人身
丢白妮失雪莲倒霉我认
阎黑娃不要妻我要良心
(9)豫剧《朝阳沟》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 胜利的消息
农村是青年人 广阔的天地
千条路我不走 选定山区 选定山区
离城市到农村 接受教育
同学们 走了一批又一批 毫不犹豫
妈呀妈 你何时同意让我去
恨不能插上翅膀飞
中国戏曲美,美在优美旋律,美在有哲理的唱词,很多流传上千年的传统剧目唱词都是反复推敲的,都是非常优美的,年轻的一代要努力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好,文化自信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关汉卿望江亭原文?
《 望江亭》元代杂剧名,关汉卿原著;又名《切鲙旦》,全名《望江亭中秋切鲙旦》,元代关汉卿作。写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剧本表现了谭记儿的机智。
剧情
全剧共四折。剧情是: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关汉卿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
关汉卿(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余种杂剧,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种。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揭露社会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社会剧,有《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第二类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并大力颂扬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的爱情风月剧,有《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等;第三类是采用历史题材,借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认知的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等。
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首先,关剧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其次,关剧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再次,关剧还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他的杂剧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时代,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不但如此,由于关汉卿对人生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他的作品有时也赋予人物和情节以浪漫主义的色彩,突出了被压迫者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关剧中活跃着众多风神独具的戏剧人物,其中最为光彩夺目者,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他的杂剧不但能写出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的不同特点,而且能写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不同风貌,有时甚至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立体感。关剧塑造正面人物的基本手法是把戏剧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现其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塑造反面形象时,关汉卿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漫画式手法,暴露他们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在剧作结构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其作品大抵都能做到结构完整,开阖自如,首尾照应,开头不拖沓,结尾不松懈;能根据生活发展的逻辑和主题的需要来安排故事情节,收到了突出主干、深化主题的效果;戏剧冲突一环紧扣一环,悬念迭出,剧情的发展往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些都保证了他的优秀作品具有长久的舞台生命力。
在戏剧语言方面,关汉卿向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所谓本色是指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活泼,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有典雅的艺术韵味,“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毫无雕琢的痕迹。所谓当行,是指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无论是曲词还是道白,皆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充分体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正如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所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花和尚鲁智深这个花字怎么理解?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有人物蓝本的。《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都有这么一号。在前一个版本中的鲁智深,书中只有一句话“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
《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有四句四言诗,描述花和尚:“有飞飞儿,出家尤好。与尔同袍,佛也被恼。”其中的“飞飞儿”是什么意思,不可考。但从“出家尤好”这四个字来判断,花和尚就是名副其实的“花”和尚。
然而,施耐庵却没有采用龚开鲁智深赞诗的前两句,只是在五台山故事中,用到了后两句。那么,施耐庵笔下的花和尚之“花”又当何解呢?
《水浒传》中的真提辖假和尚“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这回书中,“花和尚”正式登场亮相。
却说鲁提辖在五台山剃度做了和尚,初进佛门的鲁智深不守寺院清规,在文殊院搅扰了四五个月,因口中淡出鸟来,便独自一人溜出了山门。鲁智深来到半山亭,遇到了一个挑酒担的人,便抢了一桶酒,一口气喝了下去。喝完一桶酒,鲁智深感到浑身燥热,便脱光了膀子,露出脊背上的花绣来。鲁智深“花和尚”的绰号,原来是他脊背上刺着花绣。
这样写,等于给《水浒传》头条好汉胡乱弄了一个绰号。书中有花绣的梁山好汉,难道都可以以“花”来给绰号?而且,从细节处看,鲁智深脊背上的花绣绝不是在五台山才有的,最迟应当是在渭州城就刺上的。那么,为什么就不是“花提辖”呢?
施耐庵大约是本着蓝本人物,勉强把花和尚这个绰号安在了鲁智深的头上吧。其实不然,这个花和尚与蓝本人物的寓意完全不同。之所以只有花和尚,没有花提辖,按照《水浒传》文本故事的解读,鲁达-鲁智深这个人物是真提辖,假和尚。
鲁达出场时,是渭州城小种经略相公府的提辖。《水浒传》中共有两个真提辖,鲁达是一个,另一个就是曾头市的曾长官。其他如孙立、杨志、索超,都是假提辖。为什么呢?
