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铜进口占比,请问塑料滑紧件和黄铜滑紧件哪个好?
塑料滑紧件是近年刚出来市场的,之前在市场上看到的都是铜质滑紧件,塑料滑紧件主要是管道如果剪的不齐的话,导致滑紧扣不紧可能会出现漏水的隐患,而铜质滑紧相对来说材质不一样,卡环扣住后,不容易松动,会越滑越紧,很难出现漏水的情况。
现在市面上采暖管道进口大品牌象英国英萨科森、意大利卡莱菲、德国普林多这些都有生产跟管道配套的滑紧件,绝对是采暖管道PEX管的完美结合。
子弹为什么要用黄铜做?
您好,子弹使用铜制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较为润滑,方便抽壳,且能保护钢减缓其锈蚀。但是有时为了提升侵彻力,会在铅芯中再加入一根钢芯、钨芯之类的弹芯。
弹头材料比较多种多样,满足不同需求,甚至有民用的塑料弹头。
许多霰弹枪的弹壳要求很低,有塑料弹壳甚至纸弹壳的。
弹头最基础的配置是铅芯铜被甲铅芯。因为较柔软且密度大适合做弹头主要材料。
铜被甲是为了防止膛线挂铅,且铜比较润滑对膛线较友好。
但是因为中国的铜严重依赖进口,所以出于战略需要我国在军火制造中将铜的使用量压至无限低,比如我们的弹壳和炮弹壳都是钢制的,外表刷着绿色的油漆用来防锈,战争时期甚至连弹头也都是钢制的,因为反正要立马进行大量消耗,真心拿不出这么多铜。
这样做可以避免将来万一铜进口渠道被切断而直接导致停产,从而输掉战争。希望能够帮到您。
铁炮为什么取代了铜炮?
要理解铁炮为何取代铜炮,就要先理解最初为什么流行铜炮。
在最早发展身管型火器的中国,最原始的身管型火器是南宋时期的突火枪和宋金、金元交战时的梨花枪,使用的是竹木身管。这种身管寿命极短且无法装填太多、燃烧力太大的发射药,射程近、威力小,注定只是个过渡产品。此后在元末明初火铳、火炮开始流行,最初的火炮以生铁铸造的较多,铜制的反倒较少,但很快就倒了过来,变成了铜炮多、铁炮少,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战争中叶都是如此。
1、元末张士诚铸造的铁火铳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早期铸铁炮采用的是传统单室冶铁工艺,炮身铁质为生铁,由于铁的熔点很高,传统熔铸技术又忽视空气、杂质等条件,结果生铸铁炮身遍布气孔,粗糙不堪,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进行蒸洗之类保养,否则精度、射程都会急剧下降。且这样的炮身因为杂质和气孔、以及身管材质不均匀等问题,使用中极易炸裂。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视察虎门炮台,亲自查看铸造完成不久的二千斤铁炮,结果发现有的炮身气孔可以倒进去一大碗水,这样的炮,很多炮手用起来都提心吊胆,惟恐炸裂伤到自己,威力、精度、射程更是只能听天由命。
相反,熟铜、青铜熔点低,延伸性好,可以很容易地铸成均匀的身管,用铜铸造的小型炮身管光滑,精度良好,如果增大重量,还可不用铁炮必用的炮箍等,加上铜不易生锈,保养十分方便。1852年,太平军打到湖南岳州,意外发现了清初吴三桂埋下的大量重型铜炮,遂用于和清军作战,居然获得火力优势——如果吴三桂当年埋下的是生铁铸炮,恐怕只能当废铁拿去换糖了。
清前期“武成永固大将军”铜炮,是长身管的加农炮
但铜炮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十分笨重,因为铜质不耐高温高压,必须增大身管厚度才能保险;二是价格昂贵,同样是和太平军作战,清将胜保攻打太平军将领李来芳守卫的山东高唐州,久攻不下,就申请经费铸造八千斤熟铜大炮,结果勉强铸成两门,仅把城墙轰开一个豁口,两门炮中一门就被太平军用地道术破坏,另一门不小心陷入淤泥,后又因装填火药过多而炸膛,这两门炮花了几个月时间和重金才得以铸成,因此咸丰皇帝十分心疼,等胜保打报告要求再铸两门一万二千斤熟铜大炮时咸丰直接把胜保撤职查办了,继任的僧格林沁改用“围三缺一”的办法把太平军逼出城外追击,再没敢动申请铸造万斤铜炮的念头——当时因为通货膨胀,清廷连铜钱都改造“一文当千”的了。
国外身管火炮也经历过生铸铁-铜炮的发展过程,到了15世纪最好的欧洲大炮几乎都是青铜铸造的,如奥斯曼土耳其用于攻陷“不落之城”君士坦丁堡的“乌尔班大炮”(由匈牙利人发明铸造),就是巨型青铜炮。
“乌尔班大炮”是一种使用生铁弹丸的巨型青铜炮
但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欧洲冶金和铸造技术大发展。1783年英国人亨利.柯特首创用煤炼铁,提高了熔炼温度,此后英国又发明搅拌冶铁法Puddling furnac即普林德冶铁法,使用反射炉(reverberatory)原理冶炼杂质很少的高温熟铁,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铁炮炮身光滑,精度良好,且坚固耐用,保养方便,价格也远比铜炮便宜,而且几百斤重的新式铁炮,其威力相当于几千斤甚至上万斤的铜炮。到了19世纪初,英、法等欧洲强国普遍用这种普林德法冶铁制成的铁炮,取代了昂贵笨重的铜炮,当时欧洲列强的火炮,主要由长身管、前膛装填,发射实心弹的加农炮,和短身管、后膛装填,发射爆炸弹的榴弹炮/山炮/野炮组成,前者用于攻城和海战,后者用于野战。
