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日本黄铜宝船 古代人有身份证吗

身份证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统治者对没有户籍凭证的人,都沿袭了秦朝时期的制度使用照身帖,鱼符是朝廷发给官员一种证明身份的物品。而朝堂官员统一使用鱼袋,不同品级的官员所使用的牙牌的材质也不同,而普通官员的牙牌则由木材制造。...

日本黄铜宝船,古代人有身份证吗?

其实在古代,也有“身份证”,但也不是人人都有!

说起现代的身份证,用处有许多,无论是在学生入学,还是成年人就业,哪怕你去网吧上网,买手机号等等,都要用到。可以说,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备的一样物品。

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有身份证呢?如若没有,古代人怎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实际上在中国,身份证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现如今我们使用的身份证,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便已经出现了“身份证”这一物品。

首先,我们来谈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除了编录户籍、什伍连坐、鼓励告奸,秦国统治者对没有户籍凭证的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比方说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等等。

这些举措,都是秦国为了避免外国间谍的入侵。因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举国上下推行照身帖,照身帖便是最早的身份证。它是一块被工匠经过打磨的竹块,竹块的上面刻着持有人的名字、职业,还有画像和政府公章等等,这与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的相似。

后面的汉朝以及隋朝,都沿袭了秦朝时期的制度使用照身帖。而发展至唐朝李渊时期,他对照身帖进行了改革,发明了“鱼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鱼符是朝廷发给官员一种证明身份的物品,只有朝廷官员才有资格使用。

《新唐书·车服志》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

根据官职的大小,鱼符采用不同的材质。比方说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员,鱼符是由黄金制成;而五品以上官员,鱼符是由白银制成;六品以下的官员,鱼符则由黄铜制成;那些地位更加低的官员,鱼符则由木头制成。

鱼符的上面有一个小孔,方便系在身上随身佩戴,而背面则刻着官员的姓名,官位品级以及任职的衙门,可谓十分严格。

发展至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又将鱼符改为了龟符,并将其分为了三个等级,金龟,银龟,铜龟。金龟所代表的是三品以上的官员,现代人众所周知的金龟婿,就是这个含义。

除此之外,在唐朝时期,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还具有专门放置的鱼袋。发展至宋朝时期,赵匡胤将鱼符废除,而朝堂官员统一使用鱼袋。通过鱼袋的材质以及颜色,来区分官员品级,通常而言,金色和银色一般为高官所用。

发展到明朝时,统治者为了体现改朝换代的新气象,同时也由于鱼符太过沉重不易携带,鱼袋太过轻盈容易丢失等原因,将官员手中的旧符,通通换成了牙牌。

不同品级的官员所使用的牙牌的材质也不同,高官的牙牌由象牙、兽骨制造,而普通官员的牙牌则由木材制造。牙牌上面刻画了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等等。与鱼符一样,牙牌上也有小孔,用以记在腰间,所以它也被称之为腰牌。

根据明朝的《菽园杂记》记载:“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都悬牌,以避嫌疑。”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不仅官员有资格佩戴牙牌,普通的奴婢、百姓也可以佩戴。这足以证明,当时明朝“身份证”的受用面已经非常之广了。

发展至清朝时期,腰牌上面的信息就变得更加详细,有的甚至还刻画了持牌者的面部特征。而清朝统治者还发明了另外一种能够证明身份的物品——帽子上的帽珠。一品官员的帽珠为红宝石,二品官员的帽珠为珊瑚等等。

帽子顶上没有帽珠的人则无官职,而普通的百姓一般会在帽子顶上打上一个结。当然,一些特殊的人群也有他们专门的身份证。比方说僧人可以凭借“戒牒”和“度牒”证明他们的身份,凭此还可以化缘或者愁善款等等。

发展至今天,几乎人人都拥有了身份证,庞大的数据库背后,是无数科技人员的心血。从中国古代至今天身份证的演变过程来看,足以证明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与壮大,社会在改革变迁,而科技也在逐渐进步。

现代社会的身份证已不是贵族官员的专属,而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所属物,它代表着现代社会人人平等。

虽然身份证只是一张薄薄的卡片,但是它所承载的,却是几千年来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资料:《身份证的进化史》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洛阳铲和洛阳是什么关系?

在盗墓风口之下,探墓利器洛阳铲一时之间几乎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共同成为了洛阳三宝。但说谈到专业考古,光有洛阳铲还是不行的。

在中国,甚至闹过一个笑话,只要你带把洛阳铲和刷子,就是考古学家了。这当然是玩笑话,说明考古学家的装备还是非常差,更重要的是看个人经验。

在考古界,洛阳铲被称之为神级别的装备,不会洛阳铲的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的考古学家了。而且好笑的是,有传说洛阳铲是盗墓贼发明的,至今不管是考古专家还是盗墓贼,都是用一把洛阳铲出生入死。

那么传说中的洛阳铲,又有何来历呢?

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他周游全国,见多识广,写了一本《广志绎》,记录各省地理风俗。

这本书卷3说:“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馀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

这里提到一些出土文物,看来明代洛阳就有盗墓风气。所记“铁锥”,能入土及墓颇深,这就是几百年前洛阳曾经使用过的一种专门用于探寻地下古墓的铁铲,也就是洛阳铲的前身。

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洛阳铲来辨别土质。

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从而判断底下是否有陵墓。后来慢慢改进,形状也变了,以前只有半圆形,现在有些已经接近圆形,这是根据探的土质不同,来改变形状。

有经验的盗墓贼,一般可以通过封土来辨别墓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朱砂、玉器的防腐作用,用于墓葬中,这些都会影响土质,发出特殊的气味,有经验的人一闻即知。

另外,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

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就有数了。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左肩右脚”就是这个特点,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等真的挖下去了,直接就奔着你想找东西的地方去了。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你想一想,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会是多么得坚固?那就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

在目前而言,大多数陵墓都被挖掘或者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已知但还尚未挖掘的陵墓仅剩几个,其中秦陵墓是最大的一个。

但由于至今科技尚未达标,所以并不敢进行挖掘考古。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