提辖在北宋时期不是一个官名,而是军州行政长官的一项工作职责。《宋史·职官志七》中记载:宋徽宗崇宁年间" 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提辖成为官名,是宋高宗绍兴六年时,南宋与金国重开边境贸易,在两国境内互设榷场时,任命的管理市场的官员。后来,这个官名被引入官府,总共有“四提辖”,除了管理杂卖场外,还有负责制造、采购官府用品的职责。
从鲁达在渭州城的活动情况看,他不是什么军官,而是负责小种经略相公府日常用品采购的。曾头市的曾弄出场时连姓名都没有,梁山戴宗称他是“曾长者”。宋江打曾头市前,曾长者有了官名叫曾弄,施耐庵则叫他“曾长官”。曾头市其实就是一个金国人在宋境开设的榷场,《水浒传》写得很准确。
提辖是真的,所以,即便是鲁达身上有花绣,也不叫“花提辖”。而和尚则是假的,花,有虚假的、蒙骗人的意思。所以,“花和尚”就是假和尚的意思。那么,施耐庵为何写鲁智深是假和尚呢?
鲁智深最终还是“花和尚”赵员外把鲁达带到七宝村,说已经备下了一张度牒,要鲁达上五台山出家避难。见了智真长老,赵员外丝毫不隐讳,直接告诉住持说,五花度牒不是鲁达的。按照北宋时期的出家规定,鲁达是杀人逃犯,是不能入寺院做和尚的。但是,赵员外造假,智真长老因赵员外的面子,违法收留了鲁达。所以,这也是“花和尚”的一大来历。
施耐庵在此写得很准确。北宋时期对出家人管的很严,是为了限制佛门的不断扩张,为农耕和军队保留更多的青壮年,以免躲懒的人去做和尚。同时,严格限制出家,度牒便很难弄到,出现了买卖情况。皇帝们看到了商机,宋神宗以此作为推行新法的奖励手段,其他皇帝也以度牒奖励地方官员,充抵朝廷拨款。
《宋会要辑稿》中说,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 年)下诏:明州育王山寺掌管仁宗御容僧行可,赐师号,度牒各二道,用为酬奖。
所以,施耐庵以“花和尚”来讽刺北宋时期的宗教问题,照应《大宋宣和遗事》中僧人鲁智深的反叛,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
智真剃度鲁达,其实并非完全看赵员外的面子,他是知道了鲁达的来龙去脉,知道此人上应天星,日后正果非凡,这才“只顾剃度他”。那么,鲁智深的正果又会是什么呢?智真长老说得十分明白,是五台山除自己以为所有的和尚都达不到的正果,也就是书中写的“汝等皆不及他”。
从智真、智清、智深三个“智”字辈的师兄弟来推测,假若施耐庵的《水浒传》不被腰斩,鲁智深恐怕也会做到一座大寺院的住持方丈,成为“长老”。此时的鲁智深才是真正的和尚,此前杀人放火,上阵杀敌,都不是和尚干的事。经过修炼,鲁智深才得到智真长老所说的正果,成了一名真和尚。
但是,从《水浒传》前七十回的伏线中可以探轶到鲁智深的结局。宋江及梁山好汉投降招安后,便去打方腊、攻幽州、抗金兵。攻打幽州遭遇惨败,部分好汉随童贯南下到了镇江,参与了宋徽宗的复辟。大概,这个时候,宋江又造了宋徽宗的反,鲁智深此时也在其中。这段故事,在前七十回书中是以“二龙”来伏线的。同时,浔阳楼宋江题反诗,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四句偈子,梁山打完曾头市又去攻打东平府、东昌府等等,也都是鲁智深结局的隐写与伏笔。“遇江而止”应当指的是镇江,也就是《水浒传》中的江州,鲁智深的故事在此终结。
因而,鲁智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假和尚,在造反中完成英雄的一生。续书《征四寇》说鲁智深浙江坐化,这算什么正果呢?而且,到了,鲁智深却不是“花和尚”了。
