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莲救母剧情介绍京剧,西游记中如来的大弟子是谁?
上文书说到,唐僧的前身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徒弟,那么如来的大徒弟到底是谁,翻遍整部《西游记》未见交代。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的蛛丝马迹推断出这个大徒弟是谁。在下不卖关子,这个大徒弟就是浮屠山的乌巢禅师。
《西游记》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乌巢禅师是不是佛教中人,但是,首先从他的名字的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禅师。既然是禅师,那么出处肯定是佛教。而且他所传授的《多心经》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句很明显的佛教辩证理论句。此其一也。
其二。《西游记》第十九回,唐僧师徒路过浮屠山,乌巢禅师亲自迎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这说明,乌巢禅师是认识唐僧的,而且知道唐僧是有潜力的,也知道唐僧所担负的重任,所以对唐僧相当的客气。唐僧从东土而来,乌巢禅师当然不是认识唐僧的凡体,而是认识唐僧的真身金蝉子。
第三,乌巢禅师法力高强,理论修养也相当了得。在这回的结尾,孙悟空用金箍棒捣他的乌巢,没占到便宜。说明孙悟空的能耐与乌巢禅师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乌巢禅师法力远在孙悟空之上。
第四,乌巢禅师理论修行非常了得,精通佛教经典。在这一回里,禅师传授唐僧《摩诃般若波罗多心经》,这个《多心经》支撑唐僧师徒历尽千难万险一路走向雷音寺。且看第八十五回原文:“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密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存一片志诚,雷音只在脚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慌,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切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像这样很短的一段对话,在《西游记》里比比皆是。这说明《多心经》对唐僧师徒的影响甚大,如果路途遥远是修行的话,那么对《多心经》的理解就是修心。而唐僧师徒成功的关键亦在此。
第五,乌巢禅师在佛教界受到冷遇,并不走红。话说禅师扶起唐僧后,看到八戒,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从这段话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禅师与八戒熟识,从前后文我们还知道,禅师曾经想纳八戒为徒弟,和他一起修行,但是八戒没有去。这说明八戒并不看好乌巢禅师,跟着禅师混还不如历尽艰苦跟随唐僧取经有前途。为什么乌巢禅师受到冷遇,后文再叙。
第六,乌巢禅师知道佛教顶层很多核心机密。先看上文中乌巢禅师看到八戒后的那段话中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再次证明禅师非常看好唐僧,禅师认为八戒跟着他是大缘分,有前途。以乌巢禅师的法力和修行,如此看好唐僧这么一个凡人,说明禅师一定知道凡人表象后面的很多东西。
还有,“(乌巢禅师)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为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师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这说明,乌巢禅师没有见过孙悟空。后文,唐僧问乌巢禅师西天路怎么走,乌巢禅师却说:“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这说明,乌巢禅师虽没见过孙悟空,但是却非常了解孙悟空,不仅知道他出身石猴,甚至知道他和如来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知西去路”。如果不是如来身边地位很高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如来和孙悟空之间的这个秘密的。
我们从以上六点分析可以看出,禅师知道唐僧的潜力,也是认识唐僧的前世——金蝉子的,而且他有着远远超出孙悟空的法力,却对凡人唐僧很客气。也就是说,他的实力和观音对等,地位和金蝉子对等。地位高,与如来非常亲近,法力高强,理论修为了得,这些集成在一个人身上,他很可能就是整部《西游记》中一个从未出现但却常被暗示的人,即如来的大徒弟。
我们都知道唐僧前世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徒弟,但是整部《西游记》都未曾提及过一个人,那就是如来的大徒弟,金蝉子的大师兄。当然,真正历史上的释迦摩尼大徒弟是迦叶,但是按照历史二徒弟应该是目连,根本就不是什么金蝉子。所以《西游记》只是小说而已,不是历史,我只是就小说论小说,也就是解读吴承恩老先生想表达的,和宗教一毛关系都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是三徒弟,四徒弟?那么我反问,为什么金蝉子是二徒弟?为什么吴承恩老先生要将唐僧摆在这样位置上?而前面所空出来的位子又将留给谁?
当《西游记》里反反复复一直在说唐僧是如来的二徒弟,那么就没有人想过如来的大徒弟到底在哪呢?他为何迟迟不肯出现呢?如果说,西天取经是如来的伟大计划,那么这样的计划为什么不是大徒弟来做,而是选择了二徒弟金蝉子呢?