毕乃尔炮队
鸦片战争时期这两种新式洋铁炮开始出现在中国战场,但当时中国军队仅零星使用,仿制则因技术等问题很难铺开,直到太平天国战争前期,西式前膛加农炮(当时俗称“洋庄”)才开始在中国军队中普遍使用,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在湖南湘潭设厂造战船,成建制装备了从广东和香港购买的“洋庄”。至于西式榴弹炮和山野炮(当时俗称“洋炮”或“开花炮”),则要更晚一些,到1860年太平天国第一次攻打上海时,才由美国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统率的中西合璧雇佣军“常胜军”首次在中国军队中成建制装备,此后抵达上海的李鸿章淮军聘请了法国军官毕乃尔(后来在中国娶妻生子,加入中国籍并终老合肥)组建“毕乃尔炮队”,装备进口的“开花炮”,这才有了第一支成建制装备西式后膛铁炮的纯中国军队(毕乃尔既然入籍就算中国人了)。
同治初年的上海制造局。成堆的实心圆形铁炮弹是装填前膛“洋庄”的,而那门很像炮的东西其实是当时很时髦的“格林连珠炮”,即使用手摇原理实现连发的加特林机枪。
即便如此铜炮在冶金技术落后的中国仍然存在了相当长时间。1884年8月中法马江海战,中国福建水师舰船参战11艘,其中9艘被击沉,三等炮舰“伏波”和“艺新”幸免,后者是马尾船厂建造的实验船,其上就装备了3门用于探索国产化造炮出路的新式小型火炮,这3门炮就是铜炮,而其它中国舰艇上装备的都是进口或国产的新式铁炮
中法马江海战中,中国军舰仍有装备铜炮的
等离子割嘴什么材质的耐用黄铜的怎么样?
割嘴是用铜做的。割嘴内嘴的一端通过内螺纹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外螺纹与割嘴主体连接,在连接杆的螺纹处安装螺旋混合器,并在外部套上割嘴外套。
ingun探针是什么材质?
INGUN探针,测试针,用于测试PCBA的一种探针。
表面镀金,内部有平均寿命3万~10万次的高性能弹簧。
目前国外比较有名的生产厂家有:ECT,INGUN, QA ,IDI、Semiprobe
探针的材质:W,ReW, A+ 1.目前主要采用的材质为W,ReW, 弹性一般,容易偏移,粘金屑,需要多次的清洗,磨损损针长,寿命一般。 2. A+材质的免清针,这种材质弹性较好,测试中不容易偏移,并且不粘金屑,免清洗,因此寿命较长。
探针分类 探针根据电子测试用途可分为:A、光电路板测试探针:未安装元器件前的电路板测试和只开路、短路检测探针,国内大部分的探针产品均可替代进口产品; B、在线测试探针:PCB线路板安装元器件后的检测探针;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部分探针产品已研发成功,可替代进口探针产品; C、微电子测试探针:即晶圆测试或芯片IC检测探针,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生产厂商积极参与研发,但只有一小部分成功生产。
1材质执行标准?
HBi59-1
是无铅环保黄铜,组织致密均匀,耐蚀性好,热锻、切削、钻孔
等机加工性能。
用途:
①有极为良好的塑性
(是黄铜中者)
和较高的强度
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
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
个品种。
②强度比紫铜高
(但在普通黄铜中,它是的)
,导电、导热性好,在大气和淡水
中有较高的耐蚀性,
且有良好的塑性,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易于焊接、锻造和
镀锡,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
产品编号:HBi59-1类似于BZ5A C6801 CuZn38Bi1.5
质量体系:
ISO9001:2000认证证书号:CN-0205Q12746R1M
ISO14001:1996认证证书号:CN-15-2005-346
产品简要说明:
(1)环保性能描述:
铅Pb<100ppm,镉Cd<5ppm,汞Hg<2PPM,六价铬Cr+6<2PPM.符合欧盟ROHS指令及SONY SS-00259指令要求
(2)化学成分:
HBi59-1铜Cu:57-61%,铋Bi:0.8-1.9%,铁Fe<0.5%,Fe+Sn<1.2%,铅Pb<100ppm,镉Cd<5ppm,锌Zn:余量
性能:优异切削性。良好的热锻性、耐腐蚀性。无磁。
用途:适用于锻压、车削、滚花、网纹、直纹、打孔、攻丝等加工方式。
(3)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接近C3604.
(4)制造性能及应用:
制造性能及应用相比较于C3604 C38500,易切削性能指数达到95%。主要用于高速自动车床,符合欧盟ROHS指令1级。广泛用于对环保有严格要求的螺栓、螺母、小螺丝、轴、齿轮、阀以及钟表、化油器、IT产业、精密仪表的零部件。高精度六角棒可用于进口 数控机床加工制造高精密度零件
HBi59-1
是无铅环保黄铜,组织致密均匀,耐蚀性好,热锻、切削、钻孔
等机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