《水浒传》“花和尚”隐写了一人鲁智深在五台山下市井中打造了一把水磨禅杖,重量是六十二斤,隐写的是从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误走妖魔到当时,已经过去了六十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一年,宋徽宗下革佛诏,对佛教进行打击与摧毁。宋徽宗的招数十分高明,不像“三武一宗”那样蛮干,而是采取渗透与融合、归化同化的手段,对佛教进行毁灭性的抑制和打击。而且,与水磨禅杖相对应,施耐庵还以吃狗肉的情节,让宋徽宗亮相(宋徽宗属狗)。
宋徽宗的革佛诏说:“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佛教被并入了道教,释迦摩尼都没了佛的尊号,降为道家大觉金仙。因而,鲁智深便要“称姓氏”。和尚都是释家弟子,鲁智深应当叫“释智深”才对。这一点,也是“花和尚”的隐喻,不僧不道,肯定是假和尚了。
鲁智深从五台山往东京大相国寺的路上,与史进杀了崔道成和邱小乙,火烧了瓦罐寺。这个桥段,便是直接的针对了宋徽宗。一个和尚竟然叫个道士的名字,岂不是不僧不道吗?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时“册己为教主道君皇帝”,重用道士林灵素与虚白先生,两年后便下诏革佛。从施耐庵《水浒传》的整体架构来看,只有霹雳大仙赵匡胤与赤脚大仙宋仁宗赵祯是真正的道教上仙,宋徽宗就是个假“道君”。
而且,宋徽宗以道混佛,不佛不道,施耐庵说他是“花和尚”也是十分恰当的。其实,历史上的宋徽宗还真的是一个“花道士”。在他手上,朝政失道,民众反叛者蜂起,岂止鲁智深这样的佛门花和尚。
因而,“花和尚”其实也寄托了施耐庵的宗教思想,更表达了《水浒传》反皇帝,至少是反宋徽宗这样失道亡国皇帝的主题。所以说,续书《征四寇》走向了《水浒传》的反面,无限美化宋徽宗,也应当把它叫做“花和尚”——“花水浒”!
你心中的一流作家有哪些?
国外作家里有卡夫卡,以《变形记》凸显其对现代社会的观察,把人的异化抒写到极致,变为大甲虫,尤其如同《城堡》里把人再《审判》和《判决》,依然做一个《饥饿艺术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意识流小说,与乔伊斯《尤利西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呼应,直入人物内在灵魂,凸显其心理世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肖洛霍夫等现实主义作家,有着博大的胸怀,展现现实生活。再比如还有卡佛、巴塞尔姆、菲茨杰拉德、埃里奇.西格尔、塞林格等。国内作家如曹雪芹、鲁迅、张爱玲等,也建立了他们虚构世界,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存在。当然,诺奖作家莫言,还有余华,铁凝,王安忆,张平等。不一而足。
旧版京剧张君秋望江亭剧情?
剧情是:
恶少杨衙内,想藉其父杨太尉的势力,企图霸占年轻貌美的寡妇谭记儿为妾,谭记儿不允,避至"清安观"内。
观主白道姑侄儿白士中新任檀州太守,于途中经"清安观"与谭记儿相识,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同往檀州任所。
杨衙内得知后,与其父杨太尉狼狈为奸,取得圣旨和上方宝剑,假造罪名,陷害白士中。
谭记儿闻知,得悉杨衙内中秋夜将停泊于"望江亭",与白士中商议当晚由谭记儿巧扮渔妇,来到杨驻扎之"望江亭",在杨衙内贪恋酒色,得意忘形之际,智取陷害白士中的圣旨和上方宝剑。
杨衙内以钦差身份,来太守府拿问白士中,因无圣旨和上方宝剑,一时狼狈不堪,无言相答,当场被白士中以假冒钦差、调戏民女的罪名,责打40大板,收监问罪。
至此,恩爱夫妇白士中、谭记儿终于化险为夷,渡过了难关。
京剧电影《望江亭》根据关汉卿原著改编,由周峰执导,张君秋、刘雪涛等主演。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上就是京剧《望江厅》的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