最大的可能是,这位如来的大徒弟,早在唐僧西天取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佛教领地,独自去修行了。至于什么原因,我不太清楚,但是多少和佛教的假仁假义有关。也许是看到金蝉子因为只是听经时打了个盹就遭到一世又一世的惩罚受不了,在这当中离开了。所以,他知道如来训练孙悟空,也知道如来安排唐僧师徒取经,但是对后面发生的事并不了解。
乌巢禅师法力惊人,可他却只有一个乌巢可供栖身,相比观音前门有龙女善财,后山有守山大神实在是太寒酸了。这样一位有实力的人却是清心寡欲,一心修行,不搀和佛道的斗争,也不追求什么美好生活。
每当我看到乌巢禅师这一段,回想今世:理论美好的东西,现实往往很残酷。所以,我很佩服吴承恩老先生的思维以及先见之明。可是乌巢禅师还是对唐僧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
乌巢禅师是知道佛教的嘴脸,在他看来,最大的恶莫过于青狮白象大鹏了,“精灵满国城,狮象尽称王”,而青狮白象大鹏就是佛教中人。他对唐僧并没有讨论所谓的世道,而是在传授处世的方法。因为这个世道,无论古今都是说不清楚的,正义也好,邪恶也罢,各自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与其纠结对对错错,倒不如想想怎样面对。而这样的面对在乌巢禅师,甚至在吴承恩看来,只有一样,那就是——坚持。而这也是《西游记》原本想要告诉我们的真正东西。
有人认为,乌巢禅师是燃灯古佛。因为燃灯古佛是佛教中人,知道唐僧的前世今生,并且没见过孙悟空(孙悟空偷吃金丹的时候,他和太上老君在讲经)。而燃灯古佛化为乌巢禅师的目的就是为了点化唐僧师徒,鼓励他们继续西行取经。可是如果乌巢禅师是燃灯古佛的话,那么有两点就说不过去:一、燃灯古佛居住在西天大雷音寺里,我们通过八戒可以知道,这个乌巢禅师却是一直在浮屠山修行的,而且他曾劝八戒和他一起修行,如果他是燃灯古佛的话,那么他的作用不过是为了鼓励一下唐僧师徒,没必要再去收其他的弟子。可以肯定,乌巢禅师是彻头彻尾在此专心修行的,他和唐僧的相遇也绝对是偶遇,不存在事先预备好;二、他对唐僧相当的客气。我们知道燃灯古佛在佛教中的地位,这样一个人,怎能亲自用手去搀扶唐僧,还连声说:“失迎!失迎!”呢?别说是燃灯古佛了,就连观音菩萨每次出场都是摆足了架子,燃灯古佛又怎么会那么亲和(神龙见首不见尾嘛!)。所以,乌巢禅师不太可能是燃灯古佛。
唱京剧的顾丽娜是专业的还是票友?
她是李派(李多奎)老旦,专业京剧演员。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铭岩老师。代表作有巜目莲救母》、巜遇皇后》、《打龙袍》、《钓金龟》等。
青岛京剧院名家?
青岛市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老旦,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鸣华,赵葆秀入室弟子。师承李鸣岩、张岚、李丽萍、李重华。常演剧目有《李逵探母》、《目莲救母》、《遇后龙袍》、《钓金龟》、《赤桑镇》、《游六殿》、《洪母骂畴》、《杨门女将》、《沙家浜》、《红灯记》等。
曾荣获北京全国京剧青年演员京剧擂台赛“新星奖”、山东省戏曲红梅大赛一等奖。
有哪些经典好听的京剧呢?
作为一个德云男孩,从开始对传统京剧不感兴趣,到现在的痴迷,自我感觉京剧的魅力是巨大的,就像王佩瑜说的一样“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我想我就属于后者,然后被德云社安利的喜欢了京剧。
京剧分为梅,尚,程,旬几大流派。梅派的样,尚派的棒,程派的唱,旬派的浪各有特点。自我比较喜欢的是程派,程砚秋的唱腔低回婉转,“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唱”是比较明显的特点。代表作《锁麟囊》《荒山泪》《贺后骂殿》等。
以上就是目莲救母剧情介绍京